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區年底前將發布深夜食堂美食地圖

海淀區年底前將發布深夜食堂美食地圖

北京海淀區年底前將發布深夜食堂美食地圖

昨晚,在五棵松華熙LIVE特色商街,不少餐飲商戶門口擺放「深夜食堂」牌示

今年,海淀區政府出台《海淀區提升消費能級提高生活品質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明確夜間經濟點亮行動是其中的一項重點任務。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海淀區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三年行動計劃配套的財政資金支持政策,鼓勵商場購物中心延長營業時間至24點,鼓勵入駐商場購物中心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開展夜間經營,並將在年底前編制發布《海淀區深夜食堂美食地圖》。

華熙五棵松68家餐廳

延長運營至24時以後

7月26日19時,北青報記者來到位於五棵松的華熙LIVE特色商街。這里是北京市重點打造的首批4個「夜京城」地標之一。

記者走了一圈發現,商街里有不少餐飲商戶都在門口擺放出牌示,「深夜食堂」四個大字格外醒目,底下寫着開放時間「10:00—24:00」,以及33個參與延長營業的餐飲企業商標。此時商街里人頭攢動,部分餐廳已經開始叫號等位,人們坐在門口的椅子上,扇着扇子耐心等待着。不遠處的華熙LIVE噴泉廣場上,細細的水柱從地面噴出,小朋友們跑入其中,盡情享受噴淋的樂趣,夏日的燥熱一掃而光。

據了解,華熙LIVE特色商街現有134家商業企業,其中52家餐飲營業至深夜24時、16家餐飲營業到凌晨2時,客流量日均5萬人次,已成為海淀區最為突出的夜間經濟熱點區域,也吸引了周邊各區的消費者。據統計,商家的月度收入增加近40%。

應對客流增長

增加露天座椅、垃圾桶等設施

據華熙LIVE五棵松常務副總裁馬傑介紹,為了應對客流量增加,自今年起,華熙LIVE特色商街增加了露天座椅數量,目前可容納1100人,比去年翻了三倍,預計今年底將達到2500個左右座椅。同時,商街還增加了垃圾桶數量,由118組增加至340多組,並增加了公共衛生間數量。

「為了提高顧客的消費感受,我們還增加了保潔、安保人員數量,並延長照明設備的開燈時間。現在從周四至周六,酒吧街的客人能待到凌晨3點。」馬傑說。

除了深夜食堂,華熙LIVE每年還舉辦200多場演唱會、體育賽事等活動,並舉辦近千場相聲演出。馬傑告訴北青報記者:「華熙LIVE成功融合了商業、餐飲、文化、體育、娛樂等多種元素,為消費者提供了個性化、多元化的體驗和服務,帶動了整個商圈的繁榮發展。」

消費者打開地圖軟件

即可找到深夜食堂

據統計,海淀區現有餐飲企業8000餘家, 其中有近900家餐飲企業營業到深夜0點之後,深夜食堂繁榮的區域主要集中在高校、傳統商圈、交通樞紐、美食街區等附近。

據海淀區商務局局長王澎介紹,從經營品類來看,餐飲企業夜間經營以燒烤類、快餐簡餐類、火鍋類品類最多,其次是西餐、日韓料理、咖啡廳等。同時,根據對700家餐飲企業樣本統計分析,人均消費100元以下的比例達到67%,說明年輕消費群體是夜間經濟的絕對主力,但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費能力有限。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早在今年5月份,海淀區政府便出台《海淀區提升消費能級提高生活品質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明確夜間經濟點亮行動作為重點任務之一。

同時,海淀區計劃出台的夜間經濟補貼資金管理辦法,將為街區運營方提供資金補貼,鼓勵核心商圈、交通樞紐、加油站、產業園區、高等院校等重點地區周邊的商場、超市企業主動延長夜間營業時間,支持24小時便利店、「深夜食堂」建設,營造暖意十足的城市氛圍。

此外,海淀計劃編制發布《海淀區深夜食堂美食地圖》。王澎介紹,海淀區將系統摸排深夜食堂的數據信息,並與美團、高德地圖等軟件合作。「今後,消費者只要在海淀區內,通過手機軟件搜索『深夜食堂』等關鍵詞,即可了解周邊深夜食堂的分布情況,包括餐廳營業時間、餐飲種類、電話、位置等。」

另據北青報記者了解,海淀區還將針對重點區域,把《海淀區深夜食堂美食地圖》做成紙質地圖,在中關村西區等人流密集區域發放。

文/本報記者 王斌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