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天文

Tag: 天文

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觀察到銀河系碰撞的結果

雖然空間是巨大的,但有時,漂浮在廣袤空間中的物體也會發生碰撞。Abell 1775星系就是這樣一個碰撞。該系統是由一個較小的星系團與一個較大的星系團碰撞的結果。科學家們正在使用來自錢德拉的X射線和從其他望遠鏡收集的數據來拼湊關於這次碰撞的信息。 研究人員說,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是由引力固定在一起的。它們可以在巨大的熱區域中包含數百甚至數千個獨立的星系。在星系團中,正常物質主要是以熱氣和恆星的形式存在。星系之間的熱氣質量要比星系團內所有星系的恆星質量大得多。 正常物質被更大質量的暗物質的引力固定在星團中。由於這類碰撞所涉及的質量和速度,星系團的碰撞和合並是宇宙中能量最大的一些事件。Abell 1775距離地球約9.6億光年,研究人員最近宣布他們在錢德拉X射線數據中發現了一個螺旋形圖案。 這個螺旋形圖案表明這個星團的過去很動盪。當兩個不同大小的星團發生擦撞時,較小的星團開始穿過較大的星團,當較小的星團穿過較大的星團時,它的熱氣由於摩擦而被剝落。這就在該星團後面留下了一條尾巴。一旦較小星團的中心穿過較大星團的中心,尾巴中的氣體就開始遇到較小的阻力,然後過度沖向其星團的中心。 這導致尾巴在飛向一側時出現 "彈弓",在遠離星團中心的過程中出現彎曲。Abell 1775的新圖像來自錢德拉的藍色X射線,以及來自夏威夷Pan-STAARS望遠鏡的藍色、黃色和白色的光學數據。來自荷蘭LOFAR的無線電數據被添加為紅色。科學家們認為,該星團內部的氣體運動是通過觀測Abell 1775的無線電波探測到的其他結構的原因,包括位於噴流起源附近的兩個絲狀物,其中一個在上圖中被標出。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首次在系外行星大氣層中測出碳的同位素

天文學家從2.8萬億公里外計算了碳原子內部的中子數量,該小組首次成功地測量了系外行星大氣中的碳同位素比例,這可以告訴我們它是如何形成的。一種特定元素的原子在其原子核中可以有不同數量的中子,從而產生不同的類型,我們稱之為同位素。 例如,碳有15種同位素,其中碳-12和碳-13是自然界中最穩定和最常見的。測量同位素的比例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化石的日期,跟蹤氣候變化,並檢查疾病的生物標志物。 在地球之外,科學家們已經測量了遠在月球和火星的同位素,但現在這一距離已經擴展到太陽系之外的一顆行星。這顆行星是一顆名為Tycho 8998-760-1 b的超級木星,位於約300光年外的蒼蠅座。 研究人員利用智利的甚大望遠鏡,分析了來自宿主恆星的光線穿過該行星大氣層的光譜。不同的元素和不同的同位素會以不同的波長吸收這種輻射,產生一個信號,這個信號帶有那里的空氣是由什麼構成的指紋。 在這種情況下,它主要是水蒸氣和一氧化碳。在後者中,研究小組設法區分了碳-12和碳-13,標志著第一次在一顆系外行星的大氣中測量到不同的同位素。研究人員預計會發現碳-12占主導地位,大約70個原子中有一個是碳-13--但令他們驚訝的是,事實證明存在大約兩倍的數量。 有關這到底是如何發生的仍然是一個謎,但該小組有一個假設。在一個行星系統中,一氧化碳在靠近恆星的地方更容易以氣態形式存在,但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凍結。這一區域被稱為「一氧化碳雪線」,位於雪線兩側的行星有不同的同位素比率。而這項研究中考察的行星圍繞其恆星運行的距離比我們太陽系中任何已知的行星都要大得多。 "這項研究的作者Paul Mollière說:"這顆行星離它的母星比我們的地球離我們的太陽還要遠一百五十多倍。在如此遙遠的距離,冰塊可能已經形成了更多的碳-13,導致今天行星大氣中這種同位素的比例更高。" 該團隊說,未來對系外行星的同位素測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它們的發展和演變。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發現四顆系外行星圍繞一對年輕恆星運行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利用美國宇航局的TESS太空飛行器確定了四顆圍繞一對相關年輕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這些恆星被稱為TOI 2076和TOI 1807。天文學家認為,這些系外行星可以提供關於行星演變的一個鮮為人知的階段的細節,這兩個系統中的行星都處於其生命周期的過渡期或青少年階段。 這些行星被描述為不是新生的,但也沒有安定下來。天文學家希望更多地了解處於青少年階段的行星可以幫助他們了解其他系統中的老年行星。TOI 2076和TOI 1807距離地球大約130光年,它們之間有大約30光年的距離。這兩顆恆星分別位於北方的牧夫座和獵犬座。 這兩顆恆星相距太遠,無法相互繞行,但它們有共同的運動,表明它們是相關的或從同一氣體雲中誕生。這兩顆恆星都經歷過恆星耀斑,能量大得多,比太陽產生的耀斑更頻繁。這兩顆恆星產生的紫外線也比它們達到太陽的年齡時多出十倍。 天文學家認為,太陽在過去的某個時期可能同樣活躍,這些系統可以為了解我們太陽系的早期狀況提供一個窗口。TOI 2076最初是由Alex Hughes在英國拉夫堡大學的一個本科生項目中發現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三顆「迷你海王星」,它們是在地球和海王星直徑之間圍繞恆星運行的世界。最里面的行星被稱為TOI 2076 b,大約是地球的三倍,每十天繞著恆星運行一次。TOI 2076 c和d的大小都是地球的四倍多一點,每17天圍繞恆星運行一圈。 TOI 1807隻有一顆已知的行星,叫做TOI 1807 b,每13小時繞其恆星運行一次。天文學家說,具有如此短軌道的系外行星非常罕見,而TOI 1807 b是目前發現的最年輕的例子。 來源:cnBeta

國際空間站直播發現十個神秘物體 網友 馬斯克的衛星?

