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西島

Tag: 西島

《妄想山海》西島蚩尤在哪 西島蚩尤位置攻略

在巫咸國的小村子的中心位置,如圖所示。 找尋蚩尤步驟 1、我們先傳送到巫咸國,如圖所示。 2、然後我們向著城牆向下方的小村子移動,如圖所示。 3、然後我們走到圖中這個地標的位置,跟噴泉一樣的建築。 4、蚩尤就在這個地標的旁邊,如圖所示。 來源:遊俠網
寫出《巴黎聖母院》後,他選擇流亡至此花費17年再著《悲慘世界》

寫出《巴黎聖母院》後,他選擇流亡至此花費17年再著《悲慘世界》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設計佈置的美麗宅邸豪特維爾之家(Hauteville House),在花費了380萬英鎊修復後,恢復昔日的輝煌,如今終於再次向公眾開放。 Hauteville House4月7日至9月3日開放,上午10點至下午4點 入場費10英鎊 18歲以下免費 雨果伍德伯里版像,1876年艾蒂安·卡亞攝 維克多·馬里·雨果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等。 1855年在流亡期間的雨果來到了根西島,這是一個只有24平方英里的島嶼,漁船在港口搖曳,「即使在雨霧中到達,根西島也很棒。」 1856年5月16日,為了不被驅逐,他用詩集《靜觀集》的收入版稅收購了這座房子。 這是一幢四層白色洋房,有一個俯瞰大海的花園。 房子中充滿着藝術品和收藏品,雨果將他帶回的大量的箱子,餐具櫃,地毯,鏡子,陶器,小雕像和其他物品,佈置擺設在房子中,身在其中,就像是進入了雨果的想象空間。 他賦予了這棟房子一種象徵性,其中包含了他的作品、人生哲學和對整個世界的看法。 一樓 修復後圖 兩間紅色和藍色的大型休息室,裝飾着華麗的中式古玩,雨果在這里接待客人。 檯球室的牆上,掛滿了雨果的家庭肖像畫,和他旅行收集的紀念圖畫。鑲在橡木框架中,隱藏着舊日的痕跡。 一個通往花園的工作室,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時光的流動。 餐廳和走廊鋪着代爾夫特瓷磚,牆上擺放着格式的瓷器。 餐廳門上刻着一行標語——Exilium v​​ita est(生命就是流亡) 花園 由於沒有關於花園的正式記錄,修上師只能以攝影師Edmond Bacot和ArsèneGarnier的照片,以及畫家Pierre-Georges Jeanniot和Ernest Ange Duez的作品作為參照。 他們修建了山茶樹籬笆,在院子里種上了紫紅色的玫瑰。 「這是真正的老玫瑰,就像生長在雨果那個時代,芳香四溢。」 花園的最深處,種着歐洲橡樹,是雨果1870年種植的,以紀念他再次回到這里。 在陽光正好的午後,坐在樹下的矮椅上看書,面向大海和海峽群島,做一場白日夢。 二樓 一間書房,和一間擁有文藝復興風格裝飾的臥室。 Lagaleriedechêne(c)格雷厄姆傑克遜 詩人在流亡之際,選擇帶走自己的藏書,這里積淀着他的思想。 三樓 1861年至1862年間,雨果在三樓建造了一個玻璃溫室兼辦公室,從窗口望去可以欣賞到聖彼得港,哈維萊特灣以及遠在他家鄉法國的壯麗景色。 裝飾在這里的畫,大都表達着對生命的思考。在上樓的轉向角處,光從頭頂的天窗照下,給壁畫鍍上了一層聖潔的光芒。 觀景台 修復後 在房子的頂部,是一個明亮溫暖的玻璃溫室。 雨果經常會去在島上的舊貨市場,蒐羅心儀的玩意兒。數十個雕刻着海景的木箱被放入高聳的壁爐架,彎曲的椅背被改造成裝飾性的窗框,這是雨果生前最愛的地方。 這是一個簡陋的臥室,也是一個辦公室。坐在折疊桌旁,俯瞰着聖彼得港和哈維特灣的老城區,目光和思緒飄遠,筆下是他心愛的法國。 根西島 雨果先生偶爾也會探索島嶼。 坎肯花園,仙女洞穴,還有島嶼西南角的一個孤獨的房子。在霧中若隱若現,仿佛走近《海上勞工》的一個縮影。 從聖彼得港沿海岸懸崖徒步,黑暗的森林里,冰冷的雨水從頭頂滴下,順着領口間的縫隙滑入脊背,耳邊是漫過一潮又一潮海浪的呼嘯。 這是一段讓人感到寒涼和壓抑的路,卻有着奇跡般的盡頭——費爾曼灣。 在一片霧中散發着晶瑩的、熠熠生輝的顏色,坐下來,身心被寧靜包圍,那是一種平靜的大海才有的,遼闊的希望。 1852年,雨果的長子為他拍攝的照片 雨果的一生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流亡孤島如同被壓迫在黑暗的監獄里,而他就在這黑夜中,俯視着人間的苦難。 根西島的影子,存在於他大量的作品中,如《海上的勞工》、《笑面人》。 也是在這里,雨果寫出了著名的《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中的珂賽特,Emile Bayard 1862年插圖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着,廝殺着,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悲慘世界》 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拿破侖三世下台,雨果如英雄般凱旋,受到了巴黎人民的熱烈歡迎。 十一年前他拒絕拿破侖三世的特赦時曾說:「當自由回歸之日,我定會歸來。」 而現在,他成為共和國自由精神的象徵。 「這就是,為什麼我判自己流亡。」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YDevilMeow
游在法國,巴黎的地標教堂,欣賞聖母院的石頭波瀾壯闊的交響樂

