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華爾街日報

Tag: 華爾街日報

斯嘉麗·詹森將迪士尼告上法庭,因《黑寡婦》同步院線登錄Disney+違反其合約內容

導語: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斯嘉麗·詹森於當地時間本周四就《黑寡婦》同步院線登錄 Disney+ 流媒體平台一事將迪士尼告上法庭,因其認為同步院線登錄流媒體的行為違反了她當初所簽署的合約內容。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漫威影業旗下超級英雄「黑寡婦」的飾演者、演員斯嘉麗·詹森於美國當地時間本周四在洛杉磯高級法院,將迪士尼告上法庭,原因是她認為迪士尼將其主演的電影《黑寡婦》同步院線登錄流媒體平台 Disney+ 的決定違反了她的合約內容。 斯嘉麗·詹森表示,最早與迪士尼旗下漫威娛樂簽署的合約內容,包含了《黑寡婦》僅在院線獨家發行的保證,而她出演的片酬將很大部分來自於本片在票房上的收入表現。 根據訴訟內容,斯嘉麗·詹森方認為,迪士尼有意誘導漫威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違反了合約內容,使得演員方無法獲得她合約中規定的應有報酬。 在疫情期前,斯嘉麗·詹森方就曾擔心,《黑寡婦》將會在登錄院線的同時登錄 Disney+ 流媒體平台。根據訴訟附帶的證據顯示,在2019年,演員代表就曾試圖向漫威確認,《黑寡婦》將僅會在院線發行。而在2019年3月的一封郵件中,漫威的首席法律顧問 Dave Galluzzi 就曾表示,本片的發行將根據傳統院線發行模式進行;如果發生改變,他們將與斯嘉麗方就片酬問題進行協商。 然而在斯嘉麗方得知《黑寡婦》將以同步登錄院線以及 Disney+ 流媒體平台的方式發行、並試圖重新協商她的合約內容時,迪士尼與漫威均未能作出回應。 在今年7月9日,《黑寡婦》同步登錄北美院線以及 Disney+ 流媒體平台。本片登錄 Disney+ 平台的形式,則是已經訂閱服務的用戶需要再付費 29.99$ 便可在會員期內無限次觀看的 Premier Access 付費服務。首周《黑寡婦》取得了8000萬美元的本土票房以及7800萬美元的海外票房,並且迪士尼很罕見地公布了本片通過 Disney+ Premier Access...

