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Ssd

Tag: ssd

新主板別再買SATA SSD了 NVMe M.2爽多了

新主板別再買SATA SSD了 NVMe M.2爽多了

如今SSD的普及程度已經非常高了,不管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基本上都有裝SSD。雖然很多人在用,但真正深入了解的人並不多,看到電腦裝着SSD用起來的確比機械硬盤好,就覺得心滿意足了。殊不知SSD和SSD之間,差異也是挺大的。 康佳K580 1TB M.2 SSD NVMe SSD在加載遊戲的時候同樣會比SATA SSD有明顯的速度優勢,節約了3秒左右。 1、SATA接口?M.2接口? SATA接口已經是用了很多年的老接口了,在機械硬盤是市場的絕對主力時,它就已經在服役了,其本身也經歷了多次的變革,最近一次就是其理論最高傳輸帶寬從3Gbps(SATA2)翻倍到6Gbps(SATA3)(最高速度接近600MB/s),連機械硬盤都無法發揮SATA接口全部的性能。 直到SSD的出現,SATA接口性能才算真正的被壓榨乾淨了,甚至接口理論協議速度上限還限制了目前SSD設備的速度,最大理論帶寬6Gb/s成了一個不可跨越的鴻溝。 不過隨着NVMe協議的出現和完善,有着NVMe協議加持的M.2接口在傳輸速度上有了質的飛躍。 希捷SATA SSD測試數據 康佳 K580 SSD測試數據 這幾年M.2 SSD的讀取速度就從一開始的700MB/s達到了後來的1600MB/s,然後一些高端的NVMe M.2 SSD的讀取速度都已經達到3000MB/s了(如上圖的康佳K580),其性能已經是SATA SSD的6倍左右了,甚至如今還有一些M.2 SSD的讀取速度接近5000MB/s(主板有一定要求)。僅僅幾年時間,M.2 SSD的發展着實是太快了,不過這也證明有了它才能夠更好地戰未來。 2、M.2接口甚至還有PCIe 4.0通道 目前市面上90%以上的M.2接口主要都是PCIe 3.0通道的,也分X2和X4,其中X4的理論速度是32Gb/s、X2的則是16Gb/s,升級到PCIe 4.0X4的話,理論帶寬也提升到64Gb/s了,也就是最高能超過7GB/s的速度,這在幾年前只有組N多路Raid0才能實現了。 PCIe 4.0雖然很好,但暫時設備並不多,支持的主板也只有X570一種,暫時未能大面積普及,而且價格都還挺昂貴。 所以目前技術最成熟、最容易體驗到而且速度夠快的,暫時也還是PCIe 3.0。它的技術足夠成熟可靠,能夠兼容的設備也多,普及程度也是比較高的,只要是近三年的主板基本上都能兼容,沒有太多顧慮。 3、M.2 NVMe SSD戰未來 不管如何,如果你主板有M.2接口還不用M.2 SSD的話,那實在是有點太浪費了。 康佳 K550 如今的M.2...

2020年,你還會對硬碟/SSD進行分區嗎?

分區這個概念大概是和PC一路成長起來的,這項操作會把存儲器劃分成多個邏輯區域,我們常用Windows的會把不同的分區叫成X盤。 實際上就算你不對存儲器進行分區,為了正常的使用,系統也會自動幫你分出幾個區來放一些重要文件,比如說現在的UEFI體系需要一個存放啟動文件的EFI系統分區。為了防一手槓精,先提前說明一下,本文所討論的分區指的是對其他用戶可利用的空間進行分區這項操作。 把一塊硬碟分成多個分區,其中一個用來放系統,其他分區用來放不同類型的數據,這種操作不管在以前還是現在,都是很常見的。不過現在也有新派認為,一個硬碟一個區就行了,用文件夾方式進行管理,沒必要用不同分區來區分不同數據。 兩種使用方法其實都是合理的,分多個區使用的優勢大概就是整理數據比較方便,另外就算是重裝系統,其他分區上面的數據也不會掉,備份起來比較方便。不分區的優勢大概是空間利用率高、文件夾方式整理文件比較方便這樣子。當然,兩種分區習慣也都有自己的劣勢,比如分多個區在利用空間方面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不便,而不分區在備份方面可能會出現問題。 兩種分區辦法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沒有辦法一口咬死說這種辦法就是不好的,不過我們對網友的分區習慣進行了簡單的調查,結果還是比較讓我吃驚的,不分區的比例明顯要比分區人士要高,大概占到60%。大概是因為現在SSD的流行讓不少用戶只給它分一個區這樣子。 至於我自己呢?從2015年擁有自己的PC開始,我就是不分區黨了,現在硬碟越來越多,一個盤一個分區的形式在管理上也挺方便的。 本文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各位有什麼樣的使用習慣和理由,如果有自己的見解,請在評論區指出,記得要和平一點。 ...
4月SSD出貨量排行榜 金士頓、西數、台電前三 銷量下跌主要清庫存

4月SSD出貨量排行榜 金士頓、西數、台電前三 銷量下跌主要清庫存

5月28日消息,博板堂公布了4月固態硬盤大陸TOP11出貨量排行榜。榜單顯示,金士頓、西數、台電、金泰克、七彩虹排名前五,影馳、辛士達、銘瑄、三星、眾拾、德樂在榜上有名。 據了解,上述數據以工廠對渠道+電商(不含行業SSD銷量、OEM出貨量)SELL IN出貨數據為基礎。 博板堂表示,4月份SSD固態硬盤中國區SELL IN全部品牌總出貨數據,相對3月份環比下滑11%左右。 4月份經過3月暴漲之後,進入快速下跌階段,各品牌商只能賣庫存為主,整體4月份各品牌SSD出貨詳細狀況如下: 各品牌出貨量前五名:金士頓、西數、台電、金泰克、七彩虹,金士頓再次超過西數,但是銷售量都很不好,大部分SSD品牌環比3月份均相對下滑趨勢。 分析認為,4月份繼續是下跌通道中,庫存雖然消化掉,經銷商行情很不好操作謹慎,一直下跌的SSD行情,預計比較難熬,但是可看好後半年的前景,其實更應該把握住Q2季度的機會,為後面做更好的鋪墊准備。 此前,主控大廠慧榮的CEO Wallace Kou(苟嘉章)表示,閃存合約價在今年三季度前將保持穩定,主要因為來自筆記本產品的需求保持平穩。 美光MX500 1TB硬盤的價格趨勢 三星860 EVO 1T硬盤的價格趨勢 閃迪128GB存儲卡的價格趨勢 德國Computerbase網站日前以美光MX500、三星860 EVO及閃迪128GB存儲卡為例分析了這兩年來SSD及存儲卡的價格走勢。 從當前市場來看,SSD整體價格企穩,有裝機需求的在PC黨在最近幾個月可以放心攢起來,不過擔心突然漲價或暴跌。 作者:朝暉來源:快科技
游戲玩家的數據倉庫 固態硬盤選這款就對了

遊戲玩家的數據倉庫 固態硬盤選這款就對了

固態硬盤憑借着速度快、延遲低、功耗低等一系列優點,是攢機時的必備硬件。但由於固態硬盤的每GB價格依舊比傳統機械硬盤貴出不少,所以也沒有完全普及開來,不少玩家在攢機時還會購買一塊機械硬盤來裝遊戲數據。這種方式固然成本較低,但機械硬盤由於先天缺陷,持續讀寫速度與隨機讀寫速度都不理想,每次開啟遊戲、讀取存檔都要耽誤很長的時間,讓玩家的遊戲體驗非常不好。 很多遊戲玩家都期望着能有一種折中的解決方案,能夠同時兼顧性能、大容量與低價格,在這種背景下,三星存儲發布了一款2.5英寸SATA接口的860 QVO固態硬盤,這是三星首款QLC顆粒的消費級固態硬盤,致力於為市場提供高性價比存儲解決方案。 由於採用了QLC顆粒,閃存顆粒中每個Cell所存儲的bit數變得更大,所以三星860 QVO能夠在主流價位提供TB級別的容量,起步1TB、還有2TB、4TB的型號可選,輕松存儲海量數據,裝載數十個3A遊戲大作也不怕硬盤空間不足。 雖然是定位中低端的產品,但三星860QVO依舊支持三星魔術師固態硬盤管理軟件(Samsung Magician Software),能提供個性化固件檢查並調節附加設置,非常的人性化。 當然,三星860 QVO在性能上也有保證,提供了高達550MB/s的讀取速度和520MB/s的寫入速度,無論是進行大數據傳輸、還是載入大型遊戲,都可以做到疾速響應。而智能TurboWrite功能的加入,則可通過可變緩沖區提升寫入速度,減少QLC持續寫入的性能衰減。 下圖為使用三星魔術師固態硬盤管理軟件(Samsung Magician Software)自帶的測速,實測讀取速度為559MB/s、寫入速度為528MB/s,隨機讀取94K IOPS、隨機寫入86K IOPS。關於三星860 QVO硬盤性能的詳細表現,請看此前的評測,點擊鏈接。 三星860 QVO採用了SATA接口,安裝非常方便,無論是新裝台式機、還是遊戲本升級,都可做到完美兼容。而採用了MJX主控,改進的TRIM指令也增強了對Linux系統的兼容性。 即使採用了QLC顆粒,三星860 QVO依舊提供了高達3年或1440TBW的保修服務,長期使用也沒有後顧之憂,更不必擔心遊戲數據丟失的問題。 作為國際一線存儲廠商推出的原片固態,三星860QVO的1TB版價格僅需779元、2TB版本的價格為1899元,折合下來每GB約0.8元左右,能夠在適當的價位同時提供大容量存儲空間與較高的性能,這一點是非常難得的。 對於預算有限制,但又想追求「純固態」攢機的遊戲玩家來說,三星860QVO作為一款高性價比大容量倉庫盤,可謂是非常值得選購的。 來源:快科技
閃存顆粒哪家強?最新市場排名出爐