游在法國,巴黎的地標教堂,欣賞聖母院的石頭波瀾壯闊的交響樂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巴黎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屬哥德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德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 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門洞上方是所謂的「國王廊」,上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歷代國王的二十八尊雕塑。 巴黎聖母院內部裝潢,嚴謹肅穆,「長廊」上面為中央部分,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裝飾中又以彩色玻璃窗的設計最吸引人,有長有圓有長方,但以其中一個圓形為最,它的直徑有九公尺,俗稱「玫瑰玻璃窗」,其直徑約10米,建於1220—1225年。中央供奉着聖母聖嬰,兩邊立着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大廳可容納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講台上。廳內的大管風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特別適合奏聖歌和悲壯的樂曲。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石頭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被譽為一級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着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雨果的筆下,十五世紀的巴黎聖母院,雖經過了百年風雨,哥特式的建築風貌和內涵依然煥發着詩意的美感。等到十九世紀他寫這部作品的時候,這座歐洲建築史上著名的教堂已經破敗不堪。雨果用了整整一卷的篇幅來描寫巴黎聖母院的今生前世,刻骨銘心。一種文化良心的呼籲,引起當時社會很大的反響,促成了1884年巴黎聖母院的重建,它重現了久違了的光彩。 如果沒有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巴黎聖母院 。 今天我們看到的巴黎聖母院,已經完全保持了它最初的風貌,至今依然是哥特式建築的瑰寶,巍峨壯麗,莊嚴和諧。從塞納河仰望,它高俊聳立的鍾塔和尖頂,仿佛在向藍天升騰。近看,它的立面由立柱和裝飾帶着黃金分割的比例,堪稱建築和諧美的典範。每一處裝飾,每一塊石頭都透着靈性,所構成的幾何形狀都充滿了韻律,像溫煦律動的音符奏響了這「石頭的波瀾壯闊的交響樂」。覺得天堂就在上面,教堂成了「與上帝對話的地方」。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游在法國

