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讓孩子練就這三大品質,可保一生無憂

房價年年漲,每平米的價格早已把絕大多數年輕人的月平均工資甩得遠遠的,不過這個問題絕非中國所獨有,日本的年輕人過得也不輕松。

日本的房價雖然相對國內來說便宜一些,但也不算低,而且物價貴得嚇死人。

特別是蔬菜和水果,一個西瓜隨便都要好幾百人民幣,葡萄能按顆賣,普通人真心吃不起。

可就是在這樣高物價的日本,有位普通女孩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只用了15年時間就買下了3棟樓房,注意,是3棟,而不是三套哦。

這個女孩叫咲,她沒有中大獎,也不會做什麼高深的理財投資,她掙錢的秘密就是一個字:省!

父母讓孩子練就這三大品質,可保一生無憂

她有多省?一天伙食只花9塊錢、基本不買新衣服、家具全靠撿、休閒娛樂就是看樓房廣告——這樣的日子她從18歲過到33歲。

如今,她僅依靠每月收房租就能有不錯的收入,辭了工作,開了一家貓咪咖啡廳,每天就是擼貓和收租,早早的就開始享受着愜意的退休生活。

雖然咲的這種生活方式有些極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借鑒,但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是什麼讓這樣一個普通人最終實現人生目標,成功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父母如果把這些教給孩子,那麼就算孩子成績不好,沒什麼天賦,起碼也能過得如意,甚至像咲一樣,獲得生活的主動權和幸福感吧。

本文整理出她練就的三大品質,供大家參考。

一、有清晰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計劃

在18歲那年,咲就立下宏願:「我要買樓,而且34歲前就要買下三棟樓,然後退休。」

父母讓孩子練就這三大品質,可保一生無憂

目標定下來之後,咲就着手去制定實施計劃,那就是拚命省錢。

省錢最重要的事就是清楚自己的開支,每筆錢用到哪去了,這樣才能砍掉不必要的花銷。

於是,每天記賬成了咲最重要的一件事,什麼煤氣費、水電費、買菜錢等等都記得清清楚楚,哪怕是1日元(人民幣6分錢)的開支都不會省略。

父母讓孩子練就這三大品質,可保一生無憂

因為記了賬,她知道自己每個月最少的開支是多少,發工資後,她就把多餘的錢存起來。

有清晰的目標才知道去做什麼,才不會輕言放棄,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更加重要。

因為孩童時期會有些懵懂,不知方向在哪,而且自製力不夠,更需要用目標去激發他們努力去實現的內驅力。

哈佛大學曾進行過一項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力的跟蹤調查,時間長達25年,調查對象是一群在智力、學歷和環境等方面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 調查結果發現: 27%的人沒有目標,他們過得很不如意,常常在抱怨; 60%的人目標模糊;他們雖然能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成就,處於社會的中下層; 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他們能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其餘3%的人有着清晰而長遠的目標,他們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及行業精英。

這個調查生動地說明了擁有明確目標對於人生成功的重要意義。

不妨和孩子做好溝通,讓孩子對未來有個明確的目標,比如上名校或是成為某個行業的頂尖人物等等。

目標確立後,就是分解成小目標,直至分解到每天的學習任務上,一點點向前推進,這樣才不會感到迷茫,也會少走彎路。

愛默生曾說:「一心向着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給他讓路」。

二、對自己夠狠,肯吃苦

為了買房,咲省錢省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衣服基本不買,大量接收親友們淘汰下來的衣服和鞋子,這為她省了一大筆錢。

父母讓孩子練就這三大品質,可保一生無憂

上衣是朋友淘汰的,牛仔褲從母親那順來。

吃的方面也是令人驚嘆:她只買打折食品,往往一根幾塊錢的白蘿卜,就是好幾頓晚餐的蔬菜,每餐飯只圖能吃飽,不考慮味道,為了省水,晚餐直接端着鍋吃(不用洗碗)。

靠着這樣的苛刻要求,咲硬是把自己每天的伙食費控制在10元人民幣以內,而這種苦行僧似的生活,她過了十多年。

父母讓孩子練就這三大品質,可保一生無憂

在買第二棟房子的時候,咲還把自己一直留着的長發給剪了,既能省洗發水還掙了200日元。 世界上肯對自己用狠、能吃苦的人,從來都令人心生敬畏,因為他們為了實現目標,可以抵擋人性中的懶惰甚至拋棄享樂,這種品質對孩子而言也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學習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抵擋很多誘惑,朝着目標篤定前行,吃不得苦的話就無法到達彼岸。 培養孩子的吃苦能力可以從生活體驗上下功夫,有位父親就幹了這樣一件事。 為了讓孩子體驗賺錢的辛苦,他買了近萬斤西瓜讓孩子們去賣。大路邊,一堆西瓜一張桌子一台秤,孩子們頂着烈日就開始做生意了。

父母讓孩子練就這三大品質,可保一生無憂

汗水浸濕了衣衫,小臉蛋曬得發紅,幾天後,西瓜被賣光,雖然被曬黑了好幾圈,但孩子們很有成就感,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

有過這樣經歷的孩子,當坐回課堂,看着滿桌的學習資料,應該不會再覺得這是全天下最大的苦了吧。

吃苦教育的好處就在這里,不僅增加了孩子的閱歷,還將生活艱難的一面早早讓孩子們看到,從而激發他們奮發圖強的鬥志,也會更珍惜父母給予的生活。

國學大師傅佩榮曾說:”吃苦不是為了勝過別人,而是為了迎向生命的真實面貌,因為在苦難中,生命沒有任何遮蔽,可以展示其深度、廣度與高度。”

三、實現高級的自律

自律還分高低級?

當然要分,為何許多人信誓旦旦立下了目標,要求自己每天要自律,結果往往堅持沒多久後就被打回了原型?

然後又給自己打雞血重頭再來,在努力、失敗、自我懷疑、然後再努力、再失敗、再自我懷疑的惡性循環中不斷折騰,最終陷入自律的焦慮之中無法自拔。

父母讓孩子練就這三大品質,可保一生無憂

這就是典型的「低級自律」,即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比如早起、吃沒有什麼滋味的減肥餐。

這樣的自律需要我們時刻克制自己欲望,不斷跟內心的怪獸打鬥,這會讓人覺得很辛苦,很不好玩,自然無法持續。

為什麼日本女孩咲過着那麼節儉的生活卻能持續那麼多年呢?因為她開啟了高級的自律,那就是習慣。

她習慣了記賬,所以不會覺得麻煩;習慣了每天吃粗菜淡飯,不會認為有多苦;習慣了穿別人不要的衣物,不認為有什麼丟人……

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事在她那里卻簡單得如同家常便飯,因為她並不需要刻意堅持,一直以來都是如此,而這也讓她的行動力顯得超強,這樣的自律不痛苦,也更符合人性。

習慣的威力可見一斑。

所以,讓孩子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就可以避免許多的焦慮和嘮叨,父母的重心不是緊盯孩子的作業和是否每天按時起床上面,而要關注如何培養孩子的各種好習慣。

這才是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

正是憑借擁有清晰的目標、願意吃苦的精神以及高級的自律,讓一個普通的女孩子早早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些品質結合在一起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就算孩子無法成龍成鳳,如果擁有這幾種品質的話,就擁有了生活的選擇權,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要怎麼過。

這難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嗎?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教育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