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天才張亞勤的百度流浪之旅

科學天才張亞勤的百度流浪之旅圖片來源:東方IC

文 | 騰訊《深網》 相欣

從2014年到2019,張亞勤身為總裁跟隨百度度過了多次轉型和艱難時刻,卻在百度即將步入正軌的時候,意外選擇了退休離開。

先後經歷了陸奇時代和馬東敏的回歸,張亞勤一直是百度的重要人物。從移動互聯網到人工智能,百度業務重心和組織架構數次大調整,張亞勤也輾轉負責公關、國際化、智能雲等多項事務。

更多時候,張亞勤在百度內外夾縫中扮演着發言人和護航者的角色。

人才輩出的互聯網行業里,張亞勤絕對算得上金字塔尖上的那個。

12歲成為當年中國最年輕的大學生,23歲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31歲成為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百年歷史上最年輕的院士,34歲執掌微軟亞洲研究院,38歲成為微軟全球副總裁,54歲任百度總裁負責多項核心業務。

科學天才張亞勤的百度流浪之旅

作為一名科學家,張亞勤擁有60多項專利,並發表了500多篇學術論文和專著;作為一名企業管理者,張亞勤在相繼任職微軟和百度時,分別幫助兩家公司在關鍵時期做出了變革。

就在昨天,百度宣佈張亞勤將於6個月後退休,不再擔任百度總裁的職務。

張亞勤隨後在微信朋友圈對自己的變動作出回應,「現在的百度,從團隊到業務都在最好的勢頭上。……百度正迎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刻,AI業務進入了發展黃金期。」

毋庸置疑,張亞勤過去在百度任職的5年,也是百度轉型的關鍵節點。

李彥宏在內部信里表示:「在他的帶領下,百度在智能雲和AI to B業務的整合及商業化加速、Apollo生態的建設及產業合作、基礎技術體系的夯實與建設、芯片和量子計算等前瞻技術的佈局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時,在吸引和鍛鍊人才方面,張亞勤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公司留下了豐厚的人才儲備。」

在百度之後,張亞勤說要開啟人生的3.0,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學、科研、中美澳學術交流,聯合國慈善項目,以及與家人更多的陪伴。

少年神童

科學天才張亞勤的百度流浪之旅

1966年,張亞勤出生於山西太原的一個教師家庭,幼年時就表現出驚人的記憶天賦。

1977年,十二歲的張亞勤跳級到初三。一年後,13歲的寧鉑考上中國科技大學1978級少年班的故事被登上了《光明日報》,成為那個時代的「第一神童」。

看完寧鉑的故事,少年張亞勤激動了整整一天,一晚上沒能睡着覺。那時,小小年紀的張亞勤已經顯現出異於同齡人的思考,「我要上大學,我要考中國科技大學」。

考入中科大的過程,也顯現出少年張亞勤對某項決策執行的執着信念。

按照當時的規定,只有應屆生才能參加高考。身為中學老師的母親找到學校校長,想讓他直接上高二——這是唯一能讓他符合高考條件的辦法。校長說:「亞勤很聰明,我也很樂意幫忙,但是他必須先考上高二的尖子班,那個班上師資力量強,才有上大學的機會。」

短短一個月內,張亞勤以驚人的學習速度完成了高中兩年課程,並考入高二尖子班,拿到了高考的准入證。

在首次高考與中科大失之交臂後,中科大首創少年班為他提供了另一個渠道,這是一個獨立於高考之外的招生考試。隨後,張亞勤終於成為那屆中科大少年班年紀最小的一個,同時也是那屆學生中唯一一個數學滿分獲得者。

當時,這個消息轟動了整個太原。多年過去,當外界談起張亞勤時總會想起這個天才少年的成長故事。

校方提起知名校友也必有張亞勤,當時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院長,張亞勤被視為中科大教育成功的標竿人物。少年班學院的二樓陳列着當年的照片,除了合影,張亞勤的名字作為校友代表,非常醒目。

