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產品有兩種,一種是強大產品,一種是偉大產品。它們的區別是強大產品有力量感,偉大產品有感召力。

OPPO Find 產品線總經理李傑對愛范兒說,過往 OPPO 做了很多強大產品,比如 R9,銷量稱雄;不過在內部,OPPO CEO 陳明永還是一再強調,OPPO 是一家追求偉大產品的公司。

其實曾經有段時間,OPPO 習慣於做強大產品,利用營銷、渠道和產品定義能力,去獲得市場份額和利潤,但從內至外,大家都很清楚,那些產品滿足的是需求,而不是追求。但時間往前推,Finder、Find N3、Find 5、Find 7 其實是有追求,能體現冒險精神的產品。

鍾擺兩端,是求穩和冒險,李傑認為,現在 OPPO 正在重回冒險精神。

不合常理的曲線,是尋找共鳴的冒險

兩年前采訪李傑的時候,他還是 Reno 產品線的總經理,我們就 Reno 4 的設計辯論許久,其中我非常不解的是,採用了閃光砂工藝和大 Logo 設計的 Reno 4 看上去非常活潑張揚,激進的美學理念可能不被市場接受。

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 Reno 4 Pro

後來 Reno 4 系列成為了 Reno 銷量崛起的一代,證明了 OPPO 和李傑的眼光。

大膽冒險的決定背後,往往是更為縝密深沉的邏輯。

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 Find X3 Pro 火星探索版

Find X5 系列的設計或許就是一次更大的冒險,每一個看到 Find X5 的人,除了能認出它和前代 Find X3 一脈相承之外,就完全找不出與之類似的設計,相比於前代通過煅燒整塊玻璃面板實現「不可能的曲面」,這一次 Find X5 系列背部的材質換成了一體成型的納米微晶陶瓷,曲面線條更復雜,更挺拔,同時在鏡頭模組上又去繁就簡,去掉了前代凸起的金屬保護環,實現了純平一體的效果。與之配套的則是劇增的成本:Find X5 系列陶瓷後蓋成本是 Find X3 玻璃後蓋成本的兩倍之多。

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關於曲線的描述,我們已經聽得足夠多: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直線代表現在,曲線代表未來;直線象徵秩序,曲線象徵生機…

不爭的事實就是,並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並接受這樣的設計,它大大偏離了橫平豎直,天圓地方的手機設計語言。曲面和斜線疊加固然充滿動感和生命力,但也挑戰秩序和規則。

挑戰秩序和規則濃縮成兩個字,就是冒險。

如果這樣的設計出現在其他手機廠商,屬於反常,但 OPPO 做出這樣的設計,倒像是順理成章。

李傑說:

我們這些做 ID(工業設計)決策的人,就痴迷於這個曲線,因為有人性,關懷還有生命力在里面。

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 OPPO 新總部大樓渲染圖

這是刻在企業基因當中的審美取向,作為佐證,還未建成的 OPPO 新總部大樓就是一棟充滿曲線和動感的建築,設計方則是扎哈建築事務所。作為當代最偉大的建築設計師之一,扎哈設計的關鍵詞就包括「流動、曲線和生命力」。

至少,OPPO Find X5 系列是忠於自我的設計,並不是取大眾審美公約數的設計。

為了幫我理解 Find X5 的設計初衷,李傑舉了兩個汽車品牌的例子:

保時捷卡宴剛出來的時候,大家都說這曲線怎麼這麼奇怪?但是現在大多數人都覺得它好看。而奧迪主流車型設計就是中規中矩的感覺,但它也很成功,不過是另外一種成功。

與之類似的例子還有藝術繪畫,早期繪畫是畫實物實景的,不管是宗教畫山水畫還是印象派寫實派,大部分人能夠領會其中的美感;到了現代派繪畫之後,比如畢卡索代表的立體派,蒙德里安代表的風格派,作品越來越抽象,很少數人能領會其中的美,或者說很難第一時間領會。

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 畢卡索的立體派畫作 House on the hill

李傑認為,繪畫流派的發展背後,其實就是自我覺醒。他說:

現在社會的人,越來越追求「我自己」,而不是「我大眾」。我們也一直想,為什麼不把背後那條線搞直?其實不會丑,也不會被人罵。但我們為什麼偏要這樣做?其實跟品牌有關系,品牌塑造類似於人格,它要表現的是人性,人自己的個性。

對內,Find X5 的設計源自自始至終 OPPO 對於曲線的偏愛,以及其中的自我覺醒,來呈現自己的品牌人格。對外,OPPO 自然想藉此吸引同樣有自我覺醒意識的那群人。

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忠於自我做設計是一種冒險,去尋找共鳴者則是另外的冒險,畢竟手機是個大眾生意,不是藝術品生意。

這種矛盾在 OPPO 內部也不是沒有被討論過,這里面會存在「替身使者會相互吸引」的概念嗎?這里再次回到了李傑熟悉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環節:

我們的高端產品目標用戶是哪些人,我們內部也有復雜的定義,簡單描繪一下,就是買東西會買戴森,買造車新勢力電動車,是科技嘗鮮者的人群。他們背後的消費心理其實就是,想買一些擁有獨特品味的產品。

