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小小馬戲團

Tag: 小小馬戲團

玩了《小小馬戲團》什麼也沒記住,光笑岔氣了

大家好我是桌遊頑主的航仔。 我對《米寶馬戲團》的初玩印像是非常好的。 那一年我和小光明在西安旅遊,特意去拜訪了西安伯德詭計桌遊吧的代代,他帶著我們玩了剛剛出版中文的《米寶馬戲團》,本來就是出來放鬆,動作類桌遊《米寶馬戲團》剛好也非常合適非常閤家歡樂。 這件事當年還被我用視頻記錄了下來,翻看當時的遊戲場景,真是又搞笑又沙雕。 4年之後,米寶海豚推出了更加輕巧便攜的《小小馬戲團》的中文版,我非常關心兩件事:相比於原版它有什麼變化?體驗上有什麼不同? 先來介紹一下遊戲的背景,《米寶馬戲團》和《小小馬戲團》都是玩家作為馬戲團團長,被分配到各式各樣的雜技演員、雜技道具和野生動物,遊玩過程中伴隨著專用APP的演出音樂開始演出。玩家需要通過搶在別的馬戲團之前完成雜技表演,盡可能滿足每輪多張觀眾卡上的需求,將雜技表演疊放得更高,來獲得更多的掌聲。 作為一款動作歡樂遊戲,規則簡單到1分鍾就可以學會,所以我在這里不想過多贅述,而是先來聊聊我現在手里這款《小小馬戲團》和《米寶馬戲團》的區別。 首先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盒子變小了,價格變低了(廢話)。 從配件上看也是在保留精華的基礎上進行了縮減,比如原版的32張觀眾需求卡變為了25張,但是觀眾依舊如往常一樣重口味,竟讓我們表演那些陰間的姿勢! 74個木製配件也變為了59個,還有一些其他的小變化,比如行動卡沒了卻多了道具卡,姿勢卡沒了卻有了明星成員卡。當然增加代入感的各種有趣的貼紙,以及標志性的量尺都還在,能感覺到《小小馬戲團》在保留精華的前提下儘量通過微調,唯一我覺得比較遺憾的是這一版省略了原版的那些馬戲場硬紙板,但確實它在減少配件的情況下,保持原版足夠的味道。 再來說說遊戲規則上的變化,先說結論:略有調整,體驗不變。 遊戲主機制是沒有變化的,遊戲會進行三輪,每輪你都會招募新的馬戲團成員,打開App在歡快的音樂中手忙腳亂的讓自己面前的演員們擺出各種高難度姿勢,然後來獲得卡牌和高度的分數。 隨著遊戲的進行,表演也將越來越喧嘩熱鬧(難度越來越高),在最後一輪新加入的明星演員和明星動物們都帶有自己的獨門絕技,讓表演更加混亂和有趣。 這一方面,區別是《小小馬戲團》的設置更為簡單直觀,玩家們的設置甚至可以簡化到直接隨機抽張道具卡,來根據上面的提示拿取道具,再加上自己起始的3個小米寶和1個輪子就可以開始玩了。 當滑稽的BGM響起,在2分鍾里面對6種觀眾需求卡上的要求動作,你要盡可能的多去滿足,同時還要盡可能讓自己的擺放高一些,這樣就能夠獲得更多的分數了。 所以雖然相比於原版配件少了,但是這樣的簡單粗暴其實更加符合一款歡樂動作桌遊的上手難度。 第三輪玩家們將不再抽道具卡,而是改抽明星卡。它們有著更沙雕元素和更奇怪的造型任務,玩家們要接受的考驗和爆發出的笑聲也變得更多。 我在和小光明玩這款桌遊前,到了第三輪她看到了里面有個配件是小丑,覺得很有趣,非要村規一下選小丑,我同意後沒想到她手抖症發作,兩層都疊不上去,最後慘遭墊底,她於是仰天長嘆:小丑竟是我自己! 話說回來,《小小馬戲團》好玩在,玩家里一定會有人是個手抖黨,如果小心翼翼地擺放就會錯過快速成就卡的得分,但是擺快了就成為了全場的笑話。但隨著玩家的木製配件越來越多,選擇多了全場便會陷入瘋狂的搭積木模式,管你會不會倒,我一定要當最受歡迎的馬戲團! 再加上恰到好處的專屬App的BGM以及遊戲時長,在各玩家的互相嘲笑中,一次非常成功的暖場聚會及推新就達成了。 當然,如果你預算充足、桌子足夠大,我還是更推薦你玩《米寶馬戲團》,畢竟既然是搭積木還是要儘量有最完整的發揮才是最好的,但如果你只是想找一款動作類的歡樂遊戲,《小小馬戲團》也能夠滿足你的需求,手抖不手抖的無所謂,笑岔氣就完事了。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