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玩游戲

Tag: 玩游戲

一份新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X世代和嬰兒潮一代在玩遊戲

根據GWI的一份新報告顯示,自2018年以來,年齡在55 - 64歲之間的遊戲玩家(也就是嬰兒潮一代)的數量增長了32%。解謎/平台類型是這個人群的最愛(27%),其次是射擊遊戲(24%),然後是冒險/開放世界(22%)。 從更廣泛的年齡段來看,發現在使用網際網路的X世代和嬰兒潮(38 - 64歲)用戶中,有32%的人每天都在玩遊戲,這只比Z世代和千禧一代(16 - 37歲)少5%。另一個不再成立的刻板印象是大多數遊戲玩家都是單身男性。統計數據顯示,每天玩遊戲的男性參與者只比女性多3%,而33%的男女都是已婚人士。 在其他地方,這份報告發現86%的網民玩遊戲,24%的祖父母和父母將一起玩遊戲視為家庭時間。疫情對電子遊戲的繁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從Covid-19爆發以來,美國和英國3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玩遊戲的次數比以前多了。報告還詢問了人們打算購買哪款第九代遊戲機。索尼PS5以55%領先Xbox Series X的30%,但是現在找這兩款機器都不容易買到。 來源:cnBeta
新研究顯示:玩游戲能提高年輕人讀寫能力 幫助掃盲

新研究顯示:學習好的學生玩遊戲時間更多 還對學業有益

據塞爾維亞、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一些大學的聯合研究顯示,學習好的學生玩遊戲時間更多,還對學業有益。但是研究結果還表明,大多數學生傾向於以休閒的方式進行遊戲,因為大量遊戲可能導致成癮,從長遠來看可能會對學習成果產生負面影響。 然而,另一個經常被忽視和誤解的事實是,玩遊戲對於最優秀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益的,至少是基於一小部分樣本來說。 通過收集(和分析)來自「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一所小型公立大學」的數據的定量方法,研究人員發現,最優秀的學生不僅在玩遊戲上花費的時間更多,而且還能獲得(並保持)優異的成績。 研究表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花在玩遊戲上的時間更多,幾乎和他們在學習活動上花的時間一樣多,而且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學習成績仍然很高。」 研究進一步指出,最好的學生選擇「努力玩,努力學習」的方法,這意味著他們玩遊戲來獎勵自己。正確的遊戲可以影響社交機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兩者都能促進學生在各自的學術(或專業)領域中脫穎而出。 當然雖然這次的新研究結果如此,但該研究採用的樣本數量和數據池較小,其他國家的研究結果可能與這些中東國家有所不同。 來源:cnBeta

在猴子腦中植入晶片 成功完成僅用思考玩遊戲的實驗

在腦與計算機的科學領域,一項僅由思考玩遊戲的實驗取得了成功。在這次公開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一隻9歲猴子,通過腦內植入的晶片,實現了僅憑思考進行遊戲的樣子。 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共分為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猴子通過搖桿操作光標到達指定區域,如果到達了指定區域,就可以獲得香蕉汁的獎勵。在這個部分中,晶片會採集猴子完成操作時的腦信號並進行分析。而在第二個部分中,雖然猴子依然控制光標到指定區域後可以獲得獎勵,不過搖桿的線已經拔出。相當於這個部分已經是猴子通過腦來控制光標了。 在第三部分中,可以看到猴子通過腦的思考,玩模擬桌球球的遊戲《pong》的樣子。與之前看上去很簡單的光標過指定區域不同,《pong》的難易度明顯更高。不過通過腦的控制,猴子依然相對順利的完成了遊戲。 來源:動漫之家
一項令人費解的研究:我們可能需要長出更長的手指用來玩游戲

一項令人費解的研究:我們可能需要長出更長的手指用來玩遊戲

為什麼我們的肉質手指不夠好用?根據SlotWise和 "專家"合作的可能可以入選今年IG諾貝爾獎的研究,這是因為"有些遊戲需要更多的按鈕來玩"。與其使用鍵盤或背面有撥片的控制器,如Xbox Elite控制器,未來的遊戲顯然會要求在手把的各個方位增加按鈕,顯然現在的人們可能按不到這些按鈕,我們需要一雙新的手。 "控制器上按鈕的增加意味着我們的手指,特別是拇指、食指和中指要做更多的工作,必須進一步伸展。因此,我希望我們的手的進化包括這些手指的延長,以及更快的反應時間。" Cornelius Creative的總經理Simon Corenlius在研究中解釋道。 他們還用圖像來說明了這一點。 這項研究似乎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與其為遊戲設計完美優化的手,不如推動設計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控制器,不需要想辦法削足適履式地拔指助玩。 研究報告原文: https://www.slotswise.com/how-our-hands-evolve-for-gaming/ 來源:cnBeta
超強代入感五款風格迥異的清明假期必玩游戲

