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 唉!視力又下降了!眼鏡度數又上去了!”

每次帶娃做過視力檢測之後,朋友幾乎都會先暴走,再噴火!最後嘆口氣,發出如此感慨,甚至每個字都不變。

感慨歸感慨,眼睛還是需要重新配的。朋友每次都帶娃去有資質的眼鏡店配新眼鏡,每次都會被推薦 ” 防藍光 ” 的鏡片。說辭還挺 ” 有道理 ” 的:” 現在孩子手機、電腦用的比較多,電子屏幕釋放的藍光會傷害孩子的眼睛。”

本着給孩子最好的原則,看着每次她咬牙多花好幾百升級到 ” 防藍光 ” 鏡片,我的內心總有揮之不去的疑問:” 藍光到底是什麼光?防藍光鏡片真的有用嗎?”

最近,看到不近視的同事竟然也戴起了 ” 防藍光 ” 眼鏡,說是經常看電腦,戴防藍光眼鏡可以預防近視,我更是一臉問號:”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市面上常見的防藍光眼鏡)

藍光到底是什麼光?

弄清楚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明白 ” 防藍光眼鏡 ” 中的藍光指的是什麼,有何危害。

這里的藍光並不是指藍色的光,而是光譜中 400~450 納米的高頻率、高能量的藍紫光,也就是眼科醫生口中的高能可見光,簡稱 HEV(high-energy visible light)。

有部分醫學文獻顯示(注意是部分),藍光會造成視網膜以及眼底黃斑的損傷。

人眼想看清東西必須仰仗眼內的黃斑,這是眼底最重要的感光部分,同時也是感光最敏銳的地方。當激光、強光直射眼睛,很可能引起黃斑結構損傷,造成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強光引起的黃斑變性很可怕,但目前臨床上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藍光對眼睛造成損傷,強光 ≠ 日常生活中的藍光。

防藍光眼鏡真的那麼神奇?

弄明白了什麼是藍光及其 ” 危害 “,我們再來嘮一嘮防藍光眼鏡的原理。

很簡單,防藍光眼鏡的鏡片,或者能夠吸收、或者能夠阻隔光中的 HEV,顧名防藍光眼鏡。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光譜中各波段分布)

那麼,另一個重要問題就出現了。

防藍光眼鏡對預防、抑制近視有效果嗎?

朋友不知從哪找出來一些資料,言之鑿鑿藍光會導致近視的產生、加重,迫使眼鏡的度數進一步提高。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 一些眼鏡片廠家對防藍光鏡片的宣傳圖)

這張宣傳圖乍一看,哎呀!還挺有道理!

但仔細琢磨後,你也會發現這里邊有邏輯上的問題——鏡片的確可以阻隔藍光。但問題的關鍵是,即使不戴這鏡片,放任藍光進入眼睛,就一定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嗎?一定會加重近視嗎?

非也!非也!前文我們聊過,強光直射眼睛會導致黃斑受損,但強光 ≠ 日常生活中的藍光。如果生活中的藍光本就不存在危害,” 防藍光 ” 眼鏡不就失去作用了嗎?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防藍光眼鏡)

的確,手機、平板電腦和各種電子設備使用時,會釋放一定量的藍光(也就是 HEV),也確實有一些醫學研究認為 HEV 會損傷視網膜以及眼底。

但這些研究都是基於動物和培養的細胞進行的實驗,並沒有證據表明日常生活中的藍光會對活體人眼造成損傷。

例如,馬德里康普斯頓大學設計的實驗對象是小鼠,藍光照射計量被設計成在相當於 20 厘米處,盯着 100 瓦的白熾燈光源足足 12 個小時。現實中,誰會傻到對着這麼大瓦數的燈泡,眼皮都不眨的盯着看,還一看就是 12 個小時。即使你想,也根本做不到!

況且,HEV 不僅僅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熒光燈、LED 燈、電子屏幕中,事實上,太陽才是藍光的最大來源!

試問,大多數時間在白天活動的我們,因為日光中的藍光導致視網膜受損了嗎?