印尼東部暴雨洪災致50人喪生,死亡人數恐將上漲

暴雨引發的洪水造成印度尼西亞東部巴布亞省首府查亞普拉50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當地官員表示,救援人員還未抵達受災最嚴重的區域,遇難人數恐繼續上升。 據澳大利亞聯合通訊社3月17日報導,巴布亞省警方發言人迪亞茲(Suryadi Diaz)表示,截至週日上午,洪水和泥石流已經造成約50人死亡。此前有救災官員稱洪水造成至少42人死亡、21人受傷。 週六,查亞普拉附近的聖塔尼地區遭遇暴雨,暴雨引發的洪水造成當地至少150間房屋被淹。洪水湧入查亞普拉後襲擊了至少九個村莊,兩座橋梁被毀。 洪水過後。 印尼國家災害管理局發言人蘇托波( Sutopo Purwo Nugroho )表示,搜救人員尚未能抵達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隨着救援開展,死亡人數或將繼續上升。據央視新聞報導,遇難者中至少有四名遊客。 蘇托波在聲明中稱,目前洪水已經退去,道路上全是被洪水卷下的泥沙、木頭和各種生活物品。超過120名居民因房屋被毀,在政府辦公大樓臨時避難。 每年10月到4月是印尼的雨季,也是洪災多發期。今年1月,蘇拉威西島的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70人死亡。本月初,因暴雨引發的洪水迫使西爪哇省萬隆數百居民緊急撤離,約6000棟房屋被淹沒。 來源:華人頭條A
為什麼倫敦需要200年才能達到清潔空氣標准

