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2029年

Tag: 2029年

Take Two CEO將繼續任職到2029年曾公開支持NFT

今年64歲的Strauss Zelnick自2007年起就是Take-Two的董事長、CEO、最大個體股東,而Take-Two目前是R星和2K的母公司。最近一份合同中顯示,Strauss Zelnick將繼續管理Take-Two至2029年。這意味著如果玩家在R星和2K的遊戲中氪金付費,他能獲得大筆獎金。 合同顯示,如果Zelnick及其工作室銷售的RCS產品達到或超過一定門檻,則Zelnick可以獲取數百萬美元的股票紅利。2021年4月到12月期間,Take-Two僅通過遊戲內微交易就賺取了超過16.5億美元。而同期內遊戲本體的購買只帶來約8.9億美元。顯然,微交易是Take-Two盈利的重要手段。 Strauss Zelnick這位CEO以前也曾多次發表過他對遊戲行業的一些看法和見解,比如他相信雲串流遊戲技術是未來的趨勢、很多遊戲都會支持跨平台聯機功能、Take Two會繼續收購優秀的公司,而且他不認為NFT是騙局,並且堅信未來Take-Two的遊戲中會有適合的NFT產品。 考慮到Take Two就是R星和2K的母公司,或許他們會在未來推出一些包含NFT的遊戲產品。 來源:遊俠網

日本火星探測器將於2029年帶回一份火衛一樣本

據媒體報導,日本航天局(JAXA)正在為其火星衛星探索(MMX)任務做准備,該機構計劃在2029年將火星衛星火衛一上的樣本帶回地球。此次任務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希望找到火星兩個衛星起源的線索以及火星本身,甚至可能找到過去生命的痕跡。 MMX團隊在Twitter上寫道:「我們認為,火衛一上裝載著在隕石撞擊火星時從火星上帶走的物質。通過收集火衛一的樣本,MMX將有助於調查火星生命的痕跡並將在21世紀20年代開始火星宜居性探索的新時代。」 MMX目前計劃在2024年發射,太空飛行器將在2025年到達火星系統,約在離開地球一年後。目前的計劃包括一個軌道飛行器、一個在火衛一著陸並具有樣本收集和返回能力的著陸器--另外可能還會有一個漫遊者。 軌道器將被放置在火衛一附近的准衛星軌道(QSO)以收集科學數據。在進行軌道和現場觀測並採集樣本後,著陸器將攜帶從火衛一收集的材料樣本返回地球。目前的計劃是讓著陸器收集10克土壤。在本周的新聞發布會上,JAXA科學家表示,火衛一上約0.1%的表層土壤來自火星,10克土壤可能含有大約30個顆粒,具體則取決於土壤的濃度。 該團隊表示,他們對火星衛星的探索將有助於改善未來行星和衛星探索的技術。他們稱,他們的任務將有助於進步。 MMX任務的具體目標如下: 研究火星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是否捕捉到了跟火星發生巨大碰撞後合並的小行星或碎片並對火星和類地行星的形成過程有了新的認識; 闡明火星衛星和火星表面演化的控制機制,對包括火星衛星在內的火星球體的歷史擁有新的認識。 向火星衛星發射任務一直是任務計劃者和太空愛好者的願望之一,過去幾年,JAXA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將這一任務整合在一起。 許多科學家表示,研究火星的衛星並登陸火星將是僅次於去火星本身的最好的事情。火衛一和火衛二被認為是可能成為人類基地的地方。 NASA首席科學家Jim Green曾在2020年說過:「人類實際上只能探索少數天體的表面,而火衛一和火衛二都在名單上。它們圍繞火星的軌道位置可能使它們成為人類在抵達這顆紅色星球表面之前的首要目標,但這只有在MMX任務的結果完成後才有可能。」 該任務顯然將有國際投入,它將配備11台儀器,其中4台將由NASA(美國)、ESA(歐盟)、CNES(法國)和DLR(德國)的國際合作夥伴提供。 JAXA建造的儀器則包括觀測詳細地形的望遠鏡相機、識別水合礦物和有機物的廣角相機、雷射雷達雷射高度計、灰塵監測器和質譜分析儀、取樣設備和樣品返回艙以及一個輻射環境監測儀。 NASA已經簽署協議,它將提供一台伽馬射線和中子星能譜儀--用於檢測構成火星衛星的元素--以及一台氣動取樣設備。CNES正在建造一個可以識別礦物成分的近紅外光譜儀並跟DLR合作設計探測器以此來探索火衛一的表面。ESA將協助打造深空通信設備。 MMX項目經理Yasuhiro Kawakatsu在本周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MMX的樣本返回時間很快,這將使日本盡管開設得較晚但在從火星系統取回樣本方面領先於美國和中國。 來源:cnBeta

Google打造自己的商用量子計算機,預計2029年前完成

在I/O大會上,Google CEO Sundar Pichai宣布准備在2029年前製造出屬於Google的商業化量子計算機。而Google的量子AI首席工程師Erik Lucero也在一篇Blog網誌中也詳細地講解了Google將如何在接下來的近10年內「打造出有用、可糾錯的量子計算機。」 Google高管同時也展示了Google將會於美國加州新成立的量子AI園區。這個園區將會擁有Google首個量子數據中心、硬體研究實驗室以及Google旗下首個自己的量子處理器晶片生產設施。 量子計劃最大的優勢,是在於處理數據時的速度、量級以及精準度,使得再復雜的運算也可以更快地完成。專家預計,量子計算可以在包括醫療、經濟、加密、人工智慧、可持續性以及能源等多個領域內推動突破。 Erik Lucero表示: 「當我們著眼於未來10年的時候,很多全球性的挑戰,從氣候變化到處理疫情都需要新型的運算來處理。製造更好的電池在不製造額外2%碳排放的情況下開發新的化肥或者研發更多的標靶藥物,這些工作都需要我們更好地理解以及設計分子。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需要更精準地模擬大自然,但是目前的普通超算並不能夠很好地模擬分子。」 量子計算機的路上並非只有Google一家公司,IBM今年也會在美國克里夫蘭安裝他們首套商用量子計算機,因此Google能不能趕上其他公司在商業化量子計算機的進度還是未知之數,但好的是他們總算是開始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