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有一個新聞說,英國女王大人要創業賣酒,還是有點潮的氣泡酒。這件事並不是一拍腦袋決定的。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大概2011年的時候,女王大人在溫莎公園里批了一塊地作為葡萄園。6年過去了,她終於要在自己90歲,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開始做起酒莊的生意。

她把這個牌子取名叫Windsor Vineyard(溫莎葡萄園),定價75英鎊一瓶,特別合理,擺明了要和Brad Pitt這類做起泡酒的明星們搶生意。

工作到90歲依然堅持不讓位,還要繼續創業和明星搶生意的老太太,比誰看起來都年輕。好像和我們平時微信朋友圈里經常看見的那種養生雞湯理論不太一樣。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所以,究竟是喜歡靜養的人更年輕,還是總愛瞎折騰的人更年輕呢?還有,如果說90歲還愛折騰的英國女王看起來很年輕的話,那為什麼有很多人在快節奏的大城市生活兩年就滿臉蒼老了呢?

一個叫Blue Zones的科學研究項目,中文翻譯叫做「藍色樂活區」,給出了答案。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它最初是2004年開始《National Geography》(《國家地理》)和科學家們合作的一個研究項目:

Blue Zones,指的是全世界五個人口最長壽的地方。(之所以用了Blue來形容,是因為這幾個地方最初是用藍色在世界地圖里圈出來的)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 意大利撒丁島、日本沖繩、希臘伊卡里亞島、哥斯達黎加的尼克亞半島和美國加州的洛馬林達。

據說那里的人大概到90歲的時候,還是能很精神地到處玩。(我腦海里浮現出的第一個畫面是快90歲的女王大人開路虎帶凱特出去遛彎的樣子)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當初做完這項研究以後,Blue Zones研究組就發布了一份報告,還上TED做過分享,標題是《How to live to be 100+》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TED演講里面的一些理論能解釋很多事情,比如為什麼英國女王都90歲了還是很矍鑠。但我們要先來看另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會變老,而且老得越來越快?

概括來說,就是細胞不可逆轉的損傷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據說一個65歲的老人的老化速度是一個12歲孩子的125倍。所以,變老這件事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暫停和逆轉的,只不過有人老得相對慢一點。

從理論上來說,人類可以達到的壽命是90歲。但在現實生活里,人們的平均壽命基本達不到。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Blue Zones里就不一樣了。

全世界長壽人口最多的地方是意大利的撒丁島。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在撒丁島,平均每10萬人里就有22個人能活過100歲。長壽率非常高,而且每個人都神采奕奕的。並不是因為那里的人基因和我們不一樣。因為人的壽命大概只有10%是基因決定的,剩下90%都要靠生活方式。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所以,究竟他們靠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老得更慢,是這次Blue Zones研究的目的。總結下來有九點,有些觀點會顛覆我們平時的一些看法: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① 自然地去運動

人要經常運動,幾乎人人都知道。但對於運動的定義,並不一定就是要每天去健身房或者跑步那種。

只要每天動起來,保證不是在家葛優癱就行了。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因為「藍色樂活區」都是小地方,所以那里的人有個共同點,生活不方便,很多事情得自己動手。

他們每周去教堂禮拜,還要靠自己走路。PS:據說每天多走路也是防止認知降低的好方法。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如果你感覺自己生活很方便,平時很少能活動,那就要靠經常散步、運動來做補充。但話說回來,什麼事情都有侍從招呼的女王大人又憑什麼能活得比較年輕呢?

可以經常去看看關於她的新聞,八九十歲還偶爾和男人們一起去視察和打獵的老太太,估計也是沒誰了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② 帶着目的去生活

Blue Zones又叫「藍色樂活區」,很多人聽到「樂活」這兩個字呢,就會習慣性地和無欲無求聯系在一起。

其實人一定要帶着目的性去生活,才會更年輕。比如說,很多人都想過,掙一大筆錢提早退休。但你知道人在哪個時間老得最快嗎?答案就是剛退休的時候。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法國有個電影叫《關於施密特》,講的就是一個退休的老頭突然失去人生意義的故事,他坐在空空如也的辦公室這一幕,讓人能深刻體會那種滄涼的感覺。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當然不是要每個人都不退休,只是要知道自己生活的價值。不知道生活價值究竟是什麼,這其實才是讓很多人變老的原因,而並不只是因為太忙。

