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

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

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

——拙著《皖西北楹聯文學微觀》付梓前喜得各地聯友詩朋題賀手記

鞏行遠·安徽 

近幾年,我作鄉土文化民俗文化暨人文精神研究與著作期間,穿插並付諸《皖西北楹聯文學微觀》一書成書前的實地采風、素材搜集、文字起草,幾方面交叉進行。戊戌歲末一日,我將《微觀》基本成書消息通過現代通訊渠道發給幾位聯友詩朋,徵求批評意見。沒成想,一兩天後即接二連三收到賀聯賀詩,其中聯作四十餘副、詩作二十餘首。可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乾卦》)矣。

知旨,賀聯揚旌也

楹聯,文字不長,形式兩行,對仗齊整,端莊典雅,或詼諧生趣,文短義深,形簡意賅,中國傳統文學樣式(應用文學樣式)之一,亦為漢字文化的藝術表達形式之一。楹聯文學樣式與其文化表現在皖西北地區近代社會以前一直不遜色於中原各地,盡管其在當代不甚繁榮,但中國楹聯文化的一面大旗——《中國楹聯報》即誕生並至今高高飄揚在此地蒙城;此地還有更多宋代以來歷經明清時期以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精美的楹聯文學作品一直在社會流傳,其豐厚的楹聯文化表現亦一直為當代聯家、詩人以及文化人所敬重,並繼續傳承着,不斷張揚着。生在皖西北,長在皖西北,休養生息在皖西北,不能不為皖西北擁有並傳承着的楹聯文學樣式與其文化表現而自尊自重。於是,我有志於著作《皖西北楹聯文學微觀》。

聯道通天承上德;

人文見性尚中庸。

                   ——蔣有泉·北京

楹聯家、詩人、中國楹聯學會會長蔣有泉率先發來賀聯。會長先生案頭忙,全國各地聯事行蹤忙,然忙中不拋一地聯事之微微聯舉,誠可欽也,不棄一地聯人之薄薄聯著,當受尊也。「承上德」道出「聯道」之根本,「尚中庸」表明「人文」之性情。賀聯見作者知《微觀》主旨,亦見作者為人為文為楹聯事業之本真。

國夢鄉情,續千秋文脈;

徽風皖韻,振一地聯壇。

                   ——王文榮·女,天津

王文榮,天津聯壇「花木蘭」「穆桂英」。雖一介女流,然近年在天津聯壇馳騁南北,既組織當地聯事活動,又在當地主講楹聯創作,深知楹聯牽皖中「鄉情」,靚徽地「文脈」,遂亮出關鍵詞「續千秋文脈」,唱響吉祥語「振一地聯壇」。

上海詩人黃心培詩風大氣,情思深邃,偶撰楹聯,亦見龍肝虎膽。其賀聯知主旨,明卷意。文曰:「婉諧聯語入微觀,憑四十萬雄辭,恢張底蘊;磅礴考文涵大氣,為數千年古道,引領新程。」

首屆中國楹聯創作「歐海杯」金獎奪冠者、首屆湖南省「曾國藩楹聯獎」獲得者(五名之一)呂可夫聯作見才力,發聲勢。其賀聯語氣高拔,顯見幽壯:「博學篤行,椽筆風雲憑遠翼;見微知著,皖江西北有高樓。」

此類賀聯還見遼寧楊曉雁(女),湖北林志謀,河南王西川、余小偉,安徽錢繼和諸位吐屬不凡。楊聯曰:「憑海探驪,援平仄兩行,揚江淮雅韻;見微知著,觀人文一脈,覓楚漢遺風。」林聯曰:「上下五千年,大浪淘沙,皖西北聯花似錦;縱橫三萬里,微言見義,書古今椽筆凌雲。」王聯曰:「寶地人文厚,長傳大雅風,兩行廣盛皖西北; 騷壇翰墨香,富萃高賢筆,一卷微觀國古今。」余聯曰:「妙趣賞楹聯,萬般事物兼風物;微觀彰魅力,千古潁州與亳州。」 錢聯曰:「幾千年底蘊豐盈,任大雅扶輪,光耀皖西北;四十萬雄文精彩,賞佳聯流韻,脈連國古今。」五副賀聯詞意澎湃,異曲同工,既肯定皖西北楹聯文學與其文化現象的「寶地」「底蘊」,亦喝彩皖西北楹聯文學與其文化現象的精彩繁榮,如「聯花似錦」「長傳大雅風」「任大雅扶輪」等。

