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細菌耐藥性 耶魯華裔學者下水道取病毒「以毒攻毒」

美國中文網 據美聯社報導 26歲的艾拉•巴拉薩長期受到肺部感染的困擾,呼吸不暢。絕大部分抗生素對她肺部的細菌都無能為力。於是,巴拉薩開始嘗試一種大膽的試驗療法——吸入從下水道中提取的病毒,以毒攻毒。

「我實在是沒有選擇了……不管有沒有用,我抱着最後的希望奮力一搏。」家住維吉尼亞州里士滿的巴拉薩近日特意感到耶魯大學,參與試驗。

解決細菌耐藥性 耶魯華裔學者下水道取病毒「以毒攻毒」26歲的患者艾拉•巴拉薩飽受折磨

耐藥性的問題正在日益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威脅。曾經很好治癒的感染現在卻可能致命,這是因為一些常見細菌不斷進化,能夠抵抗大多數抗生素。甚至有一些「超級病菌」根本無法治療。

現在,科學家正爭分奪秒地尋找解決方案。他們充分發揮創造性,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通過看似不可能的方式完成這一任務。科學家嘗試的方法包括「引誘」細菌離開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或提升人體的免疫系統。其中,一種叫做「噬菌體」的病毒也引起科學家們的注意。它很早就被發現了,但是在抗生素盛行的年代一直被束之高閣;不過現在,科學家們正在一些緊急情況下測試噬菌體對抗病菌的作用。耶魯大學的華裔學者本傑明•陳就是其中之一。

解決細菌耐藥性 耶魯華裔學者下水道取病毒「以毒攻毒」本傑明·陳在實驗室里

「人們對抗生素耐藥性感到抓狂,希望找到替代方案。」陳說。他前往世界各地尋找合適的噬菌體,同時他也不斷接到絕望病人的電話,希望參與測試。

噬菌體的細菌在自然界的天敵,每種噬菌體針對不同種類的細菌。早在20世紀初,人們曾用噬菌體治療瘧疾;而今天,陳在水溝、池塘甚至污水處理廠中尋找能打敗人體感染的噬菌體。「最佳地點是那些髒的地方;因為我們人類就是很髒嘛。」陳說。在陳的實驗室里,一個覆蓋着一坨棕色細菌粘性物質的培養皿里,可能孕育着治癒巴拉薩感染的希望。

解決細菌耐藥性 耶魯華裔學者下水道取病毒「以毒攻毒」陳培養的這一坨很惡心的物質里,可能就有治癒巴拉薩疾病的希望

巴拉薩的肺存在「囊腫性纖維化」,這是一種基因缺陷,在她的肺部留下疤痕,把細菌困在了里面,其中包括一種叫做「綠膿桿菌」的超級細菌。以前,巴拉薩通過每天吸入一劑抗生素控制感染;不過去年秋天起,這種方法對她失效了。作為最後手段的靜脈注射抗生素也沒起到多大作用。

陳從巴拉薩的痰里培養出這種細菌,之後將針對綠膿桿菌的噬菌體滴入培養皿——吃菌體周圍的細菌被吞噬了。但是實驗室取得的成果,能實際作用於巴拉薩的肺部嗎?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美國中文網