沒有啊!倘若如此,人類早!瞎!了!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日光經過三棱鏡在另一側形成散射的光譜,藍光也在其中)

總結來說,藍光會影響視網膜和眼底健康,但需要長時間、高強度、不間斷照射,日常生活中的藍光並不會對眼睛造成損傷,也不會直接導致近視的產生和加重。

說到這里,必須再嘮叨一段:近視到底是咋回事,近視與其他眼病的區別。

眼睛與相應的視覺神經是一套成像系統,事物的影像發出的光線,透過角膜、晶狀體、玻璃體等結構,打在視網膜上,最終由視覺細胞把所得的數據傳給大腦分析後,我們就能看到了。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很多小朋友都用放大鏡點燃過木屑或者火柴,其實這與視覺成像的規律相似。只有光線最後在視網膜上匯聚成一點,才能看清楚,否則就跟放大鏡點燃火柴沒有聚焦一般,陽光聚不起來,火柴點不着。

而近視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眼睛的前後軸(眼軸)變長,使得光線不能聚焦在視網膜之上,最後打到視網膜上的景象就不再是精準成像,變得模糊了。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 近視患者光線進入眼睛路線的示意圖)

近視的確是一種眼病,主要表現是視覺模糊。但我們需要將它與青光眼、黃斑變性、飛蚊症等眼病區別開來。

強烈、長時間照射的藍光可能會造成視網膜以及眼底黃斑的損傷,但和導致近視的眼軸變長,並沒有直接的關系。

患上近視,通常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遺傳因素。顧名思義,爸爸是近視,兒子到了一定的年齡,眼軸也有可能變長,患上近視。

其二,用眼疲勞。長時間、過度用眼是造成近視的另一大因素。

使用電子設備之所以會影響視力,不是因為釋放的藍光導致視網膜或眼底受損。無論從照射強度和照射時間上,那點藍光都不至於對導致或加重近視產生過多的推動作用。

而是因為使用時間過長,眼睛過度疲勞,導致眼軸變長,光線進入眼睛之後不能在視網膜上正常成像。

所以配眼鏡時,選擇藍光鏡片除了讓商家的錢包鼓起來之外,對你的慧眼沒(bie)作(bei)用(pian)。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如此看來,不近視的人佩戴防藍光眼鏡更是不必要的行為了。

美國眼科協會就曾明確表態:不建議在使用電腦時,佩戴特殊功能的眼鏡。

況且,只要是眼鏡都會減少光線進入眼睛,這樣反而使眼睛容易變得疲勞,所以,視力正常的人沒有必要使用防藍光眼鏡,包括孩子。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對近視說不!)

預防控制近視不用花錢

預防近視一個超大的問題,同時也是個很小的問題。

說它大是因為預防近視的手段、方法和方案超級多;說它小,其實一句話就能說透:科學用眼,勞逸結合,關鍵是不需要額外花錢。

現在,無論大人孩子都會較長時間使用電子屏幕,擔心會對眼睛造成損傷,美國眼科協會給出的這樣的 ” 愛眼 ” 建議:

坐在距離電腦屏幕一臂長的距離(約 63.5cm)的位置,調整屏幕的高度,以稍微向下的角度注視屏幕;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啞光過濾網降低屏幕亮度;

遵循 20-20-20 休息原則:每隔 20 分鍾,向 6 米外看 20 秒;

眼乾的時候,可以使用然人工淚液滋潤一下;

調整房間光線亮度,調整屏幕對比度以緩解眼睛疲勞;

長時間佩戴隱形眼鏡時,可以換成框架眼鏡舒緩一下。

孩子當然更要小心謹慎一些。嬰幼兒方面,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8 個月(以前是 2 歲)以內孩子的視覺還在發育,不應接觸電子設備,否則在過多的人造光線刺激下孩子會快速近視。學齡前兒童一天最多可看半個小時,小學生正常看電子設備每天最多 40 分鍾。

努力做到,不躺着看書,不在陽光強烈的地方看書,不在車上看書、看手機。

「防藍光眼鏡真的能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除了常規的用眼習慣之外,還有一個相當重要、卻很容易被忽視的愛眼法寶——戶外運動。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學者 Donald Mutti 與他的同事,跟蹤調查了 500 名 8-9 歲的兒童,發現影響孩子視力健康的唯一因素,是他們戶外活動的時間。

美國的一項研究也表明,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降低近視發生的概率:

當孩子每周戶外活動達到 14 小時以上時,就算父母近視,孩子仍不容易近視。

中山大學眼科中心的何明光教授,將 12 所學校的孩子,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對他們的視力情況追蹤了 3 年。結果發現:

干預組的孩子 3 年的近視累積發病率是 30.4%,對照組是 39.5%,相差了 9%。他們唯一的不同,就是干預組的孩子,每天增加了 40 分鍾的戶外活動。

這是因為,經常參加戶外活動的孩子,接受的光線強度大;而光線會刺激視網膜中多巴胺的分泌,能夠保護眼軸不會變得過長,也就從根源上防止了近視發生。

看到了吧,不用花冤枉錢,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平時注意用眼習慣,防止眼睛過度疲勞,就可以有效地保護眼睛,預防和控制近視。

千萬不要再被什麼 ” 防藍光 ” 眼鏡忽悠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ZAKER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