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一個人最深的歷練

靜,一個人最深的歷練

一說到慢時光,就會記起古鎮。年代久遠,經歷滄桑。總有故事,這就古鎮味道。

這次除了寬窄巷子、太古里、錦里、春熙路、古琴台等古街外,專門去了黃龍溪古鎮、落帶古鎮、安仁古鎮三個較遠的古鎮。這些地方總體感覺都還好,干淨、古樸。

黃龍溪古鎮、落帶古鎮這兩古鎮,遊客特別多,商業氣息太重。也許是人們慕名而來,人一多,商家也就來了,是自然的事。相比較我還是喜歡安仁古鎮。

安仁古鎮在大邑縣,以前叫安仁縣。距成都市53公里(我們打車去路線顯示距離),在成都西邊,取仁者安仁之意。

這里出的名人有劉湘、劉文輝、劉文彩(就是那個很出名的大地主)。公館、莊園比較多,相應的文化深沉也就深厚。有民國、清朝時期的建築。

有一條街叫民國風情街,這兒很舒服。有雕塑、戲院、書齋、旅社、小吃店、有軌電車(這個在其它地方沒有看見過,就是電影里的樣子,我們因時間沒有趕上坐)、專門靜下來讀書的院落(文化的厚重可見一斑了)。

古街上遊人很少,古板鋪就的街道反着油光。街道相對其它古街較寬,房屋門面和布局能感覺到真的是就舊時房子。商家也多,但這里的商人對於你拍照和觀看不主動介紹產品,這點極舒服。當你需要時,他們才認真地給你介紹。包括小吃店。

沿着街道一直走,真的可以漫步,靜靜地。就像牆上木牌掛着的建築簡介一樣,只等你站在那兒靜靜地讀。

這兒被稱為「中國博物館」保存完好的中西合璧老公館27座,現代博物館35座,文保單位16處。號稱中國最大的民間博物館聚集地。

轉過牆上書寫:收納時光館。這里沿街道以牆設計了文化牆(大約可以這麼認為),牆體玻璃內陳列了很多早年間的舊物件,邊走邊可以看見:如時鍾、馬燈、舊書等等。好像有六面牆,錯落有致在街邊。

有個讀書的院落,進去每個房間里全是書,你可以坐下來慢慢讀,有各樣的椅子、沙發。走了兩大間房子,一個管理員靜靜地跟着不說話,只是把客人弄亂的書重新整理一下。

一來時間不允許,二來靜靜下來讀書也不可能,不知道怎麼收費,也沒敢問。這種有書的地方,我去了二處,匆匆看了下,懷着歉意出來了。

當時就想,有些人樂意把時光交給自然,一路山高水長,天人合一。有的人喜歡把時光交給安靜,在書卷里尋找先賢哲人。不知道我屬於哪種人。

一路走來,在紅塵煙火里,一步一步全是數不清的俗事,從來就沒有超脫出來過。雖然有時間總會找出千百理由去山中取靜,但人的思緒一直亂紛紛。

安仁,敢稱物華天寶、人文薈萃,得有多少人書才養成了人傑地靈的稱謂。

中午正熱,汗水如流,手上一直拿了一條毛巾不停地擦,不知道是天熱或是為自己的淺陋而汗出如漿。

恰好在街道的十字路口,有一間兩面透風的老茶館。斑斑駁駁、歪歪斜斜的舊桌椅,擺了一地。斜着身子找到房檐下的桌前坐下,茶客也不多。有兩位女士在躺椅上似睡非睡,舊上的茶靜靜在等她們記起。

坐下來了叫要喝茶。老闆就來了,約有七十歲上下,背曲,腿好像有殘疾不利索(絲毫沒有貶低的意思,在此特別說明)臉上很平靜,只有一絲絲笑意。我想大約幾十年來對茶客的尊重、對茶的尊重變成了這幅喜怒不形於色的模樣吧。他的茶館叫:井水茶鋪。

對茶不太懂,喝一口茶,對老闆說你茶好喝。他說,我家後院有一口井,專門用井水泡的茶。末了,不再說什麼,我也不敢裝懂,就哦哦哦,怪不得好喝。

這個古鎮內容很多,我們時間太短,也沒有全部走完。假如你有機會,我推薦這個古鎮你來看看,也許比我感受的更多。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