閃存顆粒哪家強?最新市場排名出爐

來自統計機構TrendForce的最新統計顯示,剛過去的一季度,主要NAND閃存廠商的營收均有所增長,整體規模達到135億美元,環比增加8.3%。 品牌排名方面,三星依舊領銜,營收45億美元,環比增加1.1個百分點,市場份額33.3%。 KIOXIA(鎧俠,原東芝存儲)緊隨其後,營收25.66億美元,環比增加9.7%。市場份額19%。 3~6名分別是西數、美光、SK海力士和Intel,營收20億美元(份額15.3%)、15億美元(11.2%)、14.4億美元(10.7%)和13億美元(9.9%)。 報告稱,一季度三星的出貨減少了3%,但均價增加了4%。放眼第二季度,TF估測平板電腦、筆記本和企業級SSD的需求依然強勁,存在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對於這批主要廠商來說,營收也有望進一步增加。 此前,主控大廠慧榮方面認為,SSD價格會在今年三季度前保持穩定,兩家之言,供大家參考。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數據中心需求旺盛,NAND快閃記憶體行業2020年Q1營收增長8.3%

雖然疫情對各行各業都有影響,但2020年第一季度NAND快閃記憶體的位元出貨量和上一季度相比是持平的,而且因為數據中心的需求大增導致平均售價上漲,整體行業營收比上一季度還增長了8.3%,達到136億美元。 根據DRAMeXchange的市場調查,數據中心對SSD的需求從去年第四季度就開始增長,第一季度企業級SSD依然是供不應求的狀況,另外各個供應商過多的庫存已經清理得差不多,庫存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所以快閃記憶體合約價也逐漸上漲。新冠疫情雖然對消費級的電腦和智慧型手機有一定影響,而且他們的生產廠也因疫情而停工,零件供應鏈與物流鏈也受到不少影響,但三月之後已經陸續恢復生產。 而隨之現在全球有不少人因為疫情關系在遠程辦公、教學,所以對筆記本電腦或平板電腦的需求大幅增加,而且有不少部分是企業或政府采購的,需求量相當大,而遠程服務和視頻串流等服務對雲伺服器與數據中心有所需求,所以企業級SSD的需求依舊強勁。 預計第二季度由於整體設備需求強勁,NAND快閃記憶體也會因為市場需求增長而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所以合約價會維持上漲,而廠家的營收會繼續增長,換言而知,SSD可能會漲價。 具體到各個廠家的情況,三星本季度市場占有率稍微有所下降,而營收基本和上季持平;鎧俠的市場占有率有輕微上漲,而營收上漲了9.7%;西數市場占有率也輕微上漲,營收上漲了12.1%;美光市場占有率基本持平,營收上漲了6.5%;SK海力士的市場占有率上漲了一個點,而營收大幅增加了19.8%;Intel的市場占有率基本持平,而營收則增長了9.9%。 ...
M.2接口、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 究竟選哪個好?

M.2接口、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 究竟選哪個好?

結論:主板支持M.2接口,且不差錢者,選M.2(NVMe)的固態硬盤!買它買它買它! 開機3分鍾?打開LOL 4分鍾?ji友已經推完高地而你才開始排隊?  硬盤的讀寫速度決定了每天用電腦的心情,這也是許多朋友裝機、升級電腦時會優先採用固態硬盤(簡稱「SSD「)的原因。而硬盤作為電腦中存儲數據的一大硬件,目前主流的接口有兩種:M.2接口和SATA接口。下面介紹下這兩種接口之間的區別。 SATA接口:  外形尺寸:市面上2.5英寸固態硬盤、3.5英寸機械硬盤均使用SATA接口。  連接方式:電源供電線+主板數據傳輸線。  數據傳輸方式:硬盤→記憶體→CPU→記憶體→硬盤。  傳輸速度:目前主流SATA 3.0通道的最大傳輸速度為6Gbps,由於理論帶寬的限制,實際讀寫速度500MB/s多。  M.2接口: 外形尺寸:42*22mm、60*22mm、80*22mm;所謂的「2280」即SSD的尺寸。  連接方式:主板M.2接口。  傳輸速度:(注意M.2接口有兩種類型) *M.2 SATA:讀寫速度與2.5英寸SSD相差不大,只有接口的區別。 *M.2 NVMe:讀寫速度超1GB/s,甚至達到5GB/s。  數據傳輸方式: *M.2 SATA:硬盤→記憶體→CPU→記憶體→硬盤 *M.2 NVMe:硬盤→CPU→硬盤  由於M.2 NVMe固態硬盤的數據傳輸是走PCI-e通道,通過總線與CPU直連,省去記憶體調用硬盤的步驟,因而能夠達到最大的傳輸速度和數據量。這就好比兩輛車在駛向同一目的地時,一輛走高速路,一輛走崎嶇的城鄉路,車速和所花費的時間也就有了差別。  綜上所述,無論是接口的便攜度,還是讀寫速度的大幅提升,毫無疑問M.2接口的固態硬盤會更好。如果預算有限,且對讀寫速度無過多要求,SATA和M.2 SATA接口足以滿足日常所需。當然荷包充足者,建議主板M.2接口插滿M.2 NVMe的固態硬盤。  來源:快科技
放心買買買 SSD/記憶體價格穩住了

放心買買買 SSD/記憶體價格穩住了

最近的SSD行情走勢如何? 最新報道稱,主控大廠慧榮的CEO Wallace Kou(苟嘉章)給出的最新判斷是,閃存合約價在今年三季度前將保持穩定,主要因為來自筆記本產品的需求保持平穩。 之所以拿出筆記本來說事,主要因為疫情時間帶動居家辦公和遠距離教學,使得OEM PC SSD成為價格舵手。 慧榮4月30日公布的財報顯示,一季度營收大增49%,達到1.3億美元,毛利率48%,預判第二季度持平或略有增長。 再讓我們把視角移步到記憶體,其實三星給出的最新判斷也是,價格會繼續保持平穩,不會出現明顯波動。在一季度,三星在DRAM市場的份額高達44%,其次是SK海力士和美光。 從當前市場來看,DDR4記憶體、SSD整體價格還算合理,有裝機需求的在PC黨在最近幾個月可以放心攢起來,不用考慮過多了。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為什麼有的電腦用了SSD還是卡?英特爾解釋真相

為什麼有的電腦用了SSD還是卡?英特爾解釋真相

「換個SSD還能再戰三年「,這句話曾在社交網絡和BBS上十分流行。 在很多人印象中,電腦換了固態硬盤=秒開應用+極速拷貝,但實際上卻存在不少硬盤升級了,但速度提升沒達到預期的案例,甚至還有升級SSD後還不如原來的極端案例。 5月19日,英特爾官方微博解釋,SSD也會成為瓶頸,這並不稀奇。 用了SSD速度就能上天?答案是NO! 電腦卡了升級SSD,這在大約10年前左右確實可以「一招鮮」。 因為那時電腦最大的瓶頸之一在於硬盤的尋道時間,無論是Windows啟動還是軟件啟動,都需要讀寫大量小文件,這是機械硬盤的弱項,卻是SSD的強項,升級後自然肉眼可見地流暢起來。 但在十年後的今天,SSD已經普及,尋道時間太長這個問題早已不復存在,但新的問題又開始出現——SSD在速度上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同時人們對流暢的定義也不斷進化,越來越挑剔了。 如果單從Windows啟動、日常軟件啟動這樣的維度看,SSD之間的差距確實不太大,但如果是體量稍微大一點的應用,比如視頻UP主剪輯4K視頻、玩3A遊戲大作等,就算是SSD也會有一部分存在性能不足的問題,卡頓無可避免。 就拿4K視頻來說,高碼率原片隨便一段都是幾十GB起,目前一些大容量SSD的持續寫入速度卻在100MB/s上下。 即使是做簡單的拷貝,其速度可能還不如機械硬盤。而3A遊戲大作的文件體積也可能多達幾十GB,這樣的SSD寫入速度搞不好連下載/解壓速度都餵不飽。 而且還有可能出現一個怪現象,SSD剛剛使用時速度還可以,但是隨着存儲的東西越來越多,可用容量到一定程度,比如超過70%,速度就會突然大幅降低。有的甚至會出現全盤數據丟失的慘痛問題。 這些現象都讓SSD「極速」的標簽蒙上了陰影。那麼為什麼會存在這些問題?又應該如何規避呢? 或許你會說了,我看市面上的SSD速度指標都很快呀,動不動都是GB/s級的讀寫速度,就算是SATA接口的也能有500MB/s起步,怎麼會產生瓶頸呢?怎麼可能連機械硬盤都不如呢? 在這里大家記住兩個名詞,一個是「緩存速度「,另一個是「介質速度」。 日常中,我們所說的SSD跑分測試速度達到多少多少,一般都是代表着SSD的緩存速度。 我們知道,SSD的整體速度,取決於其採用的閃存顆粒的速度。 隨着閃存顆粒的容量不斷提升,存儲密度越來越大,其速度也不斷下降。速度越來越慢可不行,於是聰明的研發人員用了常見的提速手段——緩存! 就好比你可以一下子把杯子里的水都倒到嘴里,然後再慢慢吞下肚子,這時你的嘴巴就是緩存,嘴巴越大,一口悶的速度就越快。 SSD也是這樣,緩存相當於「嘴巴「,吞吐速度快但容量小,當緩存寫滿後,就得看實際的存儲介質寫入速度有多快了,這就是「緩存速度」和「介質速度」的區別。 有的SSD,緩存速度可以達到2GB/s,但介質速度卻只有100MB/s,如果緩存的容量有限,那麼稍微大點的文件持續寫入,就會塞爆SSD的緩存,讓寫入速度直線下降,如4K視頻剪輯這類應用,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大幅影響體驗。 更要命的是,不少SSD的高速緩存,是靠全體閃存顆粒齊心協力去模擬的,因此當存儲容量使用到一定程度,模擬效率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無法再模擬緩存,速度出現斷崖式下降。同時,這也會導致寫入的數據量被放大,讓本就較短的擦寫壽命雪上加霜。 了解了這些,就會明白選SSD絕非看標稱速度那麼簡單。 作者:振亭來源:快科技

