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脫貧時代,教育何為?讀《貧窮的本質》

書籍內容介紹

2019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在扶貧方面做出了貢獻的三位經濟學者,這個獎項頒發之後曾引發了一些爭議,最大的質疑聲音指出了研究中的一個空白——要研究扶貧卻沒有研究中國30多年來的脫貧成果。

這的確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但筆者認為其中兩位學者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著的《貧窮的本質》一書還是值得一讀,對我們思考中國的貧困現象,尤其是對我們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之後的「後脫貧時代」有著積極的啟示意義。

後脫貧時代,教育何為?讀《貧窮的本質》

本文刊載於《上海教育雜誌》12B刊,作者係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博士、講師鄧睿

01 貧窮陷入死循環的根源在拒絕「延時滿足」

「窮人在選擇食品時,主要考慮的並不是價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無營養價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麼樣……窮人常常拒絕我們為其想出的完美計畫,因為他們不相信這些計畫會有什麼效果……在他們的生活中,還有比食物更重要的東西。大量記錄顯示,發展中國家的窮人會花很多錢來置辦婚禮、嫁妝、洗禮等,這很可能是怕丟面子的結果。」

「我們眼中的窮人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 機遇的土地。我們會好奇,為什麼他們不把買那些東西的錢攢下來,將錢投入到真正能使他們過得更好的地方?然而,窮人會更加懷疑那些想像中的機遇,懷疑其生活產生任何根本改變的可能性。他們的行為常常反映出這樣一種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變都要花很長時間。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只關注當前,儘可能把日子過得愉快,在必要的場合參加慶祝活動……除了食物之外,他們需要面對太多其他的壓力和慾望……

然而,在很多情況下,食品政策只停留在這樣一種想法上, 即窮人需要的只是便宜的糧食。」 「純凈水、蚊帳、抗蠕蟲藥片或加鐵麵粉,儘管這些東西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很大好處,但人們似乎不願為此花太多的金錢或時間。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窮人不關心自己的健康?有證據顯示,結果恰恰相反……

他們常常把錢花在昂貴的治療上,而不是廉價的預防上……更糟糕的是,瞭解保健知識不僅對窮人來說很難,對其他每個人來說也都一樣。如果病人堅信自己需要打針才能好轉,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幾乎是不可能的……

窮人之所以會堅持那些看起來漏洞百出的信念,還有一個潛在的原因:在他們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希望變得至關重要……窮人所陷入的困境與我們其他人的困擾似乎是一樣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堅定、拖延。」

以上是從書中隨意摘抄的段落,讀來是否對這些窮人生活的描述似曾相識?儘管該書沒有研究中國的問題,但很自然地讓我們想起在我們的幫扶過程中也有人抱怨貧困戶將自己送去的農作物種子、牛羊豬殺掉吃了,而並沒有如我們所願去種植、飼養以獲取更大的價值。

一位青海的校長曾分享,在開展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過程中,他對自己負責的學生進行了調研,發現他們無一是因為貧困上不起學,而是他們並不想上學。

後脫貧時代,教育何為?讀《貧窮的本質》

這一現象也與書中所呈現的世界其他貧困地區的情況高度一致。而作者對這些現象的分析是否又讓我們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貧困的原因是什麼?窮人有什麼需求?窮人怎樣才能擺脫困境?貧窮讓人喪失耐心,更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衝動型的決定。

窮人缺乏正確的信息來源,而往往選擇相信錯誤的事情。窮人想讓生活變得更加有趣一點,在重要的場合更有面子一點。

窮人更容易拒絕延時滿足,比如教育、學習,因此很容易掉入一個幾代貧困的死循環。

02 後脫貧時代應聚焦精神層面的貧困治理

筆者以為這本書對我們的啟示不僅在於研究的結論,還在於幫我們換一種視角和思路來思考脫貧工作。我們需要在理解貧困人口的基礎上來設計助其脫貧的方案。面對貧困人口所呈現出的與預期有差異的行為表現時,我們更需要的是站在他們的視角上思考現象背後的原因,而不是急於表達我們的無奈、失望甚至憤怒的情緒,更不應簡單武斷地歸因,並在這樣的歸因基礎上繼續下一步的措施。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已經成為我們對扶貧路徑的共識。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認為,所謂人類貧困指的是不具備基本的人的能力,例如文盲、營養不良、衛生條件等,能力貧困、精神貧困、文化貧困、信息貧困和生態貧困等成為貧困的主要範疇。

如果說在脫貧攻堅階段,我們要解決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上的貧困,那麼後脫貧時代,我們將聚焦於看不見、摸不著但更加複雜的精神上的貧困治理。

