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祖先

Tag: 祖先

《柏德之門3》影心水電流構築分析

如果有玩家也和筆者一樣厭倦了滿腦子都是莎爾,只能充當神導術工具人,打起來就是扔火焰箭,上個祝福術老被斷專注的影心,但是因為個人喜好而又不得不帶影心,想讓影心也玩出一些花活的,本篇將帶來基於拉式房規的水電工build。 哦,還有這種翻倍的,我立馬舉報 筆者個人是將影心洗成了這樣的玩法,如果你想自己開卡一個人物玩也是沒有問題的,種族任意,屬性如下,一級選擇牧師的風暴領域,戲法隨意 2級繼續選擇牧師,拿到核心能力毀滅狂怒,一環法術選擇造水術 導! 那麼加點牧師的任務就完事了,一級和二級的影心還是以扔火焰箭為主,所幸的是下船之後就能升到二級,所以難受的時間就只有下船瞎逛到三級的這段時間。三級選擇術士,副職龍脈術士,龍族祖先選擇藍龍,會送一個閃電箭,戲法隨意,一環法術選擇繁彩球,為什麼選擇龍脈術士而不是風暴術士,因為龍脈術士可以給影心美容龍族祖先可以提供雷電方面傷害的加成,風暴術士是主打一個走A靈活型。 4級術士,法術任意,職業被動選擇成雙超魔。成雙超魔可以扔出兩發繁彩球,而且兩術法點可以扔兩次,一次戰鬥可以扔4個繁彩球,地精都被電哭了。 5級術士,法術選擇匕首之雲(為什麼能有不過豁免嗯扔4D4的法術呢),職業被動選擇瞬發超魔(但別用,先用成雙超魔就好)。 6級專長選擇元素導師:閃電,無視閃電抗性的同時傷害骰保底2起步, 7級選擇閃電束,留好神導打出最大傷害 48×2 8級拿到龍脈術士的關鍵能力,在施放雷電法術的時候魅上傷,再被潮濕給翻倍,打出爆炸傷害。 9-10級術士,10級專長魅力+2 11級,重頭戲來了,點一級的法師,眾所周知法師是可以抄卷軸添加自身沒有的法術的,啥意思呢,也就是能抄一張閃電鏈出來。 施法者等級居然是通用的,真受不了了 而我們法術的命中率並不低,+7的加值隨便命中 然後用術士的成雙超魔,打出兩發閃電鏈 太可怕了,我都不敢想到底要電多少 12級點回術士,多拿一個術法點,一共就是九個術法點,瞬發造雨消耗三術法點,潮濕雙倍閃電傷害,雙發閃電鏈消耗6個術法點,然後牧師神導取最大傷害,大家可以自行想像一下場面有多麼殘忍。 流程中還有很多和閃電相關的裝備,待玩家找到後自行穿戴搭配(看到有閃電相關的穿上就完事了),就不在本文中過多展示說明。 最後附上一圖流加點 來源:遊民星空

《日焱之子》遊戲背景介紹

《日焱之子》是一款平台動作冒險遊戲,擁有獨立手繪的彩色元素,高技巧的2D動作,在化身日焱之子探索廣闊的2D場景的背景下,利用平台技能穿行於復雜關卡之間,為結束恆久之日食做出努力的故事。 遊戲背景介紹 一款快節奏,高技巧的2D動作平台遊戲。你將化身日焱之子探索廣闊的2D場景,使用平台技能穿行於復雜關卡之間,運用高速反應對抗各種敵人,同時在推進過程中取得全新的力量與能力。你扮演寧,是由太陽最後一道火花誕生的炎赤子,奉命前去冒險擊敗四個守護者並恢復太陽的力量,結束恆久之日食,以免世界陷入黑暗。 結束恆久之日食 四個守護者偷走了太陽的力量,把它藏在遙遠的帝國角落里,沒有太陽的力量,生活就無法繼續。太陽用即將熄滅的火花創造了寧,讓寧踏上冒險旅程去尋回光明,恢復帝國的平衡。 使用心靈之火 作為炎赤子,你擁有召喚火焰的力量。在專為流暢動作和連擊戰鬥設計的流線型玩法中完善技能,發現新能力來變得更強大,冒險穿過太陽帝國去擊敗四個守護者。 探索、收集和學習 我們的祖先通過名為「結繩文字」的手工製品記錄了昔日歷史。收集結繩文字來揭開恆久之日食背後的故事,找到蘊含真實安第斯文化的獨特隱藏物品。探索太陽帝國,按照你選擇的任意順序擊敗獨特的強悍頭目,每個頭目都有各自復雜的機制和背景故事。 嘆為觀止的秘魯風情世界 探索帝國的四個角落,安第斯山脈明媚山峰、茂密亞馬遜叢林、乾燥酷熱的荒漠和地下黑暗深處。每片土地和每種生物都經過精心手繪和精良製作,歌頌著秘魯曾經廣為流傳的主流文明。 來源:3DMGAME

靈長類和有袋動物的祖先是在K-Pg大滅絕中唯一倖存的樹棲哺乳動物之一

根據一項新研究,當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並消滅了非鳥恐龍和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時,靈長類和有袋動物的早期祖先是唯一倖存的樹棲哺乳動物之一。 ...

科學家探索雙中子星進化的「共有包層 」階段

據媒體報導,雙中子星已經在銀河系中被探測到,作為毫秒脈沖星,其發射的脈沖在銀河系外被探測到兩次。它們中的大多數的軌道周期不到一天--這與它們的祖先形成了鮮明的區別:大質量恆星雙星的軌道周期為數百或數千天。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關於解釋大質量雙星如何過渡到雙緊湊天體的問題一直有很多爭論。迄今為止,解釋這種過渡的有力競爭者之一是雙星演化中高度復雜的階段,即共有包層 (common envelope)階段。 共有包層階段是質量轉移事件的一個特殊結果。它始於(至少)其中一顆恆星的洛希瓣溢出,並且是由一個動態不穩定因素引發的。在一個簡單的版本中,質量轉移恆星的恆星包層--捐助星--膨脹並吞噬了整個雙星,創造了一個由內部緊湊雙星和一個共享的共有包層組成的新系統。內部雙星與共有包層的相互作用導致了阻力,耗散的引力能量被轉移到共有包層上,這可能會導致其彈射。一個成功的彈射表明可以形成一個緊湊的雙星。但是"成功彈射"意味著什麼呢? 為了用三維流體力學模型探索共有包層階段,科學家試圖通過考慮一維恆星模型對包層移除的反應來解決共有包層演變的可能結果。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重點研究了帶有中子星伴星的供體星的共有包層階段的情況。我們通過部分或完全去除供體星的包層來模擬共有包層階段。在該星被剝離後,研究人員跟蹤其徑向演變。最極端的情況下,結果與預期一致。如果你去除所有的包層,被剝離的恆星仍然是緊湊的。或者,如果留下大部分的包層,被剝離的恆星隨後就會膨脹很多。問題是:在這兩種極端情況之間會發生什麼? 研究表明,當大部分包層,但不是全部包層被移除時,恆星會經歷一個短暫的邊緣收縮階段(<100年),但總體而言,在接下來的1000年里,恆星仍然是緊湊的。這表明,一顆恆星不需要一直被剝離到核心來避免即將發生的恆星合並。此外,部分剝離包層所需的能量比完全去除包層所需的能量要少。最後,令人欣慰的是,科學家的結果顯示與供體質量和組成的變化有很強的相關性。 這項研究在理解共有包層階段和雙中子星的形成方面向前邁出了一步。研究結果意味著,一顆恆星可以被剝離,而不會在共有包層之後立即經歷洛希瓣溢出,這是一個成功的包層噴射的可能條件。它還表明,被剝離的恆星在其表面保留了幾個太陽質量的奇特的、貧氫的物質。雖然這種數量的氫並不多,但它可能會在恆星的光譜中被觀察到,並在其生命末期爆炸成超新星時發揮一定的作用。雖然對共有包層階段的全面理解仍然難以捉摸,但研究人員正在將經歷過共有包層階段的系統的演化和命運的點連接起來。 來源:cnBeta

研究:無耳線蟲能通過其皮膚「聽到」聲波

據媒體報導,密西根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被廣泛應用於生物學研究的線蟲,盡管沒有類似耳朵的器官但卻能感知並對聲音做出反應。這些發現於2021年9月22日發表在《Neuron》上,這為研究聽覺背後的遺傳機制提供了一種新的生物學工具。 在生命科學研究所Shawn Xu的實驗室里,研究人員已經利用秀麗隱杆線蟲研究感覺生物學超過15年了。當他的實驗室開始這項工作時,這些毫米長的線蟲被認為只有三個主要感官:觸覺、嗅覺和味覺。 Xu的實驗室已經證實,線蟲雖然沒有眼睛但仍能感知光線,並且在運動時也能感知自己的身體姿勢(也被稱為本體感覺)。 LSI研究教授、該研究的資深作者Xu說道:「只是少了一個主要感覺--聽覺。但聽覺不同於其他的感官,其他的感官在其他動物門中廣泛存在。它只在脊椎動物和一些節肢動物身上發現過。因此,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被認為對聲音不敏感。」 然而科學家們發現,線蟲對空氣傳播的聲音的反應范圍在100赫茲到5千赫茲之間,這一范圍比一些脊椎動物能感知的范圍還要寬。當播放這個范圍內的一種音調時,線蟲會迅速離開聲音的來源,這表明它們不僅聽到了音調還能感知它的來源。 研究人員進行了幾項實驗以確保線蟲對空氣傳播的聲波做出反應,而不是蠕蟲棲息的表面振動。Xu認為,線蟲不是通過觸覺「感受」振動,而是通過充當一種全身耳蝸來感知這些音調。耳蝸是脊椎動物內耳中充滿液體的螺旋狀空洞。 線蟲有兩種類型的聽覺神經元,它們跟線蟲的皮膚緊密相連。當聲波撞擊到線蟲的皮膚時,它們會振動皮膚,這反過來可能會導致線蟲體內的液體振動,就像液體在耳蝸中的振動一樣。這些振動激活了線蟲皮膚上的聽覺神經元,然後將振動轉化為神經脈沖。 由於這兩種神經元分布在線蟲身體的不同部位,線蟲可以根據哪個神經元被激活來探測聲源。這種感覺可以幫助線蟲探測和躲避捕食者,許多捕食者在捕獵時發出可聽見的聲音。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其他無耳但有柔軟身體的動物可能也能感知聲音。 「我們的研究表明,我們不能僅僅假設沒有耳朵的生物就不能感知聲音,」Xu說道。他是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的分子和綜合生理學教授。 雖然線蟲的聽覺確實跟脊椎動物的聽覺系統有一些相似之處,但這項新研究揭示了與脊椎動物或節肢動物感知聲音的重要區別。 「基於這些存在於分子水平的差異,我們相信聽覺可能已經在不同的動物門中多次獨立進化。我們知道脊椎動物和節肢動物的聽覺看起來非常不同,」Xu說道。 「現在,對於秀麗隱杆線蟲,我們發現了另一種不同的感覺功能的途徑,表明收斂進化。這與查爾斯·達爾文提出的視覺進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視覺進化在相當早的時候就發生了且可能只有一次是與一個共同的祖先發生的。」 現在秀麗隱杆線蟲的所有主要感官都已被觀察到,Xu和他的同事們計劃進一步研究驅動這些感官的遺傳機制和神經生物學。 他說道:「這為研究聽覺和整體機械感覺打開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有了這個新的聽覺,我們現在已經完全確定線蟲的所有初級感覺都存在,使它們成為研究感覺生物學的一個特殊模型系統。」 來源:cnBeta

基因記錄揭示了狗在古代對社會的重要價值

據媒體報導,幾千年來,狗一直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在古代,它們還是非常寶貴的商品。這是根據哥本哈根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得出的結論。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古代狗的基因記錄以及其他一些東西以跟蹤它們的長期活動。 根據這項新研究,雖然這些古代社會相當孤立,但狗的情況並非如此。遺傳多樣性揭示了這些狗的活動,它們表明古代社會可能會將這些動物作為有價值的商品進行交易。狗可能在這些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跟現代的工作犬一樣,這些古老的犬科動物可能被用來幫助放牧、狩獵以及根據環境來拉雪橇。這項研究特別關注了古代西伯利亞社會,其指出雖然人類群體在基因上保持隔離,但狗顯示出多樣性,這表明它們跟來自其他社區的狗有互動。 研究人員稱,這種古老的狗交易至少發生在2000年前,但可能開始得更早。該研究指出,這些古代狗的基因多樣性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重大社會變化而發生的,包括使用馴鹿作為交通工具和鐵器製造的開始。 現代狗和它們的祖先--包括西伯利亞哈士奇和薩摩耶犬--有著相同的古老DNA。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狗死後會被用作資源,包括用來製作衣服的皮毛。雖然寵物狗是夥伴,但這些古代社會可能將它們視為幫助人類的有價值的工人。 來源:cnBeta

研究:印度狼的瀕危程度比之前認為的要更深

據媒體報導,根據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首次對印度狼進行基因組測序的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印度狼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加瀕危。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Molecular Ecology》上,其揭示了印度狼是世界上最瀕危的灰狼種群之一,在進化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研究表明,印度狼可能是現存最古老的狼系。 印度狼被限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低地,那里的草原棲息地主要受到人類入侵和土地轉換的威脅。 「狼是巴基斯坦僅存的大型食肉動物之一,而印度的許多大型食肉動物也瀕臨滅絕,」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獸醫學院哺乳動物生態保護小組的博士生Lauren Hennelly說道,「我希望知道它們是如此獨特,只有在那里才能發現,這將激勵當地人和科學家更多地了解如何保護這些狼和草原棲息地。」 「遊戲改變者」 研究人員對4隻印度狼和2隻西藏狼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並包括了另外31個犬科動物基因組,以此來解析它們的進化和系統基因組史。他們發現,西藏狼和印度狼彼此不同,也不同於其他狼種群。 該研究建議,印度狼和西藏狼的數量被視為進化上重要的單位,這是一個臨時的稱號,有助於優先保護它們並與此同時能重新評估它們的分類。 「這篇論文可能是該物種在這些景觀中生存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合著者Bilal Habib說道,「人們可能會意識到,與我們共享這片土地的物種,是今天活著的最遙遠的狼。」Habib是印度野生動物研究所的保護生物學家。 印度狼和西亞狼的數量目前被認為是一個種群。該研究發現印度狼跟西亞狼不同,這表明它們的分布比之前認為的要小得多。 一個古老的家族 灰狼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陸地哺乳動物之一,在北半球的雪地、森林、沙漠和草原上都能找到。在冰河期,狼可能在被稱為「避難所」的孤立地區生存下來,有可能分化成不同的進化譜系。 最近的基因組研究證實,西藏狼是一個古老而獨特的進化譜系。然而在這項研究之前,人們對印度狼進化史的了解都是基於線粒體DNA的證據,而線粒體DNA只遺傳自母狼。這一證據表明,印度狼比西藏狼更晚分化。 相比之下,這項研究使用的是整個基因組--幾乎包含反映狼進化史的所有基因的核DNA。這表明印度狼可能比西藏狼更有分化性。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哺乳動物和生態保護小組主任、論文資深作者Ben Sacks說道:「單憑線粒體測序不足以證明這一點。核DNA是一張大圖片,它改變了圖片。你可能會認為大部分灰狼的基因多樣性都在北部地區,也就是今天大多數灰狼被發現的地方。但這些南方種群擁有大部分的進化多樣性,也是最瀕危的物種。」 西藏狼和印度狼的祖先都比北美和歐亞大陸的全北極狼更早。Sacks指出,這項研究表明,印度狼可能是現存最古老的氏族。 有魅力的競爭 在印度,人們對灰狼的關注常常被老虎、獅子和豹子等被認為更有魅力的動物所掩蓋。Hennelly在五年級時夢想成為一名狼生物學家,直到她在喜馬拉雅山脈對鳥類進行實地研究時她才知道該地區有狼。當作為富布賴特學者、有機會在印度研究狼的嚎叫和行為時,她抓住了這個機會並開始了工作和合作,從而使其團隊成為第一個對印度狼的基因組進行測序的團隊。 Hennelly說道:「我知道,如果我們對這些狼進行測序,結果表明它們是一個不同的譜系,那麼回答這個問題真的可以在政策層面上幫助保護它們,這可能會影響到當地保護這些狼的努力。」 Sacks領導的另一項關於瀕危紅狼的研究發表在9月同一期《Molecular Ecology》的封面上。這項研究解決了一個長達30年的爭議,它表明紅狼並非如一些人所說的那樣,是殖民時代灰狼和土狼的混血兒,而是20000多年前史前北美狼從土狼中分離出來的後代。這兩項研究都對保護狼有著重大的意義。 來源:cnBeta