美光發布2300和2210兩款新SSD:前者定位主流,後者是QLC

美光於近日宣布推出兩個新的SSD系列,分別是2300系列和2210系列。2300系列面向主流級,而2210系列則是面向性價比級的產品,和先前的2200系列一樣,它使用的是QLC。 美光2300系列SSD提供從256GB~2TB一共四種容量版本,其中512GB及以上的使用美光自產的96層TLC顆粒,而256GB使用的是64層的。官方標稱的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為3300/2700 MB/s,除了256GB版本外其他三種容量版本均可以達到標稱的速度。隨機性能方面,最強的2TB有430K/500K IOPS的隨機讀寫性能,1TB版本和512GB的隨機讀取性能稍弱一些,分別為400K/225K IOPS,而256GB版本則為210K/355K IOPS。壽命方面,256GB版本為150TBW,其餘版本依次提高一倍,為300TBW、600TBW和1200TBW。2300全系列支持NVMe 1.3標準,是未來高性能的OEM盤之選。 美光2210系列SSD是2200系列的升級版,仍然使用的是來自美光原廠的QLC顆粒,提供從512GB~2TB一共三種容量版本。該系列提供著廉價、大容量的SSD選擇,性能方面也能夠滿足用戶的日常使用。性能方面,三版本都能提供最高2200MB/s的持續讀取速度,512GB版本的寫入要差一些,僅為1070MB/s,其餘兩個版本均為1800MB/s。因為有NAND的天生優勢,隨機性能要好看一些,但仍然受限於QLC的規格。壽命方面,512GB版本提供180TBW,其他兩個版本依次翻倍,為360TBW和720TBW。 美光的SSD產品多見於OEM市場,通過英睿達這個子品牌面向一般消費者,我們未來可能會在筆記本等OEM產品中看到這兩款新SSD的身影。 ...
三星企業級PCIe 4.硬盤來了 7.68TB容量 6500MB/s速度

三星企業級PCIe 4.硬盤來了 7.68TB容量 6500MB/s速度

繼鎧俠存儲推出企業級PCIe 4.0硬盤之後,三星也推出了新一代企業級SSD硬盤PM9A3系列,使用了三星第六代V-NAND閃存,最多128層堆棧,容量最高7.68TB,速度可達6500MB/s。 三星PM9A3系列SSD有U.2、M.2及E1.S三種規格,前兩種規格大家都很熟悉了,而E1.S規格是Intel聯合多家企業打造的全新形態SSD硬盤,被人戲稱為40米長尺,標準正式名字為EDSFF,去年開始有產品問世,有多種不同規格,E1.S是其中比較短、體積也比較小的版本。 三種PM9A3硬盤都使用了PCIe 4.0 x4通道,支持NVMe 1.3,支持1.3 DWPD,3年質保,200萬無故障時間,支持AES-XTS 256bit加密、TCG Opal 2.0等安全管理技術。 性能方面有所不同,具體來說,U.2及E1.S版容量最多可達7.68TB,讀取速度可達6500MB/s,寫入速度可達3500MB/s,而M.2版本讀取速度3500MB/s,寫入速度1750MB/s,更像是PCIe 3.0 x4的水平,或許是閹割到了PCIe 4.0 x2通道?三星並沒有細說。 三星還對比了PM9A3硬盤與前代、SATA硬盤的性能,不用說幾乎都是各種碾壓了,隨機性能也是前代的2倍多。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美光消費級SSD首發QLC閃存 最大2TB 壽命提升20%

美光消費級SSD首發QLC閃存 最大2TB 壽命提升20%

QLC閃存已經大勢所趨,美光去年推出的首款消費級NVMe M.2硬盤2200系列使用的還是96層3D TLC閃存,日前推出的2210系列M.2硬盤就全面換成3D QLC閃存了,最大容量翻倍到2TB,壽命比TLC閃存還高了20%。 美光是最早推出QLC閃存硬盤的廠商,不過之前主要是用於企業級市場,消費級市場反而慢了2年,這次在2210系列上才首次使用QLC閃存,替代之前的2200系列的TLC閃存。 與2200系列相比,2210系列SSD硬盤也是PCIe 3.0 x4通道、NVMe 1.2.1標準,不過起步容量512GB、最大2TB,相比2200系列翻倍,畢竟容量大是QLC閃存的優勢。 美光2200系列TLC閃存硬盤 美光2210系列QLC硬盤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QLC閃存的TBW壽命有了明顯提升,以1TB為例,TLC版的壽命是300TBW,QLC版的是360TBW,QLC比TLC壽命還要高20%。 美光子品牌Crucial推出的首款QLC閃存硬盤P1系列中,1TB版壽命是200TBW,Intel的QLC閃存硬盤660P 1TB也是200TBW,這樣看來美光新一代QLC閃存的壽命還是可以的,比其他家的QLC高出80%,應該是目前所知的QLC閃存中最強的。 不過壽命變強的同時,2210系列SSD的性能有所下滑,特別是讀取速度,其讀取、寫入分別是2200MB/s、1800MB/s,隨機讀寫265K、320K IOPS,隨機性能倒是強了不少。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技嘉發布超耐久UD Pro系列固態硬盤 5年質保、比西數紅盤還扛造

技嘉發布超耐久UD Pro系列固態硬盤 5年質保、比西數紅盤還扛造

在消費級SSD市場,5年質保的產品已經是鳳毛麟角。 日前,技嘉宣布更新UD Pro系列超耐久型SSD產品線,容量可選256GB(GP-UDPRO256G)、512GB (GP-UDPRO512G)和1TB(GP-UDPRO1T)。 先說說耐用性。三款產品均提供5年質保,其中1TB的標稱總寫入量為750TBW,512GB為370TBW,256GB為175TBW。 簡單換算可知,1TB的P/E(可編程擦寫循環)大約750次,屬於TLC顆粒中上游水平,換算成DWPD,每日可全盤寫入0.4次左右。雖然比起一些企業級還有些差距,但拿西數紅盤SSD SA500 1TB來比較,後者為7x24小時NAS設計,標稱不過600TBW。 其它方面,UD Pro系列均為2.5寸形態,SATA 3接口,96層鎧俠3D TLC閃存。 性能方面,主控是帶256MB緩存的群聯S10系列,三款的最高連續讀寫速度均能達到550MB/s和530MB/s,最高隨機速度為98K IOPS和89K IOPS。 遺憾的是,價格尚未公布(由於閃存價格老出現波動,SSD廠商們現在普遍都是「悄悄的進村」)。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從20到100厘米 SATA硬盤線影響SSD性能嗎?實測揭曉

從20到100厘米 SATA硬盤線影響SSD性能嗎?實測揭曉

用過SATA硬盤的玩家應該知道,有些時候硬盤莫名其妙的問題是跟SATA線有關的,包括磁盤不能識別、卡頓等等,這個問題很玄學。現在還有個問題,SATA線的長度會影響SSD性能嗎? 在HDD硬盤時代,SATA線是否影響性能不是什麼問題,因為HDD硬盤性能就那樣了,只有正常就不會有什麼問題。對SSD硬盤來說,其性能比HDD硬盤高了很多,SATA長度不同的話,理論上電氣信號也是不一樣的,這會不會導致某些性能受影響? 日本akiba-pc網站還真的測試了SATA先長度對性能的影響,他們找了20cm、30cm、50cm、70cm及100cm五種不同的SATA線,最長的是最短的5倍,幾乎是日常能用到的SATA線的極限了。 那結果如何呢?測試用的是美光MX500硬盤,讀取速度560MB/s,寫入速度510MB/s,以下就是結果。 對讀寫速度來說,不論20cm還是100cm,SATA線對性能幾乎沒有什麼影響,讀寫速度的差距可以算作誤差。 如果讀寫速度沒影響,那硬盤的訪問時間呢?用HD Tune Pro測了下,結果還是一個樣。 總之,擔憂SATA線長度影響性能的玩家可以放心了,100cm的SATA線也不會影響性能——雖然1米長的SATA線幾乎都用不到。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惠普發布EX900 Pro M.2 SSD 讀寫速度雙雙提升、標配散熱片

惠普發布EX900 Pro M.2 SSD 讀寫速度雙雙提升、標配散熱片

在京東上購買SSD,如果按照價格從低到高排序,很容易會看到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如金xx)。而夾在這些二三線品牌與一線品牌之間的,往往有宏碁、惠普這些,有品牌作保,似乎顯得靠譜一些。 日前,惠普發布EX900 Pro系列M.2 NVMe SSD。作為暢銷型號EX900的升級,Pro在部分讀寫速度上有了進一步的增加。 具體來說,連續讀取速度最高2095MB/s、寫入速度最大1965MB/s、隨機讀取速度最大283K IOPS、隨機寫入速度最大286K,對比EX900,隨機讀寫提升明顯,更有助於提高平時系統運行、程序加載等多樣化場景的流暢度。 據悉,此次的起步容量為256GB,可選512GB和1TB,主控升級為惠普自研G8098,走PCIe 3.0 x4通道,支持NVMe 1.3協議。 比較值得稱道的是,Pro一側標配了散熱片,有利於提高穩定性,同時質保時間也從3年延長到5年(650TBW)。 其它方面,依然是4閃存通道、被配獨立緩存、支持ECC、SRAM ECC、端到端數據防護等。 遺憾的是,官方尚未給出具體發售時間。目前,EX900 500GB國行售價為499元。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Intel新一代傲騰SSD/記憶體條年內推出 容量翻番、採用PCIe 4.0

Intel新一代傲騰SSD/記憶體條年內推出 容量翻番、採用PCIe 4.0

除了公布消費級SSD的產品規劃,即年內推出144層3D QLC閃存SSD,Intel方面還公開了傲騰(Optane)新品的消息。 新的傲騰SSD代號Alder Stream,單口產品今年登場,雙口產品2021年見,採用PCIe 4.0。 Alder Stream將搭載第二代3D Xpoint非易失性存儲芯片,目前披露的技術參數是,從雙層堆疊升級為四層。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傲騰SSD的容量將直接翻番。 目前,DC P4800X可選375GB、750GB和1.5TB,迭代產品應該可以達成3TB的最高容量。 由於IM工廠已經收歸美光所有,Intel表示,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Rio Rancho工廠正在進行3D Xpoint的技術開發,且部分產線已經具備生產能力。不過,Intel強調,和美光的3D Xpoint芯片供應合作尚未中斷,以此打消外界的疑慮。 另外,基於第二代3D Xpoint芯片的DIMM傲騰非易失性記憶體條(代號Barlow Pass)也會在年內推出,容量翻番的話就是單條1TB。 Intel指出,財富500強中已有超過200家企業是傲騰客戶,更多信息會在6月份的專門活動中介紹。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Intel SSD將全面轉向144層3D QLC閃存 PLC研發中

