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BBC

Tag: BBC

BBC今年將舉辦首場遊戲主題音樂會 演奏多款名作音樂

BBC 宣布,今年 7 月至 9 月期間計劃舉行的 72 場音樂會中,其中一場將為電子遊戲音樂為主題。這是 BBC 首次舉辦以遊戲為主題的音樂會。 舞會將由皇家愛樂樂團演奏,由羅伯特·艾姆斯指揮,他曾指揮過關於「聲音先鋒」和科幻電影音樂的舞會。 音樂會將於當地時間當地時間 8 月 1 日在英國皇家艾爾伯特演奏廳舉辦。 音樂會上目前確定的演奏曲目包括《戰地5》配樂(14分鍾)、《親愛的艾斯特》配樂(4分鍾)、《王國之心》(4分鍾)以及《旺達與巨像》配樂(8分鍾)。在音樂會現場舉辦後,將會於英國時間8 月 5 日在 BBC 電視台播放。 來源:遊俠網

J. K. 羅琳搭檔史蒂芬·弗雷,BBC紀錄片《神奇動物:自然歷史》發布預告

由 J. K. 羅琳搭檔史蒂芬·弗雷主持的 BBC 紀錄片《神奇動物:自然歷史》發布正式預告,將於2月27日上線。 本片由 J. K. 羅琳與史蒂芬·弗雷共同錄制,他們將共同探索魔法世界中,那些神奇動物背後的靈感來源,以及它們與「麻瓜世界」中動物的相似之處。 史蒂芬·弗雷此前曾錄制過《哈利·波特》有聲書,在《神奇動物:自然歷史》中他將踏上一段夢幻之旅,與地球上存在的神奇動物們近距離接觸。 《神奇動物:自然歷史》由 BBC 與華納兄弟影業聯合製作,將於2月27日上線,敬請期待。 來源:機核

《戰神4》漫遊者印記咒術獲得方法介紹

《戰神4》中的漫遊者印記是遊戲里傳奇級別的強大咒術,基本上推主線就可以解鎖了,而這個咒術的效果就是增加所有百分之6的斧頭拋擊傷害,傷害提升不算太高,奈何斧頭拋擊是真的好用。 漫遊者印記咒術獲得方法介紹 漫遊者印記是傳奇級別的強大咒術,效果是所有斧頭拋擊的傷害增加6%,而獲得方法就是流程自動解鎖。 點擊進入3DM商城購買正版《戰神4》!!! 來源:3DMGAME

BBC熱門劇集《浴血黑幫》最終季發布正式預告

近日,BBC 熱門劇集《浴血黑幫》第六季發布正式預告,本劇將於年初正式開播。 《浴血黑幫》由安東尼·伯恩執導,斯蒂文·奈特擔任編劇,基里安·墨菲、保羅·安德森、湯姆·哈迪、安雅·泰勒-喬伊在等主演均將在本季中回歸。 該劇背景設定在1919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的伯明罕地區,故事中心是一個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幫家族「剃刀黨」,以及他們野心勃勃的老大 Tommy Shelby(基利安·墨菲 飾)。 據悉,《浴血黑幫》第六季將為該劇集的完結篇。斯蒂文·奈特在此前透露,後續還將會製作一部《浴血黑幫》電影版。 來源:機核

新一波熱劇紛至沓來!BBC發布2022年新劇前瞻

近日,BBC 發布2022年新劇前瞻!包括《浴血黑幫》第六季、《殺死伊芙》第四季、《英國式丑聞》第二季等眾多好劇將於2022年開播。 此次預告中,即將於2022年在 BBC 首播的部分影視劇作品包括: 《浴血黑幫》第六季 該劇講述了戰後伯明罕地區傳奇黑幫家族 Peaky Blinders 的故事。該系列由基里安·墨菲主演,他在劇中將飾演一名殘酷的黑幫份子 Tommy Shelby ,同樣也是家族兄弟的領袖。第六季將為該劇集的完結篇,基里安·墨菲、保羅·安德森、湯姆·哈迪等主演均將回歸。 《殺死伊芙》第四季 本劇改編自路克·詹寧斯的系列小說《代號薇拉內爾》,主演為吳珊卓、朱迪·科默。首季播出後,便獲得廣泛的好評,在金球獎與艾美獎均有斬獲。劇情講述英國軍情五處的一名女干員——伊芙·波拉斯特里(吳珊卓 飾),致力於追查一名有心理疾病的女殺手薇拉內爾(朱迪·科默 飾),隨著調查的深入,兩人之間漸漸產生出一種特殊的關系,並牽連出軍情六處、暗殺組織「十二門徒」等多方力量的故事。 《英國式丑聞》第二季 本劇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英國喜劇劇情迷你劇,第二季由安妮·塞維茨基導演,由克萊爾·芙伊、保羅·貝坦尼主演。將聚焦1963年阿蓋爾公爵夫人瑪格麗特·坎貝爾的性丑聞故事,瑪格麗特在與第二任丈夫離婚時,被拍到與一名未知男子上床,她因此得名「骯髒的公爵夫人」。 除剛剛這些提到的劇集外,馬丁·弗瑞曼主演的《夜班警察》,本·衛肖主演的《難免疼痛》,詹米·多南主演的《遊客》,艾莉森·奧利弗、薩沙·萊恩、喬·阿爾文主演的《聊天記錄》等劇都將於明年在 BBC 與觀眾見面,敬請期待。 來源:機核

