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影重重”三國演繹,”暗樁無名”懸念叢生 《三國諜影》書評

(1)

三國的題材一直是大熱門。無論是電視劇、電影、遊戲、漫畫、動畫,各種版本的三國一直長盛不衰。

央視的《三國演義》是每年假期必放的保留節目;光榮公司憑借着《三國志》,已經出到了第十三代,還有繼續下去的趨勢;台灣的《三國群英傳》憑借着獨特的遊戲方式,也頗火了一陣,可惜隨後就終止了。

不過關於三國諜戰的題材倒是非常少見。何慕的《三國諜影》就是讓人眼前一亮的關於三國隱蔽戰線上的鬥爭的系列作品。

《三國諜影:火燒連營》,講述的是夷陵之戰的故事。

夷陵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收尾之戰,這一戰決定了三國最終的走勢與結局。但是在歷史上對於該戰役的歷史文獻相對較少。

何慕潛心研究三國歷史,將諜戰情節揉入到三國歷史背景當中去,戰場的後方暗線密布風起雲涌,魏蜀吳三國間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情節錯綜復雜,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個人比較喜歡諜戰的小說,現在熒屏上諜戰的題材也是十分火熱。究其原因,有人總結的十分到位。

第一是滿足普通觀眾的獵奇心理,對於缺少傳奇色彩缺少浪漫的平庸生活帶來一種補償。

第二是在劇中尋找自己,滿足自己的情懷。第三是對於信仰的一種堅持。

第四是滿足自己的英雄情懷。

《三國諜影》中這些都滿足了。揭密影響古今的情報秘術:聽瓮、礬書、陰符、紙鳶、摹跡;三大情報機構勾心鬥角;暗樁對於家族信仰的堅持;主角對於追求真相的堅持。讓人仿佛進入了風起雲涌的三國世界,大呼過癮,讀起書來真是欲罷不能。

(2)

首先看一下故事發生時期的魏蜀吳三國的戰略形勢圖。

孫權以武昌為國都的時間為公元221-229年。

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孫權棄劉備而與曹操結盟,同時襲擊荊州,擒住關羽並將之殺害。

在這次戰役之後,孫權移駕公安,並逐步穩固了政權。在公元221年4月,”劉備稱帝於蜀,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在這時候,陸遜在長江邊鎮守,與蜀軍對峙將近一年的時間,戰爭陷入了詭異的風平浪靜階段。但是在表面的平靜下,暗流涌動。

本書的主人公賈逸屬於解煩營,武昌都尉夫人吳敏的神秘死亡,據傳與太平道有關,因此他奉命接手此案。

在仔細的勘察後,他發現問題沒有那麼簡單。這其中隱藏着極大的陰謀。。。

(3)

賈逸和陸延探查這第一起案子時,差點被吳敏屍體復活而殺死,這之後,他們探查到建安五年,有個叫陳籍的人,跟吳敏的離奇死狀是一模一樣。

順着太平道這條線索,他們追查到了白雲觀,卻發現所有人都已經被殺手滅口。在這名殺手身上,陸延發現了陸家私軍的刺青,將陸家拉入了這趟渾水當中。

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賈逸在回武昌城以後,就遇到了一場伏擊,參與這場伏擊的人身上也都有陸家刺青。事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隨後是張洵的死,跟吳敏案一樣,也是血液凝固,手上捏着符咒,疑似是於吉復生害人。

接着是林照,從陳籍那條線索引到林照那里,結果當晚林照也因為血液凝固而死,而且話里話外,透出孫權與孫策之死有關聯。根據林照屍體,雖然破解出了血液凝固之謎,但是卻將君王拉入這個謎團中,讓賈逸十分的不安。

通過這幾次案件的調查,賈逸發現應該是人祭,太平道的妖人是在利用斫龍大陣,對吳王孫權進行誅殺。順騰摸瓜他們又找到了第一次,第五次人祭,對於斫龍大陣的布局更加的了解。但是,隱隱的疑惑也在賈逸心中出現了。軍議司真的相信斫龍大陣會殺死孫權嗎?而且魏國來冊封吳王的時間實在是太巧合了,難道大陣真能精確到這個地步嗎?

經過縝密的思維推理,他大膽的判斷出,所謂的斫龍大陣,其實是一個幌子,真正的殺局應該是紫薇星的位置,也就是吳王將要接受冊封的承露台。他假裝受騙,在破軍的短松岡去抓捕暗樁,卻讓孫尚香與孫夢暗中去祥吉道場將假冒的於吉和惡道玄皓道長一起除去,並由陸延在承露台上識破了暗樁——武昌都尉魏臨的計謀,使針對孫權的暗殺計破產了。

但是蜀國的軍議司並不知道這些。他們以為陸遜的退兵是因為孫權被殺,因此大膽的出擊,卻慘遭陸遜設計,借道魏國,在夷陵火燒連營。

“奈何,天命竟不在我。”滿是落寞的聲音跌落下去。

伴隨着的,是劉備無奈的揚天長嘆。這一戰,也決定了今後三國之間的走勢。

最後賈逸和陸延跟隨王駕一起回轉,在戰船上,賈逸通過種種蛛絲馬跡,將最後一個暗樁揪了出來,而且他還不單單是蜀國的暗樁,另外一個身份是魏國的暗樁,他是一個雙面間諜。他是誰呢?讀者可以自行去閱讀本書,情節的翻轉再翻轉一定會讓你感覺到非常的刺激過癮。

(4)

本書的情節設計上非常的用心。韋恩.布斯在《小說修辭學》中曾經說過:”文學敘事中的虛構成分,是作家對歷史的再解讀。”

本書中各種元素都齊全了。太平道妖人,暗樁臥底,忠誠的人,悠悠的愛情,讀起來感覺生動有趣,欲罷不能。

另外,本書情節設置密度高,劇情張力強,情節環環相扣。

某種程度上來說,書中的情節、文字設計有影視化的特點,隨處可以感受到豐富的動態影視畫面,讓讀者開動腦筋去想象,調動所有的感官去感受。

隨着劇情的翻轉再反轉,隨着作者筆尖的走動,一個又一個懸念被解開,緊迫感能讓讀者完全沉浸在故事中,達到一種深度閱讀的狀態,這點估計是每個作者都希望能夠達到的吧、

(5)

最後呢,想到了蘇文茂先生的《批三國》。他總結的為什麼叫三國呢,因為帶數目字三的情節多。那我今天也來個《漠批三國諜影》吧。

a. 三國諜影中的三個情報組織

答:進奏曹,軍議司,解煩營。

b. 三國諜影中的三個衰人

答:假於吉,張清,糜芳

c. 三國諜影中的三條故事線

答:明線,暗線,正面戰場

d. 三國諜影中的三個暗樁

答:玄皓道長、魏臨、雙面暗樁

e. 三國諜影中的三大妖術

答:天火降臨,血液凝固,死而復生

f. 三國諜影中的三大謎團

答:孫策到底如何死的?暗樁到底是誰?孫夢的真實身份是誰?

書中最後留下一個彩蛋,將要揭露孫夢的真實身份。

賈逸看到那隻白淨小腳的腳踝處,黯紅色的舊傷疤正如烈火一般燃燒。

正是:

你方唱罷我登場,

諜影重重懸念生。

預知孫夢是何人,

啪。。。

且待三國諜影四!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劇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