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意外

Tag: 意外

【訃告】《遊戲王》作者「高橋和希」在沖繩意外去世,享年60歲。

【訃報】7 月 6 日,日本沖繩縣名護市外海發現一名佩戴有浮潛裝置的男性遺體,經確認為《遊戲王》作者高橋和希。現日本警方正在調查其死因。 來源:Omobi

騎士精神2意外死亡有什麼特點

《騎士精神2(Chivalry 2)》中的意外死亡是遊戲里非常獨特的一個死亡方式,而意外死亡的方式是非常多的,比如被任務中安置的炸彈炸死,而意外死亡的特點就是不計入積分表死亡數據但會中斷連殺的計數。 騎士精神2意外死亡有什麼特點 遊戲中某些意外死亡(如被任務中安置的炸彈炸死)雖然不計入積分表死亡數據但依然會中斷連殺的計數,導致又得重頭再來,得不償失。 來源:3DMGAME

當心入侵!天文學家預測銀河系潛藏著「惡意外星文明」

在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鄉村教師》里,地球作為一顆存在 3C 級文明的星球,卻處在第一旋臂的頂端,也是銀河系中最荒涼的區域。 雖然這是小說中的設定與情節,但以目前人類的認知來看,地球也不過只是渺渺銀河系中的「滄海一粟」。於是,尋找銀河系里中是否還存在外星文明就成了科學家們一直探索的目標。 ▲圖片來自:NASA 不久前,在西班牙維戈大學的 Alberto Caballero 在 arXiv 預印本上刊登的一篇新論文中,有一個大膽的預測:在我們所處的這個銀河系中,很可能潛藏著四個「惡意外星文明」。並且其中有些文明可能在技術上與人類相似,但尚未具備星際旅行的能力。 在 2020 年末,Alberto Caballero 還在 arXiv 預印本上提交過一篇關於「WOW!」信號來源的論文,這一信號是 1977 年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 Big Ear 射電望遠鏡探測到的,信號似乎來自人馬座的方向。 ▲圖片來自:OSURO Alberto Caballero 提到,「WOW!」信號被認為是我們用望遠鏡發現的最佳 SETI 候選無線電信號(SETI 是對所有在搜尋地外文明的團體的統稱,這些組織致力於用射電望遠鏡等先進設備接收從宇宙中傳來的電磁波並從中分析,希望藉此發現外星文明)。 ▲ 圖片來自:OSURO 而在...

《英靈士魂》評測:意外漫長的冒險譚

有著絕佳賣相的銀河惡魔城遊戲《英靈士魂》將於6月2日正式發售,我已關注它許久,並且有幸獲得了提前評測的機會,下面就請跟隨我的視角來了解這款遊戲吧。 英靈士魂丨Souldiers 開發商:Retro Forge 發行商:Dear Villagers 發售日期:2022年6月2日 平台:PS5、PS4、Xbox Series X|S、Xbox One、Switch、PC 屬性:銀河惡魔城、動作 本次評測以Steam版為准 首先我必須誠實地自曝一下進度:我還沒有通關,目前據通關只剩臨門一腳——當然,如果是臨門兩腳我也不會意外,因為這個遊戲的流程太——長——了!完全超出我的預料。我本給他留出15個小時的「檔期」,但迄今為止卻已經玩了25個小時,且不是那種隨便亂逛、而是一直緊追主線的玩,即便如此我才到達「70%完成度」的門檻。不過好在這個階段我已經拿齊了所有特殊能力,所以也當有發表評價的本錢。 好了,以上是第一劑預防針,還有第二劑——職業,由於這個遊戲在初始選擇職業後無法更改,因此三種職業的差異可能會給體驗帶來巨大的差別。我選擇的職業是以近戰為主的斥候,那麼下面就以普通難度下的斥候視角說說我的感受: 首先,這是一個非常硬核的遊戲,難度是比較高的。別看它硬體簡略:你是一個短手短腳的加強版小兵(至少一開始是這樣),但玩起來可一點都不簡略。攻擊僅以X普攻和Y重攻為主(大多情況下這倆沒什麼區別),而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閃避和格擋機制。我一開始完全無法適應擁有長達3秒CD的閃避——這個幾乎最常用的功能被限制了,你不能像我們印象中的一些遊戲那樣瀟灑地在敵人身邊滾來滾去。考慮到敵人極高的攻擊欲望和無硬直的設定,大多數時候你只有一次閃避機會,之後要麼選擇格擋要麼跳開玩回馬槍。 格擋可以擋掉大多數攻擊,是閃避的很好的補充品。但它的使用也有局限性,一般情況下,小兵級別的攻擊隨便擋兩三下也就破防了,之後是漫長的等待恢復流程。讓我感到奇怪的是遊戲把用於彈反的格擋單獨做成了一個按鍵RB(正常格擋是LB),雖然反擊的收益客觀,但較大的失敗成本讓我始終沒有使用欲望。歸根究底,這款遊戲把閃避和格擋兩個要素做成了難度槓杆,讓你必須斟酌它們的使用時機。我花了很長時間才適應這種打法:以閃避為主、格擋為輔,確保它們輪番奏效。 當然,這種體驗也許對遠程職業會有所不同,但對必須沖上去打人的斥候來說是極為危險的。敵人的攻擊都很高(或者說你的血很少),在前期藥水儲備不豐富的前提下,經常會被那些無休止攻擊的小怪打個冷不丁,我甚至一度產生「斥候這個職業不行」的想法。這種簡單又快的戰鬥節奏十分具有復古氣息,我在遊玩時一度產生了某種加強版「fc惡魔城」的即視感。 戰鬥環節中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屬性武器的切換上,在本作中,所有敵人都自帶強/弱屬性,用對方的弱點屬性攻擊是必修課。到了中後期一些多怪之地的大混戰,這種隨時撥弄右搖杆切換屬性的操作就成了一種進階玩法。考慮到羅盤上一共有六種屬性可以切換,有時難免會因此而手忙腳亂。 除了屬性攻擊,本作也有副武器和魔法技能的設定,前者是一類消耗品,諸如空擲斧子、炮台、滾刀片、炸彈等等,和藥水一樣可以隨時補充;後者是一些消耗魔法值的技能,比如RT+X沖鋒、RT+A升龍等等。但我的主觀感受是,我在遊戲中始終找不到它們的地位。是的,我從頭到尾的所有戰鬥幾乎沒有用到過這兩樣東西,前者的傷害難稱可觀,而後者我甚至根本忘了它們的存在。造成這種狀況的一部分原因是相比之下普攻太有效率了,我感覺一些技能還沒有玩兒命跳A的傷害高。這兩者的地位該如何確立,我想會是一個問題。 地圖方面,依我看,這可能是近期最大的銀河城遊戲之一。它是由幾塊極大的復合型的區域和幾塊較小的區域組成的。大區域如金字塔、天空城等都有著三到四個小時遊戲時間的容量,且源於銀河城的經典隱藏要素設定,很多區域在初見時因某種能力短缺而進行了遮蓋,對於嗜好探索的玩家來說,這簡直是進入了天堂。 比如你可能在冒險途中看見地上有一個放大鏡似的東西,或者一個飄在空中的破碎符文,或者一台電扇似的吹風機,一個深不見底的水池,它們對當前的你是沒有意義的,但當你拿到對應的道具(即那五種武器屬性)之後,你就會想起在某某地有這麼個需要解開的謎。這樣的設定存在於遊戲中的每個角落。 單純從關卡設計本身來說,探索過程是足夠豐富的(除了干癟的敵人類型),不僅本身有許多岔路,解謎和隱藏路徑的戲份也十分客觀。除了屬性鑰匙,一部分謎題也與你的副武器有關,比如你發現牆壁上有一個孔洞,你是鑽不進去的,這個時候就得在合適的位置放置一個自動機器人,讓它爬進去幫你開啟。說實話,我被類似的謎題卡過很多次,但沒有「卡死」過,應該說它的解謎難度還算適中吧。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這種極大的地圖也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畢竟遊戲本身的成長是極為緩慢的,你可能逛了三四個小時除了打怪升兩級以外沒有其他的成長,因此有時會帶來一種疲勞感。我在金字塔和雲中城這兩張圖都產生過類似的感覺:希望馬上就可以看到頭。而作為對比,在其他類似遊戲中我總是想著「別那麼快就結束啊」,真個是一邊吃飽了撐得、一邊餓極了暈得。 Boss戰方面,Boss出現的頻率還是比較穩定的。我記不清打了多少場Boss戰,但肯定得有十幾場,而幾乎所有Boss戰都有一個特點:初見懵逼,再見懵逼,三見殺掉半血,四見或五見過——一般來說是這樣,也有個別Boss卡了我十多遍才過。總體而言Boss戰的規律性比較強,只是需要一些靈敏的判斷和操作反應,比如「黑暗之」系列的Boss只要不貪刀都不難。 提到成長,遊戲中提供了天賦和裝備選項,不過要我說天賦除了提升攜帶血瓶上限和多件裝備外也實在沒什麼大用,是一些普通技能的補全和單純的消耗或強化。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裝備,由於本作中屬性的地位太過於重要,所以裝備也跟著屬性走,遇見什麼棘手的怪或圖,就切換成對應的裝備種類。拆換裝備是沒有限制的,你可以喝血的時候切回加治療效果的裝備、近戰的時候再裝上刺殼。 盡早給基礎武器升級能獲得很大的收益。我在前期往往感嘆資金不足,而到了後期發現真正難拿的是升級武器用的石頭。其實我很喜歡在這種遊戲中有一個像模像樣的主城,在這里接取獵殺怪物的支線任務並前往各地完成。但這里我做任務的過程卻比較痛苦,因為本作通篇都是「弱指引」,任務文本也是如此,它讓你去獵殺一種怪物,告訴你怪物在哪張圖,但是不告訴也不標注具體位置,小圖還好,大的復合圖真的很難受,為了找到那個怪物,你不得不把整張圖再趟一遍,我自己甚至有一次趟到一半發現記不得哪走過哪沒走過。 除了弱指引帶來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細節上也有可商榷的地方。比如「關門」——在進入第二張復合圖金字塔後,直到破關之前你是不能回去的,因此你也失去了強化武器和防具的機會;類似的情況還有後面的一場二連Boss戰,同樣在擊敗它們之前是不能回去的,而這里雖然設置了一個商店可供補給,但問題是我來到這的時候剛好吃光了身上的藥、也沒有錢了,最後我只能在零補給的情況下生生熬了過去。我覺得這兩種情況是不合理的,等於被動且隨機地抬高了難度。 然後是bug問題,我不知道是不是版本原因,我玩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Bug,其中不乏比較惡劣的類型。比如水下實驗室里有一個環節是拿2級門禁卡,我到了那殺了怪物以後發現拿不了,我以為是別的地方有通路又四處尋了半個小時,結果它就是出bug了!重新讀檔以後就可以拿了;還比如火神廟里有一場戰鬥打飛行怪,那傢伙跳幀移動,我根本打不著(打在建模上沒反應);還比如具有「顯示敵人血量和弱點」特性的飾品,你裝備一個是有效的,但如果同時裝備兩個都具有此特性的飾品反而就不顯示了(這是什麼原理);還比如技能列表更新後無法查看新技能(你選不到它身上),也是重新讀檔後恢復。這些問題在我不算太長的體驗過程中時隱時現,應該說還是比較影響體驗的,尤其是門禁卡的那一次,讓我對之後的卡關有了「是否遊戲又出bug」的疑慮。 A9VG體驗總結 礙於前面的兩劑預防針,我只能給它打出一個臨時分數,留待日後更新。可以肯定的是:遊戲是好遊戲,不然沒法讓我上趕著花費了20多個小時且仍然對後面的內容抱有期待。另一方面,我也有一種預感:它還將上線一些修正檔以修改、完善細節,屆時會迎來更好的狀態。 最後,我還要給所有不懼艱險准備進入這個世界的玩家一句忠告:踏踏實實地玩弓箭手!別選斥候! A9VG為《英靈士魂》評分:7.5/10,完整評分如下: 來源:電玩部落