PS5已經可以安裝BBC iPlayer 欣賞優質的影音內容

BBC今日正式宣布,iPlayer應用程式從今天起可以在PS5上使用,這使得PS5玩家具有更多的功能,享受更加優質的影音服務。 早先,iPlayer可以在PS4上使用,但升級至PS5的玩家卻無法使用這一程序。現在,情況有變,PS5玩家可以在該平台上使用這一程序了。相比較的是,微軟XSX/S上早就可以使用該程序。 現在,PS5玩家可以在PS5平台上欣賞優質的BBC節目了,包括《亡命之徒》、《神秘博士》等。 來源:3DMGAME

BBC熱劇《貼身保鏢》宣布將製作第二季

根據《太陽報》報導,《貼身保鏢》編劇傑德·默丘里奧和主演理察·麥登將回歸該劇的第二季製作。 《貼身保鏢》由 BBC 出品,第一季在2018年開播,創下當年的最高收視率,有1100萬人觀看了大結局。而主角戴維·巴德的飾演者理察·麥登憑借著這一角色,更是獲得了第76屆金球獎劇情類電視劇集的最佳男主角獎。 該劇中,理察·麥登飾演的戴維·巴德是倫敦警察廳要員保護局的一名警員,專門為政府重要人士出任保鏢。在此之前,巴德曾在英國軍隊服役,並留下了 PTSD 的後遺症。 據悉,《貼身保鏢》第二季已經進入早期創作階段,預計兩年內進入拍攝。其他主創是否回歸尚未公布,期待官方公布更多詳細消息。 來源:機核

英國BBC把高達誤認為變形金剛遭網友吐槽

近日,英國媒體BBC在介紹奧運會比賽時,將映入鏡頭的台場實物大獨角獸高達說成了變形金剛。這樣的解說也遭到了網友們的吐槽。在發現了錯誤之後,BBC又發布了一條打岔的回復稱:「大家覺得高達和變形金剛在奧運會中誰能贏?」 其實之前BBC在解說比賽的時候,解說員也曾說過「選手們通過的是叫高達的巨大的像……好像是個有名的機器人。雖然我完全不知道吧」。 來源:動漫之家

BBC攝影師在海堤旁拍到「海神」面容 網友紛紛吐槽PS味太沖

早些時候,雪梨大學醫學院介紹了一項研究,即大腦是如何處理某些信號、並將之解釋為人類的面孔的。有趣的是,BBC 攝影師 Jeff Overs 於本周二在英格蘭東薩克斯郡 Newhaven 拍攝的一張照片,也引發了網友們的一陣熱議。BBC 指出,當時海浪在暴風雨中以超過 50 英里/小時(80 公里/小時)的速度沖刷海港,而 Jeff Overs 碰巧記錄下了這個精彩瞬間。 如圖所示,海浪拍岸的瞬間,形成了一張神似海神尼普頓(Neptune)的側臉。 網友 @XBLAion 跟帖評論道:在新冠和古神之後,接下來又有什麼驚喜呢? 不過眼尖的網友 @Bob_Frapples__ 指出:放大看照片,面部後方的天空顏色都看不穿,像是攝影師修圖修得有點過頭了。 網友 @MarkTheAngry 亦表示贊同,推測眼、鼻、嘴這三個位置的修圖痕跡過於明顯。 即便如此,Jeff Overs 還是在接受 BBC...
BBC經典英劇《9號秘事》第六季發布首款預告

BBC經典英劇《9號秘事》第六季發布首款預告

BBC 經典英劇《9號秘事》第六季發布30秒先導預告。 本劇由英國「鬼才二人組」里斯·謝爾史密斯、史蒂夫·佩姆伯頓自編自演的一部英國黑暗喜劇。該劇以諷刺現實的獨立故事為主要內容,現已播出五季。除了兩位主演,第六季的其他演員還包括:茜安·克利福德、阿德里安·敦巴、佩特遜·約瑟夫、德里克·雅各比、傑瑪·韋蘭等人。 《9號秘事》第六季共6集,每集為30分鍾的獨立故事。據悉,本劇預計將於近期在 BBC Two 播出,期待。 來源:機核

