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語言文字使用

布朗族語言文字使用

布朗山鄉的主要居民布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布朗山鄉的布朗族過去屬西雙版納州的 傣族土司管轄,與傣族的交往非常密切。受傣族的影響,布朗山鄉的布朗族普遍信仰南傳佛教,各村寨都蓋有寺廟,男童到一定年齡後必須到寺廟里當一段時間的和尚,學習用傣仂文 寫的佛經。過去,布朗族也常把寺廟與學校等同,認為只有當過一段時間和尚的男青年才算是有知識、懂道理的人。在布朗族傳統社會里,傣文的運用還不僅限於宗教場合。在寺廟里 精通傣文並成為二佛爺的男性還俗後被尊稱為”康朗”,意思是有知識的人。傣族土司一般 選擇他們做頭人管理村寨。在布朗山鄉,凡涉及政務的公文也是用傣文來寫的。除此以外,平時,布朗族算賬、記事等也都使用傣文。布朗族的數目字僅有一至十,十以上的數字必須 藉助傣語。這充分說明了布朗族受傣語、傣文影響的深度。20世紀50年代以前,布朗山鄉的布朗族男性大多會講傣語,部分寺廟里的佛爺及還俗的”康朗”傣文程度還非常高。

和傣語、傣文相比,布朗山鄉布朗族接觸漢語、漢文的歷史並不長。50年代以前,國民政府 一般要藉助於傣族土司對布朗族進行管理。1956年8月,人民政府在布朗山鄉的新曼峨村設了一所學校,招收32名學生,開始了布朗山鄉有正規學校的歷史,也開始了學習漢語、漢文 的歷史。1956-1999年,布朗山鄉共培養了26個大專生,91個中專生,248個初中生,其中女性93人;3422個小學生,其中女性1156人。隨着學校教育的發展,漢語、漢文也日漸被布 朗族所接受。

布朗族在家中主要使用布朗語,看病、交易、到政府辦事等場合則雜用布朗語、漢語、傣語 等。在做佛事、算賬等方面仍以傣語、傣文為主,在學校里及進行技術學習時以漢語、漢文為主。我們對過賀村46位15歲以上成年人進行了一次調查,有44人在上小學前最先會說的是 布朗語,2人為布朗語和漢語。有14人仍不懂漢語,32人可以用布朗語和漢語進行交流。14個仍無法用漢語交流的人中有8人為文盲,6人剛脫盲。而能夠用布朗語和漢語進行交 流的32人中僅有3人為文盲,有23人脫盲,其餘6人為小學畢業水平。這說明學校是布朗族學習漢語、漢文最主要的地方。

能夠使用文字的成年人很少,我們對過賀村布朗族15個家庭的當家人所作調查表明,平時能 夠使用漢字的僅有2人,能夠使用傣文的也只有2人。另外寺廟里的二佛爺及部分大和尚能夠使用傣文。值得一提的是,會用傣文的布朗族成年人均把傣文視為”我們的文字”,這說明 過賀村的布朗族對傣文具有深厚的感情。哈尼族過去也沒有自己的文字。布朗山鄉的哈尼族因搬遷到此地的歷史最短,在解放前社會 地位比較低,基本上沒有人識字。解放後,人民政府曾根據雲南省綠春縣哈尼族的語音體系設計了哈尼文,但是,使用並不廣泛。西雙版納州的哈尼族與紅河州的哈尼族在 語音體系方面有很大區別,因此,學校體系沒有在當地推行過哈尼文的教育。由於當地哈尼 族對上學受教育的熱情比較高,因此,布朗山鄉哈尼族受教育程度反而高於當地主體居民布朗族。解放前,外國傳教士曾為拉祜族設計過拉祜文,在西雙版納州與思茅地區信教的拉祜族群眾 中有一定影響。布朗山鄉的拉祜族多不信教,因此,當地拉祜族也很少有人能夠使用拉祜文。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