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委內瑞拉

Tag: 委內瑞拉

同樣是被封鎖,古巴為何一直堅挺,委內瑞拉那麼快就不行了?

同樣是被封鎖,古巴為何一直堅挺,委內瑞拉那麼快就不行了?

古巴和委內瑞拉這兩個國家都地處拉丁美洲,在美國的後院,而且他們的態度也都是一致地反美,並且因此受到了來自美國的制裁。只不過,這兩個國家的在遭到制裁之後的結局卻很不相同,古巴就像個釘子戶一樣,依舊釘在那里,而委內瑞拉則遭受了嚴重的危機,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了。 從自然資源和國土面積的角度來看,委內瑞拉都要勝過古巴一籌,他們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國之一,國土面積是古巴的9倍左右。為什麼古巴如此堅挺,委內瑞拉卻已經「萎了」呢? 首先,古巴從卡斯特羅奪取政權開始,就一直萬眾一心,他們挫敗了多次美國人對古巴的陰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豬灣事件」。而委內瑞拉卻沒有這樣的反美經驗,而相比國內的團結程度,他們也和古巴差多了。雖然委內瑞拉在一定程度上採取了社會·主義制度,但是相比古巴,他們還差了一下。 第二,古巴的經濟比委內瑞拉健全很多,古巴雖然要和美國人對抗,但是他們並不是只搞國防,不搞經濟,在卡斯特羅國有化的政策下,古巴的經濟更容易維持。古巴也曾遭受過嚴重的飢餓和食物短缺,但是古巴特殊的國情讓他們挺了過來。而且他們的背後還有蘇聯人的支持。 經互會是蘇聯人成立的,用來對抗美國「馬歇爾計畫」的組織,這個組織曾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古巴,蘇聯人大量購買古巴生產的蔗糖,並且以超低的價格向他們出售石油,而委內瑞拉則缺乏這樣一個盟友。 古巴過去的經濟也非常單一,他們非常依賴蔗糖茶葉,但是如今古巴的其它產業也都日漸完善了。而相比之下,同樣經濟產業單一的委內瑞拉卻沒有做出有效的應對,他們實施的是資源型經濟政策,嚴重依賴石油,其它的農業,工業,製造業則非常薄弱,很容易就會被擊垮。委內瑞拉的經濟危機其實就是從糧食危機開始的,他們的麵粉的基本食品的進口比例占到了全國消費品進口數量的70%。 而具體的政策方面,古巴也沒有什麼大的錯誤,而委內瑞拉的兩位領導人查韋斯和馬杜羅則不是這樣,高福利政策,專制的執政方式,錯誤的經濟政策的實施……這些都是委內瑞拉麵臨崩潰的重要原因。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小鐵歷史

慕安會聚焦維護多邊主義

慕安會聚焦維護多邊主義 第55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17日結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會上發表題為《倡導國際合作,維護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中方立場獲與會人士贊賞。 分析人士指出,當今世界大國競爭矛盾凸顯,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大幅增加了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在此情況下,維護多邊主義、推動國際合作、完善全球治理,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大國競爭態勢加劇 本屆慕安會開幕前發佈的安全報告警告說,世界可能重返大國競爭時代。俄羅斯和西方過去一年來關系不斷惡化,成為大國競爭態勢加劇的典型案例。 英國國防大臣威廉姆森在會上指責俄羅斯正逼迫西方加入軍備競賽。美國副總統彭斯則指責俄羅斯利用網絡攻擊、造謠和秘密行動破壞西方的穩定。 對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將威廉姆森稱為「戰爭大臣」,指責美國試圖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國,威脅世界貿易體系,讓世界感到非常不安。 俄羅斯當代發展研究所所長伊戈爾·尤爾根斯告訴新華社記者,現在俄西之間外交手段無法發揮作用,雙方完全沒有互信可言。在敘利亞、委內瑞拉和《中導條約》等問題上,雙方也是針鋒相對,並且目前幾乎沒有實現關系緩和的方法。 針對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緊張局勢和敵對情緒持續升級的情況,北約前副秘書長亞歷山大·弗什博說,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戰略競爭態勢已經形成。 單邊主義傾向增強 在本屆慕安會上,美國官員再度拋出單邊主義言論,引發一些歐盟國家不滿。 彭斯要求英法德三國跟隨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警告三國不要破壞美國對伊制裁,指責「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將使德國和歐洲增加對俄羅斯的依賴。 針對彭斯的上述言論,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正是圍繞伊朗核協議的矛盾,讓歐美再度分裂。她呼籲維持伊朗核協議,還對全球的單邊主義傾向發出警告。 分析人士認為,美歐嫌隙日增與美國堅持單邊主義有關。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讓整個世界陷入不安,這些傾向的增強正對國際秩序構成嚴重威脅。 多邊主義仍是主流 慕安會見證了國際政治安全格局的變遷。雖然國際秩序中的單邊主義傾向增強,但多邊主義仍是主流。 為解決中東問題,埃及總統塞西呼籲多邊合作;為解決移民難民問題,默克爾也呼籲多邊合作;為解決貿易爭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同樣呼籲多邊合作。 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告訴新華社記者,盡管全球不穩定性增加,多邊主義遭遇逆流,但幸運的是,此次會議期間出現了越來越多支持多邊主義的聲音。 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沃爾夫岡·伊申格爾在閉幕致辭時表示,當前,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正面臨挑戰,國際社會有着共同的機會和責任,即推動完善國際規則體系,為全人類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楊潔篪在演講中表示,倡導和踐行多邊主義,是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選擇。實踐證明,國際合作是時代潮流,多邊主義是人間正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大勢所趨。 弗什博認為,通過參與全球事務,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安全治理的貢獻者。 「中國與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這就是中國支持多邊主義的很好例證。」尼尼斯托說。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新華網

