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美國工廠》火了,中美製造業強弱的縮影

這兩天一部由奧巴馬夫婦製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火了。

該片講述的是福耀玻璃在美國開廠的經歷。在中國人去之前五年,通用汽車關掉了當地的汽車廠,大量人口失業,所以當福耀開廠並招募工人時,一度很受當地居民歡迎。

但很快中美文化的衝突就開始凸顯,美國工人紀律性散漫,在高強度的工作中漸感不適,而福耀給出的12美金時薪,也大幅低於以前通用29美金的時薪,這些美國工人開始抵觸,於是建立工會(來對抗中國資本家)的思潮就開始出現苗頭。

與美國人相對應的是中國工人的吃苦耐勞,像軍隊一樣管理員工,每個員工都會唱福耀公司歌曲來感恩,不怕苦不怕累,加班不抱怨,危險工作不迴避,但這在老外看來是中國工人沒有權益意識。

紀錄片《美國工廠》火了,中美製造業強弱的縮影

最終態度強硬的曹德旺換掉了所有美方高管,換上了中國高管,一邊把積極支持工會的美國工人解僱,一邊加薪30%安撫美國員工,一邊花100萬美金請反工會的咨詢公司給美國員工談判,最終以800+票反對,400+票支持的結果否決了工會。

該片大致講的就是這麼件事。

中國讀者可能覺得不就是個工會嗎,有必要這樣大動干戈嘛?有的,美帝的工會很厲害。工會會領導罷工,主導談判,要求企業家讓渡更多利益。這聽起來很正義,但實際執行中往往會變味。比如員工在有恃無恐後會在工作中變的懈怠,效率降低,一些老弱工人會因為吃上大鍋飯而濫竽充數,而能力強的工人則因為必須服從工會而損失利益。

這也是最近20年製造業從美國逃離,遷向中國的原因——美國工人價格貴、性子懶、效率低、整天折騰不聽話,遠遠沒有中國工人性價比高。

之所以夜報一上來就聊這個記錄片,有助於讓諸位更透徹的理解中美貿易摩擦,理解為什麼美國基層工人普遍敵視中國製造,理解支持特朗普的民意基礎怎麼來的,理解中國製造真正的核心優勢是什麼,理解為什麼製造業不太可能大面積從中國向美國回流,哪怕特朗普拿槍頂腦門上威脅那些資本家也沒用。

哦對了,順帶說一句,福耀國內公司的工會主席,兼黨委主席,是曹德旺的妹夫。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娛樂先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