據媒體報導,日前,國外的不明飛行物(UFO)愛好者在觀看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國際空間站實時視頻直播時,在畫面中發現了至少十個神秘物體。 根據是這位不明飛行物愛好者的描述,他是在7月3日國際空間站的直播中看到了這些神秘物體。當時相機拍攝的位置是在地球南大西洋上空,隨後將視頻上傳到社交媒體。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該不明飛行物愛好者已經將他觀測到的神秘物體有圓圈圈起來,這些黑點似的神秘物體漂浮在空中。 在其他網友看到這段視頻後,紛紛猜測這些神秘物體究竟是什麼:有網友出於好奇心也去觀看了直播,並表示,當時那些神秘物體仍然還在那里。 還有網友表示,這些就是外星人的黑騎士衛星(黑騎士衛星是外星人懷疑論者將多個不相關的故事結合在一起後,想像出的外星人發射到近地軌道上的衛星)。 此外,還有網友表示這些可能是用於收集數據的浮標;也有可能是馬斯克的星鏈衛星。 來源:遊民星空

航天專家稱在太空會變「年輕」 皮膚會變好但結果可逆

人體在太空中會有什麼變化?日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胡志勇表示,太空里生活時間長確實會讓人變年輕,回到地球後會回歸常態。 7月6日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胡志勇走進聚劃算官方優選官劉濤的直播間,和她一道,向公眾免費徵集一萬封寄往太空的信。 胡志勇表示,太空里生活時間長確實會讓人變年輕,會變高,皮膚會變好。但是,實際效果因人而異。 他解釋稱,這是因為在零重力環境中,骨骼間隙會有明顯松馳,體液包括血液會重新分布,因此會有毫米級的增高,面部肌肉下垂會改善,肌膚顯得更加飽滿。 不過胡志勇也表示,這種情況是可逆的,回到地球後會回歸常態。 來源:遊民星空

天文學家發現一種新的恆星爆炸類型 稱為磁旋轉超新星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在他們稱之為磁旋轉超新星的現象中,一個坍塌和快速旋轉的恆星被摧毀的第一個證據。這是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新型爆炸,據說只在宇宙大爆炸後約10億年發生。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新型的爆炸最有可能解釋在另一顆極其古老和原始的銀河系恆星中檢測到的異常大量的一些元素的存在。 這顆恆星被稱為SMSS J200322.54-114203.3,它含有更多的元素,如鋅、鈾、銪,以及潛在的金和其他同年齡的恆星。研究人員說,中子星合並是鍛造這些類型金屬所需材料的公認來源,但不足以解釋這些元素的存在。天文學家計算出,只有一個非常早期的恆星的暴力坍縮,通過快速旋轉和強磁場的存在而放大,才能解釋所需的額外中子。 研究員西蒙·墨菲博士說,一顆恆星的化學指紋可以告訴科學家很多關於它的年齡和它誕生的環境。他說,這顆恆星的大氣層中缺乏重元素,這告訴我們這顆恆星非常古老,但它的重元素如鋅、鈾和銪的含量卻很奇特。墨菲說,這個指紋是一個跡象,表明這顆恆星是由一顆質量非常大、高度磁化和快速旋轉的恆星爆炸後富集的氣體產生的。 墨菲認為這次爆炸比超新星更強大,該研究小組將其稱為磁旋轉超新星。他指出,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看到超新星爆炸的化學指紋。他希望這一發現將促使人們開展新的理論工作來理解這種類型的強大爆炸。所述恆星的鐵氫比比太陽低約3000倍,這非常罕見。天文學家稱這是一顆極度貧金屬的恆星。雖然它的金屬含量比預期的要少,但它所包含的重元素的數量卻比預期的要多得多,這使得它更加罕見。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發現一種新型恆星爆炸並解開一個長期謎團

據媒體報導,就在大家以為我們對天上的星星了解很多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些我們不曾知道的東西。周一發表在《Nature Astronomy》上的一篇國際科學家團隊的報告證實了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恆星爆炸類型。 在這一發現之前,人們認為只有兩種超新星:一種是核心坍縮型超新星(大質量恆星耗盡燃料,其核心坍縮為黑洞或中子星),另一種是熱核型超新星(白矮星爆炸時產生)。 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猜測可能存在另一種類型。東京大學的Ken'ichi Nomoto曾在1980年預測了第三種超新星,稱為「電子捕獲超新星(electron-capture supernova)」。這指的是由於缺乏燃料而產生的超新星,然後利用重力迫使電子進入核心的原子核從而向內部坍縮。 暗示電子捕獲超新星存在的證據涉及到大恆星在爆炸前失去大部分質量。所討論的物質應該是一種不尋常的化學成分。超新星爆發後,應該有最小的放射性沉降物且核心應該有富含中子的元素。 對一顆最初於2018年3月發現的超新星的光譜分析為電子捕獲超新星理論提供了新證據。這個被稱作Supernova 2018zd的超新星擁有幾個關鍵因素表明它的電子捕獲特性:它在爆炸前顯示了大量的質量損失、具有不尋常的化學成分、產生了微弱的爆炸、顯示出很少的放射性並留下了一個富含中子的核心。 可以理解的是,Nomoto很高興看到自己的理論得到了推廣,他說道:「我很高興這個電子捕獲超新星終於被發現了,我的同事和我曾預測它的存在並且跟40年前的蟹狀星雲有關。這是觀察結果和理論結合的一個極好的例子。」 蟹狀星雲 作為超新星歷史上最明亮的謎團之一,蟹狀星雲的起源一直沒有得到解釋。人們認為,公元1054年,銀河系出現了一顆超新星。根據歷史記載,它是如此得明亮,以至於白天可以看到23天,晚上可以看到近兩年。現在它的殘骸被稱為蟹狀星雲。 盡管已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要確定星雲是否很可能是一顆捕捉電子超新星的結果還是很棘手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爆炸發生在近一千年前。 然而有了這一新超新星的發現,研究人員可以更有把握地宣布蟹狀星雲是一顆捕獲電子超新星的結果。 Andrew Howell是全球超新星項目(Global Supernova Project)的負責人同時還是拉斯·坎布雷斯天文台的科學家,他指出:「這顆超新星確實在幫助我們解讀來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千年記錄。它幫助我們將我們尚未完全了解的蟹狀星雲跟另一種我們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現代記錄的超新星聯系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它教會我們一些基本物理知識:一些中子星是如何形成的、極端恆星是如何生存和死亡的以及構成我們的元素是如何被創造出來並散布在宇宙中。」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利用人工智慧揭示宇宙的實際形狀

日本天文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人工智慧(AI)技術,以去除天文數據中由於星系形狀的隨機變化而產生的「噪音」。在對超級計算機模擬創建的大型模擬數據進行廣泛的訓練和測試之後,他們隨後將這種新工具應用於來自日本斯巴魯望遠鏡的實際數據,並發現使用這種方法得出的質量分布與目前公認的宇宙模型一致。這是一個強大的新工具,用於分析來自當前和計劃中的天文學調查的大數據。 廣域勘測數據可用於通過測量引力透鏡模式來研究宇宙的大尺度結構。在引力透鏡中,前景天體(如一個星系團)的引力可以扭曲背景天體(如一個更遙遠的星系)的圖像。一些引力透鏡的例子很明顯,比如 「荷魯斯之眼」現象。大尺度結構,主要由神秘的 "暗 "物質組成,也可以扭曲遙遠星系的形狀,但預期的透鏡效應是微妙的。需要對一個地區的許多星系進行平均化處理,以創建前景暗物質分布圖。 但是這種觀察許多星系圖像的技術遇到了一個問題;有些星系就是天生長得有點怪。很難區分一個被引力透鏡扭曲的星系圖像和一個真正扭曲的星系。這被稱為「形狀噪聲」,是研究宇宙大尺度結構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為了補償「形狀噪聲」,一個日本天文學家小組首先使用世界上最強大的天文學專用超級計算機ATRUI II,根據斯巴魯望遠鏡的真實數據生成25000個模擬星系目錄。然後,他們向這些完全已知的人工數據集添加了現實主義噪音,並訓練了一個人工智慧,以便從模擬數據中統計出透鏡暗物質。 經過訓練,人工智慧能夠恢復以前無法觀察到的精細細節,幫助提高我們對宇宙暗物質的理解。然後在覆蓋21平方度天空的真實數據上使用這個人工智慧,研究小組發現前景質量的分布與標準宇宙學模型一致。 「這項研究顯示了結合不同類型的研究的好處:觀測、模擬和人工智慧數據分析。」 該團隊的負責人Masato Shirasaki評論道,「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我們需要跨越專業之間的傳統界限,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具來理解數據。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它將在天文學和其他科學領域打開新的領域。」 來源:cnBeta