Intel SSD將全面轉向144層3D QLC閃存 PLC研發中

在QLC閃存的商用上,Intel和曾經的親密戰友美光(英睿達)步子最靠前,660p、P1系列都在渠道開賣了很長一段時間。 日前,Intel非易失性存儲解決方案負責人Rob Crooke透露,Intel的QLC SSD出貨量超1000萬。 她同時公布,基於144層3D QLC閃存(內部命名為Arbordale Plus技術,家族第四代閃存)的SSD(代號Keystone Harbor)會在今年底出貨,Intel准備在2021年內將整個SSD產品線都遷移到144層閃存芯片上。 主要顆粒廠技術對比 不僅如此,Intel確認,容量密度更高的PLC閃存(5bit/cell)也在緊張研發中。 此前,東芝(西數/鎧俠)也預告了PLC閃存的在研計劃。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PLC閃存的讀寫壽命較QLC會進一步下滑,但顆粒不行、主控來湊,這方面Intel還是頗具實力的。況且,假設其它條件不變,144層3D閃存較Intel現行的96層,容量將提升50%,也就是最快年底就能以現在1TB的價格買到1.5TB的Intel原廠SSD了,如此實實在在的優惠想必更能打動多數消費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ntel的QLC閃存芯片主要在中國大連工廠生產。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殺進QLC市場 希捷推出酷魚Q1硬盤、3年質保、480GB起

殺進QLC市場 希捷推出酷魚Q1硬盤、3年質保、480GB起

不管大家喜歡不喜歡,QLC閃存的SSD硬盤未來會成為中低端的主流,在三星、西數、Intel、美光、東芝等公司推出QLC硬盤之後,希捷也正式進入QLC市場了,推出了酷魚Q1系列SATA硬盤。 希捷酷睿Q1硬盤定位在入門級/低端市場,SATA規格,7mm厚度,有480GB及960GB兩種容量,直接淘汰256GB及以下的容量,這點倒是很激進,畢竟大容量才是QLC閃存的歸宿。 規格方面,酷魚Q1硬盤的讀取速度550MB/s,寫入速度500MB/s,隨機速度沒有公布,休眠功耗22/23毫瓦,平均負載功耗2.0/2.1瓦。 可靠性方面,希捷酷魚Q1硬盤的480GB、960GB的寫入壽命分別是110TBW、280TBW,MTBF無故障時間180萬小時,質保3年。 售價及上市時間還沒公布。 在酷魚Q1系列發布之後,希捷的的消費級SSD產品線就是如下所示:高端的酷魚510(其實還有PCIe 4.0的酷魚520系列)、主流市場的酷魚120及入門/低端的酷魚Q1,前兩者保修5年。 隨着希捷推出QLC閃存,目前數得上號的SSD廠商幾乎都有QLC硬盤了,全員QLC化不可避免。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慧榮今年將推4款PCIe 4.0主控 PCIe 5.0主控研發中

慧榮今年將推4款PCIe 4.0主控 PCIe 5.0主控研發中

SMI慧榮公司日前發布了2020財年Q1季度財報,當季營收1.3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0%,淨利潤2590萬美元,同比增長300%。 盡管Q1季度遇到了全球疫情危機,但慧榮的業務依然大漲,主要原因還是受益於SSD、智能手機等市場,其中SSD正在取代HDD硬盤,慧榮的SSD主控業務Q1季度就增長了70%。 智能手機用的eMMC/UFS主控業務同比大漲了100%,其中2/3的主力是UFS主控。 在新技術方面,從2019年AMD推出X570及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開始,SSD就進入了PCIe 4.0時代了,不過去年群聯的E16主控搶得了先機,慧榮雖然展示過PCIe 4.0主控,速度提升到了6.5GB/s,但是出貨並不多。 根據慧榮的報告,2020年他們將推出至少4款PCIe 4.0主控,全面覆蓋高端到低端的市場,今年要推動PCIe 4.0主控普及了。 此外,慧榮還表示他們已經在研發全新的PCIe 5.0主控了,雖然慧榮沒有披露具體信息,但PCIe 5.0主控的性能預計會繼續翻倍,SSD速度有望達到16GB/s的帶寬上限。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西數機械硬盤出貨量下滑、均價提高 季度淨利潤劇增424%

西數機械硬盤出貨量下滑、均價提高 季度淨利潤劇增424%

西部數據今晨發布2020財年第三財季(截止到今年4月3日)財報,Non-GAPP(非美國通行會計准則下),總營收41.75億美元,同比增加14%,毛利率增加2.6個百分點到27.9%,淨利潤2.57億美元,同比暴增424%。 按照業務模塊劃分,客戶端產品營收增加13%、數據中心產品和解決方案營收增加22%、客戶端解決方案營收增加2%。 從西數公布的財報PPT我們獲悉,當季,西數僅出貨2440萬塊機械硬盤,PC平台更是只有910萬塊,創出史低。 不過,機械硬盤當季均價提高到了85美元,由此帶動營收、利潤不減反增。 閃存產品方面,每GB均價也實現了5%的增加。 按照西數的說法,當季,其14TB機械硬盤需求非常好,16TB/18TB產品也開始擁有可觀收入。 對於接下來的第四財季,西數預計營收落在42.5~44.5億美元之間。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Intel教你選SSD硬盤 中杯256GB起步 超大杯直接1TB

Intel教你選SSD硬盤 中杯256GB起步 超大杯直接1TB

SSD硬盤選多大容量的?還在糾結這個問題的同學,Intel來給你們科普如何選擇中杯、大杯、超大杯的SSD硬盤了,他們的建議是中杯256GB起步,超大杯直接1TB起。 根據Intel官方微信,他們對SSD容量的看法是——在不明顯浪費的情況下,適度超前,以能讓自己用着舒服為標準。(PS:個人也非常認可這個標準,大家可以參考) 目前128GB容量的SSD已經不夠用了,「除去操作系統所占,以及虛擬記憶體、緩存等所占的空間後,留給程序安裝和文件存儲的空間已經所剩無幾,在這樣的存儲環境下,就算用戶的需求僅是簡單的辦公,也是無法用得舒心的。「 最終的建議就是: 中杯256GB,適合那些明確自己僅為輕度用途的用戶。如僅為日常辦公、在線追劇、用用聊天軟件等,256GB檔位在容量上無疑是夠用的。不過,256GB也有局限性,比如在娛樂需求上,最好是在線進行,不玩3A遊戲大作,也不喜歡下載視頻到本地觀看。如果需求超越這些范圍,256GB的容量也很容易爆滿。 大杯512GB檔位,則在容量和價格上達到了較好的平衡,只要不是特別夸張地使用,無論是辦公、娛樂,還是遊戲的存儲需求,基本都能滿足。舉個例子,就算你突發奇想「重度應用」一下,使用視頻編輯軟件做一個高清短片UP到社交網絡,512GB的容量也足以保障剪輯軟件的緩存不會溢出。 而超大杯1TB及以上檔位,則適合在配置、性能上不妥協的用戶,比如重度的遊戲玩家,內容創作者等,大部分用戶都用不到這麼大的存儲空間。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NVMe SSD中的強者三星970 EVO Plus上手 用了就回不去

NVMe SSD中的強者三星970 EVO Plus上手 用了就回不去

「人類對速度的追求是無止境的。「 細細想來,這句話放在各個地方似乎都能夠得到印證。有研究表明,追求更快的速度是鐫刻在人類DNA中的本能。 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人類孜孜以求,從最原始的跑步開始一步步激發極限,而不斷探索和研發更為強大的工具又使速度提升到全新的層次,馬車、汽車、機車、高鐵…… 高速度能夠壓縮時間的長度與空間的距離,為人類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而對快的需求從來都不只體現在物理速度上。在電子產品領域,更快更強也是人們的追求方向。 例如對手機屏幕高刷新率的追求,所謂「用過就回不去了」說的就是高刷新率帶來的極致體驗。支持120Hz高刷新率的屏幕已經在數款機型上應用,三星S20系列就位列其中。 而實際上,讓消費者「用過就回不去「的不僅屏幕,在電子存儲領域,追求速度的特點被得到更直觀的印證。 作為電子存儲的領軍企業,三星970 EVO Plus是該公司SSD產品中的代表,讓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這款固態硬盤,看看能否帶來「回不去」的體驗。 由於近年來電子存儲領域群雄並起,面對友商強力競品的競爭,三星選擇NVMe SSD 970 EVO Plus作為消費級電子存儲的主打產品,號稱「深挖NVMe SSD的速度極限「。 由於三星970 EVO Plus是一款M.2接口的NVMe SSD,因此它在速度的追求上基本可以達到消費級固態硬盤的頂級水平。 而在三星最新的第五代V-NAND技術、存儲顆粒以及自家的主控芯片加持下,970 EVO Plus在發熱控制與速度上進一步深挖NVMe SSD的極限,為我們這些普通用戶帶來最極致的速度體驗。 為了更好地體驗三星970 EVO Plus的疾速性能,我選擇一台擁有搭載英特爾i7-7700HQ處理器、搭配16GB單通道記憶體、採用512G PCIe固態硬盤+1TB機械硬盤的組合的高性能筆記本電腦,操作系統為64位Windows 10家庭版。 將三星970 EVO Plus與筆記本自帶HDD進行對比,同時加入對比的還有一塊使用SATA接口的SSD。 筆者先使用CrystalDiskMark對三星970 EVO Plus進行測試看看數據表現如何。 熟悉電子存儲的用戶應該都用過這款軟件,我們主要用它來測試電腦硬盤存儲設備的讀取和寫入速度,隨時測試、十分方便。 從結果來看,這塊三星NVMe SSD970 EVO Plus最大讀取速度達到3461.9MB/s,最大寫入速度能達到3272.4MB/s。 這已經十分接近PCle...
480GB容量硬盤只要320元 SSD一個月跌價近20%

