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Michael Hundt 是一名來自德國的擊劍大師,他撰寫了名為「劍杆上的新插圖擊劍手冊」的論文。沒聽過?但論文里的最後一式你一定知道:在劍術對決時,短槍要比匕首好用。因為「大人,時代變了」。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 圖片來自: WIKTENAUER

最近讓我感受到「時代變了」的,是把手中的 iPhone SE 換成折疊屏手機。

折疊屏推出幾年了,它到底強在哪?

第一次心動折疊屏,是在微博上看到了網友用華為折疊屏玩王者榮耀的視頻,小屏與大屏之間的流暢切換,讓我感覺未來就在今天。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不過從未來穿越回今天並不需要時間機器,二手市場炒到幾萬元的售價就夠了——折疊屏對我的工資來說還太早了。但作為新的手機形態探索方向,從三星、華為到 OPPO、vivo,任何一個廠商的折疊屏新品,都會成為那段時間的焦點。

沒有用過折疊屏,我還沒看過評測嗎?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 歡迎關注愛范兒

但當我們拋開折疊屏的鉸鏈用了什麼技術、內屏的摺痕是否平整、產品的外觀好不好看,這些不直接與體驗相關的內容,以及通信、影像、晶片、快充、系統優化等直板手機也有的功能之後,各路評測似乎只剩下了懸停、分屏和後置自拍了。

哦對,還有出去玩時,朋友搶著想體驗的 5 分鍾。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當我拿到折疊屏後,這三個與直板手機不同的地方,就成了體驗的重點。

我最常用的是懸停,尤其是懸停拍照。懸停讓我在仰拍時,不用和手機一起扭動自己,在手機上就能體驗相機翻轉屏的便捷。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延時和自拍時,可以直接把手機放在桌面、地面,完全不用擔心手抖。只不過這樣就要把外屏與桌面直接接觸,多少有些心疼。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 延時拍攝的廣州塔(動圖有加速)

做為一個老二次元,懸停播放功能我也很喜歡,用來當支架的那一半螢幕還能起到播放控制的作用,午休時用來追番看視頻是個不錯的選擇。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不過,既然是老二次元,B 站的新番自然不能滿足我的需求,可懸停功能又需要廠商適配,在瀏覽器中看視頻的體驗就沒有那麼出色了。華為那種帶有支架的手機殼,希望每個折疊屏都有。

在 vivo X Fold 的產品詳情頁中,還提出了一種懸停輸入的場景。這個看似美好的形式,只要你用一次就會發現有多麼不合理。折疊屏是大,但也沒大到能讓我用它的懸停功能來錄入文字的程度。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不過,展開內屏、打開原子筆記、拆分鍵盤,雙指大屏輸入的體驗還是不錯的。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分屏和平行窗口功能,是折疊屏手機和直板手機最大的體驗區別,雖然以前也沒覺著在兩款 app 之間切換有多煩瑣,但實際體驗後,發現還是同時打開效率更高。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除了分屏小窗等功能,在做展示時,折疊屏更大的螢幕,也讓我省去了多拿一台平板電腦的麻煩。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影像方面,折疊屏大多會帶有後置高清自拍和外屏預覽的功能,後置高清自拍需要看著攝像頭,眼神總會有些飄忽,但外屏預覽功能就是直男神器了,讓你多了一絲女友說「哎呀你會不會拍照啊」時,和她對質的底氣。

舉個例子,有了外屏預覽,當女友嫌你不會拍照時,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告訴她:「別生氣了,我們再拍一張嘛。」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不過,購買折疊屏是為了用而不是評測。日常使用不僅限於上面這些功能,折疊屏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只是摺痕和價格。

喜歡追劇、遊戲,想要長續航,我會推薦大屏手機,只是想要一個通信工具,兼顧新聞瀏覽和便攜,我會推薦小屏手機。那到底在什麼情況下我會推薦折疊屏手機呢?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我沒想明白,所以決定用 14 天的體驗告訴你。

換手機的 2 星期,不省心的 14 天

相信了解數碼產品的大家已經發現了,我使用的折疊屏是 vivo X Fold,但這並不是一篇 vivo X Fold 的評測,只是借著這台手機,聊一聊折疊屏的體驗。

最近發布的折疊屏新機中,其實我更想試試華為 Mate Xs 2,因為它只有一塊螢幕,更符合我對折疊屏的定義。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提到折疊屏,大家會關注厚度、重量和摺痕。可能是斯德哥爾摩效應,我反倒不覺著這些是問題,就像我選擇智慧型手機時,不可避免的就失去了實體按鍵的手感和一兩周的續航。

智能機用震動來模擬實體按鍵,用大電池和優化來提高續航,但總達不到功能機時代的體驗。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折疊屏也是如此,在保證機器強度的前提下,厚度、重量都沒辦法降得太低,摺痕雖有很大改進,但距離完全消失還差一些。與其糾結,不如去享受隨身攜帶大屏的便捷——我真的是這樣想的,直到我把手機夾上了三腳架。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我可以接受手機厚,但三腳架說「我不接受」。仔細想想,不只是三腳架,自拍杆、散熱背夾、手機支架、車載支架……所有和「夾手機」相關的手機配件,在厚重的折疊屏面前,都要開始思索:我夾得住麼?