《團團奇米莫》先導片上線,治癒系地獄喜劇上演最意外反差萌

近日,全新原創TV動畫《團團奇米莫》發布了第一集預告先導片,為即將於今年7月播出的動畫正片預熱。 據了解,《團團奇米莫(chimimo)》這個名字源自日語「魑魅魍魎(chimimouryou)」的諧音,顯然又是一部妖怪題材作品。從前期宣傳看來,這部動畫也確實以地獄、妖怪為主題,講述來自地獄的使者「地獄先生」與12隻「魑魅魍魎」企圖將人類世界變成地獄的故事…… 但從先導片來看,無論是軟萌可愛的角色形象、清新粉嫩的水彩畫風,還是搞笑溫馨的日常系劇情,都與地獄一貫給人的黑暗恐怖印象截然相反。可怕的「魑魅魍魎」被設計成呆萌趣稚的白團子形象,貌似大BOSS的地獄先生更是「帥不夠3秒」,一出場就被人類輕松制服。巨大的反差一下就抓住了觀眾們的興趣,不少評論稱「太有趣了」「心疼地獄先生1秒」,更有粉絲直呼「不夠看」「快出下一集」! 如果說這種對可怕題材的萌化處理屬於「大題小作」,動畫在劇情設置中又巧妙地融入了不少「小題大作」。例如將斷網、啤酒不夠冰、紙巾混入洗衣機等生活中的小煩惱都用「地獄」來詮釋,既接地氣得讓人會心一笑,又給我們平平無奇的日常生活賦予了足夠的戲劇性,種種出人意料的歐·亨利式發展令人回味無窮。 這種對對傳統印象的改寫與顛覆,可能正是本作的最大賣點。而另一大賣點則是本作的「頂流」配置。據了解,這部動畫由日本超人氣插畫師卡娜赫拉擔任角色原畫,出品過《哆啦A夢》、《蠟筆小新》等國民IP的新銳動畫製作,更集結了神月柚莉愛、加隈亞衣、能登麻美子和諏訪部順一等眾多知名聲優。強強聯手大牌雲集,讓人不禁對這部動畫充滿期待! 實際上,近幾年爆紅的動漫作品中,治癒系一直占據重要位置,可見當前動漫市場雖然各類題材遍地開花,但觀眾依然願意為治癒系買帳。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家對溫暖和美好的事物始終抱有期待,搞笑+治癒更是永恆的王道! 據悉,《團團奇米莫》正片將於7月8日凌晨在嗶哩嗶哩首播。 來源:動漫之家

伊格利亞戰記挑戰難度怎麼開局

《伊格利亞戰記》中除開不使用一鍵恢復,挑戰難度進行開局遊戲的時候,可以在前期滅掉同陣營的一到兩家吸收人員,然後欺負弱小保持回合金在2W左右,最後過20,30回合之後基本上就可以結束了。 挑戰難度開局攻略   前期滅掉同陣營的一到兩家吸收人員,然後欺負弱小保持回合金在2W左右,在之後就要用遠交近攻和sl來壓制勢力較大的。電腦會有幾個強勢期40-80T這個時候因為玩家不能把每一個英雄配備相應的強勢裝備,所以接不了幾波攻擊。第二個強勢期就是在120T,這個時候如果沒有10級2級兵會很難打。一定要注意外交不要同時面對3個敵人,前期注意城防和城市數量,兵營一定要快速的容納20人。   但是如果抗過這兩個時期之後就比較簡單了,尤其是高級兵出來之後,高級兵出來基本上回合金都是付的,但是每下一座城會有一筆錢,這個錢只要不亂花剛好可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這樣大致的策略就出來了,   1、遊戲開始注重城防和收索,並破壞同陣營的城市,並將部分兵種升至2-3級。   2、遊戲過20、30回合之後基本上兵營就落後了。所以軟柿子盡量在30回合之後捏完。這之後就開始同盟一些能同盟的,把不能同盟的鄰居全部搞死。   3、40T—60T,可以秘境搞裝備,玩家首套陣容因裝備成型具備一定的戰鬥力,這個時候會有一定的優勢,但優勢期很短,直至出現大迷宮秘境的時候,如果不能滿足這個要求而且有2個以上的鄰居敵人這把基本上沒了。 來源:3DMGAME

女武神回血 《艾爾登法環》BUG意外提高遊戲難度

FromSoftware的《艾爾登法環》在2022年掀起了一陣熱潮,其超高遊戲難度反而讓很多樂於挑戰自我的玩家心嚮往之。雖然開發者在各個版本修正檔中小心翼翼地調整BOSS難度和遊戲平衡,但有時候總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 在《艾爾登法環》里經常對其他玩家施以援手的單挑哥「Let Me Solo Her」反饋表示,這款遊戲在升級最新版本之後出現了一個導致難度提升的bug,一旦玩家召喚其他玩家協助之後,會立即觸發瑪蓮妮亞的回血。 按照常規流程,瑪蓮妮亞只有在擊中玩家的時候才會回血,但在這個bug觸發的情況下,一旦有其他玩家被召喚,瑪蓮妮亞也會回血。不知道廠商會不會推出熱修復修正檔來解決這個問題。 《艾爾登法環》現已登陸PC、PS4、PS5、Xbox One和Xbox Series X/S平台。 來源:3DMGAME

午夜捉鬼人找鬼階段怎麼完成

《午夜捉鬼人》中玩家在進行遊戲的時候,需要在午夜之前殺掉四個鬼,要不然在後期就會以失敗告終,而且在午夜之前的找鬼階段,需要有隊友帶上雷達,測聲器和吸塵器以及C4即可。 找鬼階段完成方法分享   午夜之前的找鬼階段,人隊里必須帶著雷達、測聲器和吸塵器,還剩一個欄位推薦帶探路器或者是C4,這點大家玩的時候可以自己隊內語音調配。   更理想的情況是有個人帶著妙具師天賦,同時帶雷達和測聲器,這樣不但溝通上不會出現問題,還可以多個欄位同時裝上探路器和C4。   武器的話基本就是大炮、魚叉、大狙。   找鬼階段4人抱團走,雷達、測聲器帶路+報點,找到點位以後大炮和近戰開始一個個打試哪一個是鬼,魚叉和大狙旁邊待命,鬼找出來魚叉插中,4人一頓亂射鬼就死了。   然後吸塵器上去給鬼屍體吸了。出現意外魚叉沒插中讓鬼跑了,讓帶輕盈天賦和探路器的人去追,有探路器基本不可能追丟。   C4的用處是找到鬼點以後東西太多-個個試太費時間,直接C4清出來,節約時間。 來源:3DMGAME

蘋果新Mac mini意外泄露:或首發M2

今天,有開發者在Studio Display最新的iOS 15.4系統固件中,發現了"Macmini10,1"的內容,與目前的Mac mini都不匹配,顯然是一款新品,距離我們也不遠了。 根據此前的消息,新Mac mini將是首批搭載蘋果M2處理器的設備之一,有望在今年6月6日的WWDC上亮相。 據悉,M2處理器代號Staten,以A15 Bionic為基礎,CPU採用4大4小8核架構,GPU則從M1的7-8核升級到10核,性能更強大。 此外,有消息稱M2處理器將不會採用台積電的3nm工藝,而是採用4nm工藝,相比目前M1系列的5nm工藝能效更好一些,有助於提高Mac電腦的續航能力。 來源:快科技

《艾爾登法環》薩米爾彎刀使用心得分享

《艾爾登法環》中的薩米爾彎刀是遊戲里很不錯的一把曲劍武器,想要獲得的話只需要去雪山的一個墓地那里刷boss就行了,這把武器主要是帥氣,還有戰技幾乎可以讓人必冰凍,用起來還是很不錯的。 薩米爾彎刀使用心得分享 薩米爾彎刀的戰技薩米爾冰風暴用出來就是將武器刺入地面,圍繞自身發起冰風暴,幾乎必出冰凍,造成共2317傷害。此戰技意外的幾乎不吃任何補正(除了武器強化) 用出來主要是帥氣,冰風暴范圍也不算小。 來源:3DMGAME