Blue Zones研究組的建議是,當你每天睡覺起床的時候,都要問問自己究竟是為什麼要起床。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雞湯都說要多在爸媽退休以後陪陪他們,不過,我覺得更重要的一件事是不僅僅是要陪他們,還要幫他們去發現更多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意義。

當然,生活價值和目的不一定就是金錢、名利什麼的。Blue Zones里的人生活目的也比較簡單,可能就只是喜歡做飯帶孩子之類的小事情(是真心喜歡)。

拿胡歌舉個例子,最近傳說他要隱退一陣去紐約大學讀導演專業。

要說賺錢和名利的話,他應該都拿到了,據說他去年一年就入賬了2個億。所以,學習新的領域,而不是因為賺夠了就在家休息花錢,其實也等於是給自己找了一個新的生活價值,就屬於很棒的生活方式和心態,可以防止變老。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③ 放慢速度、減壓

這點估計是很多大城市生活的人比較糾結的一點。所以先來看看,是不是快節奏的生活就一定老得快,容易英年早逝呢?

比如香港人生活節奏都很快對吧。但你知道香港人的平均壽命其實是全世界第三名嗎(以國家和自治區為單位統計的),和日本差不多。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沒錯,特別快節奏的生活肯定會對身體有害。所以如果連軸轉,身體就會負擔不了這些壓力,會崩潰。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但「慢生活」並不是讓所有人一定都變成慢節奏,而是倡導找一個減壓的出口。只要每天慢那麼一小會兒,就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Gap Year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在漫長人生單位里用一年的短時間減壓。

90歲還依然選擇「快生活」的女王大人,也是安排有張有弛的。據說她每天有個樂趣是早上起來看粉絲來信,她有個專門的秘書每天負責篩選這些信,再交給她讀(英國王室的官網上還有專門的教程教你怎麼寫信),偶爾還會寫信回復一下。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④ 只吃八成飽

這點我們中國人最熟悉了。不過,八分飽看上去好像挺難定義的,其實也就是吃東西不要過量的意思,因為吃飽這個信號傳達比較滯後,你感覺到飽的時候就已經算吃多了。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但是,在還沒感覺飽的時候就管住嘴不吃感覺有點違背人性。

所以,據說八成飽理論貫徹得比較好的國家是日本,最主要的原因是吃飯盤子比較小,容易有飽腹感

吃小盤對我們中國人的做菜方法來說可能有點麻煩。

那下面這點倒是值得借鑒一下,就是盡量不要在吃正餐的時候聊事情。可以把話留到咖啡廳聊。

⑤ 喝點紅酒

這點我覺得也是蠻顛覆以前人們邏輯的一件事。Blue Zones的好幾個地區都是海島,人沒什麼娛樂,所以習慣每天和朋友一起喝點酒。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當然,不是隨便亂喝的。喝酒不過量一定是前提,還有,選什麼酒也很重要。

那些小地方基本都是本地有機釀造的酒。而且,意大利撒丁島的人一般都是喝葡萄酒,葡萄酒里有紅酒多酚,是用來抗氧化的好東西。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對了,開篇說女王大人做酒莊生意,據說其實也是因為她自己還挺愛喝葡萄酒的。

⑥ 信仰

關於信仰這個問題,不是說信教就能得庇護。而是因為信教的人比較自律,很多教義規定的生活方式又比較健康。所以說,找到自律的動力,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⑦ 積極的朋友

這點其實是連着前面一點的。人無論多大,都得保持社交,哪怕是一個關系最親密的朋友也好。只不過,要多和生活方式比較健康積極的人交朋友。

因為如果你的朋友或家人負能量很重,時間久了你也可能會這樣。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雖然研究是分成九點來總結的,但很多道理都是融會貫通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喝酒。喜歡喝紅酒的人經常和朋友們聚在一起品酒,本身就是一種社交的方式,也是一種生活的意義,更何況少量紅酒多酚本身就對身體有好處,就是讓人保持年輕的辦法之一。

不喝紅酒的人,老得比較快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身狂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