「Taikonaut」往事:中國航天英語譯名考

本周,中國航天又向前邁進一大步。隨著神舟十二號飛船的升空,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當然,這不僅是中國航天的一大成就,更是全人類爬出重力之井,邁向無垠太空的堅實一步。發射成功後,近來與中國航天事業聯系頗為緊密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和歐洲航天局(ESA)在推特上發來祝賀。 我在兩條推文里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兩家機構都使用了專指中國航天員的「taikonauts」一詞,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astronauts」(太空人)。 查閱一些資料後發現,「taikonauts」一詞由中文「太空」的拼音和英語「astronauts」組成,最早於1998年由馬來西亞華人趙里昱提出,隨後被另一名中國航天愛好者陳藍發揚光大。其中故事,頗為有趣。 順藤摸瓜,我也發現了更多和中國航天有趣的英語譯名。由於語境和文化不同,這些譯名呈現出別致的風味——比如「神舟」被稱為「divine vessel」(神聖之舟);「天宮」被叫做「heavenly palace」(天國之宮);「天和」叫做「heavenly harmony」(天國的和諧),都是些頗具神性的翻譯。 這些翻譯,有些可以考據,有些可能只是某家外媒的一家之言。但我私底下認為,這些美感和神性兼具的翻譯,代表著全世界航天人的一致浪漫——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政治因素橫亘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道路之上,但從太空往下看,地球沒有國界之分。 「Taikonaut」往事 歐空局以及俄聯邦航天局這次推特中使用的「taikonauts」,最早於1998年由馬來西亞華人趙里昱提出,由「太空」一詞的拼音與航天員的英語組成。同一時間航天愛好者,現英文電子雜誌「Go Taikonauts」創始人陳藍也開始使用這個詞,並被西方媒體接受。 我在網上查到了陳藍的個人Blog網誌,其中記載了「taikonauts」一詞出現的始末。 根據陳藍的記述,1998年3月他創辦了介紹中國航天的英文個人網站「龍騰太空」(當時叫Dragon in Space),建立了和國際航天界的聯系。5月,當時國際上頗具影響力航天郵件組「FPSPACE」中有不少成員認為,英語中已有「astronaust」和「cosmonaut」這兩個詞來描述美國和俄羅斯(蘇聯)航天員,應該也有一個單獨的詞來稱呼未來的中國航天員。 當時國際航天界的這一需求,可謂順應時代。根據官方記載,中國載人航天計劃於1992年9月21日建立,1999年神舟一號的發射,正式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計劃的序幕。但早在1998年,國際上已有中國載人航天計劃的傳言。 此外,各國航天員稱呼不同,是國際航天界的傳統。經由美國航天機構登上太空的人員,叫做「astronaut」,詞源是希臘語的「astron」(星星)和「nautes」(水手);俄羅斯(蘇聯)航天員叫做「cosmonaut」,詞源是俄語單詞「kosmos」(宇宙)加「nautes」。 如此背景下,陳藍回憶說,1998年時有人編寫了「sinonaut」(sino指中國)等詞來形容形容未來的中國航天員。但他和時任俄羅斯太空新聞雜誌《Novosti Kosmonavtik》主編伊戈爾·利索夫(Igor Lissov)討論時,想到用「taikonaut」一詞。 陳藍給出的理由是:「因為,這符合用一個太空有關的音譯詞再加naut後綴的慣例,三個詞也就具有了對稱性。用「太空」而不用「宇宙」、「宇航」或「航天」,是考慮到造出的新詞無論拼法還是讀音都更符合英語習慣。」 雖然陳藍當時已經把這一名稱提交給利索夫,但並未在「FPSPACE」上發表,也未引起波瀾。 1999年6月21日,陳藍將自己的網站更名為「Go Taikonauts!」,便立即引起了媒體的注意和報導。 幾天後,他收到馬來西亞趙里昱(Chiew Lee Yih)先生的郵件,指出他1998年5月已經在網絡新聞組「alt.space」里首先使用了此詞,並給出了證據(連結)。查詢後,陳藍就馬上在自己的網站里如實公布了他的名字,並指出他也是該詞的發明人。 從此之後,「taikonaut」一詞就慢慢被世界所接受。 陳藍認為,有些新聞機構和個人在推廣這個詞方面,貢獻巨大。「今日美國」(USA Today)和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分別在1999年6月28日和6月30日的報導中談及他網站時使用了「taikonaut」一詞,這是最早使用該詞的主流媒體。 法新社(AFP)也從那時開始正式使用該詞,而且頻度頗高。英國航天歷史學家,航天作家菲利浦·克拉克(Phillip Clark)和美國廣播公司航天專欄作家、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程師詹姆斯·奧伯格(James Oberg)也堅持在自己文章中,及接受采訪時使用這個詞。「『taikonaut』一詞的普及,他們功不可沒。」 此次不少主流外媒在涉及神舟十二號任務和天和空間站的報導中,也用到「taikonaut」一詞。 但必須說明的是,由於宣傳部門在涉外譯名上講究嚴謹和准確,有嚴格的規范,因此包括新華社和中國國際電視台在內的官方媒體,本次報導中主要使用的還是「Chinese astronaut」一詞,而非「taikonaut」。 「神聖之舟」和「天國系列」 除了「taikonaut」一詞,官媒在報導中國航天裝備的時候,也大多使用更為准確的拼音。但很多外媒和外國航天機構出於傳播的考慮,往往會為這些裝備增添注釋,其中一些別有風味。 例如,神舟飛船在英語中的譯名一般是「divine vessel」。根據查閱的資料,最早是NASA於2003年在介紹神舟五號飛船時,首次使用這個詞。此後,外媒陸續用過「divine ship」等其他譯名,但現如今已固定下來,皆使用「divine vessel」一詞。 雖然「divine vessel」是神舟的直譯,但當初中國航天人啟用「神舟」這一名稱的時候,寄予了更多美好的期望。個中含義,譯名無法完全表達。 新華社2005年9月23日的報導中曾解釋:「1993年,當時的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向參加飛船研製的各單位發出了『為中國飛船徵集名稱』的通知。很快,華夏、九州、騰龍和神舟等眾多帶有中國特色的名稱被推薦出來,送到載人航天辦公室。經慎重考慮,載人航天辦公室建議用『神舟』為飛船命名。 「從字面上看,神舟意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諧音,象徵著飛船研製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是四面八方、各行各業大協作的產物;同時,神舟又有神氣、神采飛揚之意,預示著整個中華民族都將為飛船的誕生而無比驕傲與自豪。1994年初,神舟這個名字最終從眾多的方案中脫穎而出。從此,中國自主製造的載人飛船有了名字——神舟。」 進入21世紀後,中國提空間站計劃穩步推進。天宮、天舟和天和等詞,逐漸在全球航天界打響名號,而這些譯名統一與「heaven」(天國)有關。 這些譯名的出處,倒是與中國官媒有關。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當晚,新華社對外編發的英語稿件中,首次將「天宮」翻譯為「Heavenly Palace-1」,並解釋說:「天宮,代表了中國人長期以來對天空中夢想家園的憧憬。中國民間傳說中,天宮通常指太空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時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實驗室系統副總工程師白明生也對新華社說,他認為這個名字「非常具有中國特色」。 隨後,這個譯名進入大眾視野,並催生了另外一批「heaven」系列的譯名。例如,2018年《中國日報》編發的一篇關於中國空間站計劃的稿子中,將問天實驗艙稱為「quest for heavens」,同時將夢天實驗艙稱為「dreaming of...

