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虧損電商如涵控股赴美上市背後 超級網紅張大奕套路頻遭吐槽

連年虧損電商如涵控股赴美上市背後 超級網紅張大奕套路頻遭吐槽

近日,網紅電商公司如涵控股宣佈將赴美上市,超級網紅張大奕再次成為熱門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前,如涵控股剛剛新三板摘牌。

根據招股書,如涵控股2017財年的總營收成本約為3.65億元,毛利2.12億元,運營虧損2182萬元,淨虧損4013.7萬元; 2018財年,總營收成本6.43億元,毛利3.04億元,淨虧損8995萬元。

連年虧損的如涵控股為何選擇赴美上市?張大奕和如涵控股有哪些淵源?除了一個張大奕,如涵控股還在靠什麼盈利?

如涵控股選擇赴美上市背後

2014年,在社交平台導入流量的道路中摸索的如涵開始受到資本青睞,當年11月,獲得賽富亞洲的A輪融資。2015年10月,如涵控股獲得君聯資本領投、賽富亞洲跟投的B輪融資。隨後,如涵控股估值一度暴增至31.32億元。

2016年4月,如涵控股借殼新三板公司克里愛。8月5日,如涵控股發佈了登陸新三板後的首次股票發行方案。11月7日,如涵控股披露公司最終募資4.3億元,其中,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以96.43元/股的價格,耗資3億元認購311.11萬股,獲得如涵控股9.58%的股份。

市場分析人士稱,這或許意味着如涵控股的商業模式得到認可。

得到了資本加持的如涵控股,營業收入和毛利率都得到了高速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其盈利情況卻不升反降。

數據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6億元,較2015年的302.09萬元暴增146倍,2017上半年營收繼續暴增近3倍,僅半年時間就達到了3.05億元。2016年公司毛利率由2015年的22.19%上升為48.51%,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43.54%增加到51.29%。如涵控股2016年淨利潤只有263.61萬元,而2017年上半年淨利虧損1531.91萬元,較上年同期虧損持續擴大。

2018年4月,如涵控股宣佈從新三板摘牌退市。一年後,2019年3月,如涵控股選擇將赴美上市。

某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涵控股選擇赴美上市或許是想復制拼多多的成功之路。拼多多直至納斯達克上市前也是處於虧損狀態的,如涵控股或許就是看到了這一點。同時,A股上市要求太嚴格,如涵控股的利潤規模等指標還達不到,相比之下美股就寬容多了,但如涵控股虧損風險或許仍然是其一個致命傷。

記者注意到,招股書顯示,如涵控股2017年財年的總營收成本約為3.65億元,毛利2.12億元,運營虧損2182萬元,淨虧損4013.7萬元。 2018財年,如涵控股總營收成本6.43億元,毛利3.04億元,淨虧損8995萬元。

如涵控股2018年4月1日至2月31日的GMV(站成交金額主要指拍下訂單的總金額,包含付款和未付款兩部分)為22億元,該數值為營收的2.5倍。市場分析人士表示,若GMV增速虛高,將會造成市場估值的偏差,從而存在發展泡沫破滅的隱患。

張大奕攜手如涵控股的12年

資料顯示,2007年,如涵控股董事長馮敏和張大奕開始接觸合作,2014年7月,共同開設第一家淘寶店,張大奕負責營銷,馮敏負責技術和供應鏈。2016年,杭州大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其中如涵控股占股51%,張大奕持股49%,為如涵控股的控股公司。

張大奕是否能撐起如涵控股半邊天,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張大奕的營銷能力不容質疑,數據或許能證明一切。

資料顯示,2016年5月,淘寶推出「淘寶直播」平台,張大奕創造了2小時成交額近2000萬元的淘寶紀錄。

2016年雙11期間,張大奕個人網店的銷售金額過億,成為淘寶第一家銷量破億的女裝類店舖。

2016年12月,她本人的自製口紅首次上新,兩小時售盡2萬支,銷售額近180萬元。

2017年雙11當日,張大奕店舖銷售額達到了1.7億元。

2018年5月,張大奕與露得清推兩款聯名防曬產品,上新一分鍾賣出2300瓶,12小時賣出7000瓶。

這些數據足以說明,在網紅營銷領域,張大奕的確是當之無愧的超級明星。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披露信息,如涵控股目前已簽約113位網紅。上述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培養一名頂級網紅如張大奕,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的,會面臨負面新聞、全網封殺等不確定因素。而僅靠一個張大奕和試圖復制網紅張大奕增加營收的這條路,不一定好走。

「抄襲、質量差」頻遭吐槽

「發貨奇慢,經常做預售,夏天的衣服秋天才收到貨,但也願意等待,誰讓它能滿足少女們虛榮而又買不起大牌的心理呢。」

「買過她們家一件衣服,下水洗完掉了一盆黑毛,穿出去玩一天,指甲縫里都被蹭黑了。樣式雖然不難看,但是穿着體驗糟糕極了。可以肯定的是,那個價位可以買到質量和穿着體驗更好的。後來就沒有再買過她的衣服了,質量差到令人懷疑人生。」

「我一個同學去年底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生活費買了張大奕家一件裝得下兩個人的羽絨服,自己高興壞了,逢人必說這是張大奕家的羽絨服。說實話那件羽絨服非常不值,穿不到一星期,袖子起毛了,而且絨很輕,摸起來很虛,一點也不暖。

「不得不承認,不管再丑的衣服穿在張大奕的身上也看得過去。她們家的衣服很多跟國際一線大牌的版型都很像,雖然她會說這是改良了原版,但我還是認為這是光明正大的抄襲,和淘寶另外一些真正用心在開發自己品牌的店主比起來,她除了更會營銷,實在也沒別的了。」

《華夏時報》記者在某大型交流平台看到上述諸多網友對超級網紅張大奕的吐槽。過去幾年,電商行業興起,一大批網紅加入這場營銷變革,張大奕優異的營銷能力以及對潮流時尚的二次解讀,讓一眾網友體驗到了一把接地氣兒的「高級時尚」。有網民戲稱為「身在城鄉結合部,心在巴黎時裝周」。

市場分析人士汪夢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粉絲追求時尚,認可張大奕的穿衣風格,復購率非常高,但其購買者多為青少年在校生,這個年齡段的購買者並不太看重質量問題,這或許是其能保持銷量的主要原因。但質量問題若不能得到重視,則有可能拖累如涵控股發展,上市之路將不會太順利。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