Uzi回應重返賽場:能打比賽很開心並不在意外界評價

《英雄聯盟》LPL常規賽BLG vs V5的第三局中Uzi再度替補上場,很可惜沒有拿下比賽。賽後Uzi微博發長文回應重返賽場,表示自己能回到賽場打比賽很開心,並不在意外界評價,自己會和隊伍盡快調整磨合,希望大家多一點寬容,謝謝支持。 原文如下: 今晚和兄弟們說幾句,首先這次復出能夠回到賽場去打比賽本身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目前外面對我的評價不是我最關心的,作為職業選手我最關心的還是賽場和成績。 其實一直以來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復雜,電子競技的世界有時候很單純,我想要有好的表現,隊伍當然也一樣,抱歉讓大家久等了,我們一起在努力嘗試突破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困境,留給我們的時間確實不多了,我和隊伍會抓緊時間調整,也請給我的隊友們多一點寬容,我和大家是一個整體,榮辱與共。 我真得非常感激有那麼多人關心我,但我也更希望大家同時也關注比賽本身,希望大家都能從電子競技中里獲得正向的能量,獲得快樂,而不是其他什麼不開心的事情,真的很感謝那麼多的關心,謝謝你們一直為簡自豪加油。謝謝謝謝! 評論區中眾多在役、退役的選手及解說紛紛前來為Uzi加油鼓勵,包括冷少、微笑、草莓、Rita、瞳夕、Xinyi、Langx等人。 來源:遊俠網
酷睿i9-11900K能挖礦了 性能堪比RTX 2060顯卡?不靠譜

Intel物理封殺12代酷睿AVX512:大核架構與至強共享的意外而已

Intel的12代酷睿最近因為AVX512指令集的問題備受爭議,現在Intel決定徹底封殺AVX512,,以後主板廠商也無法通過BIOS來啟用這個功能了。 AVX512是Intel最新的AVX適量擴展指令集,可以大幅提升浮點性能,這一版指令集首發於2013年,主要是給至強處理器用的。 至於消費級酷睿處理器上,AVX512的支持是時有時無,14nm節點的8代、9代酷睿不支持,10nm節點的移動版10代、11代酷睿支持,14nm的11代酷睿桌面版又支持了。 在12代酷睿上,Intel官方沒明確說支持,但實際上禁用E核之後,性能核P核就可以支持AVX512,之前Intel通過BIOS升級的手段禁用了,後來主板廠商破解限制,恢復AVX512支持。 現在Intel的決定是啟用物理級別的熔斷器,直接封殺AVX512支持,因為Intel的態度很明確,AVX512最初也是給至強設計的,不是給消費級用戶准備的。 12代酷睿為何能支持AVX512?原因也很簡單,因為12代酷睿的大核架構Golden Cove也是跟同代至強Sapphire Rapids SP共享的,所以會支持AVX512。 此前的10代、11代酷睿能支持AVX512其實也是這個原因,IceLake處理器的內核Sunny Cove也是同代至強所用的。 問題在於Intel並沒有封殺10代、11代酷睿的AVX512指令集,但對12代酷睿的AVX512支持就下狠手了,官方沒有解釋這個的原因,猜測可能跟大小核異構有關,E核是不支持AVX512的。 來源:快科技

《艾爾登法環》1小時刷30萬盧恩地點分享

在《艾爾登法環》中,錢永遠是不可缺少的東西,不光可以在商店購買裝備,還可以用來升級。不過【魂系列】的惡趣味就是死了之後會清空自身的錢,復活後去死的地方拾取後才會重新獲得,但中途有意外的話,那麼就會永久失去錢,所以也被玩家們稱作為「負擔」。下面就將帶來《艾爾登法環》1小時刷30萬盧恩地點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小時刷30萬盧恩地點分享 這個地方有點難,因為被怪摸到一下直接暴斃。我的建議是拿大劍潛行然後砍4刀後期2-3刀就那秒。不過一旦沒連起來就會被怪秒掉。十分危險。 來源:3DMGAME

老師開學後意外發現忘發寒假作業:網友出「狠招」

寒假結束了,學生們都回到了校園,也該交寒假作業了。只聽說過學生忘記做作業的,沒聽說過老師忘了布置作業的。但在浙江,真就發生了這麼哭笑不得的事。 ...

神谷英樹談科樂美進軍NFT:毫不意外 聞到錢他就來了

此前,科樂美宣布將把NFT引入到遊戲領域,而現在白金工作室的遊戲製作人神谷英樹對這一決定表達了不滿。 白金工作室高管稻葉敦志和神谷英樹在接受VGC采訪時表示,他們沒有考慮將NFT引入到遊戲領域,並且針對科樂美的NFT計劃,神谷英樹毫不留情地說道:「一點都不意外。如果聞到了金錢的味道,科樂美馬上就會出現!」 他還補充說道:「老實說,我對這個領域一點都不感興趣。我想稻葉先生剛才說的話很能引起我的共鳴,因為我從內心認為自己是一個用戶,而不是一個商人。目前它對用戶沒有任何好處。在未來,如果它以一種對用戶有積極影響的方式擴展,那麼我可能會開始對他們用它做什麼感興趣。但我現在還沒看到。」 NFT是獨一無二的數字商品,傳統貨幣被認為是可替代的,這意味著一張5塊的紙幣可以替代另一張,而NFT的整體理念是,它們是獨一無二的數字項目,科樂美渴望參與其中可能並不令人意外。 來源:3DMGAME

控制論的意外發現:藝術與電子遊戲

首先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幅1968年的拼貼,當修女聽到「Yes, my child.」時,她會知道告解室中不是神父而是一個頭頂光環的笨重機器嗎?如果知道的話,她會覺得這是對上帝的褻瀆嗎?她會想到人造機器和上帝造人之間的聯系嗎?這麼想下去的話,拼貼多少帶著些諷刺宗教的意味。 又或許圖中的挑釁意味並沒有那麼濃厚,相反作者可能更多在暢想機器可能具有的智能。尤其考慮到拼貼展出的情景:一場1968年8月2日在倫敦開幕的展覽Cybernetic Serendipity——the computer and the art。 一、意外發現的控制論珍奇 在那個計算機螢幕和繪圖機還只能輸出黑白圖像的年代,英國當代藝術協會的策展人賈西亞·賴卡特(Jasia Reichardt)敏銳的察覺到計算機對藝術產生的影響。於是她籌備策劃了展覽Cybernetic Serendipity,中文譯作「控制論的意外發現」。其中Serendipity意為「意外發現珍奇的才能」,由十八世紀英國作家Horace Walpole 創造,源於他讀過的寓言《Serendipi的三個王子》。 這是一個關於三個錫蘭國王子的探險故事,他們在路上並未刻意尋找卻意外獲得了極其珍貴的寶物。賈西亞選擇該詞語作為展覽名稱,連同其背後的寓言恰好是控制論產生及發展過程的隱喻。 控制論學科由諾伯特·維納創立於1948年,脫胎於他在二戰期間為美國軍方開發的對空火炮自動控制系統,與同年發表的資訊理論共同奠定了信息技術的理論基礎。兩年後,第一台商用電子計算機投入市場。直至1964年,市面上最先進的電腦是IBM研發的System/360系列,每台售價在250~300萬美元之間。雖然System/360系列的記憶體只有8MB,卻在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控制論與早期計算機發展關系密切,然而這門學科卻不止於此:控制論學家們發現了動物神經信號和電子電路在信息傳遞層面的共性,並以此消融兩者的界限,英國的控制論學家更是著力研究機器智能和人類大腦之間的關系。控制論表面上看是關於自動化、機器智能的技術科學,但本質是一種關於生活在人機共存世界的認識論與方法論。那麼,在這樣的世界中,最能體現人類直覺與想像力的藝術創作將會怎樣? 正像展覽的副標題the computer and the art所示,展覽內容包括當時計算機與藝術所有可能的交叉領域,並將其劃分為三大類: 以計算機為創作工具的藝術控制論機器本身作為一種藝術裝置對計算機歷史和其技術環境有參照意義的發明 可以看出,展覽展出的並非傳統的觀賞性藝術,而最令當時的觀眾迷惑的是,他們無法分辨這些藝術品是來自藝術家、工程師,還是控制論學家。 二、計算機,藝術創作的新工具 第一個類別可能是展覽中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將計算機作為一種新工具,創作已知的藝術形式。新的媒介改變了創作方法,以繪畫為例,相比於動動手指就能在電容屏上畫出靈動線條的當代人來說,當年的藝術創作方式可謂相當硬核——日本團體Computer Technique Group描述了使用計算機創作圖像的方法: 1.編寫一個電腦程式; 2.安裝並確保計算機自動運行程序; 3.用穿孔帶給計算機輸入的信息; 4.經過程序控制的繪圖機器轉變成圖形。 那麼這樣復雜的過程產出了什麼樣的作品呢?一個地獄笑話級別的簡單圖像:《射擊甘迺迪》(Shot Kennedy),由耳部(中彈部位?)發出的射線組成的甘迺迪總統肖像。 展覽中利用各種不同方式自動生成圖像的作品還有很多,例如利用簡單的鍾擺機械原理繪制復雜重復圖形的《雙擺諧振繪圖器》(The pendulum-harmonograpgh:a drawing machine),Ivan Moscovich。以及D.P.Henry的《繪畫計算機》(The Henry...