「你是逃犯!」中國學者上BBC暴擊羅冠聰

當地時間4月17日,英國廣播公司「新聞之夜」(BBC Newsnight)節目邀請畏罪潛逃的亂港分子羅冠聰,以及中國國際關係專家高志凱討論香港議題。 節目中,羅冠聰屢次宣稱香港示威活動為「和平示威」,但高志凱「火力全開」,持續不斷地「輸出」,用事實和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大廈等事例,充分反駁羅冠聰的觀點,懟得他和BBC主持人幾乎啞口無言。 雖然這檔節目自詡中立,但BBC一開場就用了足足3分鐘渲染香港國安法「噤聲民主人士」,還引用了另一名亂港分子黎智英的發言,為整個節目定下偏頗的基調。 隨後,主持人邀請羅冠聰作開場發言。羅冠聰談到近期香港警方抓捕黎智英時宣稱:「(2019年8月)的示威活動是和平的,但所有組織者和參與者都被判處12到18個月的監禁這真的傷害了香港,因為這表明香港的司法體系已經損壞,成為起訴民主運動人士的『非法武器』。」 作為反擊,高志凱首先撕下了羅冠聰的「民主人士」面具,直接指出他是一名「逃犯」:「首先請允許我說,坐在你們面前的羅冠聰,不是民主運動人士,而是一名香港法律下的逃犯。如果他回去,他會被起訴,也很可能被定罪。」 「Well, first of all, allow me to say that Mr. Nathan Law in front of you is not a pro-democracy activist. He is...

中國學者上BBC暴擊亂港分子羅冠聰:你是逃犯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羅冠聰不是民主運動人士,而是香港法律下的逃犯。」 「如果你把香港的示威活動稱為『和平示威』,那麼你一定瘋了,瞎了,失智了。」 當地時間4月17日,英國廣播公司「新聞之夜」(BBC Newsnight)節目邀請畏罪潛逃的亂港分子羅冠聰,以及曾怒斥BBC的中國國際關係專家高志凱討論香港議題。 節目中,羅冠聰屢次宣稱香港示威活動為「和平示威」,但高志凱「火力全開」,持續不斷地「輸出」,用事實和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大廈等事例,充分反駁羅冠聰的觀點,幾乎讓他和BBC主持人啞口無言。 雖然這檔節目自詡中立,邀請了羅冠聰和高志凱兩位嘉賓採訪。但在這期13分鐘的節目中,BBC在開場階段就用足足3分鐘渲染香港國安法「噤聲民主人士」,還引用了另一名亂港分子黎智英的發言,為整個節目定下偏頗的基調。 隨後,主持人邀請羅冠聰作開場發言。他談到近期香港警方抓捕黎智英時宣稱:「這些指控絕對令人震驚,人們始料未及,因為(2019年8月)的示威活動是和平的,但所有組織者和參與者都被判處12到18個月的監禁這真的傷害了香港,因為這表明香港的司法體系已經損壞,成為起訴民主運動人士的『非法武器』。」 但高志凱隨後反駁說:「首先請允許我說,坐在你們面前的羅冠聰,不是民主運動人士,而是一名香港法律下的逃犯。如果他回去,很可能被起訴,也很可能被定罪。」說到這里,羅冠聰尷尬地笑了一下。 羅冠聰尬笑 視頻截圖 高志凱繼續指出羅冠聰發言的謬誤之處:「現在他說示威或抗議是『和平』的,用你自己的眼睛看看,『和平』在哪里?示威遊行時,香港街頭到處都是暴力,他們衝擊立法會大樓,擾亂香港社會秩序,如果你(把這)稱為『和平示威』,那麼你一定瘋了,瞎了,失智了。」 鏡頭又給到羅冠聰,他表現侷促,雙手抱緊。 高志凱用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大廈的事件類比:「香港發生的事,與1月6日美國國會大廈受衝擊的事件類似。