硬碟實際和標稱容量不符需要用戶買單嗎?

前不久,德雲社著名相聲演員岳雲鵬發微博吐槽手機記憶體不一致問題,引起了圈內廣泛關注。以下是小嶽嶽微博原文:其實這種現象在數碼產品領域並不罕見,很多人都對標稱容量和實際容量有差別抱有疑問。只是大多數人沒有小嶽嶽這樣的公眾人物有影響力,所發出的疑問最多也僅僅是在貼吧、論壇引起一些交流罷了。

硬碟實際和標稱容量不符需要用戶買單嗎?

標稱容量和實際容量為什麼會有不同呢?對於手機、筆記本電腦這些數碼設備來說,其實主要原因在於系統和預裝軟體占據了不小的磁碟空間,這使得最終呈獻給用戶的存儲容量,和手機宣傳時標稱的實際容量有明顯差別。

那麼像小嶽嶽說的那樣,能否按照實際容量算錢,而把系統和軟體占用容量的錢由廠商買單呢?這一點雖然說的很有道理,但實際上並不可能會實現。因此被占用的容量只是被占用了,不是真正的缺失,128GB的總容量是沒有問題的,只是系統和軟體占用了十幾個GB的容量,想讓廠商為此買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畢竟廠商並未虛標容量。

如果廠商提供的設備的實際存儲容量只有112GB,而在宣傳時宣稱128GB容量,那麼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就存在虛假宣傳的嫌疑,用戶也可以嘗試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

其實用戶對於存儲容量的疑問有很多,除了小嶽嶽遇到的因系統、軟體占用而與實際可用容量不符的情況之外,典型的還有因錯誤宣傳和算法不同而使用戶陷入疑問的案例。

比如PS5主機在剛發售時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在索尼官方正式公布PS5主機硬體規格之前,業界猜測其存儲容量為1TB,但索尼公布硬體規格之後,實際容量僅有825GB。但因為媒體一直在以1TB容量進行宣傳,因此廣大玩家誤認為PS5是1TB存儲空間,而系統和軟體占用了一部分之後剩餘825GB。

硬碟實際和標稱容量不符需要用戶買單嗎?

不過當玩家拿到PS5之後發現,其存儲空間事實上只有600多GB,這也意味著索尼PS5實際存儲容量並非1TB,而是官方所確認的825GB,這在PS5主機剛剛發布時,給玩家和商家都造成了諸多困擾和糾紛。

時下,各大電商平台所售PS5主機的容量均統一為825GB,而非一開始普遍標注的1TB。

硬碟實際和標稱容量不符需要用戶買單嗎?

除此之外,我們平時使用的電腦,在硬碟容量方面也是實際和標稱不一致。比如筆者個人的電腦,實際使用容量為930GB,但售賣時的標稱容量為1TB。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在於微軟和硬碟廠商的計算標準不一樣。

系統廠商計算標準以1GB=1024MB,但硬碟廠商計算標準則以1GB=1000MB,這種計算方法的不同導致了最終硬碟在系統下存儲容量的差異。而且硬碟容量越大,這種實際容量和標稱容量的差異就越大。

硬碟實際和標稱容量不符需要用戶買單嗎?

此外,這種現象還會發生在Windows設備和macOS設備之間。

蘋果認為1GB=1,000,000,000位元組,而微軟認為1GB=1,073,741,824位元組,因此如果使用過蘋果Mac和Windows設備的朋友,多少會注意到同為1TB存儲的情況下,二者最終顯示的實際可使用容量是有比較明顯的差異的。

其實對於電腦而言,1,073,741,824位元組就是2的30次方,這種計算方式對電腦來說比看起來對人類更直觀的1,000,000,000位元組更好處理。而硬體廠商生產硬碟之類的存儲設備時,為了便於識別,也會使用取整數的方式進行計算,這就導致了最終標稱容量和實際容量的差異。所以如果你把硬碟這樣的存儲設備放到Mac設備上,就會看到與標稱容量相符,而放到Windows設備上時,往往會低於標稱容量。

因此,購買數碼設備時,其實沒必要為硬碟容量不符合標稱容量而過多糾結。當然,如果出現實際容量與標稱容量相差過大的情況,筆者絕對建議大家勇於維權。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