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汽車產商紛紛「勒緊褲腰帶」

美國汽車製造商福特計畫在德國減少5000多個工作崗位。該公司一位發言人週五(3月15日)在科隆表示,福特公司向其員工通報了補償和提前退休方案。今年年初福特公司就已經宣佈了裁員計畫,但是沒有透露裁減人數。

凜冬將至?汽車產商紛紛「勒緊褲腰帶」

福特在德國總共擁有約2.4萬名員工,其中在科隆將近18,000人,亞琛200人,薩爾路易斯6000人。這些員工是公司的固定雇員,除此之外還有具體數量不詳的臨時工,裁減的就業崗位既包括固定員工也包括臨時工。

福特在決定實施該方案之前就已經取締了大量臨時工,因此這次裁員額度並不是特別高。

據公司管理層給員工的一份信中說,公司計畫以此節約5億美元的開支。被裁減員工年齡在49歲以下的將獲得補償,年齡超過50者將按提前退休處理。

福特公司發言人在談到1月份開始實施的整治方案時強調,目的在於 「盡快在歐洲重振昔日輝煌。」

「可能還沒到最糟糕的地步」

很久以來,福特汽車公司在歐洲一直處於困境。成本相對較高,銷售不溫不火。2018年,該美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經營虧損約4億美元,在歐洲的汽車銷售量也減少了3 %,下降到153萬3千輛。

公司員工代表認為公司負債是管理不善的原因。例如福特歐洲公司監事會負責人赫尼格(Martin Hennig)就對領導層的錯誤結構提出批評。而且他認為歐洲的福特公司要比美國的福特公司為零部件供應商支付更多的錢不公平。

汽車專家對福特大幅度減員的措施並不感到驚訝。杜伊斯堡 – 埃森大學的專家杜登霍夫說(FerdinandDudenhöffer)說,「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他對公司是否通過裁員就能達到重新盈利的目的持懷疑態度。他認為歐洲福特目前 「可能還沒有發展到最糟糕的地步」,公司也有可能徹底關張,停止在歐洲的生意。不過杜登霍夫也稱,較難走到這一步,因為與歐寶情況不同的是,福特不會出售其品牌。

大眾和奧迪大舉裁員

德國大眾週三(3月13日)宣佈削減5000至7000個行政管理職位。繼大眾汽車公司之後,集團子公司奧迪也宣佈將實行更嚴厲的緊縮措施。奧迪首席財務官塞茨(Alexander Seitz)週四表示,奧迪品牌需要更多的資金進行電動汽車這樣的未來投資。據「德國商報」的一份報告,未來五年,就業崗位可能會減少15%。

凜冬將至?汽車產商紛紛「勒緊褲腰帶」

大眾和奧迪都已經同企業職工委員會簽署就業保障條約至2025年,但是因企業狀況不佳被迫削減崗位除外。

因中國市場疲軟,大眾汽車公司上個月的汽車銷售量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2月份的汽車銷售下降1.8%,降至72萬4千400輛。中國的汽車銷售則下降了7.4 %。中國是大眾最重要的單個市場,幾乎40%的汽車是在中國市場銷售的。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拾起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