《真人快打12》開發商偽裝意外 故意泄露遊戲存在

NetherRealm工作室一名製作人近日無意泄露了《真人快打12(Mortal Kombat 12)》的存在,不過這也有可能是故意泄露的。 Jonathan Andersen是《真人快打》系列的開發商,工作室NetherRealm一個高級製作經理,他於當地時間本周四在推特上展示了一個他自己桌子的照片。 照片中《真人快打》《真人快打2》和《不義聯盟2》的列印出來的原畫放在他的桌子上。然而在照片的一角是他的顯示器,上面展示了一個文件,文件名是MK12_Mast…。雖然文件名不全,但顯然和《真人快打12》有關。 不過Andersen十分鍾後就刪除了這一照片,看起來原因是他曝光了NetherRealm正在開發未公布的《真人快打12》。不過玩家們覺得他這是故意的,然後偽裝成了一個意外。 因為顯示器上還展示了一封郵件,其中提到了一段不應該被分享的視頻,稱「我們的粉絲急切地在網際網路上搜索《真人快打》的任何蛛絲馬跡」信息,並補充道:「對這些材料要格外小心。」 遊戲記者Jeff Grubb去年8月時就爆料NetherRealm正在開發《真人快打12》,暗示這家開發商將其優先於其DC超級英雄系列《不義聯盟》,因為其與母公司WB Games的未來存在不確定性。 昨天有媒體報導稱,華納旗下的電影工作室新線影業正在開發《真人快打》真人電影續集,2021年的《真人快打》電影全球票房8400萬美元,超過了華納預期。 來源:遊俠網

再持球拍全身酸痛 意外入手的3060

前天Jimmy時隔十年以上打一場羽毛球,由於長期缺乏運動,結果第二天右臂就非常酸疼,然後小腿甚至腹部也都有這種酸痛。最酸痛的時候,我都沒法順利地打字,到了大學結束後自己的在運動上的時間就愈發減少了,一來呆在電腦前的時間大幅增加,二來就沒什麼運動的動力。這次因為是朋友邀請我打,正好也有空於是就去了,拿到球拍後自己也找回點自己的過去打球的感覺。以後還是要多鍛鍊鍛鍊。 上周5900x的PC已經到家了,因為無顯卡過渡機所以沒有顯卡,於是就不得不拆機將自己GTX970給安裝到新機上點亮一下試試,但這幾天還是在用老機在用,等正式過年了再換機。不過最近年會上有大家抽到了MSI的RTX3060 12G DDR6,所以我費了一些口舌還價到了4200入手了。鬼知道這顯卡會什麼時候降價呢?還是落地為安吧!但最近我也沒有特別想要玩的遊戲,其實這塊顯卡給我多多少少有點浪費,要不我去steam和epic上再搞點遊戲來體驗體驗。其實這卡我還是算給自己買了一個春季禮物吧! 然後最近AMD和nvdia都發布了新的入門顯卡,RX6500和RTX3050,官方售價都是2K不到點,但這性能就一言難盡的而且你基本上也不太能搶到原價卡,反正自從有了「挖礦」後這顯卡就名不副實了,是算卡不是顯卡。 來源:和邪社

《迷走深空:碎艦師》直接用手拆卸方法介紹

《迷走深空:碎艦師》中玩家作為一個人類的角色存在遊戲中,拿取工具可以用手,拆分東西也可以用手,而且用手拆分東西是最方便的方法,只需要按住Z鍵或者按住X鍵就可以伸出手抓住東西拆掉。 直接用手拆卸方法介紹 雙手 沒錯,你是個人類,所以你有一雙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不知道為什麼,遊戲教程里完全沒提手的事情。你的雙手可以牢牢抓住物品,可以搭配抓鉤槍的很多特性使用 穩定身體 按住 Z 就會伸出左手,按住 X 就會伸出右手。如果范圍內有物體,手就會自動把它抓牢。 如果你的抓鉤槍的蓄力推動是升級的,建議在使用時先抓牢,不然自己可能會被反向發射出去。 緩沖減速 伸出手可以緩沖高速撞擊。你可以瞄向一個遠距離物體使用抓鉤槍把自己高速拉過去,然後伸出雙手來確保安全停止。 如上圖,左下角顯示速度已達 20m/s,但是雙手緩沖仍能確保無傷撞擊。 安全拆卸 嘛,凡是個 3d 遊戲都得有點物理 bug。。。這款遊戲也不例外。因為抓鉤槍物理和準星位置等等原因,有的時候把物品拆下來的一瞬間會讓它高速發射出去。要是燃料罐,那就很感人了。 有一種方法可以基本確保安全拆卸物品。先用左手按在要拆的東西上,再用抓鉤槍去把它拆下來。這麼拆下來的物體幾乎不會亂飛。 帶電的東西別這麼搞,你會被滋滋滋滋滋滋滋滋滋滋滋滋滋滋滋 來源:3DMGAME

玩家意外發現《最後的生還者2》PS4版可通過設置解除30幀上限

YouTube頻道「NX Gamer」在今天發布了一段關於《最後生還者2》的視頻,其中我們可以看到通過一些特殊設置遊戲可以突破30幀上限。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游俠網】《最後生還者2》幀數鎖定解除 據悉,這個發現源自Neogaf論壇會員On Demand,他在遊戲的顯示設置界面將其初始化後,意外發現遊戲開始以不鎖幀數的模式運行。NX Gamer看到此消息後,發布了自己測試的結果。 視頻顯示在完成設置後,PS4與PS4 Pro上的運行能夠一直保持高於30幀的狀態,其中PS4在多數情況下能比PS4 Pro更為流暢,原因是Pro版是在更高解析度下運行,這個結論與遊戲剛出那段時間的多數對比視頻基本一致。 <p<span視頻截圖: 來源:遊俠網
加速購買EUV光刻機 外媒 三星尋求加快5nm及3nm芯片製程工藝研發

全球半導體產能再遭意外:超強台風席捲東南亞 工廠停工

全球半導體產能緊張持續一年多了,現在又時不時遇到意外——這次不是工廠起火,而是東南亞晶片封測工廠,由於遭遇台風襲擊,強降雨導致多個工廠停工。 據科創板日報報導,上周四,超級台風「雷伊」(Rai)登陸菲律賓,並在東南亞地區帶來超強降雨。上周末,馬來西亞半島出現洪水,並影響了當地的港口和工廠運營。 據菲律賓官員稱,「雷伊」台風沿途造成208人死亡,超過44萬菲律賓人因台風而流離失所,菲律賓多地電力系統遭毀壞,約100萬人受到影響。 這一台風使得馬來西亞半島周末出現暴雨,洪水導致數萬人流離失所,道路關閉,航運中斷。馬來西亞環境和水利部秘書長Zaini Ujang說,12月17日到18日兩天內的暴雨達到了平時一個月的降雨量。到周日(19日),降雨才逐步減弱,洪水也開始退去。 馬來西亞當局周六表示,在洪水影響下,東南亞第二大港口巴生港(PORT KLANG)的運營嚴重中斷。由於入口道路受損,許多工作人員無法上班,未來數天貨物交付及船隻靠泊將會延誤。 不少在馬來西亞的工廠也受到洪水的影響。 本周一,荷蘭晶片封裝設備供應商BE Semiconductor(BESI)表示,由於馬來西亞洪災影響了其在當地的主要生產設施,該公司下調了第四季度收入預期。 BE Semiconductor表示,暴雨影響了其在馬來西亞沙阿拉姆(Shah Alam)的主要生產設施,導致價值約25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79億元)的產品的組裝工作暫停。 該集團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初步估計,修復或復制那些受影響的系統所需的材料和勞動力相關的一次性成本在400萬至600萬歐元之間,將計入第四季度收益。」 BE Semiconductor表示,預計維修受影響的建築和生產相關設備的成本預計不會超過200萬歐元。該公司目前預計第四季度收入將比第三季度下降15-20%左右,而此前的預期為下降5-15%。 但BESI表示,預計第四季度訂單價值將達到1.8-1.9億歐元左右,高於去年第四季度的1.573億歐元。 來源:快科技

《天命奇御2》虎咬金刀獲得方法介紹

《天命奇御2》中的虎咬金刀是遊戲里非常好用的獨特武器,可以在桑田村里面獲得,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虎咬金刀的具體獲得方法是什麼,其實想要獲得虎咬金刀只需要去桑田村做虎之道就可以了,更多如下。 虎咬金刀獲得方法介紹 虎咬金刀想要獲得只需要在桑田村做虎之道任務就行了,俠之道任務後,對話桑田村入口義勇團團員(觸發任務) 然後意外發生,擊敗嚴恆,就可以獲得獎勵虎咬金刀,金錢 來源:3DMGAME
安卓手機可以用AirPods Pro嗎?實測告訴你答案

女子喝藥意外把一隻AirPod咽下去:胃里的聲音被錄下來了

喝藥時,如果一手拿著藥,一手拿著其它東西,保不齊你會誤吞。來自美國波士頓的@iamcarliiib 就經歷了類似遭遇,她居然將一隻AirPod耳機吞服下去。 女子表示,當時她那隻手上是布洛芬,結果腦子懵了,居然把耳機咽了下去。 有趣的是,女子表示自己嘗試和朋友打電話,居然那隻在胃里的耳機依然保持著連接,於是語音備忘錄里也存留了一些胃里翻江倒海的聲音。 據悉,女子已經去醫院拍了X光,但她尚未透露最終如何解決,是動手術還是自然排泄將耳機拉出。由於AirPods中自帶電池,長期在胃里並不是好事,即便做手術,也需要小心謹慎。 來源:快科技

《GT賽車7》兩段宣傳片意外泄露:介紹賽車改裝和賽道

索尼PS獨占賽車大作《GT賽車7》將於2022年3月4日登陸PS4和PS5平台,索尼最近一直在陸續公布一系列幕後製作的宣傳片,在該系列的每一個宣傳片中,《GT賽車》之父山內一典都會講述遊戲製作的一個方面。 而現在,營銷公司Solutions 2 GO的拉丁美洲分部意外泄露了兩段全新的《GT賽車7》幕後製作宣傳片(這兩個視頻已經被刪除),這兩段視頻分別聚焦於遊戲的賽車改裝和賽車賽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游俠網】《GT賽車7》幕後製作宣傳片:賽車改裝 我們看到,與《GT賽車Sport》不同的是,玩家在《GT賽車7》中可以自定義各種賽車部件——從引擎、懸架、剎車到增壓器等等。《GT賽車7》很顯然將會包含該系列中數量最為龐大的改車部件。 【游俠網】《GT賽車7》幕後製作宣傳片:賽道 賽道方面,山內一典並未詳細描述所有不同的賽道(盡管他確認自己最喜歡的是紐博格林賽道)。不過,他還是描述了他們掃描賽道的過程,以及對於他們來說,這些賽道是多麼的具體真實。此外,我們還在預告片中看到了一些賽車的回歸,比如Ferrari La Ferrari、Aston Martin One-77和Aston Martin Vulcan。 來源:遊俠網

