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ITX

Tag: ITX

九州風神CH160 MITX機箱上架:緊湊便攜型機箱新選擇,售價298元

在今年CES 2024上,九州風神(DeepCool)首次推出的CH160系列機箱,提供普通版和Digital版兩個版本以及黑白雙配色可選,支持頂級風冷,結合貫穿式風道的設計,提供卓越散熱體驗。同時顯卡採用直插結構,安裝簡單便捷,短途出行也能放在背包或者行李箱中輕松攜帶。CH160機箱普通版現已經上架官方京東旗艦店,目前顯示為無貨狀態,但預計將會在不久後開售。 CH160 BK 黑色,售價298元,京東連結>>> CH160 WH 白色,售價298元,京東連結>>> CH160 MITX機箱尺寸為336*200*283.5 mm,重3.3 Kg,機身採用ABS+SPCC鋼材打造,側面配有玻璃,其他面均做了散熱開孔(頂部、底部、前面配有防塵網),頂部可安裝提手便於移動,支持Mini-ITX規格的主板。其通過前置的可移動風扇支架,提供了最多1個3.5英寸硬碟位和1個2.5英寸硬碟位(即前置12CM風扇與硬碟安裝二選一),頂部和後面可各安裝一把12CM風扇。由於機箱支持ATX(官方建議≤140mm)/ SFX / SFX-L電源,其中ATX電源的安裝方式為前置,因此會占用前置12CM風扇位,而SFX / SFX-L 為側置安裝,則不會有此影響。 機箱CPU散熱器限高172mm,顯卡限長305mm,支持三槽厚度,主要配件的安裝兼容性方面可以說是排在在一眾緊湊型機箱的前列。前置I/O配置上,CH160 MITX機箱擁有一個10Gbps USB Type-C接口、兩個USB 3.0接口、以及音頻、麥克風二合一插孔,僅配有一個電源開關按鍵,無重啟按鍵。 ...

COMPUTEX 2023:Minisforum展示新款ITX主板,R9 7945HX/i9-13900HX可選

相信不少喜歡迷你PC的玩家,都比較熟悉一個名為「Minisforum(銘凡)」的品牌。本屆Computex 2023里,也能看到Minisforum的身影,不過這次展出的產品里不只有迷你PC,還有新款的Mini-ITX主板,相信能引起一些玩家的興趣。 據Wccftech報導,Minisforum展示了將用於下一代迷你PC的Mini-ITX主板,分別是採用AMD代號「Dragon Range」和英特爾代號「Raptor Lake-HX」的移動晶片,前者最高擁有基於Zen 4架構的8核心16線程,後者最高則是24核心32線程(8P+16E)。 與一般的Mini-ITX主板不同,CPU使用的是BGA封裝,玩家是不能自行更換。好處是沒有了底座以後,空間方面相對更加寬敞。市面上類似的設計並不少見,不過大多基於普通的移動晶片,相比桌面平台會有一定的差距。 這次Minisforum採用的是發燒級移動晶片,與桌面平台在核心/線程數配置上是一樣的,相比大部分迷你PC在性能上會更強。目前Minisforum展出的樣品里,分別搭載了Ryzen 9 7945HX和Core i9-13900HX,都是高端的選擇。 除了搭載的CPU不同,兩款主板在設計上非常相似,都配備了兩個SO-DIMM插槽、一條PCIe 4.0 x16插槽、以及雙M.2插槽,另外還帶有一個8Pin的供電接口。玩家還可以使用PCIe轉接線,以騰出更多空間安裝雙槽甚至三槽厚度的顯卡。 ...

AXIOMTEK推出Thin-ITX主板:支持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

台灣工業計算機製造廠商AXIOMTEK近日推出Thin-ITX主板:MANO561,支持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 MANO561為Thin-ITX板型,尺寸為170x170mm。與ITX板型相比,Thin-ITX雖然邊長沒有變化 ,但高度從44mm下降到25mm,進一步縮小了主板的體積。MAN0561採用H610晶片組,支持TPM2.0,支持12代酷睿系列處理器,最大支持功耗65W。該主板擁有一個DC電源接口,一個4Pin電源輸入接口,均支持12V-24V電壓輸入。 MANO561擁有兩條DDR4 SO-DIMM插槽,最大支持容量64GB;三個M.2插槽,一個為支持安裝SIM卡的M.2 B Key插槽,一個為支持STATA協議的M.2 B Key插槽及一個支持NVMe協議的M.2 E Key插槽。MANO561還擁有一個SATA接口,一條全長的PCIe插槽及一個Mini-PCIe插槽。 後置接口方面,MANO561擁有一個音頻接口、兩個HDMI接口、一個VGA接口、一個2.5G網口(Intel I225-V)、一個千兆網口( Intel I219-V)、兩個USB 2.0接口、兩個USB 3.2 Gen1接口及一個DC電源接口。 由於該主板為工業及嵌入式領域設計,主板設計工作溫度為0°C-60°C,MANO561還擁有四個RS-232串行接口,其中一個同時支持RS-422/485;支持LVDS(低電壓差分信號)接口。LVDS接口常用於大尺寸液晶顯示屏的信號傳輸,該接口具有抗干擾能力強,低功耗等優點。 AXIOMTEK還同時推出了ECM550機箱,這是一款專為MANO561設計的薄型機箱,以滿足客戶集成化要求。 ...

因為40系,我放棄了ITX話換了ATX,13代intel裝機展示

這次也算是年度更新配置了,不過今年40系是真的太大太大了,導致之前的小箱子已經裝不下(雖然我還沒買到40系的卡),所以今年裝機可能還是會以ATX為主,也算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是我之前那台ITX,我大概弄了下,如果想用40系顯卡的話估計只能這樣用了,想了下這樣畢竟不說長久之計,索性還是換吧。話說回來,碼字的時候蘇媽發布了最新的7900XTX,做到了兩槽半的卡也讓我著實心動。好了不說那麼多了,來看看今年我這台ATX如何吧。CPU:英特爾/INTEL Core i7-13700KF主板:微星/MSI Z790-A DDR5 WIFI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叛逆者Renegade RGB 16G×2 DDR5 6000Mhz顯卡:七彩虹/COLORFUL 戰斧 GeForce RTX 3080 10G 豪華版 LHR硬碟:金士頓/KINGSTON KC3000 4T硬碟:金士頓/KINGSTON KC3000 1T電源:美商海盜船/USCORSAIR RM850e 機箱:美商海盜船/USCORSAIR...