480GB容量硬盤只要320元 SSD一個月跌價近20%

從去年底開始,NAND閃存價格上漲,Q1季度閃存廠商的日子也舒坦了。但是全球疫情的擴大,導致需求低迷,3月底到現在SSD硬盤的價格迅速跳水,1個月來最多跌了20%,480GB版價格只要320元。 從上游供應鏈的消息來看,SSD硬盤的市場現在出現了倒掛現象,上游NAND廠商那邊還沒什麼動靜,但是渠道的SSD商家開始採取「價格換銷量」的手段促銷,導致SSD價格迅速下滑。 從3月底開始,SSD硬盤的價格就開始跌了,今天4月28日,120GB就從15美元跌至14.5美元,30天來累計跌幅高達19.4%,240GB版今天也從25美元跌至24.5美元,30天來累計跌了12.5%,480GB也從46美元跌至45美元,約合318元,1個月來累計跌了13.5%。 目前跌價的主要是消費級SSD硬盤,企業級市場還比較堅挺,全年的情況目前還不明朗,主要是看全球疫情何時結束。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在移動SSD上裝系統教你一招

在移動SSD上裝系統教你一招

最近總有新入職的大家不厭其煩的詢問,關於安裝系統的問題,講真都2020年了,安裝系統的門檻已經低到令人發指。 尤其是對於筆者這從DOS時代開始接觸電腦的「老傢伙「而言,現在的系統安裝實在是沒有太多技術可言。 對於筆者這一略顯裝X的言論,這些可愛的、新大家們紛紛表示不服,「你這麼厲害,有本事在優盤上裝個Windows系統!」 那麼問題來了,在以優盤為代表的移動存儲工具上,到底能不能裝系統?或者換個說法,能不能在移動存儲工具上進行系統安裝,打造成移動系統盤呢? 打造移動系統盤的關鍵因素 答案自然是可以的。 只不過,和普通的系統安裝不同,在移動存儲工具上安裝Windows系統,對於存儲設備的傳輸性能需求更高。 畢竟不同於內置存儲,能夠通過總線和CPU等電腦元件進行直連,移動存儲設備的性能,將直接影響到Windows系統文件的寫入速率和成功率。 正好,筆者近來入手了一塊三星品牌存儲新出的三星T7 Touch移動固態硬盤,這款固態硬盤採用了三星自產原廠閃存顆粒,同時首次將NVMe協議應用到移動固態硬盤產品之上,使得此款三星T7 Touch的性能實現了暴漲。 對比上一代三星T5移動固態硬盤,性能實現了雙倍的提升,最大連續讀取速度能夠達到1050MB/S,幾乎是目前移動固態硬盤的頂級水準了。 在准備好了硬件之後,下面我們就具體聊聊如何將Windows系統安裝到移動硬盤(高性能優盤當然也可以)之上,成為移動系統。 打造移動系統盤的准備工作 既然是個安裝教程,那麼先簡單梳理下需要准備的操作軟件、硬件產品以及工具吧。 硬件:三星T7 Touch移動固態硬盤;帶有Windows系統的電腦一台 操作軟件:Windows to go 、windows10企業版鏡像文件 其中尤其需要注意,一定需要企業版的Windows鏡像文件。話不多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 打造移動系統盤的詳盡教程 首先在Windows內置搜索框中,輸入「Windows to go「,點擊進去進行下一步操作。 在這里,筆者簡單解釋一下關於WTG(Windows to go簡稱),其實根據字面意思就能知道。 通過這個操作能夠把系統裝載移動存儲工具上,從而讓用戶可以無拘無束的,在任何一台沒有部署操作系統的PC上,暢快的運行Windows系統。只是出於微軟的限制,目前僅有企業版的鏡像文件支持WTG。 接着,我們按照WTG的操作步驟開始安裝,選擇安裝的存儲介質,當然是選擇筆者手上這塊三星T7 Touch,點擊下一步。 我們選擇已經准備好的企業版鏡像文件,注意一定要選擇企業版,專業版或是教育版都無法正常進行。 再然後,會出現Bitlocker密碼設定,這是為了避免系統安裝在移動設備上,被人套取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一般而言建議添加上; 再接着,我們就可以看到創建WTG的對話框了,注意這個時候系統將格式化移動存儲設備; 正式開始創建WTG工作區了,這個過程會持續幾分鍾到幾十分鍾不等,取決於移動存儲設備的傳輸性能,這也是筆者一再強調,為何需要選擇一款高速移動存儲設備的原因。 創建WTG工作區 創建時間取決於存儲介質的性能 接下來,創建完成之後,系統會提示是否從工作區啟動,也就是我們日常理解的,是否從新創建的系統盤啟動,直接點擊「是」,並選擇「保存並重新啟動「。 完成WTC工作區創立 到這里,總算完成了移動系統打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即在三星T7 Touch移動固態硬盤里創建了WTG工作區,有了和內置硬盤相同的「基因」。 在移動硬盤上安裝系統 在電腦重啟完畢後,系統會自動引導三星T7 Touch進行正常的系統安裝。 和普通硬盤系統安裝一樣的流程和步驟,只是Windows會以移動硬盤為引導盤,開始系統安裝,此時安裝速度的快慢,和之前創建WTG工作區一樣,取決於移動存儲設備的傳輸性能。 在系統安裝完畢之後,進入系統,我們就可以看到此時的系統盤符C,已經是三星T7 Touch了。 到這里,一款能夠自由攜帶,隨時隨地插上PC即可享受Windows系統的移動系統盤,打造完畢。 所以,你學會了嗎? 來源:快科技
「小鋼炮」記憶科技AM620固態硬盤上手 尺寸小巧性能強

「小鋼炮」記憶科技AM620固態硬盤上手 尺寸小巧性能強

作為消費級市場的明星產品,固態硬盤在近年來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在產品線和功能屬性的豐富程度上更是欣欣向榮,百花齊放。 今天筆者要為大家評測的來自記憶科技的全新產品——AM620,這是一款4通道NVMe M.2 2242標準固態硬盤。 大家可以看到,AM620的標簽上打着「Union memory憶聯」的Logo,憶聯是記憶科技(Ramaxel)的子公司,同時也是聯想的主流供應商。 之所以在電商(京東、淘寶)平台上沒有看到憶聯的產品,是因為他們的SSD不出渠道,而是直接裝配在OEM出廠機中。 根據國外著名行業調查公司Forward Insights的數據,Ramaxel的Q3/19的SSD業務營收占全球份額的1.4%: AM620是一款基於SMI主控和東芝96層Flash的SSD,這款產品有4個容量點(128GB~1TB),各容量點的關鍵參數如下表所示: AM620是一款單面貼器件、小尺寸的SSD產品,外形尺寸為標準的M.2 2242,顧名思義,產品的尺寸是長42毫米,寬22毫米,其尺寸常見M.2 SSD硬盤的二分之一,形態十分迷你。 問題來了,如此迷你的尺寸是否會導致性能縮水呢?下面筆者將從產品結構、理論性能、實際性能以及綜合性能等多維度為大家進行解析。 產品結構:慧榮2263EN+Toshiba BiCS4 這款AM620在核心元器件的配比上,依舊延續記憶科技一貫的高端做派,用料足夠。 先來看主控,採用了慧榮科技2263EN系列芯片,這是慧榮科技研發的第二代支持NVMe協議的SSD主控,採用4通道設計,支持PCI-E 3.0 x4和NVMe 1.3協議。 官方性能最大讀寫速度可達到2400MB/S和1700M/S,4K隨機讀寫則能夠達到了25萬IOPS以上。      再來看閃存顆粒,根據圖片所示,AM620採用的是Toshiba原廠的BiCS4顆粒,用單顆Flash實現512GB的容量。 AM620採用單面PCB設計,可以有效降低主機內的空間要求,AM620集成了慧榮2263EN、Toshiba BiCS4以及南亞科技緩存等一系列核心控件,產品架構上令人興奮。 理論性能測試:2100MB/S 性能不輸2280旗艦款 在看完內在架構後,我們將通過業界主流的CrystalDiskMark、ATTO、Txbench、AS SSD等軟件進行理論性能測試。 CrystalDiskMark是業界最為主流的固態硬盤測試軟件,它涵蓋了連續讀寫、512KB和4KB數據包隨機讀寫性能,以及隊列深度(Queue Depth)為32的情況下的4K隨機性能。 隊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盤能夠同時激活的最大IO值,隊列深度越大,實際性能也會越高。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此款AM620最大連讀讀取超過2148MB/S,最大寫入也能達到1216MB/S,這個性能還是超出了筆者的預期,達到了目前主流固態硬盤的性能。 在ATTO測試中,由於測試衡量維度數據變成實際應用文檔類文件的大小,所以測試成績更符合我們日常的使用場景,測試成績也就比較有參考意義。       在ATTO測試中,此款AM620的性能表現依舊強勁,最高1987MB/S的讀取,1220MB/S的寫入,讓人滿意。 在Txbench測試中,軟件將從不同隊列,不同數據塊進行存儲性能的測試。 根據測試,我們發現,超過2149MB/S的讀取,1217MB/S的寫入,和此前的測試保持一致。 4k性能的高低,決定了產品在日常復雜的應用場景中的實際體驗,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出產品的實際性能,我們一般使用AS SSD Benchmak進行測試。 4K性能測試  4K性能測試 在4K性能測試上,4K隨機性能分別達到176,000 IOPS、251,000 IOPS,這樣的4K性能處於絕對的主流水準。 實際性能測試:1.22GB/s符合主流 在實際性能測試中,我們將10GB容量的文件,進行拷貝;同時為了盡可能的排除干擾,我們將計算機上所有的設置保持默認,斷開網絡。 根據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在傳輸的中段,此款AM620的瞬時速度在1.22GB/s的性能,也就是說傳輸10GB容量的數據,大致只需要8秒左右,能夠滿足用戶的多場景多維度的存儲需求。 溫度測試:溫度表現超預期 SSD運行的時候,其表面溫度不能過高,否則將會觸發其內部溫度保護機制而導致性能大幅下降,溫度過高甚至會導致SSD發生不可逆損壞。 SSD運行時的溫度表現是一項評估SSD好壞的關鍵指標。 下面來看AM620的溫度表現,我們將AM620放在55度的高溫環境中連續運行30個小時,並記錄主控和Nand的溫度變化: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AM620的溫度表現還是相當優異的,即便是在55度的高溫環境中連續運行,主控的平均溫度也僅僅為70度,Nand的平均溫度為65度,SSD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沒有因為溫度過高而觸發降速。  綜合性能測試:PC...
性能怪獸威剛XPG SX8200 Pro固態上手