《戰地2042》裝備界面意外泄露 僅只有22把武器

《戰地2042(Battlefield 2042)》在上個月的Beta測試中令不少玩家對此十分失望,層出不窮的Bug和一些不完整的功能都不能令人滿意。而遊戲即將在本月19日正式發售,今天Xbox平台已經開啟了預載。而有玩家表示在預載時意外進入的遊戲界面,並曝光了裝備界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Reddit用戶Aaron Frogger預載時意外進入了遊戲界面。從他發布的裝備界面截圖來看,本作中應該只有22把槍,包含4把沖鋒槍、4把自動步槍、2把機槍、3把狙擊槍等。可以說是系列擁有最少武器的一作了,不確定官方會不會將後續加入的新武器作為通行證內容。雖然這作中搞得武器非常少,但在門戶模式中玩家應該可以使用前作中的武器,那麼數量將非常之多。 《戰地2042》Xbox Series X|S、Xbox One玩家現已可以開始預載,PS4、PS5平台將於11月10日凌晨0點開放預載《戰地2042》,而PC版將於同日下午6點開放預載。 EA官方早前確認EA Play會員以及Xbox Game Pass會員從11月12日起可以免費試玩10小時的《戰地2042》,同時EA Play Pro會員將獲得本作終極版以及相關的所有獎勵,包括從11月12日起搶先體驗完整遊戲。 來源:遊俠網

片場意外槍擊事故引發好萊塢道具組集體反思

知名影人亞歷克·鮑德溫拍攝西部片《Rust》時發生槍擊事故,導致一人死亡一人受傷,震撼業界。盡管具體細節尚待調查,行業人士表示拍槍戰戲發生實彈事故是以下因素交織的結果:預算不足,工作人員缺乏經驗或過勞,不遵守規章制度。 「整個道具界只有一百到兩百名槍械員,這是最嚴重的事故,是行業之恥」,Merrick是IATSE第44地方分會道具組前主席。報導指該片為降低成本,未雇傭工會成員,道具部門交由外州非工會成員負責。 「演員對道具部門寄予重託,特別是槍械員與煙火師,這兩樣東西最容易導致傷亡事故」,Merrick稱,「我們有周密的規章制度,首先要做到片場禁止出現實彈,包括供演員休息的房車。槍械員一遍又一遍地檢查拍攝所用彈藥,與導演、演員、攝影部門共同努力,封鎖整個拍戲現場。」 自93年李國豪事件後,人們對拍攝現場槍枝安全問題極為關注,第一副導演會在每一場戲拍攝之前頻繁介入,檢查槍枝安全。道具師工會成員要學習基礎安全課程,課上教授槍械安全常識與操作守則。 「訓練有素的槍械員會以身作則教導大家遵守火器操作三項准則,一、一概視為上膛待發;二、槍口不指人;三、不要把手指放在扳機上,除非你百分之百確定要開槍」;「拍攝現場不會使用實彈拍攝,影片會用各種手段欺騙觀眾,使大家以為有實彈待發,早在計算機特效出現之前好萊塢就是這麼做的。」 Merrick表示演員拍戲時不會用槍瞄準對手發射,而是指向某個安全角度以防萬一。而且,演員在拍槍戰鏡頭時,按慣例會用一支道具槍完成絕大部分鏡頭,道具槍不具備發射能力,除非大動干戈進行改造。 需要開火時,導演會暫停拍攝,槍械員上前收回道具槍,遞給演員一把裝有空包彈的真槍,然後拍射擊鏡頭;拍完槍械員立即回收槍枝並換上道具槍。道具管理專家Michael Corrie解釋說,「這項安全程序由來已久,槍枝處於嚴格管控之下,不會有意外發生。」 Corrie認為,《Rust》片場出現意外只能解釋為這些規定被拋棄了。無論是Merrick還是Corrie,均認為鮑德溫在開槍前無需檢查手中槍械:「演員的注意力集中在對白與情感表達上,怎樣站位,怎樣與對手互動,演員滿腦子都是這些,他們不關心布景板會不會倒,手里的槍會不會響。」 「鮑德溫不會去檢查槍里有沒有子彈,那是槍械師的責任」,Corrie猜測某位副導演從小推車上拿起一把槍,未作任何檢查就交給鮑德溫並宣稱它是安全的——最後以一死一傷的代價證實這把槍能奪人性命。 來源:cnBeta

報導稱亞歷克·鮑德溫在《Rust》片場使用道具槍時意外走火 導致攝像師死亡

據CNET報導,當地時間周四,美國演員亞歷克·鮑德溫(Alec Baldwin)在新墨西哥州拍攝西部片《銹爛》(Rust,暫譯)時使用道具槍開槍,但該槍枝卻意外走火,並導致攝影師哈莉娜·哈欽斯(Halyna Hutchins)死亡,導演喬爾·蘇扎(Joel Souza)受傷。 據聖達菲縣警長辦公室稱,Halyna Hutchins和導演Joel Souza 「在亞歷克·鮑德溫發射道具槍枝時被擊中」。 Hutchins在被直升機送往阿爾布開克的新墨西哥大學醫院後死亡。Souza受傷後被救護車送往聖達菲的克里斯托斯-聖文森特地區醫療中心,他正在那里接受治療。據該辦公室稱,目前還沒有與該事件有關的逮捕或指控。該事件仍在進行「公開和積極」的調查。 另據《Variety》報導,國際電影攝影師協會600分會主席John Lindley和執行董事Rebecca Rhine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今天晚上收到了一個毀滅性的消息,我們的成員之一——Halyna Hutchins,在新墨西哥州的一部名為《Rust》的作品中擔任攝影指導,因在片場受傷而死亡。」 「目前細節還不清楚,但我們正在努力了解更多,我們支持對這個悲慘事件進行全面調查。這是一個可怕的損失,我們對我們公會的一個成員的去世表示哀悼。」 警長辦公室證實,有兩人被槍殺,並正在調查這一事件。「聖達菲縣警長辦公室證實,在電影西部片《Rust》的拍攝現場,有兩個人被槍枝擊中。據調查人員稱,正在拍攝的場景似乎涉及到使用道具槍枝時被擊發。警員們正在調查如何以及何種類型的子彈被發射出去。」 42歲的Hutchins曾參與許多短片的拍攝,以及2020年由喬·曼根尼羅主演的懸疑驚悚片《Achenemy》。2019年,《美國電影攝影師》雜誌將她列為他們的「一顆閃耀之星」之一。 「整個劇組和工作人員對今天的悲劇感到絕對的悲痛,我們向Halyna的家人和親人致以最深切的哀悼,」獨立故事片背後的製作公司Rust Movie Productions周四晚上在一份聲明中說。 「我們已經停止了這部電影的製作,時間不確定,並完全配合聖達菲警察局的調查。在我們努力處理這一可怕的事件時,我們將為與該片有關的每個人提供咨詢服務。」 《Rust》以19世紀80年代的堪薩斯州為背景,講述了一個13歲的男孩在因意外殺害當地牧場主而被判處絞刑後,與鮑德溫飾演的疏遠已久的祖父 Harland Rust一起逃亡的故事。鮑德溫是這部西部片的聯合製片人,Souza擔任編劇和導演。該片還由詹森·阿克爾斯、弗朗西斯·費舍爾、布雷迪·諾恩 和崔維斯·費米爾主演。 鮑德溫的代表沒有立即回應評論請求。 來源:cnBeta

張傑演唱會意外摔傷上熱搜:官方稱設備意外故障 已前往醫院檢查

歌手張傑上熱搜了,因為在演唱會了出了意外,滿手都是血,這是怎麼回事?出現問題後,張傑表現得非常敬業,受傷之後依舊跟沒事人一樣,爬起來重新開唱,還安慰粉絲說:「大家不要擔心我的傷口,可能見紅會很好。」 10月16日晚上,張傑未LIVE曜北斗巡迴演唱會官方帳號發文回應張傑演唱會意外受傷情況, 寫道:「由於連日雨天影響,巡迴演唱會蘇州站演出途中,舞台設備出現意外故障,導致張傑在乘坐舞台電梯下降時摔倒受傷,演出現場已做應急處理。張傑帶傷堅持完成演唱會後,已第一時間前往醫院檢查,後續有新的情況進展,我們將及時同步外界。在此感謝各界朋友對張傑的關心,在後續巡演中,我們將更加注重舞台安全,堅決杜絕此類事情發生。也在此提醒各位前來觀看演唱會的朋友,返程途中注意安全,再次深表感謝。」 看來,張傑情況並無大礙,粉絲們也心安了不少。評論區中,還是有網友建議張傑去做全身的檢查。希望主辦方能保證張傑安全。 來源:cnBeta

