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則小故事,體會大人生

1、對聯人生

三則小故事,體會大人生

宋朝的蘇東坡,年輕時就已是常識淵博,人見人夸的青年才俊。日子一久,不免自滿起來。一天蘇東坡在書房門上貼了一幅對聯: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

蘇東坡的父親蘇洵看了,擔心兒子自大,不知求進,又怕撕下對聯傷了兒子的自尊心,於是提筆在對聯上各加了兩個字:發憤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東坡回來,看見父親的字,心中十分慚愧,從此虛心學習,有了非凡的成就。

吾生有涯,而知無涯。

【啟示】: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吾生有涯,而知無涯。掌握本領是無止境的,決不能輕易言滿。我們應該在取得一定成績後,繼續向着更大目標前進,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更多的成績。

2、你是別人的一棵樹

三則小故事,體會大人生

有個人一生碌碌無為,窮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實在沒有活下去了勇氣了,就來到一處懸崖邊,准備跳崖自盡。自盡前,他號啕大哭,細數自己的種種遭遇和挫折。崖邊岩上生有一棵低矮的樹,聽到它的種種經歷,也禁不住地流下了眼淚。此人見樹流淚,就問道:‚看你流淚,難道你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嗎?

樹說:‚我怕是這世界上最苦命的樹了。你看我,生在這岩石的縫隙之間,食無土壤,渴無水源,終年營養不足;環境惡劣,讓我枝幹不得伸展,形貌生得醜陋;根基淺薄,又使我風來欲墜,寒來欲僵。看我似堅強無比,其實我是生不如死呀!

此人不禁與樹同病相憐,就對樹說:‚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苟活於世,不如隨我一同赴死吧!

樹說:‚我死倒是極其容易,但這崖邊便再無其他樹了,所以不能死呀。

此人不解。樹接着說:‚你看我頭上這個鳥巢沒有?此巢為兩只喜雀所築,一直以來,它們在這里棲息生活,繁衍後代。我要是不在了,兩只喜雀可咋辦呀?

此人聽罷,忽有所悟,就從了懸崖邊退了回去。

【啟示】: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其實,每個人都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活着,一個再渺小、再卑賤的人,對於他人來說都是一棵偉岸的樹。

3、查理.卓別林笑對人生

三則小故事,體會大人生

19世紀末,英國倫敦,誕生了一個不幸的男孩。出生後一年,父母離婚,他跟了母親。然而母親在他6歲時精神失常被收入精神病院,他也被收入孤兒院。他自小當過藥店的徒工、旅館的服務生、書店的伙計、玻璃廠的零工,印刷廠的學徒。他的童年飽嘗都市里的苦難,沒有一個正常兒童應有的快樂,但他後來卻發現了對付苦難的有效方法,他掌握了笑的秘密和訣竅。

他把他的笑拍成電影,他的每一部影片均在世界范圍內擁有3億觀眾。他征服了觀眾、征服了世界。

他就是查理.卓別林。

【啟示】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轉化。病痛、苦難、挫折等是人生的不幸,但如果我們能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它,並用積極的行動去戰勝它,它就會變成人生寶貴的財富。卓別林用笑的秘密和訣竅對付人生的苦難,征服了觀眾,征服了世界,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得到了升華。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故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