性能怪獸威剛XPG SX8200 Pro固態上手

電競發燒友們都知道,要暢玩遊戲,不但駕馭遊戲技藝要成熟,自家的電腦裝備還必須精良,畢竟各種電競大作對平台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不但板卡、CPU這樣的核心硬件的性能要足夠出色,像硬盤存儲配置也需要達到頂尖的水平,才能讓平台馳騁於各種電競場景下都能有遊刃有餘的發揮。 現在遊戲容量越做越大,老舊的小容量固態往往只能作為系統盤使用了,要想再往里面放入各種軟件以及遊戲是完全不夠用的。 而容量較大的機械硬盤的性能又太過羸弱,滿足滿足不了年輕發燒友、電競愛好者對性能和速度的要求,所以一款高性能、大容量的固態硬盤就顯得很重要。 除了遊戲場景以外,設計師、後期剪輯等內容創作群體,往往對PC的響應速度也有着極其大的需求。 而PC響應速度的主要性能瓶頸就是電腦的就是硬盤。Adobe Photoshop對於平面設計來說當然是再熟悉不過的軟件了。 舉個例子來說,用傳統的HDD打開一張大約180MB的圖片大約用26s,而SSD則僅需10s左右。 不僅如此,對於在設計中隨時需要加載素材以及進行修改,高性能固態的操作流暢感是機械硬盤無法比擬的。 威剛旗下的XPG品牌系列產品毫無疑問都代表着極致的性能,我們今天拿到了XPG威龍SX8200 Pro固態硬盤來進行評測,一起來看看它的表現吧。 硬件信息 我們今天拿到的是威剛的XPG固態硬盤,採用了高速讀取的M.2接口,NVMe 1.3傳輸協議。 根據官方實測,讀取速度可以達到3500MB/s,是普通SATA SSD讀取速度的六到七倍左右。容量方面最高提供2TB的選擇,我們今天測試的是512GB版本。 這款固態硬盤採用了立體堆棧的3D閃存,板載記憶體是來自南亞顆粒。 在主控芯片方面搭載的是慧榮的SM2262ENG,這款SM2262ENG控制芯片支持PCIe3x4通道。 符合NVMe 1.3規范和8個NAND通道設計,最大連續讀取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3.5GB/s。 這款固態硬盤的解決方案同樣強大,支持包括端到端資料路徑保護、SRAMECC、結合LDPC和RAID技術,支持全線最新3DTLC NAND,可以提供最完整及最穩定的資料保護,滿足存儲設備所需的高效、穩定的需求。  連續讀寫測試 在對這款產品的硬件參數了解之後,我們來對其進行性能測試。 我們首先選用CrystalDiskMark對這款SSD的持續讀寫速度進行測試,它涵蓋了連續讀寫、512KB和4KB數據包隨機讀寫性能,以及隊列深度(Queue Depth)為32的情況下的4K隨機性能。 隊列深度描述的是硬盤能夠同時激活的最大IO值,隊列深度越大,實際性能也會越高。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這款威龍SX8200Pro最大連續讀取速度達到了3449MB/s,最大連續寫入速度為2462MB/s。 毫無疑問,這樣的成績已經到了目前旗艦級的PCIe3.0x4 NVMe M.2 SSD水準。 在ATTO測試中,由於測試衡量維度數據變成實際應用文檔類文件的大小,所以測試成績更符合我們日常的使用場景,測試成績也就比較有參考意義。 如圖我們可以看到,在ATTO測試中,這款SSD的最大連續讀寫成績依舊延續了之前的表現水平,超過3.01GB/s最大讀取、2.30GB/s最大寫入成績,足以可見其在日常真實使用場景下的優秀表現。 4K隨機讀寫測試 4k性能的高低,決定了產品在日常復雜的應用場景中的實際體驗,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出產品的實際性能,我們一般使用AS SSD Benchmark進行測試。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在4K隨機測試中這款SSD的最大4K隨機讀取為185K,最大4K隨機寫入為356K,而在總分上則達到了3316分。 依舊是主流的PCIe3.0x 4 SSD應有水準,這也就意味着其在日常使用中能為我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性能提升。 Slccache機制測試 為了驗證這款固態硬盤在緩存寫盡後的真實性能曲線,筆者向其寫入40GB的數據,我們可以觀察在整個寫入過程中,固態硬盤的實際表現。 在HDTune緩存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硬盤寫入一段時間消耗完了slccache之後,XPG威龍SX8200Pro的寫入曲線開始逐漸走向穩定,波動較小,基本維持在一個固定值左右。 在slccache機制大行其道的今天,這樣的速度曲線表明,XPG威龍SX8200Pro固態硬盤的主控性能相當穩定,能夠安全高效的進行調整,保證整個存儲過程的穩定高效。 實際寫入測試 在跑完所有的理論性能測試之後,為了將這款固態硬盤的實際性能全面展示出來,我們模仿了實際應用場景的需求,從大文件實際寫入場景出發,來對它進行最後一步的性能檢驗。 首先筆者選取了一個大小為11GB左右的大型視頻文件包,來對這款固態硬盤進行寫入測試。 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寫入過程中,整個過程十分平穩。即使到了寫入過程的後半段,速度也依舊維持在1.82GB/s的成績,十分穩定。 一個1GB的視頻不到10秒便拷貝完成,如此表現可以說十分出眾,足以可見這款產品強大的穩定性。 總結 毫無疑問,一塊高性能SSD對於電腦的整體響應速度提升是巨大的,尤其是對於高性能PC有需求的大家來說更是值得。 隨着內容創作者時代的加速來臨,我們電腦的性能需求正在不斷提升。 而我們今天評測的這款XPG威龍SX8200Pro固態硬盤,無論是3500MB/s的順序讀取成績或者是356K的4K隨機寫入成績,單拿出一項都是頂級產品的水準。 M.22280的規格設計也保障了極強的兼容性。如果你是DIY發燒友、重度遊戲玩家、內容創作者,想提高效率告別卡頓。 來源:快科技
記憶體、SSD價格剛漲起來就被打回原形 下行壓力空前

記憶體、SSD價格剛漲起來就被打回原形 下行壓力空前

存儲巨頭SK海力士今天發布的財報中顯示,剛過去的第一季度,DRAM記憶體和NAND閃存顆粒的平均售價有所上揚,幅度分別是3%和7%,由此也帶動其營收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 不過,變化來得同樣快。 據媒體援引業內消息人士的說法,DRAM和NAND Flash面臨着巨大的下行壓力,原因是消費級層面的需求滑坡嚴重,原因不言自明。 其實從2016年開始全球記憶體及閃存大漲價,三星甚至因此營收暴漲在2017年第一次超越Intel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公司,並在2018年蟬聯冠軍。 不過2019年記憶體價格供需情況逆轉,記憶體價格跌了32.7%。去年下半年,情況扭轉,記憶體價格因為種種因素止跌回升,一直到現在都在穩中有升。此前,威剛公布的Q1財報顯示,前三個月利潤甚至超過了2019年全年。 其實不僅僅是消費級,企業日子不好過,記憶體和閃存真正的搖錢樹也難以救場。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威剛推出首款XPG Xenia游戲本 搭載九代酷睿H和自家SSD

威剛推出首款XPG Xenia遊戲本 搭載九代酷睿H和自家SSD

4月22日,台灣記憶體和存儲製造商威剛發布旗下第一款XPG Xenia系列遊戲本,宣布進軍筆記本電腦市場。 這款遊戲本的尺寸為15.6英寸,將使用英特爾在2019年年中推出的相同機箱設計。 CPU方面,採用英特爾第9代Core i7 Coffee Lake-H CPU。 GPU方面,低配搭載GeForce GTX 1660 Ti,高配搭載RTX 2070 Max-Q 。 同時,支持Wifi 6,並配備一塊15.6英寸1080p IPS屏,刷新率為144Hz。 威德表示,這款筆記本電腦是與英特爾公司合作開發的,目的是從超薄外形中獲得最佳性能。 如果這聽起來很熟悉,那是因為15.6英寸XPG Xenia遊戲本將使用其他經銷商數月來一直提供的同款機箱。 如申克XMG Fusion 15、Maingear Element 15和Eluktronics MAG 15都是15.6英寸的遊戲筆記本電腦,且採用相同的鎂合金骨架。 盡管品牌不同,但鍵盤、點擊板、端口和顯示器等配置在兩種筆記本電腦之間是相同的。 為了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威剛在每台售出的設備上安裝了自身的RAM模塊和SX8200 Pro PCIe x4...
原廠顆粒英睿達發布P5高性能M.2 SSD 3.4GB/s、最大2TB

原廠顆粒英睿達發布P5高性能M.2 SSD 3.4GB/s、最大2TB

繼P1、P2後,美光的消費級品牌英睿達(Crucial)發布P5高性能SSD。 這款SSD採用M.2 2280板型,支持NVMe 1.3,走PCIe 3.0 x4通道,定位不低。 性能方面,連續讀取速度最高3400MB/s、連續寫入速度最高3000MB/s(250GB款式為1400MB/s)。 容量提供250GB、500GB、1TB、2TB,主控帶緩存。不過,從外觀來看,並沒有提供夸張的散熱裝甲,建議加裝或者做好機箱風道設計。 官方名為透露顆粒是TLC還是QLC,不過從官圖的FPGA識別碼(NW969)推導出的Flash部件號是MT29F4T08EQLCEG8-R:C,似乎採用的是QLC。 美光對這款產品提供5年質保,遺憾的是,價格尚未披露。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Crucial推出P5系列NVMe M.2 SSD,最高讀取速度3400MB/s

美光旗下的消費級品牌Crucial發布了最新款的P5系列NVMe M.2 SSD,是目前Crucial性能最好的M.2 SSD,採用M.2 2280標準,沒有採用最新的PCI-E 4.0,依然是PCI-E 3.0 x4的,有250GB、500GB、1TB和2TB四個容量。 Crucial P5沒有像之前的Crucial P1那樣使用QLC快閃記憶體,而是TLC的,所以性能不會像之前的P1那樣糟糕,它的最高連續讀取速度可達3400MB/s,最大連續寫入速度是3000MB/s,250GB的寫入速度只有1400MB/s,速度相當之快,非常適合高性能遊戲PC和創作者PC,SSD支持動態寫入加速技術,據我猜測應該就是動態SLC Cache,。 Crucial P5的寫入質保是150 TBW到1200 TBW,平均無故障時間180萬小時,保修期5年,並配送數據轉移軟體「Acronis True Image for Crucial」。 ...
告別網盤將固態硬盤插入NAS中 文件讀取飛速提升

