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以上的胃癌患者達到了5年生存率,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胃癌在癌症發病率中排名第二位。尤其是似乎胃癌喜歡盯上很多年輕人,且胃癌的惡性程度也是比較高的。
那麼免疫治療在胃癌綜合治療中可以起到什麼作用呢?什麼時候是介入NKT細胞免疫治療的好時機呢?聽聽張明徽教授怎麼說!

小編有話說:

張明徽教授說:2010年我學生的父親成為了NKT細胞治療第一例志願者,他當時被診斷為肝癌晚期,左肝有一個9厘米大的腫瘤,另外在肺有一個1厘米左右的轉移灶。且被醫院告知只有幾個月的生存時間,我的學生把他父親的病情告訴了我,經過慎重的考慮,我們決定嘗試這個新發現的NKT「特種兵」。

因為實驗室里看到了NKT「特種兵」超重量級的身形,武裝到牙齒的裝備,身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我們都在期待它的表現。經過一階段的NKT細胞免疫治療後,患者的病情就有了明顯好轉,這種積極的變化給了我極大的信心。

治病救人,讓病人從失望中到找到希望是一個醫學工作者的夢想。臨床研究整10年,干預400餘案例,找到了NKT力克腫瘤的適應症。清理術後微殘瘤,高危人群3年復發率低至10%。肝肺淋巴轉移,顯效率80%。晚期姑息性治療,顯效率20%。

現在單病種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腫瘤很猖狂,免疫系統更強大。以系統對治系統,免疫的天羅地網,讓腫瘤無處可逃。在10年的臨床上實踐上積累了一些經驗,對腫瘤的綜合治療和NKT細胞治療有一些體會。我將針對腫瘤的不同病種,分別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講解和分享。

胃是一個空腔器官,不太適合直接運用放療解決。一般來講,胃癌對化療也不是很敏感。

所以如果發現胃癌首選是看看有沒有手術機會,如果有手術機會,我建議首選手術,通過胃大切或者胃全切,消除原發部位,手術後直接配合免疫治療。

胃癌的惡性程度也是比較高的,如果出現淋巴結轉移或者是病理顯示有門脈癌栓,有很高的復發風險,所有手術後有淋巴結轉移或者是有脈管癌栓的時候最好介入免疫治療。

八成以上的胃癌患者達到了5年生存率,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轉移病灶在肺與肝上,單個腫瘤病灶不超過兩公分的話,可以直接用免疫治療。如果這兩個部位單個病灶超過三公分,可以嘗試射頻治療,把大的病灶進行壓制然後再配合免疫治療。

印戒細胞癌是一種常發生於消化道但非常特殊的病理類型,是胃腸消化道癌症當中最惡性的一種。所以一旦診斷為印戒細胞癌,大家一定要小心。一旦這種類型出現了轉移和復發,它的發展勢頭會非常迅猛,也可以認為無力回天。

如果是有手術機會一定要及早,能用化療方案的可以冒一下風險試試;如果出現化療不能耐受,或者化療結束後,及時能夠配合免疫治療,或許還有一些希望。

我們有一位年輕的女性患者,廖女士,僅30歲,是胃印戒細胞癌,pT4aN3M0 Ⅲ期。

廖女士病史概況

2015年1月,行胃癌根治術,病理示胃浸潤潰瘍型低分化腺癌,部分為印戒細胞癌,未見明確脈管癌栓;分期為pT4aN3M0 Ⅲ期。術後配合了4週期化療;

2015年6月,進行NKT細胞免疫治療。至今(2020-7)已保持61個月

>> 經過治療後,如今的廖女士

截至2020年6月,患者通過40個療程的連續系統治療,定期複查腫瘤標誌物、影像,已連續60個月未見任何明確復發及轉移徵象。

且患者自訴多方面生理/精神狀態提高,如髮質膚色變好,睡眠質量提高等,一直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八成以上的胃癌患者達到了5年生存率,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在我們治療這幾十例患者中,胃癌的治療效果相當不錯。

我們治療第一例胃癌的患者是手術後七個月廣泛肺轉移,僅僅通過NKT細胞治療的方法已經控制了9年半,達到了治癒的標準,這位先生是龍口的韓先生。

另外的十幾例都是手術後有淋巴結轉移,但及時運用了NKT細胞免疫治療,目前為止這些病例當中還沒有一例復發的,大概有四五位超過了5年。

所以如果有剛剛做完胃癌手術的患者,可以及早運用免疫治療。剛剛出現肺轉移和肝轉移更要及時加入NKT細胞免疫治療,如果出現腦轉移和骨轉移情況就比較複雜了,還需要依據情況而定。

本期文案:曹亭亭

排版:白小純

來源:kknews八成以上的胃癌患者達到了5年生存率,他們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