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北京是美食荒漠?他們一定沒吃過涮羊肉

地道老北京涮羊肉,鍋一定是銅鍋,肉必須是羊肉,因為「牛羊膻腥各異,一混合湯就不好喝」。「清水一盞,蔥姜二三」,是銅鍋涮肉一脈相承的做派。

——————

老舍曾說,自己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風景、味道和酸梅湯、杏兒茶的吆喝的聲音,他全都熟悉。

「一閉眼,我的北平就完整得像一張彩色鮮明的圖畫浮立在我的心中。」作為文學圈著名的美食家,老舍在描繪北京特色美味時,自帶濃郁京城風情。他認為豆汁兒是北京的象徵,對芥末墩兒也充滿感情。

至於涮羊肉,老舍在《離婚》一書里寫道:「自火鍋以至蔥花,沒有一件東西不是帶着喜氣……他的口腔已被羊肉湯——漂着一層油星和綠香菜葉,好像是一碗想象的,有詩意的,什麼動植物合起來的天地精華——給沖得滑膩。」書中一句「肚子里有油水,生命才有意義」,更是把享受涮肉之美味提升到生命觀的高度。

誰說北京是美食荒漠?他們一定沒吃過涮羊肉

手切羊肉與機切羊肉整齊地放在並排的一米板上。把創始年份寫在品牌之下,是奢侈品業的慣例。圖/李偉攝於羊大爺火鍋北京動物園店

北京土話管涮羊肉叫涮鍋子。地道的老北京涮羊肉,鍋一定是銅鍋,大肚圍邊,炭火集中,加熱湯水,溫度高且穩定;湯水沸騰時,也只是小火慢開的狀態。

純正的涮鍋子只涮羊肉,滿族鑲紅旗後裔、被譽為「中華談吃第一人」的唐魯孫曾說:「關外吃涮鍋子講究羊肉、牛肉、豬肉同時下鍋,一鍋兒熬;北平吃涮鍋子則講究涇渭分明,必定是羊肉、羊肝、羊腰子,甭說牛肉,就連牛肚、牛腦也不能在同一個鍋子里涮,因為牛羊膻腥各異,一混合湯就不好喝。」

有一種說法是:北京涮羊肉為元世祖所創。當年忽必烈急於打仗,伙夫忙亂中將羊肉在滾水中快汆給他,忽必烈吃罷迎敵,旗開得勝,慶功宴上遂賜此菜名為「涮羊肉」。

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昭烏達盟敖漢旗出土的一個據考為遼初期的墓葬中,確實發現了涮肉壁畫——三個契丹人圍一火鍋,席地而坐,有人用筷子在鍋中涮肉,鍋前小方桌上有裝調料的盤子、酒杯、酒瓶和裝肉的鐵桶。雖說如此,忽必烈「發明」涮羊肉的說法仍止於傳說。

誰說北京是美食荒漠?他們一定沒吃過涮羊肉

北京小巷的銅火鍋。圖/視覺中國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涮羊肉始於清初。徐珂所編《清稗類鈔》提到,「京師冬日,酒家沽飲,案輒有一小釜,沃湯其中,熾火於下,盤置雞魚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之,俟熟而食,故曰『生火鍋』」。據清宮御膳檔案記載,乾隆四十九年(1784)、六十年(1795)的千叟宴上,每桌都備有火鍋和羊肉片。

涮羊肉能登大雅之堂,首先在於選料講究。按照唐魯孫的說法,當年「所有飯館子的羊肉片,都是口外(張家口)來的大尾巴肥羊,不但肉質細嫩,而且不覺膻腥。據說大尾巴羊,伏天都趕到口外刺兒山避暑。山上深松茂草,飛湍喧豗;一個夏天,羊養得膘足肉厚,再從口外往北平趕,路上經過幾處曲渚銀塘,都是從玉泉山支流灌注的,一路上羊喝了這些清泉,自然腥膻全退」。

取肉的部位也有講究。在唐魯孫看來,一般分為:黃瓜條(肋條肉)、上腦(上腹肉)、下腦(下腹肉)、磨襠(後腿肉)、三又兒(脖頸肉)。北京涮羊肉十分考驗切肉師傅的功力。據說當年所有大飯館的切肉師傅都是老闆重金禮聘的,師傅一冬所得,可夠一年的生活費用,而且要頭一年預約,否則真正的老手就會被人請去。

誰說北京是美食荒漠?他們一定沒吃過涮羊肉

1981年,內蒙古,港澳遊人在餐廳中吃「涮羊肉」。圖/fotoe

手工切肉,肉要先入冰箱凍到半硬,因為太硬切不動,不凍又切不薄。烹飪大師艾廣富在《廚藝人生》一書中提到,製作老北京涮羊肉的這種冰鎮法,是「東來順」的一大發明:

