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隨著校外培訓被整改,以及未成年人玩遊戲正式進入「1小時」時代,下面這樣的場景大概會越來越常見。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怎麼樣,有沒有感覺真·爺青回。或許我們確實低估了小朋友們找樂子的能力,哪怕重回上世紀80、90年代,多彩童年勢必仍舊不會褪色。那時候娛樂方式大多沒有網際網路庇護,電子遊戲也並不常見。於是我們幾乎人人身懷「社交NB症」,一個簡單的玩具就能供給大半個下午的笑容。今天就讓這股懷舊之風帶我們回到童年,聊聊那些跨越時光入夢來的經典玩具。

迷你四驅車

「抬頭望望天月亮在笑,低頭看看地浪花在跳。」筆者記不清《四驅兄弟》在幾歲時闖入了我的世界,但動畫中迷你四驅車的絕招至今仍能倒背如流。星馬烈、星馬豪、土屋博士一行人關於四驅車的冒險,充分解釋了什麼叫做速度的魅力。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今天我們了解日本田宮模型公司生產的1:32比例可動賽車模型是四驅車的元祖,但奧迪雙鑽或許更符合童年記憶。當年筆者用幾周的早餐費,換來了一輛黑色版的巨無霸。有一說一,我對前驅車的執念便是那時埋下的。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迷你四驅車的結構並不復雜,底盤、馬達、齒輪、傳動軸、輪轂、車胎、車殼幾乎就是全部零件,但掛著琳琅滿目配件的小賣鋪成了年輕人的第一家「改車廠」和「賽車場」。那時沒有誰會計算空氣動力學,也不在意流線型車身,夸張的龍頭鳳尾、復雜的滾珠軸承導輪等裝備就是身份象徵。在那個後驅車占據絕對主流市場的時代,筆者的巨無霸沒有贏過哪怕一次較量,但充盈的樂趣並不虛假。看著因為車速過快飛出賽道的四驅車,我甚至還首次產生了對速度的敬畏。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不知道如今小朋友圈子中是否還有類似玩具,迷你四驅車的升級與改裝不僅鍛鍊動手能力,還是彰顯獨特理念的賽場,與朋友相約較量也無形中維系了友誼,我還是超級推薦嘗試的。那麼,你還記得自己的第一輛迷你四驅車嗎?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悠悠球

悠悠球的歷史說來源遠流長,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百年,但我相信《火力少年王》才是大多數人熱情的源頭。盡管後續劇集乏善可陳,但第一部《火力少年王》對青春勵志題材的把控,筆者認為甚至不輸主流影視劇。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真人劇集表現力十足,主人公個人魅力與技術並存的設定,著實讓無數少男少女為之痴迷,重點展現人物成長歷程的講述方式也做到了老少咸宜。聊回悠悠球,劇集的大熱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幼時筆者所在的三線城市甚至都能時不時聽到悠悠球社區比賽的消息,盡管評委大多是小賣部老闆、居委會主任等等非專業人士,仍舊刺激了孩子們的好勝心。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現在回憶起來小時候的各種比賽,我總是扮演了loser角色,但被無情碾碎的結果似乎並沒有帶來多少負面情緒。或許小朋友時期更多不是想贏,而是不想輸。盡管戴著回憶濾鏡,但當時高年級的一位女球手幾乎滿足了酷girl全部要素,某種程度上也打破了我們社區小男生們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悠悠球技術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變強的,熟悉基礎30招就要耗費大量精力練習。學業壓力是我為自己放棄這個愛好找到的藉口,但現在回看,練習悠悠球要求手腦並用,不僅能夠鍛鍊協調能力,還考驗即時反應,非常適合小朋友們寓教於樂。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實體卡牌

