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電量

Tag: 電量

《絕命精神病院實驗》電量激增怎麼完成

《絕命精神病院實驗》是一款動作冒險遊戲,遊戲支持多人聯機,最多支持四人。遊戲有很多的成就,電量激增就是其中之一。玩家需要獲取「電量激增」徽章,這樣就可以解鎖成就了。 電量激增完成方法分享 遊戲有很多的成就,電量激增就是其中之一。 玩家需要獲取「電量激增」徽章,這樣就可以解鎖成就了。 來源:3DMGAME

《星空》飛船武器電量分配選什麼武器比較好

《星空(Starfield)》中的安裝的武器是需要消耗飛船的電量的,只不過有的武器消耗高,有的武器消耗低,而飛船武器電量分配比較推薦的武器就是飛彈發射器,你直接裝四個,然後分配一格電就能一股腦全發射出去。 星空飛船武器電量分配選什麼武器比較好 武器的電量分配隻影響其彈藥/能量回復速度,不影響射擊速度。因此你可以給船掛上4個飛彈發射器然後只分配一格電量然後一股腦射出去。 來源:3DMGAME

工作的對談 006丨今天你的電量如何?

「對話練習」(chatting with han)是由大憨撰寫的一份身邊人「工作狀態」的田野手記,這是朋友們的狀態存檔,是我自己狀態存放的地方。 借著「對話」看見他者,並「練習」從每次聊天中抽取一個線索,看看它和我最近的閱讀/思考之間的聯系。 # 一個問題:對自己的篤定從何而來? my question 第一次認識芒果是她偶然翻到一篇我的文章,我們同對一個露營組織好奇,隔空加了好友。後來在靈感買家俱樂部相遇,再後來我倆在杭州面基。低調、好奇心強,涉獵極廣,這是對她的第一次印象。 知道她在一個工具團隊做海外運營,但她的信息閱讀量和搜取能力遠超工作所需,我好奇她的興趣和熱情。訂閱了她的頻道,很喜歡里面最近關於覺察和自我秩序建構的文章,也對她文字里透露出來的篤定、獨立的思考和對自己深入的觀察感到好奇。她的安靜下隱藏著某種特質,那隱藏特質是什麼呢?這和她的工作狀態之間又有什麼關系? # 一次對話:從混沌到清晰,觀察自己,調試自己 raw material 憨:你現在的工作是什麼? 芒:我們產品是圍繞圖片和視頻編輯,我做海外增長和運營。產品要推印度、美國,巴西、東南亞,我要針對不同的國家去做本地化,包括APP內語言本地化,還有根據不同國家配置不同的宣傳的材料等。 最近也開始帶產品,我們公司比較鼓勵每一個人都獨立帶產品。你可以在某幾個項目只做增長運營,但你需要有自己主理的產品。 憨:為什麼兩份工作都選擇做工具的公司? 芒:一方面自己那個時候比較喜歡試用各種工具,當時想去一個十幾二十人稍微小一點的團隊。另一方面我感覺做工具的團隊老闆稍微都會比較 ego 比較小一點。 憨:老闆的 ego 比較小,有什麼特徵? 芒:他可能不會非常需要做出一個作品來證明自己,或者說他做出一個東西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自己。他就是想做出一個東西,享受這個過程,他沒有想過這個東西做出來是代表了自己,來證明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可能他發現有些用戶一直在說要某個東西,他希望做出來用戶用得更流暢。如果不流暢不會影響別人對他的看法,而是如果用起來不流暢,用戶體驗就不好。就是凡事從用戶那邊思考,而不是在意別人怎麼看。 憨:你在面試的時候會考察老闆的ego這點嗎?你選工作有什麼標準? 芒:我會。我還會先觀察一下這個團隊整體氛圍,包括留意他們用什麼協作軟體(比如釘釘我可能就不會去了…… 當時最重要的一個其實是地理位置,我先想的是一定不去濱江或者餘杭區,太壓抑了。我想留在西湖區,西湖區就沒有什麼大廠。後來發現古翠路這一條路上有特別多做工具的公司,都很隱蔽。