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醫生教你如何應對幾類關節疼痛

關節痛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遇見的問題,膝關節痛會引起生活中的不便,影響生活質量,更可能會影響健康。

膝關節的主要結構含括股骨、脛骨、髕骨及相應的軟骨關節面。關節內有前、後交叉韌帶及半月板,內側和外側有副韌帶。

趙輝醫生教你如何應對幾類關節疼痛

這些結構出現問題都會引起關節疼痛,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一、生理性膝關節疼痛

12歲及以下的兒童在生長發育期間可能會有間歇性下肢疼痛。疼痛主要發生在膝關節,大腿、小腿或脛骨前方偶爾也會有痛感。

生長痛的產生與關節或骨骼的病變無關,主要是肌肉疼痛,性質多為鈍痛,也可針刺樣痛,甚至劇烈牽拉痛。

疼痛呈無規律間歇發作,常在夜間出現。

趙輝醫生教你如何應對幾類關節疼痛

生長痛不是病,是多數兒童生長中的正常生理現象,家長不要擔心,孩子有生長痛時可以用熱水袋熱敷。

二、外傷性膝關節痛

1、脛骨結節骨

脛骨結節骨骺炎見於以14歲以下經常參加劇烈運動的孩子,男孩多於女孩。發病時脛骨結節疼痛、腫脹,患者跛行。

影像學X片的症狀為脛骨結節骨骺前方密度增高、有骨化改變,偶爾可見脛骨結節撕脫樣改變(須與撕脫骨折鑑別)。

趙輝醫生教你如何應對幾類關節疼痛

出現這樣的情況應當以制動固定為主,避免劇烈運動以防止股四頭牽拉。保守治療效果差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2、髕前區疼痛

如果出現髕前區疼痛可能與髕骨脫位、半脫位,髕骨軟化,髕股關節面損傷有關,多由大量屈膝運動或外傷引起。

  • 屈膝時髕骨向外側移位,當髕骨軟骨面中央隆起超越股骨外側髁時稱之為髕骨脫位。
  • 髕骨外傾角度增大,但沒有超越外側髁稱之為半脫位。
  • 髕骨的形態異常、髕骨半脫位可以導致髕骨軟骨變形、表面毛糙、出現裂隙,稱為髕骨軟化。
  • 髕骨和股骨關節面過度磨擦引起軟骨面損傷則為髕股關節面損傷。

趙輝醫生教你如何應對幾類關節疼痛

如果出現髕骨脫位、半脫位及髕骨軟化需要手術治療,股關節面損傷在充分制動前提下可以口服維固力等營養軟骨的藥物保守治療。

3、膝關節側副韌帶、交叉韌帶、半月板損傷,關節面骨折

這些情況多由扭轉剪切、直接撞擊、擠壓等暴力外傷引起,患者有比較明顯的外傷史,比如車禍、高出墜落、球類運動受傷等。

趙輝醫生教你如何應對幾類關節疼痛

韌帶、半月板損傷也可見於退變等情況引起的膝關節炎。

表現為直接暴力外傷後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絞鎖、鬆弛不穩、活動障礙等,如果骨折嚴重可伴有關節外觀的畸形。

損傷程度輕時可選擇保守制動治療,程度嚴重時可選擇關節鏡治療或開放手術治療。

三、退變性膝關節痛

膝骨性關節炎是常見的退行性關節病變,發病一般出現在40歲以後,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的人數也在不斷的增加,其導致的疼痛給老年人行動帶來巨大的不便,給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

5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占40%-70%,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由於退變和勞損,造成不斷加重的關節軟骨破壞,軟骨下骨的硬化、囊性變以及骨贅形成等病理改變。

趙輝醫生教你如何應對幾類關節疼痛

  • 程度輕時可以選擇口服維固力膠囊、鈣劑,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的藥物治療;
  • 嚴重時需選擇人工膝關節成形術等手術治療。

四、其他疾病引起的膝關節痛

痛風、類風濕、感染、腫瘤等疾病也會引起膝關節的疼痛。

趙輝醫生教你如何應對幾類關節疼痛

痛風與嘌呤代謝異常有關,常發病於足趾,也可以發病於膝關節,表現為關節脹痛、活動障礙。病變初期以降尿酸藥物治療、減少嘌呤攝入等保守治療為主,結晶形成後以手術治療為主。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人體內免疫系統功能異常有關,多會出現膝關節紅、腫、熱、痛等炎性表現,嚴重時出現關節畸形。病變初期治療以免疫性治療為主,出現關節畸形時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膝關節感染表現為關節飽滿,脹痛,發熱,常繼發於關節手術後,以抗感染治療為主。

關節腫瘤表現為關節長骨端疼痛,腫脹,青少年常見,以手術治療結合放化療為主。

來源:kknews趙輝醫生教你如何應對幾類關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