此後,張亞勤一直在為自己的科學理想奮鬥著。

23歲時,張亞勤在美國拿到了博士學位, 31歲成為IEEE(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最年輕的院士,並成為這個協會成立100年以來獲得這一榮譽最年輕的科學家。

那時的張亞勤,已經擁有60項美國專利,擔任全球20所大學的客座或名譽教授。

張亞勤後來曾回憶,在中科大的八年學習生涯收獲了很多:第一點是開拓了眼界,學了很多的東西;第二點是增強了自信;第三點是培養了一種理想主義的色彩,希望為科學和理想獻身。

他始終認為,中科大少年班的教育方式讓他在包容的同時保持着稜角和激情,這有一種理想主義色彩。同時,他也希望「生活有一點不確定性,有一點挑戰,這樣才有樂趣。」

從科學家到企業管理者

在科研界闖出一片天地後,張亞勤沒有就此止步。後來在微軟、百度的從業經歷讓他成功歷煉成為企業管理者。

不同於今日,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計算機無論是產業還是學術,在全球的影響力十分有限,對於IT廠商而言,這里是一個有着巨大潛力的新型市場。

彼時,跨國企業紛紛入場,微軟便是其中之一。1992年,微軟在中關村設立了辦公室,負責的主要任務是以市場、銷售和售後技術支持為主;3年後,微軟中國技術中心成立,從微軟輸入法的本地化逐漸擴展到Windows和Office本地化。

直到1997年底,比爾蓋茨在剛剛完成的亞洲之行航班上,決定投資8000萬美元在中國成立微軟研究院,李開復任院長,張亞勤任副院長兼首席科學家。隨後,張亞勤開始獨立執掌微軟中國研究院。

對於張亞勤來說,在加入微軟的前五年更像是在完成一個科學家的工作,把全部精力放在技術研發上。而在隨後的10年里,張亞勤的角色變得多重化,他不再僅僅是一位科研者和科學家,企業管理者成為他的新身份。

隨後的10年,張亞勤幫助微軟組建了新的研發組織;回國後成立了微軟中國研發集團,構建一個涵蓋基礎研究、技術孵化、產品開發和產業合作立足本地的完整研發體系;主導投資建設了中關村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總部大樓和上海紫竹園區。

除了組織架構之外,更重要的是伴隨着移動互聯網浪潮,張亞勤從2010年起在微軟內部啟動了雲計算,並一直積極呼籲中國建立自己的雲計算大數據發展戰略。

直到後來加入百度時,張亞勤也在不遺餘力的推行雲計算即大勢所趨的理念。

在微軟的這16年,張亞勤像是一塊磁石,持續吸納了本地和海外的行業精英,培養了一批批人才,微軟在北京中關村的研發團隊儼然成為中國IT產業的黃埔軍校。包括沈向洋、張宏江、林斌、張益肇、李世鵬等人全都匯集於此。

2014年9月8日,張亞勤宣佈因個人原因離職,結束了這一段對他意義重大的人生旅程。

「我用了16年的時間,完成了加入微軟時對公司的承諾,現在是聽從心聲、聽從新的『決勝時刻』的時候。」張亞勤在當時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夾縫中的護航者

2014年9月3日,在百度世界大會上,張亞勤出現在現場,並和李彥宏等百度高管坐在一起,引起外界猜測。7天後,百度對外宣佈,張亞勤加盟百度擔任總裁。

彼時,百度在中國互聯網仍是頭部公司,但企業也面臨外部環境的變化——移動互聯網大潮來襲,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創業新秀層出不窮,百度需要找到在搜索以外的長板增加壁壘。

張亞勤加入後,也捲入到百度的持續轉型中。

張亞勤之於百度的意義,從百度過往頻繁幾次的架構調整權限變化中可以看出端倪。

2015年2月,百度業務經歷了一次大幅調整,當時的業務群組和事業部整合為三大事業群組:移動服務事業群組、新興業務事業群組、搜索業務群組。

由張亞勤負責的新興業務群組擔任着百度「開疆闢土」的任務,該群組由新業務群組、用戶消費業務群組和國際化事業部合並而來。

2015年底,百度進行了又一次架構調整,這次調整中,除了新增金融事業群和成立百度搜索公司外,百度大市場、公關及政府關系團隊向張亞勤匯報。

同時,李彥宏還表示將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互聯網金融、無人車、人工智能等創新業務上。