3月份面試的時候,那條路開滿了各種梨花、桃花、桂花,我就想我一定要來。 第二個我傾向於找海外的團隊。可能覺得海外沒有那麼卷。也要去跟海外厲害的app競爭,但那種卷的節奏傳到我們這兒就已經慢下來了。 憨:做運營或者增長,做的事情是不是偏執行,現在帶產品會更有主動性? 芒:對,帶產品你每個流程都要接觸,之前如果只做增長就經常會有一種這個產品跟我有什麼關系?就是「這個事情可以做,但跟我有什麼關系」,我之前經常會有這種感覺。 憨:怎麼處理這種「跟我沒有什麼關系的狀態?」 芒:我剛入職這家公司的時候,最開始一個月其實蠻不能適應的,被要求用很多美圖軟體,我想這跟我有什麼關系,我平時也不太用這些東西,就很痛苦。但是我想才剛來又要走了,要不我還是先試試,就排除「跟我有什麼關系」之外,看看能不能找到跟我自己相關的東西? 我之前沒有辦法找到這種關系,後面我嘗試會讓自己進入一種狀態,假如這個產品就完全由我掌控,假如我就是這個產品經理從0~1跟著他起來的,我會怎麼去做它的增長,我會想怎麼發揮跟我自己相關的那種那部分,就怎麼把它帶入進去,然後後面好像進入了一種,這些產品都跟我有關的階段。 憨:它是一種想像嗎?你剛才說的那種狀態,它是怎麼進入這個狀態的? 芒:需要經常提醒自己,你可以進入這個狀態。就設個提醒,我覺得人如果不提醒,經常會忘記一些事情。我就會設提醒,就想像我自己今天從這個產品最開始原型圖我就在,然後我是可以把我自己的東西帶進去的。我會不斷的回想我之前那些把我自己的東西帶進產品,然後做出不錯效果的那些經歷,然後不斷回憶那些經歷,然後再重新找回那種感覺。 我還有一個離職念頭的回收站,我每次有離職念頭,我都會往里寫。我每個月會提醒自己看一下我這個月有沒有產生什麼離職念頭,如果有念頭是什麼導致的,然後就會往里面寫,因為有時候會發現可能好幾個月都沒有,有時候會發現一個月不到,就有好幾次想打開清單寫一寫。這個東西已經維持了兩年了,我還沒離職,我可能從第一天我就會都會設一個這樣的東西。 憨:你會去記錄和觀察自己的念頭,這個很有意思,你會寫日記嗎? 芒:我不寫日記,但我會有寫那種很細致的追蹤,怎麼講呢? 有兩年,我會記錄一下自己今天的狀態,我把它叫「電量🔋」,記錄一下自己今天的電量。我一欄會寫,大致感覺今天電量有多少,今天哪些事情我就比較充電,或者讓我覺得有能量,有些哪些事情比較消耗我?記錄久了之後,你就會發現一些共性,哪些事情就會比較消耗,你做哪些事情會比較充電。 憨:為什麼這種不會用日記,會用一個表格? 芒:表格比較直觀。 憨: 我覺得這個好的地方是它很具體,很多時候我有一些困擾,但它是一種情緒,你會落到具體的一個事情上面,當它重復出現的時候,你可以很直接的找到那個原因。 芒:我會傾向去找更具體的,比如我模糊覺得我對工作有厭倦,但我會在想如果離職,然後呢?如果我在下一份工作中又有類似的厭倦,但是我不清楚厭倦具體什麼東西,那不是很虧嗎?然後我就會想我一定要先找出我厭倦的點到底是什麼點,那個點要足夠細。 憨:你平時看的東西特別多特別雜,但這些看的東西跟你工作幾乎就沒有什麼關系,這點會不會困擾你? 芒:最開始會困擾我,後來我發現自己這種關注信息的方式,會讓我在工作上發明一些自己的創新,改善工作效果。 舉例做海外增長,大家之前的思路可能更多會去看同類產品,比如說照片領域下,國內幾家廠商做的產品在在韓國排的還挺好的。但是你發現國內的都是互相在看,沒有什麼突破。我想那我要去看其他領域的,研究一些歪門邪道。 我會去看跟我們產品完全不相乾的工具產品在日韓是怎麼做的。比如我發現日本人喜歡很素的那種背景,喜歡手帳,那我就試試把手帳貼紙的產品圖往前面挪一挪再突出。再比如我看見韓國市場網課相關的APP排名都特別靠前,網課肯定要用到視頻播放器,我就讓設計師給我做了一張這樣的圖,這兩個去做 ab test,然後勝出了特別多。 