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瑪莎已死

Tag: 瑪莎已死

《瑪莎已死》:夢魘的殘骸,被棄置於托斯卡納的艷陽之下

大約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大名鼎鼎的「德古拉初代目」貝拉·盧戈西在英國完成了他一生最詭異的舞台表演:面對自己著名的「死亡凝視」,台下的觀眾似乎並沒有像恐怖大師預計的那樣被嚇得噤若寒蟬,反而是歡呼起鬨,放聲大笑,肆無忌憚地吹著口哨,仿佛自己剛剛目睹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滑稽大戲。 不消說,彼時也算德高望重的貝拉·盧戈西因此倍受打擊。這位老藝術家完全想不通自己究竟做了什麼才讓觀眾如此不尊重自己,甚至都不願假裝被「德古拉」嚇到屁滾尿流;而在這幾十年後,也許是為了解答無數類似的老藝術家們的疑惑(可能性非常不大),保羅·紐曼在充分研究了猛獸,屍體,惡魔,幽靈,瘋子,狼人,吸血鬼,外星人,麻風病人,連環殺手等等等等一系列恐怖形象在人類各個時代的發展和演變,將人類認識並理解某種恐懼的過程總結成了以下四個階段: 原始反應期迷信期震顫期諷刺劇或喜劇期 簡單解釋下,以德古拉為例,最初瓦拉幾亞人無不將其視為真實存在的恐懼而終日惶惶,很快在捕風捉影間完善了一整套煞有介事的理論來防止自己和親人被吸血鬼戕害。直到後來科學之光普照家家戶戶,這些個當年禁忌也就成了當地知名的民間故事,給了文藝工作者送去靈感,助其以文字,聲音,影像,遊戲——當然還有貝拉·盧戈西的精湛演技讓「德古拉」更加震撼人心,卻也因這個「德古拉」不可能對觀眾造成實質上的傷害而被後者以獵奇的心態逐漸分析解構,歸納特點,形成印象,最終決定拿他找些樂子。 沒辦法,誰讓人類的恐懼和好奇在化學成分上如此接近呢?貝拉·盧戈西自然是沒做錯什麼,他的痛苦更像是種困惑,是無助的老人在感慨自己已經被時代遠遠拋在了身後;因此(我認為)相比之下,更加痛苦的應該還是那些以「恐怖」為生的創作者,畢竟在這個祛魅的時代,幾乎所有恐怖形象一經誕生便被扒光了神秘感,之後要麼因缺乏特色而無人問津,要麼很快痛失逼格淪為二次創造的「犧牲品,逼得各位作者大小廠商在表達技法和其他細節上卷到飛起,但好的作品依然是鳳毛麟角。 在這樣的背景下,《瑪莎已死》就顯得尤為可貴了——倒不是說它在技法上有多標新立異,相反,本作所展現的技法之老套,效果之勉強堪稱所有獨立恐怖遊戲的反面教材;但即便如此,這部作品依然讓我在通關後的幾天里寢食難安,噩夢連連,完全不想重溫遊戲的某些章節。花了小一個月逐漸冷靜下來後,我才意識到《瑪莎已死》之所以「後勁十足」,恰恰是因為其製作組LKA拒絕了恐怖遊戲在技法上的內卷,以反哺歸真的方式向玩家們展現了那些恐怖事物未經雕琢的原始「魅力」,也讓我明白了自己的「無所畏懼」本質上乃是無知與盲目,是因為自己在現代文明的蔭庇下,從未好好端詳過具象化的死亡罷了。 所以接下來,我將(盡可能)原封不動地將這細節頗多的原始夢魘展現給大家,還請諸位玩家謹遵製作組的囑咐,提前做好心理准備。 恐懼:血肉與夢魘,肆虐在托斯卡納的艷陽之下 《瑪莎已死》的故事發生在1944年的盛夏。彼時戰爭接近尾聲,納粹節節敗退,身為德軍高級軍官之女的主角茱莉亞不得不跟隨父母和孿生姐姐一起離開翡冷翠的別墅,來到托斯卡納的鄉村小屋來躲避日益臨近的戰火。 盡管周圍的村鎮已經施行了宵禁,盡管駐防士兵已經神經緊張到了極點,但對天性爛漫的茱莉亞而言,戰爭依然只是餐桌報紙上的幾行鉛字,並不能給她無聊的鄉間生活帶來一絲波瀾。於是百無聊賴間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那時奶媽總會為她講述「白衣女士」的恐怖故事,想起了那故事恰好發生在不遠處的小湖附近,便取出了父親的專業設備,想要拍下「白衣女士」的真實模樣。 於是在那個薄霧彌漫的清晨,在各個位置架設好了相機後,准備拍個照片收尾的茱莉亞真的在湖中發現了緩緩飄來的「白衣女士」——她後天失聰的孿生姐姐瑪莎。茱莉亞立刻實施救援,但一切為時已晚。上岸後的她自然無法接受這一事實,喃喃自語後暫時失掉了言語的能力,也因此被趕來的父母誤認成了更安靜,更優秀,因此獨享了母親寵愛的姐姐瑪莎。 如果說之前的茱莉亞只是被嚇到失聲,那麼此時一個邪惡的念頭便開始生根發芽:既然大家無從分辨,那她也願意沉默下去,奪去姐姐的身份,埋葬自己的生活,從此以後獨享父母的寵愛,也開始飽受夢魘的折磨。 最初她只是在林間無助地奔跑,需要在玩家的控制下對「盜取姐姐身份」的罪行供認不諱,才能穿過樹林,來到湖邊,伴隨提琴「指甲抓黑板」式的刺耳刮擦,用並不鋒利的銘牌在瑪莎的皮膚上扯開一個口子,隨後剝下她的一整張臉,與這鮮血淋漓的詭異面具合二為一。 很遺憾(或者很慶幸),我沒辦法通過圖像將這場景還原給大家,因此僅從描述上看,這場景似乎也沒什麼可怕的;但須知文字描述是一碼事,圖像展現是另一碼事,如果還需要玩家盯著螢幕不斷操作,由此產生的不適感更是會指數級地不斷飆升; 而偏偏LKA設計得更加過分,他們不僅要求玩家盯著螢幕完成無時限QTE,還會不時以各角度的大特寫來展現自己在某些建模上的精益求精,確保每一名玩家都能注意到瑪莎「臉」上血紅的肌肉仿佛還在微微顫動,白皙的牙齒依然光彩照人,瞪大的雙眼和咧開的大嘴構成了某種詭異的喜感,仿佛「血腥瑪莎」隨時會坐起身來,開懷大笑,嘲弄茱莉亞的異想天開。 而在之後的夢魘里,這張「血臉」將隨著時光流逝而黯然失色,但我想無數蛆蟲大快朵頤的特寫恐怕比死氣沉沉的一張臉更加「震撼人心」:直到最後茱莉亞決定將那張臉還給姐姐,夢中姐姐也和愛人攜手被「白衣女士」拖入了湖底,螢幕前的我才終於長舒了一口氣,由衷感謝這位女士為玩家消滅了整部作品中最恐怖的東西。 我想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瑪莎已死》的一大敗筆:由於過早出現的震撼場景足以麻痹所有玩家的神經,當作為追逐BOSS在JUMP SCARE中閃亮登場時,那唐突的效果逗得我差點兒沒笑出聲來。 