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遇流感 別「硬扛」

流感年年有,基本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大部分輕症患者通過充分的休息可以達到自癒,但專家提醒:孕產婦與兒童、老年人和有髒器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一樣,都是重症流感高危人群,流感病情惡化有可能是「致命的一擊」。所以,孕產婦一旦遭遇流感,千萬別「硬扛」,以免「扛不住」,病情進一步惡化對母嬰傷害更大。

准媽媽遭遇流感命懸一線

今年1月14日,已有24周身孕的敏兒(化名)產檢回家後突然發燒。她不敢隨便用藥,在家休息了一個星期後病情沒有好轉,體溫升到39℃,還劇烈咳嗽,甚至喘氣困難,病情急轉直下。她住進了當地醫院的ICU,很快出現了呼吸衰竭。檢查結果出來,她患上了重症甲型流感,且進入急性加重期,當地醫院立即向廣醫一院重症醫學科發出緊急會診邀請。

專家發現,敏兒已出現了「大白肺」。廣醫一院重症醫學科專家黎毅敏教授和科主任劉曉青討論之後,一致建議為敏兒使用ECMO(體外人工膜肺),轉運到該院治療。敏兒的丈夫表示,治療時最重要的是考慮大人的安全。但考慮到他們的「珍貴寶寶」來之不易,治療團隊決定聯合多學科的力量,在救治過程中「保大人」同時儘量降低對胎兒的影響,在藥物選擇和影像學檢查方面慎之又慎。

據該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徐永昊介紹,在隨後一個多月的治療過程中,敏兒經歷了大咯血,遇到了凝血功能異常而不得不更換體外膜肺系統,又因幻覺不配合治療……在醫護人員的全力救護下她闖過重重難關——在使用ECMO支持14天後病情終於趨向穩定。這個月初,敏兒終於走出重症監護室,連肚子里的寶寶也保住了,於近日順利轉回當地醫院繼續調養待產。

孕產婦是重症流感高危人群

「除了兒童、老人、肥胖者和伴有心血管、呼吸等慢性病的人群,孕產婦也是重症流感病例的高危人群。」徐永昊說,而處於妊娠或產後哺乳階段的孕產婦,身體負擔重、容易勞累,抵抗力一下降,遇病毒感染更易「中招」。

流感年年有,基本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大部分輕症患者通過充分的休息可以自癒,但孕產婦一旦感染了流感病毒,多數會擔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寧願「扛着」不就診、不服藥,希望能靠自身抵抗病毒侵襲。即使症狀加重不得不就診,也不太願意做肺部拍片檢查、不願意用藥,往往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肺等相關髒器受累,缺氧、呼吸困難。而呼吸衰竭進展快速,肺損傷發生後並不是一到醫院治療就馬上停止惡化的,發展為重症時,還需要生命支持、肺保護、抗病毒治療,同時還要防並發症,確實比較棘手。

也有些孕產婦分不清楚普通感冒和流感,警惕性不高。徐永昊提醒,孕產婦出現早期感冒症狀,如果精神狀態好,沒有高熱情況出現,可以先觀察;但如果發現有高熱、精神差,就應馬上就醫,盡快明確診斷是否「中招」流感。

流感全身症狀比普通感冒重

流感跟普通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該如何區別?徐永昊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8年修訂的新版流感診療方案有具體的鑒別診斷:

1.跟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全身症狀比較重,可追蹤流行病學史幫助鑒別;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學檢測是陰性,而流感可找到相應的感染病原證據。

2.跟其他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相比,包括急性咽炎、扁桃體炎、鼻炎和鼻竇炎的感染與症狀主要限於相應部位,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學檢查也是陰性。

3.流感有咳嗽症狀或合並氣管-支氣管炎時需與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相鑒別;合並肺炎時需要與其他肺炎,包括細菌性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結核等相鑒別。這類鑒別,有經驗的醫生根據臨床特徵就能作出初步判斷,還可做流感病原學檢查幫助確診。

4.在流感季節,萬一出現發熱和全身症狀應該及時警惕流感的可能,應盡早就診明確診斷和接受治療。

預防:推薦孕婦接種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並發症的風險。很多人都聽過醫生推薦,會讓家中60歲以上的長者、體弱有慢性病者以及6月齡至5歲兒童接種流感疫苗,但其實孕婦也應接種流感疫苗做好預防。有計畫懷孕的女性也可在備孕期間進行預防接種。

除了疫苗,日常一般的預防措施包括增強體質和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另外,要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特別是在流感高發季,孕婦更應遠離空氣流通不暢、人群太過密集的場所,還應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去醫院產檢時最好戴上口罩,避免合並感染增加患上重症的危險。

一旦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應居家休息,若症狀未好轉甚至一兩天內進展加快,應盡早明確診斷,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用藥做抗病毒治療。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杭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