知事,借聯傳情也

我著作《皖西北楹聯文學微觀》的初衷即翔實展現皖西北地區前人楹聯文學遺產與今人楹聯文學精品,同時作楹聯文學與其文化現象批評;此種批評,不掩飾糟粕,不夸飾垃圾,不顧忌或低俗或惡搞楹聯文學與其文化現象方面的「人情」「事情」。不同一些地方的楹聯集子之處,在於《微觀》不俗套羅列本地古今楹聯作品,不虛偽評價本地古今楹聯藝術,而是重在通過考證、解讀、背景探究、延伸思考、專題筆談等寫作創作,張揚作為一藝一品之楹聯在皖西北的古往今來、歷久彌新,由此讓讀者、讓社會各界微觀後,知道楹聯文學的鮮活、楹聯文化的不朽,明確楹聯文學樣式的藝術魅力、楹聯文化現象的社會意義,同時從《微觀》里體味並領悟到一地歷史、地理、社會風貌(包括風雲變幻)、民俗事象、經濟活動、鄉土文化、人文精神的可親可愛,可敬可珍。

悉知《微觀》創作初衷及其行將成書之事,各地聯朋詩友紛紛呈聯致賀:安徽宋貞漢一聯曰:「發微憑火眼;行遠壯聯聲。」湖南鄒宗德一聯曰:「搜羅皖西北綿綿對韻;縈繞湘中南款款聯心。」山西扆軍宣一聯曰:「四十萬言,微觀能圈點;兩行並舉,大愛盡崢嶸。」湖北石鈞一聯曰:「四十萬言論對聯,思良大論;八千里路觀雲月,行遠微觀。」山西陳久平一聯曰:「大作見微,妙語高談明聯事;微觀知大,良才遠旨醒世人。」陝西張維社一聯曰:「楹聯羅錦,妙語連珠真妙韻;文學澄懷,微言大義豈微觀。」

成就《微觀》經冬歷夏,披風沐雨,穿行城鄉,遍訪巷寨,亦要挑燈伏案,甘苦倍嘗,但我樂此不疲,赤誠奉事。各地聯友詩朋似乎與我感同身受,欣然借聯傳情,既推心寬慰,亦赤膽助力。湖北劉永斌題賀曰:「沃土紮根,楹聯文學微觀,風塵僕僕皖西北;達人行遠,藝術研究卓見,芳草萋萋淮東南。」河北王天明題賀曰:「微觀亦大雅,驚卌萬言排海移山,源於夢熾情飛處;文路即心路,任八千里鞭星逐日,行到水窮雲起時。」安徽丁玉群題賀曰:「寫古,寫今,寫人,寫事,聽名家高唱低吟,千章妙對抒情趣;有評,有述,有注,有批,憑慧眼精挑細選,一部鴻文寄藻思。」安徽李伯雲題賀曰:「潁淮毓秀,一卷藏天地,誰說微觀?山水千重含畫意;筆墨流芳,雙行證古今,君書大雅,春秋萬載吐詩情。」

四川女楹聯家賈雪梅,當代「聯壇十秀」之一,中國楹聯論壇第一、四屆「彭玉麟獎」冠軍得主。靜坐樂山,極目長淮,面對《微觀》,深喑內涵:楹聯文學與其文化現象必須紮根鄉土,植入民情。雪梅君與一位身居一隅,心貼眾黎,從事鄉土文化民俗文化研究包括詩詞楹聯文學、詩詞楹聯文化研究者思想共通,文心共融,高瞻遠矚以後,淺唱低吟,抒情達意,嵌名題賀:

藉聯話述風土民情,皇皇卌萬言,其行亦遠;

於斯道見文章器識,落落兩行字,大有可觀。

我與湖南楹聯家趙健之多年心存共識,時通見解。2018年12月,趙健之先生榮獲首屆湖南省 「曾國藩楹聯獎」(五名之一)。欣聞《皖西北楹聯文學微觀》一書將成,即興賦詩,誠表知音:「林林總總似驚雷,滿目玲瓏畫卷開。固有聞人歌古調,還看小卒試新裁。皖西皖北烏三匝,花落花飛酒一杯。莫道聯壇無盛宴,春山秋水久徘徊。」