超強代入感五款風格迥異的清明假期必玩遊戲

每周五鎖定【周末玩什麼】欄目,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遊戲荒啦!本周是【周末玩什麼】欄目特別篇【清明玩什麼】,內含果娘精心准備的六款又好玩又耐玩又便宜的遊戲,保證讓你的三天宅家時間塞得滿滿當當~ 《刺客信條:英靈殿》:育碧流水線罐頭,做到極致也很好吃! 「育碧流水線罐頭」是玩家們近幾年經常使用的詞匯之一,主要代指近年來育碧旗下作品的流水線生產方式和同質化問題。不過,與兩部飽受詬病的前作不同,《刺客信條:英靈殿》絕對是一款能讓你眼前一亮的好評佳作,畢竟把罐頭的味道做到極致亦不失為一種美味。 《刺客信條:英靈殿》的背景設置在公元9世紀的英格蘭,超過50小時的主線劇情、專業演員加持的出色劇情演出、近100平方千米的超廣闊開放世界地圖共同講述了傳奇維京海盜艾沃爾(可自定義性別!)的冒險之旅。 各位《刺客信條》系列老玩家也不必擔心本作是什麼「刷子RPG」,放心入手即可——因為《英靈殿》實際上集合了經典《刺客信條》與現代開放世界RPG元素的絕大多數閃光點。 探索問號太枯燥?別擔心!《英靈殿》大幅改良了育碧式「清問號」玩法,將探索點分成了財富、傳說和文物三種,增加了玩家探索的欲望和效率。 支線任務不太行?別擔心!繁瑣的支線也被刪除,取而代之的是趣味滿滿的世界事件。即使你對個別事件感到不滿意,單次事件也只會持續短短幾分鍾。 等級限制很死板?別擔心!《英靈殿》允許玩家越級挑戰敵人並使用QTE和各類技能達成目標,技能加點方式也完全自由、無任何限制。 戰鬥潛入沒內味?別擔心!經典《刺客信條》式暗殺得以回歸,袖劍秒殺和人群地形藏匿等老玩法搭配上經過改進的AI系統,絕對能夠讓喜歡潛行的玩家直呼過癮! 劇情演出要拉胯?別擔心!接近10小時的專業演員加持的電影演出環節足夠以假亂真,而且再也沒有前作里煩人的強制對話選擇啦! 總得來說,《刺客信條:英靈殿》絕對是一款值得入手的遊戲。無論是沒玩過這一系列的新人還是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刺客,都能在本作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快樂。 目前本作正在杉果商城平史低折扣中,搭配滿減券使用即可輕松擊穿史低價,標準版券後208的價格實在是太香了!除此之外,自去年11月發售至今育碧已經陸續推出了數個修正檔來修復遊戲記憶體在的bug,玩家們可以放心體驗維京海盜之旅啦~ 《雅皮士精神》:光怪陸離,卻又無時無刻充滿諷刺意味的996世界 在一個90年代的反烏托邦世界中,普通大學畢業生布萊恩·帕斯特納克來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辛特拉集團。他毫無准備、忐忑不安,覺得自己完全無法勝任這里的工作。在帕斯特納克不同尋常的入職培訓中,他發現了新工作的真相,以及無數超自然現象和恐怖的生物…… 由精品獨立遊戲發行商Another Indie Studio發行、IndiePlay2018最佳海外遊戲、Steam好評率95%恐怖探索獨立遊戲《雅皮士精神(Yuppie Psycho)》來了!杉果商城購買還有五折折扣哦~ 本作的主要玩法是在巨大的辦公樓內進行探索並躲避游盪的怪物來完成劇情推進。玩家需要研究辦公室的每日規律以決定工作和躲避怪物的時機,還需要與同事對話來揭露他們不可告人的秘密,並最終發現辛特拉集團與神秘女巫的邪惡真相。 作為一款恐怖向遊戲,《雅皮士精神》的氛圍渲染非常出色。世界第一集團辛特拉的辦公大樓充滿了現代城市蘊含的科技感,然而各類詭異的畫面卻層出不窮: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只知996幹活的員工,造型夸張卻滿嘴胡言亂語的上司,明亮潔白的牆面被用鮮血寫上瘋狂的字樣……許多令人San值狂掉的畫面交織在一起,譜寫出了一首充斥着諷刺意味的現代管風琴曲。 就像網友說的那樣,將本作譯為雅皮士精神病或許更加貼切。這款荒誕的遊戲用荒誕的畫面、荒誕的語句和荒誕的音樂折射着當下資本主義社會中發生的真實。如果你是一位喜歡思考的人、或者只是單純喜歡潛行探索恐怖遊戲,那麼本作絕對符合你的胃口。 來源:遊民星空
騰訊天美加入聯合國發起的「玩游戲,救地球」聯盟

騰訊天美加入聯合國發起的「玩遊戲,救地球」聯盟

2021年3月2日,騰訊遊戲旗下天美工作室群宣布,應邀加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的「玩遊戲,救地球」聯盟,並宣布一系列的自主貢獻與承諾,與行業共同努力,通過遊戲的力量提升公眾環保認知,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天美承諾將在未來12個月內,通過創造遊戲內外的體驗和教育,幫助超過1.1億玩家更好地應對氣候挑戰。這一數字,相當於2020年整個「玩遊戲,救地球」聯盟環保活動覆蓋的玩家總數。 天美將通過加入「綠色遊戲創意計劃」(Green Game Jam initiative),和全球遊戲公司一同尋找創新方法,就氣候變化問題對玩家進行賦能。此外,天美還承諾持續探索如何減少自身的碳排放。 天美代表產品包括《王者榮耀》、《QQ飛車》、《穿越火線手遊》、《決勝時刻手遊》等多款具備高影響力的遊戲產品。 此次應邀加入的「玩遊戲,救地球」聯盟(Playing for the Planet Alliance),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19年9月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發起的,旨在支持遊戲行業攜手通過遊戲的力量提升公眾環保認知。聯盟的其他成員包括索尼、微軟、育碧、Supercell和創夢天地等。天美是該聯盟中第一家來自中國的遊戲研發工作室。 騰訊公司副總裁、天美工作室群總裁姚曉光先生表示:「好的遊戲可以對社會做出積極貢獻。我們很高興,作為遊戲行業的一員,也能為人類應對氣候挑戰做出貢獻。希望通過我們的承諾和行動,帶動更多從業者進一步思考遊戲的意義。這次的承諾只是一個開始,我們會深入思考如何發揮遊戲的內在思維模式,將可持續發展的正向價值帶給全球玩家。」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教育和青年部主管、「玩遊戲,救地球」聯盟發起人Sam Barratt先生表示:「遊戲行業有能力觸達地球上1/3的人口,擁有極高的影響力,吸引了全球數十億人的目光。應對氣候危機需要所有人的參與,我們為天美工作室群的積極承諾而倍感鼓舞。他們會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規模優勢,激勵全球受眾採取氣候行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0年發布的《「玩遊戲,救地球」影響力年度報告》中指出,「如果你擁有數百萬的月度活躍用戶,你的影響力會比自身減排更大。」 此外,天美還承諾動員全球青年進行綠色遊戲策劃提案,激發青年創造力,培養下一代遊戲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通過「天美俱樂部(TiMi Club)」,天美將面向全球遊戲相關專業學生發起作品徵集;青年作品將通過 「騰訊青年行」 平台,以及騰訊公司和聯合國駐華系統共同開啟的 「青年對話未來」系列活動進行發布,向世界展示青年的聲音和創意;通過「米飯聯盟」的內容社區,天美將進一步激發更廣大青年玩家的創意與個人影響力,共同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 來源:3DMGAME
因為「不會玩遊戲」而出名的遊戲編輯: Dean Takahashi