憨:你日常會接觸很多信息,你要怎麼去管理他們? 芒:我其實沒有一套很復雜的信息管理流程。我會開很多個telegram頻道,一個頻道我可能就當做一個文檔來管理,把它設為私人可見。日常的信息就像草稿先扔進去,我反而不太用文檔的工具了。我其實不太做筆記,我也沒有什麼筆記系統。 但是我會比如說我很喜歡某篇文章,我會想反復看,就會把它放在我的那種任務提醒的app里面。我之前試過那種稍後讀的app,多久整理一次,但我發現這樣對我不管用。對我比較管用的方式是具體某一篇文章,我把建成一條任務,比如說這篇文章我想每個季度我都重新讀,我就會設個季度提醒。有些文章一年看一次就夠,我就單獨給那篇文章設個一年的提醒,這些想反復讀的文章我都會存在一個to do app里面。 憨:你現在有一套整個系統是一個telegram頻道+一個任務管理?循環你的文章閱讀。 芒:對,比如說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我覺得我現在沒法讀,但是我可能明天上班前我想看一下,我就會先把連結復制下來,然後放到 to do app 里。如果看完我覺得沒什麼,我就把那個任務勾掉,然後如果看了我覺得特別好,我就再給他設一個重復,然後之後又可以重復讀。 憨:為什麼是telegram頻道不是日記或者note? 芒:telegram 更像是我在任何場景下,有可能是我看了什麼東西,也可能我就騎自行車時對某個事情突然有了一點想法,我就把他扔到里面。如果它是有個很明確的主題,我就把它扔到主題的頻道里面,如果它沒有一個很明確的主題,我專有一個頻道專門放沒有明確主題的。 寫進telegrm頻道往前翻,我就能發現我之前也這麼想過。如果是以日記的形式,今天可能會有不太相同的幾個內容混在一起,你不是以主題分的。 憨:剛才選工作的標準,我也覺得蠻有意思,比如說你第一條是根據地理位置選,其實還挺任性的,你是先根據自己的生活節奏來選,不是說根據一個外在的「好」工作的標準,感覺這種外在環境不太給你帶來焦慮,你會有一套自己獨立的標準,這個東西是哪里來的? 芒:有,應該是跟家庭環境有關。我爸媽不會管我做什麼選擇。 我想起初三的時候要考重點高中,周末學校要求要補習。先是周六是大家統一在學校補習,周日的話大家心照不宣都要去弱勢科目的老師家里補習,在我們那邊就是一種常態。但是我爸就問我,他說你自己想不想去,你如果不想去我們就不去。 我說我不想補習,但是我的數學和化學都很差,我爸就說你不想就可以不要。後來被我們班主任知道了,她說你知不知道你xxx的科目這麼差,你初一的成績到初三掉了這麼多名次,就是因為你有你這樣的爸爸。我爸幾乎不不干涉我的選擇。但是他們會很在意我是不是一個獨立的人,是不是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能夠把事情打理好。 憨:這種「獨立」的要求怎麼在生活中體現? 芒:我覺得他們會很在意你是不是一個,比如說你家里什麼東西壞了,你是不是需要依賴一個外界的系統去外界的服務去幫你解決這個事情,比如他們非常看不起一點小事就要找那種支付寶上的服務去幫你解決,他們會很在意你能不能獨立自己完成這些事情。 憨:自己完成是什麼意思? 芒:比如說什麼房間的燈壞了,你起碼得知道怎麼自己換個燈泡。你如果連這種事情你都要花錢找中介,他們就覺得不太好。 比如說像找房子,你起碼要知道怎麼真實的跟房東打交道,但你如果什麼都依賴一個平台,甚至自如會給你分配一個什麼管家。什麼壞了你在上面報修工單,就會有一個人來,你只要花錢就能解決事情,甚至不用動口不用動腦子,他們就會覺得你沒有真正的進入社會。 憨:進入社會是什麼意思? 芒:可能他們理解的進入社會,你要去真實人有交互,你要去跟對方去協商。協商的這種能力他們覺得是很重要的,包括什麼討價還價的能力這種。 