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格局的人,不把優越感寫臉上

有格局的人,不把優越感寫臉上

「 談 三 觀 之 前

先 戒 掉 優 越 感」

最近一期的《中國好聲音》剛播出,李榮浩就被罵了。

因為給自己的學員選擇了一首網絡歌曲《你的酒館為我打了烊》而遭到很多網友的炮轟。

「這歌爛大街了,他也太low吧。」

「身為一個導師,太沒品味了。」

每次微博動態不超過三句的李榮浩,這次發了長微博回擊。

有格局的人,不把優越感寫臉上

英雄不問出處,這首歌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歡,自有它的好。

僅僅因為別人喜歡你不喜歡的,就評判別人「沒品位」。

其實暴露的,是自己心中的缺口。

從這個缺口產生出的偏見和鄙視鏈,才讓一個人覺得自己比別人「高級」。

其實自負對應着自卑,他們心里沒有可以支撐自己的底氣。

那些真正內心強大、過得好的人,根本不屑於正眼看你。

有格局的人,不把優越感寫臉上

在韓國,有一個29歲的女孩,過着獨居生活。

但就算是一個人,她也將日子過得非常愜意。

早上做簡單又可口的早飯,之後畫好淡妝,努力為生活工作。

有格局的人,不把優越感寫臉上

下班時偶爾看見天空可愛的雲,就用手機拍下來,讓好心情也定格。

周末的時候,一部電影配上啤酒炸雞,小小房間就成了天堂。

她沒有疼她的愛人,也沒有特別富裕的生活;

對於吃穿用度,她也不要求多麼奢華和大牌。

她可能沒達到很多人對於幸福的標準,但好在她並不介意。

別人所謂的高檔次、有排面,並不能成為她衡量幸福的標準。

能夠將生活過成自我滿足的狀態,就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

有人喜歡馬不停蹄的狀態,有人喜歡慢節奏的生活。

有人想要安穩簡單的過一生,也有人想要一直流浪將世界看遍。

無他,選擇而已。

晚年的季羨林先生,談起自己身上的標簽:

一辭「國學大師」,二辭「學界泰鬥」,三辭「國寶」名號。

別人的溢美之詞,他根本不屑於聽;別人爭相搶奪的頭像,他也不屑於要。

他的幸福感不來源於比別人厲害,心有底氣,才有格局。

內心強大的人,從來不活在別人羨慕的嘴里。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平視自己的人,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

有格局的人,不把優越感寫臉上

世界的溫柔,就在於他包容了所有的不同。

天下之大,何止南北;世間萬物,何止一面。

只看到自己井口的一方天空,就覺得世界圍着自己轉;

身份感越強,越暴露的是自己的格局不夠。

某大學的葛教授,僅僅因為垃圾車擋住了他的路,就對清潔工阿姨拳腳相加,把人打得滿臉是血。

與葛教授同行的女伴,衣冠楚楚,卻鄙視地對清潔工阿姨說:

「你掙多少錢,我掙多少錢,你擋着我掙錢!」

如果按照他們的邏輯,掙得多就是身份高;

那不知在比爾蓋茨面前,他們會是何等諂媚、何等醜陋。

北京一位轎車車主,僅僅因為快遞小哥把他的車剮了,就不依不饒。

任快遞小哥多麼誠懇地道歉,他依然罵着髒話,扇了快遞小哥6個耳光。

直到視頻曝光,被萬人聲討,他的人生可以說坍塌了一大截。

一個人越缺什麼,越會炫耀什麼,這話是真的。

心里越沒底氣的人,才會在不同意見面前暴跳如雷;

混得越差的人,才會揣測別人看他的眼神里,有沒有鄙視。

有一種修養叫:「勿以身貴而賤人。」

但很多人都沒達到「身貴」,便開始嫌棄這個看不起那個。

被別人尊重這件事本身,不一定是因為你優秀;

但一定證明,別人很優秀。

有格局的人,不把優越感寫臉上

問一個從24歲開始就經常旅行的人,感受是什麼:

「當我知道的故事越多,我對這個世界的偏見就越小。」

優越感不是來自外表、財富、地位、成就或者權利,它只來自缺少見識。

你不是我,必然無法體會我的快樂,欣賞我的眼光。

即使三觀不同,我們至少也要學會互相尊重,相互包容。

人際關系學大師卡耐基曾說:「對別人的意見要保持尊重,別輕易說『你錯了』!」

大家都是凡人,對別人多點尊重,少點高高在上的評價,其實是體面自己。

而我們,也不必因為別人的評價而耿耿於懷。

這是你的人生,只有你能判斷它是不是足夠精彩,能不能讓你幸福。

對事物喜歡與否的選擇權,也一直都在自己手上。

點個文末的「在看」,時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無謂的爭執中,自己喜歡最為重要。

畢竟,不與傻瓜論長短,生活才能更美滿。

– END –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