美國政府依法給這種行為定義成『國內恐怖主義』。」 此時,主持人試圖打斷高志凱,稱他沒法將美國衝擊國會大廈的事件與香港示威活動作比較。 但高志凱指出錯誤說:「他們(香港被捕者)被定罪的依據不是香港國安法,他們由香港現行的其他法律定罪。他們以後可能根據香港國安法被起訴,但那是另一回事。」 「香港有根深蒂固的法律傳統,其中很多其實是英國1997年離開香港之前,遺留下來的。你不能再香港從事非法的示威活動,也不能犯下暴力罪行,這在今天是這樣,在1997年前英國管理下時,也是如此。」 主持人又打斷高志凱,宣稱香港一國兩制「已死」,但高反駁說:「我可以向大家保證,一國兩制正在蓬勃發展,它會延續到2047年,如果情況允許,它甚至可能繼續延續下去。如果任何人覺得一國兩制在香港已死,那麼他一定是在憑空想像。」 「香港人無需再恐懼,縱火、無政府行為和暴力,過去這些困擾著香港人。如果你想促進民主,那請使用和平的方式,而不是使用暴力,或煽動暴力。」 面對這一長串的反駁,羅冠聰只能攻擊高志凱,聲稱他的發言「極端幼稚」,散布「不實信息」,是中國政府的「口舌」。隨後,他還在節目中繼續鼓動英國政府,組建所謂「民主聯盟」,施壓中國,而英國召回英籍法官就是方法之一。 有意思的是,節目的最後幾乎演變成一場爭吵。高志凱最後一次發言時,羅冠聰粗暴打斷,並強行闡述自己的觀點。令人感到諷刺的是,他還指責高志凱:「來到這個節目的嘉賓,都該有最基礎的禮儀,讓別人說話。」 高志凱是蘇州大學講座教授,並擔任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和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評論員。上月BBC同樣邀請他參與新疆問題的討論,但BBC主持人在節目中不斷無端指責中國的新疆政策,讓高志凱幾乎咆哮地說:「你們(BBC)真的需要好好做一做功課!」 而羅冠聰在去年7月1日香港國安法刊憲生效後,承認他事前已逃離香港,又不敢透露去向。本月7日,他又在社交媒體臉書上發文自稱,經過4個月申請,他已獲得英國的「政治庇護」,可在規定時間內逗留英國。 2017年,羅冠聰因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結罪入獄 香港「東網」圖 針對羅冠聰申請「政治庇護」的行為,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去年底曾表示,羅冠聰是被香港警方通緝的犯罪嫌疑人。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國家、組織和個人以任何方式干預香港事務、干涉香港司法、出於政治目的包庇違法犯罪分子。不管反中亂港分子如何乞求外部庇護,他們的結局只有一個,就是徹底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羅冠聰17日還連發3條推特,繼續攻擊高志凱「無知無禮且散布虛假消息」。 但高志凱隨後通過《南華早報》記者伯明罕(Finbarr Bermingham)再度強調說:「坐在BBC直播間的亂港分子羅冠聰不是所謂的民運分子,而是亂港逃犯,如果返回香港,必將受到逮捕和審判。我強調,推動民主發展,必須採取合法手段,任何煽動暴力、破壞法治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懲罰。」 高志凱的回應 推特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來源:kknews中國學者上BBC暴擊亂港分子羅冠聰:你是逃犯

