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中想起日本薫子小姐和她的茶

細雨中想起日本薫子小姐和她的茶

又是一日的雨。

這樣的天氣,身在東京的我,多半會讓忙碌浮躁的心靜下來,沏上一壺熱熱的茶。我雖然不會去掬一捧無根水來煮,但也正是因為有這淅淅瀝瀝的雨天,才可得些時間靜心來「品」,也算是一種奢侈了。

茶,是最為尋常不過的飲品了。兒時,倒是聽過「一杯為品,二杯為飲,三杯便是飲驢」的說法。這「品」的真諦,切實體會到的,還是得益於我的朋友、日本人薫子小姐。

薫子小姐,人如其名。花香一般的人兒。素淨淡雅的面龐,溫柔卻韌勁的聲音,一雙蔥翠似的玉手,畫的一筆好畫。很難讓人想象這是位為了獲得中國茶多次奔赴中國各地,不惜跋山涉水,長途遠路,大箱大箱的把各種稀奇古怪的茶以及茶具背回日本的愛茶人。

薫子小姐自己經營着一間茶道教室。幽靜的住宅區里那一處綠郁蔥蔥處便是她那一壺淨水品香茶的方寸天地。相熟的好友知道熏子小姐愛茶,懂茶,如若哪個尋得了好茶便會相約了來這里共品兼話些人情家常,中日文化交流的神韻里都浸透着茶香。

我也曾提着一盞中國龍井茶前去討教。因我淺薄,一壺怎麼也品不出所以然的龍井茶,在熏子小姐這里竟真的是甘甜清澈。在這里,我知道了季節的清明、穀雨等;知道了多少的水溫來調怎樣的品種;知道了栽種地區的氣候,知道了炒制的手藝對茶質的影響以及其中包含的審美觀念和民族文化。種種類類,濃淡甘苦,在品者的舌尖上,也在各個民族共通着的那些最原始美好的情緒里。

最愛的是,熏子小姐對茶的總結:坦然。人茶共通。茶無好壞,人無貴賤。薫子也正是如此,她可以在中國「天津衛」路邊大口咀嚼着煎餅果子再來碗大碗茶,也可以手制兩三精緻糕點,采上雪水煮開來煎一盞香茗。心若坦然,茶便是上好。此時此景此情最為合適的,便是最好的。一篇「茶經」,聽來又像極了愛情。不管怎樣,我那因自己品不出龍井的妙處而怕被笑作粗俗飲驢的擔心是悄然釋懷了。

忙時,茶用來解渴即可;趕上雨季情緒來時,品上一盞也另有滋味。坦然了,萬物便皆恰恰好。這時,我想了中國南宋陸游的詩句,「小樓一夜聽春雨」,起來後呢,則是「晴窗細乳戲分茶」。看看,「雨」與「茶」,就是這樣相依相伴着。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日本新華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