不過好在首先,遊戲中的「白衣女士」的確不是單純的惡靈厲鬼,我她所代表的,民俗上的神秘主義為故事的解讀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其次,你永遠不知道托斯卡納明媚的陽光下藏著多少可怕的秘密,可能是鮮為人知的無主墓地,可能是被炸斷了雙腿的游擊隊員,可能是准備與茱莉亞嬉戲打鬧的白衣女士,當然還有圍繞瑪莎的所有那些撲朔迷離…… 這是茱莉亞目前唯一感興趣的事情,接下來她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為我們逐漸揭示姐姐瑪莎的真正死因。 玩法:行走思考間,領略遠古時代繁瑣的儀式感 不過即便如此,最開始玩家也只能以茱莉亞的視角在屋里走走逛逛,看她擺弄物品,聽她嘮嘮家常。直到她發現了某些特定物品,像是停在屋外那輛沒氣兒了的自行車時,一個念頭才會慢慢浮現在日記之上,催促茱莉亞趕緊去找個打氣筒,讓自行車快快進入工作狀態。 在這之後,我繞著房子里三層外三層地搜了好久,一無所獲後賭氣斷定這個支線目前根本無法完成(其實只是我沒找到);而接下來幾個支線的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我的論斷,即《瑪莎已死》只是個表面上的自由沙盒,明里暗里總是有些限制會將玩家推上正軌。 就比如在上述場景里,四處碰壁後我發現自己就應該按部就班地拿起報紙,為其胡亂報導的「茱莉亞之死」憤怒不已,發誓找尋真相後,拿起相機開始練習本作最重要的核心玩法——拍照和沖洗膠卷。 和現在開機、拍照、修圖、發社交圈子的標準流程略有不同,那時候拍照的過程和舊日時光里所有的事物一樣緩慢而繁瑣:拿出相機,打開鏡頭,透過目鏡對准景物,螢幕左上角的幾行信息會告知你的照片還有那些不足之處:「太近」或是「太遠」需要玩家調整位置讓景物出現在最合適的位置;「失焦」需要玩家按下ctrl進入調整界面進行手動對焦;「太暗」則需要玩家在同樣的界面里手動調節光圈和曝光,還是太暗的話就需要更換更合適的鏡頭膠卷,或者乾脆裝上後來解鎖的閃光燈一步到位。 隨著遊戲的繼續,玩家還將為相機收集到效果不同的專業膠卷,功能不一的特殊鏡頭,適用於不同場合的各色濾鏡,以及數個頗具歷史氣息的相機皮膚,使得「旅遊拍照」本身具備了足夠的可探索性,足以成為《瑪莎已死》體驗不錯的核心玩法;而對玩家而言,在花些時間心滿意足地按下快門(空格鍵)之後,下一步自然就是前往暗房,將定格在膠卷中的影像沖洗成收藏相冊里的照片。 正如製作組溫馨提示的那樣,遊戲沖洗照片的過程已經被大大簡化了,進行互動的玩家只需調整位置,完成聚焦,按下確定,隨後稍等片刻,便可進入顯影階段完成照片沖洗,熟練掌握後大概十幾秒即可完成。考慮到本作需要拍攝的「主線照片」數量著實不少,該設計的確是為玩家開了方便之門。但與此同時,那曲賦予這一過程以神秘肅穆感的哀傷詠嘆也往往因此戛然而止,對這一過程本身的儀式感,乃至遊戲整體氣氛的破環可是相當明顯的。 好在這種「擺弄舊時光」的儀式感不止體現在沖洗照片上,比如在某個重要的支線任務里,此前選擇幫助義大利游擊隊的茱莉亞需要找到家里藏著的發報機,像個真正發報員那樣根據專業對照表來破譯對方發來的信息,選擇信息用滑鼠發送摩斯電碼,並在最後頗有儀式感地加上一個「完畢」……整個過程沒有任何提示簡化,因此讓不少玩家叫苦不迭,只得放棄(或是去找攻略)。 不過放棄也就放棄了,畢竟這會兒茱莉亞應該已經收回了照片證據,發現了關鍵字條,確定了可怕的事實,也得到了「白衣女士」的悉心指點,甚至還故意暴露了真實身份,因此即將被送入沃爾泰拉精神病院。所以此時此刻,於茱莉亞而言當務之急是沖洗出最後一張照片,以此揭示整個故事最後的,也是最關鍵的那個真相。 故事:妒忌或精分,也許終歸是撲朔迷離的家庭悲劇 表面上看,《瑪莎已死》的故事其實一點兒都不難理解:也許是因為妒忌姐姐長期獨占母愛,就在故事開始的那個清晨,茱莉亞與姐姐在湖邊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並在這衝突中將姐姐溺死在湖中。在這之後,茱莉亞本人也立刻陷入了昏厥,醒來後完全不記得之前發生了什麼,這才有了茱莉亞奮力施救,精神恍惚,決定冒名頂替,並立誓查明真相的悲情鬧劇。 而更諷刺的是,隨著茱莉亞「調查」的深入,幾乎所有證據都指向了自己那位強勢的母親:不堪回首的童年往事告訴了我們這位夫人保守且有暴力傾向,家里隨處可見的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軍用興奮劑)則暗示了我們夫人可能經常處於精神亢奮狀態;石墩上那一小塊紅布是她不小心留在了現場的犯罪物證,而之前姐姐留下的字條則揭示了母親的犯罪動機,她被得知茱莉亞意外懷孕後怒不可遏,便將偷嘗禁果的「茱莉亞」杖斃湖邊,絲毫沒有發覺那其實是換上了妹妹衣服的姐姐瑪莎。 於是在茱莉亞看來,接下來她只需沖洗出最後的關鍵照片便可給母親定罪——或者,在發現她與醫生「沆瀣一氣」要把自己關進精神病院後先發制人,用父親的配槍逼她乖就範,並在對質後親手毀滅自己的人生。 故事大概就是這樣了,只是在這之後,隨著真相赫然出現在顯影紙上,而「適時」闖入的游擊隊員更是讓這一切雪上加霜。很快,茱莉亞眼中的現實崩潰成了晦澀難懂的夢境,其中無數象徵符號引來茱莉亞本人的自我懷疑,也相當強硬地「暗示」了玩家,整個故事肯定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樣清晰明確。 也對,想想看吧,我們其實根本不知道那個清晨具體發生了什麼,不知道茱莉亞究竟是一時沖動才鑄成了大錯,還是蓄謀良久後,終於得償所願了。如果是前者的話,那調查中浮現出的諸多證據也未免太過巧合了,而後者……好像也不太可能,參考茱莉亞在遊戲中表現出的精神狀態,她真的可能滴水不漏地完成如此復雜的計劃,還在得手之後把它忘得一干二淨嗎? 