ITX未死 —— 13900K+4090FE新時代小鋼炮

一、緣起 2022年的最後幾個月真的是PC DIY的狂歡節,不僅有大量新世代的產品推出,而且其中不少產品都相比前代有著顯著的提升,俗稱「擠爆牙膏」。因此,雖然前幾個月我才剛剛把自己上世代的5950X+3080TI放到聯力的H2O小機箱里面,但幾經思考,還是決定搭建一個新時代的小鋼炮。開始選擇組件後,首先需要確定的就是CPU選Intel平台還是AMD平台。內心里我其實是很想選AMD的,因為Intel的大小核讓我很反感,擔心未來從主力機退役下來放到伺服器以後會產生各種莫名奇妙的問題。但Intel的13代在Windows平台的常見生產力性能不輸AMD,遊戲性能顯著超越AMD;此外AMD這一代主板晶片組的設計感覺也還沒有成熟,不像Intel那邊算是一個較為成熟的疊代產品;最後,AMD的價格也不占優勢。(不過,銳龍7000系今天好像開始大跳水了?但還有主板價格呢……)因此,這次只能忍痛放棄蘇媽,希望女神不要嫌棄,下一代我再來做舔狗,哈哈哈。顯卡方面,我主力機一直用的是Nvidia平台,最近一塊AMD的顯卡還是10年前左右買的藍寶石HD7750。(去年竟然還170RMB賣掉了,真是個迷幻的時代。)其實,最近幾年我也用過不少AMD的iGPU和APU,比如5600G還有6800U。給我的感覺就是,哪怕撇開性能,AMD在影音、遊戲、生產力方面的兼容性也還是不如Nvidia,生態還需要進一步建設。此外,在絕對性能方面,AMD也會吃虧。因此,這一次裝機時,哪怕AMD的7000系顯卡還沒出,我還是決定直接上Nvidia。又一次對不起蘇媽了……至於Intel嘛,我覺得高端產品相比另外兩家真的不夠看,倒是中低端產品我覺得Intel的會比較有意思,比如A380和A310。因此,對於目前的Intel顯卡,我的態度是鼓勵,甚至會有意買低端產品,但主力機上的高端產品不會選它。確定了CPU和GPU平台這兩個大的變數以後,接下來的一個變數就是機箱的大小以及主板的版型。自從開始玩ITX以後,真的就不太喜歡大機箱了。尤其是ITX里面的A4背靠背結構,真的是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風道也較為合理,讓人慾罷不能。當然,ITX受限於體積,散熱器的規模必須有所妥協,面對最新的高端CPU和GPU肯定是會有些吃力的。因此,我也一度開始考慮緊湊型的MATX機箱,比如華碩的AP201冰立方。可惜的是,這一代Intel平台目前還沒有出現比較好的MATX主板(其實AMD那邊的GENE我也不是很感冒)。當然,我們可以在MATX機箱里面放ITX主板,但這樣會使得整個機箱顯得很空,影響美觀性。因此,綜合來看,單純為了散熱去上MATX機箱,感覺有點「喧賓奪主」了。最後,其實還有一條「邪路」:某些緊湊型MATX機箱可以變化成為支持ATX主板的形式,同時不犧牲散熱性能,比如機械大師的C34 Pro。但是,現在的高端ATX主板大多是向外觀傾斜,外加瘋狂堆供電和M2,PCIE擴展性堪憂,讓人感覺這些主板的唯一用途就是超頻或者展示燈效,比較無聊。華碩中低端的Prime系列的PCIE擴展性倒是很不錯,但其他方面縮水很多;而目前中高端ATX主板里面我比較心儀的Z790 Creator又沒上市。因此,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決定用ITX主板,配合盡量緊湊的機箱,搭建一個小鋼炮。二、主要部件選擇與開箱 CPU 前面已經說過CPU選擇Intel平台,具體的型號選擇的是13900K。可能很多人會說ITX小機箱里面的散熱壓不住13900K;或者說就算壓住了默認狀態,你如果不去折騰一下超頻那買13900K有何意義。對此,我的看法是,13900K這種旗艦級別的CPU肯定是每一批產品中「體質」最好的,默認狀態壓不住的話稍微降低一點功耗就好了,這種調整對絕對性能的影響其實很小,畢竟邊際效用遞減,而且日常使用又不是時時刻刻滿載的。至於超頻,我買了13900K未來想超頻的話換個大機箱或者好的散熱就行了,而如果現在買了13600K,將來想折騰也沒什麼空間嘛。我錯過了京東13900K的首發預約,想去買的時候已經沒貨了……因此最後是從咸魚上加了一點價收了一塊未拆封的13900K。下面來開個箱。作為13代目前最頂級的CPU(嗯,13900KS在哪里?),13900K的外包裝也是最好的,不僅是硬殼子,而且內部還有一個模仿晶圓的銀色大餅。打開大餅,里面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了。 下面給13900K拍個近照 顯卡 不知道這次廠商們究竟是不是被老黃坑了,一眾非公卡是又長又厚又丑,雖然散熱效果良好,但是對小機箱實在太不友好。因此,有點出人意料地,信仰公版卡竟然也成為了ITX機箱的最佳搭配,或者甚至可以說是唯一搭配。本來我看到公版卡京東有賣國行還高興了一陣子,沒想到最後竟然是大型耍猴現場。我這個黑臉是不可能搶到的,而且還有眾多機器人同場競技……在我這里,4090的頁面從來都是直接從「預約」變成「無貨」的……現在我唯一後悔的就是,沒有第一批去咸魚上買:第一批咸魚上大家加價還不是很多。我是等到第二批,發現情況越來越不對勁,趕緊割肉從咸魚入手的。至於保修問題,我其實不太擔心。一來我這個人用東西比較小心愛護,只要電子產品不是出廠就有問題,我好像還沒用壞過什麼昂貴的設備。第二,現在的電子產品,尤其是4090這種高端產品,其實設計什麼的都是比較完善的,正常使用應該很難出問題。第三,我知道這個時候很多人要拿12pin接口說事了。對的,這個確實可能是個還沒完全成熟的東西,但老黃也說了,出問題他兜底。我雖然討厭他的飢餓營銷,但還是相信他說的這句話。另外,如果是其他質量問題,我覺得直接找京東應該也是可以的。所謂只能原始購買人才能送保這個說法感覺很霸王條款,最後大不了鬧上法庭,看看法律怎麼說。不閒扯了,開箱一下這個小鋼炮的最貴組件,公版RTX4090。這還是我第一次買公版卡,必須承認,做工真的好,比非公的漂亮不少,而且設計的很有特色。不過,就算這個公版在我看來也是又大又厚又重了,相比之下我之前的3080和3080TI就是弟弟,真的難以想像非公的4090卡實際到手是什麼樣的體驗。 包裝箱里面除了卡本體以外,唯一的配件就是那個已經成為眾矢之的的1分4線了。 12pin這個接口實際確實挺小的,每個口比8pin的要小。這種口子帶600w讓人有點吃驚。不過,還是那句話,有問題找老黃,還能免費換新呢。 尾部和風扇的特寫,公版卡做的確實漂亮。貴是真的死貴,但是好看也是真的比非公的好看。 主板 既然最終選擇ITX小鋼炮,那主板就只能選擇ITX版型了。目前幾大主板廠商里面,有Z790 ITX在賣的也就是華碩、微星和華擎的了,Gigabyte甚至官網上都還沒出現ITX的Z790板子……(問:為什麼不考慮Z690;答:之前用AMD的,既然換到Intel那就買新不買舊。問:為什麼不考慮銘瑄、映泰這些;答:一則他們貌似還沒出貨,二則這種頂級配置還是相信頂級板卡廠商,大錢都花了沒必要省這些小錢。)在華碩、微星和華擎之中,首先排除微星。微星目前的價格是最貴的,甚至比華碩的還貴,但是卻沒有雷電4,不知道哪來的自信這個定價?估計是因為現在還沒大量出貨,所以炒的高。華擎Z790有2塊ITX,低端的那一塊的好處是2塊NVME都在主板正面,而且有散熱片覆蓋,但缺點是供電和供電散熱比較丐,而且好像目前BIOS里面對功耗有限制,不能充分釋放頂級CPU的性能;華擎高端的那一塊帶雷電4,而且支持3塊NVME,供電看起來也很好,但不知道為什麼把其中2塊NVME放到了主板背面…… 在ITX背靠背結構中,根據親身體驗放在背面的NVME溫度會很難看,所以華擎的這一塊高端板子也只能放棄。所以,兜兜轉轉,最後還是來到了華碩這邊。華碩的Z790 ITX綜合來看我覺得是目前最好的:用料扎實供電好、有雷電4、兩塊NVME都在正面(雖然疊漢堡但實測溫度好)、配套軟體可用性較好(奧創也算矮子里面拔高個了)、特色功能較為豐富實用(比如SP評分、還有那個PCIE插槽速率切換開關)。目前華碩Z790 ITX唯一讓我不爽的一點就是外置的那個Hive音效卡。我知道有不少人喜歡他,但我完全無感甚至有點討厭。因為我裝ITX就是為了小巧緊湊,給我搞出一個尾巴真的感覺畫蛇添足,而且上面的功能我基本也用不著。(debug燈、bios flash除了裝機的時候一年能用到幾次?USB接口機箱前置IO不香?音量控制鍵盤快捷鍵不好?AI超頻不是實時還要重啟才生效,那我都重啟了進一下bios很麻煩?)不過,必須承認,總的來看,華碩這個主板還是優點大於缺點。下面就來給這個主板開個箱吧,整個包裝確實相比之前華碩的ITX主板要大了一圈,因為配件更多了。包裝內分了兩層,上面是主板本體,下面是配件、說明書這些。 主板的一些細節:(1)在VRM處有一個小風扇;(2)主板兩塊NVME都在正面,採用了疊疊樂的形式,而且都有散熱片和散熱墊;(3)在NVME旁邊還有一個小風扇,主要是用來給Z790晶片組散熱的,但也可以兼顧NVME的散熱;(4)幾個4pin風扇接口不知道為什麼特意加了保護蓋,可是比較緊,拔下來不容易…… 另外說一句,這兩個小風扇滿速大概9000-10000轉,由於主板把VRM和晶片組的溫度也提供了,所以可以通過軟體調速,好評一個。 下面是主板的兩個小配件,一個是Hive卡,包含了外置音效卡以及其他一些功能;另一個是插在主板上的小卡,上面有sata、usb 2.0、front panel等,當然最大的特色功能就是可以方便的調整PCIE插槽速率。 機箱 在ITX機箱的構型上,兩個主流的做法是直插或者背靠背。為了盡量壓縮體積,我傾向於使用背靠背結構。確定機箱結構後,下一步就是考慮散熱規模。為了較好的發揮13900K的性能,盡量還是選擇280水冷,最低也需要240水冷。(360水冷就不用想了,應該背靠背緊湊機箱還沒有支持360的吧。)一番搜索以後,發現主流量產機箱里面比較符合要求的就是聯力的Q58和SSUPD的美味網版了。(非量產機箱實在太多了,看不過來,歡迎大家推薦。其實Q58和美味網版這兩個機箱我都不太滿意,因此有想未來換一下機箱。)美味網版需要將顯卡豎放,這不僅導致使用顯卡的視頻接口較為麻煩,對於公版卡也會導致尾部出風不流暢,影響散熱。此外,由於公版卡特殊的散熱方式,如果將顯卡緊貼主板背面,同樣會使得顯卡的一個風扇無法得到良好的進氣,影響散熱。不過,這第二個問題是有辦法處理的:可以使用美味網版的4槽顯卡模式,然後再利用公版卡實際3槽的厚度,就可以在主板和顯卡間空出一槽寬度,方便顯卡風扇進氣。但是,這樣也會帶來一個副作用:CPU散熱限高,也就是水冷冷頭的高度,會從73mm降低到53mm,導致不少AIO水冷無法使用。相比之下,聯力的Q58不會有上面的第一個問題,而上面的第二個問題雖然存在不過可以無副作用的解決(下面會說怎麼做)。但是,Q58也有它自己獨特的問題:當280冷排的長度超過304mm時(市面上常見的280冷排都超過了這個長度),冷排風扇只能採用pull的方式排風,而不能採用push的方式。這樣不僅可能影響散熱,也會引起另一個我裝機前沒有想到的問題:冷排的水管被高度擠壓。而且,雖然名義上Q58可以放進長度不超過325mm的280冷排,但實際上我用的VK的C280的313mm冷排感覺就是極限了。我不知道聯力官方有沒有自己真的實驗過放325mm的冷排,還是只是根據機箱尺寸算了一個理論上的最大值。這個後面會細說。一番對比,當時裝機時最後我選擇了Q58。(實際現在看來,我可能選美味網版更好。)下面說一下Q58怎麼解決上面提到的第二個問題,即公版顯卡一個風扇進風不流暢的問題。下面這個圖是Q58拆掉所有可以拆掉的地方以後的「骨架圖」。注意紅色圈出的中框,其一面是幾乎緊貼顯卡的,但另一面卻不會緊貼電源:聯力在這塊板子和電源之間留了一些空間,本意是用來走線和放2.5英寸SSD。 因此,我請樓下鋁合金門窗店的老闆幫我把這塊鐵板鋸掉了一些,就釋放出了一些空間可以用來讓顯卡的風扇進風,如下圖所示。師傅只收了我5塊錢勞務費,還貼心的幫我打磨了一下切口避免割手,必須好評一個!但有一個問題是,Q58的不少地方是通過磁吸方式固定的,而這些磁吸的地方是有磁鐵的。這樣一來,切割的時候的一些鐵屑就會被這些磁鐵吸附卡進一些難以清理的縫隙。理論上來說這些鐵屑掉落以後可能引起短路,不過因為被磁鐵吸住了所以實際上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未來有想模仿我這個切割操作的朋友,記得去切割前用膠帶或者其他什麼的包上一下那些磁鐵,切割完了清理干淨鐵屑以後再撕下膠帶,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電源 電源的選擇是比較簡單的,13900K+4090的組合,默認情況下的整機峰值功耗會到850w,加上一些餘量就需要1000w的sfx電源。目前滿足要求的只有銀欣的1000w和華碩新出的洛基1000w。而華碩的1000w是自帶原生的12pin顯卡供電接口的,不需要那個目前看起來還不成熟的1分4接口,因此肯定是它了。開個箱,里面主要是電源本體、一袋線材、一包附件。附件里面除了扎帶這些,還有一個sfx轉atx的面板。 電源本體,大家戲稱這是地漏。乍一看,確實挺像的…… 不過這個可是帶RGB的地漏! 側面有敗家之眼,可惜並不會亮 開關一側,這一面點狀鏤空的ROG標識很帥,做工很好 底面寫了參數 接口一面,主板接口一個,sata三個,argb連線一個,cpu和傳統pcie共三個,還有一個原生的12pin。比較有意思的是華碩給這個電源配的pcie 8pin線材:2個單8pin是接到電源的8pin接口,還有1雙8pin是接到電源的12pin接口的。 線材是壓紋線,比較軟,質量不錯,方便理線,好評一下。 散熱 前面已經說了,裝機時優先考慮的是280一體水。根據B站的評測,哪怕採用pull模式的280水冷也是要強於採用push模式的240水冷的。目前市面上的280一體水選擇不多,為了追求性能,我選了新出的VK的C280。最近新出的利民的280一體水估計是不能用的,因為它的水泵不在冷頭上,而在靠近冷排的位置。而那里和電源會靠的非常近,可能放不下。為了降低噪音同時不犧牲性能,我還把風扇換成了貓頭鷹的2000轉工業扇。不過從實際結果來看,換了個寂寞,這個講裝機過程時細說。散熱方面都是常見產品,就不細說開箱過程了,上個簡單的外觀圖。 記憶體 記憶體方面,考慮到13代配合Z790對DDR5的支持很好,因此選擇了高頻的記憶體。為了少折騰,沒有買ADIE小綠條,而是加錢直接上了超好以後的成品,具體就是OLOY的6800C32的2x16G套條。時序為32-42-42-109,電壓為1.45v,採用ADIE。外包裝如下 打開以後實際看本體,外觀還算OK把,雖然沒有很驚艷,但是也不醜,體積控制的也比較好 硬碟 硬碟沒有買新的,就是原來機器上的2根浦科特M10P 2T。現在好像已經絕版了?!硬體全家福 進入下一章節前,來一個硬體全家福(除了沿用之前機器的硬碟) 三、裝機過程 下面就是開始裝機了。首先,把主要部件大致接一下試著點亮機器,確認硬體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這里說個有意思的小細節,華碩這塊主板上是同時留了1700和1200/115x的散熱孔位的。因此,我在測試時就偷懶直接放了一個銀欣的115x散熱器(型號是NT07-115X)在13900K上面。注意,是真的只是「放」在CPU上面,甚至都沒有塗矽脂和擰上扣具。這個散熱器是我准備買來放在thin itx主板上用的,高度只有23mm,標稱解熱能力65w。離譜的來了,這個狀態下是可以點亮機器甚至進入Windows的,不過CPU降頻會非常的厲害,基本只有不到1GHz,而且系統嚴重卡頓。但是嘛,只要能開機驗證硬體可以點亮就行了,哈哈哈! 確認硬體沒什麼問題後,開始把東西往機器里面裝。先把主板上的一些線接上,然後把主板固定到機箱里面。 接下來安裝電源,並接好顯卡電源線和電源的argb線。Q58這個機箱的一個優勢就是在很多地方都留了方便理線的孔位。必須承認12pin線材對顯卡的供電走線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大家看看圖,是不是很清爽;如果這里要走4根(或者至少2根)8pin的線材,就會擁擠很多。另外,Q58其實提供了兩組sfx電源的安裝孔位,圖里面的這個是高的那一組。但實際上後面安裝280冷排就會發現用這一組是不現實的,水冷管距離電源太近了完全放不下。因此最後我用的是下面那一組電源安裝孔位。但用下面一組安裝孔位帶來的副作用就是,由於洛基1000w這個電源是sfx-l規格,導致電源線材距離機箱底部很近。好在Q58在電源這一側設計了一個下沉的支架,本意是用來加一個12cm風扇輔助散熱或者加一個2.5英寸硬碟的,但在我這種情況下正好是方便了電源線材的擺放。對於我來說,並不需要放2.5英寸硬碟,而且底部風扇對公版顯卡的散熱幾乎也沒有什麼改善作用。 下面就是安裝水冷了,對於280水冷的兼容性值得好好說一下,大家看下面這個圖。一般來說,最常規和方便的安裝方式是把風扇安裝到冷排上以後,從頂部綠色箭頭的方向放進機箱。但是,由於紅色部位這個用於固定冷排的、不可拆卸的部分的存在,當冷排長度大於304mm時,綠色這個方向是放不進冷排的。這也就意味著,基本所有的280冷排都不能從頂部直接放進機箱。剩下的辦法就是從側面放進去了,而這種方式會遇到的一個限制就是圖中橙色的箭頭。根據我的實測,VK的C280的冷排的313mm是這種方式的極限。注意,這個是真的極限,感覺多1mm可能都不行。因為我雖然說是從側面「放」進去,但是實際上是卡著兩邊的鐵皮,一點點用蠻力把冷排「拍」進機箱的:過程中冷排兩邊的噴漆都被磨掉了一些。當然,有的朋友會說可以採取傾斜一些放進去的方式,就是類似圖中紫色方框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必須在很早的時候就把冷排放進機箱,甚至可能必須是圖中這個骨架的狀態就放進去機箱。而且,由於不可拆卸的機箱中框的存在,這種方式究竟能帶來多大的好處不得而知。總而言之,要達到聯力官方宣稱的325mm長度(懷疑是圖中紫色箭頭的長度),感覺很難。 我在安裝的時候,首先是把風扇安裝到了冷排支架上面,如下圖所示,然後再把冷排「拍」進機箱固定的。 最後就是安裝顯卡了。由於4090的重量,pcie插槽這個小小的pcb版中間可能發生輕微形變。因此,我在中間加上了一個小的珍珠棉塊托住pcb板。 整機安裝完成,並且理線以後的效果大概如下。注意看冷排的水管因為被電源抵住已經彎的非常厲害了,而且這已經是把電源安裝在兩組孔位中靠下的那一組孔位的情況了。造成這個不利局面的主要原因是280冷排受限於機箱尺寸必須放在風扇下方。因此,真心希望聯力能出個Q58的改版,稍微把機箱加長一點,就能極大改善280冷排兼容性,解決很多問題。同時,也建議把中框設計成可拆卸的;並且在電源背板那里改造一下,可以允許切割以後的那種方式,這樣能改善公版卡的散熱。 四、實際運行體驗 開機及簡單測試 插電,開機,輕松點亮。首先進BIOS設置一下XMP,順便看看SP分。沒想到我這個臉黑的竟然摸到了100分,大核分數還更高。不過再一看那個電壓,有點嚇人……罷了,也不折騰什麼超頻或者降壓了,就默認用,後續等BIOS更新看看電壓能不能低一些吧,給CPU降降溫。 接下來進入系統,首先跑一下CPUZ和Cinebench R23。CPUZ單核895,多核16714;R23單核2187,多核38167。相比網上的默認分數,都偏低了一點,不過也是正常的:其一,我這個並不是新系統,而是把之前系統的硬碟插上直接用,開機以後後台運行了不少東西;其二,我這個Win11是開了WSL的,所以系統相當於跑在虛擬機里面,性能註定會有所損失;第三,散熱可能有點壓不住。 再看看AIDA64的記憶體性能測試,讀寫帶寬都超過了100GBps,不過延遲有64.7ns,也是相比6800C32的默認水平有所偏低,估計還是因為虛擬機和散熱造成的影響。 下面是顯卡的3DMark性能測試,可以看到都是4090的正常水平,TimeSpy穩定性測試也達到了98.8%,沒有任何問題。 溫度、功耗與噪音情況 溫度方面,由於我對噪音比較敏感,而且機箱靠著人比較近,所以我的風扇轉速設置的很保守。Q58關上側板,兩邊都採用上面玻璃,下面網孔的默認模式。待機的時候CPU接近50度(P核5.5G+E核心4.3G),記憶體46度,VRM接近50度,Z790晶片組大概70度。顯卡核心溫度40齣頭,顯存溫度45度,熱點溫度50齣頭。兩塊SSD都在55度左右,比之前一個正面一個背面的配置涼快了很多。雙烤半個小時(FPU+Furmark)以後截圖如下:CPU Package溫度95,P核頻率4.6-4.7,E核頻率3.6;記憶體接近60度;VRM和Z790晶片組的溫度忘記記錄了,不過印象中都比較正常不離譜;顯卡核心溫度80,顯存溫度76,熱點溫度85;兩塊SSD溫度反而下降到了47左右,估計是因為Z790晶片組風扇轉速加快幫助了散熱。 功耗方面,待機時候的功率我忘記記錄了,不過雙烤的時候我看到的最高功率也就860+的樣子,1000w電源毫無壓力。所以這樣看來,哪怕13900K+4090,只要不超頻,1000w的好質量電源應該足夠。噪音方面,這個值得好好說道一下。滿載情況下的噪音就不說了,肯定是大的,這是物理規律。主要需要優化的還是平常低負載或者待機的時候的情況。顯卡風扇待機和低負載情況下停轉,沒有噪音。(不過,我這塊4090公版在高負載的時候有明顯的嘯叫聲,很尖銳,比較煩人。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顯卡嘯叫,不知道是我這一塊的問題還是這一批都這樣。大家可以說一下自己的情況,也歡迎提供解決方法。另外,看網上說嘯叫好像不屬於質量問題,也不知道能不能售後。)電源風扇低負載情況下停轉,沒有噪音。主板上的2個小風扇,VRM風扇低負載情況下停轉,沒有噪聲;Z790晶片組風扇在低負載時轉速1000-2000RPM,沒有可感知噪聲。因此,低負載時整機噪聲的來源就是水泵泵頭和CPU風扇。先說說這個風扇,簡單來說,就是貓頭鷹翻車了!這個貓頭鷹A14 PPC2000不知道為什麼在低轉速的時候有一種尖銳的聲音,不知道是不是所謂的軸噪。這種聲音響度不高,但是因為頻率高穿透性強,所以夜深人靜的時候還是聽得出來,很是煩人。我之前用貓頭鷹普通的A14沒有這個情況,不知道是不是工業扇才有這個問題,亦或者我運氣不好買到的這兩個有問題?在網上研究一番以後,我決定買來Arctic的滾珠系列14cm風扇(即帶CO的型號)試一試。因為不知道是風壓系列更好還是風量系列更好,所以兩種都買了試一下。(因為Q58里面冷排風扇採用了pull模式,所以難以決定是風壓扇還是風量扇合適。如果是push模式肯定選風壓扇。)經過實驗,撇開性能不談,Arctic的14cm風壓扇和風量扇在低轉速下噪音控制都非常好,完爆貓頭鷹A14 PPC2000。而風壓扇和風量扇兩者之間,又是風壓扇聽感更好。而且,這款風壓扇(即P14 PWM PST CO)還有0% PWM時完全停轉的功能,外加6年質保,和貓頭鷹唱對台戲啊。果然,Arctic不愧平民貓扇的稱號。 但是,我終究還是沒有換上Arctic的風扇,因為VK的C280的冷頭也翻車了。我之前用過C360的水冷,其水泵轉速是支持PWM調節的。因此,我一般會在待機時讓水泵的轉速降到40%以內以降低噪音。但是,沒想到我的這個C280的水泵轉速在降到90%以內以後就開始出現明顯噪聲,是那種讓人感覺水泵轉不動了的聲音,響度很大,和C360冷頭的行為完全不一致。而如果一直保持90%以上轉速,也會有明顯的高頻噪聲。因此,我和VK售後以及賣家溝通一番以後,把C280送了回去換新。五、改進與調整 裝機還要繼續,前面提到利民的280水冷可能安裝不上,而且到這時候我也發現Q58對280水冷的兼容性其實並不好。因此,我決定先退回240水冷試一試。首先翻出了之前買來的VK的GL240,這個水冷的冷頭在低轉速下聲音的響度倒是不大,但也有穿透性強的高頻噪聲。一氣之下也退回給賣家去換新了。 下面出場的是EK的Basic...