國家天文台科研人員揭示類太陽恆星耀發活動的特徵時間

1859年9月1日,英國天文學家Richard C.Carrington和Richard Hodgson分別獨立觀測到太陽表面的局部突然增亮現象,這種現象被太陽物理學家稱之為「flare」,中文譯名「耀斑」。隨著觀測儀器的不斷進步,對太陽耀斑的觀測研究已經進入了多波段、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和高譜解析度的階段。 觀察太陽耀斑的光變曲線,會發現光變輪廓具有明顯的先上升(上升相)後下降(下降相)特徵。一般來說,耀斑的上升相代表了太陽磁場能量通過磁重聯過程快速釋放的過程,而其下降相則代表了耀斑源區的逐漸冷卻過程。因而,耀斑的上升相和下降相的特徵時標,對耀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物理意義。 無獨有偶,在對恆星光變曲線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突然增亮現象,也被稱作「flare」。由於恆星缺少空間解析度的觀測,恆星天文學家將其譯為「耀發」。雖然恆星耀發的研究歷史也很悠久,但是累計觀測到的恆星耀發的樣本數並不多,而類太陽恆星的耀發樣本就更少了。Kepler空間望遠鏡在2009年發射升空之後,對特定天區進行了持續的測光觀測,獲取了大批量恆星的光變曲線,為類太陽恆星耀發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樣本,尤其是其中的高頻采樣(short-cadence,簡稱SC)數據,帶來了耀發光變輪廓的大量豐富信息。典型的類太陽恆星耀發光變輪廓,可見圖1。 KIC 4543412恆星上一次耀發的精細光變輪廓。Trise代表上升相時間,Tdecay代表下降相時間,數據點間的時間間隔約為1分鍾 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賀晗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Kepler的SC數據,選取恆星參數與太陽接近的20顆有顯著耀發活動的類太陽恆星,從光變曲線中識別出184個恆星耀發樣本,基於耀發的光變輪廓確定了每個耀發樣本的上升相和下降相時間(見圖1),然後對耀發的上升相時間和下降相時間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類太陽恆星耀發的上升相時間中位數為5.9分鍾,下降相時間中位數為22.6分鍾。這一結果與太陽耀斑的時標一致,因而支持兩者具有相同的物理機制。 研究進一步發現,類太陽恆星耀發樣本的上升相和下降相時間均符合對數正態分布,表現為尖頭–長尾的分布形態(見圖2),該分布通過了Kolmogorov–Smirnov檢驗,置信水平為0.95。這一結果為恆星耀發特徵時間分析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可作為未來此類研究的基準,用於比較各類恆星上耀發時間的分布規律。此外,該分布結果可以作為系外行星大氣建模的輸入因子,對分析恆星耀發活動施加於系外行星大氣的影響以及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具有重要意義。 圖2:左側的上圖和下圖分別為耀發樣本的上升相時間和下降相時間分布直方圖(藍色),以及對數正態分布擬合曲線(紅色)。右側上圖和下圖分別為上升相時間和下降相時間各自取對數後的正態分布圖 本研究工作以快報(Letter)的形式發表於國際重要天文學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刊》(MNRAS: Letters, 2021, 505, L79-L83),論文審稿人評價該工作是「重要且有趣的(important and interesting)」。《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已有190多年的歷史,1859年Carrington和Hodgson發現太陽耀斑的論文即發表於該刊。 論文作者成員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台、貴州大學和美國新澤西理工大學,國家天文台閆岩博士和賀晗研究員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本項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中國科學院留學基金資助。 論文地址:https://academic.oup.com/mnrasl/article-abstract/505/1/L79/6297375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繪制出北方星團高清圖像:「物質之路」上星系即將發生碰撞

一支國際天文學家小組近日創建了一張「北方星團」(Northern Clump)的高清圖像,展示了這個以黑洞為中心的星系團以及在星系之間隱藏的「road of matter」(物質之路)。這些發現也支持了現有的關於宇宙起源和演變的理論。 在整個宇宙中,有薄薄的氣體道路連接著星系團,這個概念直到最近才被證實。由於這些「道路」中物質實在是太稀少了,因此躲過了最敏感儀器的觀察。在 2020 年發現一條至少 5000 萬光年的星系間氣體線之後,科學家近日再次繪制了「北方星團」的高清圖像,重點突顯了該星系團周圍的氣體線。 結合 CSIRO 的 ASKAP 射電望遠鏡、SRG/eROSITA、 XMM-Newton 和 Chandra 衛星,以及 DECam 光學數據等不同來源的圖像,科學家們可以在星團的中心看到一個大型星系,其中心有一個黑洞。 在昨晚的新聞發布會上,來自波恩大學 eROSITA 團隊介紹了他們對該星團的觀測結果,該星團似乎正在高速移動。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波恩大學 Argelander 天文學研究所的 Angie Veronica...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小但質量最大的白矮星 質量是太陽的1.35倍

據媒體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小但質量最大的白矮星:這顆白矮星只有我們的月球那麼大,但質量卻比太陽還大。這意味著它已經接近了不爆炸的理論極限。 當具有一定質量的恆星達到它們生命的終點時,它們會膨脹成一顆紅巨星,然後褪去外層,留下一個密集的核心。由於它們的中心不再發生核聚變,這些恆星的殘余物再也無法抵禦其重力的壓迫,而坍縮成白矮星。這些天體比其他恆星小得多,但質量更大。 而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白矮星,它打破了上述兩個領域的記錄。這顆恆星被命名為ZTF J1901+1458,直徑僅為4300公里,質量是太陽的1.35倍。 為了便於比較,大多數白矮星的質量在0.5到0.7個太陽之間,直徑大約為12000公里--大約相當於地球的直徑。相反,這顆白矮星的大小更接近月球。 天文學家表示,這顆白矮星很可能是由兩顆較小的白矮星合並而來。這不僅體現在它的質量上,還體現在它特別強大的磁場上,幾乎比太陽的磁場強10億倍,以及它超快的旋轉速度--它只需要7分鍾就能完成一次完整的旋轉。 耐人尋味的是,這顆白矮星非常接近1.44個太陽質量的理論極限。如果超過這個質量,它很可能會作為一個Ia型超新星爆炸。但是研究人員認為,也許ZTF J1901+1458有一個更奇怪的命運--它可能只是坍縮成一顆中子星,而中子星通常是由較大的恆星誕生的。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Ilaria Caiazzo說:「這是高度推測的,但是有可能這個白矮星的質量足以進一步坍縮成一顆中子星。它的質量和密度如此之大,以至於在它的核心,電子被原子核中的質子捕獲,形成中子。因為來自電子的壓力對抗著重力,使恆星保持完整,當有足夠多的電子被移除時,核心就會坍塌。」 如果是這樣,這可能意味著中子星以這種方式形成是相對有規律的。進一步的研究可能會產生更多的答案。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月球大小的白矮星:正「瀕臨死亡」