可能正因如此,後來不少玩家大開腦洞,認為其實整部遊戲都是茱莉亞融合了現實、夢魘、臆想和回憶的自說自話,也是她自己分裂出了「瑪莎」的子人格,將自己的童年不幸統統歸因於這位姐姐,並在兩個人格的切換中完成了那個計劃,最後讓「茱莉亞」幹掉了「瑪莎」,終於實現了某種程度上的人格上統一。 只能說這是很大膽的猜測,也並非全無道理,畢竟遊戲中茱莉亞的那些症狀,無論是幻聽幻視,頻繁失憶,還是難以分辨夢境現實這些特徵都很符合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障礙的臨床表現。我們自始至終也都是在以茱莉亞的視角去接收整個故事,不可能超越她的認知去了解客觀的真相。而LKA更是從處女作《光之鎮》起就在高度關注人類精神問題了,這一次甚至在遊戲首尾都嵌入了專業網站的地址,幫助那些羞於啟齒的潛在病患在一定程度上實施自救。 只是……把所有不利證據一股腦丟去精神世界的做法會不會顯得不太高明呢?好像也不太符合LKA一貫注重細節的敘事特點;而且既然我們已經打開了腦洞,那為何不把它再開大點兒,讓整個故事更具傳奇色彩呢? 腦洞:麻木的智慧,何嘗不是對瘋狂年代的無奈抗爭 就讓我先把暴論放出來吧:《瑪莎已死》講述的不止是個家庭悲劇,也是一則以小見大的預言,講述了那個特殊時期大多數人的境遇,可以說是經過了一連串文化運動的洗禮,義大利文藝人將自己從道德枷鎖解放出來後,以普通人的視角對戰爭和那段歷史的又一次反思;而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暴論,我們有必要先簡單回顧下茱莉亞躲去鄉下前,這片土地上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1943年7月末,貝尼托·墨索里尼徹底失勢被囚於大薩索峰頂;同年9月3日,「新生」的義大利王國向盟軍正式投降,並在幾天後與其徹底停戰。 然而此時德軍已經開進了北義大利。在隆美爾的領導下,他們於9月10日攻占了羅馬控制了半島全境,又在三天後救出了墨索里尼,並在9月23日將其扶植為傀儡政權「義大利社會共和國(薩洛共和國)」的領袖兼外長,助其與此前的王國分庭抗禮。 但七天之後,盟軍重新占領了那不勒斯;次年春天,盟軍攻破古斯塔夫防線,並在6月4日占領了羅馬;於是這樣一來,托斯卡納地區就成為了新的前線,茱莉亞父親這樣的德軍高官自然不得不放棄自己在市區的別墅,攜家帶口去鄉下避上一陣。 熟悉歷史的玩家應該能想到,此時盟軍正在積極展開霸主計劃,一時間沒精力,也沒必要強行啃下北部地區;因此在這之後的小一年里,隨著「兩個義大利」似乎成了既定事實,幾十年來普通百姓無暇顧及的那些困惑也第一次被如此清晰地擺上了台面: 義大利究竟意味著什麼?它是那個多行不義,但也在一片蕭條中穩定了國內經濟的罪惡帝國嗎?還是某種超越了政治的,更傳統更難以言說的東西?而在這瘋狂的幾十年間,他們這些順從的人又在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是將權柄遞給了墨索里尼的納粹幫凶?是逆來順受乃至忍辱負重的無名英雄?或者只是真正默默無聞的大多數,本身無意作惡,卻也在狂熱的麻木中害死了不少無辜者…… 曾幾何時,這些問題的答案異常明確,尤其是在戰爭剛剛結束的那段日子,以朱塞佩·羅塞里尼為代表的一批電影人就毫不客氣地將德軍認定為入侵者與壓迫者,其本人在那部著名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中,塑造了無數勇敢堅定又人情味十足的「平民聖徒」,(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此等英雄氣概本就長存於百姓之中——就連行刑隊也會良心發現,悄悄讓自己的槍口偏上那麼一寸。 只是……雖然《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洋溢著「新現實主義」粗糲的真實感,它所表達的故事同樣如此客觀真實嗎? 好像也不盡然。至少《瑪莎已死》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就在茱莉亞徹底崩潰的那個夜里,破門而出的游擊隊員只是將她拷打了一番,槍決了她父親後便揚長而去,並沒有因她給游擊隊通風報信而放她們一馬;而與之相對的,當母親尋求前往德國避難的可能性時,也毫不意外地地得知自己只會被當成二等公民處處受限,哪怕是將軍的妻女也不會例外。於是我們就發現了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那個年代成不了被認可的英雄,也沒資格做敵人的幫凶,可以說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權力,只能由此進化出生存的智慧: 多年以前讀到內特利的老頭在詭辯時,我還只是認定這傢伙和《第二十二條軍規》一樣瘋得不行,但現在看怕不是再沒有哪段描述更能體現這種生存智慧了——雖說的確可鄙,但也無可指摘,事實上正如內特利的老頭所述,這種狡黠的智慧賦予了他們某種平凡的永恆性:所有偉大的概念終將成為歷史的塵埃,但在塵埃之上始終會有人嬉戲勞作,漫不經心地迎接下一個偉大的概念。 雖說是在大開腦洞,這好像也有點兒跑題了。的確,《瑪莎已死》並沒有直接點明這種生存智慧,它只是含蓄地展現了那個年代多數人別無選擇的困境,可以說為「內特利的老頭」們找到了不錯的理由,卻也在最後安排茱莉亞在自我懷疑中徹底陷入瘋狂——在某種程度上,這才是真正的大多數長期難以釋懷後的夸張化表現,也像極了戰後義大利知識界鮮血淋漓的自我剖析。 而也正因如此,我想自己有理由相信在下一部作品,或者再下一部作品里,製作組不必再強調西西里木偶劇或是弗羅倫薩版畫這樣的文化符號,也不必引入「白衣女士」來彰顯故事的傳奇色彩,他們將有能力以更輕巧的方式講好自己的故事——我甚至有些可以展現一個托納多雷式的悲喜劇,顯然這將比自帶門檻的恐怖故事更能引起玩家們的共鳴。 當然如果在這之前要是能修復下卡頓的問題那就更好了。 來源:機核