告別網盤將固態硬盤插入NAS中 文件讀取飛速提升

數字內容的爆炸增長,讓用戶可以接觸到的數據量越來越大。 與之相對應的,是數據存儲跟不上數據爆炸的發展,尤其對於3000多萬的內容創作者和有大量數據交互的中小企業。 各大雲盤的相繼關張,僅剩的佼佼者收費還不安全,頻繁更換移動硬盤或者存儲設備(如PC)更是讓他們叫苦不迭。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與其攜帶沉甸甸的移動硬盤或者加入風雨飄搖的免費雲,自己動手,組建NAS網絡存儲設備反而是明智之舉。 NAS的核心是什麼?硬盤 相比起桌面硬盤來說,NAS硬盤需要適合7x24通電無間斷運行,需要在高轉速的情況下兼顧讀寫完全靜音和高性能數據吞吐量,晚上不用關也能保持安靜不影響睡覺。 而作為硬盤行業的佼佼者,西部數據推出的紅盤擁有功耗較低、噪音較小、能夠適應長時間的連續工作,並且擁有特色技術NASware,備受NAS愛好者關注。 近日,我們拿到了西部數據的新一代紅盤:WD Red NAS HDD和WD Red SA500 SSD,給大家分享一下將其裝入NAS的使用感受。 一、兩款紅盤功能各異 過去,主流的NAS產品是與機械硬盤配合使用,在傳輸大量設計文件時,容易導致傳輸緩慢。 SSD的使用,能夠提升I/O傳輸效能。對於設計工作室而言,SSD緩存更能解決工作流中多位設計師下載同一設計文檔、素材時的傳輸緩慢問題。 WD Red SA500 SSD就是針對NAS所設計,它空間為2TB,提供了2.5英寸和M.2外形的規格,可以匹配現在主流NAS系統的插槽。 順序讀取速度為560MB/s,寫入速度為530MB/s,緩存512MB。 由於絕大多數場景下NAS需要全天候運行,WD Red SA500 SSD擁有耐久度和高效的緩存能力,可以24*7全天工作,可靠性高達200萬小時,讓用戶無後顧之憂。 此外,它針對NAS系統的緩存進行了優化,方便用戶快速訪問最常用的內容。延遲低、相應速度快,面對多用戶環境、4K和8K的視頻編輯也毫無壓力。 但是,SSD的容量始終是有限的,價格對於許多用戶來說也不是很「美麗「(比如我們手上的機械硬盤是12TB、固態硬盤只有2TB)。 所以NAS始終需要HDD的大容量存儲各種東西,WD Red NAS HDD就是WD Red SA500 SSD的容量補充。 它的容量高達12TB(最大為14TB),緩存為256M,年工作負載率高達180TB,對於中小型企業或者家庭來說非常不錯。採用了第五代的氦氣密封技術,增強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WD Red NAS HDD 12TB採用了第五代的氦氣密封技術,相比於過去的空氣硬盤,氦氣硬盤減少了硬盤內部的阻力,磁盤的轉軸和磁頭臂所受到的干擾更小。 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在相同體積的硬盤內部加入更多磁片,讓容量更大。 同時還能降低功耗和工作溫度,增強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在WD RED NAS HDD上,還採用了最新的NASware 3.0技術,可以優化任何NAS系統的性能,提高硬盤的兼容性、集成度、可升級能力和可靠性,保障數據存儲在穩定的設備中。 WD Red NAS HDD擁有1TB到14TB容量,傳輸速度最大為6GB/s,緩存為256M,轉速為每分鍾5400轉(另有WD Red Pro版本,適合8-24盤位的NAS,產品性能更高,轉速高達每分鍾7200轉)這樣的設計,對於機械硬盤來說,可以說是非常強悍! 兩者的相互配合,不僅保障了用戶有足夠大的存儲空間,在穩定性方面也能夠讓他們更加安心和放心。 二、兩類盤相互配合 提高數倍效率 首先來介紹一下測試平台。我們採用的是群暉DS1618+的NAS、受疫情影響在家辦公,所以只能使用家里的電信100M寬帶、中興的光貓,測試線為CAT 8網線。 外加四塊12TB的WD Red NAS HDD、兩塊2TB的WD Red SA500 SSD。 在將雲盤映射到電腦桌面後,通過CrystalDiskMark的測試,機械硬盤Raid5配合SSD緩存加速時測試結果,發現其在大文件讀寫方面表現不錯,讀取能夠達到73MB/s、寫入能夠達到45MB/s。 在禁用了其中一塊SSD之後,其在讀寫方面頗受影響。 實測方面,我們從NAS中將一個大小約為1.5GB的Adobe Premiere CC 2018文件提取到桌面,兩者的差距非常大。 在SSD加速情況下,20秒就可以拷完,禁用SSD之後,需要180秒(3分鍾)。 這種速度的提升,無論是對於普通用戶,還是內容創作者等將資料盤全部掛NAS上面的群體來說,提升是非常明顯的。 而單盤的高達12TB的WD Red NAS HDD存儲,不僅穩定有保障,而且這種超大容量的設計,讓不少對大容量有需求的用戶可以安心使用。 比如以專業的視頻創作者為例,他們製作1分鍾的視頻,需要存儲5-10GB的素材,而家裝設計師存儲的一套成型方案(草圖、照片、工程文件、視頻等)需要大約50GB的存儲。 普通的筆記本電腦或者台式機,存儲往往是512GB或者1-2TB,用不了多久就需要擴展空間或者更換PC。 有了WD Red NAS HDD的大容量存儲和180TB的負載,用戶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 另外,由於測試期間編者比較懶,所以使用NAS後便沒有關閉。 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基本無噪聲,也間接說明了這款產品的穩定。 在工作的環境中,擁有西部數據紅盤加持的NAS,完全可以做到「安靜而有速度」。 三、總結 根據IDC公布的數據來看,在過去2018年平均每個人一年里交互過、粘貼過、復制過產生過的數據容量接近10個TB的數據。 這個數據對於內容創作者或者中小企業來說更多。西部數據推出的適用於NAS的WD Red NAS HDD和WD Red SA500 SSD硬盤,讓用戶存儲在NAS中的數據安全沒有後顧之憂,讓數據的存儲和提取也能更快一步。 想組裝NAS的用戶和企業,可以優先考慮西部數據的這兩款產品。 來源:快科技
比QLC閃存還渣 FLC閃存即將浮出水面 用戶還能接受嗎?

比QLC閃存還渣 FLC閃存即將浮出水面 用戶還能接受嗎?

NAND閃存從SLC到MLC再到TLC,可以說一步步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容量,這是它們得以普及的關鍵。現在QLC閃存在這一年中發展迅猛,大有搶TLC風頭的意味,而更渣的PLC閃存也在路上了。 所謂SLC、MLC、TLC、QLC及PLC,指的是閃存的類型,它們每個cell單元分別存放1、2、3、4、5位電荷,所以容量越來越大,但是代價就是寫入速度越來越低,P/E壽命越來越渣,QLC的P/E次數宣傳上有1000次,實際大概是幾百次,FLC時代弄不好要跌到100次內了。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QLC閃存都很難接受,更別提再渣一等的PLC閃存,這壽命和速度看着不讓人放心。 但是閃存廠商對PLC閃存的研究早就開始了,隨着QLC閃存發展的第三、第四代,目前性能、容量、可靠性算是維持住底線了,研發中的FLC閃存進入市場只是遲早的事。 從Intel之前的表態來看,他們早就規劃好FLC閃存了,好消息是其3D PLC閃存將仍舊堅守使用浮柵型結構(Floating Gate),盡管當前3D閃存的主流結構是Charge Trap電荷捕獲型,但Intel指出,浮柵型在讀取干擾、數據保持期上更優秀。 三星、東芝、美光、SK海力士、西數等公司的FLC閃存也是箭在弦上,只是時間早晚的事。 FLC閃存一定會被推到市場上,但是最終能不能被接受還不好說,SINA存儲網絡協會董事會成員J Metz認為FLC閃存在技術上是不可避免的,但他對其市場前景表示懷疑,特別是TLC閃存等成本不斷下降的情況下。 根據J Metz的看法,阻礙FLC閃存的倒不是FLC本身缺點,而是廠商如果能在TLC或者QLC閃存上就做到需要的大容量、成本等指標,那就沒必要去推FLC閃存,畢竟後者在技術、可靠性等方面確實需要更多投入。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SK海力士推出PE8000系列企業級低功耗PCIe 4 SSD

SK海力士於本月7日宣布推出PE8000系列企業級SSD,該系列SSD首次提供了對PCIe 4的支持,並且兼具低功耗特性。本次一共推出三種型號,分別是U.3接口類型的PE8010/8030和EDSFF 1U型的PE8111。 PE8010/8030這兩款U.3類型的SSD採用了SK海力士自家的主控,提供了對PCIe 4的支持。NAND採用了自家的96層堆疊TLC,擁有不錯的壽命和性能,最大可提供8TB型號。它的順序讀寫速度為6500MB/s、3700MB/s,隨機讀寫性能分別是1100K IOPS和320K IOPS。兩款U.3 SSD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進行了優化,PE8010針對讀取密集場景,而PE8030則是針對混合型使用場景。他們雖然採用了PCIe 4,但在功耗控制上面做的非常好,最大工作功耗僅為17W。 另一款EDSFF 1U結構的PE8111則是面向於讀取密集應用的大容量SSD,它使用了SK海力士最新的128層、1Tb密度的4D TLC,目前正在開發它的16TB版本,32TB版本也在開發計劃當中。由於沒有採用PCIe 4,它的順序讀寫被限制在了3400/3000 MB/s的級別,隨機讀寫性能為700K、100K IOPS。 新的PE8010/8030已經開始向客戶出樣,而16TB的PE8111則是要等到今年下半年才會出樣,企業級產品已經面世,那面向消費級的PCIe 4 SSD也指日可待了。 ...
英睿達第二代QLC固態盤P2發布 讀寫更快、還便宜了

