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風險與空氣污染密切相關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科研團隊歷經5年多時間,帶領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劉聰、陳仁傑,和美國、法國等國科學家,共同開展一項涵蓋6000萬死亡病例的研究報告顯示,死亡風險與空氣污染密切相關,即短期內細顆粒物濃度和粗顆粒物濃度的增加,與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道疾病死亡風險之間存在統計學的顯著相關性。研究論文8月22日刊登在國際著名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死亡風險與空氣污染密切相關

據了解,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了顆粒物空氣污染與健康的關系,但由於地區差異性、方法學的不統一性,以及潛在的報道偏倚等,導致研究間結果可比性較差。

對此,闞海東團隊發起並建立了多國多城市研究平台,進行了這項涵蓋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652個城市的時間序列研究和精準分析。首先,利用統一的分析方法評估和比較不同國家和地區顆粒物空氣污染的健康效應,並一致發現顆粒物空氣污染短期暴露與居民死亡的顯著關聯——PM10和PM2.5每立方米濃度上升10微克,可分別在全球水平升高0.44%和0.68%的死亡風險。其次,進一步證實了PM10和PM2.5的獨立健康效應。此外,該團隊擬合了全球水平的顆粒物空氣污染與死亡的暴露反應關系曲線,在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和主要國家的空氣質量標準濃度限值之下,該曲線呈近乎線性增加,且不存在明顯閾值,即空氣污染與健康之間沒有「所謂的安全值」。

本研究除首次在全球范圍內系統評估了顆粒物空氣污染與居民死亡的關聯外,還探索了該關聯在不同國家城市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徵。研究結果可為世界衛生組織修訂空氣質量指南和風險評估標準提供流行病學證據,為相關國家和組織採取公共衛生措施,降低因空氣污染導致的疾病負擔提供科學依據。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