保存完好的化石揭示了5億年前節肢動物祖先的大腦

節肢動物是動物分類中最多樣化和物種最豐富的類別,包括昆蟲、甲殼動物、蜘蛛和蠍子,以及其他不太熟悉的品種,如千足蟲和蜈蚣。現在生活在5億多年前的生物留下保存完好的化石非常詳細地揭示了一種結構,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假設這種結構一定促成了被所有節肢動物繼承的原型大腦。 生活在5億多年前的生物留下保存完好的化石,這些化石屬於一種被稱為Leanchoilia的節肢動物,證實了昆蟲和蜘蛛胚胎遺傳學和發育生物學的早期研究所預測的大腦極端額域的存在,這種額域在現代成年節肢動物中是不分節的,是看不見的。 盡管看不見,這個額域在成年節肢動物的大腦中產生了幾個關鍵的神經中心,包括最終提供參與決策和記憶的中心干細胞。這個額域被假設為與活體節肢動物的前腦、中腦和後腦不同,並被命名為prosocerebrum。 2021年8月19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描述了這些化石。這些化石提供了這種離散的前腦區存在的第一個證據,它在現代節肢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中顯示出一種遺產。這種非同尋常的化石不同於以前所見的任何東西,它表明5億年前,在表示前腦、中腦和後腦的三個節段神經節進化出現之前,這個最前部的大腦區域就已經存在了,而且結構上也很明顯。 神經節這個詞指的是在節肢動物的神經系統每個節段中出現形成神經中樞的網絡系統。在活的節肢動物中,標志著三部分大腦的三個神經節凝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固體塊,掩蓋了它們作為分段結構的進化起源。 在凱里地層(中國西南貴州省的一個地質構造)的沉積物中發現的Leanchoilia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約5.08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凱里化石出現在具有高濃度鐵的沉積岩中,鐵的存在可能有助於保存軟組織,隨後被碳沉積物所取代。大腦和節段神經系統的重建,顯示了從原葉延伸出來的一對前眼,從原葉延伸出來的側眼,以及四個節段神經節。在更遠的地方,在軀干內,每個節段都有一對神經節,它們由一條延伸到身體長度的神經線連接在一起。藍色陰影區域表示保留的腸道組織。 這種化石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瞥見生活在5億多年前的動物身體演變。我們現在第一次知道,凱里地層的節肢動物化石有可能保存了神經組織,向我們展示了早期節肢動物的原始大腦。 來源:cnBeta

我們的祖先幾歲生娃?科學家用Neanderthal基因進行了研究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過去 4 萬年的人類進化過程中,代際間隔(generation interval)出現了波動,這和此前的認知假設不同。研究結果表明,人類的生活史可以因外部和文化因素而發生明顯的變化。 ...

7000年前被埋葬的現代人類祖先的DNA顯示出以前未知的古代人類關系

據媒體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從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上7000年前被埋葬的現代人類祖先身上分離出DNA。這項國際研究是通過與印度尼西亞的幾個研究人員和機構密切合作完成的。它由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和耶拿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的Johannes Krause教授、圖賓根大學森肯伯格人類進化和古環境中心的Cosimo Posth教授以及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Adam Brumm教授領導。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 在大約5萬多年前,第一批現代人從歐亞大陸前往大洋洲時經過華萊西亞群島。考古發現表明,早在4.7萬年前,人類祖先就生活在華萊西亞群島。然而,很少有人發現人類祖先的遺骸。在這個地區最獨特的考古發現之一是Toalean墓葬群,其年代是在8000年至1500年前的一個更近的時期。Toalean文化的人們製造的物品中,有一種被稱為Maros points的特色石制箭頭。Toalean文化只在蘇拉威西島南部半島的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被發現。Adam Brumm說:「我們能夠將Leang Panninge的墓葬歸入該文化。這很了不起,因為它是第一具與Toalean文化相關的基本完整且保存完好的骨架"。」 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的博士生、該研究的主要作者Selina Carlhoff從頭骨的岩骨中分離出了DNA。她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因為這些遺骸已經被熱帶氣候強烈地降解了。分析結果顯示,Leang Panninge的個體與大約5萬年前從歐亞大陸遷徙到大洋洲的第一批現代人有關。與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原住民的基因組一樣,Leang Panninge個體的基因組也含有丹尼索瓦人DNA的痕跡。丹尼索瓦人是一個已滅絕的古人類群體,主要從西伯利亞和西藏的發現中得知。」Johannes Krause說:「在Leang Panninge的狩獵採集者身上發現他們的基因這一事實支持了我們先前的假設,即丹尼索瓦人占據了一個大得多的地理區域。」 與Leang Panninge個體差不多同時生活在華萊西亞群島西部的狩獵採集者的基因組數據的比較提供了進一步的線索--該數據顯示沒有丹尼索瓦人DNA的痕跡。「丹尼索瓦人和現代人的地理分布可能在華萊西亞地區有重疊。」Cosimo Posth說:「這很可能是丹尼索瓦人與澳大利亞土著人和巴布亞人的祖先交配的關鍵地點。」 然而,Leang Panninge個體的基因組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古代亞洲人口。「這令人驚訝,因為我們確實知道現代人從亞洲東部遷徙到華萊西亞地區--但那發生得很晚,大約在3500年前。」Johannes Krause報告說:「那是在這個人活著的時候很久之後。此外,研究小組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Leang Panninge所屬的群體在今天的華萊西亞人口中留下了後裔。目前仍不清楚Toalean文化及其種族發生了什麼。」Posth表示:「來自Leang Panninge的這塊新的遺傳『拼圖』首先說明了我們對東南亞現代人類的遺傳歷史所知甚少。」 來源:cnBeta

多長一根手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優勢嗎?

8月15日消息,據媒體報導,每500至1000個兒童中,就有一個多長了一根手指。這種疾病叫做多指畸形。圍繞這種現象,人類發明了許多迷信說法。如南美洲有一個古老的神話認為,六指者為「天選之人」。不過對大多數現代人而言,多指畸形只不過是一種罕見的身體特徵而已。近期研究顯示,如果這多餘的第六根手指發育完全、能夠發揮功用,甚至還能給人帶來好幾項優勢。 多指畸形是怎麼回事? 用醫學術語來說,長有六根手指的現象叫做多指畸形,英文為polydactyly,最早由西奧多·科爾科林在1670年提出。 多指畸形分為幾種主要類型。如果某人長有兩根大拇指,就叫做「橈側多指」,因為大拇指一側由橈骨支撐;又名「軸前多指」,因為這根多餘的手指最靠近大拇指側。如果某人長有兩根小拇指,就叫做「尺側多指」,因為小拇指一側由尺骨支撐;又名「軸後多指」,因為這根多餘的手指最靠近小拇指側。而如果「多長了」一根食指、中指或無名指,則叫做「中央多指」。 多指畸形可能由各種環境因素引發,比如營養攝入水平、孕前接觸了危險化學物質、或有癲癇發病史等等。 基因問題也可能引發多指畸形。胚胎的身體形狀由一組名叫「同源異型」的基因決定,它們可以確保生物的身體結構按照正確的形態發育。而研究發現,特定的同源異型基因可能會導致多指畸形。其中,基因HOXA13和HOXA13對手指的形成尤其重要。在這兩個基因對應的蛋白質結構中,都有由聚丙氨酸構成的「尾巴「。如果這些聚丙氨酸的數量有所增減,就會導致手指形成的過程中發生變形,多指畸形便是變形的結果之一。 早期的四肢動物每隻「手」上都長有不止五根手指。隨著這些基因不斷進化,我們的祖先逐漸分化成了五指的人類和四指(趾)的動物。 還有其它一些基因,如SHH、IHH和LMBR1基因等,也在身體發育和細胞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也對我們的手指數量起到了關鍵影響。 多長一根手指會讓人更加手巧嗎? 2019年,德國弗萊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對兩名第六指長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的受試者開展了分析。這項研究觀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首先,這根多餘的手指可以獨立運動,就好像它有自己專屬的骨骼、韌帶和肌腱一樣;不過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因為這根多餘的手指大多都發育不全。其次,這根手指可以與其它手指協同運動;也就是說,在其它五根手指做動作時,第六指也能隨之而動,還能與其它手指進行協調、完成一些復雜的動作。 在大多數多指畸形病例中,這根多餘的手指都只是一塊多餘的組織而已,沒有骨骼、韌帶或肌腱,因此無法獨立運動。只有當第六指發育完全、長出了骨骼、韌帶和肌腱時,才能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如果第六指長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還可以更好地協調與其它五根手指之間的動作。 該研究的受試者們都十分手巧。多出來的這根手指讓他們單手便能完成其他人雙手才能完成的動作,比如系鞋帶、操作手機、玩復雜的電腦遊戲等等,打字也比別人快。 不過研究顯示,只有當第六指長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並且發育完全時,才能「享受」到這些優勢。 不只是人類才會出現多指畸形。一種名叫狐猴的小型靈長類動物就多長了一根「大拇指」,擁有骨骼和軟骨結構,可以幫助它們抓取食物。不僅如此,這根多餘的大拇指就像人類的大拇指一樣,可以朝不同方向靈活轉動。大熊貓也長了一根這樣的「偽拇指」,可以緊緊抓住竹子、方便啃食。 <p圖為長有六根腳趾的X光片。圖中的第六根腳趾有獨立、完整的骨骼結構,因此或許能提供一些行動上的優勢。 大腦和多餘的手指 身體的所有動作都由大腦控制。既然如此,多餘的手指要想正常發揮功能,是否會對大腦造成額外壓力呢? 答案是「不會」。大腦的功能十分強大,足以在不影響其它活動的前提下、處理好這根多餘手指的活動。不僅如此,如果某人有多指畸形,大腦中還會單獨劃出一塊腦區,專門負責控制這根多餘的手指。 結語 我們四肢動物祖先的指/趾數一度有多有少,從5根至13根不等。但到了泥盆紀晚期、動物從水中遷移到了陸地上之後,幾乎所有動物的趾數都變成了5或4。 我們還不清楚為何人類一般都長有五根手指、而不是六根。也許是因為在動物進化的過程中,失去一項特徵比得到一項新特徵要容易吧。這或許也是六指至今仍然十分罕見的原因。(葉子) 來源:cnBeta

