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美妝」成為短視頻新潮?必須為利慾薰心者劃下法律紅線

一段時間以來,社交媒體平台上出現一批打著「全網最小美妝博主」「跟著萌娃學化妝」等噱頭的少兒「網紅」。這些少兒打扮成熟,化妝動作熟練,儼然一副「成年模樣」,然而其背後的美妝產品使用低齡化、打擦邊球的低俗風氣和對少兒身心健康的損害讓人擔憂。

身處短視頻時代,「注意力就是生產力」,在「顏值經濟」的利益誘惑和「吸睛」流量的催動下,一些商家甚至家長不顧美妝產品可能對少兒身心健康帶來的危害,將孩子推向前台「表演」,進行各種炒作。一些供少兒使用的彩妝刻意刪去「兒童」等字眼以規避檢查,甚至將成人化妝品包裝成少兒玩具進行銷售,引誘少兒購買。

遏制少兒美妝博主盛行之風,重在落實平台責任。作為視頻發布平台,對涉及少兒健康方面的產品宣傳和商業推廣審核要嚴之又嚴、慎之又慎。平台要減少推薦炒作少兒美妝的相關內容,對違法違規的帳號進行處罰,擰緊「流量經濟」的閥門,壓實平台監管的責任,遏制少兒美妝博主泛濫的趨勢。

監管部門要對相關領域加強執法。一些視頻中,少兒美妝「網紅」卷出成熟的發型,在鏡頭面前對網民嘟嘴眨眼,一邊嫻熟地化妝,一邊用娃娃音推銷相關產品。部分少兒美妝視頻甚至包含「純欲」「斬男」「綠茶」等成人化用詞,裹挾著軟色情的傾向,嚴重影響兒童正確價值觀、審美觀的建立。這與廣告法中規定的「不得利用不滿 10 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在針對未成年人的大眾傳播媒體上,不得發布醫療、藥品、化妝品、美容廣告以及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路遊戲廣告等」要求明顯不符,涉嫌違法。相關監管部門要針對此類視頻傳播快、涉及面廣的特點,制訂更為有效的監管措施,對造成不良影響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例,要依法追究產品銷售者、視頻製作者、傳播平台的相關責任,淨化市場環境,為少兒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在少兒化妝品監督管理方面,要出台更為明確和細化的法律法規和產品檢測機制。相關部門要從源頭上把控,明確少兒彩妝產品生產的主體責任、研製原則、安全評估、經營要求、不良反應監測、標簽要求、抽查監測等,對生產和銷售「少兒美妝」的企業,設定更高的審查與備案標準,促進行業有序發展。只有劃下法律紅線,那些熱衷製造「少兒美妝博主」的利慾薰心之徒才會望而卻步。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