第二次:俄飛船推進器意外啟動導致空間站再次傾斜

10月16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五,俄羅斯聯盟號飛船(MS-18)推進器意外啟動,導致國際空間站再次失控傾斜,這是不到三個月內發生的第二起類似事件。 這艘飛船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周日清晨(10月17日)將俄羅斯太空人奧列格·諾維茨基(Oleg Novitskiy)、電影導演克里姆·希彭科(Klim Shipenko)以及女演員尤利婭·佩雷西爾德(Yulia Peresild)送回地球。在返航前的測試中,俄羅斯飛行控制人員在周五凌晨5點零2分啟動了飛船的推進器。 圖:2021年9月28日,俄羅斯聯盟號飛船MS-18在國際空間站進行重新定位動作後,與該國諾卡號多功能實驗室艙對接 NASA官員在更新中寫道:「在測試窗口結束後,推進器繼續出人意料地處於啟動狀態,導致國際空間站在凌晨5點13分失去了姿態控制。在30分鍾內,飛行控制人員重新控制了空間站的姿態,現在已經恢復穩定。事發時機組人員保持清醒,沒有遇到任何危險。」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飛行主管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Vladimir Solovyov)證實,軌道實驗室曾短暫偏離正常方位57度。空間站管理人員還不知道導致這次異常的原因。NASA官員在更新中寫道,NASA和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目前正展開聯合調查。同時,他們也不清楚為什麼推進器會關閉,盡管空間站的管理人員有自己的猜測。 NASA飛行主管蒂莫西·克里默(Timothy Creamer)在推進器關閉後不久告訴太空人:「我們認為(但還沒有得到證實),推進器關閉是因為它們達到了極限。俄羅斯正在對此進行調查,並進行數據分析。」 國際空間站在7月29日也曾發生傾斜,當時俄羅斯新抵達的諾卡號(Nauka)研究艙的推進器意外啟動。那次事件造成的影響更大,促使國際空間站旋轉了大約540度。俄羅斯官員將原因歸咎於軟體故障。 俄羅斯航天局官員在7月30日發布的一份聲明中寫道:「由於諾卡號發生了短期軟體故障,錯誤地執行了一項直接命令,以啟動推進器引擎進行脫離,這導致整個空間站的姿態發生改變。」 盡管發生了意外事件,聯盟號MS-18仍將在本周末返回地球。這艘飛船將於美國東部夏令時周六(10月16日)晚上9點14分左右脫離空間站,大約3.5小時後降落在哈薩克斯坦草原。 俄羅斯太空人諾維茨基在軌道上度過了大約6個月時間,而希彭科和佩雷西爾德只停留了12天。兩人於10月5日發射升空,在空間站拍攝名為《挑戰》(Challenges)的電影。他們與太空人安東·什卡普羅夫(Anton Shkaplerov)一起升空,後者將留在空間站工作。(小小) 來源:cnBeta

來自遙遠恆星的意外無線電信號或表明隱藏行星的存在

據媒體報導,通過使用世界上最強大的無線電天線,科學家們發現恆星意外地發出無線電波,這可能表明隱藏行星的存在。昆士蘭大學的Benjamin Pope博士和荷蘭國家天文台ASTRON的同事一直在使用位於荷蘭的世界上最強大的射電望遠鏡低頻陣列(LOFAR)尋找行星。 Pope博士說:「我們已經發現了來自19顆遙遠的紅矮星的信號,其中四顆最好的解釋是存在圍繞它們運行的行星。」 「我們早就知道我們自己的太陽系的行星在與太陽風的磁場相互作用時發出強大的無線電波,但是來自我們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的無線電信號還沒有被發現。」他表示:「這一發現是射電天文學的一個重要步驟,有可能導致發現整個銀河系的行星。」 以前,天文學家只能在穩定的射電發射中探測到離我們最近的恆星,而射電天空中的其他東西都是星際氣體,或者是黑洞等外來物。 現在,射電天文學家在進行觀測時能夠看到普通的恆星,有了這些信息,他們就可以搜索這些恆星周圍的任何行星。 該小組專注於紅矮星,它們比太陽小得多,而且已知有強烈的磁力活動,驅動恆星耀斑和無線電發射。但是一些古老的、磁力不活躍的恆星也出現了,挑戰了傳統的理解。 這一發現的主要作者、萊頓大學的Joseph Callingham博士說,研究小組確信這些信號來自恆星和看不見的軌道行星的磁連接,類似於木星和它的衛星木衛一之間的互動。 「我們自己的地球有極光,在這里通常被認為是北極光和南極光,也會發出強大的無線電波--這是來自行星的磁場與太陽風的互動,」他說。 「但是在木星的極光的情況下,它們要強得多,因為它的火山衛星木衛二正在向太空噴射物質,使木星的環境充滿了驅動異常強大的極光的粒子。」 「我們對這種來自恆星的無線電發射的模型是木星和木衛一的放大版,一顆行星被一顆恆星的磁場所籠罩,將物質注入巨大的電流,同樣為明亮的極光提供動力。這是一個從光年之外吸引我們注意的奇觀。」 研究小組現在想確認提議的行星確實存在。 Pope博士說:「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我們認為有行星的四顆恆星確實是行星的宿主,但我們可以說,行星-恆星的相互作用是對我們所看到的最好的解釋。後續的觀測已經排除了比地球質量更大的行星,但是沒有什麼可以說一個更小的行星不會這樣做。」 使用LOFAR的發現僅僅是個開始,但該望遠鏡僅有能力監測相對較近的恆星,最遠為165光年。 隨著澳大利亞和南非的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終於開工(有望在2029年開啟),該團隊預測他們將能看到數百顆相關的恆星,而且距離更遠。 這項工作表明,射電天文學正處於徹底改變研究人員對太陽系外行星的理解的邊緣。 來源:cnBeta

第一名太意外日本網友票選 最感到挫敗的遊戲TOP5

每個玩家都有自己喜好的遊戲,有喜歡輕松簡單的遊戲的玩家,也有喜歡挑戰操作極限的玩家。日媒最近就發起了「最讓你感到挫折的遊戲」的投票活動,邀請日本網友投票選出他們認為難度過高的遊戲,不過第一名讓人有些意外。 TOP 5《隻狼:影逝二度》2019年 說到「魂系列」很多玩家可能就已經開始腦內回放各種「死」法了,魂系列的遊戲都非常吃操作跟經驗。 網友評價: 操作太難,打第一個王就狂死 光是小兵就很難打 劍聖葦名一心…真的太難了 無論挑戰boss多少次都贏不了的遊戲 TOP 4《魔界村》(1985) CAPCOM早年推出的一款遊戲,應該是一部分玩家的童年噩夢之一。。。在「魂系列」出現之前,其實《魔界村》在玩家的心中一直都是相當硬核的存在,容錯率低而且怪又難打,一般玩家想要一道通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網友評價: 就是因為這款遊戲讓我意識到自己不適合玩動作遊戲 紅惡魔設計得太強了 當時還是小孩的我完全過不了遊戲,就這樣默默的封盤了 還沒遇到關卡boss我就把命死完了 操作難度太高一次全破都沒有 敵人真心覺得設計的太強 TOP 3《黑暗之魂》(2011年) 雖然《惡魔之魂》才是「魂系列」的開始,但是真正讓這個系列深入人心的還是《黑暗之魂》。獨特的世界觀跟難道靠背的關卡跟小兵設定,都讓不少玩家死了又死,死了再死,甚至只能靠堆屍大法才能過關,不過由於相當經典,有重製版而且幾乎全平台都玩得到,重新回坑挨虐的玩家有不少,也讓這款遊戲的人氣一直都很高。 網友評價: 敵人的配置跟地形的設置真的太惡意了 純粹的爆gan難 王城雙王戰這關真的難 一款死到爆炸的遊戲,花了一整天玩都過不了,結果反而自己內心受到打擊 難易度高就算了,遊戲整體的氣氛也是很… TOP 2《生化危機》(1996年) 雖然《生化危機》系列現在已經衍生出了不少的續作、電影、電視劇,不過還是有很多的玩家都忘不了《生化危機1》或《生化危機高清重製版》給自己帶來的恐懼。 網友評價: 膽小的人真的無法遊玩,小時候玩就〝深知前方會有殭屍〞的恐怖念頭影響,果斷封片 超恐怖,各種讓人受不了的嚇人橋段 由於鏡頭死角,在還沒看到殭屍就能聽見殭屍的聲音,這種恐懼在你沒子彈的時候更是嚴重 一開始玩就被殭屍咬死,之後就不敢繼續前進了 謎題解不開,太難了 TOP 1《傳說之下》(2015年) 《傳說之下》是一款角色扮演遊戲。玩家在遊戲中要控制一位掉入地底世界,被魔法屏障隔開的人類孩子。玩家的任務是要讓人類孩子探索充滿城鎮和洞穴的地下世界,並在旅途中解開無數的謎題,最終回到地面上。遊戲特色在於特殊的戰鬥系統,玩家必須閃避對手的彈幕攻擊,可以選擇寬恕或攻擊他們。 網友評價: 屠殺路線的最終boss戰太難 被屠殺路線的敵人打到崩潰 屠殺路線的boss戰太難 不管怎麼說屠殺路線那條太難 來源:遊俠網

NASA Moon WiFi計劃在地球應用的一個意外好處

據媒體報導,當涉及到修復傳回到地球上的WiFi時,月球可能不是一個讓太空人能夠保持連接的地方,但NASA正在研究未來的太空技術如何幫助人們在家里保持連接。隨著永久性月球基地計劃的不斷發展,那里的一些基礎設施的經驗可以填補裝備不良的美國城市的覆蓋空白。 就像近年來網狀網絡幫助在家庭中提供一致的WiFi網絡一樣,NASA的月球計劃側重於分布式硬體。多個基站和中繼器將使在月球周圍不同地點工作的太空人能夠相互通信並同時提供跟深空網絡的視距通信。 不過,同樣的方法也可以在互不相通的城市中獲得紅利。NASA格倫研究中心跟Greater Cleveland Partnership(GCP)進行接觸以幫助找出一種方法從而使克利夫蘭目前沒有寬帶接入的約31%的家庭能以最有效的方式上網。這是全美范圍內推動填補網際網路空白的一部分,並與此同時幫助平衡數字不平等。 格倫大學技術孵化和創新部主任Mary Lobo在談到這項合作時說道:「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它可以為我們在Artemis計劃下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所面臨的挑戰制定解決方案,同時還可以幫助解決我們家鄉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 雖然月球表面和克利夫蘭市可能在很多重要方面有相當大的不同,但解決缺乏連接性的問題被證明存在一些關鍵的重疊。通過應用月球網絡理論,格倫的Compass實驗室計算出約20000個分布在城市周圍的WiFi路由器將足以提供穩定的網際網路覆蓋。 這些路由器可以安裝在燈柱或其他電線桿上。間隔不超過100碼,這將足以提供約7.5Mbps的下載連接。雖然這不算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美國的最低寬帶速度應該是25Mbps--但足以滿足視頻通話、瀏覽和電子郵件等需求。 「如果我們把路由器移近一點,相隔50-75碼就能大大改善帶寬,」NASA格倫分校Compass團隊負責人Steve Oleson說道。有些地方可能需要一個助推器或中繼器,這則由家庭或設備來決定。 NASA沒有做的是實際建立這樣一個網絡。相反,克利夫蘭所在的凱霍加縣正在發出招標書並希望能找到一種負擔得起的方式來提供這樣一個網狀網絡。 至於在月球上可能安裝的東西,其想法是將路由器安裝在24英尺高的杆子上,這些杆子將被安裝在登陸器、棲息地和其他硬體上。就像筆記本電腦和電話在家庭和辦公室的網狀路由器之間移動一樣,月球上的設備將根據它們離哪個基站最近而在基站之間動態轉換。不過,NASA未來的Artemis任務的最終計劃仍在進行中,盡管ESA一直在研究月球周圍衛星的網狀網絡--ESA Moonlight,它將為月球表面的人提供連接和定位服務。 來源:cnBeta