不能只讓英國BBC背鍋,華裔女孩的自我作踐,老外其實也不買帳

前段時間,因為「陰間濾鏡」的事情,英國BBC廣播公司成為廣大網民討伐的對象,而隨著討伐聲浪的不斷高漲,BBC於2017年推出的劇《Chinese Burn》,也成為不少影視娛樂領域自媒體人怒斥的對象。 考慮到當時的輿情,如果我們點評該劇並貿然說出「不能只讓BBC背鍋」的話,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所以我們選擇把對《Chinese Burn》的介紹和評價往後拖,直到大家不那麼生氣,今天看來是時候了。 關於《Chinese Burn》這部劇,我們對它的整體評價是一句話,也就是本期的標題:不能只讓英國BBC背鍋,華裔女孩的自我作踐,老外其實也不買帳。 首先是《Chinese Burn》片名的中文翻譯,主流的翻譯一般是兩種:《逐夢魔女》或者《逐夢摩女》,但在此我們並不主張,對該片嚴格遵守「信達雅」的翻譯守則,因為英語在世界範圍內相當普及的今天,但凡是個受過基礎教育的人,看到該片的片名,都會自動在《逐夢魔女》前面加上「中國」兩個字,其指向人群非常明確。 如此看來,以BBC以往拍關於中國影片的尿性,這部《Chinese Burn》肯定是說不出什麼人話,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說「不能只讓BBC背鍋」呢?因為雖然作為該劇的發行,BBC肯定是有責任的,但《Chinese Burn》的編劇卻是華裔女孩,同時還由她們擔任主演。 《Chinese Burn》由三位華裔女孩自編自演,其中兩人來自台灣,一人來自香港,在劇中她們談起該片的拍攝初衷時,給了一個非常高大上並正能量的理由:想過三個華裔女孩在倫敦的打拚,通過她們的努力奮鬥、生活日常,以及自己的行動,去打破西方人對東亞人,實際上是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 但非常奇怪的是,可能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究竟哪個中國女孩的日常,會是她們在片中的表現,在整部《Chinese Burn》里,三位主演幾乎沒有正常人的時候,不要說她們的行為歇斯底里,連穿著打扮都透著一股子風塵勁兒。 三位編劇兼主演在表明初衷後,便開始了圍繞所謂「美好初衷」的表演,她們在《Chinese Burn》看起來,非常想擺脫「封建禮教」下的中國女人形象,看起來很想對英國人說,其實我們和你們一模一樣,可礙於能力問題,三個華裔女孩編劇的內容,繞來繞去反而是把自己帶進了坑里。 在片中,她們對顯而易見的歧視視而不見,比如去面試的時候,其中一個華裔女孩剛準備試鏡,白人女面試官先不先,沖她做了個「眯眯眼」的動作,可這似乎沒有冒犯到女主演,相反,女主演卻因明顯口音問題被刷後,她立馬變得歇斯底里,甚至一腳踢翻了攝像機,這簡直是不可理喻。 三位女主演莫名其妙的躁點,和主動給自己製造歧視的舉動,充斥著整部《Chinese Burn》的故事,一個白人老婦抱著條狗,去她們位於倫敦的家中拜訪,老婦進門就說:「你們三個眼睛全都是一樣的,我分不清誰是誰。」 可接下來,染著一頭白髮的女主演不僅沒有生氣,她乾脆跳過了老婦的話,直接一通彩虹屁式的吹捧,等吹捧完後女主演露出真面目,她彎下腰盯著老婦懷里的寵物狗,垂涎三尺的對老婦表示:「我可以吃了它嗎?」 如此摸不著頭腦的故事,和稀里糊塗的交談方式,讓三位編劇兼主演將她們改變刻板印象的努力方向,又轉回了幾十年前最常見的,此類關於東西方人根本性不同的誤解話題上,也就是性。(本文由「犀利影評」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於是,《Chinese Burn》中三位女主演真實想法暴露出來,她們不再隱藏自己對亞洲男性的厭惡,並且非常明確地表示,拒絕和中國男人結婚,為此,影片還專門找來個亞洲男演員,並給他各種猥瑣不堪的鏡頭,說自己「長度不夠」之類下流的話。 隨著此類自我作踐的內容,逐漸塞滿整部《Chinese Burn》的時候,三位女主演藏不住的內心真實想法,終於被他們說了出來,三個人在酒吧喝酒,喝著喝著她們開始抱怨:為什麼沒有白人男性寵幸我們? 其實,關於西方人性方面的開放,和缺乏忠君愛國思想一類的誤解,在過去幾十年里始終存在,可實際上西方人在這方面和我們差不多,像英國人在正式場合喝酒,都有「遙祝女王身體健康」的傳統,同時性話題上的保守派,也占據社會主流。 可見三位編劇兼女主演,她們所謂要改變「刻板印象」的想法,是她們心里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而用風塵味極濃的打扮,和自我作踐的故事編排,不僅不能起到所謂改變的作用,更會讓看過此片的人,增加對中國人的厭惡。 幸運的是,在交通、網絡十分發達的今天,人家老外也不傻啊,BBC推出《Chinese Burn》後,該片在IMDb上僅僅收穫了超低的3分評價,我們在瀏覽了國外網友的大量評論後,只在其中找到了4條及格線以上的評價,不知道是不是三位主創,找到她們唯一的一個朋友,自己給自己刷的好評。 由此可見,三個華裔女孩自編自演的《Chinese Burn》,即便苦思冥想了各種跪舔的姿勢,用盡了自我作踐的方式,其中還包括作踐自己的同胞,以此來想盡辦法去討好外國人,可老外其實也不買帳,外國網友如潮般的惡評就是最好的證明,而這也讓《Chinese Burn》一劇,幾乎成為BBC最差的紀錄片。 在本文最後,我們還是想說明一點,雖然我們說《Chinese Burn》的惡意,不能只讓英國BBC背鍋,但顯而易見的是,有非常多的老外對此片並不買帳,可作為提供全球服務的老牌媒體公司,BBC卻沒發現該片的種種不堪,還主動擔任發行,其用心可謂昭然若揭。 文/犀利影評編輯部:帥帥的麒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犀利影評(xlyp_DY)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來源:kknews不能只讓英國BBC背鍋,華裔女孩的自我作踐,老外其實也不買帳