人體細胞內的細菌祖先——線粒體 可能導致了神經和精神疾病

8月10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線粒體是大腦健康的關鍵因素嗎?一些研究人員懷疑線粒體作為人體細胞內的細菌祖先,可能導致了廣泛的神經和精神疾病。 在地球最早期生命浮游在淺水環境之前,生命進化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遭遇發生了,原始細菌被人類最古老的祖先(一種獨立、自由漂浮的細胞)吞噬,兩者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互惠互利的關系,持續了10億多年時間。在這種互惠互利關系下,後者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園,前者則變成一個發電站,為維持生命的必要過程提供燃料。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線粒體如何形成的最好假設,現今人體內生活著數萬億個線粒體,它們不斷地生成三磷酸腺苷(ATP),作為持續人體細胞的分子能量來源。盡管線粒體不可避免地被整合到人體組織,但它們也攜帶著遠古細菌的殘留,例如:它們自己擁有一套DNA。 這些特徵使得線粒體既是人體細胞的關鍵元素,也是健康問題的潛在來源,就像構成人類基因組的細胞核內DNA一樣,線粒體DNA也可能發生突變。年齡、壓力和其他因素可能會破壞線粒體的許多功能,最重要的是,線粒體損傷會釋放一些分子,由於它們與細菌產生的分子相似,會被人體免疫系統誤認為外來入侵者,從而引發針對人體自身細胞的有害炎症反應。 有一個器官似乎特別容易遭受線粒體損傷——渴望能量的大腦,細胞對能量需求越高,它們的線粒體就越多,線粒體健康度也就變得更加至關重要,因此潛在地可能更容易出問題。據不完全統計,人體每個神經元可能有多達200萬個線粒體。 盡管線粒體對於人體復雜而龐大的身體組織而言顯得十分微小,但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關注線粒體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並開展一些實驗,研究人類和動物的線粒體,雖然此類研究尚處於初步階段,研究人員認為線粒體可能是幾乎所有類型大腦功能紊亂的關鍵因素,包括:自閉症等神經發育缺陷疾病、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帕金森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對於研究大腦疾病的研究人員來講,線粒體可能是揭曉這些疾病的核心因素:遺傳傾向和環境影響如何相互作用,導致人們處於患病風險狀態。 「發電站問題」 上世紀60年代,研究人員發現線粒體擁有一套獨特的遺傳物質,調查顯示,線粒體DNA像細菌DNA一樣,可以形成一個環狀鏈,僅編碼37個基因,這僅是人類基因組中發現的數萬個基因中的一小部分。 不久之後,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生道格拉斯·華萊士對線粒體DNA產生了濃厚興趣,他推理稱,由於線粒體是人體能量的主要製造者,它們發生DNA突變就會導致疾病,當時沒有人認為該觀點是一種合理解釋。 直到1988年,華萊士和同事們首次建立了線粒體DNA和人類疾病(導致人類突然失明的利伯氏遺傳性神經病變)之間的關聯模型,醫學研究人員才開始逐漸接受該觀點。 此後,研究人員將數十種疾病與線粒體DNA和線粒體功能相關的核DNA的改變聯系起來,有趣的是,這些疾病中大多數要麼本質上是神經性,要麼是對大腦產生某些影響。有一個簡單解釋:大腦雖然僅占人體體重的2%,卻消耗了人體大約20%的能量,這就像城市停電期電壓下降,高能電器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線粒體功能的輕微下降也會對大腦產生巨大影響。 華萊士對線粒體如何導致自閉症譜系障礙非常感興趣,幾個研究小組的研究表明,線粒體疾病(由線粒體缺陷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在自閉症患者中更為普遍,達到5%的機率;相比之下,普通人群患線粒體疾病的機率僅0.01%。同時,他們發現30-50%自閉症兒童患者表現出線粒體功能障礙的跡象,例如:細胞呼吸作用(產生三磷酸腺苷)出現某些副產物水平異常。 對於部分自閉症患者,科學家現已發現該患者群體線粒體DNA或者人類基因組中已知影響線粒體功能存在基因差異,差異率大約是千分之幾,下步亟需進行更多的工作來確定此類基因變異是否真的導致或者促成了自閉症,依據近期一項針對老鼠的研究表明,兩者之間可能存在聯系。今年早些時候,華萊士及其同事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文章稱,線粒體DNA的一種特定突變可能導致老鼠的自閉症特徵,其中包括群體交流障礙、易受到驚嚇和強迫行為等。 基因改變並非線粒體導致自閉症的唯一途徑,某些環境因素,例如:有毒污染物,與自閉症患病風險較高有關,這些因素也可能擾亂自閉症患者線粒體健康狀況。在一項研究中,自閉症兒童患者出生前接觸空氣污染會改變他們線粒體產生三磷酸腺苷的速度,在另一項研究中還發現自閉症患者早年接觸的營養金屬(例如鋅)和有毒金屬(例如鉛),與日後線粒體功能之間存在相關性。總而言之,這些發現表明線粒體是自閉症和環境影響之間關聯性的缺失環節。 現在對線粒體做出任何確定性結論為時尚早,但看起來確實很多自閉症兒童的線粒體遭受了破壞,暴露在污染性環境,尤其是生命早期有過暴露在污染環境的經歷,可能會使線粒體發生改變,具有不同類型的呼吸生理機能。 此外,研究人員還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患者身體上發現線粒體功能紊亂的跡象,例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患者的線粒體以代謝糖的方式發生功能紊亂,產生了能量。此外,研究還表明,線粒體可能對許多精神疾病的風險因素很敏感,例如:生命早期的心理壓力,患者童年時期曾經歷過創傷事件,他們體內每個細胞似乎擁有更多的線粒體基因組,線粒體DNA數量增多,表明新的線粒體生成,可能會彌補線粒體缺少的問題。 雖然線粒體功能障礙出現在很多大腦疾病中,但當前尚不清楚線粒體缺陷是導致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還是次要影響,這有點兒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研究線粒體對於治癒這些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以線粒體作為靶點的治療可能最終會使患者受益,即使當前醫學技術不能完全治癒這些疾病。 當朋友變成敵人 <p構成人類基因組的DNA包含在細胞核中。但是線粒體擁有自己的一套環狀DNA,這很可能是它們古代祖先細菌的殘留。 當線粒體受損或者功能失調時,一個顯著後果就是生成的三磷酸腺苷減少,因此大腦正常運行所需的能量也就減少了,但是線粒體導致大腦紊亂的另一種方式源自它們的祖先。 線粒體作為細菌的後代,其含有DNA和其他成分,當細胞受到傷害或承受壓力,或者被人類免疫系統誤認為外來威脅時,就會釋放這些成分。2010年,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報告稱,在遭受嚴重身體傷害(例如:車禍造成的骨折或者大出血)的人群中,線粒體DNA人迅速釋放到血液之中。反之,該過程又吸引了免疫細胞,引發嚴重的炎症反應,類似於敗血症——一種威脅生命的疾病,人體免疫系統會攻擊人體自身組織。即使沒有類似嚴重的傷害,例如:當線粒體缺少關鍵性蛋白質,線粒體DNA信息仍能泄漏,並能激活人體免疫系統。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線粒體DNA釋放引起的炎症可能會導致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症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損傷。在多項研究中,科學家將這些疾病與炎症以及無法適當清除有缺陷線粒體的細胞聯系起來,發現線粒體引發的炎症可能是兩者之間缺失的重要環節。 例如:與遺傳性帕金森病相關的兩個基因——PINK1和PRKN,它們發生突變將導致受損線粒體被分解並從細胞中被清除。2019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NDS)帶領一支研究團隊研究表明,出現PINK1和PRKN基因突變的老鼠,其體內誘導性線粒體損傷(通過劇烈運動或改變線粒體DNA)激活炎症分子。動物大腦會失去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並出現運動協調問題,這是帕金森病的標志性症狀。然而,當研究人員用經過基因改良的老鼠來觀察缺少一種重要炎症分子時,並未出現類似帕金森病的症狀,這表明,在基因上易患帕金森病的動物中,無論是處於壓力環境,還是線粒體DNA故障,都有可能誘發帕金森病的炎症。 雖然還需要更多的工作來確定是否人類也會發生類似的進化過程,但有很多證據表明,不能保持健康的線粒體是導致帕金森病發展的早期病理事件之一。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線粒體DNA釋放泄露是個壞消息,部分專家開始關注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有許多過程在發揮作用,其中一種情況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線粒體會持續釋放低水平DNA,當遺傳物質或者環境因素加劇時,這種積累效應可能達到疾病發生的閾值。 心理壓力可能是其中一個因素,在2019年的一項研究中,在一項簡短的公開演講任務結束後,參與者被要求就所謂的行為進行自我辯護,結果顯示血液中自由漂浮的線粒體DNA指數上升,這表明線粒體已排出了它們的遺傳物質。 這種線粒體損傷和DNA釋放可能會導致人類患病,即使在沒有被病毒感染的情況下,炎症似乎也發揮了作用,例如: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 科學家還懷疑,線粒體誘發的炎症可能是衰老自身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在近期一項研究中,經過基因改良,具有不穩定線粒體DNA的老鼠衰老更快,與同齡老鼠相比,基因改良老鼠出現了毛發和骨質流失,以及過早死亡等問題。消除由線粒體DNA激活的免疫系統元素逆轉了這一過程,將動物壽命延長大約40天。如果未來研究證實了這一點,至少對老鼠而言,衰老在一定程度上由線粒體損傷引起的。 多用途線粒體 <p細胞具有幾種質量控制機制來清除功能失調的線粒體。其中一個重要的機制涉及到Parkin和PINK1蛋白。當線粒體受損時,PINK1和Parkin蛋白會招募吞噬體,吞噬細胞器並開始降解它。當這種質量控制系統失效時,受損的線粒體DNA (mtDNA)就會從線粒體中逸出。一旦釋放,mtDNA片段可以激活諸如cGas-STING或炎症小體等分子,這兩種分子都能從病毒和其他入侵者那里感應到外來DNA。這反過來會增加細胞因子的產生並引起炎症。 線粒體還具有其他功能,有助於維持健康的大腦功能,或者當它們出錯時引發的問題,例如:線粒體將幫助控制細胞代謝中潛在的有毒副產品活性氧和應激激素(例如皮質醇)的合成平衡。線粒體也是處於高度動態,通過信號分子和物理連接的相互溝通,它們不斷地經歷裂變,即一個大的線粒體分裂成兩個小的線粒體,當它們結合時,就會發生融合。這些持續的互動也可能影響大腦功能和行為,研究人員才剛剛開始意識到這一點。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行為神經科學家卡門·桑迪及研究團隊分析了具有高度類似焦慮行為的老鼠的線粒體,老鼠的焦慮行為包括:不願意在開闊區域呆一段時間,他們發現,與焦慮程度較低的動物相比,老鼠大腦伏隔核(大腦中涉及處理獎賞的區域)神經元中的線粒體生成三磷酸腺苷的能力較差。同時,高度焦慮動物還表現出「融合酶」指數較低,這種酶使線粒體能夠在需要的時候結合和混合自身物質相互維持,研究人員稱,增大「融合酶」指數,不僅能恢復線粒體功能,還能有效減少動物的焦慮行為。 該發現給科學家帶來了希望,也許未來有一天能夠開發出針對線粒體的大腦疾病治療方法,例如:最新開始一項臨床試驗,研究營養補充劑是否能逆轉研究人員在自閉症兒童患者身上發現的線粒體異常。研究人員現已知道許多有助於提高線粒體功能的潛在治療方法——從藥物治療行為干預,例如:鍛鍊身體。 測試這些干預措施需要一定時間,目前科學家致力於揭曉線粒體在大腦中所具有的多種功能,該工作主要部分仍處於初級階段,但來自包括神經科學、免疫學和心理學在內的多個學科證據讓科學家感到興奮不已,對於線粒體的新發現還有更大的空間。(葉傾城)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獨特的大腦結構可能是現存鳥類祖先在大滅絕中倖存下來的原因

據媒體報導,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領導的對新發現的鳥類化石的研究發現,一種獨特的大腦結構可能是現存鳥類的祖先在大滅絕中倖存下來的原因,大滅絕奪走了所有其他已知的恐龍的生命。 首席調查員Christopher Torres說:"現存鳥類的大腦比除哺乳動物以外的任何已知動物都要復雜,"他在獲得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自然科學學院的博士學位時進行了這項研究,現在是俄亥俄大學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博士後研究員和德克薩斯大學傑克遜地球科學學院的研究助理。「這塊新化石最終讓我們檢驗了這些大腦在他們的生存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觀點。」 這塊化石大約有7000萬年的歷史,有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這是化石記錄中罕見的情況,使科學家們能夠將這種古老的鳥類與現存的鳥類進行比較。 這些發現於2021年7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這塊化石是一種名為Ichthyornis的鳥類的新標本,它與其他非鳥恐龍同時滅絕,在白堊紀後期生活在現在的堪薩斯州。Ichthyornis融合了鳥類和非鳥恐龍的特徵--包括長滿牙齒的下顎,但頂端有喙。完整的頭骨讓Torres和他的合作者近距離觀察了大腦。 鳥類的頭骨緊緊包裹著它們的大腦。利用CT成像數據,研究人員像製作模具一樣將Ichthyornis 的頭骨用來製作其大腦的三維復製品,這被稱為顱腔模型。他們將該顱腔模型與為現存鳥類和更遙遠的恐龍近親製作的顱腔模型進行了比較。 研究人員發現,Ichthyornis的大腦與非鳥恐龍的共同點多於現存鳥類。特別是現存鳥類的大腦半球比Ichthyornis的大得多。這種模式表明,這些功能可能與在大規模滅絕中的生存有關。 Torres說:"如果大腦的一個特徵影響了生存能力,我們會期望它存在於倖存者中,但在傷亡者中卻不存在,比如Ichthyornis。這正是我們在這里看到的情況"。 幾個世紀以來,尋找早期鳥類和密切相關的恐龍的頭骨一直是古生物學家面臨的挑戰。鳥類的骨架是出了名的難以保存,很少能在化石記錄中完整地保存下來。保存完好的頭骨尤其罕見--但這正是科學家們所需要的,以便了解它們的大腦在生活中是什麼樣的。 「Ichthyornis是揭開這一謎團的關鍵,」該研究的共同作者Julia Clarke說。「這塊化石有助於使我們更接近於回答一些關於活鳥和它們在恐龍中的生存能力的頑固問題。」 來源:cnBeta

裸子植物古老的DNA復制行為與它們的進化有關

植物傾向於囤積DNA,不丟棄任何東西。它們體內的額外基因可以變異,產生新的生理特徵。保留額外的基因會增加植物的進化速度。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像這樣的復制事件在整個裸子植物的進化史上是非常重要的。 裸子植物是一個多樣化的植物群體,包括松樹、柏樹、紅豆杉、銀杏和蘇鐵。研究表明,現代裸子植物的祖先的基因組復制可能直接促成了該組植物在3.5億年前的起源。隨後的復制事件為創新特徵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使這些計劃能夠在急劇變化的生態系統中持續存在。 在進化初期的復制事件為它們的基因創造了進化和創造新功能的機會,有可能幫助裸子植物過渡到新的棲息地。在動物界,擁有兩套以上的染色體,稱為多倍體,是很罕見的,但在植物中卻非常普遍。我們吃的大多數水果和蔬菜都是多倍體,通常涉及兩個密切相關物種的雜交。 常見的植物,包括小麥、花生、咖啡、燕麥和草莓,都因擁有多個不同的DNA拷貝而受益,生長速度加快,尺寸和重量增加。然而,在這項研究之前,還不清楚多倍體可能如何影響裸子植物的進化。最近的研究是植物生物學家之間的合作努力,從1000多種植物中獲得了大量的遺傳資料。 大量數據的收集為試圖拼湊陸地植物進化歷史的科學家打開了大門。研究小組比較了活體裸子植物的DNA,並能夠回顧過去,發現多個古老的基因組復制事件的證據,這些事件與主要群體的起源相吻合。科學家們注意到,在整個歷史上,裸子植物經歷了重大的滅絕,使得破譯其關系的確切性質更加困難。 然而,所有現在存活的裸子植物都有3.5億年前一次古老復制的特徵。在該事件發生1億多年後,另一次復制產生了松樹家族。第三次重大復制事件帶來了豆科植物的起源,豆科植物同時包含喬木和灌木的形態,在每一個案例中,分析顯示復制的DNA與獨特特徵的進化之間都存在聯系。 來源:cnBeta

保存完好的化石揭示了恐龍呼吸方式的演變過程

據媒體報導,利用來自南非的一塊保存得特別好的化石、一個粒子加速器和高能X射線,一個包括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在內的國際團隊發現,並非所有恐龍的呼吸方式都一樣。這一發現讓科學家們更深入地了解了一個主要的恐龍群體,包括像三角龍和劍龍這樣著名的生物是如何進化的。 該研究發表在《eLife》雜誌上,這是一份針對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的同行評議的開放性科學雜誌。 並非所有動物都使用相同的方式和器官來呼吸。長期以來,古生物學家認為所有的恐龍都像鳥類一樣呼吸,因為它們有類似的呼吸解剖結構。然而,這項研究發現,異齒龍不是這樣的--它反而有槳狀的肋骨和小的、類似牙簽的骨頭,並且為了呼吸,它的胸部和腹部都在擴張。 異齒龍是鳥臀目中最古老的恐龍,是三大恐龍群之一,包括三角龍、劍龍和其他鴨嘴龍。其他類別是蜥腳類,以及像霸王龍這樣的蜥臀目恐龍。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明尼蘇達大學地球和環境科學系的博士生Viktor Radermacher說:"我們實際上從未知道這些(鳥臀目)恐龍是如何呼吸的。有趣的是,異齒龍是這個群體的祖先,它有這些(新發現的)解剖片,但它的後代卻沒有。這意味著異齒龍是恐龍的祖先和我們所知道的更大、更有魅力的物種之間的一個缺失環節。這給了我們一大堆信息,填補了我們對這些恐龍的生物學知識的一些相當明顯的空白。" 研究人員用位於法國的歐洲同步輻射光源(ESRF)的同步輻射器--一個巨大的、以光速旋轉電子的甜甜圈狀粒子加速器--產生的高功率X射線分析了新的異齒龍標本。利用這些X射線,他們能夠以數字方式重建骨架,並確定恐龍的獨特特徵。 Radermacher說:「我們得到的信息是,有許多呼吸的方式。而地球上的生命真正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都有不同的策略來做同樣的事情,而我們剛剛確定了一種新的呼吸策略。這表明,利用恐龍和古生物學,我們可以更多地了解地球上動物的多樣性和它們的呼吸方式。」 來源:cnBeta