他們好像不太會在意我的孩子是一個很厲害學校出來的孩子,或者說他什麼專業的,或者他是考了幾分,他們好像從來沒有在意過,他們比較在意是一個獨立的人。 憨:你爸這種教育理念確實跟周圍有點格格不入。這個跟他的職業有關系嗎? 芒:我爸媽之前是在北京做生意做,他們會去江蘇進服裝的,訂一些衣服褲子,去北京做生意。幾乎是項飆寫那本浙江村的書的那一批人,但我爸媽不是溫州人,他們有很多溫州朋友,就在北京大紅門那一塊。我小時候還在那待過一兩年,被放在紙板箱里。 憨:我覺得「獨立」這個點也很有意思。可能是他們經歷發現,成績什麼的跟以後做生意沒有那麼大關系,其實要在社會上生存,並且有一番自己的東西,這種「獨立」處理事情更重要。 我這個家庭背景真的還蠻大影響,像我爸是在體制內,他很早就享受到社會地位和體制上的穩定,還受人尊敬。他會覺得體制內很好,但這是一個外在的條件。我感覺做生意的人很務實,這種務實就體現在他沒有那麼在意外在的標準,而很客觀的說我自己能把錢賺到手就行了。做生意需要不停的去找自己的空間在哪里,所以感覺你好像很早就沒有對外部評判的焦慮,是看自己更多。 憨:你有這種觀察自己念頭、想法和行為的習慣,一種很內在覺察的這種方式,這個是從哪里來的習慣? 芒:可能是大學的時候,我們英語專業就需要每天早上練口語。練口語有個很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跟自己講話,然後一人分飾兩角。 找不到跟你練英語的搭檔,你自己跟自己練是很好的。我記得大學的時候,我經常一個人在路上練口語,自己跟自己講話。你在另一種語言下,你的個性好像又變了一下,同時就你可以抽離出來,比如你今天有很多情緒,你就分飾兩角,假設你自己是你的朋友,聽你自己講了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你以你朋友的視角想怎麼跟自己講,怎麼安慰自己,怎麼給自己一個解決方法。 我經常就可以抽離開,或者我經常可以想像到剛剛經歷那件事情的我是在演一個劇本。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好像就不會特別陷在演劇本的那個人的角色里面,那種情緒里面可以比較抽離。 憨:你的方法真的都很旁門左道,這種練口語的這個是老師教的嗎? 芒:不是,是我自己發現這樣很適合我,這些方法好像都是我覺得我去試了之後發現很適合我,可能是試了很多方法,我就覺得都對我不是很管用,包括知乎上也有很多學英語的方法,我都試過,我覺得好像不是很適合我,然後我就自己研製一套。 憨:你在練阿斯湯加瑜伽、包括對冥想和禪也很感興趣,這個是什麼時候開始? 芒:冥想,我一直不是很相信那種短暫的脫離現實的環境,然後七日之後你就悟了或者怎麼樣,我會覺得冥想就是在日常中,在最難的環境就是你在工作里面遇到了困難,那個是最好的練冥想的場景。我感覺走路也可以冥想,就是很在當下那種。 大概什麼時候?可能是大學有一段時間我對減肥很有執念,然後那個時候我幾乎有一點接近快要在那種暴飲暴食的邊緣了。那時關注一個博主,別的博主都會跟你講要怎麼吃怎麼練才能瘦,或者給很多方法讓你消化不過來。 但這個博主說你想怎麼吃就不要管別人說什麼,他給的唯一一個你要每天做的就是,你每天在吃東西之後寫下你今天自己身體真實的感受是什麼,然後寫下你每次有那種奇怪的想吃的欲望是由什麼導致的。是你嘴饞了?你真的餓了?是你今天有情緒?還是剛好家附近有一家店在那,你很容易進去買點東西,但不一定是你當下真實需要的?他會要求你每天這樣記錄。就很神奇,從那個之後我就真的沒有那麼在意瘦不瘦這個事情,反而對身體的感受有很多了解。以前是關於對食物的,後面變成對其他工作的一些離職的念頭一些觀察。 憨:長期的自我評估以後會對自己擅長什麼很明確是嗎? 芒:對,並且要不斷提醒自己。 憨:也會要app設提醒嗎? 