安利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滿足你對人類幼崽的好奇心

《北鼻異想世界》這部紀錄片展示了一個世界頂級兒童發展專家組成的團隊、以英國各地的兩千多個家庭為樣本、全面探討0~2歲嬰兒在生命最初兩年里的思維變化的過程,以揭示成長的複雜性和神奇。 這部紀錄片能啟迪成年人瞭解嬰兒的內在心靈,並最終揭示是什麼造就了我們。 在記錄片中,針對不同的主題有不同的專家或教授藉助新技術和手段對0-2歲的寶寶進行實驗,有些結果很出乎意料,有些則是發人深省。你不僅能在這里看到很多萌娃,還能發現很多小秘密,這些小秘密對於即將撫育「人類幼崽」的媽媽們極富啟迪意義。 以嬰兒早期語言發展為例,跟小編一起開始探秘吧。 父母說得多真的對嬰兒的早期語言發展有用嗎? 語言是人表達自我的主要方式,嬰兒在一歲半時通常會經歷一個語言爆發期。他們依靠什麼去積累自己的詞彙呢?詞彙的積累跟爸爸媽媽說話的多少有關嗎? 片中的實驗顯示:最早使用的詞彙往往跟社交相關,或者和生活中重要的人相關,比如爸爸媽媽經常說的詞彙。 語言是被我們的個人經歷塑造的,我們在嬰兒時期使用的語言數量對後期的個性塑造非常重要。在嬰兒時期聽到許多詞彙的寶寶更容易在以後的成長中獲得更大的詞彙量,並且在學校表現更好。 所以可見爸爸媽媽和寶寶對話的重要性。要儘量找機會和寶寶多多講話,在這個過程中,寶寶能從父母說的話中學習新的詞彙,對話的形式也能激勵寶寶語言和智力發展。 語言只是紀錄片中揭示的眾多奧秘之一,其實每一集中都囊括了很多啟發性的信息。 第一集「成為你「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性格起點:嬰兒基本氣質來自遺傳,主要分為積極、冷靜、謹慎三種,是寶寶個性的起點。父母可以根據其性格類型提供他們所需的東西,正是這種互動塑造了他們之後的性格。 2.詞彙量:在嬰兒時期聽到許多詞彙的北鼻們更容易在之後獲得更大的詞彙量,並在學校表現的更好。 3.早期興趣:18月起嬰兒開始找到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興趣的不斷重複是強化大腦連結的關鍵方式,熟能生巧。 4.觸摸屏:使用觸摸屏並不會造成發育遲緩,動作協調能力較同齡人更佳。 5.選擇:這是熟悉和公平的較量。嬰兒在兩歲的時候就根據自己對別人的評判來選擇跟自己喜歡的人互動,偏偏好源於早期發育,經歷會影響偏好的形成。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進行多樣性的接觸,來影響和指導嬰兒的社會偏好。 6.抵抗誘惑:自控力部分來自出生時的差異,練習和所處環境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轉移注意力的策略是學著控制自己衝動的重要方式。想要培養自制力,就要給寶寶們提供更大的探索空間,人為指導和示範的作用不大。 7.性別分工:特定的活動和工作與性別匹配的現象越來越少。 第二集主要展示寶寶「融入社會」的過程,發展建立關係的能力在2歲前至關重要: 1.表情識別:寶寶出生兩週就可以識別人臉,為後續社交活動奠定基礎。嬰兒有能力迅速意識到關係破裂,並積極修復。極其渴望外界關注的特點使得他們積極參與互動活動。 2.華生恆河猴實驗:嬰兒需要連接,需要親密關係及溫暖,才能成為快樂與自信的人。 3.寶寶7個月大就能分辨是非好壞,知道自己和好人在一起會更開心——原來每個寶寶都是社會正能量的萌芽。 4.哭聲反應:嬰兒哭聲變化非常大,這能刺激大腦深處負責恐懼的部分,使人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5.笑聲:而嬰兒的笑聲能夠使其減輕壓力,提高免疫力。最好的逗笑方式就是藏貓貓和寵物狗。 6.交流:12個月大的嬰兒已經開始掌握和外界交流的基本規律,知道對話是如何進行的。表情動作多過語言表達。寶寶發出的「咿呀」聲是在和看護者交流。 7.自我意識的出現:18個月發育出獨立的自我意識,逐漸有了個性、思想。 8.接受他人的想法跟自己不一致:寶寶在24個月左右就知道別人的想法可能跟自己的不同了。 9.共情能力,換位思考:共情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是後天習得的,是父母以及生命中遇到的人為孩子塑造的。共情能力對孩子日後發展人際關係非常重要。 第三季則是介紹寶寶「獨立性」的形成過程。 獨立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賴以生存的必備技能,獨立的意義在一個人成年後表現得尤為明顯。 1.認識危險:會爬兩到四周後即可識別危險,能理解距離和深度的概念,開啟獨立探索之門。家長要注意讓嬰兒在合理範圍內自己探索世界,識別風險、機遇、挑戰。 2.記憶:6個月前,所見即存在。10個月後擁有記憶能力,所以媽媽離開房間,寶寶會有反應。 3.寶寶發脾氣是因為自己的能力跟不上慾望,不是壞事。發脾氣時體內分泌的物質會使心跳加快、出汗增多、壓力變大,嬰兒無法自己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因此需要大人介入。最好的方式是轉移注意力,幫忙消除挫敗感,這也是嬰兒習得情緒調節的途徑。 4.行走與爬行:視角改變,所見更多。直立行走可以騰出雙手來拿東西,這是寶寶邁向獨立的一大步。 5.說話:父母語(發音飽滿、語調起伏明顯)能吸引嬰兒,為大腦提供最佳輸入。嬰兒出生具備學習任何一種語言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存在的時間很短暫,一歲左右開始消失,並專注於母語能力的擴展。這種大腦的專業化就是我們能夠流利使用小時候接觸過的語言的原因,成年人學語言比嬰兒難得多。 6.建立心智圖像:19個月開始可以處理口頭信息,建立心智圖像。這是推理的前身,是兒童情緒和智力發展的基石之一。孩子腦中所想很多,與世界的接觸非常豐富。 7.合作:兩歲即可合作,與人溝通,並協調自身行動,以達到共同目標。也能觀察他人行為,並據此決定自己的行為反應。 相信紀錄片中揭示的關於北鼻們的這些小秘密,對每個渴望科學養育寶寶的爸爸媽媽們會有相當大啟迪,與其頭疼寶寶怎麼帶,不如抽空叫上家人一起看看這部短小但信息量爆棚的紀錄片,必定受益匪淺。 觀看連結(騰訊視頻): https://v.qq.com/detail/w/w4po5gxpeq01zjy.html 來源:kknews安利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滿足你對人類幼崽的好奇心