因為「不會玩遊戲」而出名的遊戲編輯: Dean Takahashi

「遊戲編輯需要會玩遊戲嗎?」,這個問題可能不會引發太多的討論。大家普遍都相信一個遊戲相關從業者,特別是需要負責試玩、評價和評論遊戲的編輯崗位,需要有一定的遊戲操作水平。而正因如此,Dean Takahashi才會引起玩家們的注意。 2017年8月,遊戲媒體GamesBeat放出了一段26分鍾的《茶杯頭》遊戲試玩錄像,作為GamesBeat的主編,Dean的遊戲操作感覺像是第一次接觸電子遊戲。在多次嘗試後,他才學會如何利用跳+沖刺來通過教學關。 這個視頻引發了許多玩家的不滿,許多人認為,身為一個從業20餘年的遊戲編輯,Dean的水平實在是難以讓人信服。有些網友錄下自己小孩玩《茶杯頭》教學關的錄像和Dean做對比: 有人認為Dean的學習能力甚至不如一隻鴿子: 風波在推特上也繼續蔓延,產生了各種的Meme圖 Dean還曾經一度嘴硬,在推特上說認為遊戲教程給的指導不足,還挑戰一位網友,讓他發出自己的前26分鍾遊戲視頻。 幾天之後,Dean在GamesBeat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The DeanBeat: Our Cuphead runneth over》,向網友道歉,承認自己玩遊戲水平不行。並且交待了這段視頻錄制的前因後果。首先,他不擅長平台跳躍遊戲,一般情況下會有其他同事負責試玩《茶杯頭》這樣的遊戲。但是在Gamescon現場只有他一個人,所以就嘗試了一下。試玩結束後,Dean認為這段視頻沒有上傳的價值,但是同事們覺得這段視頻太搞笑了,覺得可以用來自嘲一下,於是Dean也沒有想太多,就上傳到YouTube,沒想到會引發這樣的風波。他也澄清了自己雖然是遊戲編輯,但主要負責的是撰寫遊戲和科技相關的文章,隨後文中他又稱部分批評者為「川普支持者」。 風波並沒有因為致歉而平息,網友又找出他玩其他遊戲的糟糕表現的「集錦」,長達20分鍾。遊戲種類包括射擊遊戲、賽車遊戲、動作遊戲等。 2020年,本應平息的風波又再次掀起。GamesBeat放出了Dean遊玩的《毀滅戰士:永恆》的遊戲片段。在視頻中,Dean還是像三年前一樣不知所措,完全沒有展現出遊戲的核心魅力。隨後他在測評文章中給遊戲評出了90分的高分,不過也指出了遊戲中「可能需要更多解謎引導」。 這一次的試玩視頻在觀感上可能比《茶杯頭》的更加讓人痛苦。許多油管的博主也製作了一些React視頻,對Dean的遊戲水平表示驚嘆。作為回應,Dean也在GamesBeat上寫了一篇文章,他再次澄清自己並不全職負責測評遊戲,而更多是負責遊戲科技相關的工作。他認為,玩遊戲並不一定要玩得很好,只要樂在其中就可以,他堅持上傳自己的遊戲片段是因為這樣很真誠。他最喜歡的遊戲是《最後的生還者》、《光環》、《碧血狂殺2》、《俠盜獵車手5》和《戰神》,以及他其實通關了2016版的《毀滅戰士》(最低難度)。 在視頻網站上,我們隨手一搜都能找到許多頂尖玩家的遊戲視頻,這也可能是為什麼Dean能兩次激起玩家憤怒的原因。也許,遊戲媒體在上傳視頻之前,的確要從玩家的角度想想。大家也不期望遊戲編輯能達到頂尖水平,但是至少要能展現遊戲的基本玩法和魅力。同時,玩家也應該明白,我們可能在某些遊戲或者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一個Dean Takahashi,在「受苦」中自得其樂的人不應該遭受到這樣的辱罵和死亡威脅。 來源:機核

玩家家長的四個故事:身為母親不能玩遊戲能說是苦嗎?