據媒體CNET報導,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顆稱為ZTF J1901+1458的白矮星,其大小與月球相當,但質量幾乎是太陽的1.4倍。這是天文學家發現的最小的白矮星之一。一系列的地面和天基望遠鏡在相對較近的地方發現了這顆「瀕臨死亡」的類太陽恆星的外殼,距離僅133光年。 在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ZTF J1901+1458的發現和特徵,天文學家利用加利福尼亞的帕洛瑪天文台的Zwicky瞬變設施(ZTF)對其進行調查,該項目旨在搜索太空中任何亮度突然變化的物體。這是一顆相當極端的恆星。 白矮星是在質量約為我們太陽8倍或更小的恆星走到生命盡頭時形成的。當它們耗盡燃料時,它們開始坍縮--但有些矛盾的是,這種最初的坍縮導致恆星膨脹到巨大的尺寸,成為一顆紅巨星。 在這個過程中,恆星也會稍稍冷卻,其核心收縮,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再次使其變大。然而,它開始失去其外層,只留下一個極其密集的核心:一顆白矮星。 這就是研究小組在ZTF數據中看到的東西:一顆被「炸毀」的恆星的外殼。為了更好地掌握其特徵,他們使用了歐空局蓋亞衛星、夏威夷凱克望遠鏡和美國宇航局「雨燕」觀測站收集的數據。一旦他們分析了J1901+1458,他們就意識到了它的特別之處:它的旋轉速度極快,而且看起來幾乎和白矮星的質量一樣。 研究小組認為,這顆白矮星最初是兩顆「共舞」的恆星,歷經數十億年。它們都進化成了白矮星,然後最終合並,形成了新的、質量更大的恆星。 加州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Ilaria Caiazzo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我們發現了這個非常有趣的天體,它的質量還沒有大到足以爆炸的程度。我們正在真正探究一個白矮星的質量能有多大。」 它也被描述為可能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小的白矮星之一,但是這個頭銜可能歸於另一個被認為是白矮星的天體,被稱為RX J0648.0-4418。 那麼,這個白矮星現在會發生什麼?Caiazzo說:「這是高度推測性的,但是有可能這個白矮星的質量足以進一步坍縮成一顆中子星。通常中子星是在巨大的恆星塌縮時形成的,但據推測,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中子星可能是由白矮星的塌縮形成的。」 這是因為在白矮星的超密集核心中發生了奇怪的事情。Caiazzo描述了在亞原子尺度上的一個過程,電子正在被捕獲並形成中子。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子被移除,核心越來越接近崩潰,並最終成為一顆 "殭屍 "中子星,這是宇宙中最不尋常和神秘的宇宙體之一。 「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Caiazzo指出。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探測到引力波三重彩的最後一塊:黑洞吞噬中子星

據媒體報導,探測兩個黑洞或兩顆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已經變得很平常了,但現在天文學家已經探測到了三重彩(trifecta)中的最後一塊--一個黑洞吞噬了一顆中子星。兩個獨立事件在短短幾天內相繼發生,黑洞就像吃豆人一樣吞噬了恆星。 引力波是時空本身結構中的漣漪,是由宇宙中一些最劇烈的災難引起的,如黑洞和中子星等大質量物體之間的碰撞。自2015年獲得諾貝爾獎的首次發現以來,科學家已經發現了50多個這樣的事件。 現在,天文學家們確認了兩個新里程碑式的發現。第一次發生在2020年1月5日,當時一個質量約為太陽質量9倍的黑洞吞噬了一顆質量為太陽質量1.9的中子星。它似乎發生在大約9億光年之外,不過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很難精確確定,因為LIGO-Virgo Collaboration探測器中的三個探測器之一當時處於離線狀態。 第二個這樣的事件發生在10天後的1月15日,其涉及一個6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和一個1.5個太陽質量的中子星,距離地球約10億光年。這一次,所有三個探測器都已安裝並運行,因此科學家們可以更精確地追蹤位置--盡管這仍是比滿月大3000倍的一片天空。 在過去,已知中子星對碰撞會產生其他波長的驚人信號如可見光、無線電、X射線和伽馬射線。因此,在這些發現之後,天文學家們急忙掃描天空以尋找任何閃光或其他信號。雖然沒有發現,但研究小組表示,這並不奇怪,因為涉及到的遙遠距離意味著任何光線都會非常微弱。 根據天文學家的說法,另一個因素是黑洞可能是純食者。正如天文學家Susan Scott所指的那樣,它們似乎「就像吃豆人一樣」將中子星全部吞噬掉了。 這項研究的論文作者之一Patrick Brady說道:「這些事件並不是黑洞像餅干怪獸一樣咀嚼恆星並向周圍投擲碎片。這種『折騰』會產生光,我們認為在這些情況下不會發生。」 這是天文學家首次證實黑洞和中子星之間的碰撞,但還有其他的可能性。第一次是在2019年4月26日,但科學家後來得出結論,該信號很可能只是探測器噪音。2019年8月發現了第二個,但目前仍未確定到底是哪種天體。 下一次觀測運行將在探測器進行升級後--於2022年年中開始。毫無疑問,在那之後人們會迎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新發現。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認為地球大小的行星可能比他們想像的更多

一些天文學家認為,系外行星的搜索可能遺漏了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所有地球大小的行星中的近一半。天文學家的發現表明,地球大小的行星可能在雙星系統中未被發現,它們被其所屬的恆星發出的強光所隱藏。科學家們指出,所有恆星中大約有一半是雙星系統,這意味著他們可能忽略了大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 該項目中的天文學家使用雙子座天文台的雙子望遠鏡來確定,美國宇航局TESS系外行星任務所確定的許多承載行星的恆星實際上是雙星對,行星圍繞著這對恆星中的一顆運行。該小組仔細檢查了這些雙星,並得出結論,許多雙星系統中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可能沒有被TESS和其他執行過境搜索的系統所注意到。 來自雙星對中第二顆恆星的光使其更難探測到行星過境時主星光的變化。研究小組首先開始確定通過TESS確定的一些系外行星宿主星是否實際上是未識別的雙星。有時,除非以極高的解析度進行觀測,否則非常接近的一對恆星會被誤認為是單星。來自雙星對中第二顆恆星的光使其更難探測到行星過境時宿主恆星的光的變化。 研究小組利用兩台雙子座望遠鏡,使用一種叫做斑點成像的技術,對系外行星宿主星的樣本進行了高細節的檢查。該小組觀察了數百顆被TESS確定為潛在系外行星宿主的恆星。他們發現,其中73顆恆星是雙星系統,在以更高的解析度觀察之前,它們似乎是單星系統。 研究小組還研究了先前在TESS數據中發現的另外18顆雙星,並比較了雙星系統中檢測到的行星的大小和單星系統中的行星。研究小組發現,TESS數據發現了圍繞單星運行的大型和小型系外行星,但只在雙星系統中發現了大型行星。科學家們認為,這些結果意味著大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可能在雙星系統中,但卻沒有被發現。 來源:cnBeta