為什麼倫敦需要200年才能達到清潔空氣標準

倫敦不符合有害氣體和碳黑顆粒法律限制,並在改善目前的速度,榮獲市「牛逼實現國際化 『清潔空氣』再193年標準。 這是今天發表在「 環境污染 」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的一個鮮明發現。來自倫敦國王學院和法蘭西島天文台的研究人員發現倫敦和巴黎都沒有達到空氣污染的法律限制。然而,各國的論文,巴黎將符合歐盟「在20年內城鎮透氣性目標。 倫敦落後於許多原因-包括,在一小部分,在污染物跳躍受到越來越多的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的泵出-這還有待觀察是否倫敦市長「的介紹了一個超低排放下月英國區「的資本會導致有毒空氣所承諾的45%降低兩年內。 論文合着者加里·富勒,在國王的空氣污染科學家' s表示,這項研究有一些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和一個警告。 「好消息是,總體而言,倫敦的空氣污染情況正在好轉,而且公交車升級產生了很大影響,但壞消息是2010年至2016年間的空氣質量政策並沒有減少倫敦所有道路上的空氣污染。」 富勒,作者隱形殺手:空氣污染的不斷增長的全球威脅-以及我們如何才能反擊, 還警告說,增加了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使用風險消滅了一些空氣質量的收益。 這項新的研究發現,自2010年 - 當法律遵守國際空氣質量標準時 - 倫敦和巴黎的二氧化氮和顆粒濃度有所改善。但是,變化率還不足以達到法定限制所要求的程度。 富勒說: 柴油排放丑聞曾在歐洲空氣污染嚴重影響「的兩個特大城市。盡管新車通過了更嚴格的排氣測試,但許多車輛在我們的道路上行駛時會產生更多的污染。這導致了二氧化氮限制的長期和普遍問題。」 他加了: 需要更好的反饋,以確保我們的空氣污染政策保持正軌。在倫敦取得了一些成功,尤其是公交車隊。雖然我們現在正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但我們需要更強有力的政策,例如倫敦即將到來的超低排放區,以便為我們城市的每個人迅速改善空氣污染,我們需要檢查它們是否有效。「 富勒警告稱,雖然人們對柴油發動機造成的危害有很大的關注,但對倫敦摩托車增加的關注較少。他說,動力兩輪車長期以來一直是巴黎的固定裝置,但他們在倫敦的使用也在不斷增加。 雖然官方的倫敦統計運輸狀態摩托車占倫敦只有1% 「的路使用,富勒說空氣質量監測子站旁邊交通計數顯示有每年在倫敦2010年和2016年間摩托車的使用增長了11%。 他說,這一增長可能是由於2011年倫敦一些公交車道開通摩托車,以及「摩托車交付的擴散」。 摩托車發佈了大量的初級有機氣溶膠,芳香揮發性碳成分,併負責二次有機氣溶膠的生產,新論文繼續說道。 「因此,倫敦摩托車數量的增加可能導致細顆粒排放量的增加,抵消了柴油微粒過濾器對其他車輛類別的預期效益,」該報稱。 然而,這一理論受到基於考文垂的摩托車行業協會(MCIA)的通訊經理Nick Broomhall的質疑。 「動力兩輪車允許人們放棄他們的單人車,並使用更高效,更清潔,更少擁堵的車輛,特別是在步行,騎自行車或公共交通不可行的選擇時,」他說。 Broomhall 今天還對「 泰晤士報」的一項索賠提出異議,稱Deliveroo風格的輕便摩托車食品配送服務正在對空氣質量產生影響: 「可以假設這些踏板車的交付數量正在取代一輛汽車收集外賣的旅程用餐,在這種情況下,每次旅行的排放量可能會減少。」 Deliveroo發言人表示,其18,000名英國車手中有一半使用自行車。 「我們也資助誰想要切換到電動滑板車這是更經濟,並有助於減少排放輕便摩托車騎手, 」持續的代言人。 Deliveroo不會告訴福布斯有多少倫敦車手使用輕便摩托車。 雖然使用在倫敦輕便摩托車的可能似乎越來越大這ISN 「在銷售數字牛逼證實。根據DVLA注冊數據,近期大倫敦新款125cc動力兩輪車的銷量出現大幅下滑。銷售額從2015年的5,016下降至去年的3,422。 同樣,近年來摩托車用戶也在穩步下降。2013年,英國共有3,946,180名摩托車執照持有人,但現在已下降超過30萬人。(許多Deliveroo車手 - 像一般的輕便摩托車騎手 - 在學習板上點綴,因此不是完整的執照持有人。) ULEZ 在倫敦使用動力兩輪車可能會很快下降。從4月開始,2007年之前建造的摩托車將加入污染汽車司機,每天將收取12.50英鎊的費用進入首都某些地區。這是引入了倫敦市長的一部分「的超低排放區,或ULEZ。到2021年,薩迪克汗的 ULEZ將包括整個倫敦市中心,直到北環路和南環路。 富勒贏得「 T為在打擊空氣污染等措施是否會收到預期的效果得出:「我們的避風港」牛逼建模,」他說,「的 回顧性期待。」 在英國,24%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運輸。其中58%的排放來自汽車和出租車。摩托車排放僅占道路交通總排放量的一小部分。 「我們『重新並不是說倫敦』空氣污染問題是由摩托車造成的,...
604002356.jpg

法國遭受強風侵襲 43個省發佈橙色預警

(來源:《巴黎人報》) 海外網3月4日電 根據法國氣象部門的預報,3日晚至4日,強風將侵襲法國,尤其是該國北部地區,43個省處於橙色警戒狀態。 據法國氣象台當地時間3日晚22點的預報,本輪風暴可能持續十幾個小時,內陸地區的風速可達每小時100公里;從布列塔尼的莫爾比昂省至盧瓦爾河地區的旺代省,風速預計將達到每小時130公里;北部其他地區風速在每小時70至80公里,濱海地區風速約在每小時100至110公里。 43個發佈橙色預警的省份將巴黎、上塞納省、塞納-聖但尼省、馬恩河谷省、埃松省、瓦茲河谷省、塞納-馬恩省、伊夫林省等法蘭西島大區全部省份囊括在內。 其他預警省份包括:埃納省、阿登省、奧布省、科多爾省、杜省、厄爾省、厄爾-盧瓦省、汝拉省、盧瓦雷省、馬恩省、上馬恩省、默爾特-摩澤爾省、默茲省、摩澤爾省、涅夫勒省、諾爾省、瓦茲省、加來海峽省、下萊茵省、上萊茵省、上索恩省、索恩-盧瓦爾省、濱海塞納省、索姆省、孚日省、約訥省、謝爾省、安德爾省、安德爾-盧瓦爾省、盧瓦-謝爾省、盧瓦爾-大西洋省、曼恩-盧瓦爾省、莫爾比昂省、旺代省和貝爾福地區。 法國氣象部門提醒,這種風暴每年可能發生三至四次,需要引起特別警惕。據法媒報導,歷年強風暴曾造成建築和樹木倒塌、交通和電力大面積中斷、沿海地區水災乃至人員受傷和失蹤等。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海外網

