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條井——兗州水利建設上的偉大創舉

長條井——兗州水利建設上的偉大創舉

唐代經學家孔穎達說:「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謂之井。」與「井」字相關的詞條不少,可卻沒有「長條井」之說。

「長條井」是個新生事物,它誕生於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

俗語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可原兗州縣漕河公社和谷村公社北部二十多個村三萬多畝的土地上雖然聚集著兩萬多居民,但這里卻並不是人們理想的宜居之地。「南里跑,北里顛,都是為了吃和穿。」然而,這方土地上的人們卻祖祖輩輩都被這「吃、穿」二字所困惑。

在這三萬多畝土地的中間有一條貫穿東西沒有固定河床的漢馬河,俗稱大沙河。河灘里是寸草不生白茫茫的大沙灘,數千畝的土地上粒米不收。漢馬河北不遠處,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泥河(注 1)像一條半活不死的蚯蚓,河里的些許細流證明它還有些生氣。這里春季風大雨少,常形成春旱;夏季降水集中,暴雨洪水又造成內澇;秋季降水減少,又容易形成秋旱;一年到頭往往是「春旱、夏澇、旱後又澇。」再加上地下無泉,井里水少,是有名的無水區,旱不能澆,澇不能排。1963 年之前,一大畝地(相當於三小畝)里最多能收 150 斤糧食。自古以來就是靠天吃飯。直到 1973 年,有些村隊還在吃返銷糧、救濟糧。據老人們講,除了那條小泥河不知是那朝那代人工開挖的排水溝外,這里的地貌大概從禹王爺治 水後就再沒有什麼變化。人們不無苦澀地說這才叫原生態、純自然。

1949 年,新中國成立以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狠抓農村工作和農業生產。1955 年縣政府組織民工對漢馬河、小泥河進行了治理,有效地解決了積澇能排的問題,同時又扶助農村打土井,想解決旱能澆的問題。井壁用白沙灰捶、用磚壘。但因當時條件有限,土井多在四、五米深,井下無好泉,用軻簍提水澆地還將就著可以,一天澆不了半畝地。後來用水車澆地時就常常斷流,基本上還是靠天吃飯。

1965 年,上級推廣用轉盤式鑽機打機井,可打到四米以下就是紅膠泥或黃膠泥,膠泥粘住鑽頭,上邊壓上數百斤的重物依然打不下去。井眼換了又換,機井打了好幾年,這二十多個村隊里愣是沒找到一個好泉,沒打成一眼機井。這方土地上的盼水伯、盼水媽可以車拉船載,成班成排,人們做夢都盼著能飄來一塊下雨的雲彩。

百姓的疾苦牽動著縣委領導的心。為解決無水區人、畜和農田灌溉用水問題,1972 年,縣里引進了電測物探找水技術,組織水資源調查小組進駐無水區。用了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採用水文地質方法,地質與物探相結合的找水方法,在漕河公社的大廠、小廠、東曹、西曹、華廠等 10 多個村的萬餘畝耕地面積上作了電測物探普查,為該區水資源的利用積累了科學資料,奠定了基礎。

1974 年,縣里請求山東省水利廳調來了省地質隊「500 型」磨盤鑽探機一台,連著打了三眼井。第一眼打了 80 米,無水;第二眼打了 100 米,還是無水;第三眼打到 197 米才找到水。鑽探隊的專家說:「深層地下水不能解決問題。你們這兒是淺水區,7 米以下有水,9 米以下就沒有水。在淺水區只能搞截流。確切地說這兒屬於貧水區。」

面對這種情形和專家的建議,縣委領導帶領水利部門的同志到貧水區進行了視察和調研,當時發現小廠村西北坡有一處水櫃井。據老農介紹,這是 1958年,村里挖的水櫃井,長 100 米寬 40 米,底寬 15 米深 7 米。1959 年至 1961 年在這里種了三年水稻。1962年以後不種水稻了,這水櫃井就成了游泳池。現在雖然十多年了,可這井里的水卻從來沒有幹過。水利部門的同志說:「這水櫃井就是蓄積雨水、地表水,截流淺層水的好方法,它就是一汪死水也能澆好幾畝地,不過就是規模太小了,而且深度不夠。要想達到截流淺層水的目的,就必須開挖深 9 米,而比這個水櫃井規模更大的長條井。」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都很贊成這種設想。經充分討論,最後縣領導拍板:「對!我們就挖長條井!」