緊湊且精緻的ITX小胖子 — 分形工藝 Define 7 Nano裝機展示

好久沒有裝ITX了,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分形工藝Define 7 Nano的裝機展示。Define 7 Nano作為Define 7系列最小的型號,整體外觀上延續了Define 7的家族設計語言,線條簡潔硬朗,作為ITX機箱,在盡量縮減體積的情況充分保證了硬體高度兼容性,可容納306mm的顯卡,並能安裝25mm厚度的前置風扇,支持ATX電源,支持280水冷和最高167mm高度的風冷散熱,無論是風冷方案還是風冷方案都遊刃有餘。裝機配置 CPU:INTEL i7-12700K散熱器:追風者 Phanteks Polar T6-120主板:華碩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記憶體:海盜船 鉑金統治者DDR5 5600MHz 16*2顯卡:華碩 ATS RTX3060 O12G GAMINGSSD:XPG 翼龍...

【末代A4-ITX 分體水】黑金配色V1-SE 280+120 裝機分享

前言 7000系/13代/40系功耗跑分甚至散熱模組總總跡象表明A4架構的極致性能小鋼炮已經幾乎不可能有了,5000/30/12代幾可以算是A4 ITX 最後一代。 機子做好了大半年,一直拖著沒有發,因為這個作品實在太多缺陷,太不成熟 裝了ITX的分體水,才發現跟普通同分體水和普通itx是完全兩個概念 但想想要等2年後,紅藍綠三家渡過了礦潮才不會硬懟性能而是兼顧效能。 還是發一下吧 裝機前提 1. 靜音。家里是全是雙層隔音玻璃,底噪實在是太低,對靜音的要求絕對是第一位的 2. 不鑽機箱。個人覺得裝機需要破壞機箱本體就是機箱設計的失敗 3. 平衡。我個人裝itx理念就是平衡,平衡噪音/性能。我一直覺得itx「裝得下」,跟「可以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4. 左側機位 5. 真不喜歡各種降壓降溫的行為,其實這個跟第二點有點像 配置 處理器 AMD 5800X 主板 華碩 ROG X570I 記憶體 芝奇 焰光戟 DDR4 3600 C16 16GB × 2 顯卡 七彩虹 3080ti adoc 固態硬碟 西數SN750 1T / 鎧俠RC20 2T 電源 海盜船sf750 機箱 翼王...

白色的桌面ITX小鋼炮:銀欣SG16裝機指南

本期關鍵詞:ITX、甜品級、性價比、白色箱體 01/ 「甜品級」ITX方案 機主的用途需求 用途:PS、PR、Visual Studio、順帶遊戲(工作加遊戲) 顯卡:RTX3060 預算:原定6-7K左右 受益顯卡降價,去年可能要1W左右的機子,最終7K左右搞定。這台機子其實對於CPU要求不高,主要的性能件就是RTX3060了。 適合用途及缺點 SG16方案適合哪些人? 對箱體空間及預算有一定要求,無HDD擴展需求和顯卡長度不超過275mm的配置。比如常見家用、學生、輕度生產力。缺點及注意事項 無前置Type-C,顯卡限長275,3.5/2.5 HDD硬碟不建議;2.5 SSD盡量不裝,如果必須裝可以考慮貼在電源一側,而不是裝在進出風口。 甜品級配置單 弄了兩套配置,分別是i5/i7,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酌情參考。 能否裝上登機箱 SG16機體大小大概13L,一般來說這個尺寸上登機箱(20寸左右)是沒問題的,不過SG16機體比例有些特殊,屬於胖墩類型,我實際測試比如新秀麗的貝殼箱這種中軸突起的,就會導致厚度限制而無法裝入,另外一個18寸的旅行箱反倒沒這個問題,可以裝入,所以要看自己旅行箱的內部設計。 02/ 桌面效果展示 銀欣SG16箱體大小13L,在目前的ITX箱體中算適中,雖然帶來了顯卡限長275mm的限制,但CPU部分反倒接近無限制了。外觀造型也保持了銀欣一貫的簡潔設定,沒有過度繁復的設定,反倒讓有點桌面精靈的感覺。而且目前市面類似比例的箱體也不算多,也是脫穎而出。整體放置桌面後的大小和效果大概如此,圖中顯示器為我一直在用的明基PD系列27寸4K顯示器,音箱是比較小巧的3寸箱。 真力G ONE 這次把之前的「小白」換成了「小黑」,方便搭配一些遊戲風格的主機。真力G One會成為桌面設備黨的常客,主要因為這款箱體針對就是近場和桌面為主,雖然是3寸箱,聲音表現又有超出箱體大小的萌差感,所以也讓它收獲不少要求兼顧顏值/實力的擁躉。真力G One 聲音部分解析,細節和聲音定位都不錯,聲音能量感已經非常強了。低頻部分表現根據個人偏好會有不同的反饋,不過這個也簡單,大不了再加上一枚F1可以輕松滿足需求。 明基PD2700U 其實是我自己在用的顯示器,不過功能定位上倒是挺適合這台機子。一方面是規格夠:4K解析度,10BIT色深,色域是比較實用的99%sRGB色域覆蓋,經過出廠校色,sRGB模式下△E≤2,為規避陰陽屏還做了25區亮度色彩均勻性調校,保證了優質的色彩效果;另外就是工作上特別的功能:比如針對視頻創作者的暗房模式,動畫設計模式、針對空間設計師的CAD/CAM模式、雙色彩模式,多種專業模式可以很好滿足多元創作需求。以及KVM和PBP/PIP功能,僅用一套鍵鼠就可以同時操作兩台主機,這也為之後機主升級配備雙主機留下了升級空間。上市幾年以來居然價格基本沒變,可以說是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長期使用的穩定性有保障。期間也有不少裝機用戶鎖定這台機子,就是看中它極好的色准表現,顯示效果非常能打。另外這機子的背光也是DC背光,加上智慧調光愛眼技術,長時間工作也可以一定程度減緩視覺疲勞。 一般日常工作使用,顯示器2K/1440P解析度也是足夠用的,不過如果想要提升工作效率的話,建議盡量選擇4K解析度,一方面可以同屏內放置更多素材,另外就是現在視頻設計基本都是4K起步了,預覽效果肯定要4K起步的。 之前找我裝機的用戶也經常自選這款,基本都是工作用途,比如視頻剪輯、排版設計之類的用戶。體驗下來色彩/亮度均勻性管控也都符合預期,不會出現顯色不均的情況,這一點也讓我很放心,所以這次再次選擇了明基PD2700U。 aboStudio Docker 估計會有人問,顯示器底座是aboStudio的Docker,鋁合金CNC,堆料級的增高底座。而且空間剛好放下一個104全尺寸鍵盤。阿米洛-問鶴鍵盤 這次桌面搭配的鍵盤比較特別,是非常中國風的阿米洛娘魅系列問鶴鍵鍵盤。屬於桌面手辦型鍵盤,復古國風設定讓它的外觀非常有識別率,目前大部分用於都是沖顏值入坑的。鍵盤本身支持三模藍牙+2.4G+有線,實際使用中可以擯棄煩擾的線材。使用部分,整體模具細節控制一如既往出色,手感部分他們家的產品一直保持不錯的水準,而且內部結構進行去空腔優化,帶來更扎實的按鍵手感。 雷蛇 毒蝰V2專業版白色 新一代無線鼠王,而重量僅控制在59g。雖然模具沿用,不過搭配59g的重量,用起來真的太隨手了;新的傳感器也強無敵,足夠穩定迅速;第三代光微動確實有了非常好的按壓感,脆且回彈反饋明顯,基本不會有空鍵程和傳感器丟幀的現象更重要的是顏值,如果是順便送人或者桌面黨,閉眼選白色,難怪古代人用這麼多美好的詞語來形容白色,真是朝霞映雪,細潤如脂,粉光若膩。 03/ 關於SG16 SG16的風道設計 SG16箱體看似簡單小巧,但風道還是略有講究,要考慮的就是風道是傳統從前面板往尾部,還是創新式的從尾部往前面板。個人建議可以從尾部進風往前面板出風。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這樣的風道CPU散熱器可以溫度較低的進風,溫差越大散熱效果會越好;另外一個就是這樣風道也規避了前面板進風吸入電源熱風。實際測試這樣的設定也是整機溫度表現最好的。因為價格所以SG16就沒有自帶風扇了,我這邊考慮配色補了兩顆利民的TL-B12W,然後前後各裝一顆。如果你更在意性價比的話,也可以考慮搭配他們家的C12即可。 SG16的散熱器方案選擇 性價比最高自然是風冷方案,比如搭配九州風神的冰立方500,效能跟性價比簡直了,壓制i7R7級別不超頻也是很輕松。不過我這次的方案還是選了水冷方案,主要是因為這台機子有運輸要求,塔式風冷因為重心緣故,運輸過程不做加固的話比較容易悲劇。   電源選擇:Almordor 白色SFX 750W SG16的一個優勢就是全模式電源支持(ATXSFX-LSFX),如果你預算OK,個人建議SFX-LSFX,這樣你安裝便利性會好許多,ATX的話也盡量不要超過14cm長度的型號,而且最好是模塊化的。電源部分選了 Almordor 白色SFX 750W,主要也是看中它價格最便宜而且還是白色,甚至自帶的模塊線都是白色的,所以也比較適合銀欣SG16這種性價比的裝機方案。而且同樣有5年保修,SFX全模組,低溫智能啟停。目前有兩種功率650和750,差價比較小,所以直接選了750W給未來留升級空間。 安裝難度 因為小巧,加上特殊的顯卡安裝設計,所以SG16安裝難度可以算輕松,一方面也要看你電源及散熱器選擇,如果選擇ATX電源會因為導致散熱器區域的空間侷促可能有點麻煩。安裝順序個人建議:拆空箱體-安裝主板(包含SSD、記憶體)-連接機箱IO線材-安裝機箱風扇-理線1-安裝電源-理線2-安裝顯卡-散熱器.走線參考如下,稍微要注意的就是顯卡電源線固定位置、24pin供電線的固定位置,避免對前面板風扇的阻擋。 頂部的防塵網顏色問題 SG16箱體頂部是附帶一個防塵網,不過是直接附帶黑色的,而非白色(官方好像是考慮到白色反倒會有色差問題)。我本來考慮自噴漆改色,後來解決方式就是把防塵網貼在機箱里面搞定~ 除了拆卸比較不方便,不過箱體外觀一致性就更好了。 SG16的一個小遺憾就是沒有前置Type-C接口,其實哪怕是3.0的那種我感覺都OK。 04/ 性能展示 因為機主的預算及實際性能需求,所以這次的方案選擇12代i5+B660 D4的組合,這也是目前甜品級主機方案常見的選擇。 七彩虹CVN B660I GAMING FROZEN...