天使流下一滴淚形成聖湖,湖心有一小島,島真的漂浮在湖上的嗎?

山上白雪皚皚,山下植被茂密,巴松措如鑲嵌在高山峽谷中的一輪新月,湖水清澈見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沙鷗、白鶴浮遊湖面,湖水透明可見游魚如織,情趣盎然。 都說巴松措是天使流下的一滴淚形成的,不過巴松措最獨特之處就在於湖心有一座小島,名叫扎西島。 傳說該島是「空心島」,即島與湖底是不相連而漂浮在湖水上的。中間的島嶼乃紅教的亞特蘭提斯,浮橋則是實心走向空心必有途徑。 沿順時針方向轉島,還可以看到格薩爾王戰馬留下的蹄印、揮劍於石頭上留下的劍痕、桃抱松、以前的水葬台、樹葉上有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的「字母樹」、蓮花生洗臉的神泉……可謂步步有神奇。 走上通往小島的水上浮橋,雖然只感覺到輕微的搖擺,心里還是忍不住些許心虛、恐懼。等到雙腳跨上小島,不知為什麼心里還是有點不踏實。 難道真像傳說中的那樣,小島是懸浮在湖中?想着想着,忍不住跺了跺腳,恍惚中還真是感到了小島的晃動,這讓我越發感到一分神秘。 傳說中,每年圍繞扎西島轉12圈,再圍繞巴松措轉一圈便可洗清前世罪孽,免受輪回之苦。因此,來扎西島轉經的信徒眾多。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百家旅遊官媒自媒聯盟

西藏唯一自然風景類5A級景區,景美人少你不去看看嗎?

2017年巴松措和扎什倫布寺獲批5A級景區,也就意味着西藏的5A級景區增至4個,布達拉宮、大昭寺、扎什倫布寺和巴松措,其中巴松措是西藏唯一一個以自然風景成立的5A級景區。 作為林芝唯一一個5A級景區,巴松措的自然風光今後當然就成了林芝的一張名片,春夏秋冬,不管哪個季節來,巴松措都驚艷到讓人瞠目。 巴松措南岸一處小溪邊,有一個充滿神奇傳說的「求子洞」,傳說這個小洞曾被蓮花生大師加持過,來此求子甚為靈驗。 湖西北邊還有一個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個可供一人鑽過的洞,據說鑽過此洞可消災除病。 離此不遠的沙灘上,還有「蓮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薩爾王試箭處」,據說在每年的藏歷四月十五日那天,會在碧藍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線長出一條長長的白色帶子,當地人盛傳那是獻給格薩爾王的一條巨大的白色哈達。 其實湖心島是有名字的,叫做扎西島,但因為這座島孤零零地處在湖中間,沒有任何與外面的連接處,人們也就習慣了把它叫做湖心島。 地理位置: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巴河上游高峽深谷中 湖面海拔:3700多米 占地面積:6千多畝 地位: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一處著名神湖和聖地 開放時間:7:00-18:00 著名景點:"湖心島錯宗工巴寺、結巴村、錯高村、新措、鍾措等" 門票價格:120元(冬季免費) 建議遊玩時長:2-3天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可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百家旅遊官媒自媒聯盟

