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改名「酸奶餐廳」吧,給你們打滿分,保證再不看再不說

《中餐廳》第三季播了三期了,豆瓣評分從4.8掉到了4.3,還是太高了,如果不是花錢刷了一大批的四星五星,這個分數可能連3.3都不會有。

想想第一期開始,黃曉明一臉真誠的出來介紹說他們這個「最高配團隊」,為的是要推廣中國文化:「其實作為一個店長,我想秉承着一個我們中國式的服務,把中國人的那種特有的熱情、豪放、中國文化特色,輸出到美麗的意大利小島上去。也是一個我們中餐廳應該具有的精神。」

三期節目下來,只想對他們說:你們對「中國文化」到底是有什麼樣的誤解?

手捧着精美的中國特色的食品禮物,滿大街陪着笑跟人換東西,這是哪家的「中國文化」?

大廚堅持一份份炒,客人等一個小時上不了菜,也沒人搭理,有的走了,你讓人傻等了一小時也沒吃上飯;

還有等了一個多小時的,你出來跟人說「對不起,你們點的菜不夠了,你們改菜單吧」?

這是一桌中國人,在國內得掀你們的桌子,你讓人等一個多小時之後你說沒菜了,早幹嘛呢?是人話嗎?

一份份炒來不及,原材料也不夠了,黃店長果斷下令:不管多少,一鍋全給我炒了!可着鍋炒!

於是一鍋出了六七份。這才開業第二天,人多了就玩「大鍋菜」?敢問你們餐廳的品質控制呢?

這就是你黃曉明所說的「中國式服務」?中國人就是這麼「隨機應變」的?讓一個所謂的「國宴大廚」去做偷功減料的「速餐」,你們這叫「弘揚中國美食」?

這個節目已經沒法再說了,只要你們別再打着「傳播中國文化」、「宏揚中國美食」的旗號丟人現眼,就是功德無量了。

另外,你們畢竟是一台節目,而不是商家純粹的硬廣,可打着的是「中餐廳」、「中國人」的名義。別再叫「中餐廳」了,丟人,你們可以改名叫贊助商的「酸奶餐廳」,保證以後再不看再不罵再不說。

而且「酸奶餐廳」這樣的名字,也更符合你們的節目主題。

一幫人去見陶爾米納市的市長,給人送的禮物是酸奶,楊紫還極其熱心地教人說中國話:「你能說中文麼?我可以教你,你可以說,中國好酸奶,純甄小蠻腰,美味又好喝。」

為了讓廣告商滿意,這麼喪心病狂的植入,把人家的市長當成了一個打廣告的「道具」。

國內一段廣告連播三遍的活兒,你們居然也能「精心策劃」用到節目中,讓楊紫直接念廣告語錄播:哎,咋說錯了呢?再來一遍!哎呀咋又說錯了呢?再來一遍!

給錢多的廣告說三遍!這廣告楊紫演得真是激情四溢,贊助商絕對滿臉笑意。

心思和鏡頭都放在了千方百計打廣告上,哪還有心、有空好好做菜?本期節目,這種中國式廣告植入的惡俗嘴臉時時刻刻顯現無遺,還能要點臉嗎?

每個國家給外人的印象,都是一點一點,一個人一個人累積的。中國文化不是你們這麼隨意歪曲的。

一個節目一群人,對自己、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都不懂,都沒有,丟人丟到國外去。你們從來沒想做好節目,也沒想做好中國菜,只想做好廣告,然後分錢散夥。

你們不是一個團隊,而只是一個團伙。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娛樂綜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