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陸軍兵種資料

Tag: 陸軍兵種資料

《帝國 全面戰爭》各國兵種優劣勢分析

從帝國會戰來分析: 英國:日不落就是日不落 優勢:列兵技術全面,海軍占得先機,特殊步兵層出不窮 劣勢:騎兵稍遜,重騎兵,皇家侍衛都難抗大鼎 總結:步兵海外殖民強國 普魯士:鷹旗下的·精銳 優勢:列兵士氣高,裝彈快。騎兵兵種全面,軍事科技突出 劣勢:海軍。。。。。。 總結:大陸吧主。。。。。。。。 法蘭西:拿破侖的雛形 優勢:列兵肉搏強,輕騎兵,火槍騎兵強。炮兵尤其強 劣勢:幾乎沒有,就是強敵環食 總結:強就一個字 奧地利:狙擊手的故鄉 優勢:列兵人多,散兵強 劣勢:戰鬥主力不明顯,質量較差 總結:打打游擊吧。。。。 瑞典:北陸的龍騎 優勢:騎兵強的一塌糊塗(人多啊) 劣勢:步兵太過中規中矩 總結:騎兵海。。。。 波蘭:最後的騎士 同瑞典 俄羅斯:刺刀是好漢 優勢:列兵沖鋒強,輕騎兵強,擲彈兵不錯 劣勢:對射不行 總結:上刺刀,毛子海。。。。。 奧特曼:新月下的強權 優勢:步兵強,禁軍尤其強 劣勢:缺乏騎兵,初期兵種太廢 總結:步兵,步兵,步兵 補充意見: 海軍其實出了英國外所有國家素質都差不多,只差荷蘭和西班牙的初級商船較強,另外我認為最強的國家應該是英國,海軍強,陸軍列兵和輕步兵都很強,就是騎兵稍弱點(雖然在帝國後期騎兵沒什麼用)。普魯士則是除了擁有射速快士氣好的列兵,且最頂級的禁衛步騎兵都是最強的(之於特別版的骷髏騎兵和要花錢的一個騎兵我就沒用過了)。奧地利輕步兵強之外騎兵也很強(槍騎兵衝鋒29,胸甲騎兵素質比其他國家高,他的匈牙利飆騎兵也不錯),列兵雖然素質較差但人多,對射時戰不少優勢,所以對射時關鍵就是要維持列兵士氣。荷蘭則是初級商船不錯,雖然普通列兵很一般,但3級兵營就能出高級列兵(瑞士衛隊和蘇格蘭人)。另外你沒提到的馬拉塔雖然列兵不行,但他的肉搏兵還不錯,可以用中二打法 更多相關內容請訪問:帝國:全面戰爭專區 來源:遊民星空

《帝國 全面戰爭》陸軍兵種介紹(Mamluks 馬木魯克)

Mamluks MamluksMamluks are fearless light horsemen, deadly when deployed against a broken or unsupported enemy. Mounted on tireless light horses and armed with scimitars, they...

《帝國 全面戰爭》陸軍兵種介紹(24-pounder Howitzer Foot Art

24-pounder Howitzer Foot Artillery 24-pounder Howitzer Foot ArtilleryHowitzers send shells plunging into enemy formations and over defences, making cover irrelevant. Howitzers fall somewhere between guns...

《帝國 全面戰爭》陸軍兵種介紹(Grenadiers 擲彈兵)

Grenadiers GrenadiersGrenadiers are large, strong men, armed with muskets and carrying bags of bombs to hurl at the enemy』s ranks. Explosive grenades are one of...

《帝國 全面戰爭》陸軍兵種介紹(Clansmen氏族戰士)

Clansmen ClansmenThese fierce Highland warriors intimidate all enemies with their wild skirling attacks and barbarous apparel. Highland clans are the last tribal society in Western...

《帝國 全面戰爭》陸軍兵種介紹(Elite Light Infantry精銳輕步

Elite Light Infantry Elite Light Infantry Light infantry forces form a skirmish line to slow the enemy advance and keep their own line unmolested by enemy...
《帝國 全面戰爭》兵種界面介紹 普魯士