膽小慎入二戰背景下的黑暗成人童話《瑪莎已死》

        什麼,瑪莎已死?看到這個標題,或許讓人覺得這是一款讓超人和蝙蝠俠都覺得害怕的遊戲。 你媽也叫瑪莎?         雖然除了名字,這款遊戲和以上兩位都毫無關聯,但作為一款好評率80%的獨立遊戲,《瑪莎已死》也讓不只是蝙蝠俠和超人的玩家感受到了到由內而外的恐懼,不失為一部優秀的作品。         遊戲講述了一位在戰爭與家庭雙重壓力下罹患精神疾病的女孩的故事,氛圍感十足的畫面與細膩度拉滿的劇情,與製作組的前作《光之鎮》可謂是一脈相承。         故事發生在1944年,處於二戰時期的義大利鄉村。主角茱莉亞,在湖中發現了已經溺亡的雙胞胎姐姐瑪莎。         陰差陽錯的誤會,使得母親將自己誤認為瑪莎。或許是貪圖其對姐姐的「偏愛」,茱莉亞也默默接受了與瑪莎「身份對調」的事實。但之後,茱莉亞發現自己失去了關於瑪莎為何死亡的那段記憶。出於對姐姐死亡的悲痛與頂替身份的慚愧,茱莉亞開始調查瑪莎之死的真相。        ...