在「讀懂孩子」故事徵集後,社友們分享了自己的煩惱與堅持。 熟悉游研社的讀者朋友應該有印象,過去一年,游研社發佈了數篇與遊戲、孩子、家長、教育相關的文章。 前不久,我們的一位作者朋友,雨瀨,也寫了套《讀懂孩子·心理安撫橋梁書》,由北師大出版社出版,希望通過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幫助家長「讀懂孩子」。 雨瀨在游研社發佈的數篇文章,包括《在無菌倉里玩遊戲的白血病患者》《陰影中的遊戲人——從業人士心理問題實錄》,都很有人文關懷。 她本人也是一位玩家(自稱「網癮少女」),所以她在書中講的許多故事,會更貼近玩家視角一些,非常適合玩家家長與孩子一起看。 雨瀨這套書剛剛入選「中國教育報2020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書」,獲得了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教育家孫雲曉、北大中文系教授聯袂推薦。知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在微博上也安利過。 社長也看了這套書,覺得與傳統意義上的童書有着比較大的區別,視角會更「現代」、更年輕一些,很值得推薦。我們也打算送幾本書給大家。 所以上個月,我們一方面在微博上推薦了《讀懂孩子》系列書,同時也趁機發起了一個故事徵集與圓桌討論,讓游研社的讀者朋友都來分享一些自己的家庭教育故事,我們好送書。 結果家長朋友們反響比較熱烈,令評論區隱隱有變成曬娃專區之勢。 最後,我們也精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故事,它們屬於游研社讀者。大家都是資深玩家,在引導孩子玩遊戲這件事上,有着自己的思考,但也會有各自的煩惱與堅持。 (其中有社友向作者雨瀨提問,表達了自己的一點困惑,雨瀨也特地錄制了視頻解答,希望對大家都能有所幫助。詳情可見第三個故事。) 身為母親不能玩游戲能說是苦嗎? 竹取  6歲孩子媽媽 每當別人問我為什麼沉迷遊戲,我就會說,因為它是我交際的方式。在被介紹對象的年紀,也是我遊戲里的親友妹子給我介紹了她表哥,一個魔獸玩家,充分理解我週末開荒不能和他一起出去的各種理由。 一年後,我的婚禮上朋友們都來參加了。我的team各自從千里之外而來,有的是我同學,有的是我的朋友,天南海北他們第一次見面,但是都神交已久,毫不生疏。我覺得世界真好。如果沒有遊戲,如果沒有網絡,我怎麼會和大家一起呢。 後來又過了一年,在我貧乏的業餘生活里,不玩遊戲是不能的,但問題是我有了小寶寶,而孕婦不能久坐。直到那個時候,我才開始明白,育兒是需要犧牲的,我一個「網癮玩家」終於是要被迫割裂網際關繫了。我不得不告別了網游,PvE需要大塊不受打擾的時間,PvP陣營戰需要忍受沒什麼素質的指揮對噴,對一個小朋友的成長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 在小朋友還小的時候,我還可以偷偷玩一小會,偶爾和另一位輪輪班,各自有個娛樂時間。兩三年以後,小朋友已經是電子產品玩得特別順手的年紀了。他也很喜歡手機和平板遊戲。我們都明白輕鬆快樂的帶孩子方式,給他一個Pad,我也能偷懶打開遊戲,可以一玩玩一天,彼此都順心。 我是個重度玩家,當然理解孩子想要玩遊戲的心情。但是責任和義務,不得不迫使我不斷拒絕小朋友玩遊戲的訴求。他太小了、玩時間太長了、對眼睛視力不好、對身體不好、戶外遊戲才是小朋友健康首選……作為一個運動廢宅的我……孩子,真是改變了我的一切,令人窒息的日子,總算慢慢習慣。 事實上,我並不反對孩子對着屏幕玩遊戲,但是家庭教育和成長環境,不允許大家長久沉浸其中。父母、孩子都不可以。我特別心軟,有時候小朋友求一求我,我就把Pad或者手機給他一小會,偷偷地,不讓其他人看見。因為總會有橫加的指責:父母怎麼能給孩子玩遊戲呢? 記得有一次,好久沒有聯機的我約了朋友們一起面基,結果碰上一個熟人男玩家。他的孩子剛半歲。他看見我第一句話是:你一個母親為什麼丟下孩子來玩遊戲?我簡直目瞪口呆:你孩子才半歲你不也來了。他譏諷一笑:怎麼一樣呢,你是媽媽!我立刻摔包走了頭也不回。 責任和輿論仿佛大山一樣壓在人心上,為人父母不敢絲毫怠慢。 失去遊戲網際關系,我在三次元的交際關系也岌岌可危。失去最快樂的娛樂方式,無時無刻的內心拷問。當每次我想休息一會的時候,內心就要反復責問自己:會不會影響孩子。於是更加不敢玩耍,不敢給孩子遊戲機。我可以瘋狂地買主機掌機遊戲卡遊戲盤,卻不敢光明正大地打開。 最痛苦的幾年終於過去了,孩子漸漸長大,可以識字、明白事理了,也願意看UP主玩遊戲了,會上B站了。我漸漸可以和他商量交流,玩遊戲時間控制在家庭作業完成之後。他能和我一起分享他喜歡的UP主,我們一起健身環和尬舞,一起寶可夢,一起玩恐怖遊戲,他再也不會玩手把讓《仁王》主角原地不停轉圈,再也不會執着地讓林克跳崖。雖然還不太會按鍵盤,但是掌機(觸屏)和鼠標操作的簡單遊戲基本上還行。 我失去了我所有的網友玩伴,卻獲得了一個單機隊友。雖然他特別菜、特別菜、特別菜。雖然我們不能一整天一整天地泡在遊戲里,雖然我下班後的大部分時間是教他功課,能一起對着屏幕玩的時候不超過半小時。他會慢慢長大,我會慢慢變老,我依然沒法放棄遊戲,也從不認為遊戲和教育不能共存。 以後的十幾年,我也仍然可以想象,我要因為輔導功課花掉大量遊戲時間。現在我已經開始隨身攜帶掌機,開始玩手遊,舍棄了一切花時間的遊戲,轉而向碎片化時間的遊戲進發。不捨得離開我的隊友們,甚至思念遊戲里的女孩子們,我們各自因為地理位置、結婚生子而少言寡語,母親的重任占據了她們和我的很多時間。我開始羨慕單身朋友,但卻又不敢光明正大地訴苦。 身為母親不能玩遊戲能說是苦嗎?身為玩家不讓孩子長時間玩遊戲能說嗎?仿佛開口就會讓人覺得不負責任。 別人的說辭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高道德標準的自責。自責真是太可怕了,六年以來,我一直沒有跨過去,我心里沒放棄我是個玩家。我害怕我玩遊戲的時候正好是孩子需要我的時候。當聽到有人給我說,有父母不管孩子自己打遊戲,或者不管孩子讓孩子瞎打遊戲,我也是義憤填膺的。我知道社會偏見如此,但是這真的不是遊戲的錯。是缺少愛。我同事中也有很多姑娘反對老公玩遊戲,甚至有不許玩手機的家庭禁令。我覺得這是缺乏溝通和理解,他們在遊戲的時候不兼顧家人。 讀懂孩子這個事情,我覺得我沒什麼不好懂的。雖然對我兒子喜歡的一部分遊戲不是很理解(他喜歡BeamNG、《玩具熊的五夜後宮》,喜歡恐怖遊戲),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包括我侄子,一大小夥不想讀書不想工作只玩遊戲啃老,我也理解(不苟同)。遊戲是很好玩的,但是如果責任(工作、生活、家庭、學習、父母)更重,那遊戲是可以放棄的。就算很難過很難受。這要看心目中排行第一的是什麼了。如果心里沒有別人只有自己,不愛別人的人,永遠會在遊戲里失去責任,沒有自控力。 養孩子的父母都不容易。責任太大,有些就為了教育環境更保險走極端,乾脆什麼遊戲都不讓孩子玩。不玩遊戲的家長一刀切,不然還要費心瞭解孩子的遊戲情況,他們才不會這麼耐心。耐心又開明的話需要很辛苦。其實父母都辛苦,我們固然,我們的父母亦是。 帶着女兒玩怪獵 慕翔宇  兩個女兒的媽媽 去年的時候,我每週都帶我家老大玩上1-2個小時的《怪物獵人:世界》。老大當時還在上幼兒園,從看到泥魚龍哇哇大叫到現在自己能砍砍精靈鹿,一路開始狩獵,自己會調整視角,會用WSAD跑步…… 我在游研社App記錄她的遊戲歷程(社友可以點擊此處查看)。小獵人第一次幹掉了大凶豺龍,我也把視頻拍到B站上,有5萬多播放,大家都很愛看。評論區最高贊的網友還建議:請讓她玩隻狼。當時我就回了句:我可是親媽。 我家小獵人後來披荊斬棘,一路狩獵了蠻顎龍、風漂龍……我也心里一直期待着未來我們一起砍雌火龍的時刻(我當時還過不了雌火龍)。但很快,小朋友因為上了小學,就沒有那麼多時間玩遊戲了。 去年年初還在上幼兒園的老大,現在上二年級。因為學業繁重,NS每週只能玩1小時,原來在玩的PC遊戲,包括怪獵,也只能都暫停了。 作為玩家,我們對孩子玩遊戲是有引導的:一般以主機遊戲和PC遊戲為主,遊戲建議年齡在16歲以下的,我們自己玩過(重點),且覺得里面內容沒有不太適合小朋友的,都會讓她試試。 現在老大能自己玩一些任天堂遊戲,奧德賽、耀西、馬里奧賽車、薩爾達,以及PC版的MHW,還有《Baba is You》。有段時間,因為孩子4點放學,距離我回家還有2個小時,她仗着外公外婆搞不定她,一回家就開NS玩個半小時才做作業。後來被我臭罵一通,這才慢慢開始先做作業後再看iPad,而遊戲機就只能週末玩了。 我和我老公都是ACG愛好者。從小學到大學,兩人的娛樂差不多都是看漫畫、看動畫、玩遊戲過來的。