玩玩玩,以閨蜜一起去三亞嗨皮

第1天 關於行程 這次去三亞,我們從揭陽出發,直接坐飛機到達海口美蘭機場,然後晚上在海口過夜,第二天上午的時候從美蘭站坐高鐵去三亞。 因為是臨時提前不到一個星期定的機票,所有東西都沒來得急看,此次出行就決定了到達目的地再決定出遊地點,去了之後才知道出遊時天氣,定的酒店地理位置都不合理。 好的,下面開始進入正題。我會一步步分享我在三亞旅途的點點滴滴! 住宿這一塊,我個人覺的住在三亞灣,大東海,市區就可以了,性價比還高。像傳言說的三亞灣海水不干淨,都是扯淡!相對於其他城市的海上,三亞灣的海水簡直是自來水!出色,往往來自於對比。 我也不是排斥亞龍灣,海棠灣地區。第一:他們確實路途遙遠!第二:他們價格的確不菲,尤其是亞龍灣的確交通不便利! 我的朋友住過後,都覺的性價比還不如三亞灣呢~!畢竟,你旅途白天都在外面玩,住宿 的地方,有一個熱水澡和溫馨柔軟的大床即可。價格實在不應該這麼離譜! 其次就是線路,線路林林總總,如何在這麼多線路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線路,這是每個旅行者最大的痛苦! 那麼什麼是適合自己的線路呢? 首先,你要懂自己。你暈車嗎?你抗曬能力如何?你的食量如何?你有什麼特殊證據麼?你喜歡山還是喜歡海?等等問題。。。。先問問自己,再根據別人的推薦選擇自己的線路。。 舉個例子:有的四川遊客,最嚮往的居然是呀諾達/森林公園等景區,我想想也是醉了!(四川都是山巒高峰,呀諾達等熱帶雨林等景區,再四川三峽景區相比,瞬間黯然失色!) 我分享幾個我收集的線路!共供大家參考! 第一,暈車型長途汽車做不了的,類似加井島啊,分界洲島這種景區,就不要去。太遠了。 第二,旱鴨子型。旱鴨子可以玩玩戶外,雖然說不會游泳,不過戶外都是有提供潛水服和救生衣的。景區游泳就不一定提供了。 第三,文藝型的。文藝型的可以去蜈支洲島,森林公園,或者千古情這種文藝青年最愛的地方! 第四,情侶,蜜月,親子呀諾達一日遊,戶外線路一日遊,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現在大家懂了吧! 此次的主要行程: 第一天:揭陽—海口 第二天:海口—三亞千古情—第一市場 ...
弗洛勒斯海是印度尼西亞重要的漁場,沿海各島均盛產熱帶經濟作物

弗洛勒斯海是印度尼西亞重要的漁場,沿海各島均盛產熱帶經濟作物

弗洛勒斯海 弗洛勒斯海(Flores Sea)是太平洋西部的一個陸緣海。弗洛勒斯海北為蘇拉威西島,南為小巽他群島中的弗洛勒斯島、松巴哇島等島嶼,西接爪哇海,東接班達海,海域面積約為24萬平方公里。 介紹 弗洛勒斯海 Flores Sea 印尼官方語作Laut Flores。 南 西部海域。北邊是 (Celebes)島,南邊是小巽他群島的 和松巴哇島,海域面積240,000平方公里(93,000平方哩)。 海底西部是廣闊的海底高原,一般深達500 (1,650呎);有兩條 穿過本區,東南通到弗洛勒斯 ,是該海域最深點,深5,140公尺(16,860呎)。 從海槽往北延伸的兩條海脊,沿著一條較淺的 側面,抵達西里伯斯島。冬天,表流往西南流,夏天反向回流。 位置 中南部海域。屬太平洋。北有 ,南為松巴哇及弗洛勒斯等島嶼,西連 ,東通 。 主要數據 面積24萬平方公里。水深由四周向中部偏東增加,由1000米增至5000米,東部最深處達5140米。 氣候 海域地處南緯5°30′~南緯8°30′,屬 ,終年高溫、多雨、 ,年平均氣溫25~27℃,年均降水量2000毫米。 由於受季風影響,2/3的降水集中在11月~次年3月的雨季,旱季每月降水一般30~50毫米。 弗洛勒斯海是印度尼西亞重要的漁場,沿海各島均盛產熱帶經濟作物。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戶外旅行愛好者