生命的化學起源:地外行星上可能正悄然進行著生命演變

7月26日消息,據媒體報導,關於生命的定義有100多種,一些專家表示,生命需要細胞,部分專家聚焦於研究生命的某些特徵,例如:適應環境、能量使用和繁殖能力等。騾子,是驢和馬雜交的後代,它們同樣擁有細胞組織,會消耗能量,雖然它們不能繁殖後代,但它們也不是照樣活著嗎? 事實上,構成生命的事物很復雜,而當我們試圖找出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時候,情況就變得更加復雜了。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對生命的定義是一種自我維持的化學系統,能夠實現達爾文式的進化。 這意味著什麼呢? 達爾文進化論認為,世代繁衍生息的生物會對自己所在環境做出反應,最終產生新物種。以我們人類為例,我們是從遠古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而靈長類動物又從其他哺乳動物進化而來,如果追溯至久遠時期,你會發現人類的最早祖先是單細胞生物。 從遠古單細胞進化至完全成熟的現代人類,該過程與人類的基因密切相關,這也是所定義的生命化學部分。 生命能夠發生進化,是因為我們有相對穩定、代代相傳的遺傳密碼,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微小變化。我們使用DNA、RNA和蛋白質的混合物來運行這個自維持化學系統,這意味著我們能夠做一些事情,例如:代謝食物、癒合傷口、繁殖後代——傳遞我們的DNA。 其他星球上發現的生命會採用類似人類的遺傳物質嗎?還是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系統來實現繁殖和進化? 但是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告訴我們如何在地外星球尋找能夠孕育生命的化學元素,碳、氮、氫、氧、硫和磷是構成生命分子的基本元素,它們可以構成DNA、RNA、脂肪和蛋白質的胺基酸。 除了它們對現今生命的重要性之外,這些元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大約在40億年前,它們可能是生命最初誕生時的全部必要條件。早在1953年,化學家斯坦利·米勒和哈羅德·尤里就驗證了一個理論,即早期的地球和木星一樣,是一個富含氫的環境,期間發生了一些事情,使簡單的化合物發生反應,產生更復雜的化合物。 他們將氣體和水的混合物密封在一個相互連接的燒瓶系統中,然後他們對其進行加熱,用電流模擬閃電電擊它們,一周之後,他們在水中發現了胺基酸分子。這樣的胺基酸分子不能與生命發生直接聯系,它們無法自繁殖和進化,但它們構成了蛋白質,所以這仍是邁向生命概念的重要一步。 科學家認為,類似的生命進化過程很有可能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發生在其他星球上。 科學家在落地面上的隕石中發現了胺基酸,近年來科學家一直致力於收集小行星和其他天體的表面樣本,以探索尋找生命化學的相關痕跡。2013年,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土壤中檢測到有機化合物,或許數十億年前,類似地球上發生的生命進化事件也在火星上發生過。 對於那些人類無法用探測器勘測或者採集樣本的遙遠行星,科學家們正在利用光來嘗試發現它們大氣層中可能存在的化學物質,並以此為基礎來預測是否可能存在生命。 他們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當一顆行星運行至恆星前方時,恆星釋放的一小束光穿過該行星大氣層,大氣中的化學物質決定了哪些波長被吸收,哪些不被吸收。通過使用強大的望遠鏡測量恆星光線的變化,研究人員可以預測該行星存在哪些化學物質。 2020年秋天,科學家利用該方法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磷化氫,此類發現很難復制,並且部分科學家對該發現仍存有爭議,科學家發布金星大氣層存在磷化氫的消息時,一些科學家非常興奮欣喜,因為地球上的磷化氫通常是由活細菌產生的。 或許科學家發現的金星大氣層中的磷化氫是由某種金星細菌產生的,也可能來自完全無關的無生命物質。金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另一個原因是金星非常乾燥,在地球上,沒有水,維持生命的化學過程就不會發生。 地球早期可能就已存在分子,分子和環境的深入分析有助於理解分子如何結合在一起,以及如何發生繁衍進化,以化學家斯坦利·米勒和哈羅德·尤里的方式產生的分子可以在水中自組裝,形成類似RNA的結構。 因此,科學家認為有水的行星最有可能支持生命是有道理的,一顆行星表面有流動的水,它需要與主恆星保持適當的距離。如果一顆行星距離它太近,它的溫度就會升高,導致任何水分蒸發,如果它距離恆星太遠,就會太冷,以至於任何水都會結冰。 行星與主恆星保持一定距離、且行星表面存在流動水,該行星所處范圍被稱為宜居帶,它與恆星距離不太近,也不太遠。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宜居帶行星,但一些衛星和類似冥王星的矮行星在冰凍表面之下也存在海洋,可使微生物和魚類生物存活。所以地球生命也許不是太陽系唯一的生命種群,即使我們是唯一的太陽系生命種群,我們也不必過於悲觀,自1992年以來,科學家已發現4000多顆系外行星,它們都是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其中包含著類地行星,或許未來會發現潛在的生命形式。 在我們有生之年的認知范圍內,系外行星的發現對我們關於宇宙其他區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產生巨大影響,我們現在知道地球之外存在著成千上萬顆地外行星,其中一些可能適合生命存在。 探索發現其他恆星宜居帶內類地行星,可能是我們探測地外生命的最佳時機,至少現在是這樣的,我相信未來我們能在這樣的行星上發現某種神秘生命。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只會對生命起源所必需的化學物質產生更多認知了解,我們探索和關注最有可能與生命相關的化學物種的能力將不斷提高。(葉傾城) 來源:cnBeta

為什麼有些聲音會使我們起雞皮疙瘩?

7月20日消息,當我們聽到不愉快的聲音時(例如指甲在黑板上抓撓發出的聲音),我們感受到的生理感覺其實是你的大腦在提醒我們周圍有危險的一種方式。 指甲在黑板上抓撓。 叉子在玻璃上刮擦。 尖銳刺耳的喊叫聲。 我敢打賭,光是讀這些文字就已經讓你感到渾身不自在了。只要一想到這些聲音,你就忍不住打顫,背脊發涼。這些聲音普遍招人厭煩。但是,我們為什麼會對這些聲音產生如此極其不愉快的反應呢?難道只是因為它們聽上去煩人,還是背後有更深層次的生物學解釋呢? 我們如何聽到聲音?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侏羅紀公園》中那標志性的「水杯」場景? 夜深人靜之時,小男孩注意到他床頭小桌上杯子里的水開始泛起漣漪,同時周圍的地面也在微微震動,暗示巨型霸王龍正穿過公園,走向公園里的人類。巨型掠食性恐龍的腳步產生的振動導致玻璃杯中的水盪起漣漪。 聲波的原理與之相似。當我們說話或發出聲音時,我們的聲帶會與空氣相互作用,在空氣中產生漣漪。 空氣粒子隨著聲帶產生的壓力而振動,傳入我們的耳朵。我們耳朵的外部,即耳廓,負責收集以空氣粒子振動為形式的聲波。振動接著穿過耳朵外部開口與鼓膜之間的狹小空間,即耳道。 鼓膜,如其名稱,是一片拉伸薄膜,作用與鼓的表面完全一樣。就好比我們用木槌擊鼓時,鼓的表面會振動一樣,振動的空氣粒子也會使鼓膜振動。 在鼓膜內側與之相連的是一塊被稱為「聽小骨」。聽小骨有三塊,鼓膜將振動傳給聽小骨,接著聽小骨繼續將振動傳遞給耳蝸。 人耳解剖圖 耳蝸是耳朵最內側的小蝸牛狀結構。耳蝸內有三個充滿液體和細小毛發結構的腔層,叫做「柯蒂氏器」。 現在,讓我們回到霸王龍用強壯的步伐使玻璃水杯振動的場景。以同樣的方式,振動的耳蝸導致內部液體波動。漾起的波紋移動柯蒂氏器內的毛細胞,而這毛細胞又連接著主要神經——聽神經,將振動信號發送到大腦中負責理解聲音的那部分,即聽覺皮層。 聲波有兩個定義特徵,分別是振幅和頻率。振幅可以告訴我們聲音的響度,頻率可以讓我們知道聲音的高低,也就是音高。 為什麼我們無法忍受指甲抓黑板發出的聲音? 2012年,科學家們開展了一項研究。他們要求人們根據聲音的惱人程度對一組聲音進行排序。最惱人的聲音包括:刀劃玻璃、指甲抓黑板、叉子刮玻璃以及驚聲尖叫等聲音。 所有這些聲音都具有一個潛在的相似之處:它們都是高音調聲音。音高,如我們之前介紹的,取決於聲波的頻率。我們將事物發生的次數,稱為頻率。同樣地,聲波引起的振動次數,就是聲波的頻率。更多的振動意味著更高音調。頻率的測量單位為赫茲(Hz)。 人類可以聽到的頻率范圍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之間。上面列出的聲音頻率則在2000赫茲到5000赫茲之間。人耳似乎對這個頻率范圍內的聲音最為敏感。 當研究參與者聽到這些聲音時,科學家們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評估他們大腦中的活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過大腦中的血流變化來顯示大腦活動。大腦活躍部分會消耗更多氧氣,從而導致更多血液流向該特定區域。 科學家們觀察到,像指甲抓撓黑板和刀劃過玻璃的聲音會導致大腦聽覺皮層與杏仁核這兩個區域高度活躍。正如我們先前介紹的,大腦中的聽覺皮層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每天聽到的聲音。 杏仁核則是一個袋狀結構,被稱為大腦的「情緒中心」。當我們突然看到房間里有一隻蜘蛛,立馬撒腿跑出房間時,正是杏仁核在發揮它的作用。杏仁核會觸發我們的戰鬥/逃跑反應,這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杏仁核負責在威脅逼近的情況下觸發戰鬥或逃跑反應。 為什麼這些聲音會觸發我們的生存本能? 在上述提到的各種聲音中,尖叫是唯一一種作為對某一情況的正常反應而產生的聲音。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已經習慣對尖叫做出反應,仿佛這是生死攸關的問題,而且在過去,也確實經常如此。我們遙遠祖先發出的求救聲或尋求幫助的喊聲,類似於尖叫。 進化會鼓勵任何有助於物種生存的行為。有一種理論相信,我們的耳朵經過進化,可以放大尖叫聲等刺耳的噪音,以增加我們的生存機會。 和任何其他聲音一樣,尖叫聲也由多個頻率組成。在另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分離出刺耳噪音(如尖叫)的不同頻率,並讓研究的個人參與者按照聲音引起的不適程度進行排序。令人驚訝的是,最令人難以忍受的不是音調最高的尖叫聲,而是中頻聲音。 指甲在黑板上亂抓發出的聲音,其頻率與尖叫的中頻完美匹配。因此,科學家們推測,指甲在黑板上抓撓或叉子刮擦盤子發出的聲音,會像尖叫聲一樣,在我們的腦海中敲響警鍾,但我們的視覺線索告訴我們,周圍並沒有任何威脅逼近。 大腦傳遞的信息與我們的眼見之實之間的衝突,導致了這些聲音聽起來讓人嚴重不適。 總結 雖然科學家們仍不知道我們無法忍受指甲抓黑板或叉子刮玻璃所產生的刺耳噪音的確切原因,但他們有一個很好的理論。 這個理論就是,也許我們的耳朵和大腦經過數千年的自我調整,已經逐漸習慣對高音調的呼救聲更加警覺。 當我們聽到其他不具威脅的源頭產生的相同頻率的聲音時,這會觸發我們本能地戰鬥/逃跑反應,進而使我們的精神高度戒備。(勻琳)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大多數現代人的DNA與古人類祖先共享

尼安德特人已經滅絕了極長的時間,但一些現代人攜帶著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目前,用於檢測人類基因組內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的方法是使用聯系不平衡模式或直接與尼安德特人基因組進行比較。研究人員面臨的挑戰是,這些方法的靈敏度和可擴展性都很有限。 一項新的研究描述了一種新的祖先重組圖形干擾算法,可以擴展到大型全基因組數據集。該算法已經在真實和模擬數據上證明了其准確性。一旦研究人員有了這些數據,他們就會生成一個全基因組的祖先重組圖,其中包括人類和古人類的基因組。從該圖中,科學家們生成了一張地圖,上面有古人類的基因組和因混雜或不完全血統排序而未與古人類共享的基因組區域。 該項目發現,現代人類基因組中只有1.5%至7%是獨特的人類。這意味著其餘的部分是與我們的古代親屬共享的。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還發現了在過去60萬年中,現代人特有的多個適應性變化的爆發證據,這些變化涉及與大腦發育和功能有關的基因。 該研究於2021年7月16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該研究的作者包括Nathan K. Schaefer, Beth Shapiro, 和Richard E. Green。科學家們在他們的研究中指出,考古證據報告了具有許多現代特徵但具有古代顱骨形態的人類遺骸。這一發現表明,並非所有人類特有的特徵都是在同一時間產生的。 該小組還指出,其他研究發現人類衍生的形態特徵的積累發生在三個不同時期。這些形態學界線與新研究中發現的突變爆發的時間大致相符。 來源:cnBeta

不尋常的恐龍迅速縮小到雞的大小 因為它們食性大變

遠古時代的恐龍通常是巨大的,但對不尋常的阿爾瓦雷斯龍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當它們成為專門的食蟻動物時,它們的體型在大約1億年前縮小到令人不可思議的程度。這項新工作是由布里斯托大學和北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博士生Zichuan Qin領導。 他測量了幾十個標本的身體尺寸,結果顯示,在它們存在的大部分時間里,它們的體型從10-70公斤不等,相當於一隻大火雞到一隻小鴕鳥的大小,然後在它們採用一種非凡的新飲食方式 - 吃螞蟻的同時,迅速下降到雞的大小。 阿爾瓦雷斯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晚期(1.6億至7000萬年前),分布在世界許多地方,包括現在的中國、蒙古和南美區域。它們在地球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細長的、兩腿的捕食者,以蜥蜴、早期哺乳動物和小恐龍為食。 布里斯托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Michael Benton教授說:"也許在白堊紀與其他恐龍的競爭加劇了。白堊紀是一個生態系統迅速發展的時期,最大的變化是有花植物的逐漸占領。開花植物完全改變了景觀的性質,然而恐龍大多不以這些新植物為食。但是它們讓昆蟲出現了爆炸式繁衍,包括螞蟻和白蟻。" 阿爾瓦雷斯龍的多樣化 骨組織(骨組織學)取樣,身體質量的演變和阿爾瓦雷斯索羅亞的爆炸性多樣化。 這種生態系統的重組被稱為白堊紀陸地革命,標志著現代風格的森林和林地的出現,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包括專門為新花授粉並以其葉子、花瓣和花蜜為食的昆蟲。 許多阿爾瓦雷斯龍標本的一個關鍵問題,特別是雞大小的標本,是要確定它們都是成年的體態。"一些骨架顯然來自青少年,"共同作者、骨骼組織學專家Qi Zhao博士說,"我們可以從骨骼的切片中看出這一點。這些顯示了恐龍死亡時的年齡,這取決於骨骼中生長環的數量。我們能夠確定一些標本來自嬰兒和少年,所以我們把它們排除在計算之外。" 吃螞蟻可能看起來是恐龍的一種驚人的飲食習慣。"多年前,當Mononykus的手臂從蒙古被報導出來時,這就被提出來了,"華盛頓特區的James Clark教授說,他是這篇論文的共同作者,也是最早從蒙古發現微小的阿爾瓦雷斯龍的人之一。"Mononykus是小型阿瓦雷茲龍之一,只有大約1米長,但可能有4-5公斤重,可以被看成是一隻大小合適的聖誕火雞。它的手臂短而粗壯,除了一根手指被改造成短釘外,其他手指都已喪失。它看起來像一隻沖勁十足的小臂,不適合抓東西,但非常適合在白蟻丘的側面打一個洞。" "有趣的是,阿爾瓦雷茲龍恐龍開始時的體型確實不小,也不是食蟻獸,"南非的Jonah Choiniere教授說,他是本文的共同作者,率先在中國發現了最早的阿爾瓦雷茲龍。"它們的祖先,如Haplocheirus相對較大,接近於小鴕鳥的大小,它們鋒利的牙齒、靈活的前肢和大眼睛表明它們有混合的飲食。" Zichuan Qin採集了所有身體尺寸的測量數據,並將這些數據繪制在阿爾瓦雷斯龍的進化樹上。"我的計算表明,在它們存在的最初9000萬年里,身體尺寸是如何上下波動的,從火雞到鴕鳥大小,平均為30-40公斤,然後,在9500萬年前,他們的身體大小突然下降到5公斤,他們的爪子形狀也從抓取和切割變成了挖洞。" "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結果,但它似乎是真的,"北京的Xing Xu教授說,"所有其他的恐龍都在變得越來越大,但是有一組食肉動物卻在小型化,這與生活在樹上和飛行有關。他們最終成為鳥類。我們已經確定了第二個小型化事件--但它不是為了飛行,而是為了適應一種全新的飲食,從肉食轉為白蟻。" 來源:cnBeta

人在吃驚時為何會抬起眉毛?