有了娃以後,可能會和大多數人的父母不一樣,幼兒園開始就讓小朋友接觸ACG內容。 由於書房里有大量我們買給自己看的漫畫,娃也會看到,她已經看完了亂馬、七龍珠、聖鬥士、多啦A夢。目前在看海賊王,不過她對海賊動畫和柯南動畫更感興趣。我家繪本也差不多占了4排書櫃(沒數過,可能200-300本),定時會給娃買繪本,週末會和她一起看,一起讀。不過最近她的識字量上來了,已經開始拒絕和我一起看了…… 在和娃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最主要的矛盾,其實還是學業問題。她不喜歡寫作業,但是學校作業必須完成,我給她的承諾是只要你做完作業,就能做你想做的事,但是每次都是6點半做到9點半,做完就要睡覺了。 現在,週末我會儘量讓她在室外活動。畢竟我們兩個都近視,想讓她的眼睛能更晚近視。所以現在上了二年級的老大,其實相比當初我帶着一起玩怪獵的幼兒園時期,能有的電子屏幕時間已經大幅減少了,悲劇…… 13歲小孩不就是玩遊戲? 蘑菇  23歲姐姐 我其實不算家長。我的家庭情況比較復雜,爸媽在小學時候就離婚了,是外公外婆帶着長大,初中又開始住校。我媽找了個後爸,週末把我接回家。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沒和父母住一塊兒。 我爸也找了個後媽。可能因為是單親家庭,我爸想表達對我的愛,但也不知道什麼樣的方式最好,所以想通過送東西來展示。 小學三、四年級,我爸就一直送我小孩子喜歡的東西,最典型的就是遊戲機,NDS、PSP、IBM筆記本都是那時候送我的。 因為外公外婆也管不到我,我每天回家就玩遊戲,什麼都玩,比如模擬人生。甚至說服親戚一起玩,我一些姨媽、家里的老人,都被我帶着玩遊戲。 這也導致我從小就整天在家玩遊戲,不太喜歡和別人打交道,再也沒有跟朋友出去玩。好處也是有的,我感覺從小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比較強。 初中因為住校,接觸不到電腦和遊戲機,我就玩彩屏手機,把所有能玩到的手遊都試了一遍,也帶身邊同學一起玩。 我會把設定好的女主、男主,把遊戲地圖載入腦內,幻想冒險故事,記下來,給班上比較宅的女生一起看。高考前我還在玩輻射與老滾。大學時代和朋友交流往往是通過網游。 這些我爸媽都管不了。我爸不在身邊,我媽有點「溺愛」我,或者說對孩子發展不太管,認為孩子就得好好玩。而我後爸,估計因為後爸的身份,覺得他也不太好管我。 這是我這一部分的網癮少女故事。接下來是我同父異母妹妹的。 自從有了我妹以後,我爸與後媽關系就不太和睦,高強度吵架。我妹和他們住一塊,因為家里老吵架,玩手機就是她轉移注意力的一種方式,所有熱門的、同齡人在玩的手遊都去玩。 我爸脾氣也不好,也沒禁止我妹玩遊戲,但玩久了一定罵,平時也會念叨:「她一天到晚就在玩遊戲」「她現在班上只能排到20名,以後怎麼辦?」我問過我爸:我妹有什麼擅長的嗎?有沒有什麼興趣愛好?他會說:那不就是打遊戲?她還會什麼? 哪有這樣的父親,他根本不瞭解女兒。我也問過我妹這些問題,她說自己擅長歷史,書上的東西看一遍就能記住,所以考歷史都不用復習。不過問她要不要往這邊發展,她也直接說不要。 現在打遊戲是和金錢觀聯系在一起的。我妹還上初中,消費觀也沒建立,不會開口去問父母要什麼東西,也不太敢,更不會找我這個姐姐要,畢竟沒有那麼親。有一次她偷拿我爸蘋果賬號給遊戲充值,我爸氣得不行,破口大罵。 我爸本來對我妹學習要求就高,他是當體育老師的。不同於我,我妹是他真正唯一帶大的孩子,寄予了厚望,他肯定希望自己的教育方式被證明是正確的。但我後媽又跟我親媽有點像,管得松,母愛爆棚,也因為教育觀念很大不同,和我爸以前兩人關系好,有了孩子就經常吵。 簡單來說,我妹在不斷拉扯之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結果只是變得更加叛逆,更加愛玩遊戲,我爸就更看不下去。而我作為同父異母的姐姐,也沒法幫她找到位置。 以前我妹都不太跟我交流。現在我更多會去主動地關心,她才開始跟我多說些煩惱。我爸不關心她的內心,那我作為姐姐,也只能更多地去關心。但她跟我說的煩惱,其實又都是我沒辦法解決的:我好煩我爸、我爸不讓我玩手機…… 而且我自己本來玩遊戲就多,從小玩,沒法「以身作則」。給我妹也推薦過更好的遊戲。我的想法是,都喜歡玩遊戲了,為什麼不玩一些更好的?但其實沒用,我妹愛玩的遊戲,必然是同齡人都在玩的遊戲,這是我不能控制的。 引導這件事必須長期積累,我也不在我妹身邊,所以很難。而且我的風格其實也和我媽、我後媽一樣,放着玩。作為孩子,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能意識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只要能意識到,就必然會懂事一些,懂事了,肯定問題也不大。 我妹今年13歲了。在我認知里,13歲不就是玩遊戲?好動的上躥下跳,不喜歡動的愛玩遊戲,跟同齡人比一比誰玩得好? 蘑菇問雨瀨: 在收到游研社送的書後,我把書寄給了我後媽。我收到的是「不愛說話的塔塔(8-12歲)」這一冊,其實我妹還要大一歲,但我後媽的評價還好。她說書里小男生和我妹妹玩遊戲的情況確實有一些類似,她跟我妹聊了聊,女孩早熟一些,過了童書的年齡,但就遊戲這個話題,溝通方式其實還是差不多的,應該有一定幫助。 據說還可以問書作者一個問題,我看到介紹,作者也是玩家,我其實會有一個疑問:像我這種情況,有必要給妹妹引導那些我喜歡的「好遊戲」嗎? 雨瀨答蘑菇: 70後老玩家的一點點迷茫 我的一幣通關時代  兩個孩子的爸爸  愛街機 我女兒今年17歲,快高考了;兒子上三年級,現在8歲。 我自己今年42了,小時候基本上是玩FC、玩街機長大,應該也算是國內第一批玩家。我經常會在游研社App發一些漫畫,從漫畫題材上應該也可以看出來。 玩遊戲這件事,其實在我閨女小時候,我根本沒什麼顧忌。那時候我也剛30來歲,我玩什麼,閨女也玩什麼,比如寶可夢、逆轉。不是我把遊戲硬塞給她,也沒有什麼引導,就是我在玩,遊戲吸引人,閨女就也來玩。 以前玩遊戲,跟現在也不一樣。我們小時候玩遊戲,基本都是偷偷摸摸的,要麼就是你表現好點,可以多玩一會兒。我們也沒受過什麼引導,因為父母本來就沒玩過遊戲。 閨女小時候我讓她學過吉他。那時候年輕,感覺跟着孩子寫作業、練練琴,然後沒事都打遊戲,這就到退休也挺好,我曾經這麼想過。當時給她買過一個手辦……也不能叫手辦,就是小玩具,兩塊錢一個,是寶可夢里的安瓢蟲。我閨女就特別喜歡,所以我也帶她認識了一下寶可夢。 你對自己的孩子也會心里有數,知道她會不會上癮。像我女兒,玩遊戲就不沉迷。年前動森特別火,我閨女也想玩,但我沒買NS,只有3DS,就給她下了老版的,也玩得挺開心,不上癮。我自己年紀大了,遊戲也不會搶着買,不着急,本來也沒那麼多時間玩遊戲。 我閨女和我一樣,也是靈魂畫手 但我兒子不一樣,我覺得我兒子好像自製力沒我女兒那麼好。所以我在PS上玩那些大型的、帶點暴力元素的遊戲,基本上我都不當他面玩,我都是他睡覺以後,有意識地避免讓他接觸。兒子喜歡手遊里的奧特曼,我也覺得現在手遊的機制不是很好,會給他刪了。 帶兒子玩過模擬器老遊戲,但他不是特別感興趣。我兒子說過一句話,說你這還不如4399好玩。我也不跟他抬槓,承認老遊戲畫面確實不行。但要是推薦新遊戲,我也知道他肯定喜歡玩,所以不太敢推薦。我也不會說不給他玩,只是順其自然,不推薦不適合的遊戲。 我會覺得只有特定的遊戲適合推薦給孩子,但老遊戲他們覺得畫面不行,新遊戲畫面太逼真,肯定不會都適合孩子。手遊我自己也不喜歡,最後還是玩任天堂這類。 說實話,沉迷遊戲也確實耽誤事。我有個外甥,總愛來我這玩,看我玩鐵拳之類的格鬥遊戲,我那時候也沒什麼顧忌。他對遊戲就會比較上癮,影響了學習,高中也沒考上好的學校。你說到底是遊戲的原因?還是說玩的人原因?我不太明白,說不好,會比較迷茫。 女兒給我的父親節禮物 還好我孩子都比較乖。前兩天剛收到游研社送的書,兒子也很喜歡。 其實我之所以撿起來畫畫,一是閨女初中時學習壓力大,也比較叛逆,我感覺自己架空了;還有就是幾年前去熟識的一家遊戲店(我們這里現在已經沒有幾家像樣的遊戲實體店了),本來是想和老闆兒聊聊合金裝備和平行者,誰知到那里他說:「還玩遊戲呢?」我當時感覺五味雜陳,沒想到被遊戲店老闆說教了…… 那時候我畫一些80後題材的漫畫,我閨女都說,你這也不是不行,但沒人看。我還跟在有妖氣上畫漫畫的人聊,他們也說你必須得畫那種年輕的、流行的。直到後來我在游研社發自己的畫,評論很多,也挺感動。 我閨女也知道我畫畫給社友們看的事,現在她不會說你的畫沒人看了,她還專門為我點贊。 希望以上故事能夠帶給大家思考和啟發。如果大家還有故事想要分享,歡迎在評論補充。另外,《讀懂孩子·心理安撫橋梁書》目前已在北師大出版社淘寶、京東等旗艦店上架,歡迎大家選購。 來源:遊研社
美國前國會議員用競選資金玩游戲 定罪後被川普赦免