對於當時的百度來說,人工智能和無人車還是投入階段,是百度重要的「新大陸」。

2016年9月,繼在同年4月成立百度搜索公司後,百度迎來了那一年的第二次調整。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統領人工智能研究團隊,王勁統領自動駕駛事業部,專注於無人車技術的發展。

隨着張亞勤將公關市場業務轉手王路,構成百度互聯網業務以及未來百度大腦業務基礎設施的多個部門,都轉向張亞勤匯報。

2017年1月,在經歷了魏則西事件和血友病貼吧事件後,百度迎來了「救火隊長」陸奇。百度各業務群組和負責人都要向陸奇匯報,百度正式進入職業經理人負責公司具體業務和日常運營的階段。

至此,各體系業務負責人除了陸奇與張亞勤,全都是來自傳統業務的百度老將:副總裁王海峰、高級副總裁朱光、高級副總裁向海龍。

在百度的這段時間,陸奇為百度確立了「主航道」和「護城河」轉型策略,主航道(Feed流和AI)代表百度的未來;而後者護城河是指能夠讓主航道業務航行更穩健的業務,是百度的現在。

2018年5月,陸奇離職,張亞勤、向海龍、王海峰、朱光等人重新向李彥宏匯報。

2018年12月,在全面to B的背景下,百度再次進行了技術體系架構大整合,智能雲事業部升級為智能雲事業群組,同時承載人工智能 to B 業務和雲業務,由尹世明負責,向張亞勤匯報。張亞勤繼續負責新興業務群組和智能駕駛業務群組。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張亞勤在百度任職的近五年時間,負責了多個業務群組,包括技術體系、自動駕駛、雲計算、5G、量子計算、芯片,還包括百度國際化發展、金融和教育業務的探索。

當然,要打破百度各部門之間的隔離推進新興業務,張亞勤也面臨不小的阻力。

一位百度內部人士士對騰訊《深網》表示,張亞勤在過去幾年對百度的貢獻,主要體現在2017年左右百度在轉折期的關鍵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張亞勤為百度提出了「ABC」概念,即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數據)和Cloud Computing(雲計算)三位一體,孤立的都沒有價值,只有三位一體才能實現真正的AI。他認為,未來五年,這三大業務領域都有可能誕生超過百億規模的新業務。

在去年舉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張亞勤在接受騰訊《深網》專訪時曾明確闡述過他對「雲」的理解:「雲已經到了新的階段」。

張亞勤說,雲的1.0時代,雲是基礎技術,是一種路網設施,是把計算、存儲、網絡變得像水電煤一樣,變成一種服務;2.0時代,更重要的是雲之上的,數字的服務,人工智能的能力,百度ABC智能雲是人工智能到企業的載體。

張亞勤所主推的雲業務在百度最近一次財報上首次得到了披露:2018年第四季度,百度雲營收達到11億元。

在人才引進上,張亞勤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張亞勤與李彥宏談論最多的話題是人才,尤其是培養年輕人。

「很多年輕人可能對產品的體驗比我們更清楚,60後坐在辦公室做產品的決定其實是很困難的。所以對我來講,我們要清楚這些侷限,讓一線的本身使用產品的人來做這些決定。」

如今百度在戰略和業務上趨於穩定,張亞勤也選擇了離開,「當我對某項工作駕輕就熟的時候,就意味着這段工作生涯即將要劃上句號,我會主動尋找另一個能夠讓我興奮的工作。我是個不停追逐下一個『興奮點』的人。」

騰訊對其發行的或與合作公司共同發行的包括但不限於產品和服務的內容及騰訊網站上的材料擁有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

來源:深網

原標題:深網丨科學天才張亞勤的百度流浪之旅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界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