做為一個雙機黨,日常攜帶兩台手機的我,並不太擔心折疊屏的重量,但上手後發現,一台手機在手里、一台手機放兜里,和把兩台手機疊起來拿手上,還是有差別的(當然折疊屏相比兩個手機疊一起還是薄一些)。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厚度和重量也影響玩遊戲,在玩王者榮耀,切換裝備、拖動小地圖時,依然會感受到厚度帶來的些許不適。作為一個小手猛男,重量我倒是能忍,但厚度無法忽視。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為了保證視野,我會用外屏玩王者榮耀,而原神這樣對視野要求沒那麼大,但畫面又比較精緻(個人感覺)的遊戲,我會選擇用內屏遊玩。一來大屏更好看,二來……溫度高了可以換個方向手持。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在使用折疊屏之前,我嚮往小屏玩遊戲切換到大屏後的驚艷,但實際體驗後,更多情況下,我會在使用前決定用哪塊螢幕,而不是在兩個螢幕間不斷切換。

簡單總結一下,微信、微博、知乎、小紅書等滑動瀏覽為主的 app,我喜歡用外屏體驗;B 站、微信讀書、原子筆記、阿里雲盤等長時間在同一個頁面的 app,我則會選擇內屏——這和我選擇使用手機還是平板的邏輯一致,「折疊」這一特性,想想只有懸停播放和偶爾的折疊拍攝會用到了。

手機 app 的設計基本符合 16:9 甚至更長的比例,如今大屏適配,也大多停留在一屏顯示兩款 app,或者同一款 app 的兩個層級,雖說分屏很好用,但相比「分屏跨 app 功能聯動」,開發者在「app 間跳轉」方面的適配其實更全面一些。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 從系統到 app,都為「跳轉」做好了准備

不過,我有一個使用分屏的硬需求,那就是通勤。每天早上,我會在等待進站時訂正 APPSO 的早報,必然會出現在健康碼和微信公眾號預覽之間左右橫跳的情況。而折疊屏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一側健康碼一側文章,高效且省心。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話說回來,訂正文章多少算些生產力,可與手機邏輯一致的截圖、標記、分享,在大螢幕上顯得就有些大材小用了。在使用內屏提修改建議時,用原子筆記進行文章大綱寫作時,小窗掛著語音會議、前台開著石墨文檔做記錄時,我心里都會冒出一個想法:我要是有隻觸控筆該多好啊。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 聽說你在叫我?

以往,我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在 3 個小時之內,不是不喜歡玩數碼產品,只是把時間分給了 iPad、Kindle 和 Switch,而在使用了折疊屏後,我幾乎閒置了它們。一個用 iPhone SE 都不會感到焦慮的人,突然就理解了大家對快充和續航的追求:每天看著紅色的電池,怎麼會讓人放心?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雖然厚重的手感在日常使用中無法忽視,但大屏追劇、看書,小屏瀏覽信息、日常通信,作為編輯,我甚至可以在折疊屏上進行一些生產力工作。如果外接顯示器可以拓展出桌面模式,折疊屏可能就是數碼產品「all in one」的一種可行的表現形式了。

其實對折疊屏手機的體驗也就這麼多,但我還對一點很感興趣,那就是專屬折疊屏的「尊貴服務」。

大致翻看一下,廠商對於折疊屏的尊享服務大致集中在專人、上門、維修優惠等方面,也有不少雲盤空間、平台會員等軟體優惠,恰好我手中的 vivo X Fold 的內屏貼膜有些損壞,所以我決定去給它換個內膜。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事先聲明:這是我個人換 vivo X Fold 內膜的體驗,不能代表其他城市、其他品牌、其他人,但我遇到的問題,可能是所有折疊屏用戶都會遇到的。

如果你是 vivo 用戶,在《vivo 官網》app 中,可以看到你的會員特權,其中包括免費貼膜、更換手機保護套、手機保養等。我承認自己沒有做好功課,聽同事分享就直接去了附近的 vivo 門店,然後被告知因為折疊屏比較特殊,需要去售後更換。