開學季來襲,我給表弟組裝了一台適合學生黨的mini-ITX主機

前言 馬上要開學了,表弟的專業是景觀設計,新學期需要買一台電腦,這個光榮的任務被姑姑轉手甩給了我。表弟的需求還算簡單:1.寢室桌面空間有限,機箱越小越好而且顏值必須在線;2.平時以平面設計為主,偶(mei)爾(tian)打打遊戲,所以性能不能太差;3.預算3萬,被打了一頓後降到了1萬。經常有人為了一顆新上市的CPU或者一張高性能顯卡組裝一台電腦,而表弟這台電腦的關鍵竟然是機箱。前幾天在網上沖浪,無意間對一款mini機箱一見鍾情,然後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組裝一台了mini-ITX主機,從內到外、從顏值到性能都能滿足表弟的需求,接下來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台「小寶貝」。 機箱:NZXT 恩傑H1 看完開頭部分可能會有很多人會好奇,什麼樣的機箱能有這麼大的魅力?它就是NZXT 恩傑H1。其實並不是它的魅力有多大,而是它的尺寸、顏值、配置剛好符合我的需求。 恩傑H1是一款比較少見的立式mini機箱,尺寸寬187.6*高387.7*長187mm,放在桌面占用很小的空間,正面是一塊黑色鋼化玻璃,其他面則是白色金屬側板,外觀小巧精緻,顏值完全長在了我的審美上。 頂部有一枚開關鍵、USB 3.0接口、Type-C接口和3.5mm耳機音頻插孔。 I/O接口被隱藏在了機箱的底部,線材被隱藏了,整機顯得更整潔、更簡約,但經常插拔設備的玩家會稍有一些不方便。 眾所周知,mini-ITX機箱的裝機難度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屬於噩夢級別,水冷、顯卡、主板的尺寸稍有不對就直接芭比Q了。恩傑H1和其他mini機箱有點不一樣,它支持全尺寸顯卡,你沒看錯,這台mini機箱支持最長305mm三風扇長顯卡;並且,它還內置140mm一體式水冷、650W金牌全模組電源(10年質保,已走線)和PCI-E 16X3.0轉接卡(支持顯卡垂直安裝),如此一來,玩家的裝機難度直降99%。 機箱的結構設計很巧妙,外殼可以免工具全部打開,然後根據紫色標簽的提示擰開2枚螺絲即可展開水冷風扇,安裝主板並接線。安裝過程在這里就不再贅述,用一句話概括:比我想像中的裝機更簡單。 大家都很關心mini機箱的散熱問題,甚至很多大家把mini主機默認「燜罐」。從前面幾張內部結構圖可以看出,恩傑H1的結構是非常有利於散熱的,採用左右進風、後下出風的雙通道氣流設計,CPU在正面顯卡在背面,兩個散熱大戶在互不影響的結構環境中排出熱氣,散熱效果要比普通的mini機箱強很多,更不會變成「燜罐」。 硬體配置 這台電腦的主要用途是專業相關的設計作業,偶(jing)爾(chang)玩玩遊戲,為了避免後期大費周章的折騰,我選擇了下面這套DDR5平台的配置。 處理器:英特爾i7-12700 這個時間段入手12代英特爾CPU無疑是最合適的,i7-12700採用Alder Lake架構,7nm製程工藝,12核心20線程,其中有8個性能核心和4個能效核心,最大睿頻達到了4.90 GHz。這顆CPU的性能可以滿足學生黨學習、設計、遊戲等方方面面的需求。 主板:ROG B660-I GAMING WIFI 主板是幾大硬體中最容易壞同時也是更換最麻煩的配件,質量一定不能馬虎,恩傑H1這類mini機箱必須得配一塊mini-ITX主板,所以,我的選擇是明星級選手——ROG B660-I GAMING WIFI。 一直以來,ROG主板的堆料都很足,ROG B660-I GAMING雖然是mini-ITX主板,但它的各項配置一點兒也不馬虎。 採用8+1供電模組,8層PCB設計,VRM散熱裝甲+晶片組散熱片+M.2散熱馬甲; 支持DDR5記憶體(最高超頻6200),有兩個PCIe 4.0 M.2插槽,板載WiFi 6 (802.11ax) ; 豐富的一體式I/O接口,支持HDMI 2.1和DP 1.4 輸出,有2個USB 3.2...

腦子一熱買了ITX小主機:遇到三個問題頭都大了

不管是辦公使用還是輕度娛樂,一直有不少玩家是小主機的擁躉,小主機可以節約桌面空間,隨著硬體的發展還能有不錯的性能表現,這也是ITX主機大受歡迎的原因。 不過在選擇硬體和購買產品的時候,還真不能想當然,如果你也想擁有自己的小主機,那得先注意三個要素。 硬體打架要小心 說到小主機,首先要考慮的自然是兼容性。在空間受限的小機箱內,顯卡、散熱器都需要注意兼容,包括記憶體和硬碟也要注意尺寸,避免無法安裝的尷尬。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大機箱內本來不會有兼容性問題的硬體,來到小主機內部也會有問題,所以不同硬體之間也要注意,尤其是散熱器和記憶體,顯卡和機箱,以及主板和跳線。 機箱悶罐得避免 小機箱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散熱難,畢竟機箱內部空間狹小,熱量容易堆積,而開孔的位置又有限,使得散熱要比大機箱差得多,成為“悶罐”就會限制硬體的性能。 對於玩家來說,除了硬體的選擇要合理,不要選擇發熱量大的產品之外,選擇散熱性能更好的硬體也是有必要的,比如3風扇的顯卡一般比雙風扇散熱好,在機箱內額外增加風扇也是降低內部溫度的好方法。 安裝順序需謹慎 硬體選對就萬事大吉了?還真不是,因為小機箱的空間緊湊,所以在安裝的時候也要注意順序和方法。 大機箱可以先安裝主板再安裝散熱器,但小機箱則不同,這里建議先將散熱器和記憶體安裝在主板上,然後安裝完跳線,再之後才是將主板安裝到機箱內。另外所有硬體的供電都要連接好,全模組電源尤其要注意,一旦裝完之後再拆開連線可就是大工程了。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ITX主機雖然小巧,但是性能上限有限,所以不適合追求高性能的遊戲玩家選擇,另外小主機在後續升級的時候也會更麻煩一些,部分硬體可能會比普通版本更貴,也是需要提前確認的。 來源:快科技

為了顏值—IQUNIX ZX-1 ITX機箱裝機分享!

    在這個PC硬體性能過剩的時代,PC DIY的可玩性也顯得非常多元化,隨便一個讓自己動心的理由都可以當作折騰的動力。正如文章標題所述,本次裝機一切為了顏值。     鋁廠的IQUNIX  ZX-1機箱從上市到停產猶如流星劃過天際一般,雖然短暫但確實有打動到我。簡約的外觀設計、適中的體積大小、精細的質量做工以及亮騷的配色讓它成為了我桌面最靚的點,不僅僅是作為一台功能性的電腦,更是一件精緻的桌面擺件。 CPU intel i5-12600K 散熱器 利民 AXP120-X67 WHITE ARGB 主板 ROG STRIX B660I 電源  海韻 FOCUS SPX-750 SFX 機箱  IQUNIX  ZX-1 硬碟   美商海盜船  MP600 PRO XT 1TB 顯卡  影馳  3050金屬大師 MINI(FG) 記憶體  美商海盜船 復仇者...

一台很容易被忽略的ITX小鋼炮 – 銀欣 SG16 珍寶 裝機展示

前言 此次帶來銀欣 SG16 珍寶的裝機展示,作為一款ITX機箱,其實非常能裝,玩法多樣,能支持高達172mm的散熱器,支持120水冷,顯卡長度最長能到275mm,支持ATX電源或SFX/SFX-L電源,機箱體積則控制在13L,尺寸為200 mm × 232 mm × 280 mm (W × H × D) 。硬體方面為英特爾12代平台,CPU為i5-12490F,主板選擇了華碩 ROG Strix B660-I Gaming WiFi,顯卡方面為訊景 AMD Radeon RX...

11L ITX分體主機搭建——Trace by donny

Hello,你好 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此刻,很榮幸與您分享我的最新作品 名為「Trace」 中文寓意著微小,微量 很顯然,用來稱PC有些夸張了 當然,這並不重要~ 如果說安裝ITX PC 是一個令人折磨的過程 那如果再加上一套分體水冷系統呢? 那它將會是這樣 前言 嘿嘿,大家們大家好 繼上次參加論壇機王爭霸賽之後,完成了ATX機器分體的搭建,歷時半年,又感覺手癢心癢,偶然間發現房間角落有個吃灰已久的小機箱,靈機一動,感覺又可以大作一番!Part 1 機箱選擇,Captain case v2 ,相信玩過itx機箱的大拿們,對這個機箱都不陌生,V2是一個經典背靠背即A4結構的機箱,對於A4結構,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小,空間緊湊,精緻,但難以安裝甚至折磨。接觸A4結構機箱是因為兩年前大一開學之前,希望能搭建一台,小巧緊湊的PC機器放在宿舍,恰巧在某視頻網站認識到了某博主在測評這款機箱,當時還看的津津入味(機箱竟然可以這麼小巧,震驚)後來emmm,就順理成章入坑,購買,進入QQ交流群,等待咕咕船長的發貨信息。當然機箱在下單一個月之後就收到了,當時開箱看到實物之後,感嘆到這用料相比大廠機箱也太捨得了吧,怪不得這麼貴(bushi),隨之就組裝了機器,使用起來,但後來因為耐不住折騰的性格,就拆掉了,箱子也隨之吃灰了一段時間。BUT這都不重要,如今,它又重新出現在大家面前~ 令我欣喜的是,V2的前臉是採用了撞色面板,黑加銀色,相比於一臉黑,咕咕船這手設計確實俘獲不少芳心。以及機箱的頂蓋,地板,後面板都採用了多排倒角洞洞設計,沒有過多花哨,相對簡約的情況下,更大化增加機箱的風道流通下機箱的體積是11升,船長給到了三個機箱版本,分別為三槽,v2b2版,普通版,這里選擇的是普通版本+玻璃側板307*140*251。Part 2 主板,由於機器本身僅支持240水冷。在配置功耗發熱上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這選擇到一塊微信MSI的Z490I 和一顆Intel 10600K,安裝好水冷扣具以及硬碟後放置到機箱內部。 Part 3 記憶體條,又搬出來這對銹跡斑斑的賊船復仇者燈條,本來是打算插上幻光戟,對比下,復個人覺得仇者燈條這種間隔型的RGB表現會比大面積RGB覆蓋顯得精緻些,馬甲的高度也更契合整機風格。 Part 4 電源,雖說一直想嘗試下海韻的SPX 750,但礙於錢包空空,還是掏出這個表面略微積灰的SF750,安裝的時候靠近前臉的螺絲用L型六角扳手會卡住,擰的過程就非常痛苦了所以建議還是能准備一把可以替換批頭的螺絲刀吧。 插上電源轉接延長線~ 兩大件安裝好後,緊接著固定延長線,咕咕船機箱配送的這個延長線的長度可以繞過主板支撐柱安裝(如圖),也可以貼著主板安裝,這個就看個人需求了~ 經驗之談:由於延長線本身材質較硬,在安裝前可以適當彎折好,可以避免安裝後凸出頂起顯卡背板 Part 5 緊接著,來到機箱上方安裝散熱冷排,這里選擇一塊XSPC TX240冷排(感謝知名男模道總的支持) 冷排本體厚度為20.5mm,相比常規的30mm厚度冷排能節省出9.5mm的厚度空間,可千萬不要小看這麼點位置,在ITX機箱里任何一寸空間都需要利用好. Part 6 顯卡:結合240常規散熱表現,顯卡方面自然不能塞大爹級別的3090(絕對不是因為買不起!)咳咳,回歸正題,顯卡方面選用一張來自耕升的追風3080 O12G,安裝上EK的二代Vector顯卡冷頭 相比於一代Vector ,二代外觀設計方正,去除了大面積RGB露出,改為線性形狀的RGB 當然,除了設計之外,這款冷頭也有幾個比較腦溢血的設計,這張耕升的追風版顯卡PCB 是一張不越肩的AIC版型,但是安裝冷頭之後,去除橋頭也會增加約1CM的高度除此之外,由於冷頭外形相比pcb大了一圈,也因此造成安裝供電線的時候會很別扭,如果需要把顯卡供電推出,哼哼,我的指甲已經被刮花咯~ Part 7 安裝好顯卡後,橋頭到冷排空間也所生無幾,好在常規的25MM厚風扇還是能順利放進,從多餘的扇子里找到兩個黑色B12安裝下,黑色總體還是容易搭配,比較契合 然後發現自己忘記安裝CPU冷頭了!撕~ 補上補上 安裝好風扇後,眨眼一看,整機配色還是比較契合的(無腦黑就完事) Part 8 水冷方面還需安裝水箱水泵,可肉眼看下,機箱唯一空閒的區域就是電源下方了,靠近主板一側的電源下方已經安裝了供電線,唯一寬裕的就是靠近顯卡下方的空間, 搜羅市面上的水箱,想找到一款小巧的合適的已經不現實,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定製一個水箱,貼上黑色膜遮掩大面積亞克力裸露。 看著還不錯,放上去試試 SHIT!翻車,oh不對從地下放不就好了(翻車是不可能翻車的,手動狗頭) Part 9 整體硬體都無衝突安裝好了,緊接著安裝接頭水管連接水路。管材方面還是用到上次機王PC剩下的BP 藍色金屬管 因為電鍍金屬管不可彎折,會導致鍍層脫落,也為了對齊冷排和CPU冷頭水口,這里使用到偏移...