美國前國會議員用競選資金玩遊戲 定罪後被川普赦免

當前國會議員Duncan Hunter承認將競選資金用於個人物品和電子遊戲時,幾乎沒有人反對他立即辭職。現在,在那件事發生近一年後,美國總統川普赦免了這名男子,Hunter也是川普所赦免的第15名被定罪的罪犯。 Hunter承認曾花費了他競選資金的25萬美元用在了和競選毫無關系的東西上,這包括像是奢華的酒店,為家人購買的物品,以及電子遊戲等等。盡管尚不清楚他在電子遊戲上到底投入了多少錢,但這名前國會議員確認他至少花了1300美元購買了電子遊戲和相關服務。 不管怎樣,Hunter原本因為其違規行為在監獄呆上一段時間,但他的禁閉因為新冠病毒而被推遲。如果一切按照原本計劃進行,他將從1月4日開始在監獄服刑11個月,但現在看起來這種事是不會發生了。 考慮到Hunter已經被赦免,他的行為所帶來的一切懲罰也就完全免除了。此外,他再也不能因這一罪行受到審判。由於川普的赦免在Hunter服刑時間開始之前就生效了,因此這名前國會議員無論如何都不會因自己的罪行服刑。 總而言之,亨特議員的處境非常獨特。他不僅因為吸電子煙的習慣而出名,而且他養還了兩只寵物兔子,分別叫Eggburt和Cadbury。多年來,亨特一直是電子遊戲的支持者,反對暴力電子遊戲會讓孩子變得暴力的說法。 來源:3DMGAME
肯德基游戲主機正式公布 邊玩游戲邊炸雞翅

肯德基遊戲主機正式公布 邊玩遊戲邊炸雞翅

早先肯德基宣布將推出一款「遊戲主機」,之後該主機不斷跳票,讓許多人感到失望。今日(12月23日)肯德基正式公布了旗下遊戲主機——KFConsole, 官方表示這款產品將徹底結束主機戰爭! 宣傳視頻: KFConsole主機擁有Intel NUC套件、華碩GeForce RTX顯卡、Seagate PCIe NVMe SSD和Cooler Master定製機殼,甚至內建如同空氣炸鍋的「Chicken Chamber」氣流加熱功能,當玩家在遊戲中奮戰時依舊能保持炸雞酥脆。 KFConsole主機外形是全家桶造型,機殼是Cooler Master NC100,由瑞典知名改裝好手Timpelay領軍改造。結合氣流加熱功能確實很有創意,不過讓人擔心的是熱源從哪兒來,是主機本身散發出來的,還是單獨加熱的? KFConsole主機的核心運算架構是Intel NUC 9 Extreme套件,內含8核心/16線程的Intel Core i9-9980HK處理器。雖然看起來很像顯卡,但它是整合了CPU、主板、存儲器的系統套件。 顯卡是Turing架構的華碩Dual GeForce RTX 2070 MINI OC,而非最新的Ampere架構GPU,支持光線追蹤技術,支持VR,能以240幀每秒的速度運行遊戲,並在4K顯示器上支持240HZ輸出。 KFC Gaming官方之前表示主機存儲空間為2TB,現在最終確定是使用了2個希捷BarraCuda 1TB SSD,但不確定是否使用RAID 0陣列串接。性能方面,在被問到是否能運行《賽博朋克2077》時,KFC Gaming宣稱比其他家用主機還要強大。 肯德基遊戲主機的發售日期和售價並未公布,讓我們耐心等待官方消息。 來源:3DMGAME