《瑪莎已死》第6章樹林可獲取配件一覽

《瑪莎已死》中有很多可以收集的道具和物品,每個道具獲取的位置都不一樣,玩家可以第六章中森林里面獲取膠片-25 ISO,2倍的焦距鏡頭以及0.5倍的焦距鏡頭等等,都是在暗房中存在的。 第6章樹林可獲取配件   第6章:樹林   膠片 - 25 ISO —— 父親書房   焦距鏡頭 x2 —— 暗房   焦距鏡頭 x0.5 —— 暗房   紅色濾鏡 —— 暗房 來源:3DMGAME

《瑪莎已死》第5章獲取的配件一覽

《瑪莎已死》中有很多可以收集的道具和相機,玩家可以在第五章中收集到很多的配件,比如:鎩光燈在父親的書房當中存在,紅外膠片和鏡頭在洗照片的暗房中,三腳架在酒窖里面等等。 第5章獲取的配件一覽 配件基本都在父親書房的桌上和暗房的桌上,初始自帶膠片 - 100 ISO,一共15個配件。 第5章:膠卷 鎩光燈 —— 父親書房 紅外膠片和鏡頭 —— 暗房 微距鏡頭 —— 暗房 藍色濾鏡 —— 暗房 橙色濾鏡 —— 暗房 三腳架 —— 酒窖 來源:3DMGAME

《瑪莎已死》解讀電報方法分享

《瑪莎已死》中電報是遊戲中比較常用的通訊方式,玩家可以在開局利用小鎮著火的話寫一封電報,而電報的讀法可以是從上往下讀,點沿點,線沿線,也可以是直接百度摩斯電碼對照表進行翻譯。 解讀電報方法分享   電報開頭要小鎮著火,結尾要用「K」的完畢   解讀電報從上往下讀,點沿點,線沿線,或者直接百度摩斯電碼對照表 來源:3DMGAME

《瑪莎已死》打氣筒獲取位置分享

《瑪莎已死》中有很多可以收集的道具和物品,每種物品獲取的位置都不一樣,打氣筒的遊戲中比較重要的道具,通常可以在瑪莎的停屍間中找到放花小房子上,有一輛自行車上,打氣筒就是上面。 打氣筒獲取位置分享 打氣筒的位置在瑪莎的停屍間,開局放花小房子的一輛自行車上 來源:3DMGAME

《瑪莎已死》發布宣傳片:暗黑第一人稱心理驚悚遊戲

心理恐怖遊戲《瑪莎已死》於今日發布了媒體評分宣傳片,《瑪莎已死》是一款暗黑第一人稱心理驚悚遊戲,以 1944 年的義大利為背景,模糊現實、迷信與戰爭悲劇之間的界線。 Steam商城>>> 宣傳視頻: 【游俠網】《瑪莎已死》宣傳片 隨著盟軍與德軍之間衝突的激化,一名溺亡女性被褻瀆的屍身被發現了... 這個人就是瑪莎!瑪莎已經死了,而作為一名德軍士兵的女兒,她的孿生妹妹茱莉亞,必須獨自面對失去姐姐的痛苦和瑪莎死亡所帶來的一系列餘波。對真相的尋求疑雲密布,神秘的民俗傳說和戰爭的極度恐懼步步緊逼。 視頻畫面: 遊戲已於2月24日發售,登陸PS4|5、XSS|X以及PC平台。 來源:遊俠網

《瑪莎已死》評測:破譯一段親情交織而成的死結

如果你非常熱衷於帶有「恐怖」詞條的遊戲作品,那麼 LKA Games 的《光之鎮》我想即便你沒有玩過也一定有所耳聞,藉由一個真實的歷史背景框架打造一個虛構的故事,讓玩家以經歷者的身份投入到這場旅途之中,和很多單純一晃而過的驚嚇手法不太一樣的是,這種心理的暗示總能讓你在體驗之後誕生出一種後知後覺背脊發涼的感覺。時隔多年,LKA 推出了他們的最新作品《瑪莎已死》,如果你對《光之鎮》曾有所好感(我是指遊戲),那麼這部新作我想同樣值得你的關注。 瑪莎已死丨Martha is Dead 開發商:LKA Games 發行商:Wired Productions 發售日期:2020年2月24日 發行平台:PS5、PS4、XSX|S、Xbox One、PC 屬性:驚悚、劇情、解謎 *本文評測以Steam版為准。 如果你聽到這個名字就直接聯想到了《蝙蝠俠大戰超人》,那這里可以很直接地和你說這二者除了「瑪莎」這個名字重疊以外,就沒有任何的關聯了。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了1944年的義大利,彼時正處於二戰時期,戰爭的氛圍愈演愈烈,而你則會在這其中扮演一名德軍上將的雙胞胎妹妹「茱莉亞」,某個夏天你的孿生姐姐「瑪莎」慘死在了湖里,但由於你摘  下了姐姐的名牌,你的父母將你誤認為了瑪莎,為了得到從小缺失來自父母的愛,你將以瑪莎的身份生活下去,但心里卻總有一個聲音在呼喚著你,即使故事的結局你已經知曉,但你仍然要去尋找那段缺失的記憶。 首先我想說的是,《瑪莎已死》在故事的構建上無疑是合格的,每層線索的交織都會給到你想要撥開眼前這片迷霧的欲望。倒敘的推進方式在如今眾多以故事作為核心推動項的作品里其實並不算少見,但這種描述方法不管是給予玩家充分的代入感,還是促使你想要不斷破解謎題的懸疑性,它確實具備著它自身獨特的魅力,作為一部以角色死亡作為開篇的作品,《瑪莎已死》也正如其作品名一樣,通過死亡的瑪莎逐步揭示主角曾經的黑暗以及目前身處於層層故事之中,在你尋找結果的過程里,你也會跟隨著茱莉亞的思維不斷產生一些想法上的改變,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心理暗示」會遠比直接的「jump scare」更能帶來持久性的壓迫感。 既然被標注了「恐怖」的標簽,那製作組自然也沒有落下一些可供你參與的驚悚橋段,比較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主角漫步在深夜的森林里,崎嶇的路面以及周遭不時傳出的響動,確實會讓你不自覺地慢下腳步,以至於每次走到路口我都會擔心從某個地方竄出一些魑魅魍魎,但事實證明在這部遊戲里,大多數恐怖的來源都是氛圍的烘托,有的只是在一瞬之間,之後就再也見不到了,隨著流程越到後期你所能遇見的恐怖就會逐漸低下來,至少以我個人的體驗,它就像是從一則驚悚劇逐漸跳脫到了懸疑的過程。 在整個流程體驗過後,《瑪莎已死》給我的感覺其實很難嚴格意義上被歸列到「恐怖」的范疇里,整個流程里高能的存在感並不算高,盡管在流程中依舊存在著歐美恐怖遊戲開發商常用的血腥橋段,只不過這些段落的占比並不算多,並且大多都被安置在了流程的前半部分。因此它給我的感覺更像是通過遊戲的方式,讓玩家可以深入體會到精神疾病患者群體的所思所想,而並非是想要把你嚇到,介於早年時的一些創傷,本作會通過走路模擬器的過程中為你注意講述這其中的細節,並最終拼湊出最後的真相,隨著你不斷接觸到真相,你會感受到一種莫大的「壓抑」感,但它並不會因為恐怖而是你卻步,反而更會給一種你尋找到結果的動力。 足量的懸疑氣氛是《瑪莎已死》里很值得稱道的地方,伴隨著極具代入感的配音演繹,讓這種氣氛愈加濃烈,你可以真切地一路跟隨主角的視角去逐漸從一個什麼都不知曉的旁觀者,變成一個躲在黑暗之處的「怪物」,念白的腔調也會隨著線索的揭露逐漸「瘋狂」起來,確實有一種迫近真相時那種歇斯底里不顧一切地感覺。順帶提一句如果你想要得到最佳的配音體驗,那我還是比較建議你去更換成義大利語試試,畢竟「底氣十足的正宗義大利語」也是這部作品在宣傳時最重點的賣點之一。 但這種懸疑氣氛,卻也無形中拖延了整體劇情的節奏,很多遊戲當前的故事背景以及事件中的部分細節,都需要你在日常的探索過程中去尋找那些零零碎碎的線索,有可能一個線索的影響會讓整個故事變得更加完整,因此你需要不斷去積累線索去將它們拼湊成一套完整的故事線,我想對於那些只想簡略地快速了解到起因經過結果的玩家來說,這種節奏的體驗可能並不會太好,但相反如果你喜歡抽絲剝繭的玩法,去一層一層找到背後的那些秘密,那本作所帶來的調查力度也是足夠的。 做一個小「劇透」,《瑪莎已死》在故事上並沒有給出一個最佳的完美解釋,整個故事都將藉由你的遊玩來自行拼湊,這就意味著關於本作就像是一個迷你版的《哈姆雷特》,根據玩家的不同理解它所對應的「真結局」可能並不一致,不過作為一個體量並不是那麼太過龐大的作品,它所能帶來的調查內容也是比較有限,但通過不同的角度來構築出一個別人理解以外的發展,也是這類遊戲的一大樂趣吧。 老式相機是本作一個貫徹始終的重要道具,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在遊玩時,你能切身地感受到製作組真的想要教會你怎麼用這種老式相機拍出一張照片,從填裝膠卷到調整對焦曝光,甚至連後續如何暗房里沖洗照片的步驟也逐步地教給了玩家,這也讓我在通關之後,總是覺得到自己似乎掌握了某種知識和手藝,但緩過神來後似乎又並沒有什麼用的感覺。 過程中有很多以當時那個時期相關的特殊玩法,類似通過輸入一系列電報內容來推動劇情的展開,不過在這一過程中依舊沒有太多的提示,很多都需要你在探索過程中獲得的線索來進行推進,只是介於義大利語和中文之間翻譯的問題,很多時候你都需要通過原文的原意去思考部分謎題的解法。類似在發送電報的過程中,規定你需要按照一定的詞匯排列去給對方發送信息,但實際的結果就是這種詞語之間的搭配方法並不能以中文的語法角度去考慮,甚至最後遊戲所給出的答案用中文來說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詞語排列。 不過這也不能說是製作組的過失,而且也能感覺得到他們確實想要盡可能將原意通過其他語言通順地表達出來,如果以原文的角度去拼湊這些單詞,它確實能組成它想要表達的意思,只是轉換成中文後,這種表達確實難免會顯得很抽象,只能說像這種讓你拼寫句子的遊玩要素,確實除了本地玩家以外,其他地區的玩家真的很難去找到她想要表達的意思。反正這一段確實給我玩得相當「煩躁」...但也只能說還是因人而異吧,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看得懂義大利語),我個人建議你用義大利文來嘗試一下,這樣在理解上也許會加深不小的流暢度。 雖說只是個支線,但破譯對面電報信息這段也確實讓我卡關了很久 困擾我遊玩的最大「元兇」可能就是本作的優化問題了,不管是基礎的興趣點無法互動從而不能推進劇情,還是經常發生的閃退報錯現象,都使得這部以劇情作為主導的遊戲在體驗上形成了巨大的割裂感。另外當遊戲推進到一些比較大的場景時,或許是由於要讀取的內容多了起來,遊戲會有明顯的掉幀現象,這種情況更多地是出現在白天的場景里,這個問題可以利用切換窗口的方式來得到緩解,只不過偶爾的掉幀卡頓還是會存在,不確定是不是個例,但帶著這種deBuff遊玩也確實感覺蠻難受的。 需要注意的是,本作並沒有通關後的內容設定,一切內容包括支線在內都是從開頭起就貫徹始終,在這過程中錯過的收集和支線就只能重新開始或者讀個比較近的檔再來一遍了,如果你是主線黨玩家這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你比較在意故事中那些其他的支線,以及那些散落在各處的收集內容,那可能就得隨時注意留好一個合適時間的存檔以備不時之需了。 A9VG體驗總結 遊玩本作的過程就像是在閱讀一本帶有驚悚味道的黑暗童話故事,走路模擬器和恐怖氛圍二者在體驗上相輔相成,這點已經在無數的作品里得到了應驗,極具壓抑感的范圍塑造,讓整個體驗的過程都像是沉浸在一則悲劇電影里。如果說有什麼遺憾,那麼可能就是優化以及部分拖沓的環節,讓本應緊湊的劇情顯得有些割裂感。不斷穿插的血腥以及一些極具視覺沖擊的扭曲畫面,也讓它並不適合所有玩家。但如果你可以忽視這些問題,那麼這部《瑪莎已死》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值得一試的作品。 A9VG為《瑪莎已死》評分:7.5/10,完整評分如下: 來源:電玩部落

