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朝陽:全固態電池實現量產應該是在2030 年之後

據悉,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王朝陽日前公開表示全固態電池實現量產應該是在2030年之後。因為按照目前的進展,全固態電池還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在科學上和製造工藝上達到成熟。當然假如有巨大的科學突破,也有可能會在10年之內發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曾表示: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低自放電率在電動汽車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鋰離子電池內含有易燃的液體電解質,穿刺會起火、爆炸,容易引起嚴重的安全問題。同時它的能量密度已經到了300瓦時/公斤,達到了液態鋰離子電池性能極限。因此,下一步,新一代電池要發展固態電池,或者要逐漸過渡到全固態鋰電池。固態電池優點在於安全性高,無自燃、爆炸風險,同時能量密度顯著高於傳統鋰電池。

近年來,鋰電池產量逐年增長。未來,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大,動力性鋰電池需求量將會有大幅提升。同時,手機、電動車、電動工具、數碼相機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鋰電池的需求將會不斷增長。此外,由於鋰電池生產廠家在技術上的革新,人們對鋰電池的需求仍會不斷增長,鋰電池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前瞻預計到2026年鋰電池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600億元。

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朝陽:全固態電池實現量產應該是在2030 年之後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