《帝國 全面戰爭》兵種界面介紹 普魯士

作者:oliphaunt 來自:黃龍騎士團 帝國:全面戰爭的整個系統都經過了大幅革新,徹底顛覆了羅馬和中2的傳統,尤其是內政部份。不過,在這里,我打算先從最簡單的內容開始介紹。 下面一幅圖中的國家就是條頓騎士團的後嗣,腓特烈大帝的故鄉——普魯士。1700年的普魯士只不過是個中歐小國,僅僅擁有2塊領地: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勃蘭登堡和屬於波蘭王國的普魯士。為了這兩塊領地,歷代普魯士君主不得不同時向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奧地利大公和波蘭國王稱臣。但就是這麼個小國,卻借着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迅速崛起,成為東歐強權,並主導了對波蘭的瓜分。 界面說明: 請先看左面的的菜單。該菜單顯示的是普魯士首府地區勃蘭登堡(Brandenburg)的省份概覽。在省份名稱的下方是公共治安界面(Public Order),里面列出了當前影響該地公共治安的所有因素。與前作不同,帝國:全面戰爭的公共治安按照民眾的階級劃分為兩塊:貴族(那個戴假發的)與平民(戴黑帽子留絡腮胡的)。大家現在看到,貴族和平民的標牌都是綠色,這說明兩個階級的民眾都很愉快,無意造反。標牌旁邊的數字則給出了具體的治安數值:貴族是7,平民是6;這兩個數值分別由右側的治安細則中的正面因素(左側有一個綠色的加號)之和減去負面因素(左側有一個紅色的減號)之和而得到。當治安數值大於0時,標牌為綠色,民眾生活愉快;當治安數值為0時,標牌為黃色,民眾生活水平一般,但不會造反;當治安數值略低於0時,標牌為藍色,民眾怨聲載道,造反的留言充斥大街小巷;當治安數值遠小於0時,標牌為紅色,革命就要到來了...... 對了,關於革命,我在這里要特別說一下:當平民極度不滿,國家政體為君主制時,平民會發動革命,如果革命成功,那麼國家政體變為共和制;如果貴族極度不滿,國家政體為共和制時,貴族會發動復辟,如果復辟成功,那麼國家政體轉變為君主制。另外,政體和革命思想對貴族與平民的影響也是各不相同的。請看圖,貴族的治安細則欄中的負面因素中有一面象徵革命的紅旗,而平民的治安細則欄中的負面因素中有四面紅旗,這意味着革命思想對平民的影響要遠大於對貴族的影響。另外,貴族的治安細則欄中的「王冠」圖標在正面因素欄內,而平民的治安細則欄中的「王冠」圖標在負面因素欄內;並且,貴族有一個「王冠」,平民則有2個。這就是我想說的另外一點:君主制會提升貴族的忠誠,卻導致平民的忠誠大幅降低;同樣,共和制令平民的忠誠大幅提升,貴族的忠誠則大幅下降。 63.普魯士私募騎兵 64.普魯士隼炮 65.普魯士戰列步兵 66.普魯士民兵 對了,順便說一句,既然大家已經在帝國中看到了牛頓和牛津大學,那我不妨把牛頓的老對頭——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拉出來瞧瞧。 萊布尼茨和牛頓同為微積分的發明者——但萊布尼茨和牛頓這兩個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都認為自己才是微積分的創始人,於是一場漫長的論戰就開始了..... 迷之音:誰是微積分的創始人?? 牛頓:我! 萊布尼茨:我! 牛頓:#·—……%)¥·*(— 萊布尼茨:#@!@*)(^&%## (以下省略又長又臭的N萬字) 這場論戰一直都沒有結果,直到兩位當事人都去世後方才漸漸平息。 不過,在帝國:全面戰爭中,我們得到了一個機會,可以讓這兩位學術泰鬥在生前就作一了斷:決鬥!! 在帝國:全面戰爭中,牛頓和萊布尼茨都是以紳士(Gentleman)的身份出現的。帝國中的紳士,除了能進行學術研究以外,還有另一項功能,那就是決鬥!決鬥是消滅敵人重要人物的唯一合法方式,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不會引起戰爭(這一點和暗殺大不一樣)。如果你想來一點惡搞,不妨用船把萊布尼茨運到牛津,和牛頓一決高下——當然也可以讓牛頓去找萊布尼茨。 雖然遊戲中萊布尼茨是普魯士紳士,但實際上萊布尼茨根本就不是普魯士人。萊布尼茨生於薩克森的萊比錫,定居於漢諾威。照這樣來說,萊布尼茨應該屬於漢諾威或薩克森,不應該屬於普魯士。CA的這個設計,可能是出於遊戲平衡性的考慮,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史實基礎:1700年萊布尼茨身在勃蘭登堡,正在主持由他剛剛建立的普魯士科學院。  遊民星空《帝國:全面戰爭》專區 來源:遊民星空
《帝國 全面戰爭》英軍部分兵種數據圖

《帝國 全面戰爭》英軍部分兵種數據圖

作者:allenhsu 來自:黃龍騎士團 遊民星空《帝國:全面戰爭》專區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