7月6日消息,在許多作品中,「吃驚」的表現形式都離不開三個特徵:眉毛抬起、眼睛睜大、嘴巴張開。許多人在感到吃驚時,都會產生這幾種反應。但科學家針對這種現象開展調查時卻發現,這種規律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那麼,為何「吃驚」這種情緒往往會與「高高抬起眉毛」聯系在一起呢? 「吃驚」的原理 吃驚恰好位於「驚奇」和「好奇」兩種情緒正中間。從幼年時期開始,我們就會對新奇的、意想不到的事物產生反應,這種反應就叫做「吃驚」。 我們的個人經歷會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以及自身在世界中所處地位的認知。心理學家將這些認知稱作「基模」。我們會根據過去及當前的經歷,建立起自身的「基模」,並在此基礎上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開展預測。 經典的「吃驚」表情 例如,如果之前從未有人給你舉辦過生日驚喜派對,或者從未給過你這種暗示,你的大腦就會排除這種可能性。因此,當你回到家推開門、發現親朋好友竟捧著蛋糕為你慶生時,你就會感到大吃一驚,因為你的「基模」完全沒有預測到這一點。 你感到吃驚的程度取決於事件的意外程度。事情的發生越是在你預料之外,你就越會感到吃驚。 吃驚的發生機制和進化過程 這種「吃驚」情緒會喚起我們的好奇心,大腦會迫不及待地對未知事物開展分析,促使我們不斷學習。我們會將所有注意力都轉移到令我們吃驚的事物上,其它的心理過程都會被暫時性拋到腦後,比如對工作的擔憂等等。 吃驚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從進化角度來看,將注意力放在意外事物上是很有道理的。因為這些事物可能是某種從未遇到過的危險,或者是某種可以幫我們存活下去的機會。這些意外事件也可以拓寬我們的人生閱歷。一旦有人為你舉辦過了生日聚會,你的大腦就會將這件事整合到你的「基模」中。以後如果再有人為你舉辦驚喜派對,你就不會再像第一次那樣驚訝了。 在發生意外事件時(比如房間一角突然發出一聲巨響),你的頭部會下意識地轉向事件發生的方向,同時所有感官都進入高度警戒狀態,其它的刺激都會暫時性被大腦無視掉。 吃驚時的面部表情 根據達爾文的理論,我們之所以會抬高眉毛、瞪大眼睛,是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從而看清令我們感到吃驚的事物。達爾文和許多後輩科學家猜測,這種做法可以令我們的祖先更好地感知到危險來源,從而增加生存幾率。 在此之後,一些進化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對達爾文的假說開展了調查,最終結果卻是五花八門、眾說紛紜。 研究發現,大多數人在感到吃驚時,面部表情其實並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只有10%至30%的人才會做出抬起眉毛、睜大眼睛、張大嘴巴這一系列標志性舉動。快樂和悲傷等其它情緒也是如此。 這並不意味著身體在我們感到吃驚時不會做出任何反應。事實上,研究發現,在我們感到吃驚時,汗腺活動會增加、心率會放緩。這樣一來,達爾文的假說也就不成立了。那麼,究竟為何有些人會出現這些特殊表情呢?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從社交溝通的角度來回答。如果某人露出憤怒的表情,就顯示了他/她對其他人的不認同;如果某人露出恐懼的表情,則說明附近有危險。同理,我們經常會通過說「哦!」來表示自己感到很吃驚。 不過要說明的是,這些理論都還只是假說而已,真相究竟如何,還需開展進一步調查。 結語 無論你在感到吃驚時會不會抬起眉毛,你的好奇心都會被其激起,並且想要與他人分享這起事件。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會讓你對這個話題、以及身邊的世界感到好奇。不僅如此,驚奇還會給人帶來快樂。正如普利茲獎得主愛麗絲•沃克所說的那樣:「降低期望,靠驚奇度日。」 來源:cnBeta

什麼動物最「能說會道」?

7月6日消息,自然界中,有些動物就像停不下來的話匣子。嘰嘰喳喳的鸚鵡,咯咯叫的鬣狗,還有歌聲婉轉動聽的百靈鳥……所有這些動物,我們都可以根據它們發出的聲音來加以定義。 對人類來說,溝通與交流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石,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動物發出聲音則通常是為了發出警告、吸引配偶、發出求救信號、尋找同類或保衛自己的領地。和人類一樣,它們也利用聲音做成了很多事情,奠定了它們的社會基礎,從而確保了自己的生存。 瓶鼻海豚會發出非常響亮的聲音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在與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動物中,哪種動物發出的聲音最多?當這些聲音可能驚動捕食者並帶來生存風險時,成為一個「話匣子」又有什麼價值呢? 對於人類,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衡量「聲音交流度」:一是在發聲上所花的時間;二是這些聲音所傳遞的內容的多樣性。這兩個方面如何適用於非人類物種?在那些大量發聲的物種,以及喜歡安靜生活的物種當中,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一些共同趨勢。 社會性的動物 你可能會認為,影響動物交流的一個主要驅動因素是該物種的社會性程度。的確,一些高度社會化的物種更善於用聲音來表達。例如,奎利亞雀等鳥類會成群結隊,在飛行時不斷地大聲喧鬧。在哺乳動物中,也有像狐獴這樣的成員,這是一種來自非洲南部的小型動物,會組成大型的群居社區,合作覓食並一起養育幼崽,還會發出聲音,提醒同伴注意捕食者的靠近。 英國劍橋大學的動物學家阿里克·克爾森鮑姆一直在研究動物的聲音交流,並使用算法來分析和比較它們的聲音。「當它們(狐獴)在覓食時,總是不停地發出叫聲,只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我在這里;是我;一切都很好;周圍沒有捕食者』。」他說,「它們不斷發出這種柔和的呼叫聲,使彼此保持聯系。」 不過,這並不是普遍適用的准則。克爾森鮑姆表示,社會性並不一定意味著動物會有很多交流,因為發聲也是有代價的。克爾森鮑姆是《動物學家的銀河系漫遊指南》(The Zoologist『s Guide to the Galaxy,企鵝出版社,2021年)一書的作者,書中部分內容就深入分析了動物的交流。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捕食。聲音會使動物處於可能被捕食的風險當中。即使是高度社會化的物種——比如與人類關系最近的黑猩猩——這兩個因素也會給它們的聲音交流帶來強大的壓力。克爾森鮑姆說:「考慮到黑猩猩社會群體的復雜性,它們的發聲可以說非常之少,遠沒有原先想像的那麼多。」為了將聲音交流保持在最低限度,它們經常使用手勢來代替聲音交流。 當然,聲音在動物交流中並不是必不可少的。克爾森鮑姆說:「動物不斷地傳播信息,無論是通過聲音、嗅覺,還是通過姿勢——所有這一切都會受到其他動物的評估,由此形成一個綜合性的看法,知道應該做什麼,以及應該如何與這一個體互動。」 克爾森鮑姆指出,社會性物種在聲音交流時,所傳達的信息往往具有更大的多樣性。一般而言,獨居的動物需要向外界傳達更簡單的信息,而生活在合作群體中的動物則需要維持社會等級制度,它們會不斷溝通以尋找和分享食物,並提醒彼此注意潛在的威脅。「可以看到,如果你在身處一個合作群體,你要說的話可能會比你獨自生活時多得多,」克爾森鮑姆說道。 然而,當我們試圖剖析動物在發聲時會「說」些什麼的時候,情況就開始變得棘手起來。原因之一在於人類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用我們對「什麼是交流」的標準——尤其是通過語言的框架——來評判動物的聲音。 有證據表明,一些動物的叫聲具有特定的含義(這類信息被研究人員稱為「參考性交流」),可以被認為類似於單詞。例如,一些猴子會發出特定的警報聲來表示捕食者的威脅,而海豚會對不同的親屬發出不同的哨聲。克爾森鮑姆說:「它們用這種特定的聲音作為名字,這可以認為是一個詞。」 然而,這些表達只發生在特定的場景中,此時某個獨特的聲音是溝通一件具體事情的最有效方式。克爾森鮑姆說:「我認為,在一般意義上,將動物的交流視為由詞語組成是錯誤的。」 因此,動物的交流並不像人類的語言那樣,由具有獨特含義的離散「詞語」組成。這一觀點在鳴禽身上得到了證實;盡管這些鳥類擁有動物界中堪稱最復雜的一些發聲序列,但這些序列通常出現在它們只需要相對簡單的交流的情況下,比如呼喚配偶或保衛領地。於是,交流的簡單性就與每一個叫聲中所包含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聲音多樣性不相匹配。那麼,為什麼會這樣? 一種理論是,媒介本身就是信息。克爾森鮑姆指出,這些鳥類可能實際上在說,「看我能唱出多麼復雜的歌曲!這表明我一定是非常優秀的鳥。也表明我一定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父親」。從某種意義上說,婉轉多樣的鳴叫聲就如同色彩斑斕的羽毛,二者都是鳥類用來吸引配偶的方式。 事實上,正如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埃里希·賈維斯所說:「一些鳥類物種,如嘲鶇或非洲灰鸚鵡等,會從野外的其他物種那里偷取聲音,使自己聽起來更聰明。」 在研究中,賈維斯將鳴禽作為人類學習說話的模型。這些鸚鵡和嘲鶇的行為表明,單個聲音可能並不能像人類說話時使用詞語那樣,用來傳達離散的信息;因為這些聲音是從一個完全不同的物種中獲得的,不太可能具有可傳達的意義。更有可能的情況是,這些聲音只是作為新的素材,被添加到它們的「發聲曲目」當中,而不是具有獨特意義的鳴叫聲。 動物可能不會像我們使用語言時那樣,「說出」許多意義離散的「詞語」,但它們所發出的聲音依然很豐富,有的還具有很復雜的含義。 傾聽和學習 不管「說」的是什麼,一些動物在發聲上所花的時間確實要比其他動物多得多。那麼,哪些動物最為「能說會道」,是什麼讓它們的「喋喋不休」值得一聽? 根據賈維斯的說法,動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非發聲學習者,又稱「先天」學習者;另一類是發聲學習者,即通過模仿聲音來學習發聲的動物。只有少數動物屬於發聲學習者的陣營,包括人類、鳴禽和一些非人類哺乳動物,如海豚、鯨、大象、海豹和蝙蝠等。 「奇怪的是,」賈維斯說,「那些會學習發聲的動物通常也是發聲最多的動物。」他還發現,這些動物更有可能形成更復雜的發聲序列。 這些發聲學習者為什麼會發聲更頻繁、更復雜?賈維斯對此很感興趣。一方面,大量發聲會帶來巨大的優勢。首先,聲音可以傳播很遠的距離,因此更頻繁的交流有助於在更大范圍內進行交流,幫助動物宣稱自己的領土,或者尋找配偶。更善於表達和發出更復雜的叫聲,也使一些動物能向其他同伴傳達更多關於其地位的信息。另一方面,發聲更多也會帶來前面提到的風險,比如消耗能量並吸引捕食者。 賈維斯推測,發聲最多的動物通常是那些更少擔心捕食者的動物。他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特別善於發聲的學習者「往往接近食物鏈的頂端——比如人類、鯨、海豚和大象。或者,它們會在超聲波范圍內發聲(所以不會被聽到),如蝙蝠,」他說,「在鳥類中,我們發現鳴禽是頂級捕食者的後代,它們的祖先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我認為,它們克服了被捕食的風險,可以毫無顧忌地大量發聲。」 更重要的是,特別會發聲的動物在身體中形成了一個系統,可以將與不斷發出聲音有關的能量成本降到最低。發聲動物的咽喉肌肉消耗了身體中最大一部分能量,其發聲活動需要快速放電的神經元來控制。反過來,這些神經元的活動會產生有毒的副產品,類似於肌肉所產生的乳酸,這些物質需要被清除掉。賈維斯解釋稱,包括人類在內的發聲動物具有一些相同的蛋白質分子,以保護這些快速放電的神經元免受毒素過多的影響。他說:「所以,我們人類和鳴禽、鸚鵡以及其他動物都獨立地進化出了保護聲道神經元的機制,使我們可以進行大量的聲音交流。」 換句話說,對於高度發聲的物種來說,發聲帶來了巨大的優勢,而代價相對較小。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例如,斑胸草雀是發聲學習者,但它們的叫聲很少。「但平均而言,發聲學習者擁有更復雜的發聲曲目,」賈維斯說,「在相同時間內,平均而言,那些發聲最多的動物,所發出的聲音也更復雜。」 那麼,究竟是什麼動物最「能說會道」呢?賈維斯說:「我認識的人當中,還沒有人真正走出去,對所有物種的發聲進行量化。」不過,一個簡短的回答是,這種動物應該屬於發聲學習者。克爾森鮑姆做了一個有根據的猜測,據他研究,在這些學習發聲的動物中,海豚可能是相當有力的競爭者。他說:「如果你和海豚一起待在水中,會發現它們幾乎從來沒有安靜過。它們總是在不停地發出聲音。」 目前,賈維斯正在探究的一個問題是,動物中的發聲學習者能否幫助我們了解人類口語的形成。他已經在學習發聲的鳴禽中發現了某些基因突變,而這些突變或許能幫助研究者了解人類語言障礙發生的原因。因此,研究動物如何交流不僅僅是出於某種好奇心,最終也是為了幫助人類更了解自己。(任天) 來源:cnBeta

全球氣候動態導致乳齒象和大象祖先的衰落 而不是早期人類的過度捕獵

根據一項新研究,大象和它們的祖先是被一波又一波的全球極端環境變化推到了滅亡的境地,而不是受早期人類過度捕獵影響。7月1日發表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上的這項研究挑戰了早期人類獵人在數千年內將史前大象、猛獁象和乳齒象屠殺至滅絕的說法。相反,它的研究結果表明,最後一頭猛獁象和乳齒象在上個冰河時代結束時的滅絕,標志著數百萬年來由氣候驅動的全球大象逐漸衰退的結束。 盡管今天的大象只限於非洲和亞洲熱帶地區的三個瀕危物種,但這些大象是曾經遠為多樣化和廣泛的巨型食草動物群體的倖存者,這些動物被稱為長鼻動物,其中還包括現已完全滅絕的乳齒象、劍齒象和恐象。僅僅在70萬年前,英國就有三種類型的大象:兩種巨大的猛獁象和同樣驚人的直牙大象。 來自阿爾卡拉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和赫爾辛基大學的一個國際古生物學家小組,對大象及其祖先的興衰進行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分析,研究了185個不同物種如何適應,跨越了始於北非的6000萬年的進化。為了探究這一豐富的進化史,該團隊調查了全球各地的博物館化石收藏,從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到莫斯科的古生物研究所。通過調查身體大小、頭骨形狀和牙齒的咀嚼面等特徵,研究小組發現,所有長鼻動物都屬於八套適應性策略中的一套。 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布里斯托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榮譽副研究員張漢文博士說:「值得注意的是,在3000萬年里,即長鼻動物進化的整個前半期,八組中只有兩組在進化。」 「在這段時間里,大多數長鼻動物都是不知名的食草動物,大小從八哥到野豬都有。少數物種變得像河馬一樣大,然而這些品系是進化的死胡同。它們都與大象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大約2000萬年前,隨著非洲-阿拉伯板塊碰撞到歐亞大陸,長鼻動物的進化過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阿拉伯為多樣化的乳齒象級物種探索歐亞大陸的新棲息地提供了關鍵的遷移走廊,然後通過白令陸橋進入北美洲。 研究主要作者、西班牙阿爾卡拉大學高級研究員 Juan Cantalapiedra博士說:「在我們的研究中,首次量化了長鼻動物向非洲以外地區擴散的直接影響。」 「那些古老的北非物種進化緩慢,幾乎沒有多樣化,然而我們計算出,一旦離開非洲,長鼻動物的進化速度要快25倍,產生了無數不同的形式,其專業性允許在同一棲息地的幾個長鼻動物物種之間進行生態位劃分。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鏟齒獸巨大的、扁平的下牙。這種巨型食草動物的共存與今天的生態系統中的任何情況都不同。」 張漢文博士補充說:「在這個長鼻動物進化的繁榮時期,遊戲的目的是『適應或死亡』。棲息地的擾動是無情的,與不斷變化的全球氣候有關,不斷促進新的適應性解決方案,而沒有跟上的長鼻動物實際上是被拋棄的。曾經種類繁多、分布廣泛的乳齒象最終在美洲減少到不到幾個物種,包括我們熟悉的冰河時代的美洲乳齒象。」 到了300萬年前,非洲和亞洲東部的大象和 劍齒象似乎在這個不懈的進化棘輪中取得了勝利。然而,與即將到來的冰河時代有關的環境破壞對它們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倖存的物種被迫適應新的、更加嚴酷的棲息地。最極端的例子是長毛象,它有厚厚的、蓬鬆的毛發和大的象牙,可以在厚厚的積雪下取回植被。 研究小組的分析確定了長毛象最後的滅絕高峰,分別始於240萬年前、16萬年前和7.5萬年前的非洲、歐亞大陸和美洲。 Cantalapiedra博士說:「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年齡並沒有劃分出滅絕的精確時間,而是表明各大洲的長鼻動物在哪些時間點上面臨著更高的滅絕風險。」 出乎意料的是,這些結果與早期人類的擴張和他們獵殺巨型食草動物的能力增強並不相關。「我們沒有預見到這個結果。似乎最近地質史上長鼻動物滅絕的廣泛全球模式可以在不考慮早期人類散居的影響的情況下重現。」張博士說:「保守地說,我們的數據駁斥了最近一些關於古人類在消滅史前大象方面的作用的說法,因為大型獵物狩獵在150萬年前成為我們祖先生存策略的一個重要部分。」 "盡管這並不是說我們確鑿地否定了任何人類的參與。在我們的設想中,現代人在長鼻動物滅絕風險已經升級之後才定居在每塊陸地上。像我們這種巧妙的、高度適應性的社會捕食者可能是一個完美的『黑天鵝』事件,以實現政變。" 來源:cnBeta