天文學家在天蠍座發現一個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的大質量星團

由阿利坎特大學(UA)恆星天體物理學小組、加那利群島天體物理研究所(IAC)和瓦爾帕萊索大學(智利)領導的一個國際天體物理學家小組在天蠍座方向發現了一個中等年齡的巨大星團。這個被命名為瓦爾帕萊索1號的天體距離太陽約七千光年,包含至少一萬五千顆恆星。 為了探測它,歐空局的蓋亞衛星和各種地面望遠鏡,包括Roque de los Muchachos天文台(加那利群島的Garafía)的Isaac Newton望遠鏡,都進行了觀測。這一結果已經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MNRAS)上。 開放式星團是由一起出生的恆星組成的,並在重力的作用下一起移動。這使得它們成為研究恆星物理學和生命的天然實驗室。一個星團中的恆星越多,它就越有用,因為更大的樣本能更好地發現處於較少進化階段的恆星。 如果能夠去除隱藏在星團中的恆星和塵埃的污染的星團的景象。 這就是為什麼天文學家們正在尋找我們銀河系中質量最大的星團,尤其是那些擁有超過一萬顆恆星的星團。直到20年前,人們還認為這些星團只在具有奇特性質的遙遠星系中形成,但是由於這些搜索工作,現在我們知道了十幾個非常年輕的大質量星團(年齡不到2500萬年),以及一些非常古老的星團(有幾千萬年的歷史)。但是幾乎沒有任何已知的具有中間年齡的大質量星團,而且不清楚這些星團是否不存在,或者是否還沒有被發現。 新發現的星團,他們稱之為瓦爾帕萊索1號,距離太陽約七千光年,包含至少一萬五千顆恆星。它的意外發現,在天空中一個被充分探索的部分,表明許多其他的大質量星團可能隱藏在非常密集的星域中,當觀察者朝我們的銀河系中心看時,就會發現這些星域。 阿利坎特大學的研究員、文章的第一作者Ignacio Negueruela解釋說:"瓦爾帕萊索1號包含了幾十顆足夠明亮的恆星,可以通過業余望遠鏡進行觀測,但是它們卻消失在一群不屬於星團的恆星中間,這些恆星在它的前面或後面,掩蓋了星團的結構"。 文章的共同作者、IAC的研究員Ricardo Dorda說:"以前的搜索試圖找到開放的星團,但是瓦爾帕萊索1號看起來並不像我們通常發現的那些星團,這就是為什麼它以前沒有被發現。" 這個星團之所以能夠被發現,要歸功於歐洲航天局(ESA)的蓋亞衛星,這個太空望遠鏡能夠提供相當遠的恆星的極其精確的位置和距離,有了這些信息,我們就可以測量這些恆星多年來在天空中顯示的微小運動。結合所有的信息,我們可以檢測到星團,因為它們與我們的距離相同,並且一起運動,這些星團利用物理學的方法比僅僅在天空中看它們更容易檢測到。 當研究人員確定了這個星團的位置後,他們利用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在智利)的望遠鏡和羅克·德洛斯·穆查克斯天文台(加那利群島的加拉菲亞)的艾薩克·牛頓望遠鏡(INT)來推算其恆星的物理特性。 來源:cnBeta

《原神》海島天文研究觀測點解謎攻略

《原神》1.6海島地圖中有一個解謎任務在危危島旁的天文研究觀測點,這里的解謎是有一定難度的,那麼現在為大家帶來「嬲到了埃及」分享的《原神》海島天文研究觀測點解謎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前言 1、開始此解密任務的前提條件為:完成主線任務《盛夏!海島?大冒險!其二(夏日征程!千萬要注意安全)》 2、1.6版本海島的其他解謎攻略可進入本帖所屬的合集查看。 進入觀測點旁的漩渦 首先到達下圖所示的小海島,找到旁邊的漩渦,跳進去。 「漩渦」的位置、尋找路線 小海島旁的漩渦 開啟機關、進行天文研究 隨即會進入小海島遺跡下面(內部),順著前方的藤蔓往上爬,爬上去後再往上走一層。 順著藤蔓往上爬 然後會看到有個壓力機關,站上去開啟閘門,再進去把里面的碎石堆打破,叕會出現一個壓力機關。 開啟閘門、打破碎石堆 再先把遊戲時間調到凌晨1:00,然後踩上去面前的壓力機關,水就會往上漲。注意,等漲水停了之後先不要爬上藤蔓,先登上與水面平齊的平台,上面有一個火炬和一個華麗寶箱。 平台上的火炬 小海島遺跡下面(內部)/上面(外部)的寶箱 將平台上的火炬點燃,開啟寶箱之後就隨著藤蔓爬上去,最後把遺跡上面(外部)剩餘的三個火炬點燃就能開啟解謎寶箱啦! 遺跡上面(外部)的三個火炬 來源:遊民星空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處於”吹離”狀態的星系 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秘密

由明尼蘇達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來自小星系的高能光可能在宇宙的早期演化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這項研究使人們了解到宇宙是如何重新電離的,這是天文學家多年來一直試圖解決的一個問題。該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這是一份經同行評審的天體物理學和天文學科學雜誌。 大爆炸之後,當宇宙在數十億年前形成時處於電離狀態。這意味著電子和質子在整個空間自由漂浮。隨著宇宙的膨脹並開始冷卻,當質子和電子結合成原子時,它就變成了中性狀態,類似於水蒸氣凝結成雲。 然而現在,科學家們已經觀察到,宇宙又回到了電離狀態。天文學的一項主要工作是弄清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天文學家推測,重新電離的能量必須來自星系本身。但是,由於星系中的氫雲會吸收光線,所以很難有足夠的高能光從星系中逃出,就像地球大氣層中的雲在陰天吸收陽光一樣。 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科學和工程學院明尼蘇達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利用雙子座望遠鏡的數據,研究人員觀察到了有史以來第一個處於 "吹散 "狀態的星系,這意味著氫雲已經被移除,允許高能光逃逸。科學家們懷疑,這種吹散狀態是由許多超新星,或垂死的恆星在短時間內爆炸造成的。 "恆星的形成可以被看做是吹起了氣球,"論文的主要作者Nathan Eggen解釋說,他最近從明尼蘇達大學獲得了他的天體物理學碩士學位。"然而,如果星體形成更加激烈,那麼氣球的表面就會有一個破裂或洞,以放出其中的一些能量。在這個星系的情況下,恆星形成是如此強大,以至於氣球被撕成碎片,完全被吹走。" 這個被命名為Pox 186的星系非常小,可以裝進銀河系。研究人員懷疑,其緊湊的尺寸,加上其龐大的恆星群--相當於太陽質量的十萬倍--使得吹走成為可能。 這些發現證實了吹離是可能的,進一步證實了小星系主要負責宇宙的再電離的觀點,並使人們對宇宙如何成為今天的樣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科學中,有很多情況是你理論上認為某些東西應該是這樣的,而實際上你並沒有發現它,"Eggen說。"因此,獲得這種事情可能發生的觀察確認真的很重要。如果這一種情況是可能的,那麼就意味著還有其他的星系在過去也存在著吹離狀態。了解這種吹散的後果可以直接了解類似的吹散在再電離過程中會產生的影響。" 來源:cnBeta