毒販偽裝成「黃馬甲」販毒被法國警方識破 繳獲500公斤大麻

圖源:法新社 法國法蘭西島警方近日逮捕一30多歲男子並順藤摸瓜端掉一販毒團夥,這名男子通過使用黃馬甲來避免引起警方的注意。該男子曾多次往返於西班牙和法蘭西島地區,警方在抓捕該男子同時繳獲了500公斤大麻。 據法新社2月21日報導,該男子在前往西班牙安達盧西亞時,曾將一件黃馬甲放置在汽車儀表盤上以防引起警方注意。但由於該男子此前有持槍搶劫的犯罪記錄,已被警方登記在案,因此引起警方注意,被警方逮捕。 報導稱,警方通過該男子提供的情報,在隨後的調查中再度抓獲4男1女共5名嫌疑人,並在位於法蘭西島的兩個倉庫中搜查出1.5噸大麻脂、大量現金、手槍和數輛大排量汽車。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環球網

韓國正在上演「我獨自入學」… 這是要來新綜藝了嗎?

18日,全羅南道教育廳透露,全南地區有31所學校(包括分校),今年因沒有新生,取消入學儀式。 這當然不是新綜藝的預告,而是今年韓國部分學校上演的淒涼景象...... 與每年入學時熱鬧的景象不同,今年韓國全南地區共有31所學校沒有新生入學,呈現出一片荒涼的景象! 在這些學校中,有小學6所,分校22所,初中2所,高中1所。其中麗水地區最多,有10所(包括分校),新安地區5所,珍島地區3所,莞島地區2所...... 圖片來源:NAVER 由於連續幾年沒有新生入學,麗水巨文小學、德村分校和西島分校;靈光中央小學、月松分校;莞島寶吉洞小學、藝作分校等4所學校將於今年關門。 除去這些「零入學」的學校,還有4所小學、10所分校;1所中學、1所分校等16所學校上演了「我獨自入學」的入學儀式,這些學校都僅有一名新生入學! 圖片來源:NAVER 其實「零入學」和「我獨自入學」現像在韓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在2017年,全南地區也有41所學校沒有新生入學,而「我獨自入學」的入學儀式也在24所學校舉行。 全南地區的小學、初中、高中學生人數今年較去年相比減少到了19.3萬人,包括幼兒園在內的學生數為21萬3942名,比去年(22萬409名)減少了6467名。 圖片來源:NAVER 在全南「小型學校支援條例」中,學生數在60名以下的學校被定義為「小學校」。去年10月在島內887所小學、初中、高中(包括分校)中,小學校達到了374所(42.2%)。 全南道教育廳相關人士表示:「預計學齡人口的減少趨勢將會持續下去,我們將密切掌握人口統計趨勢,為培養適當規模學校而推進合並等措施」。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韓國這種「零入學」現象呢? 據專業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可以分為兩點: 01 出生率降低 如今,隨着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懷有「不婚」、「不育」思想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低生育不光是我們國家的問題,有的說我們國家人們因為討厭韓國所以才不願生孩子的。最近大家不都開始追求生活質量嘛?我想過我嚮往的生活,因為有這種變化所以才帶來了低生育,希望大家能夠尊重這種變化」。 這段話是一名年輕人在去年8月舉辦的「生也行,不生也行」的年輕人談話活動中表明的自己的立場。 圖片來源:NAVER 這次談話活動就是為了聽取年輕人對於戀愛·結婚·生育的真實想法而舉行的。 