嗦螺

嗦螺自古水系發達,江河湖泊隨處可見,水中各類生物種類繁多。

無論是自然野外的潭邊,或是阡陌田間的池塘里,有一種俗稱田螺的生物遍布各地。作為愛吃的中國人,很早之前便有食田螺的習慣。

嗦螺

柳州市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距今約2萬年前,居住在白蓮洞的「柳江人」便開始捕撈螺類食用,並學會用火,現在白蓮洞遺址內還留下當時原始人「火燒石螺」的遺跡。

中國考古學者在白蓮洞、大龍潭鯉魚嘴等遺址發現了大量的螺螄殼堆積物。

嗦螺

平常所見的炒田螺可說是源自遠古時期,現在的吃法叫「嗍螺」,就是嗍着吃田螺,是流行於湖南、江西、廣東、福建、廣西等地的一道獨具特色的傳統風味小吃,也是一道考驗技巧與肺活量的美食。

「嗍」字,本作欶,或作嗽,民間多誤寫為「嗦」,即寫成「嗦螺」。

田螺

田螺,俗稱「螺獅」,泛指田螺科的軟體動物,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田螺科。

田螺在中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對水體水質要求較高,產量少,可在夏、秋季節捕取,淡水水系中常見有中國圓田螺等。

凡吃過或見過田螺的人,對田螺的外形都印象深刻:螺旋狀的外殼,足肌發達位於身體的腹面,足底緊貼着一個像圓蓋子的膜片,叫做厴。

嗦螺

田螺肉白嫩細膩,略帶韌性,一經烹調,鮮美無比。

田螺營養豐富,其營養成分的含量和組合優於鴨肉、鵝肉、雞肉,常吃可滋陰補腎、明目清腦,是營養極其豐富的天然保健食品。

此外,田螺多糖,還具抗腫瘤活性,但對抑制不同的腫瘤細胞可能存在一定的選擇性或不同的抑制機理。

《本草綱目》中記載,田螺有利濕清熱,止咳醒酒,利大小便,治腳氣、黃疸的功效。

嗦螺

但值得注意的是,田螺肉性寒、不易消化,過食易令人腹痛泄瀉,凡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癰瘡久潰不斂者,也不宜食用。《食物秘書》中記載「冷積人,勿食」。

「一碗螺螄粉,吃盡柳州鮮」

柳州螺螄粉最早出現於上世紀70年代末,將嗍螺、米粉、辣椒融合成一道具有辣、爽、鮮、酸、燙獨特風味的柳州地方特色小吃,如今風靡全國。

嗦螺

辣椒,原產於墨西哥,明末傳入中國,起初只是作為觀賞作物和藥物,後來才進入到中國菜譜中,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飲食革命。

柳州米粉,即「原湯米粉」(俗名酸奶米粉),選用上等粘米製作出來的細榨粉,吃法是將榨粉放在製作榨粉時發酵的原湯里邊煮邊吃。

嗦螺

螺螄粉里沒有一顆螺螄,其湯由螺肉、豬骨、藥材、天然香料等民間秘方熬製而成,濃縮着螺肉的精華,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燥、辣而不火、香而不膩的獨特風味。

不含螺肉的純湯倒入煮熟的米粉中,加上酸辣的配料,濃郁的滋味讓人食指大動。

2018年,柳州螺螄粉手工製作技藝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美食大搜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