心理恐怖遊戲《瑪莎已死》:迷霧中的顫栗的人性——愛即是傷害

引 戰爭會帶來什麼? 戰爭會帶來殺戮、痛苦、死亡和絕望。 註:本文不涉及任何血腥等令人不適場景的詳細圖文描述 正文 《瑪莎已死》的故事背景聚焦二戰時期的義大利,是一款暗黑第一人稱心理驚悚遊戲。專注於復雜主題的現實敘事遊戲專家 LKA 在現實與夢境,戰爭與和平之間開拓出了第三條路——為玩家展現了一段介於真實與虛幻、求生與赴死之間的特殊經歷。 抽絲剝繭般的敘事分析 有《The Town of Light》(以下簡稱《光之鎮》)這樣的作品珠玉在前(我當時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開發商LKA製作的第二款遊戲的質量自然不會太差。 繼聚焦「挑戰自己理智的遊戲」之後,《瑪莎已死》的故事鏡頭開始進一步探討人類思維的復雜性、心理創傷以及自我傷害這些更加難以啟齒的東西。甚至在遊戲正式開始之前和結束之後,官方都給貼出了可以尋求幫助的網址。 故事的開頭,玩家扮演一位的德國士兵的女兒,她發現了一名溺亡女性被褻瀆的屍身——被喚作「瑪莎」。遊戲開場不到十分鍾,要素齊全,瑪莎也死了。那麼接下來的劇情,追查瑪莎死亡的原因就變得理所應當。 但是這並不是一款偵探遊戲。聞訊而來的母親喊著「瑪莎」的名字,安慰著不知所措的玩家。在有限的信息中,玩家扮演的「茱莉亞」在陰差陽錯中成為了已死的「瑪莎」。不受母親待見的雙胞胎妹妹,和備受母親喜愛已經去世的雙胞胎姐姐——這是巧合還是精心的安排? 回到家中的「瑪莎」發覺自己失去了一些記憶,悲傷的她迫不及待想要弄清楚姐姐死亡的原因。 她再一次回到河邊,看著姐姐孤零零的屍體,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偷走瑪莎的身份。 「這樣媽媽就會喜歡我了。」她期待著。 有一說一,這段劇情幾乎是《瑪莎已死》中最容易引起玩家心理不適的場景:非常逼真地「畫(剝)皮(臉)現場」。鑒於有從小熟讀《聊齋志異》的經歷,我個人對這部分遊戲畫面的接受度較高,同時製作組也沒有刻意提高這部分的畫面清晰度,因為單純的嚇人並不是製作組的最終目的——這部分劇情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拐點,也為之後耐人尋味的故事埋下了第一個隱隱作痛的伏筆。 此時的「瑪莎」還是一個渴望母愛的孩子。 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瑪莎」拍攝了大量帶有重要信息的照片,早餐桌上的報紙和電台里不斷播報的戰況,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宛如一條條不同方向的小溪,慢慢匯聚在「瑪莎」的腦中,不斷填補著她丟失的記憶,和曾經真實的生活經歷。 母親為何偏愛瑪莎,討厭茱莉亞? 瑪莎究竟死於誰手?白衣女士真的存在嗎? 瑪莎為何要在父母臥室里留下那封嫁禍茱莉亞懷孕的信箋? 雙胞胎姐妹之間有什麼過節? 為了讓故事顯得更加真實,遊戲中很多戰況的播報和進度都是取材於1944年的義大利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著名戰役,比如德國東部防線戰火肆虐,諾曼第登陸等等。 當殺害瑪莎的兇手漸漸進入玩家的視野,隨即而來的還有更令人吃驚的真相:母親之所以認錯自己的雙胞胎女兒的原因。這些謎團層層環繞,需要玩家完成對應的任務獲得線索,拼湊信息從而得到完整的故事脈絡。 等到故事快要結尾的時候,當一切看似水落石頭,令人極度不適的部分才圖窮匕見。玩家這才看清,「瑪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令人陶醉的音畫盛宴 午後的陽光鋪滿小路,庭院里的花兒含苞待放。即便是戰時,軍民們依然充滿希望地想要度過每一天。遠離戰區的主角,依然可以幸運地穿著干淨舒適的衣服,拍照、彈琴、採花。跟著奶媽學做木偶玩耍(後期用作回憶),或者用塔羅牌為自己占卜運勢。 老實說,相比於畫面,《瑪莎已死》的原聲配音以及配樂更吸引我。風味兒正宗的義大利語配音演出(有中文字幕),將主角的情緒與心境都拿捏的十分精準(能讓純義大利語小白玩家深切感受到主角的緊張、恐懼以及其他心理),更像是一部帶有交互動作的電影。 更不用說符合那個年代且沉浸感十足的配樂了,包含水下音樂專家 Between Music 和他們的 Aquasonic 項目;《The Town of Light》作曲家 Aseptic Void 和他喜怒無常而又令人嘆為觀止的曲調;同時還結合了真正的復古風格,將包括舒伯特的《聖母頌》、《游擊隊之歌》等在內的經典曲目重新構想,最後還包含了由 Francesca Messina(即九十年代迪斯科明星 Femina Ridens)創作並獻聲的原創曲目。 如果對恐怖遊戲的承受能力夠強,建議佩戴耳機進行遊戲。 PS:這款遊戲的中配差點兒味道,甚至還有個別發音錯誤。 各有優劣的玩法設定和一些細節 作為一款幾乎可以歸類為步行模擬器的恐怖遊戲,《瑪莎已死》在玩法上並不出彩。 關於這一點,嚴格來說其實並不算得上是該類遊戲的缺陷——畢竟想要故事氛圍有十足的沉浸感,簡化任何可能破壞連續性的動作操作是無法避免的。 我們不難看出《瑪莎已死》也想延續前作《光之鎮》令人舒適的玩法設定,並且不滿足於之前的成就,想要做一些改變和突破。 於是玩家們非常意外地在遊戲中玩到了「選詞填空」的部分。正如我之前所說,開發商開發商LKA是擅長現實敘事遊戲專家,玩家在《瑪莎已死》里進行的任何操作,都是與推動劇情發展密切相關的。 「選詞填空」的玩法出現在遊戲開局的部分,這時候玩家對於整個故事的了解少之又少,所獲取的信息也非常有限,誠然,「選詞填空」這個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玩家更快的掌握相關信息,迅速把握目前遊戲中的人物關系。 但是卻忽略了一個問題:當玩家無法根據現有信息推理思考時,被趕鴨子上架的我們只能瞎矇。 這樣一來就打破了遊戲本身為玩家營造的那種偏向現實嚴肅的真實感。 在這里選錯詞是很常見的,選錯之後會被系統自動打回重來一遍,甚至更多遍。也許製作組有自己的考量,但我個人還是覺得與其這樣還不如放一些提示進去,降低玩家的試錯成本,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對劇情的梳理和思考。 接著來聊聊《瑪莎已死》里貫穿全劇的主要玩法:重溫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攝影技術。這個玩法其實對大部分恐怖遊戲玩家來說,並不陌生,《零~濡鴉之巫女~》也採用了類似的設定。 與眾不同的是,為了突出「真實」,製作組LKA在虛擬攝影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從拍照到沖洗照片,每一個步驟都是完全根據真實操作復刻的,只不過玩家接觸的是簡化版的流程。製作組還十分貼心地註明,某一個步驟實際上是怎樣的,以及需要多長時間完成等等。 這個細節做得很好。 同時如果後期嫌沖洗照片的動畫太長,也可以直接選擇跳過。 我還記得找到三腳架自拍的時候,拿到未沖洗的照片覺得相當恐怖……結果沖洗出來以後效果非常好,瞬間就感受到了來自老式照相機的魅力。 對了,在《瑪莎已死》的遊戲過程中,默認進入房間是不會自動關門的,只有沖洗照片的暗室除外。 唯一的缺點應該是優化部分 如果《瑪莎已死》的好評率不高,那麼遊戲優化占80%。 第一人稱視角很容易暈3D,而我作為一個不暈3D的人,玩這款遊戲唯一的阻礙就是找路。所以在其他玩家控訴《瑪莎已死》「鏡頭晃來晃去容易暈」時,我對「卡頓以後視角亂飛」的意見更大。 本來《瑪莎已死》的分岔路就很多,再加上有些任務需要夜間出行,到處都是樹和障礙物,好不容易找對方向,走兩步一個卡頓我就不知道自己在哪了。系統讓我大半夜去湖邊,我找方向找的整個人都不好了。別說遇到鬼了,我都恨不得自己變鬼算了! 結語 最後想引用製作組LKA的原話「考慮到遊玩過程中持續出現的令人不適的場景及元素,《瑪莎已死》是一款僅面向成人的敘事冒險遊戲。」作為提醒,雖然《瑪莎已死》是一款優秀的敘事類恐怖遊戲,但是它並不適合所有玩家。 若對包含血腥、肢解、人體損毀及自我傷害的成年人限定場景的描述感到不安,則該遊戲不適合此類玩家。 請酌情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是否遊玩。 來源:機核

《瑪莎已死》塔成就完成方法分享

《瑪莎已死》中有很多可以收集的成就,想要完成塔成就,需要玩家將遊戲中樹林中的房子全部找出來才可以,在地圖中有小紅點作為標識,完成難度比較簡單,只需要多注意一點就行。 塔成就完成方法分享 塔 已發現樹林中的房子 來源:3DMGAME

《瑪莎已死》戀人成就完成方法分享

《瑪莎已死》中有很多可以解鎖的相關成就,想要完成戀人成就,需要玩家已完成Lapo的任務即可解鎖,一般可以在遊戲第六章的時候樹林觸發拉波劇情後,撥打6934完成之後一系列任務即可。 戀人成就完成方法分享   戀人   已完成 Lapo 的任務   在第6章:樹林觸發拉波劇情後,撥打6934完成之後一系列任務即可   需要開船去武器儲藏庫,第11章開始就可以去了   注意旗子在武器儲藏庫的宿舍里,掛到電線桿任務完成 來源:3DMGAME

《瑪莎已死》打電話成就完成方法分享

《瑪莎已死》中有很多可以完成的成就,想要完成打電話傻子的成就,需要玩家已完成獲取信息所需的所有電話呼叫即可解鎖,一般可以從遊戲的第8張開始進行收集相關的電話,完成難度比較困難。 打電話成就完成方法分享   打電話成就   傻子   已完成獲取信息所需的所有電話呼叫   從第8章:埋葬開始可以使用電話   但所有電話都可以在第11章:墓地一口氣打完   所以之前忘記打也沒關系 來源:3DMGAME