全新記錄:動視暴雪股價創37年新高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近日動視暴雪以每股95.08美元的股價創下了自1984年來的最高值。據《華爾街日報》預測,隨著該公司將於下個月公布其2020年第四季度的收益,其每股價格有望達到驚人的105美元。 究其原因,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社交隔離無疑大有幫助,而動視《決勝時刻》系列的亮眼數據更是大大助推了股價上升。據悉《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冷戰》是2020年最暢銷的遊戲,而《決勝時刻:現代戰爭》憑借戰區吸引了諸多玩家,免費模式吸引了超過7500萬名玩家。 與此同時,動視暴雪僅通過微交易就賺取了數十億美元,其中暴雪的《魔獸世界:暗影國度》更是創下動視暴雪銷售新記錄,首日就售出370萬,而遊戲的月卡及年卡人數也再創新高,如果《鬥陣特攻2》以及《暗黑破壞神:不朽》能在年內發售,股價也很有可能再度大幅度提升。 來源:機核

米高梅正在尋求出售其電影公司,預估市值55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米高梅控股有限公司正在考慮出售旗下米高梅影業所有資產,據報導稱,摩根史坦利以及 LionTree LLC 已經被聘請為顧問。目前米高梅影業預估市值為55億美元。 米高梅影業成立於1924年,曾是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一,以獅子大吼的商標聞名。黃金時代間,米高梅曾出品了《亂世佳人》、《賓虛》等經典電影。然而進入千禧年後,因經營不善,米高梅曾於2010年申請破產保護。如今米高梅又在准備出售其所有資產,包括其龐大的電影資料庫。 目前,米高梅握有的版權中包括《007》、《洛奇》、《終結者》等片,公司市值在55億美元左右(含債務),長期負債約為23億美元。在流媒體日益走俏的形式下,米高梅希望能通過這些內容賣一個好價錢。目前由誰來接盤尚無定數。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