科學家在恐龍祖先糞便中發現2.3億年前的完整甲蟲

據媒體報導,科學家們在糞便化石中發現了一種保存了2.3億年的甲蟲。這個物種代表了一個新的甲蟲家族,它很可能是三疊紀恐龍祖先的點心。這一發現凸顯了化石糞便是如何打開一扇通往過去的窗戶的。 從讓科學家了解古代腸道細菌群落到分享動物體內寄生蟲的秘密,石化糞便已被證明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工具。 「我們不知道三疊紀的昆蟲是什麼樣子的,現在我們有機會了,」來自台灣國立中山大學的昆蟲學家、周三發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的論文合著者Martin Fikáček說道。 另外他還補充稱,隨著對更多糞化石的分析,科學家們可能會發現一些保存完好的昆蟲。 琥珀是一種樹脂化石,它可以將遠在1.4億年前的昆蟲包裹起來。這批糞便讓科學家們看到了更久遠的過去。 據悉,Fikáček和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種被稱為同步微斷層掃描的方法對化石糞便內部進行了觀察。它的工作原理類似於醫院的CT掃描儀,但帶有強X射線束。該技術使可視化的3D內部結構的化石具有很高的解析度和對比度。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甲蟲的腿和觸角完好無損。他們指出,糞化石的化學成分以及細菌的早期礦化作用可能有助於保存這些生物。 論文合著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古生物學家Martin Qvarnström表示:「看到這些甲蟲保存得如此完好,我真的很驚訝。當你在螢幕上製作出它們的模型時就好像它們在看著你一樣。」 根據三疊紀時代、甲蟲亞目及在糞化石中發現的情況,科學家們將這種物種命名為Triamyxa coprolithica。Triamyxa甲蟲亞目的現代代表Myxophaga體型小、在潮濕的環境中以藻類為食。在它的時代,Triamyxa可能生活在半水生或潮濕的環境中。這些甲蟲很可能是被Silesaurus opolensis吞食和驅逐。Silesaurus opolensis是一種長喙恐龍的祖先,體長約6.5英尺(2米),跟甲蟲生活在一起,生活在現在的波蘭。 Silesaurids--包括Silesaurus opolensis--是跟恐龍最近的親戚之一。根據馬里蘭大學的研究,由於它們缺乏禽龍、梁龍和斑龍及其後代最近共同祖先所具備的共同派生特徵,Silesaurids似乎不是真正的恐龍。雖然Silesaurus似乎吃掉了多個Triamyxa個體,但科學家們表示,這種甲蟲可能太小了,不可能是恐龍祖先的唯一目標。 「Triamyxa很可能跟更大的甲蟲共享它的棲息地,在糞化石中有分離的遺骸,以及在糞化石中沒有一個可辨認形狀的其他獵物,」Qvarnström說道,「所以Silesaurus很可能是雜食性的,它的食物中有一部分是昆蟲。」 不管是Silesaurus特別喜歡的小甲蟲還是其他東西,它給我們留下了它的午餐,這是幾百萬年前進入昆蟲動物群的稀有入口,這顯然是一件好事。 來源:cnBeta

新的化石研究揭示了3.6億年前愛爾蘭的木虱表親

根據對在基爾肯尼發現的一塊化石的新分析,普通木虱的古老表親早在3.6億年前就在愛爾蘭的土地上爬行。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生物學通訊》上的這項研究使用了最先進的現代成像技術,利用1908年在基爾肯尼郡Kiltorcan發現的一塊化石,創造了一幅關於Oxyuropoda(一種比現代木虱更大的陸生生物)的新畫面。 首席研究員Ninon Robin博士,科克大學學院(UCC)生物、地球和環境科學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說,他們的工作推進了科學對陸生甲殼類動物何時漫遊地球以及它們長什麼樣的理解。 木虱和它們的親屬組成了一個名為peracarids的甲殼類動物群,其物種豐富程度不亞於更著名的由磷蝦、螃蟹和蝦組成的ucarids群。從它們祖先的海洋棲息地,一些peracarids與eucarids不同,進化出完全的陸地爬行生態,甚至棲息在我們的花園里,例如在愛爾蘭非常常見的枕木蟲和母豬蟲。 "使用新的現代成像技術,我們確定Oxyuropoda實際上是一種近地甲殼類動物,甚至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甲殼類動物;這支持了木虱表親在3.6億年前的那個非常早期的時候已經在愛爾蘭的土地上爬行的理論。" 根據以前的基因組和分子研究,科學家們認為這組甲殼類動物應該在4.5億年前出現。然而,他們的化石在古生代(5.6-2.5億年前)非常罕見,所以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當時的樣子,也不知道他們是海洋的還是陸地的。 構成這項研究基礎的化石於1908年在Co Kilkenny的Kiltorcan的一個採石場被發現。自19世紀中葉以來,該地點就作為一些植物、淡水雙殼類、魚類和甲殼類化石的所在地而聞名國際。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維生素D的缺乏與阿片類藥物成癮有關

由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的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阿片類藥物成癮與維生素D缺乏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研究表明,維生素D水平低的受試者可能會經歷阿片類藥物帶來的高度興奮效應,使他們更容易上癮。 早在2007年,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當紫外線照射到皮膚上時,會觸發一種叫做β-內啡肽的荷爾蒙的產生。這種內源性激素已知會刺激阿片類受體,除其他外,它是人們在運動後感到興奮的原因。 雖然生物體進化出一種獎勵暴露於致癌的紫外線輻射的機制似乎是反直覺的,但研究人員假設這種改變可能有助於我們的古代祖先在寒冷時期搬出洞穴並保持持續的陽光照射。紫外線當然對維生素D的產生至關重要,因此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和骨骼強度,這種特殊的適應性有助於獎勵那些暴露在陽光下的人。 最初,這一發現有助於為那些似乎沉迷於日光浴的人提供深入了解。如果紫外線觸發了天然的內啡肽,那麼一些人對日光浴或人工紫外線照射成癮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著手調查維生素D的缺乏是否會在阿片類藥物成癮中發揮作用,也許是通過使一個人對阿片類藥物的影響更加敏感。 研究首席作者Lajos Kemény解釋說:「我們在這項研究中的目標是了解體內的維生素D信號與尋求紫外線和尋求阿片類藥物行為之間的關系。」 第一步是研究嗎啡對缺乏維生素D的小鼠的影響。一項實驗發現,與維生素D水平健康的小鼠相比,暴露在頻繁的嗎啡劑量下的維生素D缺乏的小鼠表現出更大的尋藥和成癮行為。動物體內的低維生素D水平也與阿片類藥物的情感反應增強有關,當藥物被扣留時,戒斷症狀更大。 研究人員隨後查看了人類健康記錄,以了解在動物研究中發現的關聯是否在現實世界中成立。他們確實發現了一種相關性,顯示出那些維生素D水平低的人更有可能使用阿片類藥物。研究人員分析被診斷為阿片類藥物使用障礙(OUD)的患者的記錄發現,與正常人群相比,他們更可能患有維生素D缺乏症。 多年來一直在調查低維生素D、紫外線和天然內啡肽之間的聯系的研究人員David Fisher說,這項新研究的一些動物發現為未來的研究人員指出了一條新的途徑。補充維生素D能否降低開具阿片類藥物的病人的成癮風險,或幫助放大目前阿片類藥物成癮治療的效果? 「當我們糾正缺乏維生素D的小鼠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時,它們的阿片類反應就會逆轉並恢復正常,」David Fisher指出。「我們的結果表明,在公共衛生領域,我們可能有機會影響阿片類藥物的流行。」 研究人員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直接測試其中的一些治療性假設,但這些初步發現的影響肯定是引人注目的。Fisher和他的團隊認為,目前阿片類藥物流行的代價要求及時進行臨床研究,調查這些潛在的新方法。 科學家在新研究中總結說:「我們的結果意味著,缺乏維生素D的人可能會更快地產生耐受性和生理性阿片類藥物依賴,經歷更顯著的戒斷,並從阿片類藥物接觸中獲得更大的回報。(維生素D)補充可能通過減少阿片類藥物的獎勵和可能減少OUD的風險而具有預防作用。」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來源:cnBeta

研究稱准確的軟組織測量對人類祖先的重建工作至關重要

據媒體報導,阿德萊德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對人類祖先進行重建時,准確的軟組織測量至關重要。研究主要作者、阿德萊德大學的博士生Ryan M. Campbell說:「重建人科或類人猿的已滅絕成員,包括他們的面部軟組織,已經變得越來越流行,在博物館展覽、科普出版物和世界各地的會議演講中展示了許多他們面部的近似圖。」 「在重建類人猿的面部時,必須使用准確的面部軟組織厚度測量,以減少同一個體的重建中所表現出的差異性。」 類人猿已經很容易被接受,甚至在最值得信賴的機構的大廳里排列。它們主要用於在博物館展示中向公眾傳播科學信息,以及在大學課程中向學生傳播科學信息,這將更普遍地影響人們對人類的看法和定義。 Campbell表示:「到目前為止,軟組織重建是基於平均組織深度的測量,這沒有考慮到個體之間組織深度的變化。」 在這項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研究中,作者制定了一個成年黑猩猩的面部軟組織厚度數據集,以及一套回歸方程,可用於重建古人類的軟組織,如400萬至120萬年前的人。 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藝術碩士候選人Gabriel Vinas表示:「我們已經發現了相關關系,並使用多元回歸模型來生成方程,以改善從現代人類的顱骨測量中對軟組織厚度的估計。」「我們研究了當今黑猩猩的組織深度,以確定皮膚和骨骼的相關性。」 這篇文章代表了第一次以系統的方式收集和展示黑猩猩的這種組織深度數據。「黑猩猩的軟組織厚度數據可供任何人在Figshare上免費下載。」Campbell說:「這項研究直接產生的方程式也包括在內,可以在未來從業者的重建中實施。」 「這項研究對於未來重建古人類的工作,以及生物/物理人類學學科內外的比較研究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來源:cnBeta

今年端午節還想群聚祭祖? 網友神回勸退:今年拜祖先、明年變祖先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三級警戒延長到14日,而國曆6月14日正好是端午節。往年很多人會趁這一節日祭祖,有網友在臉書社團「新竹大小事」好奇問:「端午節6/14能群聚祭祖嗎?」這一話題引發網友討論,不少人回:「活膩了嗎?」 來源:facebook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研究人員藉助ALMA發現了迄今觀測到的最古老星系

據媒體報導,研究人員通過分析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獲得的數據發現了一個大爆炸後僅14億年的螺旋狀星系。這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古老星系。在如此早期的階段就發現了一個螺旋結構的星系成為了解決天文學經典問題的一條重要線索:「螺旋星系是如何以及何時形成的?」 「我很興奮,因為在之前的任何文獻中,我從未見過如此清晰的證據證明一個遙遠星系擁有旋轉盤、螺旋結構和集中質量結構,」這項研究的論文主要作者Takafumi Tsukui說道,「ALMA數據的質量非常好,我能夠看到如此多的細節,以至於我認為它是附近的一個星系。」 我們所居住的銀河系是一個螺旋星系。螺旋星系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占星系總數的70%。然而其他研究表明,當回顧宇宙的歷史時,螺旋星系的比例迅速下降。那麼螺旋星系究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Tsukui和他的導師Satoru Iguchi在ALMA科學檔案中發現了一個名為BRI 1335-0417的星系。Satoru Iguchi是日本SOKENDAI和國家天文台的教授。該星系存在於124億年前,由於其包含了大量的塵埃所以遮蔽了星光。這使得人們很難用可見光來詳細研究這個星系。另一方面,ALMA可以探測星系中碳離子的無線電輻射,這使得科學家能夠調查星系中正在發生的事情。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距離星系中心約1.5萬光年的螺旋結構。其大小是銀河系的1/3。BRI 1335-0417中恆星和星際物質的總質量估計大致相當於銀河系的質量。 「由於BRI 1335-0417是一個非常遙遠的天體,我們可能無法在這次觀測中看到星系的真正邊緣,」Tsukui表示,「對於一個存在於宇宙早期的星系來說,BRI 1335-0417是一個巨大的星系。」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個獨特的螺旋結構是如何在大爆炸後的14億年里形成的?研究人員考慮了多種可能的原因,他們認為著可能是由於跟一個小星系的相互作用。BRI 1335-0417正在積極地形成恆星,研究人員發現,星系外部的氣體在引力上是不穩定的,而這有利於恆星的形成。這種情況很可能發生在大量的氣體從外部供應時,這可能是由於跟較小的星系碰撞造成。 BRI 1335-0417的命運也籠罩在神秘之中。在古代宇宙中,包含大量塵埃並積極產生恆星的星系被認為是現在宇宙中巨大橢圓星系的祖先。在這種情況下,BRI 1335-0417在未來會將其圓盤星系的形狀改變為橢圓星系。或者,與傳統觀點相反,該星系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一個螺旋星系。BRI 1335-0417將在宇宙漫長歷史中星系形狀演化的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 Iguchi解釋稱:「我們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一個螺旋臂上。追蹤螺旋結構的根源將為我們提供太陽系誕生環境的線索。我希望這項研究能進一步推進我們對星系形成歷史的了解。」 來源:cnBeta

加州一名公園管理員發現一片布滿史前化石的石化森林

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名公園管理員在一片石化森林中工作時,發現了一個史前化石的寶庫。在該地發現的化石中,有保存得特別好的乳齒象頭骨和一條重達400磅的巨大鮭魚的殘骸。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是整個加州最重要的化石發現之一。 發現該地點的公園護林員在注意到一些看起來像木頭但卻像石頭一樣光滑的東西時,他注意到一端露出來,可以看到里面的樹環時,意識到他是在一個石化森林里。隨後的搜索中發現了更多的石化樹,在幾周內返回進行額外的調查後,護林員發現了動物椎體化石。 護林員聯系了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他們在清除周圍的岩石時,很快發現了珍珠狀骨頭的尖端。最終,他們發現這一小塊骨頭是保存極為完好的乳齒象的頭骨。在過去一年的工作中,古生物學家在600棵石化樹的森林中發現了數百個動物標本,幫助還原了歷史上幾十個不同的物種。 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化石包括大馬哈魚、一種和長頸鹿一樣大的已滅絕的駱駝,以及大象的祖先Gomphothere。犀牛、巨龜、馬和其他生物的遺骸也在該地區被發現。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骨頭可能是由洪水和內陸更遠處的熔岩流的碎片帶到這個地區的。 古生物學家說,當這些已經滅絕的生物生活在這里時,該地區應該是一個被古代海洋包圍的橡樹森林。古生物學家對挖掘現場的位置保密,以防止有人前來盜竊,已經開掘的乳齒象頭骨將於今年秋天晚些時候在蓋特威科學博物館展出。 來源:cnBeta