在以戀愛為主題的某場談話中,年輕人們吐露表示:「在無法構建安全的個人生活的情況下去戀愛會感到很有負擔。男性因為父權家長制的文化會有經濟負擔,女性因為各種遭受約會暴力的事例而無法戀愛。 對於結婚,大家覺得結婚需要斷絕(社會)閱歷或放棄個人的成就感,所以決心不結婚或不生孩子。特別有年輕人表示,就像晚婚文化取代了過去的早婚文化一樣,不婚也會逐漸成為一種文化」。 在與生育有關的主題討論中,有人認為:「國家好像在強制大家生孩子一樣」、「我討厭在韓國養育孩子」。 低生育高齡社會委員會副委員長金尚喜表示:「對於年輕人們來說,戀愛·結婚·生育已經是自己的選擇了,大家再次醒悟,希望多樣的生活方式能夠獲得尊重。第3輪基本計畫正在重建中,我們將努力將年輕人們的不同的文化和想法進行收錄」。 網友:過去的家庭模式VS現在的家庭模式 目前,韓國的合計生育率已經低於1.0, 處於世界較低水平。 為了控制這種現狀,韓國實行了各種獎勵聲育的政策,但是隨着人們意識的改變,這些政策並沒有有效提上生育率。 圖片來源:NAVER 反而,「結婚後懷孕生子」的傳統認識正在逐漸減少,認為子女是必需的已婚女性減少到了一半以下。 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的保健福利專門雜誌《保健福利論壇》上登載的《子女生育狀況和政策含義》報告書通過「2018年全國生育能力及家庭保健,福利狀況調查」,得出了韓國已婚女性的子女價值觀。 研究組以15~49歲的已婚女性(1萬1161名)為對象,調查了子女的必要性、要子女的理由等。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一定要有子女」的占49.9%,與2015年調查時(60.2%)相比,減少了10.3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NAVER 隨着已婚女性對子女必要性的認識逐漸淡薄,未婚女性中對生育的否定看法也在擴散。 根據韓國保建社的《未婚人口對子女及家庭的看法》報告書,他們對約2500名20~44歲的未婚男女進行了問卷調查。 84.8%的有配偶女性表示:「今後沒有生育計畫」。 其理由主要有:「子女教育費負擔」(16.8%)、「子女養育費負擔」(14.2%)、「收入·就業不穩定」(7.9%)、「工作、家庭兩難」(6.9%)等。 韓國生育率下降,也就代表着現階段的學齡兒童數量,以及將來的學齡兒童數量越來越少,這就是導致部分學校「零入學」的主要原因。 02 棄農化 大家應該也都瞭解,韓國人口分佈極度不均。 在韓國5100萬的總人口中,光首爾人口就占據了1050萬(2017年數據),可以說,足足全韓1/5的人口都聚集在了首爾一個城市里! 圖片來源:NAVER 再算上整個首爾經濟圈、首爾——仁川都市圈的人口,全羅南道、慶尚南道等地區的人口與之相比真的是少之又少! 在這種人口分佈不均的狀態下,韓國地方家庭的父母也傾向於把孩子送到「大城市」——首爾、仁川、釜山、蔚山、大田、大邱......接受更好的教育條件。這就導致部分農漁村學齡兒童的極度缺失! 圖片來源:NAVER 根據現況分析,韓國低生育率和棄農化現象仍將持續下去。因此,預計明年以及未來的日子里,學校「零入學」的情況也仍將繼續,韓國教育部只能採取學校整合的方式,避免教育資源的浪費。 其實,說到底還是少子化造成的「0入學」,但是,比起盲目的逼年輕人生孩子,國家首先要做好的是創造適合生養孩子的大環境。 反正現階段這種形勢,小編是不敢生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奮鬥在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