【白夜談】玩遊戲終歸是一般人類勞動

題圖 / CaesarZX 大學畢業之後,我在自己的Steam庫里建了一個「待玩」分類,專門用來存放我買了卻暫時沒時間玩的遊戲。 大學之前,我基本是買了什麼遊戲,第一時間就把它玩個爽。基於這種慣性,在我建立「待玩」分類時,還覺得這只是個臨時中轉站,里面最多不過10款遊戲。這個想法後來被證明大錯特錯,時至今日,我的Steam上有近400款遊戲,其中的200多款都安詳地躺在這個「待玩」分類里。 這種現象歷史悠久,簡單來說就是「我花錢買的遊戲,憑什麼還要花時間玩」。但對很多Steam用戶來說,其原因更多在於喜加一過多,很多花幾塊錢買來的遊戲其實並不值得玩,甚至根本沒法玩。 我的「待玩」並不是這樣,從上面的圖就能看到,那里面有《全面戰爭:幕府將軍2》,有《60秒》,有《奇跡時代3》,還有《我來自江湖》和《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都是些絕對值得玩、我個人也挺喜歡的遊戲。 我當然也有喜加一的遊戲,但都是為了特殊目的購入的,比如大名鼎鼎的《OIK》 工作導致的沒時間、沒精力當然也是個大問題。但從我的觀察來看,真的完全沒時間沒精力的玩家很快就不再買遊戲(尤其是大作)了,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偶爾看看直播、視頻或者社交媒體討論也就夠了。反而是像我這樣——工作算不上太累太忙,每晚還是有四五個小時空餘時間——的玩家最為困擾。 類似的困擾在我的朋友們身上還挺普遍的。經常有朋友在聊「最近玩了什麼」時,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表示自己最近什麼遊戲也沒玩,就看看視頻和直播,但偏偏買的遊戲還不少,就這樣變成一個冤屈的雲玩家。 這種困擾的核心在於,很多玩家並不能理直氣壯地說自己下班後真的沒精力了,但又確實不太想打開電腦、主機里的那些遊戲。簡單來說,工作其實沒那麼累,但玩遊戲會讓人很累。 把這解釋為成「不再愛遊戲」了也不太對。很多玩家在訴說這種症狀時表現得很痛苦、很矛盾,剖析自己的內心,懷疑自己是不是初心不再,再也找不到當年從遊戲中獲得的那些樂趣了,嘆氣、搖頭、神色落寞,顯然還是愛着遊戲的——真不愛了誰還在乎這個。 這其中存在一個迷思,一個基於特殊情況的迷思。絕大部分玩家接觸電子遊戲都是在童年,而由於對於電子遊戲的長期污名化,大部分玩家又沒辦法在童年自由自在地玩遊戲,不是偷摸玩,就是每玩一小時遊戲,就像欠了學習債一樣,非常沉重。 那時候,玩遊戲本身就是快樂,不僅是遊戲本身的快樂,還有一種「哈哈我不在學習了」的悖德感在加倍快樂。我還記得初中時跑去網吧玩《魔獸爭霸3》一張仙劍背景的RPG地圖,當時我沒有U盤,也不會復制存檔,每次只能玩開頭一兩章就得下機回家,下次去網吧只能重頭開始玩。但我就硬生生玩這開頭一兩章玩了半年多,固然有些無聊,但總體還是快樂的。 後來很多網吧有了自帶的雲存檔功能,善莫大焉 也因此,在大部分這麼走過來的國內玩家心中,玩遊戲的快樂應該是從始至終的,玩的時候快樂,玩完之後也快樂,總之打開遊戲到關掉遊戲都該是快樂的。現在,他們發現玩遊戲並不全是快樂,還有疲憊時,就無法接受,開始懷疑自己不愛遊戲了。 但遊戲不是許願機,不是大聖盃。如果你宏觀一點看玩遊戲這件事,就會發現,它無非也是一種勞動:玩家通過操作、思考獲得樂趣,樂趣就是遊戲的價值,而價值是凝結在商品(遊戲)中的一般人類勞動。 在遊戲中的操作和思考就是一般人類勞動,出色的遊戲開發者能讓這種勞動也有樂趣可言(任天堂就精於此道),但它歸根結底還是勞動。就像一個被遊戲化了的KPI機制控制的外賣送餐員,在送了幾個月外賣後,總會發現這是資本家的伎倆,玩家們最後也總能識破開發者的伎倆。 遊戲化的電商KPI後台 當我搞明白這一點之後,我還是會在玩遊戲時感到疲憊,還是沒法像從前那樣全身心享受遊戲,但至少我不再痛苦了,也不會再懷疑自己愛不愛遊戲——勞動人民沒有這些小布爾喬亞式的情緒,它們只會影響我在2077中拔刀的速度。 來源:遊研社

