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牽起兩岸情緣

神農架牽起兩岸情緣

大龍潭金絲猴研究基地內,小猴在林間嬉戲。

神農架林區副區長沈紹平介紹說,地處北緯31°神秘緯線,神農架是全球中緯度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林區。這片高山深谷擁有國寶金絲猴、大熊貓、靈異動物,旅遊價值很高,也適宜遊客住宿和療養。

來自兩岸的19名媒體記者近日走進荊楚,追慕神農炎帝文化、尋訪錦繡山水、探秘珍稀物種金絲猴。「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三度赴神農架采訪的台灣古都廣播公司總經理蘇恩恩說,台灣同胞對大陸好山好水非常嚮往,希望通過此次深入報道,把神農架的訊息帶回寶島。

兩岸記者共祭先祖

神農架地處鄂西北,是漢民族創世史詩《黑暗傳》的發現地,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搭架采藥得名。它是全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天地玄黃,混沌初開。位列三皇之一的華夏始祖神農氏,在神農架生活38年,遍嘗百草,發明醫藥,識得五穀,馴化六畜,開創中華農耕文明先河,開啟中華藥食同源文化發端。

「偉哉炎帝,照耀洪荒。澤被華夏,聖德皇皇。」兩岸記者共赴神農壇,慎終追遠,共祭先祖。台灣古都廣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汐榮許下中華民族復興、人民和平共融的願望。同行者中,還有人祭拜過黃帝、大禹和關公。

有台灣同行告訴本報記者,祭拜儀式在提醒眾人,我們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從小在教科書中讀到的內容,在現實中找到了呼應。台灣也有神農廟,炎黃二帝在民眾當中的認知度較高。台南還有神農街,這條知名老街上既有古宅舊跡,又融入潮流文創,深受兩岸文青追捧。「湖北神農架和台南神農街大可攜起手來,成就兩岸交流佳話。」

優良生態帶來效益

作為全國首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品牌的「三冠王」,神農架森林覆蓋率高達91.1%,生態環境優越。以大旅遊、大農林、大健康三大產業為主的綠色產業體系,是當地着力發展的方向。

林下有藥、有菜、有蜜,神農架林區善用資源優勢創造經濟價值,將中草藥和有機菜種植、蜜蜂養殖作為脫貧產業,顯著降低貧困發生率。中蜂養殖具有生態效應,也可藉此發展觀光產業,堪稱快速致富妙招。

林區木魚鎮村民在峭壁上養蜂,蜂箱層層疊疊懸掛於岩壁,兩岸記者觀之稱奇。台灣東森新聞雲大陸中心組長曾俊豪專門製作短視頻,向台灣網友介紹這一景觀及其所帶來的可觀產值,短時間內便吸引上萬人觀看。

沈紹平說,神農架藥材豐富,當地一面通過粗加工,將中草藥做成含片等,一面進行生物藥品深度研發加工。還有五六十種藥膳得到開發,包括特色菜餚岩耳土雞湯。

如今,神農架全區形成以生態酒、富鍶水、百花蜜、山野菜、中草藥、雲霧茶為主的特色農林產業體系。全域旅遊格局也在加快構建,研學游、工業游、冰雪游、文體游、康養游五大旅遊新業態日漸完善。

國寶靈猴吸粉無數

金絲猴為中國特有,入列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大熊貓之外的又一國寶。兩年前,兩岸媒體記者曾走進神農架國家公園大龍潭金絲猴研究基地。藍臉仰鼻長尾的林間小精靈,讓一眾記者瞬間心靈融化,妥妥地變成「猴粉絲」。「當時猴子對人還沒這麼親近,現在改善了很多,說明保育工作做得比較好。」親歷者蘇恩恩說。

神色平靜溫和,與人比鄰而立,還時常主動勾肩搭背,神農架金絲猴倒不怕生。收獲搭肩待遇的記者們受寵若驚,趕忙掏出手機拍照留念。聽基地巡視員方吉喜介紹,在大龍潭生活的金絲猴,共有5個家庭單元、1個全雄單元,約有百隻。

「盡管金絲猴與熊貓同是國寶,在台灣網友眼中卻相對陌生。」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江凜在臉書上向台灣網友進行直播,網友熱情高漲,紛紛提問「金絲猴吃些什麼」「是否會互相梳理毛發」等,有人將神農架金絲猴與台灣柴山獼猴對比,認為獼猴較凶,金絲猴溫順友善。

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姚輝說,中國現有金絲猴4種,分別為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緬甸金絲猴。神農架金絲猴是川金絲猴相對獨立亞種,由中國科考人員在上世紀70年代末的「野人」考察中意外發現,並直接助推神農架自然保護時代的到來。

姚輝介紹說,神農架金絲猴活動海拔基本在1600米以上,喜食的植物有172種。從1990年至今,神農架金絲猴種群規模由500餘只上升到1300隻,棲息地面積從130平方公里增加到目前的280平方公里,進入與環境容量相匹配的穩定階段。

「野人」傳說增色景區

神農架流傳着「野人」的故事,據說該生物直立行走,滿身紅毛,伴有叫聲,介於猿和人之間。民間認為「野人」確乎存在,目擊者時常有之。

天燕景區山高林密,溝壑縱橫,不僅是野生動物的樂園,也是神農架「野人」目擊最頻繁的地方之一,在景區公路沿線多次出現遊客同「野人」奇遇事件。燕子埡的野人洞景點,據說曾是「野人」生活居住的地方,至今還完整保存。兩岸記者流連其間,表示要將「野人」的傳說廣為傳播。

冰川地貌、侵蝕構造地貌、岩溶地貌……神農架共有6個地貌景觀分區,高達3106米的「華中第一峰」神農頂、晨間雲霧漸散的夢幻濕地大九湖等生態旅遊景區,讓人心醉神怡,過目難忘。

采訪活動組織方、湖北省台辦新聞處處長伍洋說,兩岸媒體記者荊楚行已至第13屆,本次聯合採訪聚焦神農架生態系統和珍稀物種保護。希望通過兩岸媒體人的報道,增加受眾對湖北省生態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了解,也增進兩岸媒體間的交流。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旅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