馬杜羅閉目塞聽 自欺欺人

「委內瑞拉自由萬歲!」:歐洲議會議員們拒不接受馬杜羅阻止其與瓜伊多的會面 委國新聞網最新編譯:根據當地2月17日的新聞報導:在尼古拉斯·馬杜羅的移民局官員拒絕他們進入該國後,前往委內瑞拉准備會見臨時總統胡安·瓜伊多的歐洲議會議員代表團正式表示不滿。 在記者Carla Angola發表的視頻中,由Esteban Gonzalez Pons領導的一些隸屬於歐洲議會的議員拒不接受2月17日星期日馬杜羅任意採取的措施。 根據Gonzalez Pons在推特上的報導,他們從聖多明各(多米尼加共和國)轉機時,外交當局已警告他們可能在Maiquetia國際機場被驅逐或拘留。後來,議員自己報告他們被拿走了護照。 「他們沒有告訴我們驅逐的理由,我們也沒有任何證明他們將我們驅逐的文件,」Gonzalez Pons在上述視頻中說。他重申,他得到了國民議會(AN)的正式邀請,「一間國際公認的機構(...)是一間憲法機構」。 Gonzalez Pons指出,這樣的措施「並不是不讓我們進入,而是不讓臨時總統看到委內瑞拉以外的任何人。」 該歐盟議員裁定「當一個國家,獨裁者閉目塞聽,閉門造車,後果會非常嚴重。委內瑞拉自由萬歲!」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委國新聞網
回顧1983年裡根時代的格林納達戰爭

回顧1983年里根時代的格林納達戰爭

今天的委內瑞拉局勢很像當年的格林納達,讓我們來回顧一下1983年里根時代的格林納達戰爭吧。 格林納達位於東加勒比海向風群島的最南端,南距委內瑞拉海岸約160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6℃。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8年被哥倫布「發現」。1650年歸屬法國。1762年被英國占領。17年2月10日根據《巴黎條約》,法國將格轉讓給英國。1779年被法國重新占領。1783年根據《凡爾賽條約》正式確認為英國所有,從此淪為英國殖民地。1974年2月7日宣佈獨立。主要依賴於農業,易受氣候及病蟲害影響。經濟發展為八十年代的動亂和外國軍事幹預所幹擾。九十年代以來,由於國際市場上肉荳蔻價格下跌,經濟受到影響。旅遊業發展較快,成為外匯主要來源。近年來,工業有些發展。 1979年,格林納達發生武裝政變,推翻親美政權, 在外交上傾向於蘇聯和古巴,並在其幫助下修建可供米格戰鬥機起降的國際機場。美國擔心該機場竣工後其加勒比地區的海上交通將受到威脅,一再對格施加壓力。1983年春,格政府總理M.畢曉普赴美談判,試圖改善對美關系。10月13日,格發生軍事政變。19日,畢曉普被殺。 1983年10月25日拂曉,美國武裝部隊總司令、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簽署的代號為「暴怒行動」的進攻格林納達的作戰計畫正式開始實施,美國以應加勒比國家緊急要求和護僑為由,制訂入侵格林納達的"暴怒行動"計畫,美出動地面部隊8000人、海空軍1萬人、飛機230架、航空母艦2艘、其他艦船13艘。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部隊分別從巴巴多斯、格林納達附近海域和國內三個待運點乘直升飛機、運輸機,從南北兩個方向對格林納達實行空降。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為了保護在格林納達聖·喬治大學的幾百名美國學生,為了保護在島上的英國總督保羅·戈德溫·斯庫恩的生命安全和根據原總理畢曉普合法政府的請求及加勒比海7國的緊急要求,美國政府已經出兵格林納達。 然而格林納達僅有陸軍2000人,21~23日,美海軍"獨立"號航母編隊和"關島"號兩棲攻擊艦編隊隱蔽駛抵格島海域,在該島周圍50海里范圍內建立海、空封鎖區。25日拂曉,美軍在格島東北部和西南部同時發起突襲。在東北部,以"關島"號為首的兩棲攻擊艦編隊所載海軍陸戰隊,搭乘直升機和登陸艇上陸,僅2小時便控制珍珠機場,隨後占領其南面的格倫維爾兵營,並派出部分兵力沿格島北岸繞至西岸的大馬爾灣登陸,配合空降小分隊營救被軟禁的英總督保羅·斯庫恩。 在西南部,"獨立"號航母出動A-6、A-7攻擊機對薩林斯角機場實施火力壓制,特種部隊和駐本土及巴巴多斯的第82空降師各2個營先後由大型運輸機運往機場上空傘降和機降,控制機場後分兵兩路向聖喬治推進。其間,攻擊機以猛烈的轟炸和掃射配合地面部隊行動。格軍大部潰散,而正在幫助修建機場的古巴人卻頑強抵抗。26日,美軍攻占格軍要塞弗雷德里克堡,27日攻占軍事要地里奇蒙山監獄。至28日下午,南、北兩路美軍經激烈巷戰占領聖喬治城,戰鬥結束。 此次體現現代作戰樣式的島嶼作戰,是越南戰爭結束後美國進行的一次低強度戰爭。美軍戰前准備僅4~5天,反應快速,發揮海空軍優勢封鎖、控制格林納達的領海和領空;海軍陸戰隊、空降兵和特種作戰部隊登陸和空降後,快速突擊,速戰速決。僅僅經過3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對格林納達的占領。通過這次戰爭,美國以武力拔除了蘇聯在加勒比海地區的一個據點。達到了它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九州萬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