宇宙中橫跨33億光年超大星系 為已知最大的星系之一

據媒體報導,近日天文學家有發現一個新月形星系,被稱為「巨弧」。其橫跨33億光年,是宇宙中最大的已知結構之一。 這個星系的巨大規模挑戰了天文學家們對宇宙的一些基本假設。「巨弧」包括星系、星系團,以及大量的氣體和塵埃,它距離我們的太陽系大約92億光年,其質量如此之大,橫跨大約1/15的可觀測宇宙。 研究人員Alexia Lopez說,巨弧的發現是偶然的,Lopez當時正在利用來自12萬個類星體的光來匯集夜空中的物體地圖。類星體是星系的一個遙遠的明亮核心,超大質量黑洞在那里消耗物質和噴射能量。 在觀察宇宙地圖時,一個結構開始出現,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這些發現,最終確定,巨弧不存在的可能性不到0.003%。巨弧的發現顛覆了 "宇宙學原理",即在最大尺度上,物質或多或少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空間。然而,巨弧的發現反駁了這種觀念。 來源:遊民星空

天文學家們首次繪制了地球日光層的邊界圖

日光層是地球由太陽風產生的保護性氣泡,主要由質子、電子和α粒子流組成。它從太陽延伸到星際空間,保護地球和我們的太陽系免受有害的星際輻射。一組天文學家們宣布,他們已經能夠首次繪制日光層的邊界。 通過繪制日光層的邊界,科學家們對太陽風和星際風的相互作用有了更好的了解。來自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Dan Reisenfeld是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他對這個邊界的理論研究已經有很多年了。然而,這標志著科學家們第一次測量了這個邊界,並構建了一個日光層的三維地圖。 Reisenfeld和他的團隊使用了從美國宇航局地球軌道星際邊界探測器(IBEX)衛星上收集的數據,該衛星探測來自日光鞘的粒子,這是太陽系和星際空間之間的邊界層。研究人員繪制了該區域的邊緣,這就是被稱為日光頂的區域。 在該區域,推到星際空間的太陽風與推向太陽的星際風發生碰撞。該測量需要使用一種據說類似於蝙蝠使用聲納的技術。研究人員利用從太陽四面八方噴出的太陽風來繪制日光層的地圖。 IBEX衛星對太陽風粒子和來自星際風的粒子之間碰撞產生的高能中性原子進行了測量。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們說,該信號的強度取決於撞擊日光層的太陽風的強度。Reisenfeld說,從太陽發出的太陽風 "信號"在強度上有所不同,並形成一個獨特的模式。 IBEX可以看到這種模式和返回的信號,但是它需要兩到六年的時間來接收這種返回信號。這個時間差是科學家們如何確定在任何特定方向上與高能中性原子源區的距離。這些數據被用來建立三維地圖,使用的是2009年至2019年的一個完整的太陽周期中收集的數據。 來源:cnBeta

業余天文學家們聯手通過TESS項目發現兩顆氣態系外行星

塞薩爾·魯比奧和他7歲的兒子米格爾喜歡在晚上談論星星,這位父親說,他試圖培養兒子的這種好奇心。白天,魯比奧是一位來自加利福尼亞的機械師,為采礦和發電設備製造零件,這對父子兵最近在天文學界出了名,它們以及其它十幾位公民科學家幫助天文學界發現了新的氣態系外行星。 塞薩爾·魯比奧是參與行星獵手TESS公民科學項目的數千名志願者之一,該項目在TESS任務收集的數據中尋找系外行星的證據。該項目在全球有超過29000名參與者,並宣布發現了兩顆新的系外行星,其中魯比奧和其他十幾位公民科學家為共同作者。 新發現的行星圍繞一顆名為HD 152843的恆星運行,該恆星距離地球約352光年。這些行星所圍繞的恆星與太陽的質量差不多,但比我們的恆星大1.5倍,也更亮一些。行星b大約有海王星那麼大,使它比地球大3.4倍。它在大約12天內完成了圍繞其主星的整個軌道。 這些公民科學家之一是亞歷山大-休伯特,他是德國維爾茨堡的一名專注於數學和拉丁文的大學生,並計劃成為一名中學教師。到目前為止,他已經通過行星獵手TESS分類了10000多條光曲線。 比利時魯汶的Elisabeth Baeten是另一位合著者,她從事再保險的管理工作,她說在行星獵手TESS上對光曲線進行分類是 "輕松的"。她從小就對天文學感興趣,是銀河動物園計劃的最初志願者之一,這是一個始於2007年的天文公民科學項目。銀河動物園邀請參與者對遙遠的星系的形狀進行分類。 行星c是外行星,它比地球大5.8倍,屬於 "亞土星"類別。它以19到35天的速度繞主星運行。如果這兩顆行星被放在我們的太陽系內,它們將在水星的軌道內,而水星環繞太陽需要大約88天。 TESS是2018年發射的凌日系外行星調查衛星。該團隊利用該天文台的數據,確定了100多顆系外行星和2600顆等待確認的候選行星。TESS項目的志願者們看著顯示不同恆星隨時間變化的亮度的圖表。他們注意到哪些圖顯示了恆星亮度的短暫下降,然後又向上擺動到原來的水平。這種亮度的上升和下降可能發生在一顆行星穿過恆星的表面時,即所謂的過境。 來源:cnBeta