便攜小白盒——六鴿K3s純白ITX裝機

【寫在前面】        距離上一次裝機器其實已經過去了幾年時間,期間精力主要花在專業課程、3D渲染方面,PC硬體方面有些許退燒,一是手頭的兩台機器已經能滿足需求,二是學習環境相對穩定,渲染大部分由主力機完成,對便攜的二奶機性能沒有太多要求。但是今年上海突發疫情,返鄉隔離半月,期間只能通過二奶機完成渲染出圖等任務,已經感到性能不足。同時後面面臨找實習、找工作,不確定性太大,有帶著主機跑的需求,恰逢12代英特爾牙膏擠爆,遂趁著618給自己組一台便攜的ITX主機。【成品展示】 【配件選擇】 全家福        機箱——裝ITX機器最先考慮的還是機箱,由於手頭有一顆閒置SF750電源,同時對便攜性有一定需求,看了輪大的AKLLA裝機視頻比較種草,最後在結構類似的AKLLA A3、六鴿的K3s、Acats1之間做選擇,最後還是選擇了體積較小的K3s,要是K3s前面板能開個C口就好了。買K3s的時候要預定,不過剛好有一批快到了,倒也沒等多久。       CPU——之前裝機器都是用的AMD的CPU,看評測說12代INTEL提升很大,索性入一個試試,預算內12代i5性價比不錯,同時會裝獨顯不需要核顯,故選擇了12600KF不帶核顯還能便宜幾百塊,據說12代扣具有壓彎情況,索性配了一個利民的下壓扣具。        主板——預算內比較好的選擇是ROG的B660i和幫主的Z690i,由於不打算超頻,而且一直用的華碩板子,也就選了ROG的B660i,但是之前由於C8H升級BIOS導致藍屏和定屏死機對ROG有點失望,未來裝機器可能ROG並不會是我的首選了。        顯卡——由於平時主要搞3D渲染,相比於核心性能,顯存容量更重要一點,30系ITX顯卡貌似3060Ti規格最高,但3060的12G顯存更吸引我,遂選擇了七彩虹的3060MINI,顯卡廠商是越來越懂了啊,顯卡也是越做越好看了。        記憶體——高頻的DDR5還是太貴了,而且平時也用不到那麼高頻率,於是在海鮮市場隨便收了一對16G,感覺還挺新的。        硬碟——系統盤選用的是之前主機的760P,512G PCIE3.0*4能滿足日常使用需求,同時那塊1T的機械也搬了過來,新加了一塊銓興的240G SSD,未來可能在這塊硬碟上裝個雙系統什麼的,白色也很貼合主題。  ...

12代酷睿進駐ITX迷你小板:非常特殊的兩個M.2插槽

艾訊科技(Axiomtek)近日發布了一款基於Intel 12代酷睿平台的ITX迷你小板「MANO560」。雖然是面向AI、IoT等工業領域,但也很有特點。 它基於H610晶片組,支持全系列的12代酷睿處理器,包括i9、i7、i5、奔騰、賽揚,雖然沒有標注最高允許功率,但從4+1相簡單供電看,最高應該也就65W級別的,也就是i9-12900這樣的,當然再高也沒什麼意義。 M.2插槽有兩條,但不是最常見的M.2 2280,一個是KeyE 2230,用於安裝Wi-Fi無線網卡,另一個是KeyB 2242,可選PCIe x2通道、USB 3.0通道,安裝3042/3050 5G模塊,也可選SATA通道,安裝SSD。 記憶體是兩條DDR4-3200 SO-DIMM,最大容量64GB,但是SATA只有一個。 擴展有一條PCIe x16安裝顯卡,一條mini PCIe,安裝無線擴展模塊。 有線網卡集成一個2.5千兆,一個千兆。 接口很豐富,DP、HDMI、VGA、LVDS視頻輸出一應俱全,兩個USB 3.0和五個USB 2.0,四個COM串口。 此外,安全方面支持TPM 2.0。 來源:快科技

12代酷睿旗艦小板 銘瑄電競之心Z690 ITX上架:雙網四屏接口太齊全

ITX形態的小主機這些年受到不少DIY用戶的青睞,日前,為支持全新的Intel 12代酷睿處理器,銘瑄推出電競之心Z690 ITX主板。 產品已經開啟預售,持續到26日,定價1499元,享受100元定金抵200元,實際。 官方介紹,預售活動期間曬單還有機會享受6重好禮,包括3期免息、銘瑄運動背包、銘瑄電競之心雨傘、銘瑄限量版T恤、璦珈多功能磁鐵還有Intel定製防護口罩等。 回到產品本身,主板採用8+1相供電,ISL99390核心供電Dr.Mos單顆即可承載90A電流,CPU理論供電能力可達360W,配合SCD散熱系統(兩塊6mm鍍鎳熱管連結的合金供電+智能啟停的雙滾珠散熱風扇),為處理器創造舒服的輸出環境。 記憶體支持雙通道雙槽DDR5,強化鍍金接口,10層PCB強化設計以及嚴密布線,穩定的同時也擁有極高的超頻潛力。 此外,還配有雙2.5G網口,雙M.2 SSD、雙HDMI、雙DP、支持PCIe 5.0、Wi-Fi 6、前置10G USB-C等。 既然是小板,在有限的空間內還要盡可能為用戶減少裝機時,接口/線材打架的情況。為此,銘瑄電競之心Z690 ITX採用更合理的接口布局、更合理的SATA接口方向、更合理的風扇接口布局、更合理的一鍵Clr CMOS按鈕等,確保裝機效果簡潔、人性化。 來源:快科技

銘瑄再次把移動處理器搬到桌面上,這次是整合了12代H45處理器的ITX主板

華擎是大家公認的妖板王,但自從銘瑄弄出了MS-里程碑i7-11800H Plus套裝後,我覺得他們在主板上的整活能力並不用亞於華擎,上一代能這樣弄這一代當然也可以,現在他們有弄出了一塊搭載Alder Lake-H45移動處理器的ITX主板。 ChipHell上就有人曝光了銘瑄的一款新ITX主板,它上面就焊著一顆Core i5-12500H處理器,擁有4個P-Core和8個E-Core,其中P-Core的最高睿頻能到4.5GHz,配備18MB L3緩存,核顯則擁有80組EU,最高能到1.4GHz,Intel給出的標準PL2功率是95W,而PL1則是45W,Intel大多數的移動處理器都是PCH直接和CPU封裝在同一塊PCB上,所以不需要單獨的晶片,整合度很高。 從照片上能看到主板上有一根全長的PCI-E 4.0 x16插槽,有兩個M.2接口,兩個SATA 6Gbps口,一組USB 3.0擴展針腳,背板I/O區域不太清楚具體有些什麼,但可以看得出有一個VGA口和3個3.5mm音頻口,預留了一個插槽用來安裝無線網卡,正式出貨時應該是會自動無線網卡的,主板採用6+1相供電設計,單8pin CPU供電。 從主板上的開孔來看,應該會配備供電Mosfet散熱片的,CPU四周也有開孔,估計會和之前的MS-里程碑i7-11800H Plus一樣會在這里安裝一塊銅塊墊高,不然以現有桌面散熱器的設計標準,散熱器的底部是根本碰不到CPU的。 ...

thin Mini-ITX也能上12代酷睿了,華碩推出Pro H610T D4-CSM主板

thin Mini-ITX是ITX裝機追求最小體積的玩法,過去還是有不少人裝這種超迷你電腦來當HTPC、上網機、炒股機的,只是最近幾代英特爾桌面CPU的發熱量感人,似乎也很少有人再提這一回事了,還不如直接買英特爾的NUC來得簡單,但還是想折騰的話,華碩在近日推出一款支持12代平台的thin Mini-ITX主板,可以上到英特爾最新的12代酷睿了。 thin mini-ITX規格主板在長度和寬度上,與mini-ITX是相同的17*17cm,只是高度要矮很多,而且集成度很高,電腦必要的接口和插槽都有,並採用外接電源適配器,所以可以組裝成超小迷你電腦,本來這類主板多用在工業和行業用的終端機上,但DIY玩家,也確實有一些廠商或者玩家有專門做這種規格的機箱,像是銀欣的PT13B。 華碩這塊thin mini-ITX主板型號為Pro H610T D4-CSM,採用H610晶片組、LGA1700插槽,可以支持到12代酷睿、奔騰和賽揚,當然像i9、i7級別這樣的高端CPU,雖標稱65W TDP,但實際受限於thin mini-ITX只能安裝超薄型的下壓式風冷,i5或者奔騰會是更好選擇。 雖然晶片組定位低端,但Pro H610T D4-CSM還是帶有一條直連CPU的PCI-E 4.0 M.2 SSD插槽,另可以外接兩個SATA 6Gbps硬碟,而記憶體槽為兩條SO-DIMM的DDR4,顯示輸出接口則有一個DP和一個HDMI,均支持4K@60Hz輸出,並置有7.1聲道的Realtek集成音效卡,其它接口就還有兩個USB 3.2 gen2,兩個USB 2.0,預留有額外前置USB接口,最大可擴展7個USB等等。 對於不玩遊戲,主要是上上網、看超高清視頻的話,用這類thin mini-ITX主板裝台超小機器還是挺好玩的,有感興趣的話,可以在之後留意下電商上有無這塊主板銷售了。 ...

華擎mini-ITX版RX 6400 GPU曝光:或僅供OEM渠道 無需外接供電

作為AMD GPU的 AIB 合作夥伴的華擎,准備推出的mini-ITX 版Radeon RX 6400 Challenger 入門獨顯,出現在EEC(歐亞經濟委員會)網站的資料庫中。 據悉,Radeon RX 6400 GPU為RX 6500 XT的精簡版,基於RDNA2架構的Navi 24核心,規格為12組計算單元,共768個流處理器,主頻為2039MHz,加速頻率可高達2321MHz,12個光追單元,保留完整的16MB無限緩存,擁有4GB的顯存、64bit位寬、16Gbps速率,功耗僅為53W,無需外接電源供電。 不過,RX 6500 XT並不會針對消費市場而推出,很可能只會向OEM(原始設備製造商)供貨。 此外,還有曝料者曝光了的四款顯卡新品,分別是RX 6500 XT Phantom Gaming D OC、RX 6500...

撼迅發布首款ITX RX 6500 XT:好久未見如此小巧的A卡

AMD日前官宣了新一代入門級顯卡RX 6500 XT,各家非公版也在陸續登場,其中撼迅就帶來了第一款ITX迷你版本。 這也是目前已知唯一的一款迷你小卡RX 6500 XT。 該卡就簡單直接地叫做RX 6500 XT ITX,長度只有165mm,高度為125mm,厚度則是40mm,雙插槽體積。 它使用了單個90mm風扇,雙滾珠軸承,壽命延長4倍,並支持智能啟停,核心溫度低於60℃自動停轉。內部還有兩條熱管。 核心規格1024個流處理器,頻率暫未公布,搭載64-bit 4GB GDDR6顯存,等效頻率18GHz,單個8針輔助供電(官方渲染圖誤為6針),輸出接口一個HDMI 2.1、一個DisplayPort 1.4。 值得一提的是,RX 6500 XT的系統接口帶寬限制為PCIe 4.0 x4,但考慮到其性能、帶寬有限,影響倒也不會很明顯。 RX 6500 XT將在本月19日正式解禁上市,屆時快科技也會給大家帶來首發評測。 來源:快科技

ITX玩家好評 Intel新一代NUC或支持更換CPU

為了能同時擁有台式機的性能以及微型主機的體積,很多微型主機控都孜孜不倦地探求ITX主機的最優組裝方式,現在這些極客玩家要收到好消息了:近日國外爆料者@9550pro 爆料稱,使用12代酷睿的英特爾NUC將採用專用的LGA1700插槽,並支持台式機級別的12代酷睿處理器。 從爆料的圖可以看出,這款「NUC 12 Extreme」版內正裝有一枚明顯可更換的CPU,而且主板上還有一個PCI-E x16插槽,聯想到今年英特爾正准備發布Arc Alchemist 獨立顯卡,這就意味著如果爆料是真實的,那新款NUC不但能更換CPU,還支持獨顯,我們有望能看到採用「英特爾全家桶」的NUC微型主機。 圖片來源:intel 英特爾會放手NUC使用台式機處理器,12代酷睿的高效能是主要原因,我們在去年的首測上就曾呈現過12代酷睿i9-12900K的超高效能。 在保持高效能,並減少了核心數的12代酷睿i5系列上,整機溫控勢必會更加理想,這個從B660搭配i5-12400的測試就可見一斑。目前還存在未知數的就是英特爾獨顯,不知道能塞進NUC的獨顯性能將會去到什麼程度。 但毫無疑問的是,在不久的未來,遊戲PC或許要新增「微型主機」這個分類了。 來源:快科技

聯力ITX小箱子終於回歸了,Q58首發849元起開賣

聯力真的好久沒出小機箱了,特別是近兩年來A4結構的ITX機箱層出不窮,曾經算是高端ITX機箱代名詞的聯力,做更實用、更散熱的大機箱,但其實他們有在默默打磨一款全新的小機箱,正是這個眾多ITX玩家翹首以盼的Q58,如此深得人心的新機箱,就連我們編輯部的ITX狂熱愛好者,Philip都為之興奮,大家可以先去看看他的評測來了解下,還是很帶勁的。 當然如果你本來在今年早些時候的聯力EXPO上,就開始關注並種草Q58的話,那相信更多是想知道哪里能買到呢?我們獲得的第一手消息,聯力將在9月3日晚上8點就開賣Q58,而且是比海外還要更早,我們已經是搶先玩到了,不過首發將會先出貨標配PCI-E 4.0延長線的版本,PCI-E 3.0版還要稍後才發貨,如果你是用RTX 30系顯卡或者有PCI-E 4.0擴展卡需求,建議還是優先選擇前者吧。 我個人覺得即使是PCI-E 4.0版本的價格,還是算很合適了,因為其它A4架構機箱要麼少量供應,要麼是海外的,要麼就是價格比Q58貴很多,而首發還有個搭配聯力家SFX電源或積木風扇購買,可以返100元現金,有點劃算,所以大家在周五晚上,就要鎖定Q58首發開賣了,可能到這個周末就能在家裝機了。 預售地址:天貓/京東(待補充) ...