工作人員很耐心也很專業,不僅建議先打電話到售後確認是否可以更換貼膜,還告知我 vivo X Fold 只可以免費更換一次內膜,現在損壞比較小,沒有必要更換。我對她的建議表示了感謝,然後撥打了 vivo 的售後電話,打了三五個,都沒通。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 轉到人工後,就自動掛掉了電話

後來我登錄 vivo 官網,預約到了附近支持更換 vivo X Fold 內屏貼膜的售後網點,相比門店確實更遠一些。第二天早上,vivo 打來電話,向我確認售後需求,再次強調只能免費更換一次內屏貼膜。

到了售後點,工作人員看到我手中的 vivo X Fold,就詢問是不是來換內屏貼膜的,讓我在一瞬間感受到了一絲尊貴。這種尊貴感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為她下一句話就是會貼折疊屏內膜的師傅去吃飯了,得等一會。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大概 5 分鍾後,師傅吃飯歸來,麻利的幫我清潔了手機,過程中還很詳細的問了我使用體驗,並解答了我一些譬如摺痕、重量的問題,非常專業。然後在開始貼膜前說了一句:「這是我第一次實際上手給客戶貼折疊屏的膜,但是不用擔心,一定會讓您滿意的。」

我突然恍然大悟:怪不得一進門工作人員就知道我是來貼內屏膜的,因為這可能是本站點第一次為折疊屏貼內屏膜,甚至是第一次服務折疊屏用戶。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 當然,師傅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在貼膜的前後,工作人員一再強調只有一次免費貼膜機會,同時還提出了一個我在網上沒有查到的注意項:因為折疊屏比較特殊,所以在貼膜後要靜置 4 個小時不能折疊。

我是期待可以憑借折疊屏吸引到周圍的目光,但不是靠我小心翼翼的捧著它,不敢觸摸螢幕這種形式。

根據市調機構 Omdia 發布的追蹤報告,2021 年末全球折疊屏累計出貨量達到 1150 萬台,而智慧型手機整體出貨量超過了 13 億,即使折疊屏的服務再尊享,廠商也很難為 0.8% 的市場份額做太多事。至少今天,作為 vivo X Fold 用戶,我連去門店換個貼膜都做不到。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 我就這麼拿著手機回了家

最後再補充兩個體驗時的小點:我用 vivo X Fold 吸引到別人了嗎?在使用 vivo X Fold 時遇到過 bug 嗎?

第一個問題,嗯……不算捧著回家那次,我也確實吸引到關注了。周末去喝酒,同座的小姐姐看到這個手機很好奇,只不過這個好奇維持了不到 5 分鍾,剩下的 1 小時 55 分鍾,她們討論的重點是鄰座的帥哥。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第二個問題,界面顯示不全、卡頓、無法切換橫豎屏、app 白屏等等,我遇到了一堆 bug,甚至把各種適配問題都截了屏,准備好好批判一番。後來我發現,這些問題幾乎都出現在微信上。嗯……行吧。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嘗鮮到常用的距離,隔著的不只是軟硬體

摺痕、懸停、鉸鏈,這是每一篇評測和折疊屏廠商都會著重關注的地方,但當我實際用上了折疊屏手機,發現這些重點,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

除了一些特殊角度,日常使用時,已經很難注意到摺痕了,手指劃過確實可以摸出來,但左右分屏也好「平行視界」也罷,並不會有太多操作需要劃過摺痕處;懸停確實為折疊屏帶來了不少玩法,但「玩法」在「用法」面前,還是太低頻了一點——多花幾千元為了獲得一個手機支架,怎麼想也不劃算。

至於鉸鏈……用戶真的會關注廠商用什麼技術麼?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 消費者在乎的是技術帶來的效果

對廠商來說,形態趨同的智慧型手機,在卷完了屏占比和螢幕素質後,需要用一個全新賽道來繼續卷下去,想做好高端?折疊屏是廠商必經之路。

但回到消費者這邊——至少對我而言——折疊屏並不是升級的必選項。它更像是功能機時代,百花齊放的產品形態中的一員,它是改進,而不是革新。折疊屏上所有驚艷我的設計和使用方式,實際上手後幾乎都變成了不咸不淡的「就這?」

折疊屏說「時代變了」,我用了 14 天,發現沒變

如果你覺著某個廠商的折疊屏手機不好用,可能不怪廠商,只是你沒有接受折疊屏這一產品形態。

倒不至於放下折疊屏換回非全面屏的 iPhone SE,但我決定先用全面屏的手機,再看一遍《讓子彈飛》。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