《原神》1.6版海島天文觀測點解謎攻略

《原神》1.6版本新增的地圖中有很多的解謎玩法,其中在天文觀測點的解謎該如何完成呢,下面請看「FTFuture」帶來的《原神》1.6版海島天文觀測點解謎攻略,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註:隱藏解謎在遊戲中沒有具體名稱,「天文觀測點」是作者自己編撰的名稱。 在群島地圖的西南角,一座奇怪的小島吸引了探索中的我們。島上有一個通過火把來解鎖的寶箱,可找來找去卻只能找到3個火把。透過島上的柵欄還可以發現,島的內部是中空的,想來其中別有洞天。 ▲小島及島旁漩渦位置 可繞著島嶼陸地找了一圈,也沒找到什麼明顯的入口,只有小島旁邊的漩渦周邊一直有著泡泡在起起伏伏,顯得有些蹊蹺。而觸碰泡泡也沒有什麼反應,我們也只能冒著危險接近漩渦。 ▲小島及漩渦場景示意 果不其然,這個漩渦並沒有將我們的小船吞噬,而是將我們傳送到了這座小島內部的水中,岸邊還有一隻水史萊姆。 ▲小島內部場景 註:群島海面上的漩渦大多在靠近時會吸附住浪船,持續造成傷害,致使浪船被破壞。這里這個隱藏任務是一處例外,各位旅行者不要貿然靠近其他漩渦哦~ 游到岸邊,解決掉水史萊姆。我們可以看到一塊石碑,雖然已經字跡模糊,但依稀能辨認出「此處觀測點很適宜天文研究」一行字,看來這里曾經還是一處天文觀測點。 ▲字跡模糊的石碑1 四下似乎也只有石碑右側上方的空洞可以繼續探索。 ▲石碑右側上方的通路 順著藤蔓爬到上面,一條通道出現在面前。一路向前,解決掉途中出現的兩只水史萊姆,我們看找到一塊字跡模糊的石碑,石碑旁還有一個壓感機關,透過旁邊的柵欄,還可以看到里面的密室。 ▲通道盡頭場景 ▲字跡模糊的石碑2 觸動壓感機關即可打開前面的柵欄。進入密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塊石碑和牆角的一堆碎石。靠近後,來時的柵欄會自動關閉,將我們困在密室里邊。 ▲密室內部場景 最後一塊石碑就在這里,上面寫著「午夜一時左右,應該是最佳時機」。 ▲字跡模糊的石碑3 打破碎石,一個壓感機關出現在面前。還沒等我們仔細思考,周圍就發生了像地震一樣的震動,還有海水漫了上來。直接嘗試觸發壓感機關也無事發生。 那麼線索就只有第三塊石碑上所說的「午夜一時」,我們調整時間至凌晨1點後再做嘗試。時間調好後,月光恰好照在了壓感機關上,站在壓感機關所處的位置仰望天空,也能看到高懸於頭頂天邊的一輪明月。看來這確實就是所謂的「最佳時機」,也就是合適天文觀測的時間。 ▲月光照耀下的機關 這時再次壓動機關,房間最上方的柵欄終於打開了,房間內也迅速被水淹沒,看來我們可以隨著海水的灌入浮起,從窗戶爬出去。 水面升到可以夠到藤蔓時就可以順著藤蔓爬上去了,但先別著急離開,這時可以看到牆邊有著我們在上面沒找到的第4個機關火把,牆角陰影中還藏著一個華麗的寶箱。在上去之前,各位旅行者別忘了開啟寶箱、還有點亮火把哦~ ▲火把和華麗的寶箱 至此,群島地圖西南邊上小島的隱藏解謎「天文觀測點」,就以這個華麗的寶箱為終點畫上了句號。 來源:遊民星空

靈神星小行星值1000萬萬億美元?新研究稱其價值低於預期

1852年,一位義大利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小行星,並將其命名為「靈神星」(16Psyche)。 去年10月發表在《行星科學期刊》上的最新研究稱,靈神星是太陽系內質量最大的天體之一,可能完全由鐵和鎳組成,其價值約為1000萬萬億(10的19次方)美元。 而這個夢幻的數字是建立在靈神星主要由金屬製成這個前提下的,不過現在我們可能需要重新評估下這顆小行星的價值。由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靈神星可能不像以前的估計那樣具有金屬性和高密度。 美國宇航局表示,靈神星似乎是一顆鎳鐵核心的早期行星,是我們太陽系的組成部分之一。以前對這顆小行星的分析導致了一種估計,即它的金屬含量可能高達95%。而近日發表在《行星科學》雜誌上的新論文認為這個數字是82.5%,密度比想像的低得多。 該小組"通過在實驗室中混合不同的材料和分析光照模式,重新創建了靈神星的岩石表面材料,直到它們與小行星的望遠鏡觀測結果相匹配。"這些結果表明,「靈神星」(16Psyche)可能經歷了與其他小行星的碰撞,然後在其表面留下了一層沉積物,影響了此前的估測。 來源:遊民星空

天文學家發現超大質量黑洞的「垂死回聲」 其光回波長達3千光年

據媒體報導,日本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垂死」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回聲」。 雖然這個天體現在很安靜,但研究小組發現了兩個巨大的射電噴流的特徵,這表明它在經歷了一個明亮的活躍階段後,最近才開始沉寂下來。 人們認為,超大質量黑洞(SMBH)占據著星系的中心,其質量從100萬到100億太陽質量不等。一些SMBHs處於明亮的階段,稱為活躍的星系核(AGN)。 例如,位於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就相當平靜。但是其他的黑洞則是「加班加點地工作」,在吞噬物質的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光和輻射。 Arp 187星系如今看起來相當安靜,但顯然這並不總是如此。研究小組用兩個射電望遠鏡,智利沙漠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和甚大天線陣(VLA)對Arp 187進行了觀測,並發現兩個巨大的射流瓣。然而,他們沒有發現來自原子核的信號,表明AGN活動可能已經沉寂了。 在垂死的AGN中,由於AGN的活動已經停止,星系核在任何波段的活動都非常微弱,而擴展的電離區仍然可以看到約3000光年,因為光需要約3000年才能穿過擴展區。這表明這些活動發生在3000年的時間范圍內,在過去的3000年里,星系核變得暗淡了1000倍以上。但是從宇宙的時間角度來說,是最近才停止的。 來源:遊民星空

貝索斯太空船票2800萬美元成交 與世界首富同游太空

世界首富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在昨日成功拍出了其首張前往太空的船票。 據媒體報導,周六,商業太空公司藍色起源以28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的價格,成功拍賣了其即將進行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一個座位。 這位豪擲2800萬美元購買船票的人將與世界首富貝索斯及其兄弟馬克,將於7月20日搭乘新謝潑德號火箭飛往太空。不過,藍色起源目前尚未公布買主的信息。 藍色起源的軌道銷售主管阿麗亞娜·康奈爾(Ariane Cornell)表示,謝潑德號火箭載人飛行將搭載4人,其中包括貝索斯和他的兄弟,以及拍賣獲勝者和另外一名神秘人。 據悉,謝潑德號火箭能夠將太空艙運送到340000英尺(約104千米)的高空,已經進行了十多次的試飛。今年4月的一次試飛中,成功測試了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助推器和能夠將人類送至太空邊緣並返回的太空艙系統。 貝索斯的藍色起源正在和SpaceX以及維珍銀河公司展開太空競爭。藍色起源和維珍銀河主要從事與太空旅行的亞軌道短途航班,而SpaceX則推出的為時間更長的多日航班。 雖然藍色起源此次船票拍出了2800萬美元,但亞軌道太空飛行器上的一個座位往往要比這便宜的多,維珍銀河就曾出售了每張20萬至25萬美元的預訂票。 不過,馬斯克的SpaceX的軌道飛行要比亞軌道飛行成本高得多。例如,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就向SpaceX支付了約5500萬美元的費用,用於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飛行任務。 來源:遊民星空