銘瑄H510 ITX迷你主板上市 2000塊搞定辦公/影音PC

ATX及MTX主機往往又大又重,追求體積小巧、性能強大的電腦的話,還是ITX主板合適。銘瑄的H510 ITX小板現在上市了,最低只要2000塊錢就能搞定一套辦公、影音電腦。 本文就來看一下,本文我們就來看幾款不錯的ITX配置建議以及和優勢吧~ 辦公、影音: 銘瑄MS-挑戰者 H510 ITX是適用於英特爾第11代和第10代處理器的500系列主板,對於日常的影音體驗、日常辦公需求來說,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不僅擁有不錯的穩定性和溫度表現,讓日常辦公得到流暢、穩定的體驗外; 圖中的酷睿i3-10105的CPU,高達4.4GHz的睿頻頻率不僅可以獲得強大的日常辦公性能,4核心8線程也能對標舊款的i7處理器。 即使入門級別的設計類、工程類軟體的任務也不在話下。 外置DC電源的方案也讓主機的體積足夠小巧,這類小巧的DC-ITX機箱有非常多優秀的款式可選,設計都非常精緻。100W的電源支持處理器良好的釋放性能,強大的散熱即使是對比4000元左右筆記本電腦也是難分勝負~ 中度設計/影視製作: 英特爾第11代桌面級酷睿處理器i5-11500搭載了強大的UHD750核心顯卡,支持強大的10Bit 4:2:2硬體級解碼能力,對於視頻製作者來說提供了難得的高品質視頻素材流暢編輯的能力。 銘瑄MS-挑戰者 H510ITX搭載i5-11500處理器時,支持雙通道2933MHz頻率的強大性能,強大的2相4 PowerFet Mos核新顯卡供電設計能夠讓UHD750顯卡穩定發揮出強大的性能!對於中等程度的設計也可以長時間Carry。 支持Flex、SFX電源的機箱不僅電源的選擇范圍更大,而且整機的散熱也能上升一個層次!另外,該規格大小的機箱有非常多很有特色以及設計細節很強的機箱,其中有一種叫A4的規格,這個規格的機箱你甚至可以升級強大的獨立顯卡: 銘瑄MS-挑戰者 H510ITX支持PCIe4.0和Resizable BAR技術,在搭配主流獨立顯卡時也能充分釋放遊戲性能。對於有遊戲需求或者高性能設計的需求也能良好的滿足。 A4機箱通常搭配下壓式散熱器,銘瑄MS-挑戰者 H510 ITX的供電散熱裝甲在設計時針對下壓式散熱器風道進行了大量的優化,搭配合適的散熱時能夠保持長時間穩定的性能發揮。 ITX主板的精緻與小巧,一直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放在家里不僅不占位置,優雅個性的設計甚至可以讓電腦成為裝飾品一般。 如果你想要一台價格不貴,體積小巧,外觀精緻,性能強悍的ITX電腦,那麼銘瑄MS-挑戰者H510 ITX就不錯哦。 來源:快科技

喬思伯發布N1迷你ITX機箱:可輕松裝卸五塊3.5英寸硬碟

喬思伯(Jonsbo)剛剛推出了新款 mini-ITX 機箱,它就是採用了簡約工業風、輔以拉絲鋁外殼和鋼制框架的 N1 。盡管尚未宣布確切售價和上市日期,但得益於獨特的設計,該機箱支持水平或豎直放置、並且能夠輕松裝卸五塊 3.5 英寸驅動器。 (來自:Jonsbo 官網) 無論是家用或是辦公,喬思伯 N1 都能夠給出相當合適的擺設姿勢。而且拉絲鋁設計的外殼,使之能夠輕松融入各種環境。 為保障散熱,喬思伯 N1 在機箱兩側都留有密集的開孔,且前部有一枚 12 厘米的風扇。 進氣口向外的 SFX 電源安裝位,也讓機箱內的風道變得更加合理。 前置 I/O 部分,喬思伯僅為 N1 配備了一個電源鍵、USB 3.0 Type-A、3.5mm 音頻、以及一個...

利民推出TA 120EX MINI散熱器,專為ITX機箱打造

前陣子我們才報導過利民將會推出一款新的ITX散熱器銀魂135,用來取代銀箭130。雖然說在高度上面銀魂135基本上也是符合ITX機箱的要求,不過有的玩家可能還是覺得整個散熱器的體積太大。而針對這部分玩家的需求,利民又准備推出一款新的ITX散熱器,那就是TA120 EX MINI了。 相信看到名字大家應該也不會覺得陌生。沒錯,TA120 EX MINI就是基於之前新推出的TA120 EX優化改造而來的,在外觀上與TA120 EX可以說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尺寸小細多。在高度方面,TA120 EX MINI與銀魂135一樣,是135mm,對於那些可以裝得下獨顯或者使用SFX電源的ITX機箱來說應該是可以放得下的。 而在熱管配置上,TA120 EX MINI與TA 120EX是一樣的,兩者都是擁有5根6mm的AGHP逆重力熱管。一個ITX散熱器可以做到與一般散熱器相同數量的熱管也是比較厲害的。而AGHP熱管的好處,根據官方表示,無論是在機箱直立還是臥倒的情況下都不會影響散熱效能。 而在散熱風扇方面,利民是選擇了為TA120 EX MINI配備一個D12PRO-G 12cm風扇。這個風扇的最高轉速為1850 RPM,風量為82 CFM而風壓為2.1 mmH2O,紙面參數與TA 120EX的也是差不多。 TA120 EX MINI的官方定價為269元,不過目前還沒有上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之後留意一下,相信它的散熱性能表現應該不會讓人失望。 ...

[圖]艾訊推出工業主板MANO540:採用FCLGA1200的Mini-ITX SBC

艾訊(Axiomtek)今天推出了 MANO540。這是一款 Mini-ITX 主板,採用 FCLGA1200 第十代英特爾 Core i9/i7/i5/i3 處理器(代號:Comet Lake)和英特爾 H410 晶片組。它還支持兩個 260 針 DDR4-2933/2666/2400 SO-DIMM 插座,最多可容納 64GB 記憶體。 這款工業主板的體積非常小,只有 17*17 厘米,是空間有限的環境中的絕佳選擇。先進的MANO540是專門為性能要求高的應用設計的,它具有出色的可靠性以及通信和邊緣計算能力。 艾訊產品規劃部產品經理 Kenny Lin...

利民發布銀魂135小機箱散熱器,將取代銀箭130

如果說到小機箱散熱器的話,可能大家馬上會想到的就是那些很薄的下壓式散熱器。或者不是所有ITX的下壓式散熱器都很薄,但終歸都是下壓式的,散熱效能也不是非常強。不過,為了照顧那些小機箱內有足夠空間可以放一個塔式散熱器的玩家們呢,後來也有廠家開始做塔式甚至雙塔式的小機箱散熱器,利民就是其中一家。而最近,利民就發布了一款新的小機箱雙塔敬熱器銀魂135。 這款SS135其實全稱是Silver Soul銀魂135,是一款小型雙塔式散熱器。熟悉利民的玩家應該也知道,他們旗下之前是有另一款小型雙塔式散熱器銀箭130,銀箭130也是不少追求空間利用最大化的ITX玩家的選擇。這次推出的銀魂135就是銀箭130的後續款式。 銀魂135在尺寸上面要比銀箭130大一點點,在安裝了配備的風扇之後高度高了5mm。而在結構上,銀魂135和它的前任一樣,同樣是採用了雙塔結構,也是用上了6根6mm熱管,不過這些熱管都用上了利民最新的AGHP逆重力熱管技術,官方表示不論是機箱是直立還是臥倒的情況下,熱管都依然可以提供不錯的散熱效能。由於是ITX散熱器,因此銀魂135並不會與記憶體有任何衝突。至於這個散熱器配搭的風扇則為TL-D12PRO-G 120mm風扇,使用S-FDB軸承,轉速最高為1850 RPM。 官方表示,銀魂135的最大理論散熱功耗為220W。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麼這幾乎已經可以壓住目前MSDT平台上所有的處理器了。 目前尚不清楚這款散熱器的上市時間以及價格,有興趣的ITX玩家可以自行留意一下。 ...

那個好看好玩的ITX機箱SSUPD Meshlicious,現在可以729元起買到了

聯力姊妹品牌SSUPD在年初的時候推出了一款名為Meshlicious的ITX機箱,憑借恰到好處的外觀造型、緊湊的體積,以及看上去就很好的散熱設計,吸引一眾ITX黨的眼球,當時就有好多網友都直呼「那麼哪里可以買得到呢?」,現在大家確實有渠道買得到這個好看好玩的ITX機箱了,SSUPD已經在淘寶上開賣了Meshlicious。 說起SSUPD這個品牌,它是Sunny Side Up Design的簡寫,當中Sunny Side Up指的是「太陽蛋」,有著希望帶來很陽光和心情愉快的意思,Meshlicious也確實是個第一眼看上去就很舒服的ITX機箱,高度和寬度都很勻稱,全身網狀面看著也不會非常的密集恐懼,整體14.6L的體積不算很小巧,但因為是豎立放置的,也不會顯得很龐大。 更多圖賞參閱:白色款/黑色款 而內部結構設計上,則是Meshlicious最出眾的地方,其主板位被放置在上部,下方的電源可選擇SFX或ATX規格,機箱前部則是最大280mm的水冷排位,整體區域分布是利用得很充分,而顯卡的安裝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橫置,可安裝211mm長度的短卡,下方就留出位置安裝硬碟倉了,而豎置安裝方式就夸張了,顯卡最長可以到336mm,一張大傢伙的三槽公版RTX 3090都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在淘寶的定價上,Meshlicious金屬網狀版為799元,而玻璃側透版為729元,這里可沒有調亂價格啊,SSUPD這個ITX機箱,確實不像大多數機箱玻璃那樣,側透版比金屬網狀版要貴的情況,據說Meshlicious的金屬網狀版的製作工藝更復雜一些,所以如果是追求性能的玩家,就要多花點錢了。 另外這個機箱是標配PCI-E 3.0延長線和一條彎頭的HDMI視頻線,而如果是RTX 30系和RX 6000系列的用戶,還可以選配PCI-E 4.0延長線的版本,不過那個就貴很多了,要1169元,主要是那條線的成本目前太高了。 購買連結:金屬網狀版/玻璃側透版 ...

只有ITX的一半 和硬碟一樣大的主板見過嗎?

嵌入式企業研揚科技(Aaeon)今天發布了一款特殊的主板「GENE-CML5」,146×101.7毫米的尺寸正好和一塊3.5英寸硬碟相當,比起170×170毫米的ITX規格還小了幾乎一半。由於空間狹小,主板的布局異常緊湊,CPU插座就占了幾乎一半的位置,一側是供電電路和晶片組,另一側是兩條記憶體插槽,正反面各一條。 它採用Intel 10代酷睿嵌入式低功耗版本,可選i7-10700TE、i5-10500TE、i3-10100TE、奔騰G6400TE、賽揚G5900TE,熱設計功耗都只有35W,而晶片組可選Q470E、H420E、Q470,標準的ATX+12V供電。 記憶體支持兩條DDR4-2933 SO-DIMM,最大容量64GB,硬碟支持兩個SATA 6Gbps、一個M.2 2280,後者的帶寬可以是SATA,也可以是PCIe 4.0 x1(僅限Q470/Q470E)。 網卡兩個千兆型,一個Intel i210/i211,另一個Intel i219,音效卡型號沒說,背部接口還有一個VGA、一個DisplayPort、兩個USB 3.2 Gen2x2,插針可擴展四個USB 2.0。 這種嵌入式產品,就不要問公開價格了。 來源:cnBeta

只有ITX的一半和硬碟一樣大的主板見過嗎?