我們也坦白承認,OPPO 現在高端品牌也不強壯,是一個新闖入者的角色。現在一二線城市里,其實有大量的科技嘗鮮者願意去嘗試新品牌。

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影像推翻重來,Find X5 系列是一場長期主義的中場戰事

相比於外觀上的變化,其實 Find X5 系列在影像部分的變化要更大,除了主攝沿用 IMX766 影像傳感器,其他部分處處不同。

首先是影像專用 NPU 晶片馬里亞納 X 的加入,讓 Find X5 系列機型的算力大幅增加,再也不怕大數據通量的場景,然後 OPPO 給主攝加上了懸浮防抖技術,同時還重寫了 3A 算法(自動對焦 AF、自動曝光 AE 和自動白平衡 AWB),此外還有哈蘇聯名,定製高透玻璃鏡片和自然色彩傳感器的加入,讓外界對這款產品的影像實力大為期待。

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 Find X5 Pro 拆解圖,支持傳感器位移的 IMX766 主攝模組十分巨大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智慧型手機影像的邏輯,和數位相機很類似,那就是「底大一級壓死人」。但當手機影像傳感器的尺寸逼近 1 英寸之後,邊際效應就開始遞減了,同時也對手機結構厚度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就到了拼調校,拼算力,拼算法的新階段。
簡言之,大力出奇跡的時代過去了,基本功變得尤為重要。

但是像 OPPO 這樣啟用影像專用 NPU,重寫 3A 算法,把過往影像鏈路推翻重來的做法,仍然顯得大刀闊斧,冒險激進。這就像港漫《風雲》里,想要練成最強劍術「萬劍歸宗」,就要先自廢武功,從零開始那樣。

這是一場准備充分,但依舊險難的戰事。

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李傑甚至這麼說,哪怕現在 Find X5 帶著馬里亞納 X 晶片出來了,但也只是發揮了晶片 30% 的功力,後面的路還長著呢。

時間往前推,2018 年 OPPO 研究院成立,當時投入了巨額研發費用在基礎技術上,晶片也是那個時候還是籌劃。從盡量使用供應商產品,到把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中有一個核心的邏輯。李傑解釋說:

現在只剩這麼幾家頭部廠商之後,我們發現沒有辦法做出很好的產品,或者說做出比別人好的產品來。所以這三四年的戰略,都在往深水區走,做自己的技術。只是到了今年 Find X5 這一代 ,很多像是晶片,產學研,還有研究院的技術才真正用到量產機上面去。

戰爭之下是戰役,戰役之下是戰鬥,戰役的勝利,由許多個戰鬥組成,其中沒有哪次是壓倒性勝利的。即便是 OPPO 這樣的大公司,資源也並不是無限的,比如 3A 算法的自研其實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沒用上,開始是 OPPO 自己寫的算法也沒那麼好,然後發現自研的算法跑在高通和 MTK 的平台上效率沒那麼高。

這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需要援軍。

投入數千人力成立晶片團隊,採用台積電先進的 6nm 製程工藝,馬里亞納 X 晶片來了之後,不光是和自研算法匹配度高,並且解決具體問題的效率也會隨之提高,在沒有馬里亞納 X 晶片之前,要解決一個曝光不准確的問題,可能需要克服時差和跨國跨公司的困難,去聯合調試測試核對數據,現在這些問題變成公司內部問題,解決起來就很快。

這些自研技術一股腦地裝在 Find X5 上,則是一場攻堅戰。

李傑介紹說,一款旗艦機的研發周期大概是 10 個月,Find X5 上的懸浮防抖則早在一年多之前就開始研發調試了,即使提前這麼久,到了項目的中後期,OPPO 已經把全公司能搞影像的人都放到了這個項目上,說是畢其功於一役完全不為過。

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 Find X5 Pro 樣張

畢竟自廢武功然後飛速練就更強的絕世神功只存在於小說,但 Find X5 影像實際情況卻是幾乎從零開始之後,要用不到一年的時間,達到過去數年積累的功力,這里沒有捷徑,只有苦功夫。

不過當下的李傑顯然神態很輕松,他這麼形容最艱難的時刻:

挑戰巨大,把人都調瘋了。

而現在,就是苦盡甘來的拐點,因為後續不光是 Find X5 系列,或許 OPPO 還有其他產品會用到馬里亞納 X 晶片以及自研算法,從中長期受益。此前 VOOC 閃充技術就是這個邏輯,從高端機首發到中低端機使用,從 20W,到 50W,再到 65W 乃至更高的功率。

專訪 OPPO 李傑:Find X5 系列是我們重新找回的冒險精神

李傑說,在 OPPO 的規劃中,採用了這款晶片的手機等於會有一個可以實時 OTA 升級的影像系統。因為機器學習的原理就是數據量越大,計算時間越長,效果就越好。現在 OPPO 在這款晶片上跑數據的時間只有幾個月,理論上越往後,效果就越好。李傑打了個比方:

這個有點像新能源車的 OTA 升級,特斯拉等汽車的自動駕駛功能,會隨著積累數據量的增加,變得更加強大。

像我們其實這一代馬里亞納,到現在為止可能也就挖了 30% 的這個能力出來,再過半年,肯定還會有很大的進步。到下一代產品上,進步就更明顯了。

此時此刻,Find X5 系列正是一場長期主義的中場戰事。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