英睿達第二代QLC固態盤P2發布 讀寫更快、還便宜了

距離旗下第一款QLC M.2 SSD發布已經快兩年,Crucial(英睿達)P2在歐洲悄悄上架。 P2同樣基於美光自家的QLC閃存顆粒打造,外形設計為2280板型,走PCIe 3.0 x4通道。 性能方面,250GB連續讀取速度最大2100MB/s,連續寫入速度最大1150MB/s;500GB就最大讀取速度2300MB/s、最大寫入速度940MB/s。 可靠性方面,最大寫入量都是150TBW,提供五年質保,Trim、S.M.A.R.T、ECC糾錯等高級功能也都支持。 價格方面,250GB定價59歐元(約合452元),500GB定價70歐元(約合537元),比當年P1便宜不少。 綜合來看,P2在讀寫速度、耐用性方面較P1均有升級,而且價格也便宜了,如果你是原廠顆粒擁躉,待國行上市後不妨考慮下。目前,英睿達P1國行500GB的價格為499元。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威剛推出XPG威龍SX8200Pro硬盤 3.5GB/s速度 100%全平台兼容

威剛推出XPG威龍SX8200Pro硬盤 3.5GB/s速度 100%全平台兼容

繼XPG 威龍 S11 Pro之後,威剛最近又推出了一款強悍的M.2硬盤——XPG威龍SX8200Pro,二者的技術方案幾乎相同,雖然後者沒有散熱片,更適合筆記本升級,提供5+1年質保,速度3.5GB/s。 威剛XPG威龍SX8200Pro硬盤為M.2 2280規格,支持NVMe 1.3規范,採用PCIe 3.0 x4通道,提供256GB、512GB、1TB、2TB多種容量。 性能方面,XPG威龍SX8200Pro自帶75GB 超大SLC緩存空間及DRAM緩存加速,連續讀取速度達到了3500MB/s,連續寫入速度也有3000MB/s,隨機讀取390K IOPS,隨機寫入300K IOPS,讀寫速度幾乎達到了PCIe 3.0 x4的極限,不論玩遊戲還是圖像、視頻處理都能得心應手。特別適合內容創作者及發燒級玩家。 XPG威龍SX8200Pro使用的是64層3D閃存,支持LDPC糾錯等先進技術,使得固態在使用壽命得到了提升,1TB版的寫入壽命高達640TBW,512GB版也有320TBW。 質保方面,XPG威龍SX8200Pro提供5年質保,而且注冊威剛會員之後延長一年質保,總計6年質保。 目前512GB版的XPG威龍SX8200Pro售價僅為629元,算下來1GB只要1.2元,在同級別高端M.2硬盤中性價比很高,尤其適合筆記本電腦升級的用戶,並且兼容自帶散熱馬甲的主板,所以能夠兼容所有M.2插槽。 購買鏈接:京東(629元)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HPE企業級SSD硬盤二次出現bug 使用4萬小時後數據全部丟失

SSD、閃存價格持續上漲 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會有所調整

SSD的價格最近這段時間一直都是在增長,雖然漲勢很緩慢,但這個趨勢還將要持續一段時間,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會有所改善。 據產業鏈透露,NAND閃存生產廠把今年全年的閃存產量增長預測下調至30%,而且OEM客戶擔心病毒會影響閃存的生產所以加大了庫存,即便如此恐慌等因素,還是讓今年第一季度NAND閃存均價上漲5%。 DRAMeXchange指出,現在由於疫情爆發,市場的動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消費級產品的需求疲軟,一些品牌的SSD產品價格已經開始下降,其他閃存產品的價格也僅略有增長,目前因為供不應求NAND閃存芯片價格會繼續上漲。 但是,這場增長趨勢很難持續到第三季,今年下半年閃存市場就會有所轉變,這波漲勢最早會在第三季停止,並且會閃存的價格會轉向疲軟,再一次進入下跌周期。 分析人士指出,企業級SSD會在所有NAND閃存產品中出貨比重持續上升,由於其單價較高,所以會帶動第二季度整體閃存價格上漲至少5%,而且這也會影響到消費級SSD、eMMC和UFS的售價上漲。 作者:雪花來源:快科技
HPE新固件修復40000小時SSD掉盤問題 鍋在OEM廠商

HPE新固件修復40000小時SSD掉盤問題 鍋在OEM廠商

日前HPE惠與公司的多款SAS企業級SSD硬盤又爆出了奇葩bug,運行40000小時之後就會無法識別,數據會丟失。現在HPE已經發布了新固件,修復這一問題。 去年底HPE的企業級SSD硬盤出現過類似的問題,是在32768小時之後掉盤,不過HPE現在確認這兩次的問題不是一回事,是獨立的,不是說32768小時之後再到40000小時再掉盤一次。 此外,HPE表示這些SAS硬盤出現的bug也不是他們獨有的,這些SSD硬盤不是HPE設計製造的,真正的製造商已經通知了HPE,理論上使用這家OEM公司的其他客戶的SSD也會出現4000小時掉盤的問題。 最後,雖然40000小時(4年206天16小時)後SSD會掉盤,甚至損失數據,不過這些硬盤出廠時間還不到40000小時,最快出問題也要到2020年10月份,所以現在所有SSD硬盤還是安全的,仍然有足夠的時間修復。 HPE已經推出了HPD7固件,使用下列SSD硬盤的客戶可以查詢下官方說明,及早升級SSD固件。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HPE企業級SSD硬盤二次出現bug 使用4萬小時後數據全部丟失

HPE企業級SSD硬盤二次出現bug 使用4萬小時後數據全部丟失

企業級SSD硬盤可靠性要求很高,只不過萬一遇到事也沒法了。HPE(惠普企業,也叫惠與)公司的多款SAS硬盤就遭遇了這樣的麻煩,運行40000小時之後硬盤會掛掉,數據也會丟失。 更麻煩的是,這已經是HPE的企業級硬盤第二次出現類似的bug了。去年11月份,HPE的SAS硬盤出現為了奇怪的bug,通電時間累計達到32768小時(3年零270天8小時)後直接掛掉,導致數據丟失。 當時HPE方面沒有明確原因,但外界猜測與16位計算系統的整數溢出有關,32768是這套系統能處理的最大負整數,32767是最大正整數。 之後HPE發布了新的HPD8固件,解決了掉盤問題。沒想到的是,在運行40000小時時這個問題又回來了,也是掉盤+數據丟失。 該問題影響HPE 800GB/1.6TB 12G SAS SSD、HPE ProLiant、Synergy、Apollo 4200及Synergy Storage Modules、D3000 Storage Enclosure和StoreEasy 1000 Storage服務器、存儲陣列上的SAS WI-1/MU-1 SFF SC SSD硬盤。 用戶可以查看Smart Storage Administrator軟件中的「Power On Hours」來評估SSD的通電時間數值,目前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備吧。 作者:憲瑞來源:快科技
固態硬盤的預留空間有用嗎?白損失空間了嗎

固態硬盤的預留空間有用嗎?白損失空間了嗎

固態硬盤的價格如今已經非常便宜,所以現在幾乎成了人們裝機的首選,但是我們對於固態硬盤的使用方法並不一定完全了解,所以小編今天先給大家科普一波。 今天咱們從容量來寫入,相信有不少大家會對於固態硬盤容量標識產生疑惑。 以256GB容量固態硬盤為例,有的廠商標稱250GB,有的標稱240GB,還有的標稱256GB。 那麼同為256GB主流容量的固態產品,為何在產品容量標識上有如此多的差異呢?其實這是固態硬盤的OP預留空間。 它是指固態硬盤內部存在的,由主控芯片控制的,用戶不可操作的隱藏空間,這部分空間就是用於主控各種優化機制的操作,諸如GC回收,磨損均衡等。 OP預留空間一共分為三層,第一層OP容量是由於單位換算問題產生的,標稱容量是千進制的,即1GB=1000mb。 而NAND閃存顆粒是1024進制的,即1GB=1024mb,其中相差的空間值就是第一層容量,此容量無法更改,也是固定不變的通行於所有品牌,這個差值約為固態硬盤標稱容量的7.37%。 第二層OP容量,則是取決於固態硬盤設計廠商以及主控廠商對於產品的定位了。 常規意義上,預留越多的第二層OP空間,固態硬盤的性能會越好。 第三層OP容量,是消費者自己設置,作用等同於第二層。 簡單來說固態硬盤的OP預留空間,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緩存。 它預留的越大,固態硬盤的綜合性能也就越高,當然它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來源:快科技
蘋果Mac Mini時隔兩年小更新 SSD容量翻番、價格降600元

蘋果Mac Mini時隔兩年小更新 SSD容量翻番、價格降600元

蘋果悄然發布了一大波新品,除了升級MacBook Air筆記本、iPad Pro平板機之外,還帶來了新款Mac mini迷你機。 Mac mini升級節奏一直很慢,上代產品還是發布於2018年(八代酷睿),再往前一代更是要追溯到2014年(四代酷睿),但這次兩年過去了,終於迎來升級,變化幅度卻小得可憐。 這一代Mac Mini的外觀和內部設計、整體配置幾乎都沒有變化,目前看唯一升級的就是SSD固態硬盤,標配容量從128GB、256GB分別翻番至256GB、512GB,另可選1TB、2TB,標稱持續讀取速度最高3.4GB/s。 新款外觀尺寸還是197×197×36毫米,重量1.3公斤,處理器延續八代酷睿,標配4核心4線程的i3-8100 3.6GHz、6核心6線程的i5-8500 3.0-4.1GHz,另可選6核心12線程的i7-8700 3.2-4.6GHz,集成核芯顯卡UHD 630。 記憶體標配8GB DDR4-2666 SO-DIMM,可選16/32/64GB,依然未焊死,可自行升級。 背部接口還是熟悉的味道:四個雷電3,帶寬40Gbps,並支持USB-C Gen.2 10Gbps,配合一個HDMI 2.0接口可連接三台4K顯示器或者一台5K加一台4K,另有一個RJ-45(千兆或萬兆)、兩個USB 3.0 5Gbps、一個3.5mm耳機孔。  新款Mac mini官方標配有兩個版本,i3/8GB/256GB 6299元、i5/8GB/512GB 8299元,分別比上代首發價降低了200元、800元。 作者:上方文Q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