嵌入式企業研揚科技(Aaeon)今天發布了一款特殊的主板「GENE-CML5」,146×101.7毫米的尺寸正好和一塊3.5英寸硬碟相當,比起170×170毫米的ITX規格還小了幾乎一半。 由於空間狹小,主板的布局異常緊湊,CPU插座就占了幾乎一半的位置,一側是供電電路和晶片組,另一側是兩條記憶體插槽,正反面各一條。 它採用Intel 10代酷睿嵌入式低功耗版本,可選i7-10700TE、i5-10500TE、i3-10100TE、奔騰G6400TE、賽揚G5900TE,熱設計功耗都只有35W,而晶片組可選Q470E、H420E、Q470,標準的ATX+12V供電。 記憶體支持兩條DDR4-2933 SO-DIMM,最大容量64GB,硬碟支持兩個SATA 6Gbps、一個M.2 2280,後者的帶寬可以是SATA,也可以是PCIe 4.0 x1(僅限Q470/Q470E)。 網卡兩個千兆型,一個Intel i210/i211,另一個Intel i219,音效卡型號沒說,背部接口還有一個VGA、一個DisplayPort、兩個USB 3.2 Gen2x2,插針可擴展四個USB 2.0。 這種嵌入式產品,就不要問公開價格了。 來源:快科技

ITX平台絕配,小得精緻的杜伽fusion 68鍵小鍵盤上手體驗

自從去年換上了ITX機箱,組建了APU平台,就一直想把鍵盤也換成小一點的,這樣可以讓桌面上顯得更精緻一些,還能騰出更多的空間擺放書籍和辦公用品。 在朋友安利下,看中杜伽家的68鍵fusion鍵盤,看了一下,有好幾種配色可選,作為一位80後大叔,最終我選擇了復古白色的鍵盤,因為這個顏色看上去更新兒時用過的學習機,充滿了回憶。軸體我選擇的是茶軸,兼顧碼字和輕度遊戲,我覺得茶軸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大概使用了一周多時間,體驗下來這款鍵盤還是挺不錯的,支持有線、藍牙、無線三模切換,我使用得最多的藍牙模式,因為我的主板支持藍牙連接,而且這讓桌面看上去更整潔,玩遊戲時我會切換到有線模式,性能更好。下面就簡單的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款鍵盤吧。 1、鍵盤開箱 鍵盤的外包裝也採用了復古色包裝,看上去很有年代感,外套盒上還印製了一些產品信息,從遠處看過去有點像過去用過的火柴盒。 包裝背面則詳細印製了產品特性等信息,多國語言,適合不同語言地區使用,看來這款產品應該會在多國售賣。 這次我購買的是茶軸,從圖標上可以看出,這是德國CHERRY原廠軸,我選茶軸的初衷就是兼顧碼字和遊戲,本來想買紅軸的,但是想想萬一以後要玩遊戲呢,所以就選了萬金油的茶軸。 打開素皮包裝,沒想到還有內盒,看來對這款鍵盤的保護還是非常到位的,內盒上則簡潔了許多,外表面大大的印製了杜伽的品名和LOGO。 打開包裝,內部零配件擺放和大多數鍵盤包裝類似,內側收納配件,外側擺放鍵盤本體。細看可以發現鍵盤本體上還有一層防塵罩,很貼心。 取出所以零配件,全家福一覽,除了鍵盤,還有2根數據線(Type-C to USB線、Type-C to Type-C線),1個鋼絲拔鍵器,1個理線帶,USB to Type-C轉接頭,還有一份簡易說明書。可以看出該有的應該都齊全了。這里要說一下,數據線沒有使用編織繩包裹,比較遺憾,可能也是成本考量吧,希望後續廠商考慮一下。 其實,鍵盤上還配送了一個透明塑料防塵罩,這個一般只有高端的鍵盤才會配送,這個用來給鍵盤防塵還是很有用的,這個真的是加分項。 這個A to C轉接頭可以大大增加鍵盤的兼容性,還能當延長線使用,不管你是筆記本,還是台式機,都可以輕鬆實現鍵盤連接。 這款杜伽fusion鍵盤採用68鍵布局,屬於65%配列的機械鍵盤,和標準鍵盤比,少了數字鍵盤,和F功能鍵,這種鍵盤看上去布局更緊湊,但功能卻可以通過組合功能鍵來實現,所以這種尺寸的鍵盤也是很多人開始喜歡的布局。 這款鍵盤的體積真心不大,畢竟少了一排F功能按鍵,所以正常人也可以一手拿起來,非常的精緻。 仔細看一下這款鍵盤的外觀,還真是顯得很復古,有點像小時候玩過的學習機鍵盤。鍵帽配色有白色、灰色、橙色3種色彩搭配,看上去確實比較復古。 仔細觀察了這款鍵盤的做工,四周倒角過渡光滑,沒有明顯的稜角,鍵盤用起來不會咯手。 鍵盤左上角還有產品的LOGO標識,你以為它只是個LOGO?這樣想你就錯了,其實這個標識還暗藏玄機,這里先賣個關子,後面再揭曉。 鍵盤右上角橙色復古開關,這個是無線開關的控制開關,左側還有3個指示燈,A是大小寫字母指示燈(也是藍牙1配對指示燈),後面的是配置文件指示燈(也是藍牙2配對指示燈),最後一個電池標誌的就是電池電量指示燈(也是無線2.4G模式配對指示燈)。可以看出,雖然只是簡簡單單幾個指示燈,隱藏的功能可不少。 作為68鍵配列的小鍵盤,想要實現標準鍵盤的全部功能,那就要通過Fn組合鍵來實現了,為方便用戶快速上手,這款鍵盤還採用了側刻工藝,大家一看就能知道該鍵的擴展功能。 有線Type-C接口設計在鍵盤銘牌LOGO前面,可以使用兩個配送的數據線進行連接。 鍵盤背面的布局很不錯,四周有著6個防滑腳貼,你要知道,一般的104鍵盤才有4個腳貼,所以用料這一款還是很到位的,中間還貼著產品的信息標籤。 鍵盤還配置了一段式支架,我想這個對於大多數人也夠用了吧,支架底部同樣也設置了防滑腳墊,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調節高度。下面我們看看鍵盤正面那個銘牌下到底有何玄機: 原來LOGO下面還隱藏著一個無線發射器,這個設計很不錯,就算你用不到無線模式,這個發射器也可以收納在銘牌下面。說實話,我也是看了說明書才找到這個收納倉的。 2、鍵帽&軸體 利用鋼絲拔鍵器可以很快地把鍵帽拔出來,其實懂鍵盤的人都知道,通過軸體顏色就能看出是什麼軸體,很明顯這款茶軸。 每一個軸體上都印著CHERRY櫻桃字樣,這個確實就是德國原廠CHERRY軸,鍵盤襯板是純鋁材質,這對於鍵盤的輕量化非常有好處,而且顏值也大大提升。 鍵盤大鍵採用的是衛星軸設計,調校得還是很不錯的,敲擊回彈有力,按下去一點也不肉。 PBT鍵帽採用雙色成型工藝下,所以鍵帽上的字符也不容易磨光,鍵帽邊緣處理得很到位,沒有毛刺。 原廠鍵帽高度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長時間碼字也不會累,這對於我這樣的碼字黨來說,很不錯。 因為內部襯板採用了純鋁材質,所以鍵盤本體重量上也控制得非常好,重量只有605克,就算是帶著上班也不會增加負擔。 3、驅動軟體 說實話,這款鍵盤還有驅動軟體,可以實現更多更高階的功能,當然也包括宏設置。如果一般用戶的話,不用驅動軟體也沒問題,因為鍵盤連接也是免驅動的。那麼我們就簡單的看一下吧: 驅動軟體更新後就能同步展示出這款杜伽fusion鍵盤,從軟體介面來看,這個軟體應該是杜伽鍵鼠通用的驅動軟體。 通過軟體,可以對單個鍵進行設置,左側的功能菜單可以大大增加每個按鍵的作用,功能太強大了,可玩性挺大的。 宏設置應該是很多鍵盤都有的屬性,可以根據需求編制一套重複的按鍵動作,比如玩遊戲使用,相當於一鍵連招。 通過這個軟體還可以快捷地打開Windows鍵盤屬性,對鍵盤進行設置還是挺方便的。 還有一頁「星雲」頁面,這個應該針對RGB鍵盤才有用的功能,因為這款鍵盤本身不支持RGB,所以這項用不了。 4、實際體驗 因為這款鍵盤支持三模,即藍牙,無線,有線3種連接模式,所以大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連接,比如你要連接平板或者手機,那麼可以選擇藍牙連接;如果你要連接電腦,那麼無線或者有線都可以;而如果你喜歡玩玩遊戲,不希望有延遲,那麼還是有線模式更好一點,總之按需選用吧。 可以看到QWER鍵盤對應的側刻分別是2個藍牙,無線,以及有線接入模式,需要用哪個模式只需要按Fn+對應的按鍵即可快速切換。 這款鍵盤支持在3種模式里切換,理論上來說可以連接4台設備,只需通過模式切換就可以。當然一般人估計也就用到2種模式吧?模式切換會有一定的切換時間,個人表示可以接受。 簡單測試了一下3種模式下的按鍵衝突情況,用一把支持按壓一排字母鍵,實測發現都能同時識別出來,難道3種模式下都是全鍵無沖,這個有點厲害啊。 小鍵盤確實夠精緻,使用和收納也很方便,用完記得將防塵罩蓋上,這樣鍵盤間隙內就不會出現難以清理的灰塵,垃圾了。 5、總結 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這款杜伽fusion 68鍵盤我還是挺滿意的,體積夠小看上去很精緻,富有年代感的復古色,原廠CHERRY軸的手感真心不錯,三種模式切換可以支持更多的設備,這個也很實用。這雖然是一款65%配列的機械鍵盤,但是功能卻絲毫不少,通過Fn組合鍵可以實現這些功能。 不過,人無完人,這款鍵盤還是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比如數據線可以採用編織繩包裹,這樣,可以提升線材的使用壽命。總的來說,如果你也想選擇一款小鍵盤的吧,這款杜伽fusion 68鍵鍵盤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好了,感謝各位看完,END! 來源:kknewsITX平台絕配,小得精緻的杜伽fusion 68鍵小鍵盤上手體驗

「你好,ITX小機箱」,聯力將推出PC-Q58

在多年前很多玩家開始認識聯力,相信都是因為他們的ITX規格小機箱,但近年由於ITX裝機熱度不咋地,聯力也甚少推出ITX機箱了,主打新品都放在鬼斧、O11系列這些大箱子上面,即使有那麼一個TU150,但那個實在算不上小啊,當然聯力也沒忘記ITX小機箱這回事,他們終於要推出PC-Q系列新品了,為面向小鋼炮裝機的PC-Q58。 本文圖片均來源Hardware Canucks,YouTube 雖然聯力還沒有正式發布,但他們讓YouTube上的Hardware Canucks獨家提前評測了這個PC-Q58,它內部採用如今小鋼炮ITX機箱流行的俗稱A4結構,即主板和顯卡背靠背的雙倉緊湊設計,當然聯力與A4結構的開發者Dan也是關系很鐵的,他們在今年會推出一個聯名的A4-H2O機箱,但這是另外一個新聞了。 據目前的介紹,聯力PC-Q58的體積在15L左右,比某某某某的男人200要小一圈,在正面採用兩種不同材質表面形成拼色設計,而在左右兩側用到了上下對開的形式,上半部為鋼化玻璃,可以透出內部配件的RGB燈光,而下半部則是網狀開孔,所以左右兩側面其實也呼應了正面的設計。 而在Q58的內在還有挺多亮點和小細節,包括內部可兼容ATX大電源的模塊化設計,頂部最大可安裝280mm冷排,顯卡最大可以支持到320mm長度的三槽顯卡,所以塞入銳龍9 5950X+RTX 3090這樣的頂級配置應該是沒問題的,另外它還巧妙地做了多個SSD和風扇安裝位,以及自帶一個風扇和RGB燈集合hub,非常聰明! 由於目前PC-Q58還處於工程樣品階段,所以還沒散熱測試表現放出,最後據透露在海外的售價為119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769元,這個價格在如今ITX市場中,算是很不錯的定價了,所以感興趣的ITX黨,就要留意之後聯力的正式發布了。 更新:聯力Digital EXPO發布會視頻: 手機通道:嗶哩嗶哩 來源:超能網

近期海外發布的一些特色機箱盤點

2021年1月的CES大會開始後,不少機箱品牌陸續發布了新一年的產品,今天小編來當一次鍵盤俠,對一些不會在國內上市,但有特色的新品機箱來一次「雲點評」。 iBUYPOWER Revolt 3 MK3 看起來和NZXT H1的思路類似,不過結構上並沒有做H1那種主板和顯卡背靠背的A4設計,採用了普通的直插的方案,同時讓主板和顯卡倒置安裝(主板和顯卡接線口在底部)。這樣的設計除了底部出線更容易獲得視覺整體感,還能讓垂直放置的顯卡盡可能保持正常的性能發揮(顯卡主力的工作熱管朝上,即使損耗也很少)。對於一些沒有做逆重力處理的顯卡,如果採用吊裝(顯卡接口朝上)方案,滿載會有超過10℃的性能損失。 此外,Revolt 3 MK3還能支持280水冷,通過鉸鏈進行翻轉閉合,不過有些懷疑水冷兩條水管怎麼排,如果不是NZXT H1那種定製長度的水管,目測應該非常難裝,而且對水冷頭的高度有較大限制。電源部分機箱自帶一個700W的SFX-L電源,並且與NZXT H1一樣,做好了預走線,裝好硬體後直接插線就行。 散熱部分,目測對顯卡不會特別好,NZXT H1雖然沒有主動進出風風扇,但是顯卡倉與主板倉相對獨立,兩倉的進風能夠擠出機箱後部排出,而Revolt 3 MK3看起來整體的機箱出風不會很順暢,即便頂部還加入了一個看起來約8015規格的風扇。 從實用細節上來說,Revolt 3 MK3帶有提手,以及可伸縮的耳機掛架,還挺有特色。 CHIEFTEC CI-02B-OP 如果用10年前的眼光去看他的外觀,其實都難以入眼。機箱整體是緊湊型的MATX設計,對於常規硬體的兼容性不錯。特別還保留了5.25寸光碟機位,對於某些特殊需求用戶來說還算有用。但這箱子還保留了軟碟機位,比較難以理解,感覺像是公司搬家翻出了10年前的設計圖紙就照著做出了產品。唯一特色的部分,可能是前面板與上蓋為一個整體,安裝可以通過鉸鏈實現整體打開與合攏,讓安裝變得便利。 AZZA CAST 這是一款很有創意的開放式機箱,整體為簡約設計外型,面板可拆卸,前置的3顆RGB能夠透出背光,上下蓋(對應普通機箱的側板)可以通過鉸鏈開合進行硬體裝配,兩塊側板的空擋剛好露出顯卡的風扇。同時機箱還能支持豎放,內收的內部框架讓主板距離桌面還留有插線的空間,很有想法的設計,如果做成ITX,顯卡不需要那麼長,26cm左右長度,把尺寸控製得小一些,應該會很漂亮。 darkFlash DLH21 這款和本文第一款Revolt 3 MK3一樣,也是走豎置直立的ITX概念,但方向為了上部出線的吊裝顯卡設計,這個朝向對部分顯卡的散熱會有些許影響。機箱支持240水冷,但水冷管依舊會相當難受的彎曲,所以NZXT H1之所以貴,是因為在背後默默解決了很多問題(當然現在正在解決PCI-E延長線PCB翻車的事情),讓整體相當平衡。感覺這款箱子的散熱也不會特別理想,240水冷的雙風扇有一半幾乎被遮擋。外觀部分的特色是,DLH21外觀的底部做了一個「ARGB托盤」,讓機箱在夜間關燈環境下有些懸浮的感覺,實物在夜間點亮的效果應該挺漂亮。 感覺進入2021年後,有特色的新發布機箱仍然是以ITX類型居多,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祝大家新年快樂! 來源:超能網