很快,縣里組織水利局研究制定了開挖長條井的工程規劃。按照工程規劃,長條井一般長 300—500 米,底寬 10—15 米,深 7—9 米。大廠村至前曹村的那條長條井長 2200 米,頗似一條像樣的河流。

1975 年,組織開挖長條井 4 條。1976 年冬,全縣出動勞力 2 萬餘人,實幹 60 天,開挖長條井 15 條。1977 年至 1981 年,當地社、隊又組織勞力開挖長條井 4 條。

1976 年冬,筆者在顏店公社營部做安全保衛工作,親自參與和見證了開挖長條井工程的全部過程。事情雖然已過去了 40 餘年,然而那熱火朝天波瀾壯闊的場面至今仍歷歷在目,記憶猶新。是年冬,縣里從各社、鎮抽調精壯勞力到貧水區會戰。15個工地同時開工,大家熱情高、幹勁大,治水改土的決心書、「戰天鬥地,大幹苦力加油干」、「夜間不休息,白天照樣幹」的標語掛滿田間地頭;「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歌聲此起彼伏;連、排間叫陣、挑戰的呼聲不絕於耳。大家都是扛著钁杴、大鎬,牽著大牲口,拉著地排車,推著膠輪車,帶著抽水機奔赴工地。

許多人手掌磨出繭、腳掌打血泡也不肯下戰場。誰也不知道用斷了多少钁杴,磨禿了多少大鐵鎬,拉斷了多少根麻繩,磨破了多少衣服和鞋子。

長條井挖到將近 7 米深的時候遇到了琅崗石,當地人稱它為砂砬礓。這砂砬礓被黃膠泥覆蓋,其狀如食用的黃姜相似,只是斤兩大了點,小者百斤左右,大者千斤以上。

層層迭迭,雖自成一體,但排列卻犬齒交錯,那猶如混凝土一般的黃膠泥將其凝結在一起,形成一個特殊的琅崗石層,一直到 9 米深處都是這種地質。這個琅崗石層可不是钁杴、大鎬能啃得動的。縣團部(注 2)從開山指揮部調來了雷管、炸藥,並調來了爆破技術人員到工地上培訓放炮手,才使工程得以順利進行。當時的「工地戰報」上曾登載過許多參戰民工戰天鬥地改造自然豪邁氣概的詩作:

「我是工地放炮手,炮聲隆隆大地抖。那塊頑石敢擋道,一炮送它重霄九。」

「會戰工地無冬天,日夜奮戰不怕難。敢向老天下戰書,挖出地下老龍泉。」

「紅旗如海歌如潮,會戰工地逞英豪。雪花伴著捷報舞,龍王見我也彎腰。」

激情燃燒的歲月,那種如火如荼的熱烈場面可略見一斑。

長條井建成之後,起到了蓄積雨水,截流淺層水的效能。1983 年縣里又在龍灣店建了泗河攔河大壩,將泗河水輸送到長條井里,確保了長條井水源充沛常年不干,加上提灌效益較好,貧水區的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增長。其中,僅小麥產量便由建井前的每畝(小畝)幾十斤提升到六百多斤。2010 年以來,有些村莊達到畝產噸糧的喜訊屢見報端。事實證明,貧水區的這方土地,只要解決了水的問題,照樣能夠穩產高產。

四十多年來,由於雨水的沖刷及維護措施的缺失,長條井普遍淤塞,淺層水的截流出現了困難,加上近十幾年來,各地對深層水的過度開發,致使地下水位下降,貧水區的淺層水受到很大影響,有人說這淺層水可能正往下滲漏,如果不是雨水和客水的補充,長條井將面臨水荒。雖然如此,人們對長條井重要性的認識卻絲毫未減。人們形象地將其比喻為盛糧水的缸。只要有長條井在,就有盛水的傢伙。長條井成了不可或缺的盛水的器具。四十多年來,長條井仍在澆灌著這片貧瘠而又富饒的土地。

2015 年,漕河鎮投資 900 多萬元,西水東調,在河南村打了 20 眼深水井,五級提水往長條井輸水,並計畫推廣噴灌技術節約用水。2019 年旱情比較嚴重,但貧水區的糧食產量依然取得了較好的收成。西廠村的黨支部書記王祥宏說:「要不是有長條井,2019 年我們村里的 1900 多畝玉米就會絕產。」

回顧 40 多年的歷程,兗州人完全可以自信而且自豪地說,長條井是兗州水利建設上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長條井的建設是功在當代利澤千秋的豐功偉業!

來源:kknews長條井——兗州水利建設上的偉大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