男子用無人機意外拍到尼斯湖水怪:黑色陰影在水中不停蠕動

多年來,關於「尼斯湖水怪」作為引人注意的未知生物之一,爭議和話題一直存在,並且幾乎每年都會有不少人拍到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據媒體報導,近日,英國的一名男子在蘇格蘭野外露營時,用無人機拍攝時,疑似拍到了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視頻),引發網友熱議。 報導中指出,這名54歲的男子名為理察·馬沃爾 (Richard Mavor) ,當時他正在參加一項野外活動,旨在為慈善機構阿爾茨海默氏症協募集資金。 當時,他用無人機對其活動進行記錄,隨後,將拍攝短視頻上傳到了社交媒體上。在網友觀看這段視頻時,有網友驚奇的發現,在視頻4分鍾的時候,水中出現了一個神秘生物。 網友們表示,視頻4分鍾的時候,在河岸邊看到了「尼斯湖水怪」,並且還在不斷游動。也有網友表示,自己看了好多遍,那個游動的物體真的與「尼斯湖水怪」十分相似。 當然,對於視頻中的神秘物體到底是不是「尼斯湖水怪」還不得而知,畢竟目前還不能確定「尼斯湖水怪」到底是否真是的存在。 不過,奧塔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對尼斯湖不同深度的水域的樣本DNA測試後發現,其中最多的是鰻魚DNA。因此,認為人們看到的「尼斯湖水怪」,更有可能是大型的鰻魚。 來源:cnBeta

劍橋大學:實驗有意外收獲 或探測到來自太陽的暗能量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在《物理學評論》上發表論文稱,位於義大利的 XENON1T 實驗裝置出現的一些無法解釋的結果,可能是由暗能量而非暗物質引起的 。XENON1T 旨在尋找暗物質。 圖:暗物質探測裝置 XENON1T 研究人員構建了物理模型,幫助解釋實驗結果。引起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來自太陽一個區域的暗能量粒子,但證實這一解釋沿需要進一步的實驗。研究人員稱,他們的研究可能是向直接探測暗能量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 論文第一作者、劍橋大學卡弗里宇宙學研究所桑尼·瓦格諾茲 (Sunny Vagnozzi) 表示,「雖然暗能量和暗物質都無法被肉眼直接觀察到,我們對暗物質了解更多,因為它早在 1920 年代就被提出來了,而暗能量概念被提出來的時間是 1998 年 。XENON1T 等大型實驗裝置的目的是直接探測暗物質。」 如果 XENON1T 意外的結果確實是由暗能量引起的,對它以及 LUX-Zeplin、PandaX-xT 等同類裝置的升級,意味著人類在 2030 年代或許能夠直接探測到暗能量。 來源:cnBeta

神人改圖! 如果超級英雄是「中國攤販」 意外無違和網友笑慘

這年頭超級英雄電影當道,英雄們的獨特個性與能力,都讓影迷留下深刻印象。那如果把這些英雄放到中國的庶民生活中呢?中國網友「青紅造了個白」就進行神改圖,意外無違和的畫面太搞笑了! ▼美國隊長是專業貼膜的。 ▼黑寡婦跟大媽打麻將。 ▼賣冷麵的神力女超人閃警察中。 ▼奇異博士:「油條一份好囉!」 ▼奇異博士挑菜姿勢好專業!(誤) ▼想給洛基算命的這里排隊喔~ ▼萬磁王專收廢鐵…肯定很有效率。 ▼死侍朗誦要把大家笑死了。 ▼叭叭!鋼鐵人和蜘蛛人他們雙載! ▼甘道夫下棋…這種莫名的強者感是怎麼回事? ▼紐特不去收服怪物,跑來這里修鞋。 ▼佛地魔:「算錯小心我對你啊哇呾喀呾啦喔!」 ▼007正在街頭甩賣大蔥。 ▼麥特戴蒙沿街叫賣烤地瓜。 ▼李奧納多皮卡丘:「耶!撿到一串糖葫蘆~」 這些畫面實在太有情境感了,光是想像就笑死了~ 來源:微博 來源:bomb01wwwallother

泰海軍搶救沈船!竟意外救下「4隻受困小貓」 游回來後「全部晾乾」收編:開始吸~

日前泰國一名海軍支援一艘漁船的救援行動時,意外發現4隻小貓被困船中。他勇敢地跳下海,去拯救這4個小生命。泰國海軍在臉書po出他將貓咪們安全送回自家艦艇的照片,網友們紛紛讚嘆:「謝謝你,你是真正的英雄~」 ▼今年3月,一艘拖網漁船在孟加拉灣的安達曼海(Andaman Sea)海域附近發生事故,船上的8名船員被另一艘路過的漁船救起。泰國皇家海軍奉命前往支援,當他們到達現場時,船隻已經沈沒大半。他們正準備進一步調查船隻是否有漏油的情形,沒想到竟發現4隻小貓蜷縮在船艙中。 ▼小貓們非常驚慌,不斷探頭尋求逃生的機會。23歲的水兵Thatsaphon Saii見狀,毫不猶豫地脫下制服、穿上救生衣,獨自游向漁船。他將其中3隻貓咪裝在舊米袋中,讓最後一隻貓咪抓著自己的救生衣,然後在同袍的繩索支援下,安全將4隻小貓送到艦艇上。 ▼小貓們全身濕漉漉的,來到艦艇上後非常害怕。等牠們在陽光下曬乾毛毛,才逐漸冷靜下來。Thatsaphon救完貓,還不忘回去處理沉船的油箱,因為漏油會危害到淺水中的珊瑚礁、魚類、海龜和海鳥。 網友們看到這件事後紛紛留言說:「你是真正的英雄」、「謝謝你沒有輕忽貓貓的生命」、「今年最令人感動的照片」。後來泰國海軍也po出軍官在基地中與貓咪的合照,表示這4隻貓咪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顧~ 來源:facebook 來源:新聞館wwwallother

科學家意外發現潛伏在人類DNA中的病毒遺傳物質片段

人類基因組中的病毒衍生序列具有意想不到的多樣性,強大的遺傳分析工具顯示,人們在病毒衍生的基因序列中表現出令人驚訝的變化水平。三位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遺傳學家發現了以前沒有發現的潛伏在我們人類DNA中的病毒遺傳物質片段。他們為這一發現所開發的方法對於確定這種病毒遺傳物質何時進入人類基因組以及它是否能引起個體之間的差異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一張顯示人類皰疹病毒6(HHV6;紅色圓圈)感染細胞的假彩色電子顯微照片。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人類基因組中發現了源自HHV6的新的可遺傳結構變種。 大約8%的人類基因組可以追溯到逆轉錄病毒,也就是逆轉正常的基因轉錄順序的病毒,RNA基因組被逆轉錄成DNA,然後插入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最臭名昭著的逆轉錄病毒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雖然逆轉錄病毒可能對人類健康產生破壞性影響,但插入我們基因組中的病毒遺傳物質可以提供有用的功能。例如,在胎盤中表達的逆轉錄病毒蛋白使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能夠生下活的後代而不再是一個卵。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我們的祖先獲得了許多病毒衍生的序列,其中一些賦予了有用的功能,"理化學研究所綜合醫學科學中心(IMS)的小島昌平說。"我曾經認為病毒是威脅,但它們的一些基因序列對人類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很多關於人類基因組中的逆轉錄病毒基因序列,以及來自非逆轉錄病毒的病毒源序列。但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序列在人與人之間有多大的差異,以及變體是否會產生不同的人類特徵。 小島昌平和兩位理化學研究所的合作者發現,人類內源性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變異程度之高令人驚訝。 現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IMS的Kojima、Anselmo Kamada和Nicholas Parrish使用專門為該任務設計的生物信息學工具,調查了來自不同人群的3332人的病毒變異。他們發現,病毒對人類基因組中意想不到的結構變異有關,他們還在生殖系中發現了罕見的變異,可以追溯到人類皰疹病毒6號(圖1)。 然而,並非他們發現的所有病毒遺傳物質都有古老的起源。三人組發現一些常用的細胞系曾被病毒感染過。"我們認為這些序列很可能是由為人類遺傳學研究捐獻血液的受試者的感染引起的,奇怪的是,病毒通常不會感染B細胞,而B細胞是用來製造我們所用的細胞系的,因此我們並不完全了解這些病毒是如何感染細胞的。" 該團隊打算探索他們已經確定的序列的可能功能。一些研究表明病毒的基因序列與某些疾病的高風險之間存在關聯。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它們是如何以及為什麼在人類群體中維持的?它們是否在成本之外還提供了一些好處? 來源:cnBeta