前些時候那張拍出天價的青眼白龍,著實將我拉回了初中放課後「兜兒里帶副牌,見誰跟誰來」的日子。《遊戲王》、武藤遊戲、古埃及法老王所構架出的打牌救世界故事,彼時幾乎沒有人可以抵抗其魅力。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坦誠說筆者小時候身邊就沒有一位真正懂規則的老手,所以哪怕是賭上零食的正式對決,我們也靠口胡加村規解決問題。因此「黑暗大法師」體系在我們手里衍生出了千奇百怪的玩法,獻祭栗子球可以召喚兩個四肢、必須按照手腳頭的順序召喚才能觸發特效等等不著邊際的效果,致使其成為小圈子里的首批禁卡。筆者沒資格說這些玩法是合理的,但必須承認那時酣暢淋漓的對決真切帶來過無數快樂。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除了「競技」型的遊戲王卡牌,小浣熊水滸卡同樣是風靡一時的收集品。小浣熊乾脆面的味道坦誠說已經毫無印象,但水滸卡的立繪如今仍舊鮮活可見。筆者甚至還聽過數個因此衍生出的都市傳說,有的說哪位富庶只差一張武松,願意用豪車交換;有的說水滸卡有塔羅牌效果,可以抽卡算命;甚至還流傳過水滸卡幽靈的相關故事,由此可見其究竟掀起了多大的收藏熱潮。現在回看小浣熊水滸卡依然可以看到滿滿誠意,卡面立繪精美,背面還有帶有豐富的故事,不難理解當時為何深受大家喜愛。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拓麻歌子、數碼暴龍機

拓麻歌子這個名字或許有些朋友感到陌生,但看圖片你一定會記起那抹白月光。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這是萬代(BANDAI)推出的一種掌上電子寵物,當時它在世界范圍掀起了一陣養電子寵物的熱潮,拓麻歌子的外形通常都是蛋形,所以筆者以往都是叫它「寵物蛋」。但遊戲里被飼養的虛擬角色其實不是小雞,它被設定為來自拓麻歌子星的外星生物。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記憶里第一次看到拓麻歌子時,我還曾質疑其樂趣所在,樂於分享的女同學被當面澆了盆冷水。很明顯無需別人反駁,後來出現的數碼暴龍機狠狠給了我一巴掌。這部機器與《數碼寶貝》動畫作品聯動,在拓麻歌子的基礎上加入進化和對戰等元素。就……無法拒絕,毫不夸張的說當時我吃飯都在想數碼獸吃了沒。前不久,萬代還推出了一款功能更為強大的數碼暴龍機生命手環,除飼養電子寵物以外,與市場上的運動手環功能無異。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養成樂趣顯而易見,當我們忙於生活無力支撐現實寵物的開支時,虛擬寵物無疑是一個很好選擇,它們無需支付昂貴的飼料開支、飼養門檻低、功能繁多,某種程度上提供了缺失的陪伴感,小朋友們則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培育的艱辛,或許即使放在今天拓麻歌子仍舊飽含市場競爭力,如果再和萬代手里那些知名IP進行一波聯名……笑死,怕不是找到了財富密碼。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任天堂遊戲機

追溯我的電子遊戲生涯,老任毫無疑問扮演了領路人的角色。我不確定父親出差帶回的Gameboy掌機是為自己娛樂,還是如他所說的生日禮物。記憶中筆者從未享受過所有權,盡情暢玩同樣不存在。或許正是這種「飢餓營銷」促使了我對電子遊戲的興趣,但正兒八經接手這台Gameboy還要等到初中。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寶可夢 綠》是我獨立通關的第一款遊戲,期間掌機特有的便攜性還帶來了被老師沒收、請家長、再沒收、再請家長等等小插曲。關於這台掌機的歷史或許沒有再次贅述的必要,它早已成為電子遊戲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後來FC的替代品小霸王自然也沒從生活里缺席,我淺薄的遊戲知識儲備有大半要受益於FC遊戲的洗禮。幼時對任天堂沒什麼概念,如今回看老任,能將匠人和科學家特質同時匯聚於一身,著實難能可貴。話說在影視劇里這種角色一定會想方設法統治世界,不過誰知道呢,或許任天堂早就這麼做了…..

盤點90後的童年玩具 玩過5種以上的 非富即貴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談起童年玩具,一篇文字難免顯得單薄,如果沒能提及各位幼時的心頭好,記得在評論區分享一下哦。當然,也歡迎留言提出意見和建議,您的支持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杉果遊戲」(shanguogame)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