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江夏味道 法泗蓮子,當苦澀遇上甘甜

武漢,江夏,近日持續晴朗,帶來的弊端就是,空氣中似乎都彌漫着一股灰撲撲的味道,敏感的呼吸系統開始不適應。這日下班回到家,突然想起家里還有一點本地的蓮子,正好可以燉上一小鍋蓮子銀耳湯,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心靈在這個秋燥的季節熨帖。

武漢江夏味道 法泗蓮子,當苦澀遇上甘甜

銀耳蓮子湯,很平常的食物,但有些食物,也只有到了一定年紀才懂得欣賞和喜歡,就比如這銀耳蓮子湯。以前喝的時候覺得無所謂,如今才知這是一道極具魅力的食物,可謂「相遇者眾,知遇者少」!單說這蓮子吧,看似苦澀與甘甜混合的橢圓形小物,卻不容小覷。《本草綱目》中記載:「蓮子味甘,氣溫而性澀,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此中所說的「稼穡」,是指種植收割之意,也泛指農事,可見這蓮子得來乃是粒粒皆辛苦。

當江夏萬千湖泊、河塘艷麗荷花開遍,果實隨之成熟,農人們便開始收取蓮蓬,取出那甘甜與苦澀混合的嫩綠色小果實,這是采蓮人一年中最好的時節。采蓮人採摘下新鮮的蓮子,蓮子可鮮用也可曬干用,做美食,做茶飲,做藥餌,都是真真切切的好東西。

武漢江夏味道 法泗蓮子,當苦澀遇上甘甜

咱江夏是產蓮盛地,尤以法泗為甚,「魚米之鄉」絕非浪得虛名。所以在江夏的大店小館,店家們常將一碗新鮮時令的蓮子作為飯前菜給顧客享用。這新鮮勁和待遇,乃魚米之鄉人特有,其他地方之人只能「望蓮莫及」。新鮮的蓮子,用手剝開其間鮮綠的外殼,再撕開那層薄膜,便是一顆飽滿白嫩的蓮米。鮮蓮子可不用去芯,當那蓮芯的苦澀遇上蓮籽的甘甜,充分的甜將苦包裹其中,仿佛苦澀也沒那麼重要了,反倒愈發地顯現出甜來,放在嘴里,脆蹦脆蹦的,頓時間唇齒留香,心情也仿佛舒展開來,於是便忍不住一個接一個的剝下去放進嘴里……有時往往很感嘆,這蓮子真是有意思的存在,這苦中帶甜,甜中帶苦,不就是如同人生般真實的味道!大多數時候,倒是也很感念有幸生在這富庶的魚米之地,才得以品嘗到這新鮮十足的好玩意。

曬乾的蓮子,遇上銀耳,仿佛就像是人生遇到了對的伴侶,從而演繹出平凡人家的幸福味道。銀耳平味甘淡,滋陰潤肺,蓮子健脾補腎,兩者配合,成為普羅大眾養顏美容的珍品。銀耳蓮子湯賣相也是相當誘人,蓮子不管如何煮,它都不會鬆散,堅強的小個體一枚,待到送入口,軟糯香甜,宛如一股甘甜沁入心底,是一劑扎扎實實挽救心靈的甜品,難怪深受女性大眾的厚愛。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美食大搜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