教育將在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都明確了貧困地區中小學學生輟學的原因主要在於「新讀書無用論」以及感覺學習沒有勁,因此也在努力探索讓學生「留得住、學得好」的途徑,例如提升教師的數量和質量,豐富學校課程,優化學習方法,等等。

後脫貧時代,教育何為?讀《貧窮的本質》

筆者也非常認同對於這些問題進行研究的必要性,而在可行性方面則需要基於對貧困地區學生及家庭的理解,更加系統地進行貧困地區學校教育的重新設計,而非簡單地模仿、接納先進地區、高質量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輸送,無論是師資還是課程教學資源。班納吉和迪弗洛的研究同樣指出:「爭論的焦點不在於教育本身是好是壞,而在於政府是否應該干預以及如何干預。」

03 重構貧困地區學校教育需因地制宜

我們要從內心深處相信教育對於改變貧困狀態的價值,而不是將教育扶貧僅僅作為對政策的執行、對任務的完成。這種相信不侷限於探討知識是否可以改變命運,更在於教育可以給人提供希望。

處於困境的人需要「希望」, 而他們缺乏足夠的耐心等待長遠的、宏大的目標的實現,他們需要的「希望」是能夠儘快實現的希望。這是我們在重構貧困地區學校教育時特別需要關注的問題。

基於對貧困地區人口教育需求的分析,學校的育人目標需要相應地做出調整。培養目標的設定需要在國家意志、地方需要,對標發達地區以及當地老百姓的實際需要中尋找「重疊共識」。

例如,基於人們這種對於「希望」 的特殊渴求,學校教育應特別關注學生的信念教育。對於貧困地區孩子的「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則應更多地關注對學生的「耐心」「專注力」「自控力」「選擇的意識與能力」「自信心」的培養。

圍繞育人目標,我們還需不斷建構、完善學校課程體系。如本書作者所批評的那樣「千年發展目標中並沒有規定孩子們必須在學校里學的東西,只是說他們應完成基本的課程」,我們要研究不同貧困地區的小學、初中、高中(包括職業教育)學生分別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在這方面已經做了非常好的工作,筆者在這里更強調的是國家課程之外的學校特色課程。

在扶貧資金的支持下, 我們看到很多貧困地區的學校也開設起了比較豐富的校本課程,而這些課程往往是從發達地區直接引入成熟的課程包或是簡單地模仿,經常因為師資、資金的不可持續以及與學生實際需求的錯位而無法成為學校常態的高質量課程。

基於貧困地區區域特色、辦學條件以及實際需求的課程才更加有生命力。

後脫貧時代,教育何為?讀《貧窮的本質》

此外,還有個關鍵的因素——貧困地區的教師,他們決定著我們對於貧困地區學校教育的這些美好設想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變為現實。

面對著教育「遲效性」的特點和貧困地區人們對「立竿見影成效」的渴望,怎樣向貧困家庭的父母解釋政府要這樣做,而不僅僅是應該要做什麼;怎樣把長遠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建立怎樣的評價機制讓孩子和家長們不再覺得目標遙不可及,能夠抵製得住實現目標路途中的各種誘惑;怎樣停止對學生、家長素質的抱怨,面對現有的學生而不是面對可能想要的學生構建學校教育……

這些都是對教師的考驗,遠不能用「愛心」「能力」這樣的詞彙去簡單地概括。

在《貧窮的本質》一書中,作者花了很多篇幅解讀了經濟學的一個概念——「貧窮陷阱」。他們認為,窮人陷入「貧窮陷阱」的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有效地利用資源和留存收益,大量本該被用作未來發展的資本開支被浪費了,因此最終陷入了貧窮之中。

這啟發我們思考:教育中是否也存在類似的「貧窮陷阱」?我們投入在教育上的資源被合理利用了嗎?不同年段、學段教育的銜接中有沒有把學生之前形成的「知識、能力、態度、方法等」作為「留存收益」用於未來發展?

本書作者的研究發現:「貧窮陷阱」的「梯子」是存在的,但並非總是放在正確的地方,而且人們似乎不知道怎樣踏上「梯子」,或者他們甚至根本不想那樣做。所幸的是,在我們國家的各個地方,總是有那麼一大群可愛的人甘當 「人梯」,讓我們有理由期待「踏上梯子、走出陷阱」的那一天。這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教育人的使命擔當!

本文作者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博士 / 講師鄧 睿

編輯 |王佳依

來源:kknews後脫貧時代,教育何為?讀《貧窮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