abee W1/EM30/RS07將復刻三連發:傳奇經典重出江湖

最近小編收到一則機電業內消息,頂級鋁制機箱品牌abee在沉寂2年多之後,將在近期復刻並升級三款機箱,分別為:AS Enclosure W1、smart EM30、smart RS07。 AS Enclosure W1,支持ITX平台;採用外鋁內鋼材質;具有多種配色方案。 smart RS07,支持ITX平台,垂直布局,支持標準規格電源及超長顯卡;採用外鋁內鋼材質。 smart EM30,支持MATX平台,傳統結構布局;採用外鋁內鋼材質。 abee原本為日本的頂級機箱品牌,以優異的工藝細節及高昂的售價聞名,但傳言在19年已被破產並購(保留設計團隊及產線)。現收到可靠消息該品牌將會進行復產,並對上述三款機箱進行復刻,但通過對該三款產品的了解不免產生一些疑問。  第一,abee以工藝品質著稱,被並購後的abee是否能夠達到以往的工藝水準;第二,外觀設計已經過時,不能充分滿足於目前的市場需求,新品是否會有外觀方面的改動;第三,結構非常傳統甚至保留有光碟機安裝位,對目前流行的新結構沒有跟進,若僅復刻也無法滿足如今用戶的需求;第四,abee曾被詬病最多的散熱問題,在電腦配件功耗大幅增加的今天更會被再度放大; 除了上述三點產品本身的原因外,abee價格高昂的產品固然精益求精,但也註定了市場范圍狹窄,畢竟讓大量用戶產生購買行為才是最好推廣方式,價格太高,用戶基量太小的話恐怕也很難再度突圍。雖然abee的復產對一些喜歡高端鋁制機箱的老玩家來說是個有些小激動的消息,但是如果abee不作出改變,這個品牌的再次亮相也可能是曇花一現,希望這次能與時俱進做出一些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來源:超能網

2699元A4機箱 3060Ti+四代銳龍遊戲小鋼炮攢機演示

NZXT的H1是一款A4架構的豎式ITX機箱,這款機箱的尺寸為187.6mm寬*387.7mm高*187mm長,達到了13L的容量。造型小巧的同時兼顧了散熱效能和低調時尚的外觀,還是非常好看的。 而索泰的RTX 3060 Ti PGF OC顯卡則是一塊旗艦規格的RTX 3060 Ti顯卡,該卡採用了7相14迴路的供電設計,GPU為6相12迴路,顯存則是1相2迴路,更好的散熱設計以及超級酷炫頗具賽博朋克風格的RGB燈光,讓這塊顯卡成為了該系列中的佼佼者。 恰好AMD的第四代銳龍處理器大火,如果使用R5 3600X搭配索泰的RTX 3060 Ti PGF OC顯卡,再使用NZXT的H1這塊集電源,散熱器於一體的迷你ITX機箱,又會帶來怎樣的表現? 我們就實際裝機測試下,再用它來玩下《COD17》,看看能夠在2K最高特效開光追下達到怎樣的表現吧! 實際裝機視頻: gsVideo("B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a4y1n7Rw"); 視頻用圖: 來源:遊民星空

老itx玩家的第一次A4裝機記錄

轉自 foni 作為一個ITX老玩家,在叱吒風雲的A4結構出來前就已經退坑用atx養老。特別感謝裝備前線的眾測活動,讓我有幸得到這次的A4裝機體驗。 前兩天購買了LG ultrafine4K顯示器,所以在主板選擇上首當其衝就是需要有雷電接口,趁著雙12在JD上剁手10600KF+msi Z490i UNIFY板U套裝,本打算在十一代U出來前用作過渡,不過最新消息老I的騷操作看來是打算把擠出來的牙膏擠回去。尷尬點來了,主板的雷電3接口需要板U集顯,如果不換11代,目前的10600KF不帶集顯,那麼只能找usb-c的顯卡了,本著買新不買舊20系是不需要考慮了,希望原價搶到公版6800吧。 衝浪桌正好能放下i100,喜歡厚邊框的顯示器帶來的紮實感。 200塊淘來的戴爾P1914S顯示器,同樣是寬邊框,DP接口當作點亮測試顯示器。 鍵盤是三畝的rm6,滑鼠是G304改色,說到滑鼠不得不談一下羅技GPW二代,看到micro接口就決定不買了(白色真香)。 機箱開箱 風冷&水冷開箱 這里需要講一下,風冷與水冷的主板背部扣具是相同的,安裝時需要用手抵住下面再上螺絲,風冷因為體積小比較容易安裝,但是水冷頭因為空間有限和水冷管的束縛安裝特別費勁,這里希望喬思伯能改良一下扣具,背板固定板可以提前和cpu四周4枚螺絲固定,再上水冷頭,能方便不少。 硬體圖 賊船的850W,從9700K5.0和戰斧3090退下來的,客戶確認過850W可以帶的動3090,實測如實。 三根線分別是usb3.0、audio、開關機(從左到右),機箱統一鍍銀線,同時也方便理線與藏線。 風冷安裝需要替換面板,替換面板前需要卸下主板固定板。 取下主板固定板 安裝上替換件。 卸下背面的顯卡轉接線固定口。 腳墊是螺紋結構,有2段高度。 風冷結構強烈建議SFX電源,雖然ATX也能塞得下,同時選擇定製模組線,以上的風冷安裝僅僅是作為參考展示。 一體水冷+顯卡豎插安裝 重點講一下A4結構的安裝 個人沒有前置面板的使用習慣,所以在開始我先拆掉了頂上面板的IO模塊,也方便了理線。希望有矽膠軟線或者鍍銀線的替換模塊。如果是SFX電源空間會空餘很多,就不需要拆除。 底部進風選擇和水冷同款風扇--FR502幻彩,RGB統一。 安裝360冷排需要將內部固定骨架拆掉。 風扇的6PIN4PIN線同時理到同一側。 這里的冷頭安裝著實費了很大勁,主板背部的扣具底座的設計必須用手按住,希望改善。 已經拆掉了的頂部模塊。 頂部水冷排預留有一定的移動空間。 風扇控制模塊可以固定在電源上方,目前一共用到7個接口,一共可以接10個風扇。 從箱子里翻出一根幾年前買的rm550 sata供電線,給風扇模塊供電,提一嘴矽膠軟線的柔軟度更好。 完結撒花,圖比較多,感謝看完~ 來源:kknews老itx玩家的第一次A4裝機記錄

先馬趣造I’m白色款機箱首發圖賞:讓快樂增加一種色彩

先馬趣造I'm自從10月發布以來,很快便成為了市場上的最熱門的機箱之一。得益於他Mini-ITX的體積,卻能兼容MATX主板與ATX的大電源,以及299元的閉眼入的價格,讓DIY玩家的目光迅速聚焦到了這款可「造」性極強的產品上。不過之前,趣造I'm僅有鈦灰款上市,如今白色款的趣造I'm也即將發售,目前已經開啟了京東預訂,零售指導價格為319元。除了顏色上的豐富,先馬趣造I'm白色款還帶來了多項細節改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先馬趣造I'm白色版預約地址:傳送門>>> 外觀展示 白色版本的趣造I'm在外觀線條與尺寸規格部分與鈦灰款沒有區別,機箱內外的五金件均採用了白色烤漆工藝,並且進行了消光處理,塗層質感均勻,觸感優秀,在強光照射下也不會產生廉價的反光視覺。 面板依舊由素雅整潔的一體式平面構成,兩側含有均勻的打孔排列輔助氣流通過。前置的開關IO接口位於頂部,對於小機箱的高度來說,不會造成任何使用上的問題。 與目前在售的黑色款相比(僅頂部1處防塵),白色款的趣造I'm在底部、頂部以及兩側的側板均帶有磁吸式快拆防塵網(4塊),能夠更長久保持主機內部干淨清爽。 鋼化玻璃側透板依然是需要單獨購買的附件。不過玻璃的包邊依舊採用了黑色塗層,建議先馬能夠再推出一個白色版本的玻璃包邊,讓客戶自行選擇。 內部細節 趣造I'm白色款內部結構與黑色款依舊保持一致,但白色款已經先行進行了多項細節的改進,接下來重點給大家展示下本次白色版本的重要更新。 多項細節改進 主板/顯卡常規安裝模式示意圖,可放置於顯示器右側展示側透 主板/顯卡倒置安裝模式示意圖,可放置於顯示器左側展示側透 本次趣造I'm白色款,首先調整了機箱前部支架上的螺絲孔位,目前已完全支持前置的IO模組上下位置對調安裝(如圖)。由於機箱的主框架為上下對稱設計,並且上下的頂板與底板均為免工具卡扣拆卸,所以,趣造I'm能夠快速實現完整的主板正裝/反裝雙模式,既可以安裝成為左側透的狀態,也能調整為右側透的模式。再也不用擔心因側透方向產生的放置位置衝突問題。 機箱內側面的水冷排/風扇支架,白色款的趣造I'm在孔位上比黑色款上移了1cm左右,通過這樣的調整,成功避免了當安裝280水冷時,水冷排與顯卡衝突造成的兼容性問題。同時,機箱內前部對於ATX電源的安裝也有優化,能夠適配更多種接口布局的ATX電源。 白色款趣造電源延長線的長度進行了增加,適配各種電源的安裝會更加順利,避免造成緊繃異常的扭曲走線。 底部與頂部的風扇風扇支架安裝孔,白色款趣造本次進行了優化,增加了更靠近機箱外側(主板對面)的風扇安裝孔位,能盡可能避免安裝MATX主板時,底部的插線口與風扇造成衝突。 本次發布的白色款先馬趣造I'm,讓用戶在搭建主機的過程中,能夠實現更多不同的個性風格。趣造通過不斷的自我改進,針對很多細節進行了快速優化更新,相信未來也會擁有更多的進化。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下這款機箱,多一個色彩,便多一份樂趣! ...

雷蛇發布新款戰斧ATX和Mini-ITX幻彩機箱

RAZER TOMAHAWK 雷蛇戰斧系列幻彩機箱終於迎來了升級。為滿足遊戲玩家對高端遊戲系統需求,雷蛇對戰斧機箱的設計、功能和性能進行優化,打造全新的桌面機箱。比如頂部散熱系統、可拆卸的HDD/SDD托盤、前面板的USB-C埠、以及支持高達360mm的散熱器。其中,區分有兩個尺寸版本,包括戰斧ATX和戰斧MINI-ITX機箱。前者支持E-ATX, ATX, Micro-ATX, Mini-ITX主板,後者兼容Mini-ITX, Mini-DTX主板。均採用0.8mm鋼化玻璃側面板,並且延續「鷗翼門」的展開式設計,讓用戶可以快速方便地打開。 其中,雷蛇戰斧MINI-ITX機箱尺寸雖然小巧,但仍然內置線纜管理系統,並且在性能上毫不妥協,支持全尺寸顯卡和配置液態冷卻解決方案。 而戰斧ATX無疑將會提供更為充足的擴展能力。兩款機箱都配備通風頂板設計,不僅可以從後部散熱,還從頂部散熱。此外,機箱內置濾塵網,有效阻擋大塵埃顆粒,從而更容易維護和延長系統壽命。 機箱底部具備CHROMA RGB幻綵燈效,具有約1,680萬種色彩功能,再加上通過Razer Chroma幻綵燈光技術認證的連接設備組件,玩家可充分感受遍及機箱底部及周邊的燈光效果。 關於價格:雷蛇戰斧ATX定價在199.99美元,戰斧MINI-ITX則是179.99美元。 型號 戰斧ATX 戰斧MINI-ITX 外殼尺寸 494.6mm(H)x235.4mm(W)x475mm(D) 321.5mm(H)x206.2mm(W)x367.2mm(D) 重量 13.5 Kg 5.8Kg 尺寸 中塔 迷你ITX 支持主板 E-ATX、ATX、微型ATX、迷你ITX 迷你ITX,迷你DTX 外殼材料 SPCC鋼(0.8mm)厚和全鋼化玻璃側面板 SPCC鋼(0.8mm)厚和全鋼化玻璃側面板 擴展槽數量 7個擴展插槽 3個擴展插槽 硬碟位 3x 3.5英吋或2.5英吋HDD或SSD 2x 2.5英吋固態硬碟 3x 2.5英吋HDD或SSD 散熱器兼容性 最大360mm 最大240mm 前面板I/O 2個USB3.2 Gen1 A類埠 1個USB3.2 Gen2 C型埠 1x專用麥克風埠 1個麥克風和耳機組合埠 1x電源按鈕 2個USB3.2 Gen1 A類埠 1個USB3.2 Gen2 C型埠 1x專用麥克風埠 1個麥克風和耳機組合埠 1x電源按鈕 1x復位按鈕 來源:kknews雷蛇發佈新款戰斧ATX和Mini-ITX幻彩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