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什麼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化進程加快,很多人都選擇離開家鄉到城市謀取自己的一席之地。那有些人覺得不能忘本,還是會拿出一些閒錢來重置自己的老宅,或者在原有的宅基地上蓋起自己喜歡的風格的房屋。 既然蓋房子,選對地方至關重要。我們祖先留下了「風水」這一說,也讓我們在蓋房子時講究一個「南面而立,大吉之位」。確實,房子對於一個中國家庭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而這一點在農村人的眼里更是重中之重的,蓋房子對於農村人來說是一件僅次於婚喪嫁娶的大事了。所以選對位置很重要。 在我老家,很多人的房屋大門都選擇向南或者向東,那房屋的整體位置怎麼選擇呢? 畢竟那農民的錢都是一分一分賺來的,在城市打拚了許久,攢了大半輩子的錢,再回老家蓋一棟房子,千萬不能馬虎。除了計算人力財力的消耗,農民還要提前做很多準備工作,從房子的選址高矮,到戶型格局,再到最後裝修,都要一一考慮在內。 當初我們老祖宗在建房的時候總結了很多俗語,其中有一句就是"路剪房,見傷亡",而這句話到現在還被農村人封為準則。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要我們避免什麼情況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聊一下。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句話的意思,什麼是"路剪房"呢?就是在十字路口位置的房子,當然這不是普通的十字路口,而是兩條路之間的四個夾角不是90度,是斜著交叉,有兩個鈍角,兩個銳角組成的形狀,垂直看就像一把打開的剪刀,處在這樣路口的銳角處的房子,就叫"路剪房"了。那麼為什麼會"見傷亡"呢?其實就是發生危險的係數比較高,或者會對居住人群帶來一定影響。 為什麼呢?首先,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十字路口是車流量交匯處,也是車流量和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人和車都多,所以交通情況肯定比直路上複雜得多,尤其是這樣斜著交叉的路口,會因為房屋的遮擋而形成視野盲區。一些大卡車、汽車等容易因為自身重力剎車來不及。 而農村居住人群對交通概念沒有太深的認知,不管是行走還是騎車等,都有橫衝直撞的可能,這又增加了交通危險係數。如果是大霧天氣或者道路交通情況不好的話,會比較容易發生事故,從而造成人員和財產的損失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農村的一些交通設施還未完善,一些路口並沒有交通標語和指示燈,有的地方還挖了排水溝,這時候更需要駕駛員謹慎駕駛了。但有的駕駛員覺得農村人少,車速反而更快,這樣就更容易出現事故。而且一些處在剪刀口夾角上的房子,也可能會因為汽車拐彎車速快,或者是視野盲區造成的交通事故而波及自身,所以說"見傷亡"並非空穴來風。 正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很多農村建房都會避開這樣的位置,而這樣的路段一般在農村也都會選擇種樹栽花草,並且有的農村也在牆上貼了警示語。 第三個原因呢,也是因為在車輛匯集處,汽車鳴笛聲或者是嘈雜聲是少不了的。長此以往下去,會對居住在此的人帶來身心上的干擾和傷害。畢竟持續生活在噪音環境中,人的聽力以及身體健康都會受到影響。噪音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若分貝更高,那就會有更嚴重的影響。小孩的學習和休息,老人的靜養都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路口實在不適合。 除了以上所說的交通危險係數、噪音,還有灰塵污染、光線等影響因素。 路口四面通風,灰塵也會更多,而且光線也會受到周圍建築的影響。這些都會給居住在此的人們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困擾,也是人們在建房時要考慮到的。 而且在路口居住,人們來來往往都能看見你的活動區域,隱私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窺探,讓人心里不太舒服。 當然,現在在城市沒有那麼多講究了,十字路口反而是CBD商圈的首選之地。但是一旦這里出現一點混亂,都會波及到周圍的路段。 所以說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經驗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辯證看待。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多多評論留言。 來源:kknews農村俗語:「路剪房,見傷亡」什麼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

今天!一個重要的日子

漢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很神秘, 它蘊涵著一個民族上下幾千年的情感; 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 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 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今天 4月20日 聯合國「中文語言日」 由 來 聯合國「語言日」由聯合國新聞部於2010年2月21日「國際母語日」發起並主辦,旨在推動聯合國系統內的文化多樣性和六種正式語言(英、法、俄、西、阿、中)的平等使用。其中「中文語言日」定於4月20日,以紀念漢字始祖倉頡。傳說幾千年前,軒轅黃帝的史官倉頡在「穀雨」時節創造出了中國最原始的象形文字。2010年中文語言日慶祝活動於11月12日舉行,此後每年在4月20日舉行。 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形體,即字體,指漢字的書寫體態。漢字從產生到現在,雖沒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體一直按從繁到簡的規律發展演變。主要出現了八種字體: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再到現在的印刷字體。 甲骨文漢字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三大文字系統之一 讓我們來看一下 離我們幾千年的文字 和現在文字形態上的區別 1 ✍甲骨文十二生肖 這樣的十二生肖是不是很酷 ✍ 甲骨文姓氏 您的姓怎麼寫? 2 ✍甲骨文字猜猜看 酒 屎 孕 心 您猜對了幾個? 是不是很佩服老祖宗的聰明智慧 3 ✍ 傳承與弘揚 這4張圖是小朋友寫的漢字 雖然過於「靈魂」 但能看出 他們感受到了文字演變的本身。 相信通過孩子們的努力 一定會寫出 端莊、大方的漢字! 漢字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字, 是音形意的完美結合! 也是我們進行交流的重要手段, 同時也顯示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 所以, 作為每一個中國人 我們都是漢字的傳人 要傳承和弘揚漢字之美! 來源:kknews今天!一個重要的日子

氣候變暖導致北極熊與阿拉斯加灰熊交配 產生出「灰北極熊」

氣候變化正將北極熊推向滅絕,但全球變暖也創造了一種新的動物,這種動物將攜帶北極熊的基因——「灰北極熊」(pizzly bears)。因為氣候暖化,北極熊正撤退到內陸尋找食物,這導致它們會在內陸遇到阿拉斯加的灰熊並交配,產生的「灰北極熊」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更強,更適合氣溫升高。 因為海冰正在融化,北極熊正撤退到內陸尋找食物,並與阿拉斯加的灰熊交配,產生的後代被稱為「灰北極熊」。 科研人員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以評估在全球變暖的環境中,北極熊的飲食與古代有何不同。他們分析了20個古代北極熊骸骨,這些都是在考古挖掘中發現的。 北極熊逐漸消失部分原因是北極熊專門以鯨或海豹的脂肪為食,但隨著海冰減少,北極熊無法捕獵海豹,可能很難適應北極變暖。科研人員分析了20個古代北極熊骸骨,包括10個下頜骨和10個頭骨,這些都是在考古挖掘中發現的。科學家對比這些1000年前與今天的北極熊骸骨發現,千年前的標本和現在的北極熊沒什麼區別,但今天有些北極熊吃的是他們不太適應的較硬的食物。 北極熊的臼齒比灰熊小,但它們的犬齒比灰熊大,這是因為他們吃較軟的脂肪組織。但作為補償,北極熊的頭骨被拉長,更方便獵殺海豹。 專門研究食肉動物牙齒磨損的科學家表示,北極熊非常擅長捕獵海豹,它們可能很難適應北極變暖。海冰對北極熊的生存至關重要,因為北極熊利用海冰的結構來捕獵從水面上來獲取空氣的海豹。而且相比柔軟的脂肪組織,21世紀少數北極熊開始吃較硬食物的轉變令人擔憂。北極熊可能正達到一個臨界點,被迫食用它們不太喜歡的食物。科學家也研究過劍齒虎,它們也捕食特定動物。化石記錄顯示,當劍齒虎獵物消失時,它們走向滅絕。 約1000年前的骸骨標本顯示,古代北極熊和現在的沒什麼區別,但科研人員發現今天有些北極熊吃的食物更硬,它們並不適應。 研究團隊還比較了北極熊和灰熊,灰熊的嘴巴顯示出在氣候變暖時期的適應能力。北極熊的臼齒比灰熊小,但它們的犬齒比灰熊大。另外北極熊的頭骨被拉長,很好地適應了獵殺海豹的活動。然而,這些細長的頭骨可能是阻止它們轉向新種類食物的原因,因為它們讓北極熊很難適應更硬的食物。 與北極熊不同的是,灰熊非常適合吃植物塊莖之類的硬食物,或者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食腐。氣候變暖帶來的地形變化也意味著灰熊可以冒險到更遠的北方,與北極熊爭奪任何食物。這就導致「灰北極熊」的出現,這種稀有的雜交生物於2006年首次在野外出現,在美國愛達荷州南部也曾出現過。這些熊的皮毛大多為白色略帶褐色,鼻子介於北極熊和灰熊之間。 大約50萬到60萬年前,北極熊和灰熊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但後來它們分道揚鑣了。 來源:cnBeta

顛覆與重塑——郭漢閔《隱形的南方》讀後

沈祥源 李雲貴 摘要:郭漢閔先生的《隱形的南方》是一部研究華夏文明的扛鼎之作。該書對華夏文明的起源以及核心符號如龍圖騰的解讀,一直是學界的熱門話題,眾說紛紜。《隱形的南方》一書,對此進行了全新的解讀,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讓人耳目一新。 關於華夏文明的起源以及核心符號如龍圖騰的解讀,一直是學界的熱門話題,眾說紛紜。郭漢閔先生的《隱形的南方》一書,對此進行了全新的解讀,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讓人耳目一新。 在作者看來,不僅漢人、漢語起源於南方,所有華夏文明的核心要素均是在南方三峽地區、兩湖平原孕育並形成的。南方經久不散的雲雨、廣袤的稻田、密布的河流湖泊以及蘆葦、星星點點的桑林,就是孕育華夏文明所有核心要素的「子宮」。作者認為,炎帝、黃帝等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無一不是女神、生殖神、母親神、部落領袖,而並非我們傳統認為的男神。不僅如此,顓頊、黃帝、西王母三個祖先神實為一神,鯀、蚩尤、共工三神實為伏羲一神;黃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顓頊與共工的爭帝之戰、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實為一場戰爭,並且均發生在江漢平原,而大禹治水、精衛填海、巴蛇食象等經典神話均是對這場戰爭的不同詮釋。作者抽絲剝繭般地尋找在南方三峽地區、兩湖平原被周期性泛濫的洪水掩埋了的古老文明,被漫長歷史遮蔽了的零散信息碎片,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崑崙山其實就是我們先民的圓形祭壇、精神殿堂,後人反覆尋找的不周山其實就是被部落之間的神概權之爭損毀了的崑崙聖山,龍鳳圖騰就是乘載我們先民靈魂升天的工具、寄託著我們先民不堪重負的生命輪迴的載體。不僅如此,蠶桑玉石崇拜均源於我們先民對死亡的恐懼、對永生的渴求,是原始宗教的產物;黃河之「河」是蒙古語的藉詞,商人周人的族源均在江漢平原,華夏大地的子民無一不是三峽地區、兩湖平原的移民,南方西南官話中隱藏著我們母語最初的聖潔與神韻,等等諸如此類觀點,在該書中比比皆是,無一不是對傳統話語系統的顛覆。 當然,作者並非故作驚人之語,而是為了尋找歷史真相。該書諸多石破天驚的觀點,無一不構建在大量的考古學、語言學、人類文化學等研究成果基礎之上,無一不構建在縝密推論的基礎之上,有著堅實的理論和大量的史實基礎支撐,與華夏文明演化的內在邏輯是吻合的。 作者對食鹽資源、稻與粟、火在華夏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作用、巨大推力、深遠影響,有著獨到而精彩的呈現。在作者看來,人類的遷徙就是為了尋找食鹽,華夏文明史前文化遺址的分布與食鹽資源的分布密不可分。三峽地區之所以成為華夏文明的起源地,是因為豐富的食鹽資源;太湖流域、環泰沂山地區、遼西以及河套地區燦爛的史前文明,也是因為豐富的食鹽資源;中原地區後來居上,也是因為北方解鹽的重大發現。 關於稻作起源,作者根據南方諸多稻作遺址,以及「象耕鳥耘」的久遠傳說,還原了「豫」、「年」等一批古老漢字的原始信息,並由此推及象牙崇拜以及象牙所象徵的巫權的由來,進而由象逐漸淡出後牛耕的接力還原了「牧」、「犁」、「舞」等一批古老漢字的原始信息,蚩尤得名緣由、九黎部落和三苗部落得名來歷,以及史前豬葬、獐牙葬、拔齒等習俗、「執牛耳」一詞的源頭,逐步浮出水面。作者還對南方稻作語言對北方粟作語言的決定性影響,進行了還原性的全新解讀,有理有據,絲絲入扣,令人信服,釐清了諸多似是而非且困擾我們已久的歷史之秘。 一切歷史都是心靈史。該書層層挖掘漢字字形及讀音中隱藏的原始信息,漢人先民文明編碼的思維慣性,以及南方方位在華夏文明中的神聖地位,結合考古學成果以及相關文獻記載,於蛛絲馬跡之中尋覓被歲月長河掩沒了的歷史碎片,像偵探般解密中原等地史前文明與南方史前文明的內在關聯,展示了華夏文明核心要素在三峽地區、兩湖平原孕育、形成的艱難歷程,以及我們先民尋找光明、四處遷徙的滄桑軌跡,一幅早期華夏文明演化路徑圖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在作者看來,華夏文明孕育、形成、傳播的歷程,就是我們先民追尋光明的歷程。誠如劉玉堂在該書序言中所言:「作者力圖走進我們先民的精神殿堂,感受其生命的溫度」,與他們零距離對話。在作者心中,不論是太陽、火神崇拜,還是崑崙神話、龍鳳圖騰,以及桑蠶文化、玉石信仰,無不是我們先民心靈的折射,是我們先民精神的自我救贖。可以說,《隱形的南方》既是一部華夏先民苦難深重的遷徙史,也是他們的心靈秘史。 在作者看來,那些古老的漢字,就是我們先民的原始圖騰符號,是破解華夏早期文明的最初密碼。作者不僅解碼漢字的形,也解碼漢字的音,從而讓一個個古老的漢字變得鮮活起來,塵封已久的信息逐漸變得清晰,從而成為久遠故事的講述者。作者由古漢語的通假規律,破譯商人的精神密碼「桑」,由「周」與「州」、「洲」、「舟」這些讀音相同漢字之間在內容上的緊密聯繫,解碼周人的族源之秘,由魚、羽、雨推論玉石起源的奧秘,使這部書讀起來興味盎然。 作者的發現之旅、探尋之旅雖然充滿了艱辛,但也風光旖旎。作者充滿激情的講述,讓該書的語言生動而飽滿,充滿了張力,讓我們讀起來賞心悅目,欲罷不能。 正如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華中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劉玉堂在該書序言中所言:「《隱形的南方》面世後,必將引起學界的高度關注和社會的強烈反響。」 我們期待更多的人關注這部厚重之作。 作者簡介: 沈祥源(1938—),湖北漢陽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古典文學、古代漢語和文學音韻學研究。 李雲貴(1962—),湖北枝江人,宜昌市城建檔案館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漢語史、《詩經》語言句法和檔案管理學研究。 來源:kknews顛覆與重塑——郭漢閔《隱形的南方》讀後