我的朋友是怎麼玩遊戲到欠債的

可能是錯誤安利遊戲的報應吧。 十一假期的某天,我正在長沙排隊茶顏悅色,突然手機上來了個電話。看到到來電號碼是個010打頭的座機,我心一沉,有種熟悉的預感。 果然一接起來,對方就問: 「你好,請問是XXX(我的名字)嗎,你認不認識一個叫劉XX的人?」 我說,我只是他的同學,已經很久聯系不到他了,你們該走什麼法律程序就趕緊走吧。 那邊說,哦這樣啊,那你要是聯繫到他,能不能跟我們說一聲啊。 我說,好的好的。然後我掛了電話。 旁邊的朋友問這是誰,我想解釋一下,卻覺得說來話長。即使我離開北京,跑到長沙來玩,同樣的破事卻依然如影隨形,這讓我的思緒不禁游離到了8年前。 這是我如何用一款遊戲影響了一個朋友的人生的故事。 劉XX是我在家鄉的同學,為了便於稱呼,這里就叫他小劉。我和小劉在初中就是同學了,當時他是轉校生,到我們班沒什麼朋友,我和他很快因為遊戲熟悉起來。他來自一個比較老家更發達一點的縣城,所以知道更多街機秘籍。我從他口里知道了《雙截龍格鬥》的忍者Amon也能無限連,並苦練成功。當年這遊戲在我們本地非常流行,甚至比KOF97的受眾都大,我用忍者一時間在本地的街機廳風光無量,看呆了很多圍觀的小孩。 我和小劉打遊戲的水平比較接近,屬於一起打街機我先死了他也走不遠的檔次,在網吧里我更擅長打紅警,他更擅長打CS。因為經常湊到一起玩,我和小劉逐漸產生了深厚的羈絆,基本上是那種最要好的同學關系。即使一度我們喜歡同一個女生,也沒因此產生什麼矛盾。 到了高中,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一次我在網吧意外點開了《魔獸爭霸3》,剛玩了1小時,我就愛上了這款遊戲,愛得如痴如醉,並很快拉小劉入坑。 在我們那個北方小縣城,玩魔獸爭霸3的人很少,即使玩,也沒人玩正規對戰,都在打RPG地圖。但我和小劉基本上只玩對戰,認真研究兵種和戰術,苦練操作。那是2006年,中國互聯網上連像樣的視頻網站都很少,加上上網環境有限,並不方便看比賽,我們就主要看圖文戰報,課間討論戰術,純過干癮,然後放學有條件了就去網吧實踐一下。 在最狂熱的時候,我們甚至有了去打職業的想法。在這種熱情的支持下,我和他雙雙高考落榜。我記得那年暑假,我和他又相約在網吧打魔獸爭霸3,打完兩盤,我突然覺得這麼打遊戲可太累了,然後就突然失去了苦練技術的興趣。之後大家也很有默契地不提這茬了,各自去不同學校復讀,第二年各奔東西上大學。 大學期間我很少和小劉聯系,我是那種離開了某個地方就不太會和舊友維護關系的人。偶爾暑假回來見幾次面,我知道他開始迷上了DotA,而我那會主要在玩各種單機大作,還靠給遊戲雜誌寫稿的稿費在宿舍買了個Xbox 360,我知道我們不太可能玩到一起了——如果不是後來我們又巧合地在北京碰面了的話。 畢業後,我來北京工作,小劉正好也找到了北京的工作。剛來北京沒什麼朋友,我週末就經常叫他來我家玩。 他那時還在玩DotA,到我家繼續用我的電腦玩。我不太喜歡他玩DotA,因為他玩的時候,我聽到鼠標總是神經質一樣地點個不停,覺得太容易把鼠標搞壞,那會我工資很低,怪心疼的。但大家太熟悉了,彼此臉皮都很厚,我提出抗議並沒有用。 後來我就想了個法子,我進入路由後台,把電腦的網絡限速調到了256Kbps。這樣他的DotA還能玩,並不會掉線,但延遲會莫名其妙高很多。對此他百思不得其解,玩得唉聲嘆氣,非常不爽,只好去做別的。當然這個真相我一直沒告訴他。 有一天,在他照例為DotA延遲太大而發愁的時候,我說,咱們來玩《魔獸世界》吧。 我和小劉很早就玩過《魔獸世界》,可以追述到2005年公測的時候。當時我們正對魔獸爭霸3狂熱,對這個網游自然也很感興趣。但點卡對於還在上高中的學生來說太貴了,我玩了一張點卡就放棄,小劉我印象中還沒走出喪鍾鎮。 需要說明的是,玩了幾年DotA之後,小劉對於網游十分嗤之以鼻。認為其不過是數值把戲和重復勞作,單機和競技遊戲才是真遊戲!我其實也有點類似的想法,但我那會玩《魔獸世界》有點上頭,我就跟他說,魔獸和其他網游不一樣的,不是那種重復勞作的數值遊戲。 小劉說,我不信。 我說,你可能之前玩的時候還沒摸清門道,沒有領略到樂趣。要不這樣,我帶你一起玩,玩到你Get到樂趣為止。 小劉還是不太情願,但我的安利誠意都到這份上了,就勉為其難地建了個號,我也建了個小號,跟他從1級開始玩。 我記得當時魔獸的遊戲版本是大災變,即使沒有大號帶,新人練級友好了很多,不再那麼苦哈哈的了。小劉一開始還不是很樂意玩,得每天我叫他,才來一起練級做任務。但40級之後,小劉漸入佳境,也開始自己Solo着玩了,我甚至為了趕他的進度,有時候還得肝一肝才行。 終於,我們雙雙升到了58級,可以去外域了。我帶他來到詛咒之地,充滿儀式感地穿過黑暗之門,來到了地獄火半島。我跟他在外域做了幾個任務。 這時候我覺得,陪玩到這里已經差不多了,他應該也Get到了這個遊戲的樂趣,不用我再當導遊了。我說,咱們PK一下吧。 於是我們插旗,他是獵人,我是法師,然後我輸了。小劉很高興,嘲諷了我一番,說還沒他新人水平高。我忘了回了些什麼,可能是辯解,可能是阿巴阿巴,但都不重要。最後我就像武俠小說里那樣,站在地獄火半島的某個崗哨上,跟他告別,下線,然後這個號再也沒上過。 我覺得他已經喜歡上了這個遊戲,可能會沉迷一段時間,就像我當年那樣。 沒想到他沉迷了3年。 我清楚地記得,小劉開始沉迷魔獸之後,很快迎來了十一長假,那是正好8年前。9月30號小劉來我家玩,但我第二天要回老家了,他說他在我這邊待到第二天也回去了,我說那你把門鎖好。 結果等到10月7號回北京的時候,我發現我家門沒有上鎖,推門一看,發現小劉還在我家,還在玩魔獸,玩了整整7天,家里有無數外賣盒子,那會甚至還沒有餓了麼。 後來小劉來我家,基本上要麼玩魔獸,要麼在看魔獸的競技場直播。沒錯,我最開始還是從他那里開始瞭解直播平台的,當時鬥魚還叫「ACFAN生放送」。 看到這里,你可能覺得故事還和開頭的電話沒什麼關系,但不要急,很快有關了。 小劉的生活重心完全倒向遊戲後,工作受到了很大影響。他原本工作就很不理想,錢少事多。沉迷遊戲後,原本的工作也離職了,但沒找到更好的,就找了房產中介的活,湊合做着。 這期間小劉經常缺錢花,就總是找我借錢,借了不還,下次還借,每次都不多,就幾百塊,軟磨硬泡地借。出於老朋友情誼,我最終還是借給他了,就這麼居然一直累積到了1萬塊。 積累到1萬塊後,我死活都不借了,我們的關系也逐漸疏遠,很少再有聯系。 這時候小劉突然像是某種生物鍾覺醒,開始相親,籌劃娶媳婦。想結婚就得有房,他就打算老家買套房子,但沒錢怎麼辦呢? 我不知道他是怎麼辦的,但從後續的情況推測,他應該是申請了一大堆信用卡,借了一大堆小額貸,在老家買了房子。但最終,婚沒結成,女朋友跑了,他又回到了孤身一人。 為什麼我能知道這些?因為他在申請信用卡和借小額貸的時候,緊急聯系人的電話號碼填的都是我。 是的,我在毫不知情的前提下,成了他的很多筆欠債的緊急聯系人,而他換了手機號碼,那些債主聯系不到他,只好都來打我電話。 於是,從2017年起,我就一直時不時接到各種催款電話。開頭都是「你認識劉XX」嗎?他們之中,有正規的大銀行,也有叫不上名的小額貸,還有第三方專門用來催款的機構,還有一些恐嚇短信。對方每次都苦口婆心地跟我說,「你一定要聯繫到他通知一下呀,不然到時候把他計入失信名單就會有很大影響」。 這是我收到催款短信的冰山一角,而這三年來,他們好像除了打電話和發短信毫無辦法 我這時候就會對那頭說,他還欠着我一萬塊呢,你們該走什麼法律程序就走吧。對了,他把我寫成緊急聯系人,對我有沒有什麼影響啊? 那邊就說,對您沒有影響,但您得告訴他來聯系我們,這樣才能取消掉您的緊急聯系人身份,不然我們也只能一直打您的電話。 於是他們就一直打我電話,直到前幾天十一假期,我接到了最近的一個。 這個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作為一個報導遊戲為主的號,我當然不會試圖推導出一個「玩遊戲果然害人」的結論,也不打算做出總結任何深刻的道理。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個例,僅此而已。非要說有什麼道理的話,這個故事無非告訴了我們,面對任何娛樂產品,我們需要保持一些基本的自製力。 至於我損失的一萬塊和無休止的騷擾電話,我想,這大概就是我錯誤安利遊戲的報應吧。 來源:遊研社

疫情隔離太孤獨?英國倡議玩遊戲 獲EA、育碧等支持

<p據外媒報道,英國遊戲產業正計劃在本周末舉辦名為「Play & Talk」的活動,通過玩遊戲的方式來克服因疫情隔離而導致的孤獨感。來了解一下吧! <p英國國家統計局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疫情隔離期間,英國有超過30%的人感到孤獨。而在16-24歲的群體中,這一比例更是將近51%。 <p「Play & Talk」周末活動希望大家以線上的方式與朋友家人等聊天來減少孤獨感。英國互動娛樂協會表示在疫情期間,他們觀察到世界各地的人們都開始通過遊戲進行社交,並與親朋好友一起玩樂。在遊戲這樣友好而輕松的環境中,大家更容易敞開心扉,而且這樣的方式也很安全。 <p「Play & Talk」活動得到了50多家遊戲公司的支持,其中包括Electronic Arts、育碧、世嘉、2K、Wargaming等。 <p「Play & Talk」的基本想法是選擇一些合家歡類型的遊戲,在周六或者周日的時候,叫上家人或朋友,在遊戲中一起度過1個小時的時間,計劃從本周末開始。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