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個北京這位刑警撥開迷霧破大案

真相只有一個北京這位刑警撥開迷霧破大案

如果說破案,像一部樂章,那張波就是奏響第一個音符的人。

31歲的張波,是房山公安分局刑偵支隊技術隊民警,制服背後,印着「現場勘查」四個字。

第一時間趕赴案發現場,尋找蛛絲馬跡,撥開層層迷霧……這是最讓張波興奮的事。

「真相只有一個!」張波說着,豎起一根手指,那神態像極了他痴迷的漫畫人物——名偵探柯南,「對,就是因為柯南,我才幹上了『偵探』」。

「現場勘查」最怕什麼?最怕「破壞現場」。

張波也怕,只不過他堅信「犯罪現場的一切都是線索」。

去年3月的一個清晨,張先生發現停在路邊的汽車被人砸了,放在車里的三萬元錢不見了。

張波趕到現場時,一輛灑水車剛剛經過,轎車外的痕跡都被水沖走了,現場也沒有任何監控設施。

「這可怎麼辦?」張波有些郁悶,他扭頭看看轎車,駕駛員位置的車門玻璃上,有個大洞,座位上撂着大半塊磚頭——這是張波發現的惟一「線索」。

張波繞着車轉了好幾圈,最終停在轎車左側,死死盯着車窗上的破洞。

「他(指犯罪嫌疑人)是怎麼砸的呢,破洞為什麼會近似於圓形?」

「站得離車頭更近,還是更靠近後門?」

「是用磚頭正面拍的,還是側面拍的?」

……

張波不停向自己發問,腦海中,破洞、磚頭,不斷變換,重組案發經過的各種可能……

通過不斷試驗,張波從半塊磚頭上找到了嫌疑人留下的微量證據。並根據檢驗結果判斷出男子的身份,很快抓獲嫌疑人。這也是北京警方在磚塊上成功提取微量證據並直接破案的首個案件。

犯罪現場,有的雜亂無章,有的十分齊整。

「雜亂反而會呈現很多線索,整齊有時倒令人無從下手。」張波說。

去年夏天,某公司報案,存放在庫房的300多台電視機和30多台DV機被盜,損失近百萬元。

這就是一個「井然有序」的犯罪現場——從庫房外望進去,電視機擺放整齊;走進庫房,才發現只有靠窗疊摞和最外層的電視機還在,其餘的都被偷竊一空。

「他為什麼要這麼干?」

「這是嫌疑人精心設計的障眼法——只要巡查人員不進庫房,就無法發現電視機被盜。」

「他肯定很熟悉保安員巡查習慣,知道保安員一般不進入庫房查看,所以才會大費周章在窗口位置擺好電視,既不引起保安員察覺,還方便此後繼續作案。」

「很有可能是熟人作案。」

……

腦海中的自問自答,迷霧一點兒一點兒撥開。

通過對倉庫門、窗等可能進入室內和通道的仔細研究,張波最終判斷嫌疑人是從窗戶進入室內的,他又反復勘查嫌疑人可能活動的路線,終於捕捉到痕跡,嫌疑最終指向曾在公司工作過的牛某。

原來,牛某是個癮君子,辭職後行蹤不定。偵查員對其家人進行說服教育工作,迫使牛某投案自首。隨後,兩名同案犯罪嫌疑人也先後落網。在他們的暫住地,偵查員起獲了還沒來得及賣掉的120台電視機。

「靈感」,固然重要,但破案靠的還是堅持不懈地抽絲剝繭。張波和同事們做得更多的還是挖掘工、搬運工、探險人,「最笨的辦法,往往最可靠。」張波說。

一起案件中,嫌疑人已經供認把物證扔到了一條泄洪渠里。為了物證與口供相符,把案件辦成「鐵案」,張波和同事把那條渠截斷了50米,又用了兩天時間把水抽乾,開始搜查證據。

由於證據微小,民警們只能或站或蹲在河溝里,用特別細的小篩子,跟淘金似的,把河里的淤泥挖出來過篩子。

當時是6月底,天氣濕熱,河溝里臭氣熏天。

張波穿着專門的皮質背帶褲,腳蹬一雙雨鞋,脖子上耷拉着一條毛巾,不停「淘金」。剛開始,還戴着口罩,但很快,汗如雨下,張波和同事們乾脆摘下口罩……

搖啊搖,搖啊搖……一天下來,雨鞋里都是汗,腰酸背疼,雙臂無力,手腕發麻。

第二天,繼續搖啊搖;第三天、第四天……

「那是真累啊。」張波說,又熱、又臭、又累,大家都幾乎吃不下什麼東西,晚上睡覺,手都抖着,好像還在搖篩子……

連續篩了一個月,總共篩了60立方米的淤泥,民警終於篩出了關鍵證據。

「那活兒,真減肥啊!」張波聳聳鼻子,仿佛還能聞到河底淤泥的味道。

現場勘查,遠沒有小說、漫畫、電影電視中那般富有戲劇性,「搖啊搖」般的枯燥和辛苦,才是日常。「如今的犯罪嫌疑人反偵查能力越來越強」張波說,「提取痕跡物證有一定概率,我只能盡可能地提高這個概率,還原真相。」

無論是靈光乍現,還是苦不堪言,張波都盡心盡力地堅持,絕不輕言放棄,他知道,他的工作關繫到「真相能否大白」,他要盡自己的一切努力,奏穩「破案樂章」的第一個音符。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