姓氏的起源與內涵

《百家姓》,作為國學經典誦讀叢書,與《三字經》和《千字文》,是中國古代幼兒啟蒙讀物,同時也受到觀代中小學生喜愛並誦讀。《百家姓》大概有五百零四個姓,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人們為什麼要有姓氏,有什麼內涵。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 氏者,別其子孫,之所之分; 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人們都有姓氏? 而且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姓,讓大家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誰;氏,讓大家清楚後來的子孫去了哪里。這兩句話是人們了解中國姓氏制度的核心,也是尋根朔源、認祖歸宗的依據。  姓氏制度最早起源於母系氏族。姓,起初是一個部落的圖騰,受到部落內所有人頂禮膜拜,奉為神聖。同時也是氏族的象徵,代表氏族的靈魂。就像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一樣。最早的姓很多都帶有"女"字旁,像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等,這都與母系社會有關。相同的姓必定有共同的先祖,共同的根脈。 氏,是指同一姓下面的分支,在姓後面加一個氏。比如姜姓祖先,若後來做官當老師叫師氏;封了侯的叫侯氏;還用用封地的名作為氏的等等。 秦漢以後姓和氏合併在一起,所以觀代人的很多姓,其實不是所謂的姓,而是氏,像唐、楊等。 統其祖考,別其子孫;知所來之,知所去往。這兩句話很重要,意思是說讓人們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要往哪里去。也就是說清楚我們共同祖先,知道誰是我們的子孫。《百家姓》讓大家明白我們都是華夏兒女,是炎黃子孫。同時在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是中華民族共同根源所在。(老備歡迎大家關注) 來源:kknews姓氏的起源與內涵

孔子:心若向善,神在心中

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大家好呀~ 今天,我們繼續來讀「儒家經典」,四書里的《論語》。 01. 君子的修養: 善則歸君,過則歸己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殊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也過,人必知之。 《論語·述而第七》 陳司敗,陳,是陳國,司敗是官名,掌管刑獄的。昭公,即魯昭公,是魯國當朝國君。 陳國的司敗問孔子,魯昭公知禮嗎?孔子乾脆利落地回答道,「知禮」。而後,孔子便退出了談話。 隨後,陳司敗招呼孔子的弟子巫馬期,向他一作揖,請上前來,問道, 我聽說君子不結黨營私,你老師不是君子嗎?他有沒有偏私了呢?那魯昭公,娶了吳國同姓女子,叫她吳孟子。這都是知禮的話,那還有什麼人是不知禮的呢? 巫馬期便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是丘的幸事,我犯了錯,就有人給我指出來。 要讀懂這段話,我們首先要明白,魯昭公與吳國同姓女子是怎麼回事。 吳國的來歷,根據司馬遷在《史記》里的記載,是: 周文王有兩個伯父,秦伯和仲雍。此二人為了讓古公亶父把位置傳給弟弟季歷的兒子姬昌,便託名採藥,離家出走,躲到了族人找不到的地方,把當地野人組織起來,做了吳國的國君。 魯國呢,則是周武王弟弟周公的後代,所以,魯昭公與吳國公主是同一個祖先的後人,按照當時的制度,同姓通婚是失禮的。 孔子呢,他肯定是知道的呀。 只是魯昭公是他的國君,當著外人的面,指責國君失禮,這肯定不是做臣子該做的,所以,孔子才會把這個鍋給攬到自己身上,維護了國君的名聲。 如此,善則歸君,過則歸己,既不為昭公掩飾誤天下後世的價值標準,又不直接對外批評國君,以失國家的尊嚴。 聖人的處世風範躍然紙上,令人折服。 02. 請神是因為心中有敬, 而不是為了得到好處。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lei,3聲)曰:禱爾於上下神祇(qi,2聲)。子曰:丘之禱久矣。 《論語·述而第七》 孔子生病,子路請求祈禱;禱,是祈求神的保佑的意思。 孔子問道,以前有發生過這種事嗎?子路回答道,有的,《誄》里就有向天上地下眾神祈禱的禱告詞呀。孔子回道,哦,那我已已經祈禱很久了。 老師生了病,弟子們都很擔心,以至於要求神保佑,但卻忘記老師以前說過, 祭神,是因為心中有敬仰,並以此來嚴格要求自己,而不是為了求保佑。不然的話,神豈不是成了天底下最大的貪官了? 孔子因為一直就敬天、敬地、敬人倫,所以他才說「我已經祈禱很久了」。 這里,我們還能夠看出東西方宗教觀的差異。 很多人都說東方人是沒有信仰的,不信教,沒有一個共同的神;但是,這樣是說法是不對的,東方的信仰是人的信仰,祖先就是我們的神。 我們清明去為祖先掃墓,上墳就是去拜神,平日里按照祖先的教導,好好地生活,做對得起祖先,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事,也是敬神。 因此,我們只要對祖先心存敬畏,對長輩的孝順,對子女的慈愛,與兄弟姊妹和睦相處,便是有信仰的人了~ 以上,便是今天的內容。 下一篇里,靈遙將繼續為你《論語·述而第七》的共讀。 敬請期待吧~ 註: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更多好書拆解詳見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 來源:kknews孔子:心若向善,神在心中

幸福的人,就是「忙碌得恰到好處」

《工作的意義:從史前到未來的人類變革》,詹姆斯·蘇茲曼著,蔣宗強譯,中信出版集團2021年3月出版 在人類歷史上95%的時間里,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將工作置於近乎主宰的位置。 西方古箴言說,「人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如今大部分人卻將生活過成了「淚流滿面」的樣子。 人類從何時開始工作的?人與工作的關係發生過哪些改變?人被當作生產力工具投入經濟增長,又是怎樣形成的?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劍橋大學的人類學家詹姆斯·蘇茲曼繪製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簡史。從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到智能化的人類未來,挑戰了關於工作變革與人類進化的一些深刻的假設。他融合了人類學、進化生物學、物理學、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表明雖然我們費盡心力通過工作尋找快樂的意義和目的,但是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過上了工作時長遠少於現在但是足夠充裕且閒暇的生活。當代社會將人物化為工具,鼓勵持續工作以滿足經濟的無限增長,究其原因,就在於稀缺經濟學的引導。人們擔憂資源稀缺,因而勤奮工作變得重要,人也變得越來越忙碌。 蘇茲曼認為,自動化技術的到來使我們再次處於歷史上一個相似的變革時期。如果機器人代替人去做重複性的工作,那麼人該做些什麼才能更有價值。他認為自動化有可能徹底改變人與工作的關係,他並不主張回到原始社會這種激進的觀點,而是希望我們能夠以「富足的原始社會祖先為借鑑」,思考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工具的意義。這種從工具人思維向「Human Being」的轉化,才是他寫作本書更真切的建議。 本書作者詹姆斯·蘇茲曼(James Suzman),國際知名人類學家,劍橋大學人類學教授。1970年出生於南非,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攻讀人類學學位時,帶著滿腔的冒險精神離開校園,去往非洲南部波札那的喀拉哈里沙漠,成為布須曼部落發展計劃的志願者。在攻讀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再次返回布須曼族群開始人類學研究工作,在此期間創作出其代表作《原始富足:消失的布須曼人》。 蘇茲曼目前擔任劍橋大學人類學教授,曾獲劍橋大學「大英國協史末資非洲研究獎學金」,並於2013年建立了智庫「人類」(Anthropos),致力於運用人類學研究成果解決當代社會和經濟問題。 作者:宋楠楠 編輯:薛偉平 來源:kknews幸福的人,就是「忙碌得恰到好處」

仇士鵬‖守拙的芳菲

點擊在線收聽語音版 守拙歸園田 我家院子里有一小塊荒地。某一年的春天,我拔乾淨里面的雜草,把它當做我的一方田園。 想來,也種了十幾年了。雖然只是巴掌大的地方,我卻把它分了幾個部分,依次種著三七、辣椒、蔥、絲瓜和無花果樹,品種繁多,卻也層次分明。每年夏天,綠意便鋪滿了整座牆,像是從大地向天空樹起的爬梯,鬱鬱蔥蔥的生機不斷向上攀登。 最初種東西,只是為了彌補心中的一份念想。離開農村已經很多年了,握慣了鋤頭的手時常會感到空蕩蕩的。我一直覺得,我們終究是屬於大地的。我們的生存與生命活動都來自並依賴著大地,我們的祖先早就與大地定下了永恆的契約,於是千百年以來,我們的生活才能顯出風調雨順的模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可是當我們把家搬到了城市,用水泥阻隔了腳與大地的接觸,自然便開始與人疏遠了。我們認不出草木的名字,也漸漸不被天氣與氣候所待見。仿佛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友情被遺落在了千里之外。我便為自己打造一小塊田園,每天提著水桶澆灌的時候,也能重歸那古典的意境,體會那份理荒穢,荷鋤歸的詩意。 土地不大,但只要有,鄉愁便有了寄託,那份對泥土的愛便有了安慰。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多年的時間,人與樹蔭蔽著彼此的生命,這份情緣紮根在春夏秋冬,早已讓人也成了田園間的一縷綠意。從田園出發,行經人間,回歸田園,也當盎然葳蕤,化風雨為露珠,笑意如初。 我喜歡在絲乘涼,喜歡在無花果樹葉的間隙中撫摸陽光。綠色是最為眼睛所親近與喜愛的顏色,它在四周高樓聳立的都市里為我守著一方自然的靈動與自由。我喜歡看絲瓜藤四處生長攀爬的姿態,喜歡看蜂飛蝶舞,花蝶相依的景致,喜歡看花瓣輕搖,綠瀑懸垂的風情,這讓我感到一份福祉。 我所呼吸的都是它們光合作用過後的空氣,我目光所及的都是自然、不經人為加工的袒露的心跡。在這里,晨風、夕照、鳥鳴、綠蔭和花香都找到了最本真、最適宜的定義,這是對山野的還原,讓我能略窺唐詩宋詞里的生活。於是心境得到舒展,微風過處,時光安然。 到了秋天,無花果便開始結果。紅通通的果子分外熱情好客,把心里的甜醞釀得分外濃醇,當表皮透出深紫的色澤時,就紛紛開裂,把飽滿的果肉展露給世界。每年,我家都能摘得好幾袋無花果。我會把它們送給鄰居和親友,分享這一份豐收的喜悅。他們也是見證了無花果樹成長的人,經常會在無花果樹下一起擇菜,拉家常,望著果樹從一根扦插的樹枝變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望著它從冬季的蕭條醒來,展開四季的風光。於是果樹下時常傳來些歡聲笑語,它們飄到了樹冠,便落在了果子里,被果肉包裹,長成甜甜的果子。因此,每一年,我們之間的情誼都會更加緊密,而這塊田園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如今,自從我開始寫作後,這塊田園變成了我靈感的來源。在天空花雨般飄落的鳥鳴,在草木間搬運夏天的螞蟻,只在雨後出來溜達的蚯蚓都是我筆下的常客,而這方綠意更是成了我文章最常青的底色,它們不僅浸潤了紙張,也浸潤了我的人生,讓我能貼合自然的心跳與呼吸,體悟它們旁觀人間的心境,並逐漸這些草木美好的品質。 於是,歲月低垂,芳菲搖曳,綠意婆娑,人在其中。 ◆中山日報新媒體中心 ◆圖+1/記者 徐向東 ◆編輯:徐向東 ◆二審:張鵬 ◆三審:魏禮軍 ◆素材來源: 中山日報 來源:kknews仇士鵬‖守拙的芳菲

4.5萬年前人類基因組揭示人類祖先跟尼安德特人雜交頻率

據外媒報導,兩項新基因研究揭示了人類祖先跟尼安德特人活動的頻率。科學家們分析了在捷克和保加利亞的洞穴中發現的45000年前人類遺骸的基因組--其中包括已知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基因組--並發現他們都有相對較近的尼安德特人祖先。 現代人類或者說智人是唯一現存的人類物種,但情況並非一直如此--在數十萬年的時間里,我們人類跟一整個近緣物種家族共同生活在這個星球上。雖然毫無疑問會存在衝突,甚至我們可能會導致一些物種的滅絕,但我們有時也會相處得很好。 長期以來,基因研究一直顯示,現代人跟包括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我們甚至還沒有確定的神秘「幽靈」物種在內的古代物種進行過雜交。結果,所有非非洲人的基因組中有2%的尼安德特人DNA,而美拉尼西亞人、澳大利亞土著和巴布亞人的後裔擁有3%到8%的丹尼索瓦人DNA。 現在,兩項新研究則深入研究了這種雜交發生的確切時間及其普遍程度。其中一項研究檢查了在捷克發現的一個被稱為Zlatý kůň的女性頭骨,而另一項則分析了在保加利亞的Bacho Kiro洞穴中發現的三個人的遺骸。據悉,這四個標本都可追溯到約45,000年前。 研究小組通過對這些骨骼進行基因分析以了解它們的祖先以及它們在多大程度上貢獻了現代人類的基因。所有五個基因組中都含有大量的尼安德特人DNA,有趣的是,在家族歷史中,異種繁殖似乎發生的時間相對較晚。 當物種雜交時,最直接的後代不僅擁有最高水平的尼安德特人DNA,並且這些片段在基因組中出現的時間更長。往後走的代數越多,加入到雜交基因中的DNA就越少,這些片段則就會變得越短。考慮到這一點,研究小組能夠確定雜交發生的時間。 其中一項研究的論文作者Mateja Hajdinjak表示:「我們發現,Bacho Kiro的人比幾乎所有其他早期人類都具有更高的尼安德特人血統。重要的是,大多數尼安德特人的DNA都是在極長的時間里產生的。這表明這些人在他們的族譜上有5到7代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Zlatý kůň從她的尼安德特人祖先那里遷移了約2000年--從長遠來看,這還不算太久。從她的尼安德特人片段長度來看,研究人員估計她代表了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基因組。 科學家們還對這些人的後代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奇怪的是,他們似乎沒有一個人在基因上跟當地的歐洲人存在關聯。在Bacho Kiro洞穴中發現的三個人其跟東亞和美洲的古今人口的關系要比他們跟歐洲人的關系更為密切。此外,Zlatý kůň還被發現跟約4萬年前之後的歐洲現代人類沒有任何遺傳連續性。 這些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拼湊出遠古人類遷徙和進化的謎團。 來源:cnBeta
古代章魚祖先的存在時間可能比此前認為的要早3000萬年

古代章魚祖先的存在時間可能比此前認為的要早3000萬年

據外媒CNET報道,來自德國海德堡大學的一個地球科學家團隊發現了5.22億年前的化石,這些化石似乎是頭足類動物,這一發現表明無脊椎動物的存在時間比科學家此前認為的早了大約3000萬年。 「這將意味着頭足類動物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期間多細胞生物進化的一開始就出現了,」Gregor Austermann在海德堡大學周二的一份聲明中說。Austermann是本周發表在《通訊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關於這些化石的論文的合著者。 寒武紀早期是地球上更復雜的生命形式進化的一個激動人心的時期,這就是為什麼它被稱為 "大爆發 "的原因。 這些細長的圓錐形化石來自加拿大的阿瓦隆半島。 雖然這些化石很有希望,但研究人員希望能找到保存得更好的例子,以證實它們確實是頭足類動物。 「這個發現很特別,」Austermann說。「在科學界,人們長期以來一直懷疑這些高度發達的生物體的進化比迄今為止所認為的要早得多。但缺乏化石證據來支持這一理論。」 來源:cnBeta

特別好評《祖先遺產》推出免費農民版 橫掃中世紀歐

2018年發售的RTS遊戲《祖先:遺產》今日在Steam商店推出了「自由農民」版遊戲,提供給玩家免費體驗遊玩。 免費農民版Steam商店地址>>>> 遊戲宣傳片: 它包括所有17張多人遊戲地圖,以及維京人戰役中的四個單人遊戲任務,玩家可以體驗維京人、盎格魯撒克遜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四個陣營。 《祖先:遺產》是一款基於小隊作戰、極具戰術性的即時戰略遊戲。本遊戲靈感源自歐洲中世紀歷史,再現了四個不同的民族及其之間的衝突,而解決衝突的方式往往是戰爭。遊戲採用虛幻4引擎打造,支持MOD。 遊戲Steam商店地址>>>> 遊戲截圖: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