誰言聯事類雕蟲,道協陶鈞六義通。

淮上鈎沉珠已貫,燈前稽古玉能攻。

兩行墨釀三餘味,一卷書窺百代風。

得以精微觀大象,終能承化致無窮。

浙江樓立劍賦成一律,傳情助力。立劍先生撰聯能據典述志,作詩可抱海寄懷。從事企業管理,兼掌一地聯壇吟苑,識世明道,出手往往非常,示人每每出彩:聯事雖類「雕蟲」,然「得以精微觀大象,終能承化致無窮」。

「兩行文字出微觀,門派生輝道不難。聯星熠耀皖西北,大水奔流淮渚灘。注釋言辭興雅趣,延伸業績壯文壇。友朋企望黃金頁,天女散花雲彩端。」——此乃廣西聯壇前鋒、吟苑傳手羅陸藝賀詩。此詩以飽情之筆,發有道之言。在羅先生看來,《微觀》不微,「門派(指楹聯文學、楹聯文化)生輝:「皖西北」「聯星熠耀」;「淮渚灘」「大水奔流」。

善舞能歌漢字妍,列成儀仗隊翩躚。

欣看又集千秋句,好讓神州不失聯。

以一首七絕致賀可謂「式絕」「意深」。可不是,漢字「善舞能歌」,詩詞與楹聯兩個傳統文學樣式的分行排列、齊整對仗正如「翩躚」之「儀仗隊」,載歌載舞時不失端莊典雅之儀態,盡見韻悠意滿之神情。此詩絕處在結句:「好讓神州不失聯」——雙關,一指「神州」血脈共融、文化連心,不可「失聯」,二寓詩聯一家、文誼長存,不可「失聯」。此首絕句出自當代吟苑翹楚、詩群領銜楊逸明先生。

還有上海詩人黃心培,河北詩人郭慶華,湖南詩人伍錫學,新疆詩人孫明禮,安徽詩人汪奇聖、李景琦、周文龍、呂大振、閆自忠、張文莉(女)、陳樹森、孫江浦(女)等發來賀詩,限於篇幅,本文不再引述。

 知人,賜聯勵我也

放筆何慚三絕韋;

成書已破十年燈。

                ——趙繼傑·安徽

趙繼傑,在校深造,已為聯壇新秀。因與我同鄉同道,長幼自知,便時通心語,互動共勉。「三絕韋」——僅成《皖西北楹聯文學微觀》, 不足受賞如此好評。「十年燈」還好,《微觀》雖成,仍需「破燈」。

歷數年覓覓尋尋,惟情牽西北,欲將珠屑積成玉;

繪一樹枝枝乾乾,終夢結古今,恰拂皖風開出花。

                      ——魏鶴鳴·女,江蘇

魏鶴鳴,一女輩,然兩藝齊棲,能詩擅聯,現執行主編《江蘇楹聯》雜誌,因同為皖人,相互知根,欣然致賀,焉能無辭?「數年」「珠屑積成玉」,「一樹」「皖風開出花」 ——賀得新奇,道得真摯。

陝西長聯大家王天性、山西智聯達人溫本理、山東巧聯快手咸豐收、江蘇峻聯妙筆徐俊傑等紛紛不吝賜聯,一時讓我達及興奮高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酬壯志;奮一支筆,成一家言,可謂大觀。」「筆振千言,大材致用譬楠梓;珠聯一卷,真義傳香付棗梨。」「八皖萃琳瑯,燭照幽微,不辭辛苦從西北;一書因嗜好,披陳駢儷,且向縑緗集古今。」「縱論幾春秋,須揉以古今,鑄就楹聯文學夢;微觀開氣象,喜皖之西北,寄將國粹作家情。」

撰聯如賦詩,立意須秀隱,造語當平熟,賀聯賀詩當就人說事,就事及人,二者景相融、情交織,切忌「苗秀不實」或「花香無果」。山西楊開茂、江蘇何國衡二位賀聯「苗秀亦實」「花香有果」。

先看山西楊開荗賀聯:

微觀開境界,收阜陽,藏亳州,聯花耀彩三千丈;

妙手著春秋,揚國粹,傳薪火,夢想成真第一功。

再看江蘇何國衡賀聯:

才子愛吟哦,裁雲鏤月,琢鳳雕龍,幾多聯品稱精品。

奇書宜賞閱,探奧尋幽,談今證古,一部微觀集大觀。

安徽畫家、書法家、詩人、漢石刻人像畫研究專家蘇肇平平素涉聯不多,但知我,又知所賀乃楹聯文學、楹聯文化之冊,欣撰賀聯,並賜墨寶:「讀書能壯志,敏銳才思,展卷凝成驚世句;行筆自通神,非凡氣度,敲詞鑄就憾人篇。」賞讀以後,我自生愧:「驚世句」未出,「撼人篇」難成。

皆以精微稱獨到;

端憑浚哲占孤標。

又 

亦參亦嘆佇玄覽;

相倚相生創大觀。

——李  仁·福建

李  仁,福建聯壇宿將,同時亦為詩人。近幾年,身體有恙,靜處養心,多不出手。因與我有情有交、同識共見,還是執筆道賀。上引二聯,典雅,端莊,朴實中規。與其說誇我「占孤標」「創大觀」,倒不如說仁兄在「占孤標」「創大觀」。李仁先生:我盡心「玄覽」,有志爭創「大觀」!

諸如安徽劉傑、雲南馬朝中、山西孔春枝(女)、湖南歐陽飛躍(女)等無不傾心致我、激情勵我。劉傑道:「微觀藏大象;巨著證良才。」馬朝中道:「璞璧雙雙藏大巧;珠璣串串見真功。」孔春枝道:「大里見真奇,筆端含雅韻;微中觀世界,心境若清溪。」歐陽飛躍道:「雅句昌言,似天章雲錦;高情逸致,如碧水青蓮。」一行行佳構如一簇簇禮花,賞心悅目;一副副祝頌似片片熱腸,暖心壯志。其他還有河南孫付鬥、湖南彭瑞祥、山東王煦、山西趙若迪等亦借《微觀》歌大觀,更抱本心壯文心。

《荀子·非相》雲:「故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各地聯友詩朋賀聯賀詩即贈我之「金石珠玉」,如黼黼文章,似鍾鼓琴瑟;此「金石珠玉」雖不能以金錢論價值,但情真意貴,悅我心,溫我情,勵我志,壯我行。

微觀豈是微?由說古論今以出,卌萬言洋洋灑灑,若化雨紛紛,引

聯林花放萬枝,香馨皖西北;

巨製誠為巨!作驚天動地而來,三千韻浩浩湯湯,似春潮滾滾,促

藝海帆揚千里,振奮國方圓。

「微觀、巨製」一副,三十六言,出自安徽聯壇快手、妙筆陳自如之手。此聯賀於《微觀》,然勝於《微觀》,「說古論今以出」,動人心旌,「驚天動地而來」,令人神爽。文學在於感人、醒人、悅人、勵人——楹聯正是文字!楹聯不愧文學!

湖南聯壇後起主力之一周永紅平時聯作抱書卷氣、見立體言、呈畫面景。面前,其嵌名賀聯里既強調「載道以文」,亦愧言「愧我來遲」:「微觀皖西北楹聯,載道以文,賴公行遠;雅集域中央人物,弁言於序,愧我來遲。」永紅賢君:

君賜聯也赤誠賀;

吾當愧矣躬謝遲。

西元 2019年2月10、11日 ,歲次己亥正月初六、七初草於郪丘茨上草堂  

3月20日,正月十四定稿於阜城齊一齋·雲水軒   

鞏行遠  名思良,字行遠,別署王  石、梁  俏、齊一齋主、茨上草堂主人等,安徽太和縣人。詩人,作家,楹聯家,書法家,安徽鄉土文化、民俗文化學者。曾長期從事宣傳、新聞報道工作,近年作阜陽地區人文精神暨鄉土文化民俗文化研究與創作,同時樂於詩詞、楹聯、書畫藝術鑒賞與批評。 著有《男高音》(新詩集)、《沒有理由不愛我》(散文詩集)、《阜陽風情》(民俗卷)——《阜陽人說阜陽人》、《鞏行遠吟抄》(齊一齋主詩詞卷,茨上草堂楹聯卷)等。 編著有《阜陽風情》(太和卷)、《阜陽風情》(鄉土卷)——《郪丘風土實錄》等。在著《皖西北楹聯文學微觀》等。

236002  安徽阜陽市鼓樓文德北區11信箱  阜陽地區人文精神暨鄉土文化民俗文化研究室  鞏思良

  手  機  13966296685     微  信  13955892191        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