俄羅斯的超大隕石坑 估計包含數萬億克拉鑽石

大約3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猛烈撞擊西伯利亞北部,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隕石坑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隕石坑之一。 這顆小行星以每秒20公里(12英里)的速度疾馳而來,它的撞擊將數百萬公噸的物質噴射到空中。這顆小行星寬度在5至8公里(3至5英里)之間,產生了一個直徑近100公里(60英里)的隕石坑-Popigai。 Popigai隕石坑,因附近的一條河流而得名。該圓形窪地距離拉普捷夫海海岸約100公里,在周圍土地下潛了約150至200米(500至650英尺)。地質測繪和實地觀察顯示隕石坑底部有一個中央凹陷,周圍有一個寬約45公里(30英里)的環峰。 當時小行星的撞擊融化了1750立方公里(420立方英里)的岩石,並瞬間將成片的石墨轉化為鑽石,這些鑽石形成了一個半球形的外殼,厚度約為1.6公里(一英里),距離撞擊地點約12至13公里。 Popigai隕石坑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區之一,估計含有數萬億克拉鑽石。由於它們是瞬間形成的,這種"撞擊鑽石"沒有時間發展為大型的單一鑽石。大多數是小於兩毫米的多晶鑽石,純度低,使它們更適合於工業用途而不是珠寶。 來源:遊民星空

NASA分享首張祝融號俯視照片 位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

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攜帶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不僅僅是中國航天史上的一次飛躍,也引發了廣泛的國際關注。 近日,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就公布了他們拍到的天問一號、祝融號,來自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上的HiRISE高解析度成像相機,拍攝於美國時間6月6日。 圖中右上處有兩處明顯亮斑,較大的是天問一號著陸平台,較小的是祝融號火星車。 著陸平台南北方向存在對稱的噴射狀亮條紋,分析是著陸後著陸平台鈍化時吹除較細的塵埃形成,而周圍區域顏色較暗,分析是降落過程中發動機羽流影響所致。 天問一號和祝融號所在區域是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的典型區域,相當平整,基本沒有較大的石塊,而多個明亮的羽毛狀是風積地貌。 另外照片上還有著陸過程中拋離的背罩及降落傘組合體、防熱大底,你能找到它們嗎? 中國航天局公布的天問一號任務著陸區域高分影像圖,攝於6月2日,此時祝融號距離著陸平台還很近。 火星車尚未駛離著陸平台時,由火星車桅杆上的導航地形相機,進行360°環拍,經過校正和鑲嵌拼接而成。 著陸點附近地勢平坦,遠處可見火星地平線,石塊豐度和尺寸與預期一致,表明著陸點自主選擇和懸停避障實施效果良好。 火星地形地貌圖,是火星車駛達火星表面後,由導航地形相機拍攝的第一幅地形地貌影像圖。 近處表面較平坦,分布有大小不同的石塊,邊緣平滑、顏色較淺、呈半掩埋狀。 較遠處有一環形坑,環形坑邊緣分布有顏色較深、稜角分明的石塊。 更遠處是幾處沙丘。 「中國印跡」圖:火星車行駛到著陸平台東偏南60°方向約6米處,拍攝的著陸平台影像圖。著陸平台熠熠生輝,國旗鮮紅方正,表面地貌細節豐富。 「著巡合影」圖:是火星車行駛至著陸平台南向約10米處,釋放安裝在車底部的分離相機,之後火星車退至著陸平台附近。 分離相機拍攝了火星車移動過程和火星車與著陸平台的合影。圖像通過無線信號傳送到火星車,再由火星車通過環繞器中繼傳回地面。 來源:遊民星空

科學家觀測M87星系黑洞 聯合世界上最強大的望遠鏡

2019年4月,科學家利用事件地平線望遠鏡(EHT)首次發布了星系M87中黑洞的圖像。這個超大質量黑洞是太陽質量的65億倍,位於M87的中心,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 為了獲得對黑洞特性的關鍵洞察力並幫助分析EHT圖像,科學家們協調了與地面和太空中19個世界上最強大望遠鏡的觀測,收集來自整個光譜的光線。這是迄今為止對帶有噴流的超大質量黑洞進行的最大的同步觀測活動。 參與這次觀測活動的NASA望遠鏡包括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哈勃太空望遠鏡、尼爾·蓋爾斯·雨燕天文台、核子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和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陣列望遠鏡所能看到的最小的細節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增加。例如,EHT、Chandra和Fermi所能看到的最小細節分別為0.0067、130和33萬光年。 這些數據是由來自32個國家或地區的近200個機構的76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團隊收集的,他們使用的是由全球各地的機構資助的觀測站。觀測工作集中在2017年3月底至4月中旬。 來源:遊民星空

一顆小行星將掠過地球 相當於艾菲爾鐵塔大小

據媒體報導,本周二顆小行星將飛掠地球,據悉這顆小行星比艾菲爾鐵塔還高。雖然NASA稱這顆小行星有潛在危險,但預計它將安全通過地球。 這顆小行星名為2021 KT1,其將於美國東部時間6月1日上午10點24分接近地球。在宇宙術語中,被稱為「接近」的天體其實離地球非常遠。預計2021年KT1將在距離地球約450萬英里的地方經過。 這個距離大概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19倍。盡管距離如此遙遠,它仍被認為是一個近距離的接近。當小行星掠過地球時,它將以約每小時40000英里的速度極快行。據估計,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在492英尺到1082英尺之間,相當於三個足球場的大小。 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發表聲明指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絕是說完全就不可能。 地球在過去曾受到過巨大彗星和小行星的撞擊,其中一個著名的撞擊導致了地球上大多數物種的滅絕。由於這些災難性的後果,世界各地都在開展發現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小行星的項目。 來源:遊民星空

這次錯過就今生掰掰!  「上帝金戒指」天文奇景即將登場:下次出現在195年後

錯過這次,還要再等195年!天文迷絕對必朝聖,被譽為「上帝的金戒指」的「日環蝕」奇景,雲林縣更是成為全台能第一個見證初虧的縣市。 ▼這次日環蝕天文奇觀,即將在夏至6月21日當天登場,這次全台灣都在「偏蝕帶」內,只要當天是晴朗好天氣的話,都能見到日偏蝕;但是只有在日環蝕的「環蝕帶」內的地區,才能見證到完整的日環蝕,環蝕帶僅通過金門縣、澎湖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花蓮縣、台東縣。 (圖片來源:Pixabay) ▼根據台灣颱風論壇,嘉義市全市位於極佳的位置,從當天下午4點12分至14分之間,都可以收看到完整的日環蝕,持續的時間會因地有差別,如果位於環食帶中央的話,將可以收看到60秒左右的日環蝕。錯過了這次,下次台灣本土可以收看到日環蝕就要到2215年了! (圖片來源:Pixabay) 而想要一睹日環蝕風采的民眾也記得要帶上安全專用的護目鏡片、或其他安全觀測日蝕方式,做足防範措施,才能直視太陽唷!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bomb01wwwall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