《瑪莎已死》戰車成就完成方法分享

《瑪莎已死》中有很多可以收集的成就,想要完成戰車成就,需要玩家將自己的自行車修理好即可解鎖,打氣筒在別墅緊鎖的大門旁的自行車上,而且該自行車在必須在最後一章修好,不容錯過。 戰車成就完成方法分享   戰車   已修理自行車   打氣筒在別墅緊鎖的大門旁的自行車上,在最後一章必須修好,不會錯過 來源:3DMGAME

第一人稱心理恐怖新游《瑪莎已死》發售支持簡中

開發商LKA和發行商Wired Productions旗下心理恐怖遊戲《瑪莎已死(Martha is Dead)》現已正式發售,發售預告片同時公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游俠網】《瑪莎已死》發售預告片 本作是一款有著暗黑世界觀的第一人稱心理恐怖遊戲,1944年在隨著德軍與盟軍之間衝突激化的義大利托斯卡納一名溺亡女屍被發現,就是瑪莎。 遊戲中玩家將扮演瑪莎的雙胞胎妹妹茱莉亞,獨自面對失去姐姐瑪莎的痛苦和瑪莎死亡所帶來的一系列餘波,在神秘的民俗傳說和戰爭的極度恐懼步步緊逼的情況下揭開瑪莎去世的真相。遊戲以多層形式描寫了瑪莎死亡的真相和戰爭的慘烈,究竟茱莉亞會迎來怎樣的結局呢? 《瑪莎之死》現已登陸PS5、PS4、Xbox Series、Xbox One以及PC(Steam)平台,遊戲支持中文,目前正在進行折扣促銷,截止3月4日前購買可以享受到優惠價81元,感興趣的玩家不要錯過。 來源:遊俠網

《瑪莎已死》PS版本刪減內容包括剝皮和性對話等內容

驚悚遊戲《瑪莎已死》已於2月24日發售。之前LKA工作室宣布《瑪莎已死》PS版本略有刪減,去除了一些讓人不安的場景元素。而PC版本和Xbox版本沒有刪減。 有些玩家很好奇《瑪莎已死》PS版本刪減內容包括哪些,隨著遊戲發售,終於知道哪些內容被刪了。之前在《瑪莎已死》演示中出現過一個場景,即你剝下了一個人的臉皮,在ESRB評級中還詳述了另一個場景,即你切開一個女人腹部拿出胎兒。這些場景肯定讓索尼震驚,所以和諧後就沒這些場景了,還有其他描述自殺或自殘的話題也沒了。 此外還有精神病院的病人說話時提到的手淫內容也被刪除,因為被認為不和諧。還有個特定場景,玩家走在一片田野上,中間有個十字架上面有個戴面具的人偶。這時一個畫外音敘述了其在精神病院的生活經歷,並提到:「有一個年輕的女人整天都在取悅自己......不停地取悅,以至於她會流血。」這敘述了被遺忘者的痛苦,但這段話也被刪除了。 來源:3DMGAME

我的母語是無語老頭環反應迅速瑪莎已死延期

《艾爾登法環》遊戲最低系統配置要求已被刪除,目前所有配置要求被列為「待定(TBD)」。 在被刪除之前,最低配置要求如下: · 系統:Windows 10,Windows 11 · 處理器:英特爾 i5 8400 或 AMD Ryzen 3 3300X · 記憶體:12GB RAM · 顯卡:英偉達 GeForce 1060 3GB 或 AMD Radeon RX 580 4GB ·...

PS版《瑪莎已死》略有刪減 PS實體版延期發售

近日,LKA工作室公布第一人稱心理驚悚遊戲《瑪莎已死》PS版本進展公告,公告顯示,LKA工作室已將《瑪莎已死》送往PlayStation官方審核,但遊戲中包含令人不安的場景元素,工作室需對相關內容進行刪減。 內容方面上,《瑪莎已死》PC版本和Xbox版本將按原計劃發行,PS版本可能略有刪減,發售時間方面, PS數字版還將在2月24日發售,PS實體版將會延期幾周發售。 LKA工作室在原文中強調:「考慮到遊玩過程中持續出現的令人不適的場景及元素,《瑪莎已死》是一款僅面向成人的敘事冒險遊戲,自2019年遊戲公布開始,Wired Production發行商和LKA工作室對《瑪莎已死》內容宣發一直保持誠實和開發態度」 來源:3DMGAME

心理驚悚遊戲《瑪莎已死》將於2月24日發售

第一人稱心理驚悚遊戲《瑪莎已死》發售日公開,本作將於2月24日發售,支持中文和中文配音,登陸PC(Steam),PS4,PS5,Xbox Seris X。 關於這款遊戲 《瑪莎已死》是一款暗黑第一人稱心理驚悚遊戲,以 1944 年的義大利為背景,模糊現實、迷信與戰爭悲劇之間的界線。 隨著盟軍與德軍之間衝突的激化,一名溺亡女性被褻瀆的屍身被發現了... 這就是瑪莎! 瑪莎已死 – 而作為一名德軍士兵的女兒,她的孿生妹妹茱莉亞,必須獨自面對失去姐姐的痛苦和瑪莎死亡所帶來的一系列餘波。對真相的尋求疑雲密布,神秘的民俗傳說和戰爭的極度恐懼步步緊逼。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64bit 處理器: Intel Core i5 or equivalent AMD 記憶體: 8 GB RAM 顯卡: NVIDIA GeForce GTX 560,...

心理恐怖《瑪莎已死》PC配置需求公開 推薦GTX1060

由LKA開發、Wired Productions發行的心理恐怖遊戲《瑪莎之死》確定將由原定的2021年內發售延期至2022年2月24日推出,登陸PS5、Xbox Series、PS4、Xbox One以及PC,現已上架Steam商店。目前遊戲配置也已經公開,其中顯示玩家最低配置需i5、GTX560,推薦配置為i7以及GTX 1060。 配置詳情: 《瑪莎之死》是一款暗黑風格第一人稱心理恐怖遊戲,以1944年的義大利為遊戲背景,一名溺亡女性被褻瀆的屍身隨著盟軍與德軍之間衝突的激化被發現,就是瑪莎。玩家將扮演一位德軍士兵的女兒茱莉亞,獨自面對失去孿生姐姐瑪莎的痛苦和瑪莎死亡所帶來的一系列餘波,在神秘的民俗傳說和戰爭的極度恐懼步步緊逼的情況下揭開瑪莎去世的真相。 遊戲支持中文,感興趣的玩家敬請期待。 來源:遊俠網
心理恐怖游戲《瑪莎已死》實機演示 虛幻4引擎打造

心理恐怖新游《瑪莎已死》跳票至明年現已上架Steam

由LKA開發、Wired Productions發行的心理恐怖遊戲《瑪莎已死(Martha is Dead)》確定將由原定的2021年內發售延期至2022年2月24日推出,現已上架Steam商店。(點此前往Steam商店頁) 《瑪莎之死》是一款暗黑風格第一人稱心理恐怖遊戲,以1944年的義大利為遊戲背景,一名溺亡女性被褻瀆的屍身隨著盟軍與德軍之間衝突的激化被發現,就是瑪莎。 玩家將扮演一位德軍士兵的女兒茱莉亞,獨自面對失去孿生姐姐瑪莎的痛苦和瑪莎死亡所帶來的一系列餘波,在神秘的民俗傳說和戰爭的極度恐懼步步緊逼的情況下揭開瑪莎去世的真相。 《瑪莎之死》預計將於2022年2月24日登陸PS5、PS4、Xbox Series、Xbox One以及PC(Steam)平台,遊戲支持中文,感興趣的玩家敬請期待。 更多遊戲截圖: 來源:遊俠網