BBC英劇《浴血黑幫》確認第六季為最終季

英劇《浴血黑幫》將完結,現已開拍的第六季將會是系列的最後一季。主創斯蒂文·奈特表示:「現實世界遭受著新冠疫情,而在劇中 Shelby 家族也面臨極大的危機,但我們相信新一季會是最好的一季,相信我們最棒的劇迷們會喜歡的。雖然這部劇將要結束,但它會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 《浴血黑幫》於2013年9月在 BBC 播出第一季,講述了戰後伯明罕地區傳奇黑幫家族 Peaky Blinders 的故事。該系列由基里安·墨菲主演,他在劇中將飾演一名殘酷的黑幫份子 Tommy Shelby ,同樣也是家族兄弟的領袖。本劇於2019年已經播出了第五季,而第六季作為最終季,現已開拍。後續 Peaky Blinders 的故事是否將以電影版的形式繼續還猶未可知。不過此前斯蒂文·奈特在被問及相關問題時,曾回答稱有很大可能性。 讓我們期待這部大熱劇集的最後一季能夠早日與大家見面。 來源:機核

BBC50年追蹤11000個孩子,重新解讀父親的意義

木木推薦語: 「父母情感缺失或嚴重不對等,孩子非常容易成長為問題人格,會不自知的傷害ta愛的人,讓世界出現更多的悲情故事。」 你的人生 是父愛如山☼ 還是父愛缺席 在這個世上 沒有通過努力 仍不會帶孩子的爸爸 在孩子的養育上,母親發揮著毋庸置疑的關鍵作用。而父親總顯得「先天不足」,後天不給力,還總被譽為「最沒用的育兒工具」 而小編今天瞭解到的可能會顛覆你的想法。在BBC的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通過50年的時間對11000個孩子進行追蹤調查,兒童心理學家Laverne Antrobus從生物學切入,開展了一場對父親這個角色重要性的全新探索。 原來父親也有妊娠反應嗎?以及父親在照顧孩子的「精神動力」這方面,比母親的差距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父親是家庭教育里必要必須的存在 孩子在出生之前 就已經和父親建立了緊密聯繫的紐帶 BBC記錄片里大量的實驗發現:當一個男人即將要做爸爸時,他的荷爾蒙狀況會發生變化,有的甚至會產生和妻子相似的妊娠症狀。嬰兒誕生後,父親的雄性激素水平會爆降三分之一,男性天生的攻擊性也會隨之降低。 父親與孩子之間強大的紐帶已經從生理上改變了他們,激發了男人父親的本能,將具有攻擊性的男人變成了溫柔的父親,以便於他們的行為能更好的養育孩子。 「這一刻,他成為了一位父親」 父親對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 相比母親,父親更具備幽默感,習慣於在「平庸中找樂子」,讓生活更有趣,讓孩子更願意去面對「枯燥」的學習。 實驗里的單親爸爸甚至比單親媽媽更會讓孩子體驗到生活里的樂趣。 調查發現,有爸爸參與早期發展的孩子,內心更強大,樂於表現,勇於挑戰和探索,但同時又能夠遵守規則,所以在學校的表現會更有自信,取得高分的可能性能增加一倍。 父親不拘小節的性格,不按常理出牌的創新,勇於探索的精神,都有利於培養孩子多方面獨立豁達的性格。進化在生物和心理層面都精準地賦予了父親對母親的完美補充。 「老爸與孩子的日常」 「作為父親,痛並快樂著」 孩子進入青春期 父親要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孩子進入青春期階段,不再是媽媽懷里的乖寶寶,逐漸開始不聽媽媽的話。這時,父親就要承擔紀律約束者的角色,幫助孩子建立規則和界限。研究表明:父親嘗試和孩子解釋規則,而不僅僅是懲罰時,對孩子的行為更有約束力。 「是爸爸教會了女兒什麼是愛」 媽媽在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問題時,從感情角度出發,關注的是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和媽媽相比,爸爸的處理方式則更理性,更有邏輯性和原則性,與感受無關。 孩子從媽媽那里得到的是生活上的照顧和情感上的支持,而從爸爸那里得到的是事實真相。父親的教育法則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成年之後的真實世界。 希望每一個父親都懂愛會愛 前幾年大熱的綜藝《爸爸去哪兒》渲染流露親情讓人羨慕,到近幾年朋友圈討論激烈的「喪偶式育兒」讓人發出真正疑問「爸爸去哪了?」 綜藝節目《少年說》有這樣一個片段: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站在台上不無傷感地對爸爸說: 「爸爸,你在北京上班,一個月才能回來一次,所以我很想你。你可以把工作轉到長沙,和媽媽一起上班嗎?你永遠跟我在一起住,好嗎?我最喜歡你們都在我身邊。」 她希望身邊有爸爸陪伴,她對爸爸的愛極度渴望,所以小女孩鼓起勇氣發出真誠的吶喊。 誰知聽到女兒的呼喚,爸爸只是禮貌而又疏離地說: 「我和媽媽商量好的,我們是分工協作,媽媽陪伴你的兒童時期,我在北京等你來讀大學,那時我天天陪你。」 小女孩聽到爸爸的話,滿臉的期待,變成深深的失落,她緊緊咬著自己的嘴唇,倔強著不肯讓眼淚掉下來。 這位爸爸大概永遠都不會知道, 那一刻,他失去了什麼。 BBC紀錄片講解《父親的生物學意義》在於讓我們看到更多來自父親的愛,但同時也是要警示每一位父親,父親角色的弱化或缺失,會對孩子的成長乃至家庭的穩定產生深刻的負面影響。父性之愛是方向性引領和理性作為。 偉大的父親, 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願所有的爸爸都能成為那棵, 陪伴孩子一生看日出的大樹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體會爸爸藏在細節里的愛 是父愛如山,是溫暖如光 - END - 來源:kknewsBBC50年追蹤11000個孩子,重新解讀父親的意義
未來想拍電影 BBC紀錄片《死亡擱淺—走近小島工作室》