意外地靠譜:評網飛動作電影《凱特》

文章包含一定程度的劇透 自《紙牌屋》和《怪奇物語》以來,網飛一直以「高速運行的內容工廠」為人所熟知。實際上,由於網飛一直採取「內容管夠,質量下放」的商業運營模式(說實話,還是比前輩百視達靠譜)。他們一方面能撐起來《愛爾蘭人》,另一方面也能整出《辣妹保姆》這種堪比東百虎哥一樣的絕世爛活。 很顯然,放養的內容監督模式,必然導致不同團隊創作的電影「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像是預算更低,團隊更小的動作片團隊,更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我個人一般也不會推薦網飛平台製作的動作片。 不過,在疫情肆虐、同行拉胯的行業環境中,我居然在網飛近期電影中找到了一部拍攝的十分「正統」的動作片。 它就是接下來要聊的《凱特》。 Part 1 居然及格的動作調度 很多動作電影為了強調自己動作戲質量過硬,往往在宣發時突出自己的拍攝團隊(例如《疾速追殺》的大衛·雷奇)。然而這些宣發,也有可能是一幫打雜的扯虎皮做大旗。漫山遍野的「XX團隊」製作,就成了一句廢話。所以《凱特》宣稱自己是「大衛·雷奇團隊製作」時,我是不想付費觀看的。 那麼一部正常的動作片,基礎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我給出的答案,是打鬥的連貫性以及空間的利用。《凱特》作為一部西方團隊拍攝的動作電影,做的還不錯。 先說打鬥的連貫性,本片主角瑪麗·伊莉莎白·溫斯特德有著一名動作演員的優秀條件:身高173cm,非常適合大幅度的動作和硬橋硬馬的打鬥(甚至一度讓我想到大島由加利)。但是這個身高,也要求她的打鬥必須簡潔凌厲,一旦沖擊力不足,效果立刻拉胯。 《凱特》的團隊對她的動作設計十分大膽。為了調動她的身體優勢,電影中大量採用跑酷、翻滾等動作,盡可能保證她在打鬥的時候,不會一直處於站立姿態(很多同類電影只會傻打)。甚至會安排一系列的受傷段落,壓制她的身體優勢。這讓她被敵人攻擊時,對觀眾的說服力更強。 空間調度上,《凱特》的製作團隊以主角為基礎,在視覺上的XY軸基礎上,還安排了垂直方向的Z軸。主角和反派會有一定的垂直空間互動。鏡頭也會在打鬥中給出俯拍和平移的交叉移動。在不濫用剪輯「切碎」打鬥的前提下,讓觀眾能夠以全局化的視角,看清楚主角是怎麼打的。如此表現,實屬難得。 當然,《凱特》的動作調度,只能說是及格。 很明顯,製作團隊不會在動作戲中,利用打鬥突然的停頓,製造戲劇效果。電影中主角和反派出現的幾個「全場尬住」段落,停頓時間都不超過5秒,停頓時長符合打戲安排,卻不符合觀眾預期。如果動作戲拍攝和安排中,能加入一些敘事和戲劇化的表達,《凱特》的表現會好很多。 Part2 跳出預期的劇情安排 《凱特》作為「女殺手」主題的動作電影,故事劇情離不開「倒計時+復仇」要素。電影中相對刻板的角色安排(我也想跟伍迪·哈里森那樣,站著當觀眾)也讓敘事缺乏動力,就算電影有持續不斷的動作戲作為填充故事,觀眾也必然掉隊。 不過瑪麗·伊莉莎白·溫斯特德與其他同類電影演員相比,在這部電影中,花了很多篇幅描述主角「掙扎」和「掉隊」的過程。她之前曾經出演過《瑞士軍刀男》《科洛弗道10號》和《死神來了3》,基本都與「主角無力對抗危機」這一主題相關。 《凱特》的敘事主題,同樣強調「能力再強,也無法改變現狀」,這讓她在一系列對手戲中如魚得水,為這部電影補上了敘事短板。因此,《凱特》與同類電影相比,直觀的展現了一個角色在復仇故事中的無力和崩潰。 這也帶出了故事的大主題,《凱特》並不是一個復仇之後皆大歡喜的故事。相反,它的基礎主題就是憋屈的。主角能夠做的很有限,而她「了結一切」的訴求,在電影的前70分鍾內是一直無法被滿足的。電影當中,她的這些欲望被具象成了一個視覺要素,這個要素跟她的互動,也代表了故事的最終結局: 將死之人的遺願清單。 為了避免主題的平鋪直敘,電影故事還特意做了一個「偽展開」:主角為了追逐自己預期的反派,居然把真正的反派放掉了。這個安排雖然刻意,卻給電影故事第二幕的結尾提供了巨大的張力——主角不得不去接受背叛。強力的第二幕結尾,恰恰是同類電影中少見的一部分。 也正是由於相對反常規的故事主題,《凱特》不光專注展示主角強,也毫不吝嗇的展現主角的拉胯:如果她飆車,就讓她摔個稀巴爛。她要用槍,就讓槍卡殼。她要打架,就讓她連站起來都費勁。甚至最後的大決戰,還要請外援。《凱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殺四方,相反的,它還是一出悲歌。 Part 3 同行襯托的網飛作品 《凱特》的敘事和動作固然可圈可點,不過它依舊是傳統體系動作片的產物。和主角搭戲的幾位演員用力過度。一部分段落「搭棚式」布景過於明顯,說服力不夠強。反派角色戲份大量壓縮,導致故事不夠飽滿,電影中甚至還出現了很明顯是為了賣關子的剪輯,這也讓電影觀感過於突兀。 好消息是,《凱特》在同類型的電影中,還是勇於突破一些固有印象的:打鬥不再暢通無阻,殺手不是金剛不壞,女性角色成長也不是情緒造作。對於觀眾而言,這顯然不是壞事。 好話都留給《凱特》,顯然不夠公平。作為對比,在院線上映的《門徒》,選角是李美琪、麥可·基頓和塞繆爾·詹森。然而千禧年影業(獅門旗下的低成本影片部門)居然做出來了「對手當不成就當情人」的戲碼(而且相當的直接)。為了B級而B級,質量稀爛。 再看看《別呼吸2》的製作團隊:第一部的編劇羅多·塞亞格斯指導,「瞎眼老頭」史蒂芬· 朗回歸。最終作品中,整部電影時長僅有98分鍾,僅僅是第一段動作戲入場就要花20分鍾。等到第一場動作戲結束,電影時長已經消耗了快一半,整部電影結局更是匆匆收尾。原本購買《別呼吸》藍光版的的我,也放棄了這部作品的收藏計劃。 這兩部電影打破了我對「院線B級動作片」的幻想,也讓我對《凱特》這種製作相對正統的動作片感到格外的珍惜。 動作電影領域,重要的不是發行平台,而是製作團隊。在疫情影響電影製作的大背景下,《凱特》還能不糊弄觀眾,把觀眾當正常人的動作電影。讓我對未來的動作片製作體系有了更多的期望,我也衷心希望網飛的靠譜不是意外,而是常態。 來源:機核

男子在阿爾卑斯山遊玩 意外發現「完全靜止」的水流

近日,一位義大利男子在游覽阿爾卑斯山時意外發現,水龍頭里流出來的水竟然像靜止的冰柱一般,引發網友熱議。從其拍攝的視頻來看,第一眼看過去相信很多人以為水龍頭是靜止的,如冰柱一般。隨後該男子用手觸摸,沒想到冰柱突然間變成水流,就像魔法一樣。 如果不是親手觸碰,很難相信水正在向下流動。 據了解,這種不尋常的現象叫「層流」。層流(laminar flow)是流體的一種流動狀態,它作層狀的流動。 流體在管內低速流動時呈現為層流,其質點沿著與管軸平行的方向作平滑直線運動。流體的流速在管中心處最大,其近壁處最小。管內流體的平均流速與最大流速之比等於0.5。 來源:cnBeta

點擊有6億!日本網紅貓創金氏世界紀錄 「YouTube第一喵」網讚嘆:看影片不意外~

這隻貓咪創造了喵界的歷史~日本有一隻網紅貓「もちまる(麻糬丸)」,牠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粉嫩的鼻子,還有肥美的身材,那Q萌的模樣深受大家喜愛。麻糬丸在YouTube上的影片點擊量竟突破6億次,創造全新的金氏世界紀錄,現在牠成為YouTube第一喵了。 ▼麻糬丸是一隻日本蘇格蘭摺耳貓,出生於2019年,剛剛2歲多。牠個性活潑,飼主經常在IG和YouTube上分享牠的日常影片。從麻糬丸出生50天開始,主人就紀錄牠的生活日常。麻糬丸可愛的模樣給人帶來滿滿的療癒感,短短2年過去,牠在YouTube上已經有139萬粉絲了。 ▼麻糬丸的人氣非常高,在YouTube上的每一部影片點閱量都超過100萬次。牠非常黏人,很愛撒嬌,有一次主人有事出門一整天,到傍晚才回來。沒想到他一回家,麻糬丸就迫不及待跑到他身邊,雖然表情氣呼呼的,但緊緊抱著他的手不放,就像一隻樹懶一樣掛在手上,那模樣讓主人很心疼。 ▼麻糬丸的主人只會簡單紀錄貓咪的日常,影片中沒有過多的特效,也沒有太誇張的剪輯方式。但網友們每次看到麻糬丸跑來跑去、對主人撒嬌的樣子,都覺得超治癒。 https://youtu.be/hTI7lcakiLw https://youtu.be/3yFw4h1VPg0 最近麻糬丸在YouTube上的點閱率已經超過6億次,不到2年時間就創下金氏世界紀錄。粉絲們看到後都與有榮焉,紛紛留言說:「看貓咪影片就是心情很好XD」、「太驚人了!這點擊數」、「恭喜」、「完全是YT的喵界一哥了」、「每天看到麻糬丸都超療癒」。大家喜歡貓咪的話,也可以去麻糬丸的YouTube頻道看看,這隻萌貓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來源:YouTube 來源:bomb01wwwall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