IGN公布《瑪莎已死》最新實機演示,年內登錄各大平台

IGN 公布了第一人稱心理恐怖遊戲《瑪莎已死》的最新實機演示。據悉,本作由 LKA 開發,以1944年的義大利為背景。隨著盟軍與德軍之間衝突的激化,一名溺亡女性被褻瀆的屍身被發現了,而這名女性正是瑪莎。 瑪莎已死,而作為一名德軍士兵的女兒,她的孿生妹妹茱莉亞,必須獨自面對失去姐姐的痛苦和瑪莎死亡所帶來的一系列餘波。對真相的尋求疑雲密布,神秘的民俗傳說和戰爭的極度恐懼步步緊逼。 開發者表示,本作以一名在尋求真相的同時有著自己需要隱藏的秘密的年輕女性的視角,對喪失、關系和歷史黑暗時期的隱含心理進行探索。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步行、乘船或騎車的形式,自由探索風景優美的實寫托斯卡納鄉村。紮根現實,《瑪莎已死》的設定與歷史背景均以現實史實和地點為藍本,並且以純正 LKA 風格進行忠實重建。 來源:機核

E3 2021 恐怖遊戲《瑪莎已死》發布新預告 來聽一個睡前故事吧

點擊進入E3遊戲展專題,海量情報一網打盡 在凌晨結束的IGN夏日遊戲展上發布了恐怖遊戲《瑪莎已死》的新預告。 遊戲設定是在1944年的托斯卡納,隨著德軍和盟軍之間的衝突加劇,一個女人的屍體被發現溺水身亡。她的孿生妹妹必須獨自面對失去親人的嚴重創傷,而殘酷謀殺的真相卻被神秘的民間傳說和日益逼近的極端恐怖的戰爭所籠罩。 該作計劃於年內在PS5、PS4、XSX/S Xbox One和Steam平台上發售,目前Steam商店頁面已解鎖,本遊戲不支持簡中界面,但支持簡中字幕。 預告截圖: 來源:遊民星空

E3 2021:恐怖遊戲《瑪莎已死》公開最新宣傳片

第一人稱心理恐怖遊戲《瑪莎已死》公開最新宣傳片,本作的故事發生在義大利鄉下,彼時這個國家正因盟軍和軸心國而坐困愁城。 【游俠網】《瑪莎已死》全新宣傳片 年輕女人的屍體躺在湖邊岸上,瑪莎,被淹沒,被侮辱。現在,這場恐怖的戰爭臨近,她的雙胞胎姐妹必須面對她被謀殺的餘波。本作將登陸PS4,PS5,Xbox和PC平台。 來源:遊俠網
《瑪莎已死》確認明年登陸XSX/PC驚悚預告片公布

第一人稱心理恐怖遊戲《瑪莎已死》新預告:殘酷謀殺

<p第一人稱心理恐怖遊戲《瑪莎已死(Martha Is Dead)》公布了新預告。遊戲設定是在1944年的托斯卡納,隨着德軍和盟軍之間的衝突加劇,一個女人的屍體被發現溺水身亡。她的孿生妹妹必須獨自面對失去親人的嚴重創傷,而殘酷謀殺的真相卻被神秘的民間傳說和日益逼近的極端恐怖的戰爭所籠罩。 <p《瑪莎已死》新預告: 【游俠網】《瑪莎已死》新預告 <p《瑪莎已死》通過一個年輕女性的眼睛來探索失去、關系和黑暗歷史時期的心理底色,她尋求真相,但她也有自己的秘密要隱藏。遊戲採用虛幻4引擎打造,提供了優秀的視覺體驗。遊戲已經在Steam上架,將於今年發售,具體發售日期未定。 <p視頻畫面: 來源:遊俠網

恐怖遊戲《瑪莎已死》新預告 探索殘酷謀殺真相

恐怖遊戲《瑪莎已死》(Martha Is Dead)公布了新的預告。遊戲設定是在1944年的托斯卡納,隨着德軍和盟軍之間的衝突加劇,一個女人的屍體被發現溺水身亡。她的孿生妹妹必須獨自面對失去親人的嚴重創傷,而殘酷謀殺的真相卻被神秘的民間傳說和日益逼近的極端恐怖的戰爭所籠罩。 預告: 《瑪莎已死》通過一個年輕女性的眼睛來探索失去、關系和黑暗歷史時期的心理底色,她尋求真相,但她也有自己的秘密要隱藏。遊戲採用虛幻4引擎打造,提供了優秀的視覺體驗。遊戲已經在Steam上架,將於今年發售,具體發售日期未定。 視頻畫面: 來源:遊民星空
《瑪莎已死》確認明年登陸XSX/PC驚悚預告片公布

《瑪莎已死》確認明年登陸XSX/PC驚悚預告片公布

<pWired Productions昨日宣布旗下恐懼驚悚新作《瑪莎已死》將於2021年登陸次世代主機和PC平台。為了展示了這款全新作品,發行商公布了一段遊戲預告片,一起來看看吧! 【游俠網】恐懼驚悚新作《瑪莎已死》預告片 <p《瑪莎已死》由LKA開發,遊戲計劃登陸Xbox Series X和PC平台。《瑪莎已死》將會呈現出LKA那標志性的深度多層次敘事風格,遊戲中包含了真實世界中的地點,並且將會與歷史事件、迷信、民間傳說和深刻的心理痛苦聯系在一起。 <p《瑪莎已死》的故事發生在1944年意大利托斯卡納,德軍與盟軍的衝突越來越猛烈,人們發現了一具被淹死的婦女屍體。死者的雙胞胎姐妹必須獨自面對這一殘酷現實,而殘酷的謀殺真相卻被神秘的習俗和戰爭的極端恐怖所籠罩。 <p《瑪莎已死》使用了虛幻引擎4製作,遊戲採用了第一人稱的玩法,玩家將會通過一個年輕女人的眼睛來目睹這黑暗的歷史時期。這個年輕的女人在尋找真理,但是她自己也隱藏着一些秘密。 視頻截圖: 來源:遊俠網

心理恐怖遊戲《瑪莎已死》 預告與實機演示公布

IGN官方油管公布了恐怖遊戲《瑪莎已死(Martha Is Dead)》的預告片以及實機演示,一起來欣賞一下。 《瑪莎已死》Steam頁面>>> 預告欣賞: 實機演示: 《瑪莎已死》的開發商Wired Productions之前製作過Steam上特別好評的遊戲《光之鎮》。 遊戲是一款第一人稱類型的心理恐怖遊戲。遊戲將帶領玩家經歷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遊戲採用虛幻4引擎製作,並將支持最新的光線追蹤技術。 遊戲的背景故事發生在1944年,隨着德國與盟軍之間的衝突加劇,在托斯卡納一名婦女的被淹死。 她的雙胞胎姐妹必須獨自面對這一殘酷現實,而殘酷的謀殺真相卻被神秘的習俗和戰爭的極端恐怖所籠罩。 遊戲預計2021年發售,敬請期待。 視頻畫面: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