先在冰箱底部墊20—25厘米厚的碎冰,冰上鋪一塊潔淨濕白布,布上按羊肉的部位斜着碼一層羊肉(10—15厘米),肉上蓋油布(用桐油製成),再以碎冰、濕布、羊肉、油布的次序層層碼放,碼壓四五層冰與肉,將冰箱蓋好封嚴。24—48小時後,羊肉中血漬基本壓擠干淨,排酸完畢,便可以切了。

艾廣富說,今天涮羊肉沒了冰鎮排酸法,涮湯起沫,入鍋即散,味道和過去沒法比。按當時「東來順」的標準,一斤肉切六寸長、一寸半寬的肉片 40至50片,每片約 0.9毫米厚,一個人一天只能切幾十斤。當年每到冬季,包括「東來順」在內的各大飯莊都會在門口支上案子,師傅當眾切肉,食客無不贊嘆。

誰說北京是美食荒漠?他們一定沒吃過涮羊肉

1982年冬,北京,在「東來順」飯莊吃涮羊肉的食客。圖/fotoe

蘸料是北京涮肉的靈魂。調作料,主料有三種:芝麻醬、醬豆腐、韭菜花。據說上世紀50年代末,物質供應緊張,芝麻醬斷貨。作為人大代表的老舍提案說北京人夏天沒芝麻醬活不了,後來芝麻醬就恢復供應了。

涮羊肉是北京最著名的火鍋品種,菊花火鍋、爐肉丸子火鍋也久負盛名。菊花火鍋據說是慈禧最愛;至於爐肉丸子火鍋,並非涮鍋,而是火鍋的另一重要分支:暖鍋。

所謂暖鍋,指下鍋的食材不以生片為主,而多為已熟或半熟的成品。事先將它們在火鍋中碼好,澆以高湯,開鍋上桌,稍煮一會,即可食用。至於爐肉,指掛爐烤或叉燒的整塊豬軟肋五花肉。

誰說北京是美食荒漠?他們一定沒吃過涮羊肉

羊大爺改良後的景泰藍銅火鍋。各式羊肉、蘸料、配菜,擺放得很有藝術感。圖/李偉攝於羊大爺火鍋北京動物園店

爐肉丸子火鍋是舊時北京最常見的美食之一。唐魯孫提到,「一般住戶,冬季臨時有客人來家留飯,叫一個爐肉丸子火鍋,自己再另外准備點兒白菜心、細粉絲、凍豆腐邊煮邊吃,宜飯宜酒,賓主也能樂和一番」。

在美食家戴愛群看來,現今人們不熟悉爐肉丸子火鍋,在於爐肉難尋。「爐肉在老北京的日常飲食里曾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上到宮廷膳房,下至市井莊館、平民家廚,都會不時飄出它的香味。」

老舍曾說,吃是考察中國社會一個難能可貴的窗口,通過這個窗口能把中國人的思想、道德和行為揭示得相當清楚。吃火鍋時,幾代同桌,長幼同鍋,但年齡和輩分最大的長者要坐主位,其他人再依次坐下。在飯桌上,只要坐下,就不要挪地方,一直坐到散席。

老北京人認為,坐定後再亂挪位,會亂了運勢,而且只有要飯的,才會端着碗滿處跑。老北京人吃飯不能一隻手放桌下,因為北京人講究待人接物要把所有事情放在明面上,忌諱在底下或背後搞小動作。

唐魯孫說,老北平人有不時不食的習性。「不到冬意漸濃,瑞雪催寒,是不會扇個鍋子吃涮羊肉的。早年喜歡擺譜兒的人吃涮羊肉,一定要用銀炭把火扇旺,發出一股子濃郁的炭香,迎風襲人。」真正會吃的人,「吃北京涮羊肉必定先要一碟鹵雞凍,因為喝完酒把剩下的雞凍往鍋子里一倒,再來涮肉,絕對夠味」。

誰說北京是美食荒漠?他們一定沒吃過涮羊肉

故宮博物院內,一位守門人與戴着兔子面具的孩子在休憩。圖/Thomas Hoepker

戴愛軍則覺得,吃火鍋最好選個下雪天,呼朋引伴,支個鍋子,室內熱氣騰騰。喝點入口如刀的燒酒,再配點糖醋心里美絲兒、炸餎餷盒兒、芥末堆兒,最後吃肉喝湯,暢快淋漓。一餐之後,大家盡興而歸,門外雪深已經一尺——這一餐飯,足抵十年塵夢。

——————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510期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發現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