芒:會 。 憨:會設提醒夸獎自己嗎? 芒:不會夸獎自己,但我會設提醒那種做什麼事情能夠讓我覺得我自己在發光,就會列很多。如果我人不太好的時候,我就會去看一下那些,我就多做一些那種事情。 憨:這個也會設置提醒來提醒自己? 芒:對,對。 憨:你的提醒系統真的太神奇了,你現在還會有那種不可名狀的情緒/焦慮嗎? 芒:很少,就算他不可名狀我都會盡量給他編出一個詞來形容。我覺得擺脫一種別人對「好」的定義的辦法,就是你自己編很多那種詞,然後就不會被他們常用的那些詞給限制,這也是一個很喜歡詞語和語言的一個原因。比如你發現在很多別的語言文化下面,它有16種形容藍色的詞,我們只有幾種,或者我們很真的非常在意的那個東西,在別的語言文化下甚至沒有詞形容對應它。 我就覺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套自己的詞,那個東西是沒有辦法被別人給拿走,然後你也不會輕易被別人給影響的,當你有那套東西的時候。 憨:你的頻道也叫「winnowing words」。好像串起來了,給它命名或者找到自己的詞語,其實把一個東西具體化,然後具體化的過程又是你去設定一個自己的定義和標準。 # 一份田野手記:「個體自主性」和「社會自主性」 field notes 和芒果聊完,被她這套「自我裝置系統」所吸引,更好奇的是她發明自己的語言、詞語、工作方法、覺察系統…這種能夠不被外界環境和標準裹挾的「個人自主性」的底氣從何而來? 這是這次跟芒果聊完我更明確的一點,梳理之前采訪的6個朋友,工作領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是他們都有很強的「工作自主性」,這或許就是我好奇的母題:在當下普遍的工作無意義感中,這種自主性從何而來? 從個體角度來看,芒果作為個體的「自主性」來自有意識的自我覺察和探索。另一方面,她談起父母與項飆筆下浙江村的關聯,我好像可以在歷史和社會的語境下去理解這一點。浙江村的問題是關於「社會自主性」。溫州人獨立於體制之外(溫州人民從不向國家「等、靠、要」)和發展小規模、網格化的經濟。他們的反抗和表達能力固然很弱,但不意味著它依附於現有的體制,相反,是在國家的體系里找自己的騰挪空間,有很強的獨立利益意識。 這個「獨立」可以與芒果父母對她的「獨立」教育相呼應,不要依賴平台和系統,要擁有協商和討價還價的能力,處理事情的能力,才是進入社會。 但是項飆在2016年第五次重訪浙江村,他寫道: 非正式經濟是規范化、體制化的背面。但這種非正規經濟在被「被正規化」。這樣的「秩序」的形成,是當代政府管治社會的主要手段。 伴隨被正規化的經濟,是厭惡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的「規格一代」。這周讀這篇《不能說「不」的「規格一代」:當代韓國教育過度、半失業的年輕人》:盡管媒體和政府仍然在談論有創造力、自學成才、自我創業的年輕人,但年輕人自己卻回到了他們以前作為孝子孝女的角色,重新開始了慘無人道的學習、補習班和高考賽道上。想要「安全」和「正常」的生活。在「娜拉出走」的百年之後,「回家」成為一個更強大更富有誘惑力的聲音。」 畢業回家,和父母捆綁共生,上岸、考公、考編。 在這樣「社會自主性」很弱的時代背景下,「個體自主性」除了來自家庭的支持,還有什麼源泉? 想要繼續探索。 References 鮑勃:靈感買家俱樂部 項飆:《正規化的糾結》  趙韓惠貞:《不能說「不」的「規格一代」:當代韓國教育過度、半失業的年輕人》 ---------------------------------------- 「工作的對談」是由好奇心俱樂部出品的一份對話筆記,一份身邊人「工作狀態」的田野手記。如果這些對話文本也讓你共鳴,來給大憨回信。 來源:機核

