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以來,戰鬥和各種損失,一路下滑到了三流空軍的水準

烏克蘭危機以來,戰鬥和各種損失,一路下滑到了三流空軍的水準烏克蘭空軍的蘇-27戰鬥機

自打2013年烏克蘭危機以來,在經過東烏克蘭的戰鬥和各種損失之後,原本還稱得上兵強馬壯的烏克蘭空軍已經一路下滑到了三流空軍的水準。比如說原有146架的米格-29″支點”戰鬥機目前僅剩下了21架,其中僅在克里米亞就被俄軍繳獲了45架。至於說原有66架的蘇-27″側衛”戰鬥機也不樂觀,現在能夠使用的只有16架,數量已經不足以維持第39和831這兩個蘇-27″側衛”戰鬥機中隊了。為了保留着兩個戰鬥機中隊的編制,烏克蘭開始在第39和831中隊編入了相當數量的L-39″信天翁”湊數,但是由於L-39″信天翁”本質上只是一種教練機,所以烏克蘭空軍的戰鬥力如何可想而知。

烏克蘭危機以來,戰鬥和各種損失,一路下滑到了三流空軍的水準烏克蘭空軍的米格-29戰鬥機

嚴格的說,作為蘇東集團標準的高級教練機,L-39″信天翁”並不是蘇俄血統的飛機,而是原來的捷克斯洛伐克的產品。實際上,不僅僅是L-39″信天翁”,它的上一代產品L-29″海豚”教練機也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產品。究其原因,當年蘇東集團奉行內部工業生產分工,捷克斯洛伐克就是負責研製生產高級教練機,與此類似的還有波蘭的漁船和中型登陸艦,使用客戶也是遍佈蘇東集團。當然,看到這可能有人覺得話題有點扯遠了,之所以寫這麼多,本意就是說L-39″信天翁”保有數量相當大,僅僅烏克蘭在蘇俄分家的時候就得到了430架,目前還有36架。所以烏克蘭拿它填蘇-27″側衛”戰鬥機的缺倒是不足為奇。

烏克蘭危機以來,戰鬥和各種損失,一路下滑到了三流空軍的水準烏克蘭的”信天翁”教練機

也許是烏克蘭對於L-39″信天翁”的保有量感到滿意,所以在繼續使用它們的同時,也開始對這種教練機開始進行相關改進工作,以便於能夠滿足執行其他飛行任務的要求。目前,烏克蘭推出的最新的L-39″信天翁”型號是L-39M1,它使用經過改進的a25tl發動機,推力由1720公斤增加到1850公斤。另外,L-39M1還拆掉了一些過時的設備,安裝上了由烏克蘭廠家生產的新式導航設備和飛行記錄儀器。不過烏克蘭改裝L-39″信天翁”的目光可沒有僅僅侷限於手頭這36架。實際上,他們是打算向國外的用戶提供這種改裝服務的,以便促進自己的軍工出口。

烏克蘭危機以來,戰鬥和各種損失,一路下滑到了三流空軍的水準俄羅斯部署在克里米亞的蘇-27SM戰鬥機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東烏克蘭戰鬥中損失慘重的烏克蘭空軍真的能憑借這些改進後的L-39″信天翁”(也許還有更為老舊的L-29″海豚”,這種古董烏克蘭還有20架。)恢復戰鬥力麼?畢竟這些半路出家的作戰飛機是遠遠比不上真正的戰鬥機的。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戰鬥中,它們一旦遇到俄羅斯駐扎在克里米亞的蘇-27SM戰鬥機將會毫無還手之力。實際上,即使不考慮俄羅斯部署的戰鬥機,烏克蘭這些L-39M1在遇到東烏克蘭民兵的蘇-25攻擊機時,在戰鬥力上恐怕也占不了多大便宜。以至於說面對東烏克蘭民兵手里的各式防空導彈,其戰鬥力就更加值得懷疑了!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劉劍鋒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