未來想拍電影 BBC紀錄片《死亡擱淺—走近小島工作室》死亡擱淺

今天(11月4日)BBC Newsbeat官方YouTube公開了一段全新紀錄片,而這部紀錄片的主人公正是《死亡擱淺》的製作人小島秀夫;三天時間,BBC攝制組紀錄了處於《死亡擱淺》製作最後階段的小島工作室,小島監督也在片中表達了自己關於遊戲的見解,以及工作室未來的打算——拍電影。 BBC《死亡擱淺—走近小島工作室》: BBC Newsbeat官方介紹: 《死亡擱淺》是傳奇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新工作室推出的第一款作品。小島秀夫是遊戲界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被譽為遊戲界的斯皮爾伯格。 在遊戲開發工作的最後幾天里,我們的相機可以世界獨家采訪幕後的小島工作室。 小島告訴我們,《死亡擱淺》是一部科幻小說,也是對唐納德·特朗普和英國脫歐所做出的反應。 他表示,這款遊戲可能會改變世界各地玩家未來的互動方式,以及遊戲社區所希望看到的一些真正創新。 超過三天的工作室拍攝時間——這部獨家紀錄片收獲了最成功的的遊戲人之一關於非傳統方式的獨特見解,並在《死亡擱淺》發行之前進一步了解到了影響這款神秘遊戲的因素,同時也詢問了小島——《死亡擱淺》真的可以實現圍繞着它的大范圍宣傳嗎? 「我想拍電影」 來源:3DMGAME
小島接受BBC采訪 稱《死亡擱淺》與時代盛行的個人主義相反

小島接受BBC采訪 稱《死亡擱淺》與時代盛行的個人主義相反死亡擱淺

《死亡擱淺》的媒體評分在11月1日出爐,其兩極分化程度毫無疑問是今年之最。而小島秀夫在近日接受英國BBC廣播采訪時,又再一次談到了《死亡擱淺》遊戲的主題和立意。 小島秀夫重申:「我們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通過互聯網緊密聯系在一起,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因為我們觸手可及,反而人們相互的直接攻擊成為日常。」而這樣「畸形」的聯系正是小島秀夫想讓人通過《死亡擱淺》思考和審視的地方。 小島進一步探討了全球的事態,還提到了比如美國和英國的政治問題:「川普正在修建一堵邊境牆,而英國正在試圖脫歐(Brexit)。這個世界上已經聳立起許多圍牆,人們都只考慮自己。」在《死亡擱淺》中,弩哥飾演的山姆試圖通過向沒有被聯結的地區傳遞包裹、穿越岩盤、擊敗那些想要「截貨」的人來拯救世界。小島秀夫在采訪中總結道:「今天的時代是關於個人主義的。」——很明顯,《死亡擱淺》就是一種拒絕個人主義的嘗試。 BBC廣播節目的最後幾個小時是一部幕後紀錄片。小島坦率地談到了如何應對孤獨,以及孤獨是如何激勵他創造出如此獨特的遊戲體驗的,他相信這種體驗會引起很多遊戲玩家的共鳴。小島秀夫表示,不少遊戲玩家也很孤獨:「盡管他們在外面和其他人一起玩,在客廳里玩電子遊戲,但他們感覺自己不適應社會或社區。所以當這些人玩這個遊戲的時候,他們一定能意識到像他們這樣的人存在於世界各地。我知道即使我很孤獨,還有其他像我一樣的人存在、給予我幫助,這就是我希望他們在玩這個遊戲時感受到的。」 《死亡擱淺》將於11月8日登陸PS4,在2020年初夏發行PC版本。 來源:3DMGAME
游俠網

新劇迎新年BBC發佈2019年全新英劇混剪預告

<p已經跨進了2019年,BBC發佈了2019年即將播出的全新英劇混剪預告,新的一年依然有非常多的好劇在等着我們,除了《浴血黑幫》、《嗜血嬌娃》、《路德》等備受期待的劇集的最新一季,還有根據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世界大戰》、艾瑪·湯普森和拉塞爾·托維主演的《此去經年》等大批新劇閃亮登場。 <p預告截圖: <p劇集名稱: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