《缺氧》控制水解電穩定產出電量方法

《缺氧》里面可以通過水解電的方法來產生電量,不過有的玩家的水解電,產生的電量並不穩定,下面就給大家帶來控制水解電穩定產出電量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控制水解電穩定產出電量方法 只要電解器一直在工作,輸出氫氣就是穩定的。你很可能是電解器排氣口超壓了電解器不工作,或者是管道堵塞了氣泵不工作。 解決辦法是要麼合理安排氣泵數量和管道結構,讓氣都能順利抽出來;要麼採用高壓制氧。我比較喜歡後者,b站上搜搜很容易學。 來源:3DMGAME

科學家研發雙面太陽能電池 發電量額外增加30%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ANU) 的科學家們使用雷射加工製造了一種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並在此過程中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種電池是雙面的,意味著電池的正面和背面都可以發電。首席研究員 Kean Chern Fong 博士說,所謂的雙面太陽能電池很容易擊敗單面矽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

switch手把怎麼看電量

switch主機的手把電量是無法直接直觀的看到的,藏得比較隱蔽,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手把查看電量的方法是什麼,其實想要看手把的電量只需要打開機器,然後進入主界面選擇手把選項就可以查看到手把的電量了。 switch手把怎麼看電量 想要看手把的電量的話只需要進入主菜單,然後進入手把選項就可以直接看到電量了。 方法還是比較簡單的 來源:3DMGAME

嗶!能跟隨電量變化的 iPhone 壁紙來了

說個恐怖故事:手機電量只剩 1% 了。 電量恐慌,總是無時無刻籠罩在我們上班、開會、旅行、睡醒的途中。 不過國外設計師 Ben Vessey 最近設計了一套動態 iPhone 壁紙,這些壁紙的內容能夠隨著電量的改變而自動更換。 它們用最夸張和顯眼的視覺方式,讓你一眼就能看到手機是不是沒電了。 這套動態壁紙一共有 6 組,每組動態壁紙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對應的是電量充足、電量低、充電中。 第一組充滿電呈現的是綠色條紋加微笑表情,電量低則立刻變成紅色條紋加昏厥表情,充電中表情則突然變得異常激動,條紋也變成了黃色的閃電。 ▲ 從左到右依次是電量充足、電量低、充電中 還有兩組同樣用綠色背景表示充滿電,紅色背景表示電量低,充電中的狀態都很有創意。 一組是兩邊都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大放彩色光芒。 ▲ 從左到右依次是電量充足、電量低、充電中 一組是仙人掌被澆水後正在茁壯成長。 ▲ 從左到右依次是電量充足、電量低、充電中 第四五組壁紙,則用了同樣顏色的一個背景,電量狀態全靠里面的小人兒來體現。 一個是小黃臉從滿電微笑,到低電癟嘴,到充電睡覺。 ▲ 從左到右依次是電量充足、電量低、充電中 一個是手機卡通小人從滿電歡呼,到低電趴地,到把充電線插進自己的滿足。 ▲ 從左到右依次是電量充足、電量低、充電中 最後一組壁紙,是最有故事感的。 一個刷牆的年輕人,沒刷上牆時是黑白灰表示低電,刷到一半則是在充電中,刷滿一面彩虹牆則是充滿電。 ▲ 從左到右依次是電量充足、電量低、充電中 有了這幾組壁紙,就不用盯著右上角小小的電池圖標,或者等待手機提醒電量不足的驚悚一響了。 原理其實不難,實現壁紙切換主要靠的是 iPhone 的《快捷指令》來實現,iOS14 以上就可以使用,善於動手的讀者可能很快就自己研究出來了。有意思的地方是壁紙的設計與創意的提出。 不過它需要花錢購買,一共有兩個不同的套裝,每套包含 3 張動態壁紙,一套定價為 3.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27.45 元。 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買來一試,雖然